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三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1658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三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三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三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三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三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三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实哲是个 胸无城府 的天才棋手,围棋下得出神入化,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却常常出言无忌,因为自己的直率他付出过不少代价。 B足坛反赌扫黑接近尾声,对于涉嫌行贿的俱乐部是否会受处罚,足协一位官员的表态 似是而非 : “一切要等审判结束后才有结果。 ” C上海的婚宴普遍在晚上举行,一般选择在吉时 6: 08开宴,可是总有些接到请柬的 不速之客 姗姗来迟,这让婚宴主办者颇为尴尬。 D部分司机认为高速公路宽阔,只要车少就可 天马行空 地自由驰骋,其实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因为人在大意时反应

2、速度会大大降低。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中国公民出国要清楚地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B男子网坛两大巨头的决战持续近 6小时,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在球迷面前,这场决赛开启了世界男子网球赛的新时代。 C文物局提出 ,针对当前首都城市的发展与古都名城保护,相关单位应加强文物保护力度,落实各项监管责任。 D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销售过期食品,国家食品监管安全司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以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答案: D 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

3、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 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A B C D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睁眼看世界 ”的先行者魏源 清王朝自建立以来,为了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对知识分子的经世思

4、想进行残酷的摧折。知识分子被迫走上一条逃避观实的道路,埋头古籍的考证与整理。而魏源和贺长龄、陶澍、林则徐等一批敏于时事的士大夫,在 “通经致用 ”的口号下,率先将视野从故纸堆转向矛盾丛生、危机四伏的现实世界,兴起一股生机勃勃的经世思潮。 魏源关心社会,主张经世致用,是锐志进取的改革家。魏源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选编皇朝经世文编,耗时一年多,从清初至道光五年的各家奏议、文集、方志等文献中,选录了 “存乎实用 ”的文章 2236篇。此书印行后, “数十年来风行海内,凡讲求经济者,无不奉此书为矩镬,几于家有其书 ”,经世致用之学渐渐深入人心,空疏之风逊减。 道光五年,受江苏巡抚陶澍、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的委

5、托,魏源筹划海运一事。他反复调查论证,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阐明漕粮由河运 改为海运,雇商船为粮船,大大减轻运输成本,是为国家根除痼疾的长远之策,先后写成筹漕篇上筹漕篇下,形成一整套漕运改革的理论。道光六年,装载漕粮的海船从上海昊淞口发出,共装载谷米 163 3万石,用商船 1562只。首次海运成功,震动朝野。不仅在惩治漕运腐败、苹除陋规、减轻人民负担等方面见了成效,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魏源还用漕运扰官累民及贪污中饱私囊已成百年痼疾的事实,从反面说明漕运不可取,海运应永行。但由于这项改革侵犯了一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结果还是重返故辙,积弊如旧。 道光十二年,两江总督陶 澍采纳幕僚魏源的建

6、议,在淮北实行票盐制。实行票盐的最大优点是,任何人都可以购票行盐,改变了盐商垄断盐利的弊病,而且手续简便,清除了许多陋规。魏源自始至终参加了淮北盐政改革。淮北推行票盐成效显著,不仅政府盐课收入增加,而且百姓可以买到廉价的食盐,是利国、利民、利商、除弊的改革善举。 道光二十一年,鸦片战起,清王朝上层集团在长期封闭状态下不问世界大势、迷信 “天朝声威 ”可以慑服蛮夷,主战干将林则徐遭贬斥,战争失败。魏源忧愤交加,随即开始以文字为武器,为战胜敌国、救亡图存而寻找道路,在道光二十二年完成了他那部探索清 代盛衰并为抵抗侵略提供借鉴的发奋之作 圣武记。这一年,林则徐充军伊犁,途中巧遇老友魏源,郑重地特自己

7、在广州主持翻译的四洲志一书的手稿交给他,嘱托他进一步搜集研究外国资料,为开启民智、方便国人睁眼看世界而编撰海国图志。此后魏源开始搜集资料,经过五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五十卷约 57万字的海国图志并撰序。魏源此书是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在序言中说: “海国图志五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 辟莽。 ”海国图志较四洲志内容增加 5倍多,它以编排文献资料、酌加按语的方式,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和民俗文化,是鸦片战争后的一部最为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是一部划时

