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1776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恫 吓 (dng)眼 睑 (lin)埋 怨( mn)爱 憎 分明 (zng) B 甄 别 (zhn) 应 酬 (yng)唠 叨( lo)因 噎 废食 (y) C 莅 临 (l)木 讷 ( n) 纰 缪 (p)敛声 屏 息 (bng) D中 枢 (sh)赝 品 (yn)游 弋 (y)妍 媸 毕露 (ch)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所由特殊党费聚汇而成的学校绿意葱笼,书声琅琅,有标准的红色塑胶跑道、碧绿的人工草坪球场、宽敞坚固的教学大楼。 B

2、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结果累及手腕韧带,进而蔓延到前臂、肘部甚至肩部,这被称为电脑综合征。 C在镁光灯下,成功和顺遂伴随着他,他成绩蜚然,声名显赫,但从没把自己当成苦情励志的偶像,认为自己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D在众人皆叹这个社会物欲横流或被权欲遮避时,能以真实的笔触为困顿和迷惘的人群提供心灵抚慰或灵魂庇护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创新。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虽然把酒精当做替罪羊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市场,但 “醉酒 ”之说既不能脱罪,又不能挽回颜面与损失。无论如何,饮酒 总 还是风险自担的行为。 B他走进旷野,被黄昏裹挟而去,他的背影越

3、来越 单薄 ,仿佛一枚枯黄下坠的松针,就算落了地,也不会有半点声息。 C美国的学生现在越来越不重视英文语法课,因为他们觉得电脑软件可以 一了百了 地解决这个问题,即使输入了拼写错误的词,电脑也会自动改错。 D那些荣登富豪榜的作家,让人们艳羡不已,纵然其中有一些人让人 不以为然 ,甚至很不屑,但他们能登上这个榜,多少证明有可取之处。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明年年初,贝宁中心一楼展厅内将设立贝宁中国品牌展销中心,这也将成为首个宁波品牌商品在贝宁乃至西非市场销售的长期展示交易平台。 B没有多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交叉学科的检测预报技术发展,就难以从一般性的天气预报基础上真正

4、做到对气象的预报预警和有效防御。 C在作者眼中,这些民办教师是国家基层教育重任的承担者,采用 “天行者 ”的书名表明了作者充分的对这群乐天苦行的民间英雄的虔敬之意。 D今年开始,国际棋联重新举办对抗赛制的世界冠军赛,这是对传统世锦赛淘汰赛制的重要补充,目的自然是为了扩大国际象棋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分) 照章理发 德拉里夫 维内尔 深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 “非常抱歉, ”理发师殷勤地微笑着, “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 ” “反正现在你们店里连一个顾客也没有, ”我试着提出异议, “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 ”

5、理发师朝我这边稍稍转过脸: “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行 事。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 ”说完,他又把脸扭过去了。 于是我走到售票窗口。 “请给我一张火车票。 ” “您上哪儿? ” “哪儿都行,反正对我都一样。 ” “别装疯卖傻了 !”年轻的女售票员发火了。 “我一点儿也没装疯卖傻, ”我心平气静地说, “您只要卖给我一张离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 ” “您指的哪一站 ” “可爱的姑娘,我已经说过了,随便哪一站都行。 ” 女售票员显然焦躁不安了: “您起码应当知道要上哪儿去呀 ” “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 ” 女售票员十分好奇: “既然您不打算上

6、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 ” “我想理个发。 ” 砰的一声,小窗子关上。我等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 “姑娘, ”我竭力使自己的语气和缓一些, “好了,请给我买张票吧。 ” 她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然后开始翻一本书。 “是理发店问我要车票 !”我朝紧闭的小窗子喊起来。 女售票员把窗子打开了一条缝: “理发师要什么? ” “他要车票。他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 ”我重复道。直到这时,女售票员似乎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好吧,卖您一张去莱布尼茨的票。您付 1欧元吧。 ” 我攥着火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店: “请看,这是我的车票。现在我想刮脸。 ” 理发师 的头脑并不那样简单。 “您不打算乘

