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广东省兴宁一中高三 8月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 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3分) A 震 灾 /赈 灾 咯 血 /炮 烙蹊 跷 /独辟 蹊 径 B游 弋 /颐 养 侪 辈 /跻 身 轴 承 /垂直 轴 线 C 纰 漏 /癖 好袅 娜 /挪 用 薄 荷 /薄 利多销 D 颈 联 /径 自会 晤 /梧 桐 厦 门 /高楼大 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等读音知识。字音考题看似简单,其实暗藏杀机,特别是 对说普通话有缺陷的方言区考生,一定要注意平时学习中的正确识读,不断提高自己的识记能力。正确读 音为: A震、赈都
2、读 zhn,咯 k/烙 lu,蹊 q/蹊 x; B弋 y/颐 y,侪 chi/跻 j,轴 zhu; C纰 p/ 癖 p,娜、挪都读 nu,薄 b/薄 b; D颈 jn/径 jn,晤 w/梧 w,厦xi/厦 sh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改革开放 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固然令世人 刮目 ,但是,部分地区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种 饮鸠止渴 的做法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印度博帕尔事件、日本水误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无一不是 教训 。谁都不希望这些悲剧在中国重演。好在国人已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
3、,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 呼之欲出 了。 A刮目 B饮鸩止渴 C教训 D呼之欲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A刮目:即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B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C教训:指先前失败的事情或经历,可以做为以后行事的准则或警戒。 D呼之欲出: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
4、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女性学者被称为 “美女学者 ”,我还听过 “美女主持 ”“美女政治家 ”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教育主管部门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 D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否定不当,去掉 “没 ”; B项并列不当, “生活用品 ”包括 “床上用品 ”; D项不合逻辑, “两年 ”和 “五年 ”应该对调。 考点
5、: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盼着吃上馒头,曾是北方农人撑持灵魂的精神支柱。在五谷中,唯有小麦历经了去岁和来年的秋、冬、春、夏四季。小麦经过,方可完成它的生命旅程。它的生命元素里浸透过,。昔年,小麦向被北方农人视为高贵的象征。 春水的浇灌,夏风的熏陶 秋雨的滋润,冬雪的覆盖 月的明丽,星的璀璨,日的辉煌 霜的清冽,露的晶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型题要注 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还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分析可知:要与 “经过
6、 ”“浸透过 ”搭配; “生命旅程 ”依秋、冬、春、夏顺序; “生命元素 ”依出土前后、由内在而外在的顺序组成。 考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15分) 攻玉之石:韩石山 访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韩石山先生 桑眉 记者:读您的自传既贱且辱此一生颇多感慨 ,你们那代人经历太曲折 ,对生命的脉搏也把握、体会得深刻些 ,这一方面是否也为您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 ”矿源 ” 韩石山(后文简称韩):更多的是给了我一种坚忍不拔的志气。写小说时还有点用处,做学问就没什么关系了。五年大学,只读了半年书,怎么都不能说是好事。 记者:您 1972年就开始发表作品
