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第三次校统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 3分) A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 醯谋局食鲎孕 摹优 行 媸苯钥桑 改傅挂槐 彩窃谛行 溃 槐氐鹊讲挥米龉 沂保 爬葱行 馈 B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C张明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走到哪儿都喜欢带着相机,那是因为他要及时拍下那些白驹过隙的瞬间。 D两会代表认为税收应该从金字塔尖征收,如果标准定得太低或中庸,就会大而化之;一方面增加老百姓负担,同时也加大了税收部门的工作量。 答案: A 试题
2、分析: B项,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此处只有一方。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 C项,白驹过隙 :不能作定语修饰 “瞬间 ”,应改为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的 “稍纵即逝 ”。 D项,大而化之 :原指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多指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组是 (3分 )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 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 。 。 香气高、滋味醇、
3、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程度 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不管差别多大,选 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句总说, 句分述, 句照应 句。如此一来,再结合上下文和语境,答案:可以迅速地得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地王大
4、厦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称先进。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港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C国家质检总局提出, “十一五 ”期间要形成 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 D周克华被击毙处已经成为旅游景点, 2012年 9月,搜狐网报道:游客模仿周克华被击毙。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 “可以堪称 ”词语重复累赘。 B项, “发展 ”和 “重视 ”语序不当,应调换; “重要组成部分 ”搭配不当,应改为 “重要措施 ”。 D项,末句歧义。
5、)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龙文化源起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们认为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 “骑龙升天 ”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
6、,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 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
7、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 “人从哪里来 ”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 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 ,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 “鳞虫之长 ”,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
8、土的 “玉猪龙 ”,头部似猪首,身体呈 “C”形。所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 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
9、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 的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 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图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 “功劳 ”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
10、文化龙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 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D西水坡墓葬中的 “骑龙升天 ”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 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B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
11、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C有学者认为 ,猪是龙的起源 ,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例如 :仰韶文化中的 “鱼龙 ”和红山文化中的 “玉猪龙 ”,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B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
12、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是第 1段内容的转述,将语序稍加调整,与原文一致。 B项是 2、3段部分内容的整合,正确。
13、 C项把第 5段末一句和 4段末一句整合起来,如果联系起来看会看出是合理的。 D项强加因果。前半句已经说是 “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 ”,只能证明有 “超常的能力 ”,而不能说明保护氏族的作用,何况这一摆塑是否 “原 龙 ”还不一定。故正确选项为 D。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和信息筛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选项是偷换概念的错误,原文中 “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 ”一句,被改成 “玉猪龙和鱼龙 ”“相互渗透 ”,混淆了主体和客体,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因此是错的。故正确选项为 B。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14、。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以偏概全, 1段中 “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 ”中的 “其 ”指的是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 ”,再对照第 段 “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的话来看,应该还有 “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以外的意义。故正确选项为 A。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25分) 林巧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黄薇 李响 20世纪上半叶,职业女性崭露头角,却仍备受歧视。协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女性,也为她们设置了
