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1725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句是( 3分) A值得高中老师重视的是,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 不求甚解 ,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虽然莫言其貌不扬,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性行高洁,大有 光风霁月 的襟怀。 C从初中进入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的问题,星光中学每年秋季对新生 例行公事 进行的 “让我走近高中 ”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D韩国各派政治势力对于南北关系的态度 泾渭分明 ,不同党派执政都把自己的政治理念灌输给国民,也在军队中造成了

2、思想混乱。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用于重形式,不重实效。错在 “褒贬失当 ”。 A项,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 B项,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D 项,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 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

3、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罕台川水从它的前面流过,孤子梁与它临川相视,一道缆车临空飞架其间,形成一道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线,此次旅游虽为 一日千里 ,行程很紧,但仍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B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亩产 926 6公斤,再创新纪录,用 “大师 ”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称他为 “活着的国宝 ”才是 实至名归 。 C一踏入这繁华的都市,他便被这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迷惑,什么母亲的耳提,父亲的面命,早已 灰飞烟灭 ,心中充满的惟有消费,惟有享乐! D购物能给女人带来幸福感,特别是面对打折等促销活动,那种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的快乐,更是男人所 不可理喻 的

4、。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符合语境。 A项,一日千里:形容人进步很快或事情发展极其迅速。错在 “望文生义 ”。 C项,灰飞烟灭:比喻人亡或事物迅速消失。不能用来形容父母的教诲。 D 项,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错在 “望文生义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巨龙 ”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B日方非法 “购买

5、”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回到通过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C尽管在世界杯决赛面前,三四名之间的比赛显得无足轻重,取消的呼 声也一度此起彼伏,国际足联坚持认为三四名决赛仍具有 “重要的意义 ”。 D今年春节,南开大学共有 100余名研究生选择留校过年,学校在留校研究生中开展了 “亲情春节感恩父母 ”主题活动,在新春佳节给父母寄一张 “感恩贺卡 ”、打一通 “亲情电话 ”,送上新春祝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搭配不当, “完善 ”与 “发展 ”不搭配,应改为 “促进 ”。 C项,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前用了 “尽管 ”,

6、后缺乏呼应的关联词语,应在 “国际足联 ”前加 “但 ”。 D项,暗换主语,在 “在新春佳节 ”前加上 “倡议他们 ”。 考点:辨析并修改 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根据环保部初步调查结果,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和有机物污染,其重要原因是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和重点污染源排放。 B由我国自主研发并搭载世界首创的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 i5 数控系统的系列数控机床日前首次对外在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亮相。 C这套教材一反传统做法,只是指点学生自己从范文中去体味、领悟写法,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所裨益的。 D在

7、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规范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在 “存在 污染 ”后加 “的现象 ”。B项,语序不当, “日前首次对外在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亮相 ”,应为 “日前在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首次对外亮相 ”。 C项,句式杂糅,应该用 “有利于 ” 或 “对于 是有所裨益的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 入生活的意义就越为重大。 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

8、验才能去伪存真。 一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 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里, “秀才不出门 ”固然也能 “尽知天下事 ”。 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 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总起观点; 分说原因,两句 间是层进关系; 类比总结。可确定答案:为 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朱自清 大家都知

9、道闻先生是一位诗人。他的红烛,尤其他的死水,读过的人很多。这些集子的特色之一,是那些爱国诗。在抗战以前他也许是唯一的爱国新诗人。这里可以看出他对文学的态度。新文学运动以来,许多作者都认识了文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而有所表现,可是闻先生认识得特别亲切,表现得特别强烈。他在过去的诗人中最敬爱杜甫,就因为杜诗政治性和社会性最浓厚。后来他更进一步,注意原始人的歌舞:这是集团的艺术,也是与生活打成一片的艺术。他要的是热情,是力量,是火一样的生命。 但是他并不忽略语言的技巧,大家都记得他是提倡诗的新格律的人 ,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诗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散文

10、如唐诗杂论,可惜只有五篇,那经济的字句,那完密而短小的篇幅,简直是诗。我听他近来的演说,有两三回也是这么精悍,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却又那么自然流畅。他因此也特别能够体会古代语言的曲折处。当然,以上这些都得靠学力,但是更得靠才气,也就是想象。单就读古书而论,固然得先通文字声韵之学;可是还不够,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这里需要细心,更需要大胆。闻先生能够体会到古代语言的 表现方式,他的校勘古书,有些地方胆大得吓人,但却得细心吟味所得;平心静气读下去,不由人不信。校书本有死校活校之分;他自然是活校,而因为知识和技术的一般进步,他的成就 乎驾活校的高邮王氏父子而上

