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歌词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169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歌词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歌词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歌词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歌词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歌词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歌词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风 采 (ci) 哺 育 (p) 荡 涤 (d) B磅 礴 (b) 海 螺 (lu) 泱 泱 (yn) C 彷 徨 (pn)流 淌 (tn)惆 怅 (chu) D依 恋 (lin)脉 搏 (mi)悠 悠 (yu) :选。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春天如期而至,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本报诚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晚报植树节 ”活动,参与者将在省会绿化基地栽培各种树苗,为省会绿化 添枝加叶 。 B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

2、身;乱服减肥药,虽然也可能减轻体重,但副作用很大,会使身体 苗而不秀 ,有害身体健康。 C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人们往往会抱怨,抱怨学习压力,抱怨生活烦恼,抱怨环境喧闹 抱怨在我们的世界里 蔚然成风 ,然而生活并不因抱怨而变好。 D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其间传言辐射会污染海水,海水盐也会受到辐射污染,于是人们 杯弓蛇影 ,我国许多地区发生了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关部门要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者,但是也要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B中国知识产权人起诉日本电视台侵权播放中国电视剧一案启动赔偿诉讼程序,这是中

3、国对日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第一起案件。 C美国空军正在研发一种高超音速导弹,力求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对恐怖组织首领等美军方认定的 “高价值 ”个人目 标进行远程打击。 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答案: B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觉到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船舷外,_。面对这一幅幅彩墨画,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般美 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 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

4、,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的溶洞 远处的江面上弥望着一抹抹深深的碧色,让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人心胸 山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挺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曲线 A B C D 答案: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日子是什么 梅绍静 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 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 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 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荫 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 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 正倒出汗

5、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小题 1】诗人为什么说 “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 /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 答:_ _ 【小题 2】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答:_ _ 【小题 3】诗人说 “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情? 答:_ _ 答案: 【小题 1】因为我们经历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要经历苦难的,当 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中有我们辛苦的汗水,也有成功的泪水。 【小题 2】全诗采用信天游的双节形式,既讲究押韵,又注重句式的参差,从头至尾的排比句式的运用,更增添了沉郁感。 【小题 3】诗歌写出了作者农村生活经历的亲切而苦涩的体验

6、,其中也有很明显的孤独和痛苦。 【小题 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作者用来比喻日子的一串事物的含义,小蒜、野葱、麻绳、黑夜、梦境、青杏儿等等,其中有苦有甜,有辛酸也有期望。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点评: 【小题 2】试题分析: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比较明显,两句一节,每第二句押韵,有民歌信天游的特点。这种特点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密切相关,是内容决定了形式。陕北民歌信天游上句多用比兴手法,描述景物,下句多点出意义,抒情意味浓。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结构特点。 点评:本题首先要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其次再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从诗歌选用的意象和表现的内容来看

7、,不难发现诗人有农村生活的经历,这段经历中饱含着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独特感受。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 点评:本题较简单,可结合诗歌描述 的生活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弯弯的月亮 李海鹰 遥远的夜空 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 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 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娇 阿娇摇着船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歌声随风飘啊 飘到我的脸上 脸上淌着泪 像那条弯弯的河水 弯弯的河水流呀 流进我的心上 我的心充满惆怅 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 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故乡的月亮 你那弯弯的忧伤 穿透了我的胸膛 【小题 1】结合歌词有关内容,

8、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 “我的心充满惆怅 ”? 答:_ 【小题 2】这首歌词一连用了九个 “弯弯的 ”,有什么意义? 答:_ 【小题 3】这首歌词使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 答案: 【小题 1】因为弯弯的月亮没有改变,今天的村庄也没有变化,一切都还像过去那样古老、落后;作者面对故乡的落后面貌充满了感喟和忧伤,因此说 “我的心中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 ”。 【小题 2】九个 “弯弯的 ”分别修饰 “月亮 ”“小桥 ”“小船 ”“河水 ”“忧伤 ”;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由具体到抽象,间或形成顶真,从内容到形式形成一种回旋之美,描绘出古老村庄的宁谧、安然,也抒发了

9、作者那种渴望家乡进步的愿望。 【小题 3】 以起兴的手法开头,弯弯的月亮、摇船的阿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抒发了悠长不绝的思乡之情。 【小题 1】试题分析: “月亮 小桥 小船 河 水 ”,一连串充满温情的 “弯弯 ”,仿佛是一笔一笔勾描出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当你正沉浸其中的时候,他却猛然间又爆发出另一种情绪来: “今天的村庄 过去的歌谣 惆怅忧伤 穿透胸膛 ”,一种呐喊,一种反思,一种力量。本题结合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 /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等语句回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点评:本题较简单。诗歌内容容易理解,可以从诗歌词语中 直接找到答案:。 【小题

10、2】试题分析:可以结合九个 “弯弯的 ”所修饰的词语、所表现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词语连用的分析。 点评:此题几个弯弯所修饰的词语不同,含有不同的意思。可结合感情具体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这是一首带有民歌特点的现代流行歌词,可以结合歌词的内容和民歌的特点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点评:本题首先要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类别,还可以结合歌词的内容和民歌的特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长江之歌 胡宏伟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

