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西省吉安市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1772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西省吉安市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西省吉安市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西省吉安市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西省吉安市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西省吉安市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西省吉安市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憩 息( q)鸟 窠 ( k) 猝 然( c)饿 殍 遍野( pio) B衣 袂 ( mi)流 岚 ( lun)倾 圮 ( q) 亘 古不变( gn) C胡 同 ( tng) 蛟 龙( jio)惶 悚 ( sng) 栉 风沐雨( zh) D思 忖 ( cn)天 籁 ( li) 熨 帖( yn) ( x)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殍 ( pio); B项,岚( ln); D项,熨( y) 考点:本题考查考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词均为

2、现代汉语常用词,分别从形近字(殍、岚)、音近字(殍、岚)、多音字(熨)等角度设置陷阱,错误点设置比较全面。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侮蔑飘渺杀一警百流言飞语 B告罄 引擎焕然冰释怡然自得 C亵渎恰谈暴殓轻生销声匿迹 D调唆讹传味同嚼蜡声名雀起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项,焕 涣; C 项,恰 洽;暴殓轻生 暴殄轻生; D 项,雀 鹊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字有较大的迷惑性,如 “飘渺 ”考生可能误写为 “漂渺 ”, “杀一警百 ”同 “杀一儆百 ”, “流言飞语 ”同 “流言蜚语 ”, “告罄 ”可能误写为 “告磬 ”。所以考生

3、平时识记时一定要仔细。 C项的 “暴殓轻生 ”一词不是常见词,学生也要适当注意一些非常见词。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当的一项是( ) A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 持平之论 。 B面对战略上的调整,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 急流勇退 ,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 排山倒海 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 笔走龙蛇 ,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4、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项,笔走龙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此处属于对象误用。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成语考试一般要求学生选 “正确 ”的一项,本题要 求学生选 “不正确 ”的一项,所以学生要看清题干要求,不能先入为主,导致误选。另外,考生对本题中 “持平之论 ”“笔走龙蛇 ”这两个成语可能有点陌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使具有 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

5、世界民族之林。 B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C据有关媒体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此次参加党的十八大的代表共 2270名,名额比十七大时增加 50名,主要是考虑要适当增加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同时也考虑到五年来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数有所增加。 D今年,北大校长推荐对学业成绩的要求也比往年高 ,由去年的全年级前 5%缩至 1%,因此 ,媒体对于北大清华校长推荐、领军计划变为 “掐尖 ”的质疑声颇多。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成分残缺, “开启 ”缺少宾语,应在 “复兴 ”后加上宾语中心语;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 “切实

6、保障并改善 ”; C项,成分残缺,应将句首的 “据 ”去掉。 考点 :本题考查考生判断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选材新,与现实生活联系得很紧密,让考生有亲切感。其中 C、 D两项均选自公开发表新闻材料。这与高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精神一致。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 , 。 , , 。 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 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 “民族乐派 ”的作曲家 因而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 逐步掀起了争

7、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 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中的 “由于 ”与 中的 “因而 ”是一组关联词, 中 “遭受 ”的主语应是 “中欧、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 ”,所以排除 B、 D; 中的 “这些国家 ”又紧承 ,加上 是条件, 是结果,所以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本题句子内部逻辑关系比较明显,其中 “由于 ”“因而 ”“随着 ”“逐步 ”“先后 ”这些词是标志性的词语,选用这一类材料有利于训练考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理清文段思路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 奇 遇 莫 言 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

8、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 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土路因为近年来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心还有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

9、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 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县城离高密东北乡有 40多里路呢。除了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起来。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继续往前走吧。一边走一边骂自己:你是解放军军官吗 你是共产党员吗 你是马列主

10、义教员吗 你是,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彻底的 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有鬼吗 有邪吗 没有 !有野兽吗 没有 !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 “连篇累牍 ”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嘎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 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 “光面 ”鬼 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 我后来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湿了。 我高声 唱起歌来: “向前向前向前 杀 ” 自

11、然是一路无事。临近村头时,天已黎明,红日将出未出时,东边天上一片红晕,村里的雄鸡喔喔地叫着,一派安宁景象。回头望来路,庄稼是庄稼道路是道路,想起这一路的惊惧,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 正欲进村,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定睛一看,是我的邻居赵三大爷。他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 我忙问: “三大爷,起这么早 !” 他说: “早起进城,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 我跟他说了几句家常话,递给他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 点着了烟,他说: “老三,我还欠你爹五元钱,我的钱不能用,你 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他吧,就算我还了他钱。 ” 我说: “三大爷,何必呢 ” 他说: “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着你呢 !

