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辍 学 /阔 绰 纯 粹 /猝 然地 壳 /脑 壳 B 伺 候 /整 饬 拘 泥 /忸 怩拗 断 /执 拗 C 悭 吝 /纤 维 炮 制 /庖 厨偏 裨 /裨 益 D 缉 拿 /汲 取 狙 击 /诅 咒 屏 气 /屏 除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hu, cu/c, qio/k; B c/ch, n/n, o/ni; C qin/xin,po, p/b; D j/j, j/z, bng。四个选项以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的原则来选材组题,考查全面,重点突出。备考要
2、特别关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及易误读形声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双节 ”长假首日,全国各地相当多的高速公路因免费通行成为中国式拥堵中的一道 别样风 景,专家认为中国高速公路全面取消收费必须 循序渐进 ,不能企求一挥而就 。相关机构应该关心的是,免费之后该怎样治理拥堵?不能 因噎废食 ,让拥堵成为继续收费的理由。( ) A别样 B循序渐进 C一挥而就 D因噎废食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挥而就:形容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用在此语境不当。改为 “一蹴而就 ”。( A别样:形容事物的不同类别,(别
3、样的,另一种样式,另一类的); B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D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本题将近义词辨析与成语使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全面。项 “别样 ”很容易判断使用恰当,干扰性不强; BD项中 “循序渐进 ”与 “因噎废食 ”属生活中常用成语,也不难判断。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以 “一 ”开头的这两个看似相近的成语是否能够准确把握。备考时对这些常用易混成语要特别关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互联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
4、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B深圳民营医院有 70家之多,数量超过公立医院,已成为国内民营医疗开放程度最高、服务份额最大的城市。 C作为一名武警官兵,我决心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 、净化灵魂、完善自我,自觉坚持和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用出色的工作成绩报效国家和人民。 D “核光谱望远镜阵列 ”( NUSTAR)日前首次对位于银河系核心部位的巨型黑洞进行了观测,并抓拍到该处发生的一次爆发事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成分残缺,应在 “个性化 ”后加 “服务 ”; B搭配不当, “民营医院 成为 城市 ”,应在 “已成为 ”前加 “深圳 ”; C “一名 ”“官兵 ”不合逻辑。类似 A 选项
5、的句子在平时备考中应记住一些,以培养语感,一读就能读出语病;B 项用压缩主干法就能快速发现病因; C 选项要从语意上分析,只要关 注到 “官 ”与 “兵 ”是两类人,就会发现它的逻辑问题。对于高考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要烂熟于心。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 我想月下的海棠,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 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 可惜没有趁着夜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
6、“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 ” 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句引出这段话的中心对象 “海棠 ”,排除 C D, 之间, 句中 “这种光景 ”所指代的内容是 句中的 “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 ”,因此 应该在 前面,排除 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那些最美好的品质 邰 筐 在某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年轻人在水龙头下的洗手盆上垫了一块木板,双腿 斜蹬着地面,用左臂支撑着前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写着东西,以至有人上厕所从
7、身边经过他都浑然不觉 每晚熄灯铃响过以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 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个人就是刚刚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而他 27年前在卫生间写下的,就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这个故事,文坛知道的人并不多,曾经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黄宪国在 1990年秋天的一次文学讲习班上作为励志的例子给学员讲述了这个细节,而我就曾是那届学员中的一个。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读莫老师的中篇透明的红萝卜时 那种奇妙的感觉,第一次从文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犹如醍醐灌顶。他的语言那么神秘和轻盈,似乎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随时都能从纸上飞翔起来。一颗孤独的少年之心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了呼应,从此
8、我迷上了莫老师的小说,这些年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 许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站在莫老师面前,说句实话,他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文学大师的形象。 一袭布衣的他那么平易,憨态可掬,像个老小孩。我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他呵呵笑着说, “小老乡,刚在人民文学读了你一组诗,你在方圆写的那些文章我也看过,不错。 ”我突然受到了夸赞,有点 澹 竦髌 蝗槐痪镜搅税嘀魅蚊媲啊 br接下来的日子,我自然多了不少见到莫老师的机会。每次去,莫老师都会提前泡好一壶茶,一进门一杯热腾腾的茶就能捧在手中。喝茶的功夫,往往是听莫老师谈文学的最佳时机。 我惊异于莫老师的细致与平和,像他这样
