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 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A进入岳麓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会产生一种 歧路亡羊 的感觉。 B湘西凤凰是湖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历来就有 “中国最美的小城 ”之誉和 “画乡 ”之称,境内人文史迹 星罗棋布 ,自然景观不胜枚举。 C联通版 iPhone 4S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 乐此不疲 ,久久不愿离去。 D国务院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
2、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 呼之欲出 。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项 B“星罗棋布 ”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用于此处恰当;选项 A“歧路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此处语境不合,此句望文生义;选项 C“乐此不疲 ”因为酷爱做某事而不觉疲倦,形容对某事酷爱而沉浸于其中,此句没有 “沉浸其中 ”的意思,望文生义;选项 D“呼之欲出 ”形容 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此处用于 “政策 ”,对象错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
3、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2分) ( ) A 3月 1日,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侯岭乡境内的商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还金闾碑 ”被拆除,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 B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国领导人将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C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 ,之前日本公然叫嚣 “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 ”,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D国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拥有的权利,首次把 “知情权 ”放在权利的第一位,并且用 “您 ”来称呼纳税人,这一改变立刻得到社会的赞许。
4、 答案: D 试题分析:选项 A搭配不当, “吸引 ”和 “关注 ”不搭配;选项 B成分残缺,在 “将 ”后加上 “就 ”,介词残缺;选项 C应将 “不但 ”提至 “使日本 ”前, “不但 ”“更是 ”是一组递进的关联词语,前提都是 “钓鱼岛争端 ”引起的结果,所以表结果的都应放在关联词语之后。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 ) 太阳刚下山, , , , ,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 菜
5、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 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由 “太阳刚下山了 ”可知 必为首句;然后写月光下菜园的景象, 交代月亮升起, 为菜园景象的总领句;再按照逻辑关系不难推出 的顺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论述文本阅读。 魏晋时代的 “啸 ”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
6、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 白华中就有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 “蹙口而出声 ”,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 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 “长啸 ”,啸音非常清 亮, “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 ”。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
7、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 ”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 ,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 “傲然 ”来形容周 啸咏时的神态,可谓
8、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 “啸傲 ”,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 “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 ”,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 “唉声长叹 ”(新版辞源)或 “感慨发声 ”(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 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 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 “善歌啸,闻者留连 ”,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 “与琴声相谐 ”,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
9、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 “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李白游太山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 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题 1】下列关于 “啸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10、是( )( 2分) A “啸 ”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古代妇女作 “啸 ”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 “啸 ”主要是用来召鬼。 C “啸 ”先秦时代即已有之, “啸 ”音调清越,发声特 点是吹而不是唱。 D文士 “吟啸 ”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 “吟啸 ”之风渐渐平息。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魏晋时的 “吟啸 ”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C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