12、” 我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匆匆跟他道别,便急忙进了村。 回家后,爹娘盯着我问长问短,说我不该 人走夜路,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了不得。我打着哈哈说: “我一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来见我 !” 母亲说: “小孩子家嘴不要狂 !” 父亲抽烟时,我从兜里摸出那玛瑙烟袋嘴,说: “爹,刚才在村口我碰到赵三大爷,他说欠你五元钱,让我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你抵债。 ” 父亲惊讶地问: “你说谁 ” 我说: “赵家三大爷呀 !” 父亲说: “你看花了眼了吧 ” 我说: “绝对没有,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还敬他一支烟,还有这个烟袋嘴呢 !” 我把烟袋嘴递给父亲,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母亲说: “赵家三大爷大

13、前天早晨就死了 !” (有删节) 【小题 1】分析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分) 答: 【小题 2】分析小说第五段写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有什么作用。( 5 分) 答: 【小题 3】 “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 ”这一结局在前文均有暗示,结合文本内容,请试作分析。( 7分) 答: 【小题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 ) A小说通过秋夜 “我 ”一个人穿行在庄稼地里的趣味性的描绘,处处彰显出一种文学的品味、速写和张力。 B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一句独立成段,是想着重交代 “我 ”当时无惧无畏的心理,所谓 “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14、 C赵三大爷死了也要还债这一情节,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位长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D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前面路上没碰到鬼,进村的时候反而碰到赵三大爷,“奇遇 ”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 “原来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 ” E小说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和现代社会融为 一体,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答案: 【小题 1】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反映了高密故乡特有的浓郁的环境特征。( 1 分)一方面写出了家乡月夜的宁静幽美,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1分)另一方面以声衬静,写出了月夜的沉寂,冷清,( 2分)为下文写 “我 ”的恐惧害怕作铺垫。( 1分) 【小题 2】细腻形象的写出了 “我

15、 ”当时内心的恐惧害怕,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分)照应前后文,同时还为下文赵三大爷的出现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虚实结合,形成对比烘托。( 3分) 【小题 3】这是典型的 “出人意料,情理之中 ”的笔法,( 1分)在小说结尾时突转,使文章精彩巧妙,出奇制胜,于平静处掀起波澜,引人深思,( 2分)前文伏笔暗示主要体现在: “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 ”一个 “闪 ”字写出了赵三大爷的特殊身份。 “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 ”迷信里讲,死人阴气重,不敢与活人阳气相接。 “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只有鬼魂才能未卜先知。 “我的钱不能用。 ”那是冥钱,阳间当然不能用。 “接过三大爷递过来

16、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 ”, “冰冷 ”一词也暗示了赵三大爷已成鬼魂。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 ”, “惊讶 ”一词也可知赵三大爷已成鬼魂。 “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可见父亲内心的疑惧,暗示了赵三大爷已成鬼魂。(写到其中任意 4点就给 4分) 【小题 4】 BE 【小题 1】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首先要找到关键词句,概括景物的主要特点。 “行人稀少 杂草丛生 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 闪烁着微弱的银光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 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 ”从这些关键信息中可概括所写环境是荒芜、寂静的。结合题目 “奇遇 ”以及后文见到已死去的赵三大爷的

17、情节,就可得出答案:的第三、四点。答案:的第一点是环境描写 的基本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从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入手命题,把握了小说的关键信息,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小说中最主要的信息。但个人认为本答案:的第二点“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属于人为拔高,纵观全文,没有找到能够佐证此点的信息。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关键在于通读全文,结合下文见到已去世的赵三大爷,以及标题 “奇遇 ”即可得知,回忆听说过的 “鬼故事 ”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再从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第三段的心理描写可分析出 “我 ”当时是多么的害怕,可见 “鬼故事 ”是用来渲 染 “