7、,首先是以写小说为读者熟知。曾有人说您的小说能打八九分,但却没特别突出的 这话在理吗?你自己怎么看 韩:这话是评论家阎纲先生说的,时间在 1980年。他的看法是对的。那时候兴解放思想,突破禁区。我 “出身 ”不好,多年受熬煎,写作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改变自身的处境,绝不会有 “突破禁区 ”的胆量。只 能在艺术上多下些功夫,自然也就难以达到 “十分 ”的地步。 记者:在读者感觉中,批评家是凌厉、严肃、公正的,是对文学有引导作用的,您是以文学批评 “闻名 ”却不喜欢 “批评家 ”这个头衔,反倒喜欢人物传记,为什么? 韩:我确实不喜欢人家叫我 “批评家 ”。因为这是我用力最少的一个门类,可说是 “见义
8、勇为 ”吧。再就是,我觉得,一个文化人,不能光当批评家。那就等于,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干,专门找别人的茬儿。或是一个人不去上班,天天在马路上等着 “见义勇为 ”。批评家最好是兼职,有自己的主业,且在主业上有成就,这样你说的话,才能说到点子 上,人家才会服气。 记者:在部分人印象中工历史的大多 “迂腐 ”,但你却显得开明。您传记的主角都是 “时代先锋 ” 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我个人认为,喜欢徐志摩或研究徐志摩的人,必是良善、浪漫,具有诗人气质的。您似乎也喜欢诗歌 韩:这话说得好,我爱听。虽说没有学好历史,但我是个有 “历史癖 ”的人,爱读历史书,爱穷究历史上的事。我写李健吾传徐
9、志摩传,还有最近出版的张颔传 一位睿智的学者,都是当作史书写的。先做年谱,再写传文。徐志摩年谱写了五六十万字,传文不过三十几万。 工历史的大多迂腐,是有这个说法,但好的历史学家,却难说迂腐,你看唐德刚先生的史学著作,比如袁氏当国,写得多活泛。我喜欢旧体诗,新诗嘛,只喜欢徐志摩等少数人的。 记者:打石成玉。生活的磨砺其实也是一个拣选的过程,您们那代人,挺过来的皆为攻玉之石,既不卑不亢亦不愤世嫉俗,反倒乐观率性!比如您,作文章活泼、幽默、率性,写字如行云流水 看到您和外孙皮皮的生活照特别温馨,您的真性情由此也可见一斑 这些应该都是您受到广大读者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对读者有什么寄语么? 韩:现在退
10、休了,还挂着一个山西省作协副主席的 空名,过去当过县委副书记(挂职),当过刊物主编,但我觉得,到了这个年纪,我的最高职务和最高职称,不是别的,而是这个 “姥爷 ”,也可以写成 “老爷 ”。这些日子,女儿有事,每天下午都是我去接孩子放学,一边走一边与外孙说说笑笑,那感觉之美,可说此生少有。寄语嘛,我要说,年轻时一定要审时度势,努力上进,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选自上层 2010年第 6期,有删改 ) 【小题 1】文章主标题中的关键词 “攻玉之石 ”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 方面?( 5分) 【小题 3】
11、纵观全文,从韩石山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哪些因素有助于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请简要归纳。( 6分) 答案: 【小题 1】这个词一语 双关 ,其中的 “石 ”字与 被访者名字中的 “石 ”字相同,是对被访者的指代,带出了本文 采访的对象 ;( 2分)又精辟地概括了被访者 充满磨难的人生经历 和 人生的大成就 。( 2分) 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被访者的经历与创作的关系(注意表述) ,被访者 对自己小说的评价 ,被访者的 喜好与性格 ,被访者 对读者的寄语 。 5分。每点 1分,答出四点给 5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 题 3】 坚忍不拔的志气(注意表述) ,实事求是的 态度 ,