11、之。 他研究中国古代,可是他要使局部化了石的古代复活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因为这古代与现代究竟属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历史是联贯的。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古代;可是,是 “我们 ”在客观地认识古代,现代的我们要能够在心目中想象古代的生活,要能够在心目中分享古代的生活,才能认识那活的古代,也许才是那真的古代 这也才是客观地认识古 代。闻先生研究伏羲的故事或神话,是将这神话跟人们的生活打成一片;神话不是空想,不是娱乐,而是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这是死活存亡的消息,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纪录,非同小可。他研究楚辞的神话,也是一样的态度。他看屈原,也将他放在整个时代整个社会里看。他承认屈原是伟大的天才;但天才

12、是活人,不是偶像,只有这么看,屈原的真面目也许才能再现在我们心中。他研究周易里的故事,也是先有一整个社会的影像在心里。研究诗经也如此,他常说笑话,说他研究诗经,越来越 “形而下 ”了 其实这正表现着生命的力量。 他是有幽 默感的人;他的认识古代,有时也靠着这种幽默感。看匡斋尺牍里狼跋一篇,便知道他能够体会到别人从不曾体会到的古人的幽默感。而所谓 “匡斋 ”本于匡衡说诗解人颐那句话,正是幽默的意思。他的死水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也是一首难得的幽默的诗。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八十岁,现在还不满四十八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 “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

13、挛 ”。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闻一多不仅 提倡诗的新格律,也创造诗的新格律,如红烛死水和唐诗杂论等集子都体现了这一点。 B闻一多从敬爱杜甫到注意原始人的歌舞,是他对文学态度的更进一步的表现,也是因为原始人歌舞更具有热情、力量、火一样生命的特点。 C闻一多在校勘古书方面,既细心又大胆,属于活校的行列,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一般进步,他的成就比死校的高邮王氏父子高了许多。 D闻一多研究伏羲的故事和神话,没有将之当成空想和娱乐,而是当成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来研究。 E红烛死水等集子,既有爱国热情,也有语言技巧,还

14、有幽默 感,体现了闻一多是抗战前唯一的爱国诗人的学术价值。 【小题 2】联系全文,从闻一多的 “语言 ”和 “研究古代 ”两个方面,概括闻一多对中国学术的贡献。( 6分) 【小题 3】作者在文末说 “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试分析一下 “他 ”和 “我们 ” 为什么 “不甘心 ”?( 6分) 【小题 4】有人说闻一多先生是严谨的,也有人说闻一多先生是随和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请结合文本,说出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BD(选 B项给 3分,选 D项给 2分,选 E项给 1分;选 A、 C项不给分。 ) 【小题 2】重视语言技巧,体现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和古代语言研究

15、方面,提倡新格律和语言的简洁,活校勘古书。 (3分 ) 复活古代文化,体现在研究中国古代方面,关注生命欲和生活力。 (3分 ) 【小题 3】 “他 ”不甘心:因为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八十岁,现在还不满四十八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 2分) “我们 ”不甘心: 我们失去了一个爱国诗人。( 2分) 闻一多先生的离去,给中国学术造成极大的损失。( 2分) 【小题 4】示例:闻一多先生既是严谨的又是随和的。( 2分)严谨: 诗歌和散文的语言严密,如散文唐诗杂论,虽 只有五篇,但篇幅完密而短小;( 2分) 校勘古书细心吟味,做到活校。( 2分)随和: 他常说笑话,说他研究诗经,越

16、来越 “形而下 ”了 其实这正表现着生命的力量。 他是有幽默感的人。(以上两点任答一点 2分) (观点 2分,理由 6分。如学生只答一个方面,至多给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中的唐诗杂论不是诗集,是散文集。 C项中的 “高邮王氏父子 ”是活校,不是死校。 E项中的 “抗战前唯一的爱国诗人 ”扩大了原文的范围,原文为 “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语言特 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语言 ”方面从第二段概括

17、, “研究古代 ”方面从第三段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他是不甘心的 ”的答案:在最后一段, “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联系闻先生的两个身份概括: 失去了一个爱国诗人。 给中国学术造成极大的损失。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 “严谨 ”和 “随和 ”两个方面回答。从文本中概括相关事例证明,条理清晰,内容完备,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刘珙字共父。生有

18、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 风 言者 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 , 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 “再缴则累张公。 ”珙曰: “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执奏如初,存中命乃 寝 。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 “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

19、 “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 ”揭榜谕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 具 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几。珙乃遣兵,戒曰: “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 ”盗意益缓。于是一战败之 ,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 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 粜 ,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 “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 蜓 蚀颊 梢允耙挪广冢 肛秸儆