11、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 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2分)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 ”,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
12、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B对应的原文“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 ,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能说明 “术士作 啸
13、 主要是用来召鬼 ”,选项曲解文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选项 C对应的原文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只是叙述一种事实,没有探究其中的原因,选项 “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文中没有依据,强拉因果或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小题 3】 试题分析:选项 B“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属无中生有;选项C“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
14、选项 D“可有可无 ”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共 18分)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 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 “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
15、,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 “这 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 “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 ”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16、。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 “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 “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 ”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 这儿没有小
17、偷吗? ”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 “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 “噢, ”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大大地说, “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说: “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 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 “色 ”,差点没 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 “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 我回答说:
18、 “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 “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 ”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 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 “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 ” 【
19、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A因为平时节目上所见受访家庭都是做了准备的,所以, “糊涂二世 ”拜访“我 ”,是想看一下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普通家庭的样子。 B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 “糊涂二世 ”的发问, “我 ”谎称自己是富裕的 “一口之家 ”,在场的岳父岳母和妻子都表示赞同。 C小说多次写国王的保镖们巡视墙角旮旯,为下文埋下伏 笔,暗示可悲结局;凸显 “我 ”和家人的可笑、可怜,增强作品的讽刺意味。 D小说以 “糊涂一世 ”为题,暗示主人公糊涂了一辈子,糊涂到了顶点;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一塌糊涂的社会现实状况。 E作者煞有介事,把一个虚构的
20、事情写得像实有其事,并且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表达了对人性扭曲的深刻反思,呼唤着美好的人性。 【小题 2】文中的 “我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这篇小说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你认为表现在那几个方面?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4】小说中的 “我 ”在私下和家人说真话,但当着 外人的面却一味编造谎言,他说的谎言有哪几个方面?对其说谎,人们褒贬不一。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答案: 【小题 1】 C E 【小题 2】( 4 分)虚伪(虚荣、爱面子)、自我炫耀(盲目自大)、自作聪明。开篇 “我 ”和岳父母、妻子议论生活中丑恶现象时,慷慨
21、陈词呼吁说真话,但面对来访客却处处说假话,并且还为自己由于内心的怯懦而不敢说真话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从而表现了 “我 ”虚伪、怯懦、自我炫耀、自作聪明的性格特点。(每答出一点 2分) 【小题 3】表现在小说的题目、情节、人 物形象以及文章的主题几个方面。(详情见)。 【小题 4】谎称 “我 ”是富裕的 “一口之家 ”;谎称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未发生过盗窃的事;谎称人人都爱国, “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 ”。(共 3点,少 1点扣 1分, 3分) 看法( 3分):观点:贬。 从做人的原则上,实事求是,不说假话是一个公民的道德底线,是一个国家正常维持与运行的基本元素。 我
