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福建省漳州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如何打造 “健康的网络文化 ” 王君超 对当前文化生态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文化?是网络文化。 独特、开放、共享的网络文化,在促进民主、张扬人民的表达权等方面贡献甚巨。西方学术界借用 “第五等级 ”一词,指称互联网及其用户对社会的影响,用以区别被称为 “第四等级 ”的传统媒体。由于网络复制和呈现的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其文化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共融性。造就更为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话题中应有之义。 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在 “关系为王 ”
2、日益凸显的社交网站时代, “内容为王 ” 仍然是网络传播的主旋律。网络能否一领媒体风骚,不仅取决于其旺盛的人气、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弥漫的民 主、自由气息,更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由于网络即时发布、碎片化传播、把关弱化的特性,以及博客、微博等的 “自媒体 ”属性,使其在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性方面无法与传统媒体比肩。但是, “公民推客 ”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刷新,可使网络努力呈现真实的事件与舆情;网民通过提高媒介素养,对谣言、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加以抵制,有利于保持网络文化的正气;网民通过上载、分享健康信息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则有助于维护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品质。 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创新的管理文化
3、。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和效率,使得 “网络民意 ”成 为时代的强音。但是,由于 “扭曲传播 ” 现象的存在,难免会使网络空间滋生乱象: “水军 ”、 “推手 ” 操纵舆论,骇客、病毒无孔不入, “推手造星 ”泛滥成灾,违法、不良信息屡禁不绝,从而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网络公民 ”在畅享 “信息高速公路 ”便利之时,个人隐私时有被侵犯之忧;信息超载和 “数字鸿沟 ”的客观存在,也使得网络秩序备受诟病。从全球来看,公众期待的 “网络公共领域 ”和 “理想的传播情景 ”依然只是愿景。因此,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科学、包容、创新的管理文化护航。网络管理贵在科学决策、艺术疏导。
4、健康的网络文 化需要崭新的 “粉丝文化 ”。曾几何时, “粉丝 ”这个网络亚文化现象,一跃成为网上最受关注的 “文化奇观 ”。 “粉丝 ”不仅是明星的拥趸,也是明星的社会符号。以往网络事件中的一些 “粉丝 ”,往往画地为牢、互相攻击,常让口水淹没了真相。须知 “粉丝 ”与明星的关系恰如水之于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构建崭新的 “粉丝文化 ”:不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而是诉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对方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 网络文化植根于互联网,影响全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 让真诚与理性为伴,让民意健康生长。 (摘自人
5、民日报有删节) 【注】 扭曲传播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以至面目全非。 网络水军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网络推手,又名网络推客,指那些懂得网络推广并能应用的人。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决定网络能否引领媒体风骚的诸多因素中,内容的真实可靠比网络的人气、传播方式等更重要。 B虽然网络在内容的真实性等方面比不上传统媒体,但推客、网民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这些不足。 C以往有些 “粉丝 文化 ”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的,而崭新的 “粉丝文化 ”则要求理性,互相包容、尊重。 D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原因在于网络文化植根
6、于互联网,影响了全社会。 【小题 2】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网络文化的特点。( 3分) 【小题 3】 “公众期待的 网络公共领域 和 理想的传播情景 ”怎样做才不至于“依然只是愿景 ”? (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独特、开放、共享; 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它文化的共融性; 在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性方面不如传统媒体; 一定的复杂性; 影响力大。(写任意 3 点 即可得满分) 【小题】 提高网民素质,改变 “扭转曲播 ”现象,杜绝网络空间乱象的滋生; 加强立法,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 提升技术,使信息传送更迅速,创建让网民满意的网络秩序。 需要科学、包容、创新的管理文化; 诉
7、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网民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写到任意 3 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之前有表示限制的短语 “在一定程度上 ”。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第 2段中 “独特、开放、共享的网络文化,在促进民主、张扬人民的表达权等方面贡献甚巨 ”, “其文化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共融性 ”,第 3段中 “网络能否一领媒体风骚,不仅取决于其旺盛的人气、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弥漫的民主、自由气息,更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8、 ”这些句子加以提炼概括即可。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然后再筛选、整合重要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第 2段中 “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 ”,第 4段中 “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创新的管理文化 ”,第 5段中 “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构建崭新的 粉丝文化 ” “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构建崭新的 粉丝文化 :不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而是诉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对方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 ”这些句子来概括,要学会分条回答。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关键句子,然后再筛选、整合重要信息。表述时句子一定
