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1744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韭 菜( ji) 翘 首( qio) 召 唤( zho)毛骨 悚 然( sng) B匀调( tio) 驯 (xn)服骨 骸 ( hi)按 捺 ( ni)不住 C 恣 意( z ) 昵 称( n)茅 舍 ( sh) 拈 (nin)轻怕重 D 锚 ( mo) 烙 印( lo) 脊 骨( j) 绿 林好汉( l)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

2、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召( zho)唤,读音错误;召,为多音字,作 “召唤 ”之意时,应读 zho;故排除 A。 B,按捺( ni)不住,读音错误;捺应读 n;故排除 B。 C昵称( n),读音错误,昵,应读 n。故排除 C。所以选 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 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这两句是说 “固执 ”能够战胜失望, “美丽的雪花 ”暗含冬天来了,春天不再遥远的希冀,表现了作者坚定地相信未来的情感。(相信未来) B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

3、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重复 “法语 ”一词,写出了作者身处法语环境的极度烦闷,并将之比喻成一座监狱,表现了作者在异国 “失语 ”的苦闷孤独。(我心归去) C “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 ”把 “晨霜 ”形象地比作 “黑女脸上的脂粉 ”,描写出江南冬天晨霜白、多、 厚的特点。(江南的冬景) D “念终始典于学 ”。 “念终始典于学 ”, 意思是自始自终想着学习,这题词强调的是作为统治者或国家的领导人,要高度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来教化民众,化民成俗。(林损) 答案: C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

4、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描写出江南冬天晨霜白、多、厚的特点 ”表述不正确,把 “晨霜 ”形象地比作 “黑女脸上的脂粉 ”,描写出江南冬天晨霜之白之轻之薄。所以选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从常见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而今安在哉 D别之尤著者,尚书也 答案: B 试题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例句 “于 ”为被动句; A 为定语后置句; B 为被动句。 C 为宾语前置句 ;D为判断句。所以选 B。 考点:理解与

5、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 A 上 食埃土 B圣人之所以为 圣 C顺流而 东 也 D始指 异 之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活用的理解能力。例句 “水 ”为名词用作动词; A,名词作状语; B,形容词作名词; C为名词用作动词。 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以选 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君子 博学 而日参省乎已 B古之 学者 必有师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 也 D以为 凡是 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6、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字的理解能力。 A,古义: 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B,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学识的人。 D,古义:凡是这。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组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今之众人,其 下 圣人也亦远矣 B欲人之无 惑 也难矣 方其破荆州, 下 江陵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 矣 C三人行, 则 必有我师 D举酒 属 客 芜城赋矣,泮宫作 则 举匏尊以相 属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7、A,不及攻下; B疑惑糊涂; C,就 /模式; D二者均解释为:劝酒。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目前,我国是联合国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B人们感怀大自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并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 C目前,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D事实上学术是一种帮助我们条分缕析,帮 助我们尽可能认识事物本质或者真相,它本身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显然是

8、忽略了学术本身的工具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句式杂糅; C搭配不当,删去 “提高 ”; D,成分残缺:在 “真相 ”之后加上 “的工具 ”。所以选 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嚎啕痛哭,双手 情不自禁 地颤抖起来。 B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卷面 不以为然 。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 C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

9、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于是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另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 安土重迁 、重建家园。 D “精品屋 ”之类的消费场所,因现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实际消费水平和习惯而在 名噪一时 之后便不得不为自己的出路担忧。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A,情不自禁:是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的意思 ,用于双手不恰当。 B,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正确的。要改为 “不以为意 ”。 C,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 ,很不愿意搬迁。 D “名噪一时 ”:噪,群鸣。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所以

10、选 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1)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 。(我心归去) ( 2)即使看不到狼的 ,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像山那样思考) ( 3)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东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 不感到岁时的肃杀, 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江南的冬景) A矫饰痕迹尽管 /然而 B掩饰痕迹尽管 /然而 C掩饰踪迹不但 /而且 D矫饰踪迹不但 /而且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答

11、题时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矫饰:故意造作来掩饰。掩饰:使用手法来掩盖(缺点、错误等)。故符合句意的是矫饰。故排除 BC。痕迹: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 (如船的航迹、足迹线或轮辙 )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故符合句意的是踪迹。故排除 A。所以选 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涉猎仓促概莫能外休戚相关 B琐碎恍惚金壁辉煌锲而不舍 C饿殍急躁一如继往桑梓之情 D抉择安祥一筹莫展聊以慰藉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