12、丰富(曲折)的生活 经历 ,端正的 创作目的 ,突破禁区的 胆量 ,在 艺术 上不断提升水平,广博的 学识 。 6分。每点 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只是参考答案:,应 “观点 +举例 ”。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语言的能力。通读全文,主标题 “攻玉之石 ”拟题可谓巧妙、准确、恰当, 且内涵丰富,既有实指更有象征性的虚指,即客观的石和充满磨难的人生经历且有人生大成就的作者,拟 题真是一语双关,值得深思、学习。答题应从此角度思考。 考点:分析语言特 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可采用直接摘取法,把文
13、中重要的语句摘取出来即可。捕捉、区分信息,略过无关信息,概括 有效信息,提炼所需信息。统观这篇访谈,文中记者是从被访者的经历、性格、对自己作品的认识和寄语 读者等方面来提出问题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该题从 “有助于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因素 ”角度让学生简要归纳。阅读全文可知,其采分点分布较分散,考生应结合记者提出的问题分别去提炼、概括、整合。注意不要简单照抄原文。一定抓住关键字词组织。如,经历、态度、气质、胆量和学识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三千里远的一场情奔 张晓风
14、 湖极小,但是它自己并不知道。由于云来雾去,取名梦幻,关于这一点,它自己也一并不知。 云经过,失足坠入,浅浅的水位已足够溢为盈盈眼波。阳光经过,失足坠入,暖暖的火种也刚 好点燃顾盼的神采。月色经过,山风经过,唯候鸟经过徘徊伫足之余竟留下三千公里外的孢囊,这是后话,此处且按下不表。 有人说日据时代旧名鸭池的就是它,有人说不然。有当地居民说小时候在此看到满池野鸭。有人说今天虽不见水鸟,但仍拾到鸟羽,可见千年来追逐阳光的候鸟仍然深深眷爱这条南巡的旧时路,有人在附近的其他池子里发现五十只雁鸭,劫余重逢,真是惊喜莫名。这被相思林和坡草密密护持钟爱的一池清凉,却也是使许多学者和专家惊讶困惑而不甚了然的小小
15、谜团。我喜欢在众说纷纭之际在小湖守着自己那份置身事外的闲定。 湖上遍生针兰,一一直 立,池面也因而好看得有如翠绫制成的针插。但湖中的惊人情节却在水韭,水韭是水生蕨类,整场回肠荡气的生生死死全在湖面下悄然无息地进行。 有学者认为它来自东北,由于做了候鸟免费的搭乘客,一路旅行三千公里,托生到这遥远的他乡。想它不费一文,不功一趾,却乘上丰美充实的冬羽,在属于鸟类的旅游季出发,一路上穿虹贯日,又哪知冥冥中注定落在此山此湖,成为水韭世界里立足点最南的一族。如果说流浪,谁也没本事把流浪故事编制得如此潇洒华丽。如果说情奔,谁也没有机会远走得如此彻底。但这善于流浪和冲激的生命却也同样善于扎根收敛。植物根系 的
16、教授钻井四公尺,湖底的淤泥里仍有水韭的遗迹。湖底显然另有一层属于水韭的 “古代文明 ”,推算起来,这一族的迁移也有若干万年了。水韭被写成了硕士论文,然后又被写成了博士论文 然而却没有人知道,在哪一年秋天,在哪一只泛彩的羽翼中夹带了那偷渡的情奔少年,从此落地繁殖,迁都立国。 使我像遭人念了 “定身符咒 ”一般站在高坡上俯视这小湖而不能移足的是什么呢?整个故事在哪一点上使我噤默不能作声呢?这水韭如此曲折柔细像市场一根不必花钱买的小葱,却仍像某些生命一样,亦有其极柔弱极美丽而极不堪探索碰触的心情。如此大浪荡和大守成, 岂不也是每个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境界?以芥子之微远行三千里,在方寸之地托身十万年,这里
17、面有什么我说不清却能感知的神秘。 水韭且又有 “旱眠 ”,旱季里池水一枯见底,但在晒干的老株下,沼泽微润,孢子便在其中蓄势待发,雨季一至,立刻伸头舒臂,为自己取得 “翠绿权 ”。 诗人或者可以用优雅的缓调吟哦出 “山中一夜雨,树抄万重泉 ”的句子,但实质的生命却有其奔莽剧烈近乎痛楚的动作。一夜山雨后,小小的湖泊承受满溢的祝福。行人经过,只见湖面轻烟绾梦,却哪里知道成千上万的生命正在作至精至猛的生死之搏。只有一个雨季可供演出,只有一个雨季可 恣疯狂,在死亡尚未降临之际,在一切尚未来不及之前,满池水韭怒生如沸水初扬 然而我们不知道,我们人类所见的一向只是澄明安静浑无一事的湖面。这世界被造得太奢华太
18、繁复,我们在惊奇自己的一生都力不从心之余,谁又真有精力去探悉别种生命的生死存亡呢?谁能相信小小湖底竟也是生命神迹显灵显圣的道场呢? 梭罗一度拥有瓦尔登湖,宋儒依傍了鹅湖,而我想要这鲜澄的梦幻湖,可以吗?我打算派出一部分的自己屯守在此,守住湖上的寒烟,守住寒烟下水韭的生生世世,且守住那烟织雾纺之余被一起混纺在湖景里的自己。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小题 1】综观全文,本文标题 “三千里远的一场情奔 ”的含义是什么? ( 4分) 【小题 2】文章开头作者用三段笔墨描写梦幻湖,请简要分析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3】对于梦幻湖, “我 ”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
