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广东省三水中学高三 5月临考集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结 束 /速 度 号 召 /招 致迁 徙 /洗 刷 B 竭 力 /揭 发 驯 服 /征 询劣 迹 /掠 夺 C 筵 席 /宴 会 着 想 /着 迷瑕 瑜 /逾 越 D 恣 意 /放 肆冗 长 /雇 佣裨 益 /麻 痹 答案: B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 陈词滥调 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 趑趄不前 ;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
2、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 “审美取向 ”和论者的 “外行身份 ” 作为成功的商业纪录片,对中国美食 评头品足的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 即便 是 “爱国主义 ”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 A陈词滥调 B趑趄不前 C评头品足 D即便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研究表明,长期频繁、大剂量饮用碳酸饮料很容易使口腔内 PH值低于5.5,这样就会导致牙齿脱矿、变薄、缺损等现象发生。 B美国国防部不顾中方一贯反对,向国会提交并发表 2012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继续对中国正当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妄加评论,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 ”和 “中国军力不透明 ”,对中国的外空和网络
3、安全政策提出质疑。 C俄罗斯驻菲律宾大使日前对南中国海事件表示关切,称反对任何非当事国干预南海领海争端。他还说, “无论是中国、菲律宾、美国,其他国家,都需要安全的贸易、交流环境。 ” D刘翔再一次令他的对手和怀疑他的人刮目相看,中国 “飞人 ”19日晚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比赛中,毫不留情地横扫了美国三大对手,在冷雨低温中,闪电般跑出 12秒 97的世界今年最好成绩。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的文学对于神话的淘汰,或者说是神话的褪色,速度比希伯来,比印度,比希腊都要快,为什么? 。 就是因为我们确立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文明,把神的意义贬低了 这是
4、因为 “子不语怪力乱神 ”,所以我们的文明都不太喜欢神话,甚至想把这东西去掉 我们发现,在商代的甲骨文文化中,神秘性和幻想性都很高,但到了周朝,很快就进入理性思想中 当我们满足于人的世界时,怎么会愿意去尝试飞起来呢 缺少了神话以后,你会发现我们的文明,少掉了丰富,少掉了对宇宙更大的好奇 A B C D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微博让网友的心和我们舟曲紧紧地连在一起。 ”8 月 20日,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泥石流和微博改变了。当他 8月 8日发出第一条微博时,根本没想到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
5、和鼓励。 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王凯以 “Kayne”为名发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仅 8月 9日一天,他就发了 100多条关于灾区情况的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发传播,部分图片被各大网站转载。有媒体说: “他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 ”现在,王凯微博上的 “粉丝 ”数量已经超过 1万人。 在舟曲泥石流发生以前,王凯上微博多是为了娱乐消遣, “通过这次事件,我有了很大改观,很多人通过微博集结起来了,不少人捐款捐物找不到渠道还会留言给我。 ” “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 ”传播学专家闵大洪教授在微博研究文章中说道,尽管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但“围
6、观 ”现象并不少见,完全可以形成舆论。尽管微博具有 “去中心化 ”的特点,但同样具有动员和组织作用。他举例,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网友通过微博发出 “超级急 ”的信息,告知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北线货运站征集救灾物资,号召网友将灾区急需的物品送达。 4月 18日至 21日,由社会热心人士联系的海航包机连续 4天运输网友捐赠的赈灾物质,总量超过 20吨。 被微博影响和改变的不只是王凯,日常生活中上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通过清研咨询对全国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2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91.6%的人不超过 40岁 ), 92.4%的人上微博。94.3%的人表示 微
7、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调查显示, 87.3%的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 62.5%的人参与过微博上发起的寻人、祈福等公益行动。 某外企职员陈松,觉得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两个小时,就会用手机上微博。遇上什么事,拍个照片就随手发上去了,特方便。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名人、明星、书籍等,也让我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 调查显示, 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 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 64.9%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 60.8%的人表示微博能随时随地记录,改变了表
8、述和思维的习惯。 微博也有让陈松烦恼的时候。他 “关注 ”了 200多人,每天一上去更新特别多,蹦出来的东西很多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有些网站推荐的话题会起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其实没什么内容。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实性上还有欠缺, “微博是草根媒体,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发布消息,难免真假难辨。所以,微博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 ”此外,很多名人开微博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自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微博信息海量,政府不太可能管控,网站的约束作用也不明显。他提醒广大博友,阅读微博时会有风险,还不能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 “微博的可信度和网络的可信度是一样的。 ”北京某