12、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B,金壁辉煌,错误,应为固定词语:金碧辉煌; C,一如继往,错误,应为固定词语:一如既往; D,安祥,为形近字错误,应为:安详。所以选 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10分) 怀念红狐 刘志成 我家耕种的荒地离家足有二十里,我和爹锄了一天地往回赶时,看见了那只叼去我家一只鸡的红狐在不远的沙丘上站着,眨着水漉漉的两只菱形眼默默地望着我们。我的心里腾地起了一团火 红狐的出现是在十多天前的一个月夜里。出院撒尿的我,猛然间听见鸡窝里响起了几声惊恐的呱呱声。我揉了揉睡眼,还没反应过来, 就见一团红艳艳的

13、火团在眼前掠过,蹿上院墙, 箭一样地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里 。我疑惑地走到鸡窝边,见地上洒了一滩扎眼的血。黄鼠狼叼鸡了,妈。我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母亲,她点了煤油灯出来查了鸡窝,叹了口气说丢了只花母鸡。那是只红色的黄鼠狼,我说。那是狐,娃。母亲用满是无奈的声音纠正了我的错误后,回屋去了。那只老母鸡原打算卖了给娃攒学费的 母亲的唉声叹气混着爹响响的抽烟声飘出屋来,让我暗恨自己怎么当时就没手脚伶俐点逮住那家伙 现在红狐就在那沙丘上站着。偷鸡贼,我今天非逮住你不可。我气恼地迈开小腿向狐追了过去。狐 双腿一跃,迎面闪过我,蹿到爹身边,似要挑逗爹去追,见爹不理,长嗥着在我们周围绕着圈子。娃你不要追了,这畜牲

14、的窝就在附近,说不准还能扒一窝狐崽子哩。爹你怎知道?你没看见这畜牲肚皮下的奶袋子鼓鼓胀胀吗?爹自信地说。 果然,我们很快就发现附近的一个沙圪坨里有一黑土硬圪台,圪台下迎西有一洞。爹把耳朵贴在洞口听,我也学着爹的样子凑了上去,听见了几种不均匀的呼吸声。红狐见我们用小锄往外扒土,长嗥着蹲在十多步外,双眼流下泪来,乞求地望着我们。很快,我们就看见了四只狐崽,圆乎乎的蜷成一团,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一 样,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我用布衫襟子捧起它们的时候,明显感到它们在颤抖。 红狐一路尾随着我们,凄凉地干嚎着,我布衫襟子上的四只小狐崽此刻也哀鸣不止。我不耐烦地赶了它几次都赶不走,直到快进村时,它

15、才站定,干嚎着望着我们。我的心一软,想放下狐崽,犹豫间忽然想起那只预备我学费的花母鸡来,遂把心一横向红狐狠狠唾了一口唾沫,转头追上了爹。 四只狐崽只有一个多月,还没断奶。它们通体雪白,只有鼻头和尾巴发红。母亲用玉米面糊糊每天喂它们,间或也到邻居家讨些羊奶给它们改善一下伙食。红狐偷鸡是为了这四个小狐崽子吧?我越来越 喜欢这四只狐崽,常逗着它们玩。这种人狐和谐相处的局面刚刚维持了不久,一个月光朗朗的半夜里,院中突然响起了长嗥声。我从熟睡中醒来,扒起窗子上的猫眼洞布向院中一看,只见那只红狐在那里昂着头长嗥。屋里的四只小狐也哀鸣起来,屋里屋外的狐叫声凄凉地响成一片。我跳下地,拉开门,红狐退到了院中,哀

16、鸣着伏下前腿。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一股悲哀突然袭击了我,母亲抱了四只狐崽,轻轻放到了大门外,红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们, 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 很多年后,红狐哀痛的叫声 还清晰地回响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触到了我的记忆,让我变得伤怀不已。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漠然,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选自中华散文有删改) 【小题 1】请结合具体的情节发展说说 “我 ”对红狐态度的变化过程。 (3分 ) 【小题 2】文章第四段着意描写了狐崽 “圆乎乎地蜷成一团,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

17、一样,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 ”, “我用布衫襟子捧起它们的时候,明显感到它们在颤抖 ”,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分 ) 【小题 3】文章最后一段说 “我知道一种东西 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说说 “一种东西 ”可能指的是什么。 (4分 ) 答案: 【小题 1】 红狐偷吃了原打算卖了给我攒学费的老母鸡, “我 ”由此痛恨红狐; “我 ”遭遇红狐,抓狐崽,母狐哀鸣, “我 ”不为所动; 喂养狐崽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喜欢红狐的四只狐崽; “我 ”被红狐的母爱深深感动。(评分标准:每点 1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小题 2】 运用比喻和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狐崽的弱小和可爱,表