9、的大家竟然对什么时候哪个省又冒出一个有潜力的新作者,哪 个刊物又发出一篇不错的小说如数家珍。莫老师曾鼓励我尝试写一点非虚构作品,他说你既是诗人又是记者,两种问题一综合,没准就能搞一个有影响的非虚构文本出来。正是在莫老师的鼓励下,我拿出了第一个非虚构长篇看房记的梗概。我的非虚构长篇写作计划获得了 2012年度人民文学 “大地写作计划 ”的扶持,计划明年写完,也算是我向莫老师第一次交上的小说作业。 这些年莫老师突然迷上了书法,我曾在书法杂志上看到他的一幅手札,敦厚中透着率性洒脱,文气中透着高古清雅之气。一天下午,我有幸现场目睹了莫老师的左手书法,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莫老师左手扣着右手腕,慢慢把墨研
10、匀,然后凝神屏气,悬腕捉笔,一气呵成。写到得意处,莫老师抿着嘴,右手扶腰,额头上都是汗,样子特别可爱,写下的似乎不只是几个汉字,而是认真完成了一套对古汉语拜祭的仪式。 知道莫老师写字,求字的人也就蜂拥而至,圈子里的作家、诗人,曾经采访过他的记者,以前的战友、同事 莫老师从不忍拒绝人,总是笑呵呵应承,哪怕耽误了自己的写作进程也没有怨言。莫老师自己给自己下了个定义:善良、懦弱,不伤害人。 一个曾采访过莫老师的记者这样回忆, “结束采访在茶馆里出来后,他坚持先给我拦一辆出租车让我先 走。 ” 我们偶尔和莫老师聚会,他从不让人接送,而是自己骑着一辆破旧的大轮自行车,从平安里一直骑到后海的孔乙己酒店或南
11、锣鼓巷深处的某个小馆。说好的时间他是从不迟到的,总是按点赶到。鲁国人那些最美好的品质在莫老师的骨头里珍藏着,在他血液里流淌着 进入 2012年 9月,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莫老师为了躲清静回山东高密去了。 老作家丛维熙曾对莫言有这样的描述: “莫言是个一贯没有文场中娇气,肯于在集体中吃苦负重的人。早在 1987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德国的时候,莫言在团队中也拿出他的那份朴实,在往返的机场 上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其实并没有人让他这么干,其闪光点出自他的行为本能,源于他性格里具有的憨厚。 ” (选自方圆 2012年第 20期,有删节) 【小题 1】本文以一个年轻人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
12、写作的情景开头,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2】文章写了莫言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原文分点概括。( 5分) 【小题 3】作者第一次见莫言时,为什么会 “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 ”?( 6分) 答案: 【小题 1】引出本文传主莫言( 1分),为后文提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埋下伏笔,点明获奖并非侥幸( 1分 )激发读者的好奇与关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1 分);作者对这个细节记忆清晰,表明了作者对莫言的深切关注和了解,使全文显得真切可信。( 1分) 【小题 2】 勤奋刻苦。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坚持创作; 平易热情。“我 ”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亲切地与我交谈。后
13、来每次见面,他又热情地提前为我沏好茶; 细致平和。对其他省份的新作家或是刊物上的新作品,如数家珍; 善良儒雅。爱好书法,而且从不忍拒绝向他求字的人; 朴实憨厚。与朋友聚会,常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而且从不迟到;坚持为记者拦车,让记者先走;主动为团队出力干活 。 淡泊名利。当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他却躲清静回老家了; 鼓励后学。对 “我 ”多有鼓励,并指导我尝试创作非虚构作品。 敬业认真。对待写作、对待书法都虔诚认真,倾注真情。(有评价有分析答对 1点得 2分,有评价无分析答对 1点得 1分。本题最多得 5分。) 【小题 3】 听过关于莫言勤奋写作的故事,对他的精神态度拳拳服膺
14、。 读他的作品产生强烈共鸣,此前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与他早有神交。 虽是第一次见面,但莫言毫无文学大师的架子,平易近人。 第一次谈话的内容表明了莫言对于作者的关怀和鼓励,使 作者回忆起了面对老师时的熟悉情形。(每点 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本题最多给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回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想到一些常有术语 “引起全文、铺垫、伏笔、激发兴趣 ”,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围绕传主作答,答题时要分条。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时抓住第一段的描述,概括出 “勤奋刻苦 ”,抓住第 6、 7、 8段概括出
15、 “平易热情 ”与 “细致平和 ”,抓住 9段概括出 “率性洒脱,高古清雅 ”,抓住 10至 14段概括出 “善良、朴实、憨厚、淡泊名利 ”等特点。 分条作答,尽量要多答。答题时要先概括特点,再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作答时主要围绕作者与传主的关系来回答。类似题可考虑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传主对作者的影响。此类题分值为 6分,一般情况下要答出三点。 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 1)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
16、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 ,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 2)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 3) “星星! ”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 4)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 我
17、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 不对,十颗、十五颗 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 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 彩的眼睛? 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是