19、合文章进行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三千里远的一场情奔 ”是指 十万年前 , 水韭的种子 在无意中由候鸟从东北携带至南方的 梦幻湖 ,并从此在梦幻湖 扎根繁衍 。 4分。时间 1分,地点 1分, “水韭的种子 ”1 分,扎根繁衍 1分。 【小题 2】开头 描写梦幻湖的美丽景色和传奇故事 , 点明地点,交待 背景 ,营造 浪漫意境 , 为 下文候鸟在这里栖息,无意中留下了 水韭种子在这里扎根繁衍作铺垫。 5分。描写梦幻湖的内容 2分,点明地点、交待背景 1分,营造意境1分,为下文铺垫 1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3】文章开头,作者写道 “我喜欢在众说纷
20、纭之际在小湖守着自己那份置身事外的闲定 ”,而在文章结尾却说 “我打算派出一部分的自己屯守在此 ”,由开始对梦幻湖 冷眼旁观的态度 转而为 对梦幻湖的无限依恋 并 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这种态度变化的 原因 在于梦幻湖中水韭那种顽强的旺盛的 生命力对 “我 ”的震撼与给 “我 ”的感悟。 6分。态度变化 3分,分析原因 3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语言的能力。首先审准题意,抓住 “三千里远 ”和“情奔 ”两方面去理解。再通读全文,思考角度如下: 水韭的种子由候鸟从东北携带至南方的梦幻湖。 在梦幻湖扎根繁衍,水韭顽强的生命力。 考点:欣赏
21、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手法鉴赏的能力。湖极小,由于云来雾去,取名梦幻。浅浅的水位溢为盈盈眼波,阳光经过也刚好点燃顾盼的神采 , 月色经过,山风经过,候鸟经过徘徊伫足。千年来追逐阳光的候鸟深深眷爱这条南巡的旧时路。这被相思林和坡草密密护持钟爱的一池清凉是那么让人心驰神往。前三段描写梦幻湖的美丽景色和传奇故事,点明地点,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做好正文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纵观全文,作者对梦幻湖从
22、认识上有一个态度上的变化即由开始的冷眼旁观转化为无限依恋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情感的变化缘于千里而来的水韭,因它顽强旺盛生命力的震 撼和个人感悟。不仅作者,读者读过此文也会从思想认识上有了深深的启迪和境界提高,作者也正是通过对物的生命赞叹,去引领读者思考人生,感悟人应具有的理想和追求。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美学、艺术与宗教 北京天坛象征天,颜色是蓝的,形状是圆的,人到了天坛祭天时,人感到天的至高无上,人在天坛下,只能翘首仰望,天显得高不可攀。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祭天。这是中
23、国儒教的政教合一的一种表现。宗教利用艺术让人们 接受宗教神学观点,通过图像说明宗教的真理。艺术作品以物质作为媒介、手段,表达宗教最高的理想。宗教用的媒介有声音、色调、线条、建筑材料、语言等,各种媒介表达人们的观念、祈求,也就是表达宗教所提倡的 “意向 ”。 以音乐为例,各种宗教音乐不一样,基督教颂神诗与佛教的佛曲不一样,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都是表达对信仰对象赞叹、仰慕的感情,都表达一种要求得到外来强大力量拯救苦难的心情。宗教建筑的色调、线条也如此。大的宗教建筑,天幕的颜色都较庄重,摒弃华丽的颜色。寺庙建筑也是尽量的高大宏伟,使瞻仰者站在建筑物前感到自己的渺 小。从这不难看出,宗教与美学之间的关
24、系,即宗教利用形象表达宗教的抽象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用有形来表达无形,以种种方式,通过视觉、听觉施以宗教建筑、音乐的刺激,引起敬慕之感。对神的崇拜,也就是对自己的缩小,一方面夸大崇拜对象,一方面缩小自己。不管什么宗教都要使人感到在神面前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不管什么宗教都要证明人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只有神的权力是无限的,是永恒的。这些可以用哲学、文学来表示,也可用艺术表示。 在许多社会未知数面前,宗教在社会上还起作用。比如宗教画的圣母像,表现圣洁、慈祥。因为在到处充满争斗 、竞争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残酷而紧张,宗教宣传它那里有真正的同情和怜悯。塑造佛像面貌多表现为慈祥,用来反衬人世间的冷酷,给