9、要规范。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伞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 “天罡刀法 ”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
10、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 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 : “天罡刀法
11、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 徒儿拜磕在地,说: “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 师父说: “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 “谢师父。 ”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 师父长叹,说: “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 ”徒儿说着,别 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 “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 断崖
12、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 “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 ”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 “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 “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 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
13、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选自小小说十年宝典) 【小题 1】下面对小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徒弟的本领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得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 “刀
14、法乃精、气、神所致 ”的武术真谛。 B师父哈哈大笑,因为徒儿希望自己天下无敌,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师父很高兴。在心中决定要成全徒儿。 C师父说: “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说明徒儿的天罡刀法还没有练成,确实有破法,但师父不想将破法教给徒儿。 D一把普通的伞,在师傅手中,能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傅所说的 “刀法乃精、气、神所致 ”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 E结尾处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高下已分。小说以伞为线索,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小题 2】 “风雨凄迷,山色空 鳌保 淳凹蚪啵 苑治稣庖痪湫淳暗淖饔谩 分) 【小题 3】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
15、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答案: 【小题 1】 BC 【小题 2】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1分),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 1分),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1分)。 【小题 3】( 6分)( 1)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 2)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
16、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 3)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 ( 4)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 “感恩 ”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 (联系现实,看法正确即可。以上几点供参考,能不脱离文本,围绕其中一方面来解说,做到自圆其说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徒
17、儿只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所以师父内心其实是十分担心,决定要惩治徒儿。 C师父说这句话是为引出后面 “削伞 ”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时就应考虑到环境与人物、情节、小说主题的关系。具体答题时,还应想到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场 景,营造了一定的氛围,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了伏笔等这些常用的术语。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8、。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尽管一定程度上答题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定要尊重文章本身的价值倾向。 “学会做人 ”是本篇小说阐述的主要道理,回答时不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作答。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 余自舞象 ,辄好为诗歌。先 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 于
19、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 诚 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 亡 矣 。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
20、步之未 夷 ,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 以 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 其 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 之 词,求 知 于后世哉! 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 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 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 。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 张煌言( 1620-1664),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 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
