201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年级第七次阶段复习达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1643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年级第七次阶段复习达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年级第七次阶段复习达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年级第七次阶段复习达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年级第七次阶段复习达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年级第七次阶段复习达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年级第七次阶段复习达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追 溯 ( s) 埋 怨( mi)下自成 蹊 ( x)穿 凿 附会 (zo) B矿 藏 ( zng) 盥 洗 (gun)瞠 目结舌( chng) 溘 然长逝( k) C忸 怩 ( ni) 隽 永( jun) 锃 光瓦亮( zng)令人 咋 舌( z) D 绯 闻( fi) 说 服( shu) 恪 尽职守( k)按 捺 不住( n) 答案: D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笔杆子要言不烦陈词滥调 B慈祥摄相机唉声叹气浅尝辄止 C急躁露马脚顶礼膜拜

2、出奇不意 D喧染发帖子情投意合殚精竭虑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 “水贵如油 ”的情形 指日可待 ,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 择善而从 。 C十二五的第一个年头国家财政税收稳定增长,跨过十万亿大关,这都由于中央决策者们和经济界人士高瞻远瞩, 从长计议 。 D光芒万丈的美国篮球巨星,在现实的劳资关系中也不过是棋子,而摆布棋子的大手,就是能 翻云覆雨 的 NBA资方。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3、句是( ) A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不仅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还要考虑自身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 B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 “警用校车 ”还是不要的好。 C据中新网 10月 6日报道,苹果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已经去世,并在其官方网站登出讣告。 D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 60%来自刺绣。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考生赶考,请携带您的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 “居民身份证 ”、 “军官证 ”、“文职干部证 ”或

4、“军校学员证 ”),若无上述证件,将无法进入考场。 B古人云: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 ”。记得温总理曾说过 “言路当开而不当塞 ”,只要领导干部把群众的意见当作 “宝贝 ”,虚心听,广泛取,就是国之幸、民之幸。 C “三公消费 ”是指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公费出 国。问题难治,是官员头脑中的 “官本位 ”意识。因此,根除官员头脑的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D山东省旅游部门充分利用央视媒体,广泛进行 “好客山东欢迎你 ”的旅游推介活动。这个活动有指导性、有时效性、有感召力,在宣传中提升了山东的形象。 答案: C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4分) 修建一所房屋或

5、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构造,就得画动物植物的 图。 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实用。 答案: ( 4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陈连山)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 “阖家团聚 ”不同,元宵节更强调 “普天同庆 ”。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

6、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 “正月十五闹元 宵 ”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 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 岁开始,到

7、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 (包括彼此不认识的 )相互关系的意义 。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 “狂欢节 ”,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 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 “家中点灯,何必出看? ”夫人

8、回答: “兼欲看游人。 ”司马光说: “某 (我 )是鬼耶?! ”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 ,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 (太一 )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

9、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 “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 ”这里 “灯 ”谐音 “丁 ”,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钉, 也谐音 “丁 ”。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它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

10、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题 1】下面对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春节不一样 ,每年的元宵节更多的是强调 “普天同庆 ”,全社会的 “狂欢 ”。 B元宵节的活动主要是出门娱乐,如赏花灯、猜灯谜、观舞龙舞狮,看敲锣鼓等。 C伴随元宵节而产生的是民间进行的信仰活动以及因渴望子嗣而产生的各种习俗。 D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吃元宵的习俗从节日诞生到今天一直延续着。 【小题 2】对文中画线的 “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 (包括彼此不认识的 )相互关系的意义 ”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从除夕关门守岁到元宵出门娱乐,是

11、人们由家庭关系走向社会关系的过程。 B元宵节期间人们走街串巷,走亲访友,通过这种形式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社会的和谐。 C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元宵节把社会中的人们聚集了起来,营造出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D元宵节为社会中不同种族和不同阶层的男女老幼提供了放松心情的良好契机。 【小题 3】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宵节除了娱乐之外,更重要的是承担着长辈们对子女能够传宗接待、香火延续下去的朴素愿望。 B古代由于礼法制度严格,所以只有到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压抑已久的感情才得以彻底释放,尽情宣泄。 C现在的元宵节吃汤 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是现代的人们重视亲情的体现和家庭观念

