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1730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缫 丝 so栏 Jshn伛偻 gu lu如 椽 大笔 chun B 剽 窃 pio戏 谑 xu踯躅 ch ch所向披 靡 m C 辟 易 b刈 旗 y逦迤 l y重创 敌 军 chung D 然 hu 妃 嫔 pn锱铢 z zh呱 呱而泣 gu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伛偻 yl B剽 pio 踯躅 zhzh D呱 g。这是考核课本中较难辨认的字音的题目,平时要重点记忆。这些也是高考考核的重点内容。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 下列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 1)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2)良庖岁更刀 ( 3)项王早壁垓下 ( 4)雨泽下注 (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7)礼天下之奇才 ( 8)函梁君臣之首 ( 9) 忧劳可以兴国 ( 10)驼业种树 ( 1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12)鸣鼓而聚之 A( 1)( 5)( 8) /( 2)( 3)( 4) /( 7)( 10) /( 6)( 9)( 11)( 12) B( 1)( 3)( 7)( 8) /( 2)( 4) /( 5)( 10) /( 6) /( 9)( 11)( 12) C( 1)( 3)( 8)

3、/( 2)( 3)( 4) /( 5)( 7)( 10) /( 6)( 9) /( 11)( 12) D( 1)( 3)( 7)( 10) /( 2)( 4)( 5)( 8) /( 6) /( 9)( 11)( 12) 答案: B 试题分析:( 1)( 3)( 7)( 8)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 4)全是名词做状语,( 5)( 10)全是名词意动用法,( 6)是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9)( 11)( 12)全是动词使动用法。这是一道考核词类活用的题目,注意古汉语的一些此类活用常识,主要是名词作状语,名词动用,形容词用为名词,使动和意动用法。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

4、级为理解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提刀 而 立项王 目 而 叱之 B吾见其难 为 天之亡我,我何渡 为 C尔 其 勿忘乃父之志 其 信然邪?其梦邪 D洎牧 以 谗诛早实 以 蕃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都是连词,表修饰 B动词, “做,解 ”/语气助词, “呢 ”,表反问。C副词, “应当,一定 ”,表祈使语气 /连词 ,表选择。 D介词, “因为 ”/连词,“而且 ”。 这是一道考核文言虚词的题目,文言虚词注意区分用法和意义,平时注意积累,记忆重点典型例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5、的一项是( ) A 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 C 族 庖月更刀族:差的 D先妣 抚 之甚厚抚:对待 答案: C 试题分析:族:众,一般的,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实词的题目,记忆时注意一词多义的词语的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 “风骚 ”并称, “风 ”指以 “国风 ”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骚 ”是指楚辞,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B “志 ”即 “记 ”,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项脊轩志便是一

6、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名篇。 C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 “唐宋八大家 ”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朝文学抒情写景、 语言修辞方面的艺术经验,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震川先生分别指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明代古文家归有光。 答案: D 试题分析:临川先生是北宋王安石。文学常识要注意积累。注意 “名家 ”“名作 ”。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没有对手竞争,缺少推动力的情况下,我们即使在胜利的时候也不要 踌躇满志 ,应该使

7、自己永远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 B如果你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那么你做起事来就 游刃有余 了! C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 目无全牛 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很失望。 D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我们学习党的有关文件,使大家明确党的农业政策,做到 胸有成竹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B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C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选项误用为 “目无全局 ”。 D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这里应为 “胸中有数 ”。此题选项应为 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

8、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修葺缥渺肯綮不省所怙 B联袂舟楫孽生钩心斗角 C瀛洲褥暑坼裂垣墙周庭 D勖勉羽觞贿赂宵衣旰食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渺 缈 B孽 孳 C褥 溽,这些词语都出自课本,重点记忆、积累。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文言文阅读 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比去,以手阖门 B善刀而藏之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 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技盖至此乎 D敛不凭其棺既然已,勿动勿虑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世 ”通 “逝 ”,后一句无通假。 B “善 ”通 “缮 ”, “伏 ”通 “服 ”。 C “

9、羞 ”通 “馐 ”, “盖 ”通 “盍 ”。 D “敛 ”通 “殓 ”, “已 ”通 “矣 ”。这是一道考核通假字的题目,平时可以积累一些。通假字有同音通假和形似通假,注意辨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 ,文言句式类型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故不我若也 A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C惟兄嫂是依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答案: C 试题分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 A是状语后置句, B是定语后置句, D是被动句。这是一道考核古汉语句式的题目,古汉语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

10、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平时加以积累。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完成下面试题。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 在韩、魏之郊 ;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

11、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

12、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 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盖未尝不 咎 其当时之士咎:怪罪 B韩、魏塞秦之冲,而 蔽 山东之诸侯蔽:掩护 C秦人不敢逾韩、魏以 窥 齐、楚、燕、赵之国窥:图谋 D至使秦人得伺其 隙 以取其国隙:矛盾 【小题 2】下列各项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常为 之 深思远虑以其求思 之 深而不在也 B 而 在韩、魏