7、车上路? ”他问。 “我已经给您看过这张到莱布尼茨的车票了,这还不够吗? ” 理发师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和蔼地说: “ 。 ” 我艰难地喘了一大口气。 “劳驾 !”我大喊起来, “我只要有这张车票,就可以上莱布尼茨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乘客 !” “但是您并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 ”理发师冷淡而有礼貌地反驳着, “这样一来,尽管您手里有车票,也不能算是乘客。 ” 我只好又来到售票窗。 “姑娘, ”我对女售票员说, “车票也不顶事,请给我退掉吧。 ” “不能退。 ”她遗憾地把两只手一摊。 “为什么? ” “如果您是为旅行而买的车票,结果没有乘车,我可以把票钱退给您。 ”女售票员笑容可掬地解释, “

8、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刚才您宣称并不打算旅行,您就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 ” “也许您能代我为这张票付款? ”我又找到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理发师。 “请等一下。 ”理发师放下手里的报纸,拿起桌上的电话。 “好了, ”打完电话,他说, “您现在可以刮脸了。 ” “总算可以了 !”我高兴地喊出了声。 “不过不是在这儿, ”理发师说, “而是在莱布尼茨车站。 ” 【小题 1】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深夜 ”,有什么 用意?( 3分) 【小题 2】概括写出小说中车站工作人员所遵守的 “章 ”。( 3分) 【小题 3】根据情节,补写文中画线处的内容。(不超过 30字

9、)( 3分) 【小题 4】小说的结局有什么特点?请作赏析。( 5分) 【小题 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作者把场景安排在 “深夜 ”,是为了突出理发师和售票员机械执行规章的死板作风。因为在深夜,理发店和售票处很少有人光顾,理发师和售票员完全有时间为顾客着想,不应死板地照搬规章。 【小题 1】 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理发; 不想乘车的即使 有车票也不算旅客; 不为旅行而买的车票不得退票。(每点 1分) 【小题 1】 “非常抱歉。如果您只是为了刮脸才买车票,您就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表歉意 1分,陈述 2分;大意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10、在具体语境中,连贯、得体的表达能力 【小题 1】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留下想象余地。结局前的情节中理发师的行为固然显得机械死板,但尚能理解,现在居然让顾客去下一个车站去刮脸,令人啼笑皆非,这样一个荒诞的结局,起到了深化小说讽刺意义的作用。可以想象, “我 ”的心情瞬间会由 “高兴 ”的云端跌落至惊呆的地面,小说对我的反应 不作交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小题 1】提示: 可从工作作风的角度谈,如工作人员不顾实际情况、只知照章办事的教条主义作风等; 可从工作态度的角度谈,如彬彬有礼的态度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他人着想、替顾客解决问题的态度等; 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谈,如按部就班、死

11、守规矩、不知变通的思维容易僵化、失去活力等。 可以德国民族恪守规章、遵守规定角度谈,如一切按原则办事,就可减少人为因素等等。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一是要审好题, “深夜 ”虽然只是一个词,不起眼,但是它却是一个自然环境默写,好了,钥匙找到了,自然景 色默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有哪些?我们只要一一对照就行。本题的自然环境描写显然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 死板、教条,借以表现小说主题。一般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一、反映(暗示)社会背景 峻青党员登记表中一开头便这样写: “暴风雪在飞扬着 ” 这些景物描写,暗示了时代背景,借暴风雪肆虐,反映了海莱山区白色恐怖的残酷。黄淑英为收藏保护党员登记表而从容就义的

12、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 二、渲染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鲁迅的药 开头对时令的描写:秋天 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作用: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喻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渲染故事气氛) 三、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 “刺激 ”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