21、。 义熙:晋安帝年号。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是 诚 笔墨之不幸也诚:实在 B而丙戌所作 亡 矣亡:逃亡 C年来叹天步之未 夷 夷:太平 D求 知 于后世哉知:了解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尚得 于 余闲吟咏性情 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 B又忆 其 可忆者,载诸楮端 实迷途 其 未远 C思借声诗 以 代年谱 处涸辙 以 犹欢 D岂欲以有韵 之 词 悦亲戚 之 情话 【小题 3】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张煌言 “好为诗歌 ”的一组是( 2分) 然犹时时窃为之 往来赠答,岁久盈箧 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无时无事不足以响
22、动心脾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 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十七年中写诗编集遇到多次厄运,接连不断的 “亡诗 ”记录,是诗的不幸,也是诗人的不幸,国家的不幸。 B作者靠 “索 ”“忆 ”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为作者青少年时期酷爱写诗,但诗稿很多都在战火中散失了。 C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激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诗集之所以命名为 “奇零草 ”,是因为诗篇散落,已非全貌;还因为集中所收,都是作者在战斗岁月的间隙中写成
23、的。 【小题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 1)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 3 分) (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3 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B 【小题 5】( 4分)然而,杜甫身逢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在入蜀途中颠沛流离,也不曾荒废写诗,直到今日,人称 “诗史 ”(或 “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 “当 ”、 “废 ”、 “风骚 ”、 “名 ”,各 1分)( 2)( 3分)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办法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没有办法度过她
24、的余生。( “无以 ”1 分, “终余年 ”1 分,句子通顺 1分。)( 3)( 3分)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宾语前置 1分, “既 ”1 分,句子通顺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亡:丢失。回到语境中 “丙戌所作 ”“丁亥所作 ”“戊子、己丑所作 ”中的 “作 ”字应是 “创作 ”的意思,因此 “亡 ”应为 “丢失 ”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 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D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A介词、在;介词、比 B代词、那些;助词、无义 C介词、用;连词、不译。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
25、;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 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回到语境中, 句前面是 “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 ”,因此与 “好为诗歌 ”无关,据 可排除 AD; 句 “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是对文稿多次丢失的感叹,也也 “好为诗歌 ”无关,至此可确定答案:为 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是想借声诗以代年谱,以诗集的完成作为自己生平的总结。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一定要沉得住气,整体理解文意,就会判断出对作者编辑诗辑
26、原因的理解是错误的。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 “当 ”解释为 “遭逢 ”, “废 ”解释为 “荒废 ”, “风骚 ”理解为 “诗 ”,“名 ”解释为 “称为 ”;第二句中 “无以 ”是固定结构,解释为 “没有办法 ”, “终 ”解释为 “度过 ”;第三句中 “以何 ”是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 “既 ”解释为 “既然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
27、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我从十五六岁起,就爱好写作诗歌,先父担心我荒废经史,一再劝戒,只得搁笔不再做诗,但有时还悄悄写上几首。中举之后,与各方名流广泛结交,诗文赠答,日积月累,诗 稿盈箱。适逢国家多难,我在江东首倡抗清大业,以往诗稿,丧失殆尽。从此,运筹帷幄在军旅之中,起草诏告于庙堂之上,空暇之际,仍不忘吟咏性情,付之笔墨。清兵渡江之后,长短诗篇,一概在战乱中丧失,实在是诗篇的不幸啊。 ks5u 我从丙戌年浮海南下,算起来,已经历了十七个春秋。这期间,忧国思家,感时伤乱,无时不令人感慨万千,无事不叫我触目惊心。率军北伐时,壮怀激烈,长歌抒怀,避虏南行间,孤寂凄凉,短诗寄情。
28、每当风雨飘摇之际,身处惊涛骇浪之巅,更加触发孤臣对大明君主的依恋,拨动游子思念亲人的心弦。这些诗篇哪里是亡国的绝望 之音,分明表达了忠臣回天无术的哀叹之心! 丁亥年春,随着倾覆的战船,丙戌年写的诗歌也沉入长江。戊子秋日,驻军平冈山,又散失了丁亥年的诗稿。庚寅夏天,率兵再次入海,戊子、己丑两年之诗又遭厄运。到了辛卯年,舟山失守,书箱中残存诗稿无一幸免。为什么我写的诗歌,竟然不幸到如此地步! 此后,搜寻新诗旧作,渐渐汇集成册。可是,丙申岁,舟山二度失陷,散失了三分之一,戊戌年,战舰在羊山倾覆,再散失十分之七,我这才相信,诗文翰墨也有在劫难逃的厄运呀。 近年以来,慨叹国运艰难不安定,等待天下太平遥遥
29、无期,我想凭借诗篇代替年谱, 于是,要回平日亲朋好友收录和宾客随从抄记的诗歌,一一加以编次。而且我记性很好,又把能够回忆起来的旧作,重新誊清,共得若干首。在我的全部诗歌中,这只能算很小一部分。 嗟呼!在国破家亡之际,我谬掌兵权,既然不能讨灭贼子以雪国仇,又怎敢凭借声诗来传名后世呢!然而,杜甫身逢天宝末年安史之乱,颠沛流离,入蜀途中,也不曾荒废写诗,直到今日,人称 “诗史 ”。陶潜生于晋亡之际,辞官归隐,写诗必以晋安帝年号 “义熙 ”记年。他们的志向令人同情,他们的情操发人深省。那么,这本诗集为何取名奇零草?一来诗篇散落,已非全貌,犹如古兵书握奇经至宋复出,而非足本,二来表明集中所收,均系作于行