9、文化公司执行总编马中才认为,不管渠道是什么,接收到的信息都要自己判断, “通过常识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就不会太盲从。 ” 调查显示, 56.5%的人觉得微博上的信息 “基本可信 ”, 23.2%的人 “不确定 ”, 20.3%的人觉得 “不太可信 ”。 69.1%的人表示对于微博传播的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 闵大洪表示,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 对社会有益,归根结底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依赖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选自人民网 本文有删改) 注:微博,即微型博客,以 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小题 1】如何理解 “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
10、变式的广泛传播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小题 2】文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微博的调查数据,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5分) 【小题 3】结合全文,说说如何发挥微博的积极效应?( 6分) 答案: 【小题 1】微博的内容如果有连续性,就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形成舆论,从而具有了动员和组织作用,就可以对社会事件产生影响力。 【小题 1】 使文章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准确性( 2分), 科学地反映了微博在中国青年中引起了广发的关注的真实现状( 1分),说明他们许多人利用微博参与社会生活,改变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大部分人对微博保持了理性的态度( 2分)。 【小题 1】微博的作者和关注者要有良好
11、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2分) 一方面,微博作者不要局限于娱乐消遣,要抛弃功利性,传播的内容要真实可靠,要通过微博团结网友, 为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共同作出积极的贡献。( 2 分) 另一方面,网友不可以盲从微博,要理性分析判断(或要运用常识去判断),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每一个划线处为 2分,注意要解读 “后续环节充分 ”“核裂变式 ”“围观 ”的内在含义 【小题 1】大量关于微博的调查数据的使用,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典型性、准确性,再结合文意谈作用 说明他们许多人利用微博
12、参与社会生活,改变生活和思维方式。 【小题 1】回答此题注意最后一段 “闵大洪表示 ,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对社会有益,归根结底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依赖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 holiday,含有神圣( 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 “祭 ”,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 “节日 ”来得形象生动。 2005年 11月,韩国的 “江陵端午祭 ”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几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
13、总有一丝隐痛。它 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 “元旦 ”,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 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 “节物 ”,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 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
14、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 “节物 ”。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 “乡人傩,一国皆若狂 ”,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缘 ”,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 这样来理解 “缘 ”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
15、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 “我们感 ”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 “竹筒 ”有段时日了,该 “竹节 ”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江苏省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 “摸秋 ”。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 摸,一味的 “堵 ”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 “偷 ”瘾。注意:只许 “偷 ”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
16、与西方的 “万圣节 ”,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 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小题 1】选出下列对文章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A “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 ”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危险的时候。 B “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寄予着民族文化