13、露其性格。 四、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心理) ,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 世界)。 药中 ,华老栓买到人血馒头后 ,“在他面前 , 显出一条大道 ,直到他家中 ” 写出了华老栓认为儿子的病有药可治的兴奋 ,充满希望的心境。 五、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 “风大雪紧 ”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风雪的变化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六、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通过 “我 ”的 感受

14、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 祝福 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 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这样,就把 “凶人的愚妄的欢呼 ”和 “悲惨的弱者的呼号 ”(鲁迅语)鲜明地摆 到读者的面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

15、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七、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小说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作用能力 点评:本题的解题核心要找到,整体上难度不大。 【小题 1】试题分析:认真阅读两位车站服务人员的语言和一些细节就很容易得出结论,所谓 “章 ”,就是一些他们认为合理的规定。这样再去总结概括就行了。 考点:考查学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点评:难度一般,关键在于过细和筛选。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上下文以及理发师前面的表现,我们应该能推断出他的态度 和蔼、礼貌,但却很固执,不知道变通。再加上后面 “我 ”的表现,可知,理发师肯定拒绝了 “

16、我 ”的要求。 【小题 1】试题分析:小说结尾的方式很多:悲剧式、团圆式、回环式、遐想式、意外式、梦靥式等等,但是大多数会采用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的方式,赏析这些结尾方式,主要是剖析结尾的好处,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思想的表达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点评:这道题可能会有较大障碍,主要是在平时小说讲解中,我们很少涉及到这一块,学生留意 的会少一些。如果学生认真阅读,也还是可以答出一点的。难度较大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小说思想主题的一种变式题,小说的引人注意之处就是两个人物表现出的某些行为倾向。由此会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经历,而这些正是我们思考的方向,题目要求结

17、合作品,那么就要求学生扣住文本,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既要注意谈合理的地方,更要谈有争议的地方,给我们启示的地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中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能力等级F 点评:本题难度很大,主要是学生能否确定合适的角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如果全球化已经成为今天不可回避的事实,那么它对教育或课程改革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诚然 , 全球化加速了其蕴含的主导价值观或 “文化霸权 ”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教育政策或改革措施方面的相互借鉴也日益增加。因此 , 全球化会带来同质性,会让各国的教育改革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都似曾相识。 但是 , 教育政策与

18、改革措施是无法被借用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改革脱离了本国的文化生态都无法长久立足。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人们在引述这个道理时,往往关注的都是改革要符合国情,而忽视了国情,也会 “调适 改革 ”。正因为如此,各国即使遵循的是同样的改革理念,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也会出现差异。在一项同样是针对全球化时代课程分权改革进行的大型研究计划中,学者们先对美、法、西班牙、哥伦比亚四国做了个案描述,然后又对 39个国家的课程分权改革状况做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全球化已使课程分权成为当今一个全球性的改革项目,但各国在实施这项改革时所选择的重点、采取的策略及其效果仍然各有差异。其中,基于本国

19、的文化传统、历史脉络、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治氛围进行的地方调适是造成这些国与国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全球化不仅仅意味 着同质性,同样蕴含着创造多样性的可能,尤其是在我们能够主动调适外来的改革理念和措施的时候。如果说发现同质性意味着我们要警惕全球化外衣下的文化霸权的话,那么创造多样性则意味着我们应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主动调适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用我们的话来说,和而不同,才是中国的课程改革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应然追求。 这也不只是理论假设 , 而是有其现实依据。早在十年前,当中国两岸三地启动课程改革时,人们已经发现三地的改革无论在理念还是措施上都颇为相像,均折射出课程改革的全球化时代

20、特征。在这种市场导向的氛围中实施改 革,人们不得不面临着质量与公平、竞争与合作、标准与多元、控制与自主的困境。在大陆,这种困境则集中表现为改革中期外来的改革理念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磨合。 作为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在面临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改革浪潮时,完全可以做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我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价值观,如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式决策体系、重视学生基础训练的传统、完备的教研体系甚至饱受抨击的应试文化。它们都会对那些 “外来的 ”改革理念与措施产生压力、作出调适,而对改革实施来说,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双刃剑。重点在于,我们是如何 发挥它们的作用的?我们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系统各个