18、我 ”内心的害怕的。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从情节的角度命题,本文情节单一,而此处情节描写有伏笔、铺垫的作用,命题者以此处命题是最适合的。考生也可从此题得到启发,命题者往往在文章的最精彩处命题。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关键在于掌握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的构思技巧,而要达到这个效果就是运用误会、悬念、伏笔。本文很明显是运用的伏笔。所以答题时要回过头看原文,找到赵三大爷已去世的 “蛛丝马迹 ”。 一个老人用 “闪 ”出来,不符合常理。 “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 ”这么早在这里等“我 ”为什么不和 “我 ”拥抱、握手呢? “知道你回来了,

19、在这里等你。 ”父母尚且不知道我回家,而赵三大爷知道,这也不符常理。 “我的钱不能用。 ”难道世间还有不能用的钱?。 “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 ”,秋天揣在身上的东西还不至于 “冰冷 ”吧。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 ”,父亲不可能对一个很正常的事件表示 “惊讶 ”。 “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父亲不可能对一个正常物品不敢接。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分析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 点评:本文的构思是典型的欧 亨利式结尾,即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命题的 角度很好,有利于引导学生阅读时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技巧,让学生在写作时得到一定的启示,尽可能的将文章构思得更加波澜起伏。 【小题 4

20、】 试题分析: B项是表现自己当时担心、害怕的心理,好像总觉得身后什么跟着一样,情不自禁地往后看。 E“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错误,这只是作者表达主题的一种方式而已,就如聊斋志异一样。 考点:本题考考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设置的错误点比较明显,考生平时学习只要掌握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将 B项选出来就不难了;只要能将已学过的一些作品的表现主旨的方式加以灵活运用 ,(如聊斋志异,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丹柯)那么将 E选出来也不难了。 文言文阅读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小题 1】顾倜傥好奇,尤放诞。( 3分) 译文: 【小题 2】而

21、劝宗伯死,则宗伯以语兵科都给事中宝丰王之晋,之晋语余者也。( 4分) 译文: 【小题 3】族子钱曾等为君求金,要挟蜂起,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 5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只是柳如是洒脱不拘,特别放纵不羁( “顾 ”“尤 ”各 1分,大意 1分) 【小题 2】而柳如是劝钱先生殉国的事,钱先生曾把它讲给兵科都 给事中宝丰人王之晋听,王之晋又告诉了我( “以 ”“语 ”各 1分,大意 2分) 【小题 3】同族后辈钱曾等向河东君索求钱财,像蜂一样群起要挟,(河东君不堪逼迫)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缢而死( “为 ”“求金 ”“蜂 ”各 1分,大意 2分) 试题分析:第一句: “顾 ”作为 “只是

22、”解,有学过的 “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刺秦王); “好奇 ”应与 “倜傥 ”意思相近。第二句:要弄懂两个省略, “则宗伯以(之)语(于)兵科都给事中宝丰王之晋 ”。第三句: “为 ”介词,表对象,这一用法并不常见; “蜂 ”句词作状语。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的点很丰富,特别是有些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并不常见,如 “好奇 ”“为 ”,还考到了两处重要的省略。考生平时学习要多培养语感,能结合上下文准确翻译句子。 河东君小传 清 顾 苓 河东君者,柳氏也。初名隐雯,继名是,字如是。为人短小,结束俏利,性机警,饶胆略

23、。适云间 孝廉为妾,孝廉能文章,工书法,教之作诗写字,婉媚绝伦。 顾倜傥好奇,尤放诞 。孝廉谢之去。游吴越间,格调高绝,词翰倾一时。 嘉兴朱冶涧为虞山钱宗伯称其才 ,宗伯心艳之,未见也。崇祯庚辰冬,扁舟访宗伯。幅巾弓 ,着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宗伯大喜,留连半野堂,文燕浃月。越舞吴歌,族举递奏:香奁玉台,更唱迭和。既度岁,与为西湖之游。刻东山酬和集。集中称河东君云。君至湖上,遂别去。过期不至,宗伯使客构 之乃出。定情之夕,在辛巳六月初七日。君年二十四矣。宗伯赋前七夕诗,要诸同人和之。为筑绛云楼 于半野堂之后。略如李易安在赵德卿家故事。然颇能制御宗伯,宗伯甚宠惮之。 乙酉五月之变