8、代的睁眼看世界的奇书。冠于全书之首的纲领性文章筹海篇,一反根深蒂固的华夷传统观念,勇敢提出 “师夷以制夷 ”主张,对中国有效地反对侵略与富国强兵提出了积极见解,对近代中国的国防、军事、外交思想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道光二十九年,魏源权知扬州府兴化县事。兴化县是扬州府里下河一带地势最为低洼的地方,一到秋天,湖水必涨,威胁堤防。多年来官场腐败,河费多被河官贪污,河堤失修。秋天湖涨,河宫便不顾下河附近七县百姓死活,动辄下令启坝放水,农民遭灾,兴化最甚。为下河民生长远计,魏源实地调查下河水利,并汇查历年案卷图说,找出防水患之策是急需培筑运河西堤,连续两次上书总督陆建瀛,终于获得批准,魏源亲自负责这项工

9、程。这一永久性水利事业,使下河七县百姓安居乐业,兴化县志称赞魏源是 “淮阳保障,千栽寡俦 ”。 (摘编自夏剑钦著魏源传)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清代晚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埋头故纸堆,而魏源、陶澍、贺长龄等人倡导经世致用,并进行了一系列兴利除弊的改革。 B在魏源的精心筹划下,道光六年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取得成功,朝野震惊,此后利国利民的海运成为漕粮运送的主要方式。 C鸦片战争失败后,充满忧患意识的林则徐嘱托好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并将自己编纂的四洲志赠给魏源。 D具有前瞻意识的魏源是当时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才能

10、御侮图强。 E本文撷取魏源的人生片段,记述了他关心社会民生、国家命运的事迹,塑造了勤于著述、敏于时事、放眼世界的思想家、改革家的形象。 【小题 2】作为锐志进取的改革家,魏源的改革实践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魏源编辑的海国图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6分) 【小题 4】对魏源提出的 “师夷以制夷 ”的主张,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E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小题 1】 提出漕运改革理论,筹划海运,首运成功; 建议并参加了淮北盐 政改革,兴利除弊; 在兴化县兴修水利,使人

11、民安居乐业。 选编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等书,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每点 2分,答出任意 3点,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以 “师夷制夷、开启民智 ”为编写宗旨; 用编排贯串文献资料、酌加按语的方式编写; 内容丰富,是当时最为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是一部划时代的睁眼看世界的奇书。(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观点一:这一主张是 “经世致用 ”思想的具体体现。 凝聚着反对侵略和富国强兵的爱国情感; 突破 “华夷 ”传统观念,具有进步性; 提出向西方学习,具有前瞻性。 观 点二:这一主张以 “我 ”为中心,具有局限性。 “师夷以制夷 ”仍是 “天朝声威 ”思想的表现; “师夷 ”是为了

12、 “制夷 ”,短视功利; 是狭隘的民族观念。 【小题 1】 B项 “此后利国利民的海运成为漕粮运送的主要方式 ”错,原文为 “。结果还是重返故辙,积弊如旧 ” 。 D项 “魏源并非是当时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广州期间翻译了四方志。 C项原文为 “翻译的四洲志 ”并非 “编纂的四洲志 ” 【小题 1】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选准答题区域,抽取重要信息,整合成比较精简的短句,本题的答题区域较广。除了第一段,其他段都有所涉及 【 小题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区域在第五段,除了写出其特点,还要简要说明 【小题 1】本题属于探究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可颂其进步性,也可批基局限性,只要言之成

13、理,即可得分。其中观点 2分,分析合理、充分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能言树 阿伦 马歇尔 我听见有脚步声,便抬起头看。一个带着淘金盘子的人正从堤岸上下来。 “这个人是从来不开口的, ”一家小铺子的老板跟我说过, “只很少几个人听他说过 你好 一类的话。他一般总是靠摇摇头或是点点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大伙儿管他叫 沉默的乔伊 。 ” 现在 ,这个人来到了一个小池子跟前。他蹲下来,舀了些水到他的盘子里去,伛着身子转动盘子,让盘子里的泥水流出去。我从地上拿起我的拐杖,在卵石滩上一瘸一瘸地走过去,站在他的正对面。 “你好, ”我说, “今天天气真好。 ” 他抬起头来看看我。眼光倒