30、伍之间。南明桂王永历十六年,岁次壬寅,端阳节后五日,张煌言自叙。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7-8题( 6分)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 ,良辰讵 可待! 注释: 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干戚:盾牌和板斧。 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岂。 【小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 一项是( 3分) A本诗中所写的 “精卫 ”和 “刑天 ”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作者在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
31、和意愿。 B “猛志固常在 ”中的这个 “固 ”字点明刑天的 “猛志 ”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 C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了这两个英雄的悲剧。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失败,表达自己失落消沉之情。 D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小题 2】归去来兮辞中有 “乐琴书以消忧 ”一句,请问作者在 “忧 ”什么?联系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陶渊明青年时期也有 “大济苍生 ”的梦
32、想,但社会的黑暗使他无法将其变成现实,( 1分)在此诗中,作者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 1分)实际上是诗人慨叹自己理想的无法实现,这也正是 “乐琴书以消忧 ”中的 “忧 ”的内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一定要沉得住气,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经典作品
33、内容的解读。解答时要考虑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另外还可借助第一题注释中 “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这一解释来理解。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6分) 一些负面事件,都能引发公众强烈的情绪波动,引发 “舆论围观 ”。公众开始必然力挺围观,确以为 “围观可以改变现状 ”。当看守所的 “非正常死亡 ”变得跟交通事故一样平常,当拆迁自焚变得和矿难一样频繁,当突发事件的死难者抽象为冷冰冰的数字,当无良商家为牟利在食品上的所作所为,早已成为 “审毒疲劳 ”,曾几何时,这些负面事件涉及的社会公义、道德已很难触发公共痛
34、感。到后来,民众发现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并没有因为你的 “围观 ”而改善。 请你就 “舆论围观 ”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150字左右) 答案:( 6分)答案:(示例一)舆论围观强化民 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是畅通表达诉求和反馈意见的渠道;( 2分)围观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引发关注,揭露丑闻,报道真相,保护弱者利益,守卫价值底线,激励社会进步;( 2分)舆论围观让犯罪得到法律的严惩,让恶行得到舆论的谴责,让公众的围观成为正义得以实现的保证。体现公民的社会良知和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感。( 2分) (示例二)舆论围观固然表明公众对负面现象的普遍关注,但这种围观会弥散不健康的怒气,不能清醒理性地评判事件的
35、是非曲直;( 2分)从舆论围观到舆论麻木冷漠,反映民众对现实的焦虑和无奈,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对政府的不 信任。( 2分)除愤怒之外,没有冷静的反思和清醒的自省,无法调适好个人的心态,更无法调适好整个社会的心态。( 2分)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是小型的议论文写作。解答类似题目,无论如何评价,首先应明确态度,不可模棱两可。阐述理由时要充分,要关注 6分的分值,理由不能太简单,分析要辩证,语言不能偏激。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请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填入横线处(填序号即可)。( 3分)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
36、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_ _ ,一连好几天,_ _,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_ _。 A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B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C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D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E、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F、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答: 答案:( 3分) A C E 试题分析:( 3分) A B句意思相同, A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 “不禁为之震颤 ”相呼应,故选 A。 C句 “望它们 ”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 根据语境 “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 ”“寂寞
37、”等,故应选与之照应的 E。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多处语法上的错误,请找出四处并写出修改意见。( 4 分)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最可宝贵的文化财富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正确使用汉字,尊重汉字 。当前社会上汉字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 ,错字、别字现象较普遍,损坏了汉语的优美和 纯洁 。商务印书馆以图书的高品质著称于世 ,其编校部门在长期编校实践中,依据国家有关汉字规范整理出常见的易混易错汉字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读者查考 。 (1)第 _处,改为: _ (2)第 _处,改为: _ (3)第 _