13、之郊赂秦 而 力亏,破灭之道也 C昔者范睢用 于 秦而收韩智勇多困 于 所溺 D然后秦人得通 其 兵于东诸侯吾 其 无意于人世矣 【小题 3】下面对文章中观点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3分)( ) A六国之亡,罪在六国的谋士考虑忧患粗略,图谋利益肤浅,不了解天下的情势。 B六国与秦的对抗中,韩、魏的态度至关重要,他们倾向哪边,哪边就能最终获胜。 C六国与其亲近秦国,不如合力支持韩、魏,韩、魏保住了,六国也就各自保全了。 D各国诸侯贪图小利,背弃盟约,相互残杀,秦国军队还没出动,六国就把自己困住了。 【小题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3题, 10分) ( 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

14、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3分) ( 2)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3分) ( 3)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 4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1)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 M的秦国,他 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委,折各 1分,句意通顺 1分)( 2)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全天下的诸侯,必须靠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藉,摈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3)用韩、魏两 国对

15、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永远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委,阴,句式各 1分,句意通顺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隙:空虚。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 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结合上下文应该是趁虚而入的意思,所以解释为 “矛盾 ”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16、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C都是连词,表被动。 A代词,此 /助词,补语标志。 B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因果。 D代词,他们 /语气助词,表揣测。这是一道考核文言虚词的题目,文言虚词注意区分用法和意义,平时注意积累,记忆重点典型例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态度至关重要, 他们倾向哪边,哪边就能最终获胜 ”错。是这两国的地理位置重要,堵住了秦国东进之路。事件错误,曲解

17、文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重要词语:( 1)委 抛弃。( 2)藉 靠,蔽 隔开,厚 亲近,摈 抵御。( 3)委 对付,休息 休生养息,阴 暗中,何为 什么作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 刃

18、母械狡婀郑喝 煜碌闹詈睿 咀疟惹毓笪灞兜耐恋兀 嗍 兜木 樱 娜 蛭鞴 轿鞅呙婊 磺 锏那毓 疵獠涣嗣鹜觥页 饧 伦魃钤兜乃伎迹 衔 欢心芄挥美醋郧蟀捕 募撇撸 灰虼宋易苁枪肿锬鞘焙虻囊恍 背迹 诳悸怯腔际笔钦獍愕拇致裕 寄崩 媸庇质悄敲吹姆羟常 也涣私馓煜碌那槭瓢。 br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不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国境;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也不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土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 蕉 叩乃 泄 遥 匀 煜绿 e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

19、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得韩、魏的 人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怕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讳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在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而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趁机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事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 r,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那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 冉 鲎匀纾 饽训朗橇私馓煜碌那槭坡穑颗灼 暮 毫焦 盟牵 值蚕窕 且话闱 M的秦国,他 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 国呢?韩、魏因屈服而归顺秦国,从这

20、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全天下的诸侯,必须靠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这样)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而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疆域 缺孀约旱墓 伊恕咀潘母雒挥姓绞碌墓 遥 媪俚锌芡 驳暮 毫焦煤 好挥蟹辣付 吒鞴 挠锹牵 嫒 煜峦 矶 隼吹值睬毓 樱 煤 毫焦 愿肚毓 溆嗨墓 诤蠓叫萆 窗抵性 堑募蹦 眩 裾庋 涂梢杂涝队 读耍 乔毓 鼓苡惺裁醋魑 兀恐詈蠲遣恢 酪 扇 庵植呗裕 粗皇翘巴急呔成闲 恋氐睦 妫 趁耸摹 级 椿嗖猩蓖 笥 娜耍 毓 木 踊

21、姑怀龆 煜碌闹詈罡鞴 鸵丫 约毫恕钡饺们毓 四芄怀眯槎 肜床 趟 堑墓 遥 庠醪涣钊吮 。 /p 课内文言文翻译(共 3题, 10分) ( 1)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乎!( 3分) (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3分) (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分) 答案: ( 1)依照牛体本 来的结构,从没有碰到过脉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因,固然,宾语前置各 1分)( 2)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厥,祖父,以各 1分)( 3)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

22、智勇气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于,忽微,智勇,被动句各 1分)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重要词语:( 1)因 依照,固 本来,技经 脉络相连的地方,肯綮 筋骨结合的地方。( 2)厥 他们,祖父 祖辈和父辈,暴 冒着,以 才。( 3)忽微 细微的事情,智勇 才智勇气(被动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

23、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共 2题,每题 4分,共 8分)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小题 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一句中 “坼 ”和 “浮 ”有何妙处?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 4分) 【小题 2】颈联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诗的意境突然由宽阔转入狭窄,联系尾联,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 【小题 1】一 “坼 ”一 “浮 ”,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坼 ”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