18、明 “我 ”当时被这四只狐崽打动了; 为后文写 “我 ”越来越喜欢狐崽和为红狐的母爱而感动埋下伏笔(或作铺垫与暗示 )。(评分标准:回答出手法及作用得2分,回答出结构上的作用 “伏笔 ”得 1分。) 【小题 3】人类同情、悲悯的情感;人和动物(大自然)的亲近机会。评分标准:每点 2分,共 4分,大致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层次,按照文章情节的发展,从文章中提示性的语句中加以概括即可。如第一段 “我的心里腾地起了一团火 ” 表现 “我 ”痛恨红狐;第三、四、五段写我抓狐崽, “凄凉地干嚎着 把心一横向红狐狠狠唾了一口唾沫 ”表现了我不理

19、会红狐的哀鸣;第六段“我越来越喜欢这四只狐崽,常逗着它 们玩。 ”“哀鸣着伏下前腿。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一股悲哀突然袭击了我, ”表现了作者被红狐的母爱感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我对红狐的态度变化及情感,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一样 ”运用了比喻和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上,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我对红狐幼崽的喜爱之情。在结构上,可从为下文写我喜爱小红狐和被红狐母爱感动埋下伏笔的角度分析 作答。 考点:分析

20、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感悟文章内容大意的基础上,从文章主题的角度和写作目的等角度来分析作答。文章最后一段 “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 ”一句中 “感动 ”是指被红狐的母爱所感动,体现的是作者的同情心和悲悯的情感, “分享 ”是指作者想讲述这种能体现同情心和悲悯的情感的故事, “但他们一脸漠然 ”是指他们根本不屑一顾,由此可得出,走了的 “一种东西 ”可能指的是同情心和悲悯的情感、人与自然的亲近机会。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共 10分) 伦敦、巴

21、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 “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 “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 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 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

22、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 “草花儿 ”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

23、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 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注】这篇散文写于 1936年。 【小题 1】请赏析选文第一段画线的句子。( 3分) 【小题 2】作者在结尾说 “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言外之意是再说下去的话就要落泪了,你怎么理解作者 “要落泪了 ”的情感?请结合文意与写作背景回答。( 4分)

24、 【小题 3】请说出本文语言的一个特色,并举一例进行说明。( 3分) 答案: 【小题 1】( 1)运用比喻,写出作者在北平就像在家里那样感到舒适与安宁,表现他与 这个城市内在的、相融合的亲密关系。( 2)运用细节描写,如 “水中的小蝌蚪 ”“苇叶上的嫩蜻蜓 ”,北平的一草一木在作者眼中都是可爱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以及与北平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关系。评分标准:回答出任一点即得满分,手法 1分,内容分析 1分,情感 1分; “细节描写 ”如果学生表述为 “选择一些细小的点 /事物来写 ”或类似的表达都可以。) 【小题 2】 作者写作此文时人不在北平, “要落泪 ”是一种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之

25、情; 本文写于 1936年,日本已经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北平已十分危急,一句 “要落泪了 ”还包含作者对家园即将 沦陷的深深忧虑。评分标准:回答出 “思念 ”及相近意思的得 2分;答出 “忧虑 ”及相近意思的得 2分,不一定要写出具体的历史背景。) 【小题 3】( 1) “京味浓 ”( “儿化 ”),口语化,如 “白霜儿 ”“还不愧杀 ”“好,不再说了吧 ”等均以北平百姓平常说话的口吻写出来,显得亲切自然。 ( 2)真挚质朴,如 “不过,假使让我 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 ”“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等情感抒发得直接而真诚。(评分标准:回答出其中一点特色 1分,举

26、出相应的一例 1分,相关分析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 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语句,在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如 “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很明显为比喻句,生动形象的写出作者在北平就像在家里那样感到舒适与安宁,表现他与这个城市内在的、相融合的亲密关系。如 “水中的小蝌蚪 ”“苇叶上的嫩蜻蜓 ”,为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答

27、 题时,要结合文意与注释、写作背景来分析。由注释 “这篇散文写于 1936年 ”可知,此时日本正加紧侵略中国,北平危在旦夕;由想北平可知,此时作者不在北平。在这种背景下去体会 “要落泪 ”,自然容易多了,即对故乡的思念及忧虑之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分析语言方面的题,一般要从语言华丽还是质朴、口语化还是书面言语多等角度分析,如文章中大量运用了 “白霜儿 ”“还不愧杀 ”“好,不再说了吧 ”等口语化的语言,给人以亲切感, “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等 体现了语言的真挚朴实特点。答题时,要结合着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作

28、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苏子愀然,正襟 危 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 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 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 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 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 “客亦