18、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 5)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 6)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 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 7) “这是怎么啦? ”妹妹慌慌地说。 ( 8) “月
19、亮出来了嘛。 ”我说。 ( 9) “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 ( 10)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 11)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 ”妹妹说。 ( 12)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 ( 13)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
20、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 14)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 15)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 ”妹妹大声地说。 ( 16)我 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节选自青春美文 2011年第 4期) 【小题 1】文中 “我们 ”的情感经历了那四个阶段的变化?请分别简述。( 4分) 【小题 2】文中的 “我们 ”有什么特点?请选取 3点结合原文事例分
21、点简析。( 5分) 【小题 3】第四段画线语句 “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 4分)一、看 见星星前,面对昏亮的天空,郁闷伤心;二、数星星,快活得意;三、月亮出来后,看到星星稀少了,郁闷惊疑;四、在溪流中发现星星,喜出望外。(答对 1点给 1分) 【小题 2】( 5分) 1渴望大人理解和尊重(在大人盲目威压下感到压抑苦闷):我们捉迷藏,大人却来干扰呵斥,毫不讲理,我们无可奈何,害怕顺从。2富有好奇心。星星出现引起我们惊呼,我们很想知道有多少星星、星星有多少光角儿、它们有怎样的来历。 3充满快乐。捉迷藏、数星星,都是寻找快
22、乐、表达快乐的方式。 4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稀少的星星、帮星星藏在水里,表现了 “我们 ”的同情心。 5想象力强。觉得星星是一群孩子、觉得星星稀少是因为受了月亮的惊吓、认为雪片是星星的尸骸、认为晚霞是焚烧星星的大火、认为溪流里的星星是在躲避月亮,这些都是奇特有趣的想象。(有观点有分析答对1点得 2分,有观点无分析答对 1点得 1分。本题最多得 5分。) 【小题 3】( 6分)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或 “用了人格化的表现手法 ”)( 1分),写出了 “我们 ”眼中星星活泼可爱的特点( 1分);表现了 “我们 ”对星星的欣赏、喜爱之情( 1分)。与前文 “我们 ”“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构
23、成对比( 2分),表现 “我们 ”数星星时 兴奋活跃的情状( 2分)。为后文月亮出来之后星星稀少无光彩的情形张本并构成对比( 2分),揭示威权对于鲜活个性生命的压抑,引起读者的思考(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比喻和拟人 ”说成 “比喻 ”或 “拟人 ”亦可;本题最多给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阅读时抓住第二段 “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第五段 “我们都快活起来了 ”,第六段 “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第十五段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 妹妹大声地说 ”这些关键句子加以揣摩体 会概括
24、。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考虑人物身份、年龄、主要性格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概括。答题时要规范:先概括特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简析。简析时要扣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答题时要分条作答,而且要尽量多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 “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来考 虑 ”。 “表达上 ”意味着考虑表现手法,特点要围绕 “星星 ”与 “孩子 ”来考
25、虑,作用从文章本身与对读者的感染等角度展开。组织答案:时要先点明手法,再分析概括特点与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6分) “好声音 ”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 影。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
26、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 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 。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 “好声音 ”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
27、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 “好声音 ”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 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 80后 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
28、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 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但这个节目引起
29、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 “好声音 ”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 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的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 “托儿 ”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