22、们要看掩饰的问题是枝节问题还是本质问题,如果是本质问题,绝不能掩饰,只有揭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国家进步。 如果一味地掩饰问题,极易助长权力强势者的私欲,不能保障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 。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无论褒贬,只要从一个方面有合理的阐述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小说的阅读要注意 “五位一体 ”的分析,结合祝福记住各自的作用。 1、标题的作用:点明人物、环境、情节(有时是线索)或暗示主旨。祝福主要点名情节,也是文章的线索, 暗示主题,全部鲁镇都在祝福可祥林嫂死去,什么原因,这正是本文的主旨。 2、人物,性格特征是必考的内容,注意分析,要通过各种手法(直接的包括肖像、语言、
23、动作、环境、心理和间接描写)分析,可能分析出若干性格,但一定要注意要有理有据,每种性格特征后要有具体的依据还要注意选取和小说主旨关系最密切的作为答案:。还要注意次要人物,如柳妈和我,这些人物主要是为重要人物服务的。同时还要指向主旨,如祝福中我的作用,我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对现实不满但又不能斗争,采取妥协、躲避的策略,同时又是全文的线索,起到见证人的作用,让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同时揭示主旨,这种社会依靠小资产阶级是没有出 路的,这正是作者彷徨的原因。 3、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交待人物活动的场景,暗示人物心理、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铺垫、引起下文,有时
24、是文章的线索,相互照应,暗示主旨。如祝福开头和结尾的描写其作用是交待当时的社会环境,开通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祥林嫂的命运难、交待一种迷信盛行的社会状况让人物的命运成为必然结果,暗示主旨。结尾的作用是和标题、开头照应,祥林嫂死了可鲁镇还是原样引起人们思考,升华主旨,说明要改变这样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情节,情节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每一处要注意和环境、标题、人物、主旨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开头主要是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特别注意倒叙,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如祝福先交代祥林嫂的死就有此作用。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上文、开头、标题,升华
25、主旨等,还要注意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的伏笔、照应也是经常考核的内容。 5、主旨,主要找小说是通过哪些地方表现主旨的。 具体答题时套用即可。 此题是对文章的综合考查,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制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 些问题。此题 AB为内容的考核题, CDE为手法的题目,选项 A“糊涂二世 ”目的是行窃而非拜访,选项 B妻子 “撅起了嘴 ”表示不满,选项 D反映 “说谎成风 ”的现实。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题目,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
26、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 考点:欣赏作 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小说的风格的题目, “讽刺 ”应从小说的的几个要点寻找答案:,首先从标题看 “糊涂一世 ”,国王糊涂,代表着一个的形象;从人物的能给个上看, “虚伪 ”的性格,想法和行动的矛盾,贯穿小说的诗中,人物的言行中极具讽刺意味;从情节的安排上看,接待国王最后被偷,讽刺意味明显;从主体上看就是讽刺当时社会的一种说谎
27、成风的社会现实。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 析:这是一道探究题,首先概括 “我 “的谎言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文提出要点,谎称 “我 ”是富裕的 “一口之家 ”;谎称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未发生过盗窃的事;谎称人人都爱国, “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 ”。然后是对 “我“的看法,首先要观点明确,是赞同还是反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论证,做到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
28、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 。后腾袭长安,败走,退还凉州。司隶校尉钟繇镇关中,移书遂、腾,为陈祸福。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于平阳,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超将庞德亲斩援首。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征为卫尉,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 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 目 之,超乃 不敢动。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 “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 ”遂曰: “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 ”超计不得
29、施。曹公闻之曰: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超走保诸戎,曹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杨阜说曹公曰: “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超果率诸戎发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剌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 合谋击超。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 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