25、苦难者以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俘虏信徒的一种手法。从高大的佛塑像的头部挂一条垂直线到地面,可以发现佛像并不是垂直的,而是全身微向前倾斜。这并不是塑造者技术上的失误,恰恰表示塑造者的匠心,它可以使朝拜者产生佛像与朝拜者亲近的印象。 这是以艺术形象表示宗教意图 。从这可以看出,宗教艺术的作用不能仅仅看作美的形象。研究宗教,要时刻想到它的社会性,忘掉这一点就会忘掉宗教之所以为宗教这一主要性质。 宗 教音乐,一般不激烈、不刺激,节奏缓和,无很高的高音,也无很低的低音。这种音乐可以收到较好的宗教效果。信徒们从闹嚷嚷的世俗生活中,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清静、安谧、肃穆的境界,暂时摆脱了紧张、喧闹,享受一下缓和松散的
26、气氛,使内心得到调整。 在中国,封建社会要维持它的存在,维持阶级的统治,必须有一整套上层建筑,从各个领域共同维护纲常名教,忠君忠国、孝顺父母,儒教、佛教、道教都一样,通过文学、艺术、音乐为一个共同的封建社会服务。 (选自天人之际有删改) 【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选对一项 给 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 5分) A作者认为,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因为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没有资格祭天。 B借助于艺术,宗教可以表达、宣传其真理、神学观点和最高理想。 C宗教提倡的 “意向 ”正是人们利用各种媒介所表达的观念和祈求。 D宗教通过具体的形象刺激人们
27、的感官,表达抽象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 E宗教艺术既有美的形象,亦有社会作用,而后者是主要的方面。 【小题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为了使瞻仰者感到自己的渺小,宗教建筑都会建得高大宏伟,摒弃华丽的颜色。 B不管是哪一种宗教音乐都会有相同的地方,即表达对神的崇拜,对人自身的缩小。 C无论用哲学、文学还是艺术的形式,宗教都要证明只有神的权力才是永恒无限的。 D宗教音乐通常节奏缓和,音调适中,让信徒在聆听时摆脱世俗的喧嚣,获得心灵的宁静。 【小题 3】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是以艺术形象表示宗教意图。 ”请说说以哪些艺术形象表示什么宗教意图。( 4分) 【小题 4】
28、四川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 坐像。大佛依山凿成,头与山齐,双手抚膝,神情肃穆,临江危坐。大佛通高 71 米,头宽 10米,脚背宽 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依据文意,分析乐山大佛如何体现宗教与艺术(或美学)之间的关系。( 4分) 答案: 【小题 1】 A C 【小题 2】 A 【小题 3】 宗教画的圣母像,表现圣洁、慈祥。 塑造佛像面貌多表现为慈祥,使信徒感觉到来自宗教的真正的同情和怜悯。 佛像全身微向前倾斜,使朝拜者有亲近感。(答对 1点 2分, 2点 3分, 3点得 4分。) 【小题 4】 乐山大佛异常高大,人在他面前相形之下显得渺小,可以引起对神
29、的崇拜。 乐 山大佛神情肃穆,可以引起人们的敬慕之感,容易进入安谧、肃穆的境界。 面对流转而逝的江水,乐山大佛如山般正襟危坐,可以使人感到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只有神的权力是无限的,是永恒的。(每点应点明佛像(艺术)、所体现的宗教 “意向 ”,意思对即可。答对 1点 2分,任 2点得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选项 A 作者认为 ,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 因为 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没有资格祭天。 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一段第三、四行。选项所述不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对此不是肯定性转述,而是带有批判意味。 原文 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根本没
