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1730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 舸 ( g)漫 溯 ( shu)寂 寥 ( lio) 喋 血( di) B河 畔 ( pn)冰 屑 ( xi)沉 淀 ( din)粗 糙 ( co) C满 载 ( zi)作 揖 ( y)浸 渍 ( z)青 荇 ( xng) D莅校( l)屏息( bng)青 苔 ( ti)麦 糟 ( co)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

2、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 项,漫溯( shu)读音错误,溯,应读 s;故排除 A。 B项,粗糙( co),读音错误,糙,应读 co ;故排除 B。 D项,麦糟( co),读音错误,糟,应读 zo。所以选 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对臧克家的海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 从一 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 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

3、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臧克家的海一诗的主题及表现手法的理解能力。D“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理解错误,诗中无此意,“壮观 ”亦不妥。所以选 D。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 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查尔斯 狄更斯的一部 “半自传体

4、”小说,这部小说具有十分明确的道德意图,有着净化人灵魂的巨大的道德力量。 B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主张诗歌 “三 美 ”,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很好的实践了这一主张,而不是新月派的戴望舒也深受 “三美 ”主张的影响。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合称为 “春秋三传 ”,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的名篇。 D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形式;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答案: C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

5、“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的名篇 ”表述错误,此文选自战国策。所以选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以下能作为 “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的下联的一项是( ) A长天携秋至物阜民丰 B长天携秋至民丰物阜 C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D神州增秀色山青水绿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要选择与 “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在内容上相吻合,在结构上相似的句子,在内容上相符的有 CD;故排除 AB。在句式结构方面,与 “花香鸟语 ”相似的为 C。所以排除 D,选 C。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以下对汉字构成归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依照事物的形状构

6、成汉字的字形,构成的字是象形字。如:鹿、网、日、月。 B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是形声字。如 “草、室、慈 ”是上形下声, “攻、额、歌 ”是右形左声。 C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是会意字。如:休、从、比。 D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构成的字是指事字。如:刃、寸、本、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识记能力。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的汉字。 B“慈 ”是上形下声错,应为下行上声。所以选 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朴素、简单,却引起很多人

7、的关注,原因就在于这样一档节目唤醒了键盘时代深藏在国人心中的汉字情结是分不开的。 B高二年级组织的 “中国汉字听写 ”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几个人都全程参与了。 C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 所遮蔽的人类理性精神的张扬。 D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位附中学子的梦想,但能否圆梦,与你高中三年在附中的努力程度有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句式杂糅,去掉 “是分不开的 ”; B项语序不当,改成 “从命题、海选、

8、决赛到颁奖 ”; C项搭配不当,将 “阐明 ”改成 “突出 ”。所以选 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博会安徽展馆 热烈欢迎同学们结伴前往参观,在那里尽享 天伦之乐 ,感受盛世徽韵。 B北京八达岭长城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盘踞于群山之巅, 叱咤风云 ,雄伟壮观,观者钦服。 C小狗包弟悲惨地死在解剖台上,巴金先生 长歌当哭 ,撰写了小狗包弟一文表达自己的悲愤与歉意。 D印度、蒙古国、俄罗斯三国总理同日访华,这令同样作为中国近邻的日本忸怩不安 。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

9、,做出判断。 A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注意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与句意不符。 B叱咤风云: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与句意不符。 D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与句意不符。所以选 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苍茫尸骸泪沾襟桀骜不驯 B榆阴荡漾万户侯绿草如荫 C惩创惆怅竞自由陨身不恤 D飘泊笙萧背包袱博闻强记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B项,绿

10、草如荫,固定词语错误,应为:绿草如茵; C项,陨身不恤,近似字错误,应为:殒身不恤; D项,笙萧,固定词语错误,应为:笙箫。所以选 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 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

11、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 “暴徒 ”!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

12、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流言 ”的种子。至于此 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 ,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

13、道,托体同山阿。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小题 1】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这句话中 “如此 ”所包含的内容。( 2分) 答: 【小题 2】 “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分) 答: 【小题 3】作者说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造成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3分) 答: 【小题 4】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这些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 5分) 答: 答案: 【小题 1】我们这

14、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教训,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 【小题 2】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沉默到了极点 ,就将是爆发的时候, “不在 就在 ”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 “后死者 ”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小题 3】从段政府制造的惨象和流言家散步的流言可知,武力镇压和思想统治是造成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 【小题 4】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表达了作者对惨案过后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段政府和流言家的极度愤慨之情。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从这些话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

15、恶如仇的精神。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是局部 题,首先从原文中找到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所在的段落,然后从 “如此 ”这句话的前面语句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概括即可。如鲁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句中两次运用 “沉默 ”,所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把

