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174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关于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D联合国设立 “国际家庭日 ”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2、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做过的病句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A “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是 “很可能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造成伤害 ”和 “很可能使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两个句子杂糅。 B“初衷是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 “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 ”和“苏通大桥的建造,拉近 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个句子杂糅, D“目的是,为了 ”杂糅。可表述为:联合国设立 “国际家庭日 ”的目的是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

3、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或联合国设立 “国际家庭日 ”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 。 。 。 。 。 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 “荼 ”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荼 ”简写为 “茶 ”,汉代已露端倪 在中唐之前 “茶 ”字写作 “荼 ”,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 “荼 ”字省作 “茶 ”字的写法 “茶 ”有多个义项, “茶叶 ”义是其中

4、之一 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 “荼 ”减去一笔,这就成了 “茶 ”字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给出的六个语句可知,衔接的语段要对 “茶 ”字书写进行讨论。根据语义 必须连在一起,可以排除 BD两项,剩余句子 是总说,排除C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釜底抽薪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B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 耳提面命 ,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

5、讲清楚。 C暮春时间是潭柘寺 “二乔玉兰 ”的盛花期, 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 含英咀华 的花蕾。 D目前教辅书问题主要集中在与课程标准不相符、练习题重复量大上,此外就是题型陈旧、编排中差错太多,面对教辅书市场 鱼龙混杂 的现象,家长们也是徒唤奈何。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耳提面命:对着耳朵告诉,当着面提醒,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这里望文生义。 C含英咀华:指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后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所包含的精华。这里也属于望文生义。 D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这里用到物上,不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

6、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 3分,共 9分)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 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

7、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 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 “精神图腾 ”。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你也可以通过历史

8、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 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

9、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 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节选自河流的文化生命一书 ) 【小题 1】下列关于 “河流文化生命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河流与人

10、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C人类早期四大文明的形 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 “精神图腾 ”。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

11、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D河流激发了 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答案

12、: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 ”现象说法太绝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范围扩大,原文第二自然段末表明,保卫黄河仅在抗战时期是精神旗帜,改革开放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 “精神图腾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偷换概念,原文末尾 “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

13、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选项表述和原文不一致,因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既是经济的可持续性,也是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抚摩 胡炎 下雪了,天冷。 我站在窗前,往外面看,一片皑皑的白。所有的车都在街上小心翼翼 地走,顶盖上蒙着雪,像个老太太。 我笑了,好天气!这样的天气,病人和伤者会增多,会因各大医院的满员而流入我的私立医院。我没有理由不高兴。 神经内科的姚大夫走进来,说: “又一个病人交不起住院费了。 ” 我漠然地说, “你知道该怎么办。 ” “

14、但是他的儿子很难缠,求得我没办法。 ”姚大夫说。 “下午就断他的药,对付这种人非得来硬的! ” 姚大夫走了。我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姚大夫很像我的过去,一把出神入化的手术刀,刀至病除。 下午,一个黑脸大汉闯进了我的办公室。看样子,他来者不善。我处之泰然,习惯了。我早已学会了从容应对。 他说他是那个被强制停药的病人的儿子,叫高大壮。这个名字不错,活脱脱就是他形象的概括。 我问: “你有什么事? ” “求求你,院长,不要给俺爹停药! ”他依旧求。 “我当然不想这样,可我这里不是慈善堂,没有钱,我的医院就无法运转,请你理解。 ”我说得坦诚。 “俺知道,俺知道。 ”高大壮苦着脸,眼里泪花花的, “请你

15、再宽限几日,俺去筹钱。 ” 我侧过身,望着窗外。 雪依旧飘飘洒洒,似乎北风也起来了。 真是好天气啊!对付高大壮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任他哭,任他闹。 “扑通 ”一声,高大壮跪下了。一个大汉猛然跪下了。一个大汉 猛地跪在地上,把地板震得一晃,我瞧着他,那张黑脸上爬满了泪,像头绝望的水牛。 “求你,救救俺爹,俺给你磕头。 ”他磕了,很响。 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是经历过女人下跪的,但像高大壮这样的大汉,会跪,会流泪,会磕头,还是第一次。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横下心,说: “拿钱看病,天经地义,都像你这样,我的医院还不要关门了? ” 高大壮不哭了,黑脸更黑,鬓角一跳一跳的。良久,他红着眼说: “俺