12、的回归。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元宵节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说明现代人在不自觉地摒弃旧传统。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诞生之日开始吃元宵,一是于文无据,二是吃元宵大体是从宋代开始的 【小题 1】元宵节人们出门不是为了 “走街串巷,走亲访友 ”,而是为了娱乐 【小题 1】 A.元宵节的主要功能应为 “娱乐 ”而非 “求子 ”。 B.“元宵节这一天 ”不对,应该是 “期间 ”。 D.“现代人在不自觉地摒弃旧传统 ”不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8分) 老街灯 王月鹏 这是最后一夜。当晨曦升起,当那个叫做 “明天 ”的日子如期降临

13、,老街灯将永远地告别这条街道。 已经多少年了,它一直守望在这里。街道的秘密,就是它成长的细节。那些匆忙的步履,那些徘徊的心事,喜悦和悲伤,孤独或喧嚣,都曾经走进老街灯温和的目光。老街灯珍藏着它们,永远都不会说出口。 老街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对一条街道的守望么? 当它的光越来越孱弱,终于无力继续照亮别人的路的时候,那些曾经被它照耀过的人,并没有为它指明一条道路。离开 了这条街道,老街灯不知道自己将要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当它带着这条街道的所有秘密离去,街道将仍然是那条街道,仍然布满匆忙的步履,徘徊的心事,仍然上演着一幕幕的喜悦和悲伤,孤独或喧嚣。 因为别人的遗弃,老街灯成了守夜人的珍藏。在离开那条

14、街道之前,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与守夜人原来是如此的默契。守夜人和他的妻子也老了,这条街道,这盏灯,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部分。这么多年来,守夜人从来不揩老街灯的一滴油。现在,他拥有了这盏 “退休 ”的灯。它就搁在火炉旁边的一个靠椅上。我相信老人独自凝望它的时候,心底一定会涌动很 复杂的想法。老街灯曾在那些风雨之夜温暖过他,就像此刻它在陪伴着他的孤独一样。炉火的温馨,让那些风雨往事披上了一层暖意。那些相依为命的日子是值得回味的。老街灯记得,守夜老人每个星期日下午总喜欢读一些游记类的读物,他高声朗读着那些关于非洲,关于藏有大森林和野象的故事。他从未离开过这条街道和这盏灯,他的心里有一个关于远

15、行的梦想。 是命运不肯放走他。当他终于可以走开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将要遭遇怎样的命运。有些东西,其实是我们无从把握的。就像在奔往某处景观的途中,我们无法拒绝沿途的景致一样 不管是令人愉快还是 忧伤。甚至,它们的存在,或者这种存在所呈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作为目的的所谓 “景观 ”。而这一切,常常被我们发觉,却很难做出有违初衷的选择。人的一生就这样固执地走了下去。 而守夜老人留了下来。还有老街灯,也一直留在了那里。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我们是匆匆的赶路者。 因为搬家,我翻阅起了旧的习作。它们已在牛皮纸信封里尘封十多个年头了。我无法让自己不按照当下的心态和眼光去重温那些文字。我在翻阅它们的时

16、候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回归当初的心境。这些稚嫩的文字,它们收留了我的青春,遥远并且质感,它们打动了我。我珍视这份真实, 并且期望写下具有同样品质的文字。多年以后,我也会像今天一样成为自己的读者。就像那盏老街灯,它曾经照亮了我的远行之路,也一直在记着我的回家的路。 另一种现实是,难耐寂寞的老街灯主动走进熔炉,被铸成一架可以插蜡烛的漂亮烛台,摆到了诗人的绿色书桌上。那些曾经的风雨,于是在诗人笔下氤氲成为浪漫的风景。也许,这仅仅是一个梦。但这个梦让我有了说不出的伤感。 【小题 1】文章第一自然段有哪些作用?( 4分) 【小题 2】如何理解 “老街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对一条街道的守望么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