24、,君劝宗伯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其奋 身池上也,长洲沈明抡馆宗伯寓中见之; 而劝宗伯死,则宗伯以语兵科都给事中宝丰王之晋,之晋语余者也 。是秋,宗伯北行,君留白下 。宗伯寻谢病归。丁亥三月,捕宗伯亟 ,君挈一囊,从刀头剑 中,牧圉 橐 惟谨。事解,宗伯和苏子瞻御史台寄妻韵,赋诗美之,至云 “从行赴难有贤妻 ”。时封夫人陈氏尚无恙也。庚寅冬,绛云楼不戒于火,延及半野堂。向之图书玩好略尽矣。宗伯失职,眷怀故旧,山川间阻,君则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有鸡鸣之风焉。久之,不自得。生一女,既昏 。癸卯秋,下发入道。 明年五月二 十四日,宗伯薨。 族

25、子钱曾等为君求金,要挟蜂起,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 宗伯子曰孙爱及婿赵管为君讼冤,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宗伯门人顾苓曰: “呜乎!今而后宗伯语王黄门 之言,为信而有征也。 ”宗伯讳谦益,字受之,学者称牧斋先生,晚年自号东涧遗老。甲辰七月七日书于贞娘 墓下。 (节选自明清性灵,有删改) 【注】 云间:上海松江别称。 构:通 “媾 ”,讲和。 绛云楼:明末清初著名藏书楼之一。 乙酉五月之变:明朝灭亡。 白下:南京别称。 亟( j):危急。 牧圉 橐:用口袋盛粥食到牲口棚。牧圉,饲养牛马的场所,此指 钱谦益藏身之所; ,稠粥;橐,口袋的一种。 昏:通 “婚 ”。 王黄门:即王之晋。 贞娘:即柳如是

26、。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能文章, 工 书法工:擅长 B宗伯心 艳 之艳:艳羡 C孝谦 谢 之去谢:感谢 D然颇能制 御 宗伯御:驾驭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宗伯使客构 乃 出今其智 乃 反不能及 B久 之 ,不自得奋六世 之 余烈 C有鸡鸣之风 焉 斯天下之民至 焉 D邑中士大夫谋 为 君丧葬吾属今 为 之虏矣 【小题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河东君刚毅的一组是( ) 君劝宗伯死 君奋身欲沉池水中 宗伯北行,君留白下 从行赴难有贤妻 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 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 A B C

27、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项,谢:辞谢。 B项, “艳 ”是形容词作动词,引申为 “羡慕 ”。其它两项不难。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实词的含义。 点评:本题所选的四个实词都是文言文常见实词,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也会出现,比如 “工 ”“谢 ”,所以学生平时复习时要多关注一些沿用古义的词。 【小题 2】 试题分析: A 项,副词,才 /副词,竟然; B 项,助词,凑足音节 /结构助词,的;C项,语气助词; D项,介词,替 /介词,表被动。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均为常考虚词,并且涉及到虚词

28、的用法很广。有副词、助词、介词等。考生复习时要分清词类。 【小题 3】 试题分析:宗伯被追捕,躲藏起来,河东君对他的照顾, 是宗伯赞美河东君。所以排除 B、 D; 是河东君去世后,同乡的士人谋划为其治丧之事,与 “刚毅 ”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既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借河东君刚毅的品性给考生以思想上的教化,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 “戴了乌纱帽 ”,被革职的称作 “摘去乌纱帽 ”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 “帽 ”这种称呼,仪礼中

29、称帽为 “头衣 ”或 “元服 ”(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 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 “乌纱帽 ”。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 礼十二上记载: “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 ”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