16、脸黑,你心黑。你不给俺爹治病,俺也不让你好过。俺这就下去喊,你这儿不是医院,是黑店,反正没指望了,俺大不了赔上一条命 !” 救护车的笛声,破 雪而入。病人正在增多。这样的好时候,医院不能乱,绝不能让高大壮胡来。我考虑着,该不该先稳住他 这时,门又被推开,进来的是姚大夫。他看着地上的高大壮,喉结滚了一下,对我说: “院长,我又给病人恢复用药了。请原谅,我没法面对病人,我是一个医生 ” 我愣了一下,点点头。我说: “你做得对,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高大壮,医院同情你,你也要理解医院,快去筹钱吧。 ” 姚大夫很吃惊,高大壮也很吃惊。末了,高大壮又磕了一个头,随姚大夫下楼了。 黄昏的时候,风刮疯了。雪

17、在空中横着飞,尖利的啸声穿过窗缝,刺入人的耳朵。 我下意 识地缩了缩脑袋,准备回家。 突然,走廊上响起了惶急的喊声,好像是哪里起火了。我走出屋门,这才知道药品和器具仓库因职工私用火炉和电暖器失火。如不及时控制,一旦借着风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危急!我一下子傻了。片刻间,我如梦方醒,赶忙拨打 119,然后疯了似地奔向仓库。那里已经围了很多人,有的用盆,有的用桶,往里面送水,滚滚浓烟从门窗里涌出来,被风扯散。 “谁在里面 ”我问。 “不知道。 ” “情况怎样? ” “基本控制住了。 ” 消防车赶到时,火已经被扑灭了。谢天谢地,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这时,里面的人披着一 床千疮百孔的被褥走了出

18、来,天哪,是高大壮 ! 我目瞪口呆。这个给我下跪的人,现在,是我的恩人。 我把高大壮安置在了病房,他的头发已全部烧焦,呼吸道也有轻微灼伤。我抚摩着他粗糙的大手,许久才说: “你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险去救火? ” 高大壮看着我,憨厚地说: “你给俺爹治病,俺感激你。仓库里那些东西,可都是救命的啊 ” 我落泪了。我知道,我的心正被一只大手抚摩,我感到了柔软和疼痛。 (摘自百花园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小说偶用反复手法,如 “一个大汉猛然跪下了。一个大汉猛地跪在地上 ”,这一反复是在强调 “我 ”对高大壮举止的震惊。 B “姚大夫很像我的过去 刀至病

19、除 ”这句话表面是一种对姚大夫的补充说明,事实上是在说明 “我 ”曾经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借以和现在的 “我 ”形成对比反差。 C “我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 ”写出了 “我 ”因为见惯了交不起医药费的情形而产生的漠然,以及处置这种事情的泰然。 D作者以 “抚摩 ”为题,是想通过对高大壮粗糙大手的抚摩来突出主题,表达“我 ”对高大壮冒险救火致伤的深深愧疚。 E小说情节曲折,一 波三折,非常吸引读者的兴趣;最后 “医院仓库失火 ”,情节突然转折,对高大壮的人物形象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 【小题 2】试分析对风雪的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 【小题 3】小说中 “我 ”终于同意为高大壮的父亲恢复