15、一道不近人 情的门坎:担任住院医生的女性,一旦结婚自动解聘,女护士如果结婚必须辞职。老协和的管理者坚信,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扮演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 也许,这既是门坎,也是考验。坚定的理想和虔诚的信仰,支撑老协和女医护人员以殉道者的姿态,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她们大多终身未婚,将自己嫁给了医疗事业,她们是中国医疗史上的特蕾莎修女。 “万婴之母 ”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一是因为她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二是因为她亲手接生了 5 万多婴儿,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每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 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林巧稚的孩子。林巧稚说过: “生平最爱听的
16、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难怪很多妇女千里迢迢赶到协和找林大夫。原协和医院副院长黄人健回忆说,她曾看到林大夫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个流产的贫穷妇女,让她买营养品。 “那时林大夫的工资是 300块,像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 1921 年协和医学院落成,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的林巧稚正是在这一年考入协和。1929年,林巧稚毕业,入学时有 5个女生, 3人坚持到最后。林巧稚学业优异并热心公益,得以留校任职,她是协和第一个毕 业留院的中国女生,也因此与协和医院签下了不近人情的聘书。林巧稚怀着矛盾的心情接下这张光荣的聘书,也接下一纸枷锁。曾有说法认为林巧稚有过一
17、段朦胧的恋爱,但随着她在医院表现出色,协和派她赴欧美考察深造,恋情也不了了之。林巧稚去美国进修时,也婉拒了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 1940 年林巧稚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她又创了个纪录:协和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家人和学生劝她休息,她说: “上帝如果让我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存在的场所便是在医院病房,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治病 救人。 ”她虽然早已不是住院医师,但她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只要病人出现问题,即使是半夜也要马上通知她,否则她会生气批评。林巧稚曾说过, “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 ”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养成林巧稚单纯倔强的
18、个性,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1949年,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可以搭乘任何一次航班去任何一个城市,傅太太特别说: “这是多少人用金条换不来的。 ”林巧稚谢绝了好意。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 随着协和 “收归国有 ”,一场轰轰烈烈的 “改 造 ”运动展开,老协和知识分子首当其冲。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 “重点改造对象 ”。工作组派她的学生给她讲形势、谈理论,劝导她 “揭发美国人的文化侵略 ”。林巧稚想不通, “美国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 ” 与共产党女干部的接触,让
19、林巧稚对共产党人有了更多好感。有一天,一个穿灰色列宁服的妇女来协和挂号找林巧稚看病,林在问诊中了解到,这名患者1927年生过孩子,因为躲避国民党抓捕不能在大医院就诊,孩子夭折,自己也不能再生育,长征中又落下许多病根 后来她才知道,这位患 者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林对她更增添了同情和敬佩。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夫人张洁清来协和生孩子的时候,林巧稚经常和她聊天,但并不知道张的身份。 林巧稚与周恩来夫妇、彭真全家的交往,使她对共产党人和新政府有了新的看法。她的 “思想动态 ”被工作组敏锐地捕捉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来到协和,亲自给林巧稚写了 100多页学习体会和思想小结。林巧稚在协和大会上代表教授发言,没
20、有采用吴晗写的报告,她回顾自己在协和不问世事一心从医教书 30 年,现在她愿意 “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祖国 ”。言辞朴实恳切,在场许多老协和人流下眼泪。 20世纪 50年 代中后期,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共产党。林巧稚对周恩来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能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入党恐怕不便。周恩来宽慰她不必介意这个问题,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文革 ”中,林巧稚推着四轮车给病人打针送药,清洗便盆,倒痰盂 这些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毕竟,她还没有 离开协和,她说这已经是再幸运不过。“文革 ”结束后,林巧稚已近 80岁,体质逐渐衰弱。 1983年春,林巧稚病情恶化,陷入昏迷,她总是断断续
