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1743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第 47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A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尚 礼尚往来 ,民间与官方的各种交往中,都讲究人情的有来有往,但官员的行贿受贿是不在此种交往范围之内的。 B据调查显示,我国现有 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 “老养小 ”的现象。 “宅男剩女 ”一族在家 “啃老 ”,使得中国的老年人 心劳日拙 。 C由于多年来的疾病缠身,这对老夫妻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他们的生活已到了 牛衣对泣 的地步。 D 七月流火 ,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全体住校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电视机前

2、集体收看奥运会开幕式节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不合语境。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不是指送礼。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B 项,褒贬误用。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C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D项,望文生义。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现代多误用于形容天气炎热。 考点:正确使用词 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3、,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 , 。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 , 。依此类推, , “国学 ”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 “学术文化 ”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 “国学 ” 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 “国学 ” 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 “国学 ” 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 “国学 ” 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语段阐述 “国学 ”的定义和依此涵盖的范围。 句先从正反方面限定 “国学 ”的范围, “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与前句 “我国传统的

4、学术文化 ”相呼应; 句用 “只要 就 ” 的句式紧承 “这样理解 ”, 句举例说明; 句中的 “凡是 ”紧承前句的 “依此类推 ”并和后句的 “包罗万象 ”相呼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3分) A现在看来,我国高铁技术是在需求驱动下以自主创新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了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很可能实现对欧美技术的超越。 B为迎接伟大祖国的 63周年华诞,华商报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 “我与祖国的故事 ”为主题展开大型征文活动。 C实体书店犹如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龙,它所承载的文化滋养和文化气息,会让城

5、市显得更安详。而没有实体书店的城市,则无异于文化沙漠。 D据一家权威机构统计显示,我国 18岁到 70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 35本,比韩国的 11本、法国的 20本、日本的 40本少得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语序不当,应为 “掌握和突破 ”; B项,句式杂糅,语句将 “围绕 主题 ”和 “以 为主题 ”两个句子糅在一个句子中,造成了句子的杂糅,可将 “围绕 ”和 “为主题 ”删掉一个; D 句式杂糅, “据 显示 ”存在两个谓语结构,应删掉 “据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6、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 小雅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 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

7、起源,有 “伏羲作琴 ”、 “神农作琴 ”、 “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了: “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 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古琴有 “泛音 ”“按音 ”和 “

8、散音 ”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 “焚香操琴 ”,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 “净 ”与 “静 ”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 “六忌、七不弹 ”之说。 “六忌 ”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 气气候, “七不弹 ”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

9、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 蕴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选自 2011年 7月 15日中国国学网,有删改) 【小题 1】下列有关 “古琴 ”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

10、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

11、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 “文王、武王加二弦 ”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 “泛音 ”“按音 ”和 “散音 ”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 “六忌

12、、七不弹 ”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表述不严密,原文第一段说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其他中国 器物 ”错,原文为 “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 考点:筛

13、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在风俗通中有记载 ”于文无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 365 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 427 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

14、。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 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

15、。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 “天才 ”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 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

16、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 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 “猛志逸四海 ”,也曾经 “抚剑独行游 ”,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公元 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 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

17、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 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 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 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

18、,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 57岁。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陶渊明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做法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也是他成为 “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 ”的一方面原因。 B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也曾几度出仕,最后下决心归田,虽消极退避,但也是保全性命的明智抉择。 C “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 用说展其才志了 ”。但外患内乱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对文学家或哲学家或许是大幸。 D陶渊明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

19、田园,由此,他曾经 “猛志逸四海 ”, “抚剑独行游 ”的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 E文章的后半部分却着重写晋宋时代大分裂、大混乱的外患内乱,照应了本文的题目 “乱世出奇才 ”,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 “奇才 ”。 【小题 2】文中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小题 3】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 ”,请简要分析其 “条件 ”。 ( 6 分) 【小题 4】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 “归隐 ”呢,还是像孔子所说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呢 对此你赞成哪种看法呢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第 卷 表达题 答案: 【小题