11、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 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小题 1】从写作角度来说,第一段由 “雪山 ”写到 “东海 ”,偏于 _,后者由 “远古 ”写到 “未来 ”,偏于 _。从内容上看,前一段是后一段的_,后一段是前一段的 _。从写法上讲 ,全歌词虚实结合,不过两个章节有所侧重,前一章偏于 【小题 2】结合歌词内容,具体说说其比喻化、拟人化的语言特点。 答:_ _ _ 【小题 3

12、】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在文中重复出现,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_ _ _ _ 答案: 【小题 1】空间 时间 铺垫 升华 实 虚。 【小题 2】 “走来 ”、 “奔去 ”、 “挽起 ”、 “推动 ”,动作性强,简洁有力地表现了长江的力量美。 “风采 ”、 “气概 ”、 “乳汁 ”、 “纯洁 ”,真切地表现了长江母亲般的情怀,化虚为实 ; “健美 ”、 “尘埃 ”,暗喻历史,国土如花,是源泉,流出无穷,简洁而又意蕴深远。 【小题 3】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更换少量的内容,使歌词有层次感,深入拓展,意味深长,内容饱满,感情深厚。 “我们赞美长

13、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重复出现,加强了对长江感情的抒发,也增加了语言回环往复之美。 【小题 1】试题分析:从诗歌的内容中可知,诗歌按照空间和时间顺序、由实及虚的顺序,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点评:此题较简单。主要根据诗文的表时间或空间的词语或其他的词 语来判断。 【小题 2】试题分析:诗歌中有一些比喻词和拟人化的词语,如走来、挽起等找出来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修辞手法的作用。 点评:本题从文章中可直接找到这些标志性的词语,加以分析即可。 【小题 3】试题分析:诗歌中的重复是为了抒情的需要,要结合所抒情感分析。

14、考点:本题考查诗歌修辞手法的作用。 点评:重章复唱的格式更换词语,表达另一种效果。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 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比如一 “刀 ”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 还有一 “眼 ”井。是呀,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 再比如,_ 答案: (示例 ) 一 “缕 ”轻风。就这么一 “缕 ”,那本来无形无影的轻风就变得如

15、丝般纤柔,如纱般轻灵了。 一 “抹 ”晚霞。夕阳西下,那渐渐褪去的晚霞,仿佛是哪位仙人拿着画笔,只那么轻轻一 “抹 ”,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 把下面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5个字。 启德教育集团发布的 2011年中国留学生意向调查报告显示, 2010年我国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峰,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了两到三成,高中毕业参加 “洋高考 ”赴海外上大学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一成多,并且来自普通家庭的留学生人数正在飞速增长。 预计 2011年,高中生赴美读本科的学生人数将直追大学毕业后赴美读研究生的人数,成为赴外留学的另一支 “主力部队 ”。 “随着中国家庭收入

16、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成为小小留学生,留学低龄化现象肯定将成为主流。 ”调查数据显示,即将或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家庭年收入在 30万元以下的占被调查人群的 52.28%。前些年,留学生中来自普通家庭的只占 2%,2010年计划留学的学生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比例达到了 34%,目前这个比例在逐年上涨。张超表示: “因为申请人数的大幅增加,高中生出国申请某些国家可能会出现较为激烈的竞 争。 ” 答:_ _ 答案:普通家庭的高中生留学将成为 2011年留学主流。 某市教委把周杰伦的青花瓷当作语言训练篇目收入中学教材,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正方

17、观点是 “周杰伦的青花瓷 适宜收入中学教材 ”,反方观点是 “周杰伦的青花瓷不适宜收入中学教材 ”。 请你以正方或反方的身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简要陈述理由。 (不少于 70字 ) 青花瓷歌词片段: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 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18、答:_ _ _ 答案: (示例 )以正方的身份简要陈述。理由: 这首歌的歌词语言温柔委婉、淡雅脱俗,歌词也非常具有美的意境,读起来琅琅上口。从教育效果来看,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引入教育领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引导学生关注时代潮流,提高审美能力。所以可以收入教材。 以反方的身份简要陈述。理由:让学生读这种随波逐流、不知所云的歌词,体会不到汉语言的意境之美,是对中文的亵渎,这样做是传统的审美在向流行趣味妥协,是媚俗的表现。这对价值观、审美能力尚在形成期的中学生而言,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不可以收入教材。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请概述这一社会现象,并对此现 象进行简要评论。 有人说,现在知道 “周迅 ”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 “鲁迅 ”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 ”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 “卞之琳 ”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 “梅艳芳 ”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 “梅兰芳 ”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 “景岗山 ”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 “井冈山 ”的人越来越少了。 概述:_ 评论:_ 答案:概述:反映了传统 (经典 )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 (文化 )现象。 评论:这是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文化价值观的严重失衡,我们应大力提倡重视传统 (经典 )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