21、续地喊: “快!快!拿产钳来!产 钳 ”4 月 22日,林巧稚在协和的病床上走向人生终点 。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 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节选自 2012年文汇报)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协和医院能接纳女性医护工作者,在 20世纪上半叶已算是开明之举,所以它对住院女医生和女护士提出的工作就不许结婚的特殊要求虽不合情也是合理的。 B像林巧稚这样的老协和女医护人员凭借着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大都终身未婚,像特蕾莎修女一样以爱心坚持工作。 C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林巧稚又考入协和医学院,在学习八
22、 年后留校任职。林巧稚在协和医院成功地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第一个中国籍女主任。 D文中写道林巧稚与邓颖超、张洁清有意的交往后,自己对共产党人有了好感,说明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 E文革期间,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里仍然一丝不苟地做着医护工作,说明她对医院和患者的感情没有因政治运动而改变。 【小题 2】林巧稚热爱自己的工作,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三条。 (6分 ) 【小题 3】单纯倔强的个性使得林巧稚对政治一无所知又毫无兴趣,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 (6分 ) 【小题 4】林巧稚 对政治毫无兴趣,可她却曾拒绝过美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这是否矛盾?请结合传记
23、谈谈你对林巧稚的理解和评价。 (8分 )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2】 6分,每点 1分) 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坚持考入协和医学院并能够坚持到毕业; 毕业后接受特殊的聘书条件献身医护工作; 在医院接生 5万多名婴儿(被誉为 “万婴之母 ”); 认真、耐心、富有爱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留学深造过程中曾拒绝外国医院的挽留; 不管个人遭遇到什么打击都与协和医院不离不弃(也可以答 “捐出存款给医院托儿所 ”)。 【小题 3】( 6分,其中 各 2分, 各 1分) 北平解放之际,林巧稚拒绝了傅作义夫人送与机票的好意; 协和医院被收归国有后,林巧稚成了重点改造对象,她想不通; 在协和医院大会
24、上发言时她没有采用北京市副市长给自己写好的发言稿; 很多著名知识分子入党时,她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自己是基督徒不便入党。 【小题 4】( 8分)不矛盾。( 1分)她留学深造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拒绝美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是出自林巧稚对中国医疗事业的热爱;( 2分)对国家政局的变化和后来的政治运动以及政界人物,她的确不感兴趣,只是关心自己的医疗事业。( 3分)从传记中我们看到的林巧稚 就是一位嫁给了协和医院的万婴之母。(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 项 “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误解原文,牵强附会;D项 “有意的交往 ”错误; A项 “合理 ”,具体指合乎当时协和医院的要求
25、。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意,然后在全文中找出表现林巧稚热爱自己的工作的句子,并加以概括。注意通过事例来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林巧稚拒绝了傅作义夫人送的机票;林巧稚成了 重点改造对象,她想不通;没有采用北京市副市长给自己写好的发言稿;她说自己不便入党等事例,可以看出她的这一特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作者的情感态度,注意林巧稚在作者眼中的身份、地位以及
26、价值观等,并结合文章相关林巧稚的一些故事来作答。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25分) 一小时的故事 【美】凯特 肖班 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她的姐姐朱赛芬在告诉她时,话都没能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 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 “死亡者 ”一项中,布兰特雷 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 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
27、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 着她。 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唧唧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身子抖动一下。 她还年轻,美丽。白皙而沉着的脸,
28、显示出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 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作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那是从空中爬出来的,正穿过洋溢在空气中的声音、气味、色彩而向她奔来。 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 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 “自由了,自 由了,自由了! ”但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一副
29、茫然、恐惧的神情。接着,她的目光开始变得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透过那痛苦的时刻她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 当然,她是爱过他的 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 她现在突然认识到这是她身上最强烈的一种冲动! “自由了!身心自由了! ”她悄悄低语。 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 “露
30、易丝,你干什么呢?看在上帝的份上开开门吧! ”“去吧,我没事。 ”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岁月将会如何。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所有。她悄悄地作了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的生命长久一些。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她终于站了起来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她紧紧搂着姐姐的腰,她们一起下楼去了。理查德正 站在下面等着她们。 有人在用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 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待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