14、是没有敌意,仅仅有一种狐疑。突然之间,他眼睛里的表情起了变化,露出了 “你好 ”的意思,明显得就像用嘴说出来的一样。 我跨过小溪朝他走去。 “找到金子了吗? ”他把盘子伸过来给我看,指着沙砾边上的三颗金屑。 “金子就是这样的呀, ”我说, “三粒呢,嗨!世界上一半动乱都是聚敛这种东西引起的。 ”他笑了。笑容慢慢地在脸上漾了开来,慈祥地看着我。片刻之间,我仿佛看到站在我面前的是一棵树,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大树,而是和蔼可亲的朋友般的树。如果我能理解他,我也就能够理解树了。我这么寻思。他又转过身去,再次用沉默把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切断。这沉默不是无话可说的沉默,而是树木那种雄辩的沉默。 “我想跟你一起去

15、看看。 ”我说。我们并排走着。他怕我摔倒,仔细地看着路面,把地上的小树枝踢开,把悬垂在小路上空的树枝折断。 我们来到了矿井旁。井口上安了一个辘轳,辘轳下面挂着一只沉重的铁桶。 “这就是你的矿呀! ”我朝井下深邃 的黑处望去。一股阴冷的气流,直向我脸上扑来。 “天哪,好深呢! ”我喊了起来。我的惊讶使他颇为得意。 “你是打这个梯子下去的吧? ”我问。他的梯子是用铁丝把树枝扎在木头上做成的。 “一般梯子我还是能爬的, ”我喃喃自语道, “不过这样的可没法爬。 ”他怀疑地看看我,脸上泛起了一丝同情。 “是小儿麻痹症。 ”我解释道, “你说能不能用铁桶把我吊下去呢?我想去见识一下你挖到金子的矿脉。 ”

16、我本想他会把头一摇,表示这事太危险,不好办。 可他倒是不犹豫。他走到井口,把铁桶拉到井边,用手抓住桶把。我把拐杖放在地上,跨坐在吊桶上,两只膝 盖夹住桶把。他提起吊桶,于是我就悬在井口上空了。他按住辘轳把,拔掉一个楔子,使劲压着,不让吊桶滑落下去。 吊桶慢慢转动着往下降落,还带下去一片片小瀑布似的沙土。最后吊桶停住不动了。我伸开腿,踩到了井底的土地上。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梯子的嘎吱响声。接着,一根火柴划亮了,他点燃了一只蜡烛,矿道变得明亮起来。 “我真傻, ”我说, “我忘了把拐杖带下来了。 ” 他若有所思地看看我,很快换了一种决断的表情。他弯下身来,把我背上。他走的时候腰弯得很低。来到坑头

17、,他把我轻轻地放下来,把蜡烛拿到很靠近自己脸的地方,笑容满面地 用食指点给我看嵌在石子表面的金屑。 我非常激动,我们果真找到了金子。我向他提出许多问题。他不是雄辩地点点头,便是摇摇头,他就这样回答着我的问题。那段蜡烛头的火光开始摇曳不定了。 “咱们得走了吧。 ”我说道。他站起身,把我背到竖井的底部。这一回,我用绳子把双膝捆在一起,把两腿塞进了铁桶。我坐在桶边,攥紧井绳,等待着。蜡烛闪了几下之后,熄灭了。我听到那架受到重压的梯子所发出的吱嘎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沉重的黑暗压迫着我。晃晃悠悠地,我突然像只气泡向上升腾。我在空荡荡的空间打着旋,磕磕碰碰地继续上升。突然之阅,我来到了炫目的阳光中。一

18、只胳膊伸了出来,一只手抓住了吊桶的把。吊桶向上一提,我便觉得落在厚实的土地上了。他站在那儿看我,一只胳膊伸平了像座桥似的搭在一棵灰色的树上,那棵树和他模样居然有点相像。 我谢了他,在碎石上坐下来。我扯了扯自己的情况,也讲了些熟人的事儿。他听着,一动不动,可我能感觉出他兴味盎然地在吸收着我的话语,有如干旱的土地在吸收水分。 “再见了。 ”我离开时对他说。 我走了,不过在抵达树丛之 前我回过身来向他招手示意。他仍然靠在那棵树上,仿佛他自己也是一棵同类的树,可是他突然站直身子,也挥手向我作答。 “再见。 ”他大声喊道。刹那之间我真的感到一棵树开口说话了。(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