30、有资格祭天。 这是中国儒教的政教合一的一种表现 。 C选项 C宗教提倡的 “意向 ”正是 人们利用各种媒介所表达 的观念和祈求。 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一段末尾。选项张冠李戴,原文是宗教利用媒介表达人们的观念和祈求。主体是“宗教 ”而不是 “人们 ”。 原文 宗教用的媒介 有声音、色调、线条、建筑材料、语言等,各种媒介 表达人们的观念、祈求 ,也就是表达宗教所提倡的 “意向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
31、测,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想象。 A选项 A为了使瞻仰者感到自己的渺小, 宗教建筑都会 建得高大宏伟,摒弃华丽的颜色。 解说:见原文第二段第三至五行。 A项随意扩大所指范围。注意原文 “大的宗教建筑,天幕的颜色 摒弃华丽的颜色 ”“尽量的高大宏伟 ”。 原文 大的宗教建筑 , 天幕的颜色 都较庄重,摒弃华丽的颜色。 寺庙建筑也是尽量 的高大宏伟,使瞻仰者站在建筑物前感到自己的渺小。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是 “局部 ”题,一般在题目出处附近寻找答案:。考题是对文章局部内容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类题目不按文章的思路,而另
32、外提出一个标准,要求把相关零散材料归纳起来,作为要点。要弄清段内各个句子的意思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本题答案:集中在第 3段内容中,加以提炼、归纳、整合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一般是观点归纳或分 析题,有时要关照全文,先要弄清是什么观点。应结合题目要求,辨清考题是以全文归纳,还是就某一段或几段归纳,是否还需要自己加以提炼、概括。本题是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答案:要点也比较分散。答案:主要集中在 两段。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33、22分) 何乔新 乔新,字廷秀,江西广昌人。时乔新已登景泰五年进士,官南京礼部主事,成化四年迁福建副使。所属寿宁银矿,盗采者聚众千余人,募兵击擒其 魁 。福安、宁德银矿久绝,有司责课,民多破产。乔新以为言,减三之二。兴化民自洪武初受牛 于 官,至是犹岁课其租,奏免之。迁河南按察使。 岁大饥,故事,振贷迄秋止 。乔新曰: “止于秋,谓秋成可仰也,今秋可但已乎? ”振至明年麦熟 乃止。都御史原杰以招抚流民至南阳,引乔新自助。 初项忠驱流民过当民闻杰至益窜山谷乔新躬往招之附籍者六万余户 。迁湖广右布政使。荆州民苦徭役,验丁口贫富,列为九等,民便之。 乔新性廉介,观政工部时,尝使淮西。巢令阎徽少学 于
34、 文渊 , 以 金币馈。乔新却之,阎曰: “以寿吾师耳。 ”乔新曰: “子欲寿吾亲, 因 他人致之则可, 因 吾致之则不可。 ”卒不受。福建市舶中官死,镇守者分其赀 遗 三司,乔新独固辞。不得,输之于库。既家居,杨爱遣使厚致赠,且献良材可为榇者,乔新坚却之。 罢归后,巡按江西御史陈诠奏: “乔新始终全节, 中间只以受亲故馈遗之嫌,勒令致仕,进退黯昧,诚为可惜 。乞行 勘 ,本官如无疾则行取任用,有疾则加慰劳, 以 存故旧之恩,全进退之节。 ”不许。后中外多论荐,竟不复起。十五年卒,年七十六。 江西巡抚林俊为彭韶及乔新请谥,吏部覆从之。有旨令上乔新致仕之由,给事中吴世忠言: “乔新学行、政事莫不
35、优,忠勤刚介,老而弥笃。御史邹 鲁挟私诬劾,一辞不辨,恬然退归。杜门著书,人事寡接,士大夫莫不高其行。若必考退身之由,疑旌贤之 典 ,则如宋蒋之奇尝诬奏欧阳修矣,胡 辈尝诬奏朱熹矣,未闻以一人私情废万世公论也。 ”事竟寝。正德十一年,广昌知县张杰复以为言,乃 赠太子太保。明年赐谥文肃。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 文渊:何乔新之父。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募兵击擒其 魁 魁:首领 B镇守者分其赀 遗 三司遗:遗失 C疑旌贤之 典 典:原则 D乞行 勘 ,本官如无疾则行取任用勘:调查 【小题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