31、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 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 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有删改) 【注】凯特 肖班( 1851-1904)生活在 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 “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 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突然地 “丧夫 ”事件使心脏有毛病的马拉德夫人备受打击,而丈夫的 “死 ”而复生又给她以极度的高兴,这些突然地变化使马拉德夫人猝不及防而死。 B理查德看见 “死亡者 ”名单中马拉德的名字,又通过电报确认,但并未见到马拉德的尸体,这为后文马拉德 “死
32、 ”而复生埋下了伏笔,使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C马拉德夫人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就一屁股坐进了那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这时她全身的精疲力竭是由 “丧夫 ”后的过度悲伤和放声大哭所致。 D马拉德夫人在得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 “暴 风雨般 ”放声大哭起来。 “暴风雨 ”表面上形容她的哭势强烈迅猛,深层却在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的来得猛去得快。 E马拉德夫人眼中透露着炽热的凯旋般的光芒,她不自觉地摆出了一副胜利女神的姿态,心情欢愉并且不知掩饰地紧搂着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楼去。 【小题 2】本文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小说对布兰特雷 马拉德和他夫人的描写一暗一明,请简要分
33、析他们各自的形象。 【小题 4】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曲关于人性解放的挽歌,也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声人生无常的吁叹,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 和具体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2】 烘托欢快愉悦的气氛。 暗示人物获得自由后的兴奋舒适心情。 为下文人物的心情转变作铺垫。(每点 2分) 【小题 3】 布兰特雷 马拉德是男权社会的代表。他表面对妻子关心爱护,实质上却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妻子并使其屈从,是无视妻子人格的专制男人。( 2分) 马拉德夫人逆来顺受,曾屈从于夫权而不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个性得不到张扬,也没有自己的爱恨,毫无自由可言。( 2分)丈夫的 “死 ”让她失去
34、了逆来顺受的环境,唤醒了她的反叛意识,她开始呼唤自由,祈祷为自己而活并且要活 得长久。( 2分)( 6分) 【小题 4】观点一:我同意 “挽歌 ”一说。 在得到丈夫 “死讯 ”前,马拉德夫人也许曾有过追求个性解放的念头,但从来没有付诸行动,而是一直处于不自由状态,没有爱与安全感。 得到丈夫 “死讯 ”后,马拉德夫人呼唤的自由又因丈夫 “死 ”而复生而失去,导致了马拉德夫人 “喜极 ”而亡。 小说主题也表现出人性解放道路的坎坷与漫长,甚至需要付出死亡的代价。 观点二:我同意 “人生无常的吁叹 ”一说。 短短一小时内,马拉德夫人经历了从痛苦到欢愉,又从欢愉到死亡的过程,显示出世事难料与人生无常。
35、布兰特雷 马拉德 之死从故事本身来看已千真万确,但在短短一小时内他居然又 “死 ”而复生,显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在主题上也展示出人生变化的无常,一小时也能发生人生的重大变故。(观点明确 2分,分析合理充分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 “丈夫的死而复生又给她以极度的高兴 ”错。 “极度的高兴 ”是因为她可以获得自由。 C 项,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丈夫专制下的屈从生活。 E 项,“紧紧搂着姐姐的腰 ”就是一种掩饰。(答 D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AE不给分)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五自然段 运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
36、,要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比如“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 ”这句描写,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渲染了欢愉的气氛,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考点:分析重要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全文,熟读故事,把握马拉德夫人在一个小时内的表现,从而分析其形象,并通过一些事件和言语,来说明其丈夫的形象特点。 考点:分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可以从第一个方面回答,也可从第二个方面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
37、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9分) 拜住,安童孙也。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 “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 ”竟不往。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 “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从之。帝尝谓拜住曰: “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安童
38、相 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 P。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 “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 责 之,可乎? ”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 引 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 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 “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 视 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上悟,夺其官。奸党铁失等甚惧