29、知夫水与月乎?逝者 如 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 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 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 之 既白。 【小题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襟 危 坐危:不安 B山川相 缪 缪:同 “缭 ”,连结,盘绕 C 酾 酒临江酾:斟酒 D则天地 曾 不能以一瞬 曾:竟,

30、简直 【小题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知不可 乎 骤得 B逝者 如 斯 其闻道也固先 乎 吾纵一苇之所 如 C盈虚者如彼, 而 卒莫消长也 D不知东方 之 既白 觉 而 起,起而归 师道 之 不复,可知矣 【小题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客 ”举曹操之例,表述即使是英雄人物也不能与天地共存之意,并发出自然永恒而自我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慨。 B作者借用江水、明月等自然景物,阐述事物皆具 “变 ”与 “不变 ”的二重性,并得出 “水月多么值得人类羡慕 ”的结论。 C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最终主说服客,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

31、、乐观旷达的情怀。 D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后的议论,是写景、抒情之后的说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辩论最终让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 【小题 4】将上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6分) ( 1)况吾与子渔 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分) (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何况我和您( “你 ”也可)在江中沙洲打鱼、砍柴(或 “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砍柴 ”),与鱼虾作伴侣,与麋鹿作朋友(或 “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 ( 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

32、以共同享用的东西。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A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内容大意可知,危:端正。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助词,不译比; B,像动词,往;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D二者均为:用于主谓语之间,表取独。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

33、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并得出 “水月多么值得人类羡慕 ”的 结论。表述不正确,应是 “水月不值得人类羡慕 ”的结论。所以选 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渔樵 ”、 “侣 ”、 “友 ”、 “是 ”、 “食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语言表达 下面是描写生命的一段文字,

34、请仿照前两句续写一句,构成排比。 (句式大致相同即可)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长于污泥的夏荷,竟能在池塘中开出雪一样洁白的花朵;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烁的光亮; , 。 答案: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小提琴般悠扬的夜曲。 试题分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内容上,要与 “生命的奇迹 ”相吻合,如草儿、鸟儿等;在句式结构上,可采用 “一 ,竟能在 ” 的句式。 考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5、。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 长沙) 【小题 2】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小题 3】闻道有先后, 。(师说) 【小题 4】 ,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小题 5】 ,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答案: 【小题 1】怅寥廓 【小题 2】吾尝 而望矣 【小题 3】术业有专攻 【小题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小题 5】舞幽壑之潜蛟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怅、寥、廓、

36、、冯、御、壑、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这里的 “水仙花 ”是一种隐喻,那它比喻了什么呢 ?你心中有自己的 “水仙花 ”吗? 请以 “换一朵水仙花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答案: 水仙花的芬芳 一片火红的枫叶尚使白居易缓缓吟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感慨;一滴清甜的甘露尚能唤回蜻蜓

37、的回心;一朵茉莉花的芬芳尚能唤回蝴蝶的翩翩起舞一缕明媚的阳光尚能唤起小草的绿意盎然;一片绿叶尚能唤回花儿的明艳,那么一片 “面包 ”也能唤回 “水仙花 ”的芬芳。 李白一生平揖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毅然舍弃了高官厚禄、豪华宫殿这块人人欲 得之的面包,换来了自由奔放,潇洒一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用物质的面包换来了享受田园、感受大自然的精神水仙花的芬芳。被誉为 “镭 ”的母亲 居里夫人,当时以她的社会条件,完全可以享乐人生。但她却放弃这块人人羡慕的面包,毅然在艰难的环境中,艰苦的工作,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好一朵水仙花啊!你的美丽,你的芬芳让多

38、少人为之折腰、为之倾倒。 也许你正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你只要不放弃,只要你心中拥有“水仙花 ”的芬芳,那么你的灵魂就不会老去。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 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对精神的一种诠释吧!有些人即使是住着豪华的宫殿,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绵衣玉帛,有的是金银珠宝,整天碌碌无为,水仙花的芬芳对他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星辰。 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 “面包 ”,也换不来精神的光芒。闻闻断壁悬崖上盛开的百合,你就会领悟到:要想 “水仙花 ”的芬芳,就必须用 “面包 ”去作为代价。 好一

39、朵美丽的水仙花,你的芬芳满乾坤。 换一朵精神的水仙花吧!让你的灵魂由此得以升华,你的人生得以散发魅 力。 我愿为你折腰 水仙花!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比喻型材料作文题,这是一个比喻。 “面包 ”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 “水仙 ”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水仙花 ”指的是 “心灵和精神追求 ”。 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在拥有两块面包的前提下,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有两层意思: 1用一块去换而不是用两块去换,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2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就是说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 ,一定要有精神生活。所以可参考以下立意: 1精神生活很重要。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2 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