36、组是( )( 3分) A兴化民自洪武初受牛 于 官巢令阎徽少学 于 文渊 B振至明年麦熟 乃 止 乃 赠太子太保 C 以 金币馈 以 存故旧之恩 D 因 他人致之则可, 因 吾致之则不可 【小题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初 /项忠驱流民过当 /民闻杰至 /益窜山谷 /乔新躬往招之 /附籍者六万余户 B初项忠驱流民过当 /民闻杰至 /益窜山谷 /乔新躬往招之 /附籍者六万余户 C初项忠驱流民过当 /民闻杰至 /益窜山谷 /乔新躬往招之附籍者 /六万余户 D初 /项忠驱流民过当民 /闻杰至 /益窜山谷 /乔新躬往招之附籍者 /六万余户 【小题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何乔新于景泰五年中进士,最初被任命为南京礼部主事,后依次出任福建副使、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等官职,政绩突出。 B何乔新得知福安、宁德银矿久绝却仍被征收矿税以及兴化农民于洪武初年租官牛,多年后仍交租等情况后,上奏朝廷,使其得以被减免。 C何乔新为人清廉,去淮西视察时,拒绝了他父亲的学生巢湖县令阎徽赠送的金币和福建市舶司宦官的遗产以及杨爱赠送的厚礼。 D何乔新罢归后,巡按江西御史陈诠为保全其节操上奏朝廷,许多官员也推荐他,朝廷没有答应。正德十一年,广昌知县张杰再次进言,何乔新才被封为太子太保。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38、 (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岁大饥,故事,振贷迄秋止。( 3分) 中间只以受亲故馈遗之嫌,勒令致仕,进退黯昧,诚为可惜。 (4分 ) (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何乔新 “廉介 ”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C 【小题 5】( 1) 翻译: 岁 大饥 , 故事 , 振 贷迄 秋 止。 这一年,(河南) 发生大饥荒 ,按 旧例 , 赈济 到秋季为止。 翻译: 中间只 以 受 亲故 馈遗 之 嫌 , 勒令 致仕, 进退 黯昧, 诚 为可惜。 中间仅因为有接受亲戚 馈赠的礼 的 嫌疑 ,
39、 就被勒 令辞官,这样进退不明的处理,实在 是可惜。 ( 2)事例: 乔新以为言,减三之二。 (因福安、宁德的银矿早就无矿可开,有关部门仍征收矿税,很多百姓因此破产。乔新将此上奏朝廷,(朝廷)减税三分之二 ) 子欲寿吾亲,因他人致之则可,因吾致之则不可。 (父亲祝寿时,阎徽想 通过 何乔新送东西给他父亲就是不行 ) 杨爱遣使厚致赠,且献良材可为榇者,乔新坚却之。 (乔新辞官在家后,杨爱派人赠送厚礼,并且送给他做棺材的上好木料,乔新坚决不收 )(一点 1分,两点 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知B.遗:馈赠,赠
40、送 语境 福建市舶中官 死, 镇守 者 分 其 赀 遗 三司, 乔新独 固 辞 翻译 福建市舶司宦官死了,镇守的人将他的资财分别 馈赠 三司,唯独乔新坚持不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 “于 ”“乃 ”“以 ”“因 ”四个常见文言虚词,结合具体用法和语境可知 A都是介词,引出对象, “向 ”; B. 都是副词, “才 ”; C.介词, “把 ”/连词,表目的, “来 ”; D都是介词, “通过 ”“经由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翻译的一种
41、特殊形式,较翻译句子要容易一些。解答本题,一是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意思,二是要凭借自己的文言语感,三是对古代文化知识要 有一定的了解。以上几点要综合思考去做。作为选择题也要注意 “排除法 ”的运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可知 c 选 项 C何乔新为人清廉, 去淮西视察时 ,拒绝了他父亲的学生巢湖县令阎徽赠送的金币和 福建市舶司宦官的遗产以及杨爱赠送的厚礼。 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二段, 错在以偏概全。拒绝福建市舶司宦官的遗产以及杨爱赠送的厚礼,都 不在何乔新视察
42、淮西之时。 原 文 乔新性廉介 尝使淮西 。巢令阎徽 乔新却之 福建市舶中官死,镇守者分其赀 遗 三司,乔新独固辞。不得, 输之于库 。 既家居 ,杨爱遣使厚致赠, 乔新坚却之。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 1)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关键字词句的翻译: “大饥 ”, 发生大饥荒(饥,名词用作动词); “故事 ”, 旧例 ;“振 ”,通 “赈 ”,赈济。 “馈 遗 ”,馈赠(赠送)的礼