20、弥 !奔扔质质榫 蛴胫祆洌 溲越砸晕茨芪 鸪芪 蕖埃 晡迨 撸 种宜唷 br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逾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数。 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注: 言者:指谏官。 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风 言者逐之风:通 “讽 ”,暗示 B存中命乃 寝 寝:停止 C令属州县 具 数千人食具:准备 D置场平价振 粜 粜:买米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 (3分) 召礼

21、官会问 ,珙不至 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去;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其余人从军。 B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C 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人士来担负

22、重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 蛴胫祆涞木鞅鹦胖校 钌钜藕段茨芪 鹧 蕖 D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2)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 1)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 (译出大意给 2分; “中国 ”、 “于 ”、 “

23、岂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译出大意给 2分; “临 ”、 “相与 ”、 “祠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粜 ”是 “卖米 ”的意思。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表明刘珙的诏檄感奋人心; 表明刘

24、珙成功破敌; 表明刘珙善纳人言。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 ”错,原文意思是:继母去世时,刘珙五十多岁。做本题要对照原文,注意细节,关注人、事、时、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 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借代的词语外),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规范,达到语句通畅。关键字: “中国 ”译为 “中原 ”; “于 ”表被动、 “岂 ”译为 “难道、怎么 ”;“临 ”译为 “治理、管理、为官 ”等; “相与 ”译为 “共同、一同

25、、一起 ”等; “祠 ”译为“祭祀、祭奠 ”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刘珙字共父。生来就有特殊的禀赋,因祖上庇荫补任承务郎,后考中进士乙科,升任礼部郎官。秦桧想要追赐自己的父亲谥号,召集礼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会,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才被召还朝担任吏部员外郎,兼任代理中书舍人。金人侵犯边界,宋军战败,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语气激昂壮烈,听到的人都流泪。随从皇上到建康,车驾将要回宫,军队事务还没有可以托付的人,当时张浚留守建康,众人都寄期望于他。等到诏令发出,是派杨存中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录黄 (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

26、件 ),并议论说不能这样。皇 上发怒,命令再次发下,宰相召见刘珙说:“再进言就会连累张公。 ”刘珙说: “我是为国家着想,哪里有闲空为张公策划。 ”坚持上奏和最初一样,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止。 安南进贡大象,经过的地方发动民夫开道,毁坏房舍,几十个州动荡不安。刘珙上奏说: “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 ”湖北有茶盗几千人入境,守卫的官吏把这事报告朝廷,刘珙说: “这些人不是拼命的贼寇,对他们宽松他们就会分散各自求生存,对他们逼得紧他们就会聚集反抗至死。 ”贴出 榜文晓谕他们悔过自新,宣称军队就要来了,命

27、令所属州县准备几千人吃的食物,盗贼果然散去,那些留下来的没有多少人。刘珙于是发兵,告诫部下说: “盗贼来了不要急于作战,盗贼退走时不要穷追不舍,那些不肯退走的才予以打击罢了。 ”盗贼的士气更加松弛,于是仅一次战斗就击败了他们,全部生擒而归,杀掉为首作恶的几十人,其余的都列入军籍。 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税十六万六千斛。禁止富豪大户囤积税米不出售,购得商人米三百万斛。从各衙门借钱共三万,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 得米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开始于当年九月,结束于第二年四月,全

28、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 进为观文殿学士,生了病,请求退休。病重时,起草遗奏说: “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负大事,张 蜓 蚀亢裾 桑 梢圆咕廊笔 峡煺偌 斡盟 恰!比缓笥中葱庞胝 蚝椭祆渚鞅穑 档幕岸际且晕茨芪 冶 鹧 芏 藕丁朗蔽迨 咚辏 趾胖宜唷 br刘珙在家事亲孝顺,继母卓氏去世的时候,他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 到礼制规定的时间。他喜欢接受直率的意见,做事稍有过错,下属官吏指出来就立即改正。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29、。 (11分 )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小题 1】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5分 ) 【小题 2】第五句中的 “惭 ”有什么含意?这首诗 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第三、四句描写了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皓月的清光把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风雨交至的萧瑟秋声。运用了动静结合 (视听结合 )的手法。 (景色 3分,手法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2】 “惭 ”写出了陷入尘世

30、、被俗务所累的惭愧和自责。这首诗表现了对庐山清幽之境的留恋,对超然物外、淡泊无欲境界的期许。 (含意 2分,情感 4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形象中的意境,先总的概括景物特点,然后再具体结合诗句描述景象,抓住诗歌中的意象, 如 “千山 ”“月午 ”“一壑 ”“泉鸣 ”等。这两句诗很显然前一句是静景,后一句是动景,动静结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中的 “炼字 ”,写出字的含意,再点出所在句子包含的意思和情感。 “惭 ”字是诗人心理的刻画,大有在俗世中周旋的惭愧之意。整首诗描写了庐山栖贤