30、有七块 ,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 舆服志上载: “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 ”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 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31、。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 “乌纱帽 ”作为官员的标志。 【小题 1】下列关于 “乌纱帽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 “乌纱帽 ”名称的最初由来。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 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 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 D到了明朝, “乌纱帽 ”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

32、,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小题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 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 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 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笼络了人心。 【小题 3】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

33、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 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 “红缨帽 ”代替 “乌纱帽 ”,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项 “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 ”错误,由后文可知,清朝政权巩固了以后用红缨帽取代了 “乌纱帽 ”。

34、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文所谈内容为 “乌纱帽 ”的沿袭与变革,本题从文章最重要概念入手命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把握主要信息的能力,也可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时重要 点关注文章的重要概念。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由原文 “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 ”可知,题中的 “后世 ”是错误的; B项由原文 “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 ”可知是题中 “第一次 ”是错误的; D 项因果倒置,应该是为了安抚投降的明臣,才允许其戴 “乌纱帽 ”。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 理解文章内容要求考生将题目内容与原文进行仔细的比对

35、,重点比对时间词、限制词、关联词、数量词等。本题就在时间、范围、因果关系上设置了陷阱。但本题难度太小,没有什么区分度。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 “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 属于强加因果; B项“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属于无中生有; D项 “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属于主观臆断。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点评:推断题要在分析原文内容的基础合理推断,命题者通常设置的陷阱为主观臆断、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因果倒置、必然变或然、未然变已然等。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仔细分析,合理推断。本题难度也不大,区分度不高。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

36、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好事近 胡 铨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 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注】这是南宋高宗绍兴 18年( 1148)胡铨贬居广东新州时写的一首词,秦桧见了此词后,又贬胡铨于海南岛。 【小题 1】简析 “轻 ”字所隐含的意思。( 4分) 答: 【小题 2】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轻 ”,轻率,鬼使神差似的,这是词人深深的自责,由现在想到当初的轻率尤为懊悔。词人被贬居广东新州,身处南荒,自然会产生离乡愁绪,怀念悠闲美好的 “薜萝风月 ”生活,懊

37、悔当 初轻易离开故乡出来做官,实际上是对奸臣当道的强烈不满。(每点 2分) 【小题 2】这句是说自己想学陶渊明归隐田园,可是,路上有 “豺狼 ”挡道。 “豺狼 ”这里用以指把持朝政的秦桧。 “欲驾巾车归去 ”表明作者无可奈何,想到了“归隐 ”; “有豺狼当辙 ”,直斥误国的秦桧等人,表现了作者虽然屡受打击和迫害,但不畏权势、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句意 2分,感情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先要理解 “何事故乡轻别 ”是 “何事轻别故乡 ”的倒装。其次, “空使猿惊鹤怨 ”是用典,孔稚圭北山移文: “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指山中的夜鹤晓猿都哀怨惊恐隐者抛弃它们出来做官。由此可

38、见,作者是有归隐之意。第三,两个重要的意象 “薜 ”“萝 ”,薜:薜荔,常绿灌木,蔓生植物。萝:女萝,即松萝。古代以薜萝称隐者所居。由以上三点,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炼字题,要鉴赏词语的深刻含义必须弄懂诗歌的主旨,所以本题也考到了鉴赏 诗歌的主旨。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要理解两个重要的意象: “囊锥 ”喻指诗人自己; “豺狼 ”喻指秦桧之流。然后结合上文可知 “归去 ”为归隐之意。由此得出整题的答案:应该不难。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情感、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点评:鉴赏诗歌的主旨有多种方法,其中

39、结合注释、作者、写作背景是很得要的方法,本题就必须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这样才能做到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语言表达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的敬礼。而此时也会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请你根据上面的文字,通过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表现老计在火车通过时的情景。要求突出老计的心理和表情,并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200字左右) 答案:略 试题分析:老计的表情是由心理决定的,所以,本题首先要准确分析出老计的心理。 由材料 “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的敬礼 ”“而此时也