20、 1】( 5分) AC(答 C给 3分,答 A给 2分; B给 1分;答、 D、 E不给分) 【小题 2】 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 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每点 3分) 【小题 3】( 6分) 不平凡的时代,让人的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 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每点 3分) 【小题 4】( 8分)观点一:像陶渊明一样 “归隐 ” 理由: 归隐是独善其身,不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归隐不是单纯的苟且偷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观点二:像孔子所说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理由: 人生应积极进取,

21、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 应不惧失败,勇敢的去实现人生的理想。(观点明确 2分,理由充分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保全性命 ”以偏概全,还有对黑暗时代的不齿和无奈及独善其身;D“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 ”没依据; E“从而突出了 陶渊明的 奇才 ”错。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 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作者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文章第一自然找到这样的相关内容后,发现作者在这句话作了解释说明,这就是作者这样说的原因。因此对此进行取舍概括就可以得出答案:了,较为简单。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

22、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先把这句话在文中找到,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方向。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 ”,是第二自然段的首句,也即本段的中心句。以下各句就具体地简述了奇才怪杰诞生的条件。先把包含这方面信息 的句子找出来,然后加以概括就可以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是像陶渊明一样 “归隐 ”,还是像孔子所说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不是两个是与非的问题,因此答案:是开放的,赞成哪一种都是可以的,但是应该说出具体的理由。然不管是表达出哪一种观点,都要很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说理由时,应结合文本的内容。 考点:探究文本

23、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银行里的小男孩 美 菲利普 罗斯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 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 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但是我不明白, ”他对银行职员说, “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 “我已

24、经向你解释过了。 ”职员对他说, “没有父母的 信函,一个 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 “但这似乎不公平, ”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 “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 ”职员说, “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 “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 ”我说。 “为什么? ”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 ”我说, “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 存折有任

25、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 ”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 “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 100 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 ”我问男孩。 “取过。 ”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 “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 他看起来发火了。 “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26、”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 “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 “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 “我不应该插一杠? ”我大声说道, “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 ”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 “银行。 ”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 “瞧, ”我揶揄道, “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

27、“当然, ”他说道, “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了。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 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情节不很复杂,但在构思上,以矛盾误会为主要内容,以对话、辩论为主要表述方式,这样也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与吸引力

28、。 B小说通过银行职员帮助保护小男孩的故事,意在展现银行职员尽职尽责、默默关爱他人、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的美好心灵。 C银行职员默默地了解了真相,暗中对男孩进行保护,并将对作恶的流氓予以惩处,这都表现了他的严谨细心还有善良。 D小说以 “我 ”的视角展开故事,巧妙地通过 “我 ”的同情逐步展现了男 孩遇到的困境,通过 “我 ”的误会,逐步展现了银行职员帮人解困的责任感。 E当 “我 ”质疑银行职员提出的规定时,他稍微提高了声音反驳 “我 ”,这一细节意在表明他对 “我 ”很生气。 【小题 2】银行职员与我的矛盾冲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小说开头通过对银行职员的

29、外貌描写,展现了他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那么,小说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细心谨慎?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从银行职员的角度看, “我 ”的确不该插一杠,但从小说艺术构思的角度看, “我 ”还真该插一杠。试探究作者这样设计 的艺术价值。( 8分) 答案: 【小题 1】选 D得 3分;选 A得 2分;选 E得 1分。 【小题 2】他热情地要为 “我 ”服务, “我 ”说现在不想办理了,以此表明不满;( 2分) “我 ”质疑他所说的规定,他坚决执行;( 2分) “我 ”以曾经取过款再次反驳他,他仍以年龄为由拒绝了孩子。( 2分) 【小题 3】他早已发现了男孩取钱的真相,并默默

30、地采取了措施;他为了不让男孩无意破坏这个计划,而非常认真地演了一场戏;他为了不让 “我 ”无意阻挠计划的进行而倔强地坚守 “规定 ”。(每点 2 分) 【小题 4】 从情节上, “我 ”的插一杠,使情节顿生波澜,更有 吸引力; 从人物性格上, “我 ”的插一杠,更能突显银行职员的细心谨慎; 从主旨表达上,“我 ”的插一杠,以 “我 ”的正直和同情心,正衬银行职员的细心谨慎、关爱他人; 从构思技法上, “我 ”的插一杠,使 “我 ”成为小说的视角人物,使故事更显真实。(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C 项,信息整合有误, “对作恶的流氓予以惩处 ”的应是警察。 D 项,“敢于与恶势力作