20、用药,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4】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两个 “ 我 ”和高大壮。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说明理由。 (8分 ) 答案: 【小题 1】 C 3分 B 2分 A 1分 【小题 2】 ( 1)交待天气的寒冷,提示故事发生的风雪交加的严寒环境,揭示医院病人增多的一个原因。 ( 2)以寒冷逗出取暖,为后文医院里起火埋下伏笔。 ( 3)暗示了文中 “我 ”内心因为见多了病人不交医药费的现象而产生的冷漠。 ( 4)严酷的环境衬托出高大壮一家人无钱看病的悲凉。 【小题 3】 ( 1)病人增多的情况下,我不想因高大壮闹事而把医院搞乱。 ( 2)高大壮的下跪,是 “我 ”震惊,内心产

21、生了感动。 ( 3)姚大夫已经恢复用药, “我 ”觉得应该顺水推舟。 ( 4)姚大夫所说的 “我是一名医生 ”的话触动了 “我 ”,唤醒了 “我 ”作为医生的职业责任感。 【小题 4】 ( 1) “我 ”是主人公( 2分) 原因如下: 所有的情节都有 “我 ”的参与 ,而且都围绕着 “我 ”而进行。 小说是通过 “我 ”的所作所为来表现主旨,批评社会人的冷漠,唤醒人们的同情心与责任感。 高大壮的故事在小说中作为矛盾的客体,只是为了引出情节,衬托“我 ”的思想性格,是 “我 ”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显得合情合理。 ( 2)高大壮是主人公。( 2分) 原因如下: 整篇小说都是围绕高大壮的故事写的,促进

22、“我 ”思想情感转变的也是高大壮。 小说是借高大壮的故事批评社会冷漠,唤醒人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的。 “我 ”在小说中是反衬,突出了高大壮的孝和善良。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中 “这一反复是在强调 “我 ”对 高大壮举止的震惊。 ”这一句内容虽然正确,但作用表述不完整,另一作用是通过强调高大壮的动作,写他放弃自尊,进而表现他的孝。所以选 A项得 1分。 D项主题表述有误,小说主题是批判唯利是图,呼唤人间真情。 E项 “小说情节曲折,一波三折 ”表述不当,本篇小说情节谈不上 “一波三折 ”,医院失火对高大壮的形象起丰富深化的作用,不是 “欲扬先抑 ”。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

23、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等。具体作用要接 个具体文章分析,本篇小说中出现三次风雪的描写,分别是小说开篇风雪的描写,点名故事发生的天气特点,以及我高兴的原因,第二次是在写明高大壮无钱交医疗费,父亲被停药的情节后,天气寒冷,同时也反映了人心,只不过一个是见多不怪的冷漠,一个是无路可走的凄凉。第三次是在医院失火之前,风雪大,天气寒冷,仓库职工才会违章取暖,才会失火,推动情节发展。每点 2分,共 6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4、 【小题 3】 试题分析:高大壮下跪给了 “我 ”心灵上的震撼,姚大夫的做法也唤 起了我的良知,再有 “病人正在增多。这样的好时候,医院不能乱,绝不能让高大壮胡来。我考虑着,该不该先稳住他 ” 这些促使 “我 ”顺水推舟答应了继续为高大壮的父亲用药治疗。四条中写出三条即可,每点 2分,共 6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出了两种观点,无论赞成哪种观点,都要结合小说内容、主题作答,以小说为依据证明观点。要能自圆其说。每条 2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

25、探究 F 文 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 22分)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 以 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州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 诣 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 “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 ”丞相壮之,命 权 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义兵万人以行。 而汝中柏方用事,阴阻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

26、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县,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 普功。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奇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 。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 之 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 b怯,即驰回,普 止之不可,遂 为 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 “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 ”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

27、。至日西,援绝, 被 创堕马,复步战数合。贼益至,贼指曰: “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 ”普叱曰:“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 ”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 。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选自元史 石普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普 诣 丞相,面陈破贼之策诣:拜见 B命 权 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权 :暂时代理 C由是诸将 疾 普功疾:嫉妒 D 被 创堕马被:恰逢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 组是( 3 分) ( ) A普 以 将略称舟遥遥 以 轻 B 而 汝中柏方用事觉今是 而 昨非 C遂 为