30、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 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综合中关村 2012年第 9期同名文章和作者张颐武的博客整理而成) 【小题 1】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 )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我国的选秀文化从 2005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 C观众对选秀节目产生疲劳感,是因为他们对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 E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 “托儿 ”或者虚假的情节,显示公众对于诚信的判
31、断标准过于苛刻。 【小题 2】下列关于 “中国好声音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从而赢得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小题 3】第二段画线句子 “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 ”在论述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述。( 4分) 【小题 4】近年来,各大卫视之间展开了激烈而纷乱的选秀之争,请结合本文的观点,
32、简述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 4分) 答案: 【小题 1】 C D 【小题】 B 【小题】用于证明 “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 ”的观点,从而论证选秀文化 “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 ”的判断。 【小题】 积极发现并呈现有个性形象风格的歌手; 应该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 关注点可根据专业特点做出 改变; 应该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努力的过程; 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如青年一代的焦虑),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 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是对原文第一段 “这其实是近年来
33、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 ”的曲解和过度发挥; B项,是对第二段第一句的曲解,“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 ”不能说成 “2005年以后 ”; E项, “过于苛刻 ”不符合作者的态度。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原文 “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说的是因 “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 ”而赢得了公众, “在节目中指点新人 ”与此抵牾。解答 “小题 1”与 “小题 2”类似的选择题,阅读时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句子,再比较、分析、判断。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
34、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然后再筛选、整合重要信息。表述时句子一定要规范。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为 探究题,解答时一定要结合文,不能游离文本。另外要关注分值,如果要点较易答出三点,就要考虑第四点,即要揣摩命题者的分值分配。( 1点 1分,本题最多得 4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7小题,共 35分。)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 其 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
35、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 则 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 逾 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 则 无有。余曰: “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 ”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 “鱼至矣,大者可得矣! ”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 , 间 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乃 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 ,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
36、比 。或一日得鱼稍大 者 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 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 数 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 吏 于天官 ,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 者 ,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
37、,其可哉! (清 吴敏树说钓) 注: 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 “天官 ”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盖 逾 时始得一动逾 :更加 B注意以取之, 间 乃一得间:间隙 C其 数 试而不遇也数:多次 D若其进于礼部, 吏 于天官吏:官吏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钓之道未善也,亦知 其 趣焉 而无他钓焉, 其 可哉 B 浮子寂然, 则 徐牵引之 动而掣之 则 无有 D 或一日得鱼稍大 者 某 所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 者 【小题 3】下列各句中,都用具体
38、行为表现作者 “喜钓 ”特点的一组是 ( ) 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忍苦风尘之路 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记叙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钓者相应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浮子的动静以及钓不到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 B第二段是作者发出的慨叹,而结尾的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表明作者喜于归隐,乐于垂钓的情怀,是作者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 C作者用 “鱼 ”比喻官职,人人