31、正面斗争 ”言过其实,只是暗中斗争而已。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把相关的情节梳理一下,答出本题应该不难。立足于 “我 ”:不满 质疑 反驳;立足于银行职员:要为 “我 ”服务 不听质疑 拒绝。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银行职员的细心谨慎的动作行为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揭晓,他早已发现了男孩取钱的真相,并默默地采取了措施;他为了不让男孩无意破坏这个计划,而非常认真地演了一场戏;他为了不让 “我 ”无意阻挠计划的进行而倔强

32、地坚守 “规定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 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试探究作者这样设计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也就是探究作者这样设计的作用。本篇是小说,因此,本题的探究可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等这样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究。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

33、文帝与语,奇之。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 “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

34、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 ”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 列传第五十七)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吏宾客并委去委:抛弃 B时军国草创,幕府务

35、殷殷:盛,众多 C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谢:道歉、谢罪 D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微:稍微 【小题 2】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 “审慎 ”、 “勤至 ”的一项是 A 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 复云大军续至 B 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 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C 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 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 D 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 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之 【小题 3】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徽 “不妄交游 ”,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无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 “上吏宾客 ”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 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

36、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到了魏帝的称赞。 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 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 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译文: ( 2)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37、2】 D 【小题 3】 C 【小题 4】( 1)申徽性情勤奋,在做官期间,文书案卷不论大小都要亲自查看,因此事情没有拖 延的,官吏不能做邪恶狡诈的事。 (关键词: “省览 ”、 “以是 ”、 “稽滞 ”各 1分,句意 2分) ( 2)申徽自认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内心感慨感到惭愧,于是写了一首诗,题在清水亭上。(关键词: “以 ”、 “因 ”、 “无德于人 ”各 1分,句意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微:暗中,暗暗地。 “微 ”用在动词 “劝 ”前,是用来修饰限制 “劝 ”的,其应用作形容词。从具体的语境来看,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使,就不怀疑他。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地劝刘彦归附朝廷

38、,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所以,把 “微 ”释为 “稍微 ”是讲不通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前者表现其 “忠于职守 ”,后者表现其 “机智 ”; B项前者表现其“机智 ”“审慎 ”,后者表现其 “忠义 ”, C项前者表现其 “俭约 ”,后者表现其 “勤至 ”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申徽并未亲自出面,而是派人与他接触,然后才诱使他来到宾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要认真审视这两个句子,分析句子的特点。从这两个句子来看,它们都是一般

39、的常式句,应把握好句子中 的关键词。省览,查看;以是,就是 “因此 ”的意思,以,因为,是,这;稽滞,拖延;( 2)句中以,认为;因,于是;无德于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元颢进入洛阳,任用元邃做东徐州刺史,元邃召引申徽做主簿。元颢失败,元邃被装入囚车押送到洛阳,元邃原先的官吏宾客都抛弃他而离开,只有申徽去送别他。等元邃得到赦免,就广召宾客朋友聚会,赞叹申徽有古人风骨。不久就任命他做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年,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 才。文帝观察申徽深沉细密有度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

40、托他去办,于是做了大行台郎中。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近侍官吏逃散得很多,只有申徽不离左右,魏帝称赞他。(大统)十年,升任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不接受征召命令,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将要图谋叛乱。文帝动用大军镇压比较困难,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他。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秘密命令申徽谋取刘彦。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到了以后,住在宾馆。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使,就不怀疑他。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 地劝刘彦归附朝廷,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刘彦不听从。申徽又派人赞助促成刘彦到宾馆商事,刘彦就听从了他,于是来到宾馆。申徽先前已和瓜州的豪门大