38、处,改为: _ (4)第 _处,改为: _ 答案:( 4分) “尊重汉字 ”放在 “正确使用汉字 ”前面; “汉字 ”后加 “的使用 ”; “损坏 ”改为 “损害 ”; “读者 ”前加 “供 ”。 试题分析:本题为修改题,考查角度较为全面。 处考查的是病句辨析中的语序不当, 两处考查的是病句辨析中的成分残缺, 处考查的是病句辨析中的搭配不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小题 1】下列关于三国演义情节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 ,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39、,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豪壮、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 B曹操病重,招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并下令设疑冢七十二座, “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然后死去。之后华歆逼献帝立曹丕为魏王。 C诸葛亮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叹恐不能生,于是他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主灯不灭,就可增寿,不料魏军来袭,魏延闯帐禀事,扑灭主灯,诸葛亮大怒,拔剑欲斩魏延。 D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下华佗于狱中而死,最后曹操也不治身亡。 E吕布在白门楼被缢死前曾说过一句话: “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吕布说这句话是希望刘备替自己向曹操求情。当初袁绍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助。吕布请双
40、方一同赴宴,提出通过射箭方式决定两家战或和的方案,双方都同意。最终,吕布一箭射中辕门外画戟小枝,使得双方罢兵,替刘备解了围。 【小题 2】简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5分) ( 1)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板桥 ”中,张飞是如何吓死曹操一方的夏侯杰的?刘备又为何说他 “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请简述之。 (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 情节,回答问题。( 5分) 时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悦,急聚众官商议。忽一人昂然而出曰: “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 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
41、前去许都?他去许都干什么,结果如何?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选( )答: 答案: 【小题 1】 CE 【小题 2】( 1)当时赵云在长坂坡救下阿斗,张飞帮其断后。张飞让几十骑兵在马尾上绑树枝,在林中狂奔令曹操以为有埋伏而不敢进攻。而张飞就在长坂坡上先大喊三声 “谁敢敌我 ”再没有人回答后 又大喊一声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为何 ”,就把夏侯杰吓死了。随后曹操部队大乱,退了兵。接着张飞命令拆了桥。回来禀报刘备与诸葛亮时诸葛亮说 你若不拆桥,曹操定会认为有伏兵而不敢追来。你拆了就会让曹操知道你是心虚,而前来追赶,所以刘备说张飞 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 2)张松。( 1分)张松入许都拜见曹操,
42、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因相貌丑陋遭到曹操的傲慢对待,被曹操乱棍赶走。( 2分)张松在归川的路上,赵云得命等候在路上迎接他,张松得到刘备的厚待,遂将私自绘制的西蜀地形图交给刘备。( 2分) 【小题 1】 试题分 析: C项诸葛亮只是仰天长叹,姜维欲拔剑斩魏延。 E袁绍应为袁术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43、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 子曰: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孟子曰: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 【小题 1】根据上面材料说说儒家认为怎样的行为是 “无耻的? 答: 【小题 2】结合上面文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 “行己有耻 ”及孟子的耻辱观。 答: 答案: 【小题 1】不讲信用,不守礼制,不懂道德,不知羞耻等这些都是无耻。 (任意写两点即可 ) 【小题 2】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自己认为是可耻的就不要去做。孟子认为人要有羞耻心。在现代生活,我们不要让物
44、质的诱惑,埋没了我们的羞耻心。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 文段中 “信近于义 ”“恭近于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些句加以揣摩品味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要分开解答,先概括孔子的观点,然后概括孟子的观点,概括孔子的观点时要抓住 “远耻辱 ”,概括孟子的观点时要抓住 “人不可以无耻 ”。最后要适当联系现实阐述这些观点在当代的意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有子说: “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恭敬、谨慎的态度符合于礼,才能远
45、离耻辱。 ” 孔子说: “ 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育百姓,百姓就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会遵守规矩。 ” 孟子说: “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把没有羞耻之心当成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小题 2】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小题 3】层峦耸翠,上出重宵;,。(滕王阁序) 【小题 4】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小题 5】,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小题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小题 7】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陈情表) 【小题 8】臣,死当结草。(陈情表) 答案: 【
46、小题 1】悟已往之不谏 【小题 2】感吾生之行休 【小题 3】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小题 4】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小题 5】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小题 8】生当殒首 (每句一分,错一字不得分) 试题分析:小题 1要注意 “谏 ”的写法;小题 2注意 “休 ”的准确记忆;小题 3注意 “流 ”的准确记忆;小题 4注意 “蠡 ”字的写法;小题 5注意 “鹜 ”字的字形;小题6注意 “僮 ”字的写法;小题 8注意 “殒 ”字的形旁。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缺口的杯子,买了新杯子, 他会用调羹,在杯子上轻轻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巴尔扎克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想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 材料二:沉香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材,是高级的香料。有一种树叫沉香,但它不会直接产生沉香,为了得到沉香,当地农民用力在沉香树上砍出缺口,树脂顺着伤口溢出,覆盖在伤口表层,不久,伤口处结成一层厚厚的痂,过几年,农民把痂取下,就是沉香。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