16、沉默到极点后的结果 “爆发 ”表达出来。要把 “爆发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警告和对 “后死者 ”的呼唤激励和鼓动作用答出来。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是属于局部体,先找到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然后从这句话的前面内容中进行概括即可。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可概括为武力镇压和思想统治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着这两句话所指的内容来理解,如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是针对惨案

17、过后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及段政府和流言家而说的,体现出了鲁迅的愤慨之情;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是从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的角度来说的,由这两处分析可从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等方面来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后面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

18、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 L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高考资源网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剑 !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左

19、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 二)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 “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夫秦王有虎

20、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 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 顾 笑武阳顾:回头 B 披 帷西向立披:掀开 C复击轲, 被 八创被:遭受 D秦武阳色 变振恐,群臣 怪 之怪:奇怪 【小题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21、轲自知事不就,倚柱 而 笑因人之力 而 敝之,不仁 B乃欲 以 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还军霸上, 以 待大王来 C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 于 前以其无理 于 晋,且贰于楚也 D因左手把秦王 之 袖沛公 之 参乘樊哙者也 【小题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的节骨眼上,荆轲的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樊哙面对项王慷慨陈词,似乎义正词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 B两篇文章都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如荆轲一 “笑 ”一 “顾 ”一

22、 “前 ”就将他的沉着机智镇定自若充分表现了出来;而樊哙一 “撞 ”一 “立 ”一 “”也充分体现了他的粗犷和勇猛。 C两篇文章都善于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起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用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来反衬荆轲的英雄虎胆;用项王的赐卮酒、赐彘肩来反衬樊哙的勇猛和气势。高考资源网 D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而项羽的悲剧更多的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小题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8分) ( 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译文: (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

23、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1)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后,匕首就露了出来。 ( 2)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D解释不正确, “怪 ”是意动用法,以 为怪。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 用法和意义。 A“而

24、”前者表修饰;后者表递进关系。 B“以 ”前者为 “用 的方法 ”;后者为连词,来。 C“于 ”,前者为介词,在;后者为介词,对。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用项王的赐卮酒赐彘肩来反衬樊哙的勇猛和气势 ”理解错误,不是反衬。所以选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

25、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穷、见、将、备、古今异义 “非常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沁园春 长沙 【小题 2】满载一船星辉, 。 再别康桥 【小题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雨巷 【小题 4】见贤思齐焉, 。论语 【小题 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答案: 【小题 1】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小题 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小题 3】到了颓圮的篱墙 【小题 4】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小题 5】风萧萧兮易水寒 试

26、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遒、斑斓、颓圮、篱、萧萧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请以 “我最 的人 ”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记叙文。 要求:( 1)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 2)写人要凸显人物的个性,可学习运用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中刻画人物的手法;叙事要有点波澜,适当运用悬念、抑扬、意外、巧合、张弛等手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3)书写清楚工整,不少于 600字。 答案: 我最尊敬的人 她,工作在平凡

27、的岗位上,却有着不平凡的表现。 她中等身材,留着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戴着一副半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她对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记得有一次,我在值日的那一天迟到了,她严厉地批评我说: “值日这一天,每个值日生必须早到,你迟到了十分钟。 ”我正要解释,只 听她又说: “不要找理由,下次这样可不行。 ”于是,她罚我抄写课文,那张严肃的脸,不容我辩解。这时候我的心打起鼓来,心想:一到四年级,我从未被老师罚抄过课文,今天却因为这种小事抄课文,真生气呀!回到家,我在书桌前满脸不高兴地抄课文。妈妈看见了,问明原因后对我说: “有这么好,这么严格的老师教你,爸妈就放心了。你可要好好学习,严格要求自个儿才行!

28、 ”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老师的目的是让我明白: “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 她又是那么关心我们,总是费尽心思,想尽办法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开学初,她和我们一起动手筹办了一个 “图书角 ”。为了筹办这个图书角,她不仅召集了班委开会,还在班会课时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班会课上她总是虚心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十分尊重我们。看着一脸和蔼的她,同学们各抒已见,兴致很高。第二天,同学们有的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钱买锁,有的拿出了自己的藏书,以交换,以增加新书等等方式成立了我们的 “图书角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还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她更关心学习成绩不理想的

29、同学,想方设法让一些学习差的同学,把学习搞上去。平时,每天放学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把没做完作业 和当天作业做错的同学留下,进行耐心仔细的辅导 ,直到他们把作业全做对为止。考试考得不好了 ,她也从不责备我们,总是鼓励我们说: “下次努力!你能行。 ”我们的成绩有了一点小进步 ,也能得到她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表扬。 同学们,你想知道她是谁吗?告诉你,她就是关心我们,让我们尊敬的黄老师。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要把空格处填写完整,如填写 “崇拜 ”“尊敬 ”“喜欢 ”“佩服 ”等等,然后再根据所填写的内容进行构思,要选取几件能表明中心主旨的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时,要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表现手法或者通过言行举止及直接 陈述等内容来刻画。写作思路可采用: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