28、 贼所蹂践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 为 之虏矣 D欲收先入 之 功风 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小题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 “将略 ”的一组是( 3分) ( ) 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 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 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 树帜城上,贼大惊溃 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 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

29、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 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 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小题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 5分) (2) 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B 【小题 5】 ( 1)石普冲在士卒前面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 ( 2)

30、(石普)左肋被贼枪刺中,还握着自己的枪,将贼兵砍死。 【小题 1】 试题分析:被:遭到,受到,遭受 在项羽之死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中 “被 ”意思相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C都为介词, “被 ”A项前一个 “以 ”介词,凭借;后一个 “以 ”连词,相当 “而 ”,连接修饰关系的词语。 B项前一个 “而 ”是转折连词,但是;后一个 “而 ”是并列连词。 D项前一个 “之 ”是助词 的,后一个 “之 ”助词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筛选能体

31、现石普 “将略 ”事迹。 写的是石 普因功受赏 写的是取得胜利的结果,并不是将略。 写的是总兵所为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原文 “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义兵万人以行 ”说明,丞相只是同意了石普请战的要求,并没有给予步兵三万。而是让他 “招募义兵万人出征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 1)句中关键词 “先 ”:在 前面, “蹑 ”:追踪。 “走 ”:逃跑。( 2)句中关键词 “为 所 ”表被动, “斫 ”:砍;句中没有主语,根据语境翻译时应该补充主语 “石普 ”。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

32、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考中进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贼兴起,朝廷正当用兵之际,石普以有大将谋略著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曾推荐他,适逢丞相脱脱讨伐徐州,就让石普随从出行。徐州平定后记录战功,石普升任兵部主事,不久又升为枢密院都事,随从枢密院官镇守淮安。 这时高士诚占据高邮,石普拜见丞相,面陈破贼的计策,并说: “高邮凭借着大湖的险要,都是低洼的水塘,骑兵不能靠前,给我步兵三万,保证能够攻取它。高邮一平定,那么濠州、泗州就容易攻破了, 我请求作先锋,为天下倡导忠义。 ”丞相赏识他的豪壮,命令他临时负责山东义兵万户府事务,招募义兵

33、万人出征。而当时汝中柏正当权,暗中阻挠,减少他一半军队。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石普行军到达范水寨,天还未黑,石普命令军中准备食物,夜漏三刻,下令士兵口含小木棍急行军去宝应,营地中仍和平常一样打更鼓。到达宝应县后,随即登城,在城上树起旗帜来,贼兵大惊溃退,石普于是安抚城中百姓。由此诸将嫉妒石普的功劳。石普从水陆两路进兵,乘胜攻下十几个寨子,斩杀贼兵数百人。快要抵达高邮 城时,分兵三队:一队奔赴城东,准备水战;一队作为奇兵,防备后方;一队由石普自己率领,攻打北门。石普遭遇贼兵,与贼兵战斗,贼兵抵挡不住,逃入城中。 石普冲在士卒前面追赶他们,放火焚

34、烧城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 可是援军看着他们交战,按兵不动,又害怕石普成功。总兵派遣蒙古骑兵一千人,冲到石普军前面,想抢到先进城的功劳。而贼兵拼死守卫,蒙古军惧怕,即奔驰而回,石普阻止不住,于是被贼兵所蹂躏践踏,大多坠落水中。 石普军队军阵大乱,贼兵乘机进攻。石普招集残兵,血战很久,他拿着剑大声呼叫道: “大丈夫应当为国而死,有不前 进的,斩! ”奋力搏斗,一直冲入贼兵阵地,跟随的只有三十人。到太阳偏西,援兵断绝,受伤落马,又步行交战几个回合,贼兵到的更多了,贼寇指着他说: “这一定是头目,不可让他跑掉,要活捉他。 ”石普叱骂道: “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 ”左肋被贼枪刺