21、层级上出现的地方调适的? 【小题 1】下列不属于 “课程改革调适 ”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任何改革脱离了本国的文化生态都无法长久立足。 B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同质性,也蕴含着创造多样性的可能。 C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D许多国家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价值观。 【小题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全球化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互为影响与借鉴,教育政策与教改措施也是如此。 B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及政治氛围等是造成国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中国的课程改革面临的诸多困境体现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磨合。 D中国的课程改革做到了 “和而不同

22、 ”,既适应全球化挑战,更具有本国特色。 【小题 3】根据文意,举例说明文中 “双刃剑 ”的含义。(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双刃剑 ”用来形容事情既有利也有弊的双重影响性。如我国教育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答题速度快,准确率高,但联系生活不够,自主探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 【 小题 1】试题分析: “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这几点不属原因,而应该是 “课程改革调适 ”的优势。本题的核心是搞清楚什么是原因,对应于文本,主要集中在第二节。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

23、: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在段落进行重点阅读,依据文中句子进行分析,与原文不符的排除。 【小题 1】试题分析:把 D项与原文对照不难看出,有以下几点不一样: “做到 ”与 “应然 ”不合, “应然 ”是应该的样子;另外, “更 ”没有依据。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做这种题学生必 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一般命题人或综合几段的信息,或作点小小的变形处理,所以要注意语境并瞻前顾后。 【小题 1】试题分析: “双刃剑 ”这个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和适用的一个高频词汇。学生基本知道其内涵 有利有

24、弊。本题的另外一个注意点是,学生能否针对利弊,提出鲜活的事例予以佐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 ,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扩大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实际的例子或者文本内容加以验证。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 香山同知彭君小传 袁枚 君姓彭,讳翥,字竹林。云南大理府进士,选广东封川县知县,调香山。乾隆四十九年春,余寓端州,彭君来见,执弟子礼甚谨。其人秀羸多能,宾宾然一学子也。所著诗甚多,颇得唐贤神韵。别五年,音问亦不时接。忽一日,见访山中,帽曳孔雀翎

25、, 盛服而至。余惊问所由,方知立功海外,裁入觐归。 五十三年,海贼 牛 泻牌讲 笸跽撸 手谖 堋凑 嘧芏焦愣 魉龊懿叮 料闵搅畎炀 瑁 肽瓴换褚坏痢 臀抟宰越猓 丛祢阌铮 芫 挪恢埽 餍敌喽邸 倬 耄 魃 唬骸 u汝龌龊不任事,虽文官,我独不可以军法从事乎? ”出诸武弁密揭示之。君神色不变,但申明香山小邑,所办粮饷,业费三万余金。所以久而无功者,缘武弁退缩不能军之故。公相默然,颜稍和。君知兵事不可以口舌争也,即奋曰: “翥愿解任,亲往擒贼。 ”公相莞然曰: “汝孱弱书生,果临阵,得不被贼靴尖蹴倒乎? ”曰: “翥非手打贼也,乞公相赏精兵 二百,听翥指挥,必有以报。 ”公相许之。 君归署,捐俸支

26、帑,造战船三只,料简枪炮火药,赏赉糗粮,犁然备具。著短后衣,率健儿戌服出哨。诸武弁以为迂且妄,无不匿笑者。君祷天妃庙乞风,舟中忘带鼓,即借庙中鼓声之,以壮军威。次日黎明,风果大顺。君径出海口,公相命诸武弁会剿,相遇海岛中。武弁摇手云: “风虽顺,少顷即转,宜缓行。 ”或云: “今日反支日也,不利行师。 ”或云: “海贼出入无定,须探明所在巢穴再往。 ”君毅然不听,饱餐士卒,扬帆竟行。 行百余里,遇盗船二只,发炮击之,杀十余人。贼久不见官兵,突出不意,惊乃遁去。君知数 日内贼必聚众来,乃入岛,约武弁一齐出洋。众武弁亦 u君之先得功也,唯唯听命。翼日,君见风顺雾消,开船出,果贼船八九只从上游来。初