30、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 酉绾睢咴唬骸半抟圆坏拢 窦讨磷穑 畛凶诿怼懿俑缸樱 涝仄渥铮 抻貌意颍 M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 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 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 ”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追谥超曰威侯,子承嗣。 (选自三国志 关张马黄赵传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31、遂、腾率众 诣 长安诣:到,去 B 领 并州牧,督凉州军事领:兼任 C临 没 上疏曰没:死 D蹙於河中, 顾 不快耶顾:反而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表现马超有 “勇 ”的一组是( 2分)( ) 为飞矢所中 ,乃以囊囊其足而战 超将庞德亲斩援首 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陇上郡县皆应之 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马超统领了马腾的军队以后,与韩遂合作,和杨秋、李堪、成宜等结盟,带兵打到了潼关。曹操用计离间马超、韩遂二人,使两人相互猜疑对方,才使联军大败。 B马超带兵径直
32、到成都城下,成都城内震惊,民吏都很惧怕。刘璋立即行礼,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督管临沮。 C刘备认为马超在北方很有信誉,威武都得到了彰显,所以委任马超,让他张扬 虎之勇略,监察广大的区域,解救人民的困难。 D死前上书皇帝,说自己的家族本有二百多人,被曹操杀得快没了,仅仅留下堂弟马岱,应当继承马家血脉。除了把堂弟托付给皇帝,便没有其他要说的了。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于平阳,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 5分) ( 2)超负其 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 目 之,超乃不敢动。(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33、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1)于是马腾派遣马超跟随钟繇在平阳讨伐郭援和高干,战斗中被箭射中,马超立即用布带裹好受伤的小腿又继续战斗。( 2)马超依仗自己多有武力,暗中想突然上前捉拿曹操,曹操身边的将领许褚怒目注视马超,马超才不敢动手。 【小题 1】 试题分析:顾:表反问。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 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还会出现 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识,如本题的 “征 ”“领 ”即为文化常识。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
34、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原文 “遂曰: 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 ”翻译 “但是韩遂却说: 我们就让他们过河时,困在河中,(反而)他们败得不更快吗! ”,解释不同,可以结合为学中 “顾不若蜀鄙指僧哉 ”中的 “顾 ”,可以译为 “难道 ”,表反问,这样解释就通顺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 “直接表现 ”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 是马超
35、的部将庞德亲手斩杀郭援,人物不对, 表现的是马超有谋, 表现的马超 “甚得羌、胡心 ”,性格不对。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原文 “是刘璋立即投 降俯首称臣,刘备便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 ”,从前文的 “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 ”可以看出。省略的人称补充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
36、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点( 1)囊 用布带(名词作状语),囊 裹好(名词动用)。(介 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2)负 依仗,阴 暗中, 注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马超表字孟起,是右扶风郡茂陵人。父亲马腾在灵帝末年时期与边章、韩遂等人一起在西部雍凉地区起事。初平三年,韩遂、马腾率军到长安。汉朝皇帝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派遣他驻守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派遣他驻守 县。后来马腾攻击长安,失败退
37、走,只好退回凉州。司隶校尉钟繇镇守关中,分别写书信给韩遂、马腾陈说厉害关系。于是马腾派遣马超跟随钟繇在平阳讨伐郭援和高干,战斗中被箭射中,马超立即用布带裹好 受伤的小腿又继续战斗,马超的部将庞德亲手斩杀郭援。后来马腾与韩遂关系恶化,请求前往京城。于是马腾被任命为卫尉,马超任命偏将军,封都亭侯,带领马腾的部下。 马超既然统领了马腾的军队,于是与韩遂合作,以及杨秋、李堪、成宜等一起结盟,带兵打到了潼关。曹操与韩遂、马超只带少数人马会面,马超依仗自己多有武力,暗中想突然上前捉拿曹操,曹操身边的将领许褚怒目注视马超,马超才不敢动手。曹操军在蒲阪津要西渡黄河时,马超对韩遂说, “我们应该在渭水北面去阻止
38、曹军过河,过不了二十天,黄河东面的粮草就会耗尽,他们就只能败走了 ”,但是 韩遂却说: “我们就让他们过河时,困在河中,还怕他们败得不更快吗! ”马超的计策最终没能被实施。曹操听到马超的策略后,说: “马超若不死的话,我连死后埋葬的地方都没有了! ”曹操用了贾诩的计谋,离间马超、韩遂二人,使两人相互猜疑对方,联军终于大败。马超败走至诸方羌胡之地,曹操追到了安定,恰好北方有事,只好带领大军向东回师。杨阜对曹操说: “马超有韩信、英布的智勇,非常羌胡蛮族的爱戴。如果大军回朝,不严加防备马超,那么陇上的所有郡县将不再受国家管辖。 ”马超果然带领羌胡之兵攻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全部响应马超,杀死了凉州刺
39、 史韦康,霸占翼城,收编韦康军队。马超自称是征西将军,兼任并州牧之职,督管凉州地区的军事。韦康的老部下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人,打算合作谋划攻打马超。杨阜、姜叙在卤城起兵,马超出兵攻击他们,不能攻破卤城;梁宽、赵衢关闭翼城门,马超回不去翼城。进退不得,只好前往汉中依附张鲁。张鲁不能共事,只敢固守土地,又听闻刘备攻在成都包围刘璋,就发秘密书信投靠刘备。 刘备派遣手下迎接马超,马超带兵直接到成都城下。成都城内震惊民吏都很惧怕,刘璋立即投降俯首称臣,刘备便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督管临沮,爵位仍然沿用前面朝廷所封的都 亭侯。刘备进位汉中王,拜马超为左将军和假节的称号(地方军政官的称号,能杀犯军令者)。