39、求官心切,都希望通过科举后步步高升。用具体的垂钓来阐发抽象的求官心理,然后再通过议论点出文章的主旨所在,更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D作者认为,有些人醉心于功名,就像一心想钓大鱼一样,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欲望,得到之后还有更多的奢求,永不满足,到死都不会停止。 【小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起立而 伺之,注意以取之。( 3分) 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3分)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B 【小题 5】 ( 3 分)(我)起身等候,聚精会神,准备随时提起钓竿。(
40、 “伺 ”、“注意 ”各 1分,句意 1分) ( 3分)(我)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收获也跟上午差不多。( “逮 ”、 “比 ”各 1分,句意 1分) ( 4分) 钓鱼,是一件舒适的事情,是归隐的人喜欢做的事,它的情趣或许与追求功名很像。(判断句式 1分, “类 ”“得 ”各 1分,句意 1分) 【小题 5】 试题分析: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句 “伺 ”解释为 “等候 ”, “注意 ”解释为“聚精会神 ” 句 “逮 ”解释为 “到 ”, “比
41、”解释为 “差不多 ” 句中 “类 ”解释为 “像 ”,“得 ”根据语境理解为名词 “功名 ”。要注意前句的判断句式,翻译时要强调 “是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我在村中居住,闲来无事,喜爱钓鱼游玩。钓鱼的技术虽不好,然 而却了解其中的乐趣。在初夏、中秋的时候,吃完早饭后,走出家门,远远望见村中的池塘,天气晴朗,水面上碧波荡漾,赶快回家整理出钓竿,拿着篮子前去。到了池塘的岸边,选择水中草少的地方,投下鱼吃的食物,然后将饵料放置在鱼钩上垂入水中,蹲着看那浮子,想着当它动时,急忙拉竿,就会钓到大鱼。不久,看到浮子没有一点儿动静,就慢慢地牵动它,但它仍旧
42、没有动静;不一会儿手脚就疲倦了,在岸上放稳鱼竿,转动眼睛看一看浮子,它静得和先前一样。好久浮子才开始动了一动,见有动静我急忙抬起鱼竿却什么也没有。我说: “这是想偷吃鱼食的小鱼,大鱼 就要来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浮子动得稍有些不同,于是拉起鱼竿,钓到一条鲫鱼,约四五寸长。我说: “鱼已经到了,可以钓得大鱼了! ”于是站起身来等候大鱼上钩,集中注意力,希望可以得到它,其间又有钓到的鱼,和先前钓得的相差无几,并没有钓得大鱼。到了中午,肚中饥饿很想吃饭,可为了钓鱼,我忍着饥饿不回去吃饭。见到村中在田间劳动的人都吃完饭之后又出来劳作,才收起鱼竿提着鱼回家。回家后妻子忙问是否钓到鱼了,我向她摇摇篮子对
43、她笑一笑。饭后仍旧出去,又到其他的池塘找地方垂钓,待到日落之后才回家,钓到的鱼和早上的差不多。有的时候 ,在一个地方钓的鱼较平时稍大,必定会多次到那个地方垂钓,最终也没有比以前多钓到鱼,并且有时一条也不曾钓到。我怀疑是因为我的钓鱼技术不佳,问问常来这里钓鱼的人,大概也和我一样。 唉!这可以显示出,我曾经尝试通过科举从当世谋取功名禄位,这与我在此垂钓又有什么不同呢?开始到官府科场应试,这好似是抱着希望而去,坐着看水面一样;然后数次考试却不中,这是等了很久,却没有鱼上钩;后来幸运地在县学、乡举中通过考试,是钓得了一些小鱼;假若然后进入礼部考中进士,被吏部授职,这是钓得了大鱼,这鱼正是当初我接连不断
44、地频频抛下鱼饵却 没有能够钓得的大鱼。但是大鱼的上面还有更大的鱼,得到之后又想得到更大的,在侥幸成功的门前劳神守候,在风尘弥漫的路上忍苦行走,终身都没有感到满足的时候,到死也不想停下,只求这样做,到了晚上回来可以博得妻子和孩子们的笑口一开,这难道可能吗? 钓鱼,是一件舒适的事情,是隐居的人喜欢做的事,它的情趣或许很像追求功名。钓鱼这种事最终很少会让人系心难于解脱,是因为它不值得让人苦心焦虑去追求。我将会只求可以钓到鱼,不再追求其他的了,或许还是可以的吧。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7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 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5、【小题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 3分) 【小题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3分)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 1分),这是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景( 1分)。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 1分)。 【小题 2】( 4分)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 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
46、之情。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一 “送 ”一 “动 ”,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指出表现手法 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分,思
47、想感情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答题时要先解释三、四句,然后再用合适的题概括话面特点,最后归纳思想感情。类似题答题步骤就是以上三步,不能仅答第一步的内容。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 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岭南中学高三( 5)班的张华同学, 2012年 12月 3日下午在学校足球场捡到一个黑色的小背
48、包,里面有现金 217元(其中一张是一百元的,两张是五十元的),一支德国凌美( LAMY)狩猎( Safari)系列磨砂黑色钢笔,一本韩国UMI复古软皮质蓝色封面笔记本,以及一串用博友牌钥匙扣串在一起的五把钥匙。为了尽快找到失主,请你以张华的 名义拟写招领启事正文,张华的联系电话为: 138138。要求:不超过 80 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 6 分) 答案: ( 6分)本人于 12月 3日下午( 1分)在足球场( 1分)捡到一个黑色小背包( 1分),内有现金、钢笔、笔记本、钥匙等物品( 1分)。请失主尽快与高三( 5)班张华联系( 1分),电话 138138( 1分)。 试题分析: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