40、会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 可以分析出以 下心理:骄傲、自豪、幸福。如果认为其心理是 “孤独 ”“忧伤 ”之类,那么分析是错误的,因为从 “庄重的敬礼 ”可以看出老计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材料对他明显带有褒扬的情感。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考查的能力很多,有想像能力、表达与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看似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题目,实际上是有限制条件的。这类题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拓展,对学生严谨的思维的养成是很有帮助的。 名著导读 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晴雯换衣服 时失手跌折了扇子,被宝玉呵

41、责,晴雯不服,反唇相讥,气得宝玉威胁要打发她回去,晴雯赌气出走。晚上宝玉把她找回来,婉言向晴雯赔不是,为博一笑,宝玉拿扇子与她,晴雯一撕两半,主仆冰释前嫌。 (红楼梦 ) B袁绍起兵讨伐曹操,令陈琳起草檄文,文章历数了曹操的罪状,把曹操骂得一无是处,连曹操的祖宗三代也被奚落了一番,并号召各州兵马起来反曹。时逢曹操患头风,陈琳起草的讨曹檄文使得曹操发汗而病愈。 (三国演义) C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他采取了一系列大胆而幼稚的 “新潮 ”行为,如参加学生运动,向婢女 鸣凤表示爱情,帮助觉民逃婚,从家里出走到外边寻找新生活等。 (家 ) D鲍赛昂夫人是 “贵族社会的一个领袖 ”,她的府邸

42、是贵族区 “最有意思的地方 ”, “一朝踏进了这个比任何社会都门禁森严的场所 ”, “就可以到处通行无阻 ”。她对爱情真挚,而她的情夫却为了要娶 个有 20万法郎年金陪嫁的资产阶级小姐而抛弃了她。(高老头)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中 “晴雯换衣服时失手跌折了扇子 ”应为晴雯替宝玉换衣服, “晴雯一撕两半 ”应为晴雯撕了一大堆扇子。这是红楼梦中一个很著名的情节 晴雯撕扇,用以表现晴雯的刚烈。 考点: 本题考查阅读并理解名著名篇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大亮点,通过考试的形式促使学生平时多阅读课外书籍,从而让语文教学回归到阅读的本位上,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切实体现。 默写 古诗文填空。( 5题限

43、选 4题)( 8分) 【小题 1】 ,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小题 2】三顾频烦天下计,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小题 3】 _,而不知其所止; 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 【小题 4】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李密 陈情表) 【小题 5】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震四海。(贾谊过秦论) 答案: 【小题 1】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小题 2】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小题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小题 4】伶仃孤苦 至于成立 【小题 5】振长策而御宇内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

44、:琼筵、觞、济、长、襟、冯、笞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名句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默写量大,选材广泛,有诗有文;有唐代大家的诗歌;有著名作家的著名散文;还有著名的骈文。学生背诵要做到广泛积累。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 50分) 在非洲,有一种很特殊的羊,叫驼羊。驼羊性情很善良,又很勇敢。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崖,它都敢于攀登;无论多么凶恶的狼,它都不怕。狼来了,驼羊从从容容,昂着头颅向狼冲过去,结果狼吓得落荒而逃。于是牧羊人常用它来看护羊群,其护羊效果往往胜过最好的牧羊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

45、。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事实型的材料作文,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去立意,如本题可从驼羊的角度来立意:面对艰险和强敌,要从容镇定,无所畏惧,要敢于 “亮剑 ”,才能战胜艰险和强敌,点亮人生。还可从狼的角度来立意: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从牧羊人的角度立意:知人善任,善于利用别人的优点。虽说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也要权衡,应该选取最有新意同时又最适合于自己写的角度来立意。就本文来看更适合于写成议论文。无论选用哪种文体,首先都必须要 主题鲜明,而且主题要符合材料的内涵。尽可能选用最鲜活、最切合作文命意的素材,这样才能使得作文内容充实,更好地表达出文章主旨。 考点:本题考查考语言的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高考作文命题要兼顾记叙文体和议论文体,但本题明显更适合于写成议论文,所以不够严谨。再者本题的材料最好是从驼羊的角度来立意,即从容镇定,无所畏惧。这样就造成立意的面狭窄,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很可能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