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练习卷与答案(一)(带解析) 选择题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会 晤 w数 载 zi指 摘 zhi孜 孜求学 z B商 榷 qu殷 勤 yn聘 请 pn砥 砺德行 d C 訾 詈 z弭 谤 m造 诣 y道义相 勖 x D切 磋 co肄 业 y敷 衍 yn能 裨 实用 p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怡误自趋正轨根基深固以诚相待 B详悉道德沦丧无动于衷旁稽博采 C提携细微末节光阴虚渡力矫颓俗 D卓绝大相背弛精旨奥义潦草塞责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
2、“超女经济 ”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已经不再是第一届第二届里那种简单的 “想唱就唱 ”了,它已经成了一条走进娱乐圈演艺界的 “终南捷径 ”。 B执法部门只要真正做到了严格执法, 问心无愧 ,就丝毫不应该惧怕相反还应欢迎媒体的监督,乐于将自己全方位地暴露在舆论监督的阳光之下。 C专家们普通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居住要求,政府有着 责无旁贷 的责任。 D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 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任何再好的城市规划都有可能被 束之高阁 ,成为一纸空文。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伊朗总统艾哈迈迪 -内贾德日在
3、伊朗的纳扎巴拉德城发表演讲,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后退一步,制裁也不能迫使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淡状态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 D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为学与做人(有删节)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
4、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 “为学做人。 ”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 智、仁、勇。为什么叫 “达德 ”?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不惧。 ”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
5、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 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 “大惑不解 ”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 ,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 “知者不惑 ”。 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 “仁 ”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 得失。我们得着 “仁 ”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
6、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 ”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 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 -可以为我们所得的。
7、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 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做,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
8、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 “勇者不惧 ”。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 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922年 12月 (选自阅读名篇 中外演讲辞卷) 【小题 1】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 “成一个人 ”的标准是什么? 答:。 【小题 2】作者认为 “怎么样才能不惑 ”? “
9、仁者不忧 ”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答:。 【小题 3】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 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小题 4】 8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 答案: 【小题 1】因果关系。智、仁、勇三者兼备,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小题 1】( 1) 须有相当常识, 做事须有专门智识, 遇事能断的总体智慧, 有根本判断力。( 2) 儒家 “仁 ”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 不会失败 。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 儒家“仁 ”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拥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 【小题
10、1】引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论点,先总述,后并列展开论述,层次清楚;每一层又都以问句起头,不仅条理分明,而且促人思考。 【小题 1】设问、排比、呼告等。连续的设问铿锵犀利,促人思考,三个 “便是你因 ” 的句式形成排比,回答斩钉截铁,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充满激情,气势极强盛。 “诸君啊 ”的呼告,令人警醒。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局部信息的提取和筛选能力。 第一问,文章的第二部分围绕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 ”论述了教育的三个主要方面:知育、情育、意育。而这三个方面是让一个人成为人的三个必备条件。前者是为学,后两者是做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因果关系;第二问,仍然是第二部分中,作者借
11、用孔子的话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见解:一个完备之人的三个境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不惧。 【小题 1】本题仍然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信息主要集中在第三节的开头部分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 ”做这道 题,这一类型的题目,要看一些表示层次的关键词,如,首先,其次,或者,第一、第二等等。 第二问的信息集中在第四节,这一部分论述了两方面问题:常人忧虑的内容和仁者不忧成败、得失的原因。 “仁 ”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我们做的一点努力对于宇宙微不足道,所以无所谓成功和失败,
12、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无所谓失败;再者,我们得着 “仁 ”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仁者看透宇宙之中没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也就不忧得失。做这道题,应该关注两个 “为什么 ”,并加以适当 整合。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行文思路和论证结构的把握情况 对行文思路的把握,要有大局观,能从全面上看。这篇文章的层次是和分明的,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由孔子的一句话变化而来的。作者在主体部分将这句话拆分成三个小的分论点,并逐层展开论证。每一节开头,作者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用了一个问句,既引起自己的论证话题,也使得文章结构清晰。 【小题 1】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广义的修辞的辨识和修辞效果的理解 文章第八节的修辞使用主要集中在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这一部分文字中,作者先后使用了呼告、设问、排比,至于这些修辞的作用,则要在平时加以理解,有很多共性的东西要加以记忆。比如,排比的作用,增强语势,使感情充沛;呼告的作用,表感叹,更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 力,引起读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