43、(动词用作名词);“嫌 ”,嫌疑; “勒令 ”, “被勒令 ”(被动句); “诚 ”,实在,的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2)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了对文中人物 “何乔新 ”的形象鉴赏、性格把握。一定要审准题意,即找出体现何乔新 “廉介 ”的事例。读懂原文可知,文中这方面的事例还是较多的。同时若自己概括回答也一定要符合题意要求,表达言之有理,文通句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译文】 何乔新,字廷秀,江西广昌人。当时,何乔新已是景泰五年进士,任南京礼部 主事。成化四年,他调任福建副使。他所管辖的寿宁的银矿被非法开采,非法开采者聚集了
44、千多人,(何乔新)招募兵丁出击,擒获了他们的首领 。福安、宁德的银矿早就无矿可开,有关部门仍征收矿税,很多百姓因此破产。乔新将此上奏朝廷,(朝廷)减税三分之二。兴化百姓洪武初年曾 向 官府租用耕牛,直到现在每年仍要缴纳租税,(乔新)上奏 (朝廷 ),使百姓的租税得以免除。乔新升任河南按察使。 这一年,(河南)发生大饥荒,按旧例,赈济到秋季为止 。乔新说: “赈济到秋季为止,是因为可以依靠秋天的收成,今年秋天的收成能依靠吗? ”于是赈济到第二年麦熟才 停止。都御使原杰到南阳招抚流民,带乔新前去协助自己。以前,项忠驱赶流民做得有些过分,流民一听说原杰到了,更是躲进山谷。乔新亲自前往招抚他们,附入本
45、地户籍的外地人有六万多户。(乔新)升任湖广右布政使。荆州百姓为徭役所苦,(乔新)验实人口贫富,将他们分为九等,使百姓得到好处。 乔新为人廉洁正直,他在工部负责时,曾去淮西视察。湖巢县令阎徽年轻时 向 文渊从师,阎徽 把 金币赠给乔新。乔新不收,阎徽说: “这是用来为我师祝寿的。 ”乔新说: “你要为我父亲祝寿, 通过 他人送给我父亲就可以了, 通过 我送给我父亲就不行。 ”最终没有接受 。福建市舶司宦官死了,镇守的人将他的资财分别 馈送 三司,唯独乔新坚持不收。不得已,送交国库。乔新辞官在家后,杨爱派人赠送厚礼,并且送给他做棺材的上好木料,乔新坚决不收。 罢归后,巡按江西御史陈诠上奏说: “乔
46、新始终保持节操, 中间仅仅因为有接受亲戚馈赠(赠送)的礼的嫌疑,就被勒令辞官,(这样)进退不明的处理,实在是可惜 。请前往 调查 ,如该官没有缺点就予以任用,如有缺点就加以慰劳, 来 留存对故旧的恩惠,保全进退的节操。 ”朝廷不答应。后来朝廷内外许多官员推荐(何乔新),(朝廷)最终不再起用(他)。十五年(乔新)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江西巡抚林俊为彭韶及何乔新请求赐谥号 ,吏部也提出此请求。 (皇帝 )下旨让呈报乔新退职的原因,给事中吴世忠说: “乔新的学问品行、处理政治事务的才能都很不错,他忠心勤奋,刚正耿直,年龄越大越如此。 ”御史邹鲁挟私仇诬告他,他不为自己辨解,坦然退职归乡,闭门著书,少
47、与人来往,士大夫没有谁不赞赏他的品行。如果一定要考察他退职的原因,怀疑表彰贤才的 原则(法则) (误用),那就如 同宋代蒋之奇曾经诬奏欧阳修,胡 之辈曾诬奏朱熹,我没有听说以一个人的私情可以废万世公论的。 ”事情最终被搁置。正德十一年,广昌知县张杰又为乔新说话,朝廷才 封乔新为太子太保。第二年赐谥号文肃。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荔枝香近 宋 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 l ,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 。共剪西窗蜜炬。 【注】 无 l:无聊的意思。 燕新乳 报鹦鹉:都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小题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 3分) 【小题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做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 1分) 乱红飘零水中,随风而逝,在尽日的微寒中,室内香雾萦绕。黄昏时面对细雨当窗,一个人在静静的观看燕子成双。( 1分) 词中蕴含了词人踪迹无定,凄切思乡,孤苦无依的感情。( 1分)(答出其中一个关键词,可得 1分)( 3分) 【小题 2】 衬托:下片先写行舟待发,江浦又绿来衬托游子思归。 虚 实结合: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