24、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2分) “浮 ”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像是 昼夜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分) 【小题 2】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2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从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炼境,分析这两个词语

25、在意境创设方面的作用,主要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雄浑壮阔的图景。 考点:鉴赏 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诗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再结合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分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名句默写(共 15题,每空 1分,共 15分) ( 1)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 2)酌酒以自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 3)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 4)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 5)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6、 ( 6)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7) ,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8)垆边人似月, 。(韦庄 菩萨蛮(其二) ( 9) ,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 10) ,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 11)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 12)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 苏幕遮) ( 1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 14)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 15) ,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答案:( 1)洞庭波兮木叶下( 2)举杯断绝歌

27、路难( 3)长使英雄泪满襟( 4)楼船夜雪瓜洲渡( 5)岩扉松径长寂寥( 6)栗深林兮惊层巅( 7)忽魂悸以魄动( 8)皓腕凝霜雪( 9)钟鼓馔玉不足贵( 10)卧龙跃马终黄土( 11)芙蓉泣露香兰笑( 12)叶上初阳干宿雨( 13)后人哀之 而不鉴之( 1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5)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襟 ”“渡 ”“扉 ”“栗 ”“巅 ”“鉴 ”“腕 ”“馔 ”“悸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团 ”,一个十分时髦的词语。现在流行网上 “团 ”购,团衣服,团电影票,团零食,团旅游 足不出户,

28、极其方便,还经济实惠。 请以 “团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选好角度,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字数不少于 800字。 答案: 不要盲目跟风 门开了,客厅的气温仿佛降到了零点,寂静,还带着一丝恐怖。突然,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响了起来,让我的寒毛竖了起来。她说: “吃饭了。 ”一句毫无温暖的话语,让我的泪腺开始工作。 回到房间,一封信在书桌上工工整整地摆着,好不容易升上的体温再一次降了下去。好像带着一丝酸楚。我们的关系何时变成了这样,我的妈妈?打开信,工整的字伴着工整的纸,看得出是很用心写的。 琳:妈妈觉得你已经长大了,是个大人了。爸爸妈妈对你的期望很大,你知道的。

29、爸妈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你现在做事好像有点出格了。你在爸妈心中还是一个孩子,所以 你必须按照我们给你设计的路走好。妈妈是爱你的,我知道你现在正处在青春逆反期,老是觉得我们很烦,太哆嗦。但我们真的是为你好呀! 妈妈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就看你了。妈妈累了,不想再成为你的负担,从此以后,就要靠你自己管你自己了。每天的时间你要自己合理的安排,要按时完成你的作业,特别是王老师的作业。妈妈知道你的压力很大,也明白你的心情。你一定要加把劲!玮,你不是很想超过班上的高手吗?那就要付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你用汗水灌溉的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你知道吗?刘老师打电话来时,说你 在学校因为没扎头

30、发而被扣分,妈妈心里很痛,妈妈知道你不喜欢扎头发,可你是个学生,不要盲目地去跟风了,你就是你,做回自己吧!不要再继续错下去了。妈妈真的累了,不想再看着你错下去。时间掌握在你手中,去吧,做给妈妈看!用你的行动和实力去证明你才是强者!爱你。 爱你的妈妈 10月 17日 看完时,我已泪流满面。妈妈,是我伤了您那已是苍老易碎的心啊!手拿着信纸,奔向客厅,妈妈看着我说: “去吧,掌握你自己的时间吧! ”心中那最脆弱的弦被拉动,仿佛看到妈妈那为我操劳的身影。其实爱就在身过,我怎么没感觉到呢? 我真傻啊! 躺在床上,泪水已完全止不住。看着已久久未动的日记本,再看看曾经我们那幸福的照片,又一次泪流满面。带着红

31、肿的眼睛,打开日记本,记下了一首小诗: 今夜寒风萧瑟 此时正撕碎着我心 泪水已无法制止 是我 深伤了她心 对不起 亲爱的妈妈 是我忘记了 您那为我操劳的身影 当您正离我而去 我才发现 原来 爱就在我心 妈妈,对不起!我不会再让您伤心。我会用心地去学习和生活。因为我有爱相随!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与现实密切相关 的命题作文题。试题选取了社会上流行的网上 “团 ”购,结合命题 “团 ”的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 1)让我们 “团 ”起来吧。合作起来,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购物角度来看,降低了成本;从学习和生活角度来看,提高了效率。 ( 2)不要封闭自我,要主动出击。 “团 ”是自由的,是自发的,不要坐等,要积极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团队。 ( 3)不要盲目跟风。要开动脑筋, “团 ”自己有用的,让 “团 ”有效起来,切不可被动地 “团 ”,更不能成为 “团 ”的奴隶。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