31、寺的环境,表达了对此地的喜爱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每空 1分) ( 1)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 。 ( 3)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 ( 4)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 5)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园, 。 答案: ( 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 4)

32、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 ( 5)大块假我以文章 序天伦之乐事 试题分析: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要放在平时点滴解决。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材 ”“繁阴 ”等。每句 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0分,每小题 1分) ( 1)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 (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 速 祸焉 ( 4)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 ,函梁君臣之首( 5)故舍汝而 旅食 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6)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 克 蒙其泽矣( 7)早织而缕, 字 而幼孩( 8)异乎三子者之 撰 ( 9)先

33、妣 抚 之甚厚( 10) 比 去,以手阖门 答案: ( 1)率: 全都,一概。( 2)厌:满足。( 3)速:招致。 ( 4)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5)旅食:在外地谋生。 ( 6)克:能够。( 7)字:养育。( 8)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 9)抚:对待。( 10)比:及、等到。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课本中文言实词、虚词的识记能力,只要认真读过原文,根据上下文意思即可推断出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 爱反着穿袜

34、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 “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 ”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 “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不少于 800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适于己方为最好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纷繁尘世,事物实乃多也。为人处事,百千方式。而物不独取华表,事非随波而流。苍苍世间,唯有适于己,方为最好。 梅避繁春而居凌寒,终得傲

35、雪高洁之美名;竹无花而挺立直上,成就千古佳话。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该有自己的选择,选择最适合于自己,最能让自己活出价值的,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记得有个爱反穿袜子的男孩,即使父亲帮他把袜子穿好,他也会脱下反穿,父亲责备时他回应: “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翻过来。 ”天真的回应表现了男孩对适于自己的方式的追求,是啊,舒服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的。 男孩的选择值得肯定,因为适于己的选择,于个人而言,是走向梦想彼岸的大道。国人引以为傲的刘翔,当初专攻的是跳远,但教练慧眼识金,引他入了一百一十米栏,这个黄种人绝对弱势的项目,却成就了一段飞人佳话,原因很简单,它适合刘翔,而适合才是

36、最好的。 再看至今仍有许多人为之叹息的弘一法师,才华横溢的他本可凭借超群的才华享人世富贵,但他最终放弃了尘缘,在佛门净地享另一种人生。且不论俗家与佛门孰优孰劣,然法师觉得佛门清香更适于己,所以选择离开红尘。而法师的圆满与佳话的流传,不正是对适于己才是最好的最佳诠释么? 而另一 位才子,南唐后主李煜,却因错生帝王之家,终落得才华难以尽展且国破家亡的悲惨境地,如今,后人只得吟念着那伤感的词句来惋惜这位没能过上适于己之生活的才子了。 适于己方为最好,于个人如此,于民族、国家亦如此。近代欧美因资本主义而雄起,国人便学之,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却也未能让中国走上富强,直到马克思主义燎原古老华夏,中华民族才

37、重新奋起。适于己才最好,适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才是我国最好的选择。 而三年灾荒,十年文革,中国又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代伟人邓小平为中国点燃了前进的明灯,中国摒弃了苏联的模式,选择了适合自己 的改革开放之路,而三十年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最好的选择! 人于世间寻寻觅觅,终需各取所需,然留一份坚持与清醒,牢记万物之中适于己才是最好。并为寻觅适于己不懈奋斗,如是,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而此理,于个人,于社会,于国家,岂有异乎? 评语:本文立意切合题意,观点准确,并且全文紧扣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一观点展开,文章中心突出;文章选择刘翔、弘一法师、李煜以及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直至改革开放之

38、路为材料,可谓材料丰富,而且从个人到国家民族,形成了递进关系,思路通畅,气魄宏大。文体特征明显,结构严谨,是 一篇较为规范的议论文。语言有文采。有利于考生模仿学习。 试题分析:一、材料解读与立意参考角度(参考) 1 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 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 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 ( 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 ( 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 ( 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 ( 7)别人只是观众; ( 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 ( 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

39、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10)人要根据 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 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 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 ( 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 ( 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 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写作要求中明确规定,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因而可从男孩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从父亲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综合男孩及父亲的观点立意。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 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二、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 1 从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的方向立意的,应视学生行文的情况评分,如果行文能紧扣原材料,并凸显 “走自己的路 ”这层意思,内容可判二等;如果未能扣紧原材料,行文过多地突出 “让别人去说 ”这层意思,内容可判在三等中至二等下。 2 从 “变通 ”的方向立意的,视行文情况,内容可判在三等中至二等下。 3 从 “外表美与内在美 ”“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倾听父母的教诲 ”的方向立意,内容可判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