39、,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 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节选自元史 拜住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以乃祖安童 相 世祖克成善治也相:辅助 B以金谷细务 责 之责:责罚 C铁木迭儿复 引 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引:推荐 D拜住以海运粮 视 世祖时顿增数倍视:观察 【小题 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
40、“贤 ”的一组是( )( 3分) 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遣使赴上都告变 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拜住是元初名相安童的孙子。早年在朝廷官袭宿卫长,后虽然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宁可得罪太子,也不愿为其招来祸端。 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使张养浩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右丞相铁木迭儿在朝中打击异己,滥杀大臣。拜住暗中进言,使王毅、高P得以保全。张思明因忌恨拜住方正而密谋陷害时 ,拜住则
41、不予计较。 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小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 三月 ,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 5分) 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1)拜住跟随皇帝到上都,皇帝认为行宫亨丽殿规模狭小,想再扩建它。( 2)张思明现在凭借右宰相仇恨我,我如果谋求报复他,这不只是我们两人的不幸,也是国家的不幸。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
42、)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根据语境,“视 ”应该为 “比照,与 比 ”。故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是拜住的行事准则; “遣使赴上都告变 ”是晋王所为; “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是间接表现。故选 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根据语境判断可知, “拜住不与太子结交是防止天子猜疑,二人都因之获罪,而非他要得罪太子 ”,故选 A。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43、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的关键字是 “幸 ”“制度 ”“卑隘 ”“广 ”。 ( 2)句中的关键字是 “以 ”“仇 ”“报 ”“特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拜住是安童的孙子。至大二年,承袭祖上职位担任宿卫长。英宗 做太子时,向身边侍卫询问宿卫的情况,侍卫们都说拜住这个人很贤能。英宗派人去召他前来,要和他交谈。拜住对使者说: “在可能产生嫌疑的时候,君子应该小心对待。我担任天子的宿卫长
44、,如果与太子私自往来,我固然会获罪,大概也不是太子的幸事吧? ”他最终也没有去见太子。至治元年正月,英宗想在宫中搭建彩楼,元宵节夜晚张灯设宴。当时英宗还处在为先帝服丧期间,参议张养浩上书劝谏,拜住认为应该进谏,便带着张养浩的奏疏向英宗上奏,英宗高兴地接受了劝谏,停止了喜庆活动,并赏赐锦帛给张养浩,来表彰他敢于直言。三月,拜住跟随皇帝出巡上都, 皇帝认为当地行宫亨丽殿规模狭小,想再加以扩建。拜住上奏说: “陛下刚登上大位,不去了解民间疾苦,却急于大兴土木导致影响农业生产,恐怕会让老百姓失望。 ”英宗听取了拜住的意见。英宗曾对拜住说: “我把重任委托给你,是因为你的祖父安童辅佐世祖能够很好地治理天
45、下。 ”当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多次杀害大臣,买卖官司,卖官鬻爵,大肆结党营私,凡是不肯依附自己的一定借故除掉。尤其憎厌平章王毅和右丞高 P,以京城各粮仓储藏的粮食缺失为理由,要上奏英宗将二人杀掉。拜住私下对皇帝说: “讨论治国大计,是丞相的职责,如果用钱粮上的小事来责罚他 们,合适吗? ”英宗认为他说得对,于是王毅和高 P都得以活命。铁木迭儿又推荐参知政事张思明担任左丞来帮助自己。张思明忌恨拜住为人正直,阴谋中伤陷害拜住。拜住身边的人得知内情后,就找机会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拜住,并且提请拜住防备他们。拜住说: “大臣合作协调,是国家的幸事。现在因为右宰相仇视我,我便想法报复,这不只是我们二人的不幸,也
46、是国家的不幸。你们不必再说了。 ”夏季六月,拜住因为从江南海运来的粮食比起世祖时代剧增了好几倍,现在江南百姓困苦到极点,而京师的粮食又很充足,便上奏请求每年减少二十万石海运的粮食。英宗于是 减免了运粮。这时,铁木迭儿的罪过一天天地暴露出来,拜住将他所有的罪恶都上奏英宗。英宗醒悟过来,于是剥夺了铁木迭儿的官爵。铁木迭儿的党羽铁失等人十分害怕,于是便萌生了谋反之心。当时晋王也孙帖木儿镇守北方边境,铁失暗地里派人到晋王那里,把造反的阴谋告诉他,相约事成后推举晋王做皇帝。晋王下令将报信的人囚禁起来,派使者到上都举报奸党的阴谋。使者还没有到达上都,英宗皇帝已经返回南方,停留在南坡,铁失等人在夜间用他们统
47、领的阿速卫兵作为外应,杀死拜住,又在营帐中杀死英宗。晋王登上皇位,铁失等人被处死。晋王下令有关部门安排 仪仗队,由百官和有才德的老人在前面引路,抬着拜住的画像送到海云寺,在那里举行大规模的佛事。参观仪式的有一万多人,没有不感叹惋惜而流下眼泪的。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相关问题。 卜算子 旅雁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 缴 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 靖康元年( 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小题 1】本词描写了 “旅雁 ”怎样的形象?透
48、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 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 6分) 【小题 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分) 答案: 【小题 1】旅雁的形象: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每点 1分)南渡的画面: 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 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 亲人失散,哭声不断。(意思对即可,每点 1 分)(共 6分) 【小题 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 2分)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 3分)(共 5分) 试题分 析:通过小注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所以以此可以想到托物言志或者象征手法,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另外,回答第二问时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