40、章武元年刘备称帝,马超升迁骠骑将军,兼任凉州牧,进封 酉绾睢诙 曷沓 懒耍 杲鏊氖 咚辍狼吧鲜榛实鬯担骸俺技易灞居卸 俣嗳耍 徊懿偕钡目烀涣耍 鼋隽粝绿玫苈磲罚 缘奔坛新砑已 觯 衷谕懈陡 菹拢 阄奁渌 囊 罅恕!弊汾致沓 睿 沓 亩 勇沓屑坛芯粑弧 /p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念奴娇 登石头城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 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 ,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 石头
41、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 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小题 1】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 4分) 【小题 2】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 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的感慨。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下片: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秦淮一片明月的空冷阴森之景;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的孤寂凄惨。虚实结合使意境更
42、深远,情感更深沉。(实写 1分、虚写 1分;每种景象要简析诗句、概括特点,各 1分;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1分。) 【小题 2】 对世事(历史)变迁 /昔盛今衰的悲哀( 1 分)。曾经的繁华六朝,现已成空荡的江山;曾经的行宫内院,早已是芳草萋萋。世事(历史)沧桑 /盛衰无常,让人倍加感伤。( 1分) 对自然永恒、物是人非 /人生短暂的无奈( 1分)。曾经的江山明月离宫依旧存在,而曾经的豪杰宫人却已随时光流逝而 “消磨 ”,一片空冷孤寂,让人顿觉自然永恒、人生短暂。( 1分) 对战争残酷的心痛( 1分)。战火纷飞,摧毁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生灵涂炭,白骨遍野,让人心痛。( 1分) 对青春易逝的感伤
43、( 1分)。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 1分)(情感概括及简析各 1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给满分;两条合为一条, 言之成理亦可;未分条概括酌情扣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手法的题目,在题干中明确要求,从 “虚实 ”的角度赏析,答题时找到哪些为 “实 ”,哪些为 “虚 ”,即可,上片 “天低 ”“无物 ”“青山如壁 ”为实, “蔽日旌旗 ”“连云樯橹 ”“白骨纷如雪 ”想象当年场景,为虚;下片 “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 ”“鬼火高低明灭 ”为眼前的实景, “东风辇路 ”“歌舞尊前 ”“
44、繁华 ”,为想过去的繁华,为虚。答题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感的 题目,情感题注意诗歌的题目、注释和文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此外还要看 “抒情方式 ”,此时从抒情方式看是 “怀古伤今 ”的诗歌,主要是 “繁华不再 ”“物是人非 ”的感慨,由此到个人 “世事无常 ”“青春易逝 ”的感慨。抓住这些,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古诗文背写( 6分) 【小题 1】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小题 2】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
45、天一色。 【小题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则芥为之舟。 【小题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答案: 【小题 1】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小题 2】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小题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策 ”“憩 ”“岫 ”“霁 ”“鹜 ”“覆 ”“坳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就上升。从来没有差错,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它怀疑了它的生活: “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
46、,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人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地上了。 这则寓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尊重自己的趣味 人们吃饭时,总会遵循自己的口味,放一些调味,使之更美味。生活中,我们为自己而活,应当尊重自己的 趣味,而不是一味地取悦他人。 但是这样尊重并不是单纯地以极端个人主义进行,而是在不伤害他人或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在尽到本分与义务的时
47、候,再去尊重自己的趣味,这种趣味才会真正地发挥其魅力。 著名画家梵高青年时期在外人看来是个近乎疯狂的人物。他所作的画并不遵从普通画家的笔法,而是以自己的趣味,感知出不一样的色彩,描绘出不一样的世界。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认同他的画。 但他不以为意,依旧做着疯狂的事,为了妓女割去一只耳朵,画着别人不懂的画作,做着他内心里呼唤他去做的事。 而事实证明,他的向日葵等大作被现世的人们发现,拍价颇高,但凡出自他之手的画作,皆价值不菲,甚至出现天价。 若是梵高不尊重自己的趣味,走大众所想的路线,后世怎能有如此瑰丽之作呢?尊重自己的趣味,即使社会的需求不是如此,即使受到世人的唾弃,你也不要放弃心中真实的想法,总
48、有一天,你会发现其中真正价值所在。 寒暑计对自己产生尊重,决定不再留意外面的空气,实乃不智。在自我尊重的同时,不应与外界隔绝,更不应破坏原先自己的责任。就如同我们的学习,并不是所有人天生就喜欢埋头读书,正如同仁们虽然每天都要重复某件事,却不一 定因为喜欢,而是职责所在。的确是因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我们每天都认真坐在教室里学习。倘若有人质疑现状,放弃学习,尊重自己的趣味,不再理会学习,跑到社会上去摸爬滚打,蓦然回首,会发现自己的知识文化匮乏,成为一大致命点。而寒暑计的致命之处就在于对职责的抛弃。 尊重自己的趣味,理性地位自己而活,为生活编就斑斓华美的文章。而趣味的存在不能丢弃职责的存在,应当理性地对待,从而使自己的趣味开出绚丽的花朵。 试题分析:这一道寓言材料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