19、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当 “我 ”和乔伊打招呼时,他的眼光没有敌意,仅仅有一种狐疑,主要是对“我 ”的出现感到惊奇。 B “如果我能理解他,我也就能够理解树了 ”,树不会说话,乔伊沉默寡言,理解乔伊像理解树一样困难重重,无法做到。 C “我 ”和乔伊一起去淘金,两人对金钱有相同的认识,认 为世界上一半动乱都是聚敛金子引起的。 D本文开头通过小铺子老板的评价对乔伊进行侧面描写,后文则主要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正面刻画乔伊的形象。 E这篇小说热情讴歌了像乔伊这样的劳动者,赞美他们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更为开朗、健谈。 【小题 2】结合全文,简析小说题目 “能言树

20、 ”的含义及作用。( 6分) 【小题 3】乔伊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乔伊,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 “我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选 D得 3分,选 C得 2分,选 A得 1分,选 B、 E不得分。 【小题 1】含义:乔伊。乔伊的模样、性格和树很相似;乔伊的内心情感很丰富,有 “树木般雄辩的沉默 ”。( 2分) 作用: 生动形象地表现乔伊平凡朴实的特点; 启示读者深入解读人物性格及作品主题。 【小题 1】 沉默寡言。在交往过程中,乔伊总是沉默的。 和蔼可亲。他的眼神、笑容让 “我 ”感到亲切

21、。 朴实善良。他踢开树枝的动作、同情的表情、背 “我 ”时的细心等都表现了他的朴实善良。 值得信赖。 “我 ”信任地坐他放的铁桶下到幽深的矿井中并在黑暗的井底等他把 “我 ”吊上去。 愿 意接受外界信息: “我 ”跟他说话时,他兴趣盎然地吸收着 “我 ”的话语。 【小题 1】示例一:主人公是乔伊。 文中写 “我 ”是为了引出乔伊,并借助 “我 ”的视角来展示乔伊的性格特点; 小说的题目为 “能言树 ”,而与其照应的人物就是乔伊; 小说通过塑造乔伊这一人物形象,赞扬平凡淳朴的人性之美。 示例二:主人公是 “我 ”。 小说的主要笔墨是在写 “我 ”,写 “我 ”的发现之旅; 写乔伊是为了写 “我

22、”发现与感悟的巨大意义,深化小说的主旨; 通过 “我 ”这一形象的塑造,揭示小说的主旨:主动走进别人的内心,用真诚友善去感染人,才能真正了解人 。 【小题 1】选对一项得 2分,两项都对得 5分。 A.应是 “怕别人听到他以前做过小偷的事 ”。 D.无中生有,结论武断。 E.“是这篇小说揭示的唯一的主题 ”不合适,这是其中的一个主题。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标题树能言给人以悬念,读完全文我们发现树和主人公有相似之处,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答题时要侧重分析其含义,并写出 2点作用。一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从标题上看可得

23、出其沉默寡言的性格特点,通读全文,逐段筛选其语言行为,概括其性格,每点 2分,答出任意 3点,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本题为开放题,观点 2分,分析合理、充分 6分。若答二人均为主人公,分析合理、充分也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来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 情打

24、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以,我们说的 “敬老 ”,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 “崇文 ”,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 “仁者爱人 ”,说到底也是 这个意思。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

25、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 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中国

26、人历来推崇 “读书明理 ”、 “通情达理 ”。对这个 “理 ”的领会和践行,就是 “明理 ”和 “达理 ”,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说: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未来。 ”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

27、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选自 2011年 10月 13日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广义上的人文,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 B “敬老 ”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 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 C “崇文 ”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小题 2】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

28、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太平盛世。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 加文明的标志。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

29、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A “崇文 ”仅仅指是 “崇尚广义上的人文 ”,缩小了 “崇文 ”的内涵。C以偏概全。 “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 ”明显错误。 D偷换概念。“人文精神 ”的核心是该题后面表述的内容,而不是 “敬老崇文 ”。 【小题 1】 A因果倒置。原文说的是 “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 ”。 B历史上文化获得大发展的因素很多,并不仅仅是由于“敬老崇文 ”一个因素,犯了以偏概全、过于绝对的毛病。 D无中生有。 “敬老崇文 ”的目的说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