41、户秘密商议捉拿刘彦,于是就呵叱捆绑了刘彦。刘彦说自己没有罪,申徽一一列举他的罪状说: “你没有一点点的功劳,却掌管着一方重要的权力,依仗着地方偏远做一些违背欺骗朝廷的事,不恭敬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却杀害朝廷派的人,轻视朝廷的命令。统计你的罪行,实在是杀了你也抵不了你的罪行。但在我接受朝廷的命令那天,本是要我把你送到朝廷,遗憾的是我不能立即申明法度将你惩处,来向边地的百姓谢罪。 ”于是宣读诏书慰问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又说大军接着就到,城内没有一个敢闹事。 十二年,因为申徽讲信用,与边地的老百姓关系融洽,被任命为瓜州刺史。申徽在瓜州五年,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边地的老百姓乐来而安定。申徽性情勤奋

42、,在做官期间,文书案卷不论大小都要亲自查看,因此事情没有拖延的,官吏不能做邪恶狡诈的事。后来虽然达到公卿的职位,但这个志向一点不松懈。出京城做襄州刺史。当时南方刚刚归附,旧风俗官员都相互交往馈赠钱财。申徽性情廉洁谨慎,于是就画了(廉吏)杨震的像放在寝室且来自我告诫。等到被替代回京,老百姓和 官吏送他的人几十里不断绝。申徽自以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内心感慨感到惭愧,于是写了一首诗,题在清水亭上。不管年长年幼,听说这诗,都争着前来阅读,互相称赞说: “这是申使君手迹。 ”人们纷纷抄写吟诵这首诗。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43、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 “蔡氏昆仲 ”,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小题 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 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5分) _ 【小题 2】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 _ 答案: 【小题 1】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 2分)诗歌开始 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末联

44、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3分)(写出感情 2分,具体分析 3分。) 【小题 2】( 6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 2分)颔联中 “芳草 ”“碍马 ”, “好云 ”“遮楼 ”,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 2 分)颈联说山牵着 “别 恨 ”、水带着 “离声 ”,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问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信息,先答什么情感,后答什么情感,要按顺序;

45、所答情感,前后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既要逐句梳理诗句,又要立足于整首诗: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末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颔联和颈联这两联诗,都是写景,可见其表现手法就是借景抒情。分析时,应分别说出这两联写了什么景,然后抒发了什么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

46、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超过 25个字 ) (5分 ) 本报北京 3月 1日电 3月 1日,就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第 22次药品降价方案的第二天, 100多家医药企业在京开会。石药、鲁抗等国内医药企业巨头悉数到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上书国务院,提交关于改革 “以药养医 ”机制的建议。 在这份关于改革 “以药养医 ”机制的建议的征求意见稿中,药企代表们痛陈,单纯的药品降价,不能解决老百姓 “看病贵 ”的问题。建议书指出,现行 “以药养医 ”制度使得医疗机构成为逐利机构。医院收入、科室奖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药品创收,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利益的诱惑下,或明或暗地向企业索要回扣。“以药养医 ”的制

47、度不解决,滋生腐败的土壤就不可能铲除,治理商业贿赂的效果也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 。 答案:百余家药企欲上书国务院建议改革以药养医机制 (5 分;百余家药企,上书国务院,建议,改革以药养医机制,语言表达各 1分。 ) 试题分析: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要紧紧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从新闻的第一段来看,其信息主体是百余家医药企业,主要事件是在京开会,会议内容是上书国务院改革以药养医机制。题干要求用一句话,因此要对这三点内容进行概括,确定句子的主谓宾:主语,百余家药企;谓语,上书;宾语,建议改革以药养医机制。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并且使语段语意完整。( 6分) 大自然的山水日月,花木鸟兽都给人无穷的启迪。那一片沉思、寂静的空山,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邃; ; 。 答案:( 6 分)示例:那一弯沉默、空缺的弦月,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那一涓灵动、欢快的细流,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 (每句 3 分,注意意象、内涵和句式) 试题分析:句子的仿写就是要做到形似与神似。所以要先对所给的句子进行分析,明确其显性或隐性的条件,明确其形式上的要求。本题的 “大自然的山水日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