17、的传统节日。 C “竹筒 有段时日了,该 竹节 一下了 ”形象地将过节的 “节 ”解释成竹节的“节 ”,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D “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 ”这句话巧妙地将 “缘 ”字拆分为 “丝 ”“夕 ”“豕 ”三个字,作了意味深长的解释。 E通过过节来 “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 ”是说给人们内心中一些被压抑的理想一个施展的平台。 【小题 2】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 A我国岁时节日 “节物 ”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实用的与审美的。这二者又是与人及其种植的植物密切相连的。 B孔夫子时代举国狂欢的节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 “有效的时间节点 ”,真正起到了凝聚人
18、心的作用。 C “摸秋 ”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 龙点睛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节日故事背后的意义。 D文章由韩围申遗成功引入,从三个方面谈了传统节日的价值,中外比较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特性。 【小题 3】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 “节 ”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 4分) 【小题 4】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 “过传统节日 ”主要意义有哪些?( 4分) 答案: 【小题 1】 CE 【小题 1】 B 【小题 1】( 1)西方的 “节 ”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 2)西方的 “节 ”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 3)中西方节日都有
19、和谐人的身心的特点 。 【小题 1】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 和谐身心,对生命的关怀。 【小题 1】 “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无中生有 【小题 1】 B项阐述无限夸大 【小题 1】此题考查概括归纳能力,答出 1点得 1分,答出 2点得 3分,答出 3点得 4分 【小题 1】结合关键句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 ”,答出 1点得 1分,答出 2点得 3分,答出 3点得 4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 毕,视狱,问狱吏曰:
20、 “彼系囚者得无巨盗乎? ”对曰: “小窃尔。 ”曰: “小窃何足系? ”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治生。曰: “吾与汝约,再犯无赦。 ”亡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也。山语役曰: “初法必行,当杖毙之。 ”亡何复毙一贼,邑人惊骇,相戒曰: “是真健吏,毋犯法。 ” 亡何又获贼,方喝杖,见其面有泪痕,山曰: “犯法者死,何哭为? ”对曰: “小人自知必死,适与母诀,故悲尔。 ”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山曰: “渠有孝心,尚可改。 ”再予十金,且严饬曰: “汝持贩他方,求衣食,毋居此,为老捕捉也。 ”其人叩头去。 山为政谨慎,听讼时,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
21、千金,山不受。言曰: “正供而外,则属横征,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 ”巡道德文视彰,故事供帐甚奢,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 ,文衔之。俄而檄下,命册丈田。山力争曰: “彰地初辟,半斥卤,与他邑异。前时清丈,曾留余地,以舒贫苦。今若再丈,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 ”而文催愈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曰: “吾在此,断不使诸公贿上游也。 ”遽令夺镪橐归。文闻之,大怒,劾山私收采买。报罢,山被 逮,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山挥手止,语且泣曰: “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 。 ”百姓曰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愿同死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 系省月余,福建将军谂其冤,请赦
22、。召见,复原官,再迁滦州知州。将之任,途赴里门,见非故庐,不敢入。已而妻子出迎,曰: “嘻!此君前年罢官时,彰化士民送我家居此者也。 ”出券视之,购价万金。 (出自台湾通史,有删改) 注解: 庙:妈祖庙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法必行,当 杖 毙之杖:用木杖 B 故事 供帐甚奢故事:旧例 C今若再丈,将大 病 民病:使 生病 D但馈米十石、羊四 ,文 衔 之衔: 不满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 文催愈急诸百姓苟以我故 而 抗王章 B讯之,则前所纵 也 。将大病民,山不忍为 也 C 若 然,则我等护公往鞫,
23、今 若 再丈,将大病民 D毋居此, 为 老捕捉也 为 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 【小题 3】下列句子体现朱山是一位为政谨慎的健吏的一组是( ) 小窃何足系 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 初法必行,当杖毙之 遽令夺镪橐归 邑人士谋赂万金 以免,山不可 吾与汝约,再犯无赦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山任彰化县知县时,用杖打死小偷,县里人惊惧,互相告诫:朱山是一位真正的强健有力的酷吏! B朱山治政谨慎,每天两次到庭审理,因此案件没有积压。审理案件时有人私下送钱给他,朱山不接受。 C朱山在做滦州知州时很得民心,因巡道德文陷害而遭到逮捕时,当地百
24、姓纷纷誓死相护。 D朱山不同意朝廷下达的造册丈量田地的文告,是因为曾经留有多余的土地如果再造册丈量,百姓就要多缴赋税 ,这将大大伤害百姓。 【小题 5】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 百 姓 曰 若 然 则 我 等 护 公 往 鞫 有 不 测 愿 同 死 甫 登 舟 而 担 馈 糗 粮 者 投 舱 几 满。 【小题 6】翻译下面的句子。 7分) 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山曰: “渠有孝心,尚可改。 ”( 3 分) 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百姓曰: “若然,