17、么含义?( 4分) 【小题 3】文章题目是 “老街灯 ”,作者为什么要写到 “守夜人 ”和 “旧习作 ”?( 4分) 【小题 4】结合文章内容和老街灯的象征意义,谈谈作者对老街灯命运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1)紧扣题目,点出文章的主体对象,引起下文;( 2分) ( 2)强调老街灯即将完成使命,引起读者的关注,为全文奠定了伤感基调。( 2分) 【小题 1】( 1)老街灯的存在是一种守望,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2分) ( 2)守望不是老街灯的全部使命,无论退出历史舞台与否,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启迪和慰藉,让人们的精神有所追求和寄托。( 2分) 【小题 1】二者

18、对老街灯起到了补充说明和烘托映衬的作用( 1分),借写守夜人和旧习作充分肯定了老街灯存在的时代价值和其特有的精神内涵,( 1分)揭示了老街灯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精神作用和文化价值。( 2分) 【小题 1】( 1)老街灯象征曾经对我们的精神起过引导作用的传统文化(人或物),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渐渐远离现代文明而被遗忘、遗弃,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2 分)( 2)人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又能不忘老街灯对人的精神作用,老街灯理应被珍视。( 2分)( 3)老街灯如果耐不住寂寞,迎合时代潮流而改头换面,无异于自我毁灭。( 2分) 【小题 1】首段的作用往往与下文核全文有关。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

19、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

20、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 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 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 筑,墉堞 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 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 ,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

21、 “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 ”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 年,署布政使,疏言: “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 ”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 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又大

22、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 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 。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 循吏列传,略有改动) 注: 陴,音 p,附属的土墙 ,音 zhu,修砌 堞,音 di,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鞫,音 j,审问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略张广泗 疏 荐,擢贵州按察使疏:上奏 B六年,疏陈 课 民树杉课:督促 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 , 比 户机杼相闻比:近来 D亲课诸生, 勖 以为己之学勖:勉励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23、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寻 以 母忧去官臣 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 之 法郯子 之 徒,其贤不及孔子 C 乃 给工本,筑坝堰今其智 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十二年,卒 于 官以其无礼 于 晋且贰于楚也 【小题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 “宽厚仁慈 ”品格的一组是( ) 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 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

24、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 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诫属下将领,对苗裔不能一味镇压。 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临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 D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小题 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3分) ( 2)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3分) ( 3)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 4

2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1)天意如此,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怎么可以杀尽? ( 2)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和诏谕的称赞奖励。 ( 3)冬天寒冷,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 【小题 1】比:接近,临近 【小题 1】 A介词,因为 B. 助词,的 / 代词,这些 C. 连词,于是 / 副词,竟然 D. 介词,在 / 介词,对 【小题 1】 表现传主的忠勇, 表现传主的政治才干 说的是具体工作 【小题 1】他禀告的是经略,经略很感动,又转告其部下将领 【小题 1】得分点:( 1

26、) “省 ”1 分; “曷 ”,怎么,难道, 1分;句意 1分( 2)“数 ”1 分,句意 2分( 3) “恤 ”“嫠 ”各 1分,定语后置句式 1分,句意 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德 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被授于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守丧期满,暂时代理威宁府。没多久,乌蒙土司叛乱,陈德荣赴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赶忙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用糯米、石灰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墙巍然屹立。叛贼焚毁了牛卫镇,离城三十里驻扎,陈德荣日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总兵哈元生援军到后,叛贼败走。不久因母丧卸任。守丧期满,被授于江西广饶九南