30、原文中没有提到;而且在此选项中也 只是解释了 “敬老 ”,而忽视了 “崇文 ”。 【小题 1】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后一句不对。从第三段谈到的近代文明史的几个事例可以做参照,我们可以推测,二者完全可以避免,而且可以互为因果。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脱节,更多的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 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 崇二子分司东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颇招权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他日,上从容问崇: “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 也? ”崇揣知上意,对曰: “臣有三子,

31、两在东都,为人多欲而不谨;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问之耳。 ”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及闻崇奏,喜问: “卿安从知之? ”对曰: “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 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 ”上于是以崇为无私,而薄知古负崇,欲斥之。崇固请曰: “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 ”上久乃许之。辛亥,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 “余为相,可比何人 ”浣未对。崇曰: “何如管、晏

32、 ”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 ”崇曰: “然则竟如何 ”浣曰: “公可谓救时之相耳。 ”崇喜,投笔曰: “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 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 谒告。 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 源乾曜奏事或称旨,上辄曰: “此必姚崇之谋也。 ”或不称旨,辄曰: “何不与姚崇议之! ”乾曜常谢实然。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 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 “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 (选自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一卷 ) 【小题

33、 1】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知 东都选事知:主持,主管 B以为知古必 德 臣德:恩惠,恩德 C而 薄 知古负崇薄:轻视,看不起 D知古 微 时,臣卵而翼之微:地位卑微 【小题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名相姚崇高超的行政能力的一组是( ) 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 是必以事干魏知古 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 此必 姚崇之谋也 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 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召见姚崇时问及姚崇儿子的有关情况,表现了对姚崇的了解和信任。 B皇上以为姚崇 “必为其子隐 ”, 姚崇料到皇上问话

34、的深意,所以主动在皇上面前表示自己和两个儿子势不两立。 C姚崇认为自己的儿子 “挠陛下法 ”不应 “因臣逐知古 ”。皇上却认为知古有负于姚崇,因而瞧不起他。 D源乾曜奏事或称旨,皇上说: “此必姚崇之谋也。 ”或不称旨,辄曰: “何不与姚崇议之! ”这些话重在说明皇上对源乾曜很不满意。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 ”( 3分) ( 2)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 3分) ( 3)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4分)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35、( 1)臣的儿子非常愚鲁,认为魏知古一定会因此而感激臣,从而会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所以才敢于向他求取请托。 ( 2) 玄宗屡次派使者询问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状况,每日竟达数十次之多。 ( 3)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 【小题 1】动词,感恩。 【小题 1】 姚崇轻视不信任知古 姚崇料到皇上问话的意图,机变的表现 姚崇自我得意的话, 不是表现高超的行政能力 【小题 1】 A、不能表现皇上对姚崇了解和信任; B、没有与两个儿子势不两立;D、这些话表现皇上对姚崇的器重。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

36、的考核。采分点为:( 1)愚、德、容各一分。( 2) 遣、状、日( 3)以、委、雅俗、句意各一分。 参考译文: 黄门监魏知古本是小吏出身,凭借着姚崇的引荐,才与姚崇同朝为相,姚崇内心里有些轻视他。没多久魏知古被授予吏部尚书职务,负责主持东都洛阳的官吏铨选之事,姚崇却另派吏部尚书宋在门下省负责审定吏部、兵部注拟的六品以下职事官。魏知古因此对姚崇十分不满。 姚崇的两个儿子在分设于东都洛阳的中央官署任职,倚仗其父对魏知古有恩,大肆揽权,为他人私下向魏知古求官;魏知古回到长安后,把这些事全都告诉了玄宗皇帝。过了几天,玄宗漫不经心地向姚崇问道: “您的儿子才干品性怎么样?现 在担任什么官职啊? ”姚崇揣