35、中,还握着自己的枪,将贼兵砍死。 贼众一齐用枪刺石普,石普和跟从的人都奋力而战,全部战死。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 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 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 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释: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故云 “绣面 ”。 宝鸭: 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 一面:指整个脸上。 【小题 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义丰。请赏析 “绣面芙蓉一笑开 ”中 “开 ”的妙处。( 5分) 【小题 2】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6分) 答案: 【小题 1】( 1

36、)绣面上的芙蓉一笑而开, “开 ”化静为动,更显有情。( 1分)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但因为少女一笑,红颜晕开,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倍添精神。( 1分 ) ( 2) “开 ”不仅实指芙蓉花开,少女颜开,又可暗指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展放,( 2分)以花衬人,以花喻人,相得益彰,生动形象。( 1分) 【小题 2】( 1)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 2分) ( 2)词的上片以 “绣面芙蓉 ”“斜飞宝鸭 ”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容颜,以 “眼波才动 ”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 2分) ( 3)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半笺娇恨寄幽怀

37、 ”写出少女对情郎的思念和幽怨,准备写信寄托相思; “月移花影约重来 ”写她大胆与情郎相约,表现她对美好爱情的热烈向往 与大胆追求。(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是炼字题。做这类试题,既要理解句中关键词的含义,又要把关键词还原到句子中,理解句子的含义。当时的妇女多有向脸上贴绣画的习惯,其内容以花鸟为多,此处即是说面上绘有芙蓉。芙蓉一笑而开,变静为动,看似颇为无理,实则更显有情。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但因为少女一笑,红颜晕开,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倍添精神。古人常用 “芙蓉 ”来写女子娇容。借芙蓉之开极有力地衬托出了少女之笑。此外 “开 ”之一字,既指芙蓉花开,少女颜开,又

38、可暗指少女的情窦初开,为全词统帅。 考点:鉴 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概括诗歌形象,关键要抓住始终对象形象的描写。上片 “绣面芙蓉 ”“斜飞宝鸭 ”是对女子容貌的描写, “眼波才动 ”是对女子神态动作的描写。下片中 “半笺娇恨寄幽怀 ”体现了女子的心理, “约重来 ”是女子的心思。综合起来人物形象就出来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 A、 B、 C处空缺的内容(不 出现数字)

39、,使上下文语文语意连贯。 (每空 2分,共 6分 ) 根据 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_A_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 95 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 _B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 _C_,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 有针对性。 A B C 答案: A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 B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C 多考虑性别、

40、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 解题时,仔细观察图标特征,图表一中,根据提供的调查对象可知,是以学历为标准来调查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情况;图表二中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调查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情况。 再看 A、 B、 C三个空缺的语言环境,语段中已经从性别和年龄两个角度进行了总结。且 A空缺后的语句是 “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 95 9%”可知A空缺处应从表一总结。 B空缺前提到 “家政人员 ”“高校教师 ”“可见 ”等词,故 A处应是从学历角度、 B处从职业角度进行总结。 C处应该是对以上各种信息的汇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

41、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小题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 【小题 2】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小题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 【小题 4】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答案: 【小题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小题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小题 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小题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试题分析:【小题 1】中 “已 ”易误写为 “以 ”【小题 2】中 “岫 ”易写错【小题 3】中 “隅 ”“ 桑榆 ”易错【小题 4】中 “誉 ”“ 沮 ”易错。 考点:默写

42、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有一种很特殊的羊,叫驼羊。驼羊性情很善良,又很勇敢。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崖,它都敢于攀登;无论多么凶恶的狼,它都不怕。狼来了,驼羊从从容容,昂着头颅向 狼冲过去,结果狼吓得落荒而逃。于是牧羊人常用它来看护羊群,其护羊效果往往胜过最好的牧羊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例文赏析】 亮剑之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 题记 铺开文卷,一幅画面映入眼帘,撼人心魄:好