27、犹逡巡欲避,继见官兵少,乃持枪直犯。发炮击之,闭。君知贼以秽物相厌胜也,杀黑犬取血衅炮,炮果发。适大军亦至,击破贼船,贼尽落水。千百贼头,出没海面,如浮瓜然,反向官船号呼乞命。君命以铁钩拉起之,而以长绳汇缚之,累累然鱼贯者七百余人,解督辕请示。公相大悦,飞章入奏。奉旨彭翥著赏五品顶带,送部引见,授湖南岳州府同知。福公奏留办善后事宜,仍补琼州同知。权知府事。 赞曰:古文武无分途,然 s悦礼、乐,敦诗、书,左氏以为美谈,几几乎有欲分之意。 吾门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张吾军觉山林生色终以文弱故染烟瘴亡年裁及艾为可悲也。 (本文有删节)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28、项是( ) A 饬 香山令办军需饬:命令 B杀黑犬取血 衅 炮衅:涂抹 C 权 知府事权:代理(官职) D 敦 诗、书敦:勤勉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盛服 而 至攀援而登,箕踞 而 遨 B余惊问 所 由岂敢盘桓,有 所 希冀 C 以 壮军威作师说 以 贻之 D惊 乃 遁去度我至军中,公 乃 入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重点叙述了传主彭翥平定海盗一事,由此表现人物特点,构思颇具匠心。 B写彭翥指挥战斗用侧面描写,如通过公相的轻视、武弁的嘲笑、海盗的妄为来衬托他的指挥才能。 C本文起笔描写彭翥是个

29、文弱书生,写他指挥作战则出人意料,又与文末以体弱去世呼应,用笔自如。 D文章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渲染及场面的描绘,塑造了一位临危不乱、见义勇为、智勇双全的儒将形象。 【小题 4】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吾门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张吾军觉山林生色终以文弱故染烟瘴亡年裁及艾为可悲也。 【小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 汝龌龊不任事,虽文官,我独不可以军法从事乎?( 3分) 君命以铁钩拉起之,而以长绳汇缚之,累累然鱼贯者七百余人,解督辕请示。( 4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吾门下文士多 /武功

30、少 /彭君亦文士 /而能立武功以张吾军 /觉山林生色 /终以文弱故 /染烟瘴亡 /年裁及艾 /为可悲也。 【小题 1】 你器量狭小不称职,虽然是文官,我难道不能凭军法处置吗? 彭君命令用铁钩子把他们拉上来,再用长绳子把他们捆绑在一起,依次连接成串的共有七百多人,押解到总督官署请求指示。 【小题 1】试题分析:敦:崇尚、注重, “敦 ”是一个多义词,有 “督促 ”“崇尚 ”“深厚 ”“勤勉 ”等义项,同学在平时学习时注意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对于一词多义的最好办法就是平时的积累。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实词的句中意思。答这道题时可采用代入法,并联系上下文进

31、行理解和推测。整体上,本题难度不大。 【小 题 1】试题分析: D项,于是,就 /才。 A连词,表修饰; B助词,组成 “所 ”字结构; C连词,表目的。 考点: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点评:文言虚词的的意义和用法的辩析,首先要考虑意义,翻译不同一定不同;其次要联系学过的例句体会用法;第三,在平时学习中要归纳整理,才能熟练迁移运用。对于常见的 “于 ”“之 ”“以 ”“而 ”“乃 ”等要特别注意。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写彭翥指挥战斗用的是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如,杀黑狗的细节。 “多用侧面描写 ”错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筛 选文中信息