37、摸到了玄宗的心思,便回答说: “臣有三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在东都任职,他们为人欲望很大,行为也很不检点;现在他们一定是有事私下嘱托魏知古,只不过是臣没有来得及去讯问他们而已。 ”唐玄宗原先以为姚崇一定会为他的儿子隐瞒,在听了他的这番回答之后,高兴地问道: “您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 ”姚崇回答说: “在魏知古地位卑微之时,臣曾经多方关照他。 臣的儿子非常愚鲁,认为魏知古一定会因此而感激臣,从而会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所以才敢于向他求取请托。 ”唐玄宗因此而认为姚崇公正无私,而看不起魏知古的忘恩负义,想要 罢黜他的职务。姚崇坚决地请求玄宗不要这样做,他说: “此事乃是臣的两个儿子有罪,破坏了陛下的法度,

38、陛下赦免他们的罪过,臣已经是感到万幸了;如果由于臣的缘故而斥逐魏知古,天下的人们一定会认为陛下是在偏袒臣,这样会累及圣朝的声誉。 ”唐玄宗沉吟了很久才答应了他的请求。辛亥(二十五日),魏知古被免去相职,改任工部尚书。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 “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 。 ”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只用了一会儿功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道: “我作宰相,可以与历史上那些宰相相比? ”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 “我

39、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 ”齐浣回答说: “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 ”姚崇又问道: “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 ”齐浣回答说: “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 ”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 “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 姚崇自己没有住宅,寓居在罔极 寺中,因身患疟疾向玄宗请假, 玄宗屡次派使者询问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状况,每日竟达数十次之多。 源乾曜上奏言事时,每当他的回答符合玄宗的旨意,玄宗总是说: “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 ”如果有时的回答不符合玄宗的旨意,玄宗就说: “你为什么不事先

40、与姚崇商量一下呢! ”源乾曜也常常向玄宗道歉,承认确实是如此。朝中一有大事,玄宗就要让源乾曜到罔极寺询问姚崇的意见。癸卯(疑误),源乾曜请求将姚崇从罔极寺搬到四方馆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入馆照料他的病,玄宗答应了这个要求。姚崇认为四方馆内存有官署的文书,不是病人应当居住的地方,因此坚决推 辞。唐玄宗对他说: “设置四方馆本来就是为官员服务的;朕安排您住进来,是为国家考虑。朕恨不得让您住到宫里,您还有什么可推辞的呢!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

41、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小题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5分 ) 【小题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6分 ) 答案: 【小题 1】 (1)描写了傍晚时分 (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 枝 )鹤飞蝉鸣的景象。 (2分 )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3 分 ) 【小题 1】 内容上,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 :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 (4分 ) 形式上,末句以 “身旅羁 和首句的 非我有 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 旅次 二 字,结构严谨。 (2分 ) 【小题 1】第二联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

42、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即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这是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却落得个异地依人 、他乡为客的境地,犹如这鹤投孤屿、蝉过别枝一般。一个 “投 ”字,一个 “过 ”字,一个 “孤 ”字,一个 “别 ”字,寄寓着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自怨自艾,自悲自叹,却又无可奈何。答时要简要回答。 【小题 1】答题时可从内容及结构方面鉴赏。尾联指出:遗憾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到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末句以 “身旅羁 ”和首句的 “非我有 ”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 “旅次 ”二字。结构严谨。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

43、话,要求内容与示例的内涵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例:比外表更重要的是气质,比谈吐更 重要的是修养。 答案:比承诺更重要的是行动,比礼貌更重要的是真诚; 比同情更重要的是帮助,比批评更重要的是表率。 把下面一例新闻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5字)( 5分)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获得欧盟 1200万欧元的资助,利用陀螺仪技术开发一种微型生物传感器,帮助医生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 研究人员在直径不足十分之一毫米,仅相当于一粒尘土大小的光盘表面上,涂上只与肿瘤标记物发生结合反应的特定蛋白或 DNA。这种微型光盘有两种振荡模式,当肿瘤标记物与光盘上的蛋白或 DN

44、A结合后,由于重 量失衡,将导致光盘的振荡频率发生改变。通过测量振荡频率的差别,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标记物。理论上认为,即便只有一个肿瘤标记物分子与光盘结合,也能利用这种便携式的医学设备测量出来,这将为医生提供一种非常重要的早期诊断癌症的治疗技术手段。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诊断是控制癌症的关键。 答案:英科学家获资研发微型生物传感器诊断早期癌症。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 1】怀旧空吟闻笛赋, _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 2】 , 。小园香径独徘 徊。(晏殊浣溪沙) 【小题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小题 1】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小题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