43、一个驼羊,有羊的至善至美,又有豹的英姿气魄。面对恶狼,面对危险,它从从容容,昂起头颅,敢于 “亮剑 ”前行,真乃可敬可叹! 危险消除了 ,恶狼遁去了,驼羊胜利了。胜得令人欢欣鼓舞,令人心扉洞开:原来,危险当前,恶狼舞爪,并没有什么可怕。良善之士,只要沉着镇定,无所畏惧,亮剑而行,向着险恶奋勇冲击,就一定会奏响胜利的凯歌。 勇敢的驼羊行走在我的心灵中,我则恍然走进遥远的时空 站在 “亮剑 ”的旗帜下,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 蔺相如,他一介孱弱的平民,却昂着头,坚定地向着凶暴的秦王走去。秦王之威,可谓令赵国胆寒矣,然而蔺相如毫无惧色,他以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 ”的豪气降服了秦王的霸气。最后,他胜

44、利了 完璧归赵,渑池护国威,令赵国扬眉吐气。蔺相 如之赢,靠的是什么?他没有魁伟高大的身躯,没有盖世的武功,他靠的是一身正气,一身勇气,靠的是这种 “驼羊 ”式的 “亮剑 ”精神。 站在 “亮剑 ”的旗帜下,又有一个身影匆匆闪过。他,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大元帅,金戈铁马,正挥师北伐。当时,南宋小朝廷可谓弱矣,而金兵气势汹汹,可谓强矣。然而,岳飞挥鞭 “亮剑 ”奋勇前行,他胜利了,他的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让人民胆壮气豪。 站在 “亮剑 ”的旗帜下,一组这样的镜头又从眼前闪过:曾几何时,长江三峡,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含着吞噬一切生灵的霸气, 激流飞溅,声震九

45、霄。然而,你看长江漂流勇士,中国年青一代的 “驼羊 ”,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 “亮剑 ”漂流,向着急流和险滩,奋勇挺进。他们都胜利了 -因为无论是生还,还是永沉江底,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勇敢者 “亮剑 ”的丰碑上。 “亮剑 ”之歌是勇者之歌,是胜利之歌。当然, “亮剑 ”而赢,还须讲究 “亮剑 ”的艺术,讲究勇者之精诚睿智,巧妙向艰险与凶恶宣战,方可确保 “剑不折刃 ”,大获全胜。 时空轮回,气象万千。 人生旅途,有满目鲜花之际,亦有风雨交加之时;有风平浪静之景,亦有潮起潮落之险。 然而,这都算不得什么 -朋友,你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那是陆游在横刀立马,仰天长

46、啸;你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那是一代学子在心潮澎湃,振臂呐喊。 朋友,你再翘首远眺,在那绿茵茵的山坡上,有如朵朵白云的羊群,更有一只驼羊,它高昂着头颅, “亮剑 ”前行。你听,它 “得得 ”的轻蹄,奏响的是一首勇敢者的 “亮剑之歌 ” 点评: 本文在素材选用方面堪称典范之作。第一,善于 “一材多用,多维推论 ”。按照思维定式,蔺相如一向是个讲团结、讲大局的典型人物,然而本文的作者却多维推论,另辟蹊径,根据本文的写作命意,将蔺相如推崇为具有大无畏的 “亮剑 ”精神的英雄,且议论阐述合情合理,毫无牵强之感。第二,本文将蔺相如、岳飞、长江漂流勇士等诸多素材组合排比,横向铺陈,收到了 “

47、层层蓄势,动人心魄 ”的良好效果。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审题时可以使用由果溯因法。驼羊敢于攀登陡峭的山崖,能够赶跑凶恶的狼,是因为驼羊面对山崖、恶狼时勇敢从容。在我们的 人生中,那些艰险、强敌、挫折等就是陡峭的山崖,凶恶的狼,如果我们也用勇敢、从容去面对,一定能够战胜他们。 该作文立意可以确定为:面对艰险和强敌,要从容镇定,无所畏惧,要敢于 “亮剑 ”,才能战胜艰险和强敌,点亮人生。确定立意之后,就可以构思行文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哪种文体,都必须选用最鲜活、最切合作文命意的素材,这样才能使得作文内容充实,更好地表达出文章主旨。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