25、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愿同死。 ”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 【小题 1】 调查这件事, 果真有一个抱着席子哭泣的老妇,准备裹尸离去。朱山说: “你有孝心,还可以改正。 大家如果因为我的缘故抵抗朝廷的法令规章,这是杀我,不是爱惜我。 ”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病:使 受伤害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 .都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果。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句意的能力。 A后一句不能 表现其是健吏 ;C 前一句不能表现其为政谨慎; D前一句不能表现其为政谨慎 【小题 1】 A、 “酷吏 ”错误。
26、 B、 “每天两次到庭审理 ”错,应为 “每积累两个案件就到庭审理 ” C、 “誓死相护 ”错误。 【小题 1】此题考查断句,要根据文意断句。每错 2处扣 1分;应断不断、不应断而断都算错。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 “渠 ”1 分,定语后置句 1分,整句通顺 1分 “苟 ”1 分, “以 ”1 分, “王章 ”1 分,整句通顺 1分 参考译文: 朱山,浙江归安县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乾隆二十年,任彰化县知县,刚到任祭拜妈祖庙完毕 后,视察监狱,问狱吏说: “那些被关押的莫不都是大盗吧? ”狱吏回答说: “只是一些小偷罢了。 ”朱山说: “小偷怎值得关押? ”把他们
27、全部召到县庭并放了他们,同时各给他们十两银子,让他们各自谋生。并且说: “我同你们立下章法,再次犯法不赦免。 ”不久抓捕一贼,审问他,是先前释放中的一位。朱山对役使说: “当初立法一定要执行,判为用杖打死。 ”不久又打死一贼,于是县里人惊惧,互相告诫说: “这是一位真正的雷厉风行的官员,我们不要犯法。 ” 不久又抓获一贼,正喝令杖打,只见他脸上有泪痕,朱山说: “犯法当死,为什么哭呢? ”这贼回答说: “小人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刚与母亲诀别,所以悲伤。 ”调查这件事, 果真有一个抱着席子哭泣的老妇,准备裹尸离去。朱山说: “你有孝心,还可以改正。 ”再给他十金,并且严厉告诫他说: “你到其他地方
28、去做买卖,求得生活,不要住在这里,被我抓住。 ”这个人扣头离 开。 朱山治政谨慎,审案时,只要积下两个案件就到庭审理,(因此)案件没有积压。彰化县府有私款,每年收入几千金,朱山不接受。说: “正常供应之外,就属于横暴征收了,作为百姓的治理者怎可以让百姓贫困呢? ”巡视道台德文巡视彰化,按旧例所送礼品十分奢侈,朱山不准许,只送十担 米,四只熟羊,德文对他不满。不久朝廷文告下达,命令造册丈量田地。朱山尽力相争说: “彰化刚刚得以开发,一半是盐碱地,同其他县不同。先前清理丈量,曾经留有多余的土地,来缓解百姓的困苦。现在如果再丈量,必将大大伤害百姓,我不忍这样做。 ”但德文催促非常紧急,县里人士相谋贿
29、赂他万两银子来免除土地丈量,朱山认为不合适,说: “我在此,断然不让诸位贿赂上司。 ”急令夺回银袋。德文听说,十分气愤,向朝廷弹劾朱山私自征收赋税。上报完毕,朱山被逮捕,县里几万人纷纷拿起竹竿驱逐朝廷委派的官员,气势强盛。朱山挥手制止,哭着说: “大家如 果因为我的缘故抵抗朝廷的法令规章,这是杀我,不是爱惜我。 ”百姓说: “如果这样,那么我们护送您去受审,如有意外希望能与您一同去死。 ”刚登上船,挑着所送的粮食的人几乎挤满了船舱。 朱山被关押在省部一个多月,福建将军熟知他的冤情,请求朝廷赦免朱山。朱山得以召见,官复原职,又被升为滦州知州。朱山将去赴任,中途经过家门,见不是原来的房子,不敢进去
30、。不一会儿他妻子出门迎接他,说: “呀!这是你前年被罢官时,彰化县百姓人士送给我们居住在这里的。 ”拿出购 徊榭矗 郝蚍孔踊 蚜艘煌蛄揭 印 /p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7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送蜀客 雍陶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小题 1】峡口送友人一诗是通过何种意象来描写哪一时节的景色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小题 2】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4分) 答案: 【小题
31、 1】飞花、暮春( 1分) 既抒发了送别之情,又表达了思念故乡之情。( 2分) 【小题 1】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2分)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 2分)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2 分)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 ”的知识。能力层级是 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 “峡口 ”表示地点。 “
32、花飞 ”就 是意象,也就是飞花。 “欲尽春 ”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小题 1】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语言表达 根据示例,请给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心灵的独白 ”栏目写一则导语。要求:语言生动形象,主题集中,句式可不相同, 60字左右。 ( 6分) 【示例】栏目:历史的天空 导语:在历史的长河里,伟人以
33、其思想的光芒成为照耀世界的一支明亮的火炬。他们伴着一盏清灯,坚守着精神家园,不为物役,不做钱奴。追随伟人吧,追随意味着发现,追随意味着提升,我们的人生积淀将一天比一天厚重,读懂平凡世界中属于自己生活的那本大书,成为最好的自已。 栏目:心灵的独白 导语: ( 60字左右) 答案:只有当所有的人都心存善良、心存敬畏、心存感激、心存爱意时,我们的世界才能真正充满爱。让我们心灵的天空,永远回荡着人性独白的歌声,绽放出异样的色彩吧! ( 1)把下面的长单句改写成两个前后衔接的短句,其中一个是主动句,一个是被动句。( 3分)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并不看好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 “革 ”前辈作家金庸的
34、 “命 ”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的 “壮志 ”。 ( 2)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内容。( 3分) 从我国农业取得辉煌成就的角度表述材料: _。 答案:( 1) 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的自己作品来 “革 ”前辈作家金庸的 “命 ”。此番 “壮志 ”并不被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 看好。 ( 2)用世界上不足 1/1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将近 1/4的人口,可见我们的农业是成功的。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