27、道。把九江、大孤两关积弊全部革除。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上疏推荐,提升陈德荣为贵州按察使。当时苗裔互相勾结煽动,军事行动频繁,古州姑卢 洪文等叛乱案件,陈德荣负责处置审问,他周密审慎,考量轻重,大家都称赞处置恰当,民心才得以安定。等到苗疆渐渐平定,驻军与屯田的将吏大多用苛刻严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乾隆二年,贵阳发生大火,陈德荣禀告经略张广泗说: “天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如何能杀尽? ”张广泗颇受感动,用陈德荣的话来告诫将吏。 乾隆四年,陈德荣暂时代理贵州布政使,上疏皇帝: “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但百姓缺少资金,不能变瘠为腴。桑树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蚕丝成

28、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亲 自经营并且做表率,实利就不能得到并且兴旺。现在雇募邻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 ”诏谕允许。于是给百姓提供资金,修筑坝堰,导引山泉,治理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己育蚕,在省城大兴寺开缫丝织布作坊,让民众知道它的好处。乾隆六年,陈德荣上疏陈述督促百姓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杉树。乾隆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等州县上报开垦的田地达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家家户户户机杼相闻。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和诏谕的称赞奖励。 陈德荣又大 力修建城郭、坛庙、学舍。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行旅之人。

29、多多储备粮食。冬天寒冷,他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陈德荣亲自督促学生,用孔子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在苗疆设义学(免费学校)二十四所,当地民风气大变。乾隆十一年,升任安徽布政使,他救助凤、颍两地水灾,使逃难的民众有了安定之所。乾隆十二年,卒于任上。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8分) 寒食 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 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 寒食草青青。 注: 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 “寒食 ”。寒食不举火,故称 “禁火 ”。 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小题 1】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 “冷

30、”字的妙处。 【小题 2】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冷 ”字既写出了 “禁火空斋 ”而带来的环境的萧索清冷, 2分;又和下文的 “独坐 ”“想诸弟 ”相照应,表现出作者因离家在外和思念故乡亲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 2分。 【小题 1】第三句直接表达 “想诸弟 ”的思乡之情, 1分;结尾一句从本句看情寓景中, 从全诗看以景结情, 2分;进一步烘托出了 “想诸弟 ”之情,更使人感到情深意远, 1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

31、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学生如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也算正确。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

32、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学生如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也算正确。 语言表达 观察下面的漫画乌鸦喝水,简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分 ) 内容: _ (2分 ) 寓意: _ (2分 ) 答案:内容:老一代乌鸦用向水瓶中投放石子抬升水位的方式,喝到水;而新一代乌鸦则直接用石块打破水瓶,来喝到水。 (2分 )寓意:讽刺、批评新一代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急功近利乃至杀鸡取卵的行为。 (3分 ) 2010年 6月 5日,在高考来临前夕,重庆万州区一中学举行了高中毕业典礼,近 900多名学生单膝或双膝跪地,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三年来的教育之恩。对此,校方回应说,同学们行跪拜礼不是

33、学校组织的,不 过学校倡导这种感恩方式,因为学校注重灌输 “感恩 ”理念,学生每天都要做 “感恩操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表明自己赞成或反对的看法,并说出两条理由。 ( 40字左右) ( 4分) _ 答案:赞成:跪拜礼 ,是中国最隆重、最传统的礼节 ,向老师行此礼 ,是借助这种形式表达内心的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感激之心 ,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 反对:让学生采取跪拜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有悖于时代文明和教育理性 ,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需要生动而鲜活的教育理念 ,培育学 生的自立自强精神。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个小题)( 6分) 【小题 1】 ,鸟倦飞而知还。 (陶

34、渊明归去来兮辞) 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小题 2】千呼万唤始出来, 。 (白居易琵琶行) 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小题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司马迁屈原列传) 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王勃滕王阁序)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答案: 【小题 1】云无心以出岫 渺沧海之一粟 【小题 1】犹抱琵琶半遮面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小题 1】举类迩而见义远 俯察品类之盛 【小题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作文 作文 请以 “这也是一种力量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自定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