32、,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假设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类题最好的方法,即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用来加深理解原文,然后再用代入法,一一与原文比照验正,就会发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项,排除即可。对于手法的使用,同学在分析的时候,不能限于局部,要整体全面考量,瞻前顾后,反复推敲。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的几个主要断句点:而、以 故、另外注意对称句式:文士多,武功少。这里还有一个文化常识:艾:五十岁。文言断句的方法大致有这样一些: 1标名(代)词,定主宾; 2明修辞 巧判断; 3看虚词,找位置; 4 明语法,辨句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能力等级 B 点评:本题整体难度不大

33、。 【小题 1】试题分析:( 1) “任事 ”:胜任职责,胜任事情也可; “从事 ”:处置;反问句;( 2) “汇缚之 ”:捆绑在一起, “累累然鱼贯者 ”:连续依次成列的,(大意对即可), “解 ”:押解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点评:翻译句子一般采用直译,尤其是重点字词要翻译准确,但有时也要结合意译。如谤不能译为诽谤,而要结合上下文译为指责。再者要注意其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一项工作也很重要,要多读几遍,看是否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先生姓彭,名字叫翥,字竹林。是出自云南大理府的进士,被选为广东封川县知县,后来调到香山当同知。乾隆四十九年春天,我寓居在端州,彭先生来看我,

34、非常恭敬地对我行弟子对师傅的礼节。他外貌清秀因而略显纤弱,但是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是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他写了很多诗歌,很有一些唐代大诗人的神韵。之后的五年,我和他基本没通多少音讯。突然有一天,他来山中拜访我,帽子后面拖着孔雀翎,穿着华美正式的礼服。我惊奇地问他从哪里来,才知道他在海上立了功,刚刚进京朝见皇帝回来。 乾隆五十三年,海盗嚣张,有个叫平波大王的 人带领老百姓做贼寇。福敬斋公相做广东总督,派遣水军出海抓捕,命令香山县令置办军需品,半年了一个海盗也没有抓到。将领们没办法为自己辩解,反而制造谣言诬陷先生供应不周全,兵器机械朽钝。福公生气了,把先生召了进去,用严厉的声音说: “你器量狭小不

35、称职,虽然是文官,我难道不能凭军法处置吗? ”叫出武将们一起揭发他。先生神色不变,只是申明香山是个小城,所置办的粮饷,已经花费了三万多两银子。之所以抓捕这么久却没有收获,是因为武将们畏缩不前不能作战。公相不说话,脸色稍微和缓了。先生知道打仗不能够凭口舌争辩取胜,就奋起说: “我愿意辞掉同知的官职,亲自前去捉拿贼寇 ”公相微笑着说 “你是文弱书生,果真上阵,不会被盗贼的靴尖踢倒吗? ”先生说: “我不是亲手打海盗,请求公相您赏赐我二百精兵,任凭我指挥,一定有回报。 ”公相答应了他。 先生回到衙署,拿出自己的俸禄并同府库的钱财,造了三艘战船,清理检查枪炮火药,赏赐品和军粮,都准备得很妥当。他穿上短

36、装,率领穿着军装的健儿们出去巡逻放哨。武将们认为他迂腐并且狂妄,没有不偷着笑的。先生到天妃庙祈祷求风,船上忘记带战鼓,就借庙里的鼓敲打,来壮大军威。第二天天刚亮,果然起了顺风。先生直接驶出海口,公相命 令武将们一起出剿,在海岛上相遇。武将摇手说: “风虽然顺了,不久就会转向,应该慢慢走。有人说: “今天是反支日,不利于出兵。 ”有人说: “海盗出入不定,必须探明了他们的老巢再前往。 ”先生坚决不听,让士兵们吃饱,最终开着船前行。 走了一百多里,遇到两艘海盗船,就开炮攻打他们,打死了十多个人。贼寇们长久没有遇见官兵,没想到会突袭,惊惶地逃走了。先生知道几天之内贼寇一定会聚众来袭,就退回岛上,约武