35、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 “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 ”正呆时,只听得 “当 ”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 “奶奶下来了。 ”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 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看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 ”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
36、,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 “周 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 ”周瑞家的忙回道: “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 ”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 “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 ”刘姥姥道: “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
37、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 ”周瑞家的道: “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 太太一样的。 ”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 “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 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说着又推板儿道: “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 “不必说了,我知道了。 ”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 刘姥姥
38、吃毕了饭,拉了 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 “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 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 “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
39、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 “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 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有删节 【小题 1】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 “匣子 ”的细节,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小说中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3】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
40、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答案: 【小题 1】为引入正文做铺垫;烘托或反衬人物的情感或情绪;渲染环境氛围。这一细节描写十分高明,它通过刘姥姥的听觉和视觉来渲染王熙凤的出场。这个自鸣钟就是挂钟,这个甭说在乾隆中期,就是在解放前,谁家里面有一个自鸣钟,那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财产,由此可见贾府之盛极 一时。 【小题 1】贫穷质朴,没见过世面;粗俗;有些自尊,难以启齿求人。 【小题 1】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 运用 “不接茶 ”、 “不抬头 ”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和傲慢; 运用了 “忙欲起身,犹未起身
41、 ”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 运用了 “嗔怪周瑞家的 ”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 运用了满面春分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 运用了 “忙欲起身 ”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 运用了多处语言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周到和客气。 【小题 1】此处考查细 节描写的作用,此题可以从与人物、环境等地关系,不可脱离文本,要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可以抓住文章对刘姥姥的描写概括出:贫穷质朴,没见过世面;粗俗;有些自尊,难以启齿求人。再 “简
42、要分析 ”,适当举例说明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首先确立观点: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还是比较得体,再 “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小题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 (李煜虞美人 ) 【小题 2】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题 3】 ,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小题 4】 , ?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小题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题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小题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小题 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说 “人定胜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是锁定目标,那么 “天意难违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就是调整心态。锁定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固然可钦可敬,调整心态、待机而动的选择也不失机敏睿智。 请以 “锁定目标 ”或 “调整心态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抄袭,不能套作。 3)、 800字以上。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