37、将们一起出洋。武将们也嫉妒先生先得了战功,唯唯诺诺地听命令。第二天,先生看见风顺了雾消了,就开船出去,果然有八九艘海盗船从上 游来了。起初还徘徊着想要避开,接着发现官兵少,海盗们就拿着枪直接来进犯。开炮攻打他们,炮却打不出。先生知道贼寇们用不干净的东西压制我们而取胜,就杀掉黑色的狗并用它的血来祭炮,炮果然打出去了。刚好大军也来了,攻破了海盗船,海盗们都掉到水里。千百个海盗的头颅在海面上上下漂动,像浮在水面上的瓜,反而向官船哭喊饶命。先生命令用铁钩拉起他们,又用长绳绑到一起,一个接一个像穿起来的鱼一样有七百多人,押解到总督衙门请示怎么处置。公相非常高兴,马上上奏朝廷。按照圣旨赏赐彭翥五品顶带,送

38、到吏部并引他朝见皇帝,授予他湖南岳州府 同知的官职。福公奏请留先生办理善后事宜,仍旧补充做琼州同知。代理知府做事。 赞说:上古时期学文和学武是没有分别的,但是却 喜爱礼乐崇尚诗书,左丘明把它当做美谈,几乎有要分开的意思。我的学生中,学文的人多立下武功的人少。彭先生也是学文的,但是能立下武功来壮大我们的军威,感觉山林都因他生色。最终因为文弱的缘故,染上烟瘴死了。年纪才刚满五十岁,实在是值得悲叹啊。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 5分)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

39、。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小题 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1分) 孔子: 韩非子: 【小题 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 答案: 【小题 1】重义轻利 重利轻义 【小题 1】孔子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韩非子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系。(以上 “析 ”) “重义轻利 ”和 “重利轻义 ”,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 各有偏颇,应该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以利害义和以 “义 ”害利。(以上 “评 ”)(分析 2分,评论 2分) 【小题

40、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题目设置单纯,难度也较低,很明显,孔子把君子和 “义 ”放在一起,把 “利 ”和小人放在一起,重义轻利十分清楚;而韩非子则从 “趋利 ”的角度谈人的行为,得出重利轻义的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观点的能力 【小题 1】试题分析:对不同观点评价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严密性的一个手段,不同的观点一定是站在某一个角度产生的,因而,在评价的时候,我们既要站在原来观点的角度审视其合理性,又 要从另外角度思考其弊端或者局限性。这是观点评价的核心所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辨析好评价能力 点评:题目难度较大,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学生只要平时有过训练经历

41、,应该比较好解决。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君子明白大义 ,小人只知道小利。 ” 孔子说(先师说):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 医生善于吮吸人的伤口,嘴里含着人的血液,并不是因为有骨肉亲情,是为利益所驱使。因此造车的人制造车,就希望人们富有、地位尊贵;木工制造棺材,就希望人们早夭、死亡。(这)并不是因为造车的人仁爱而木工邪恶。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7分) 满江红 清凉山晚眺 清 汪钧 如此长江,叹滚滚、几曾休歇。猛记我,孤舟千里,晚行时节。 帆影半连云影暗,雁声刚过潮声接。 竟归来,安坐看风波,真奇绝。 疏林外,飞枯叶。荒

42、草里,埋残碣。问六朝楼阁,都归澌灭。天子惜多才子气,美人同受女人劫。算犹余、何物到而今,山头月。 【小题 1】从写景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妙处。( 3分) 【小题 2】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作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前句写形,帆影与云影相连,足见夜色之苍茫,长江之阔远;后句写声,潮声接雁声,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生生不息。两句词生动地描写了夜间长江特有的壮阔景象。 【小题 1】用疏林、枯叶、荒草、残碣等意象渲染六朝 “澌灭 ”的凄凉氛围,寄托了作者对六朝灭亡的深切感慨。末句写月亮照耀古今,绵亘千古,而 “天子 ”“美人 ”均已灰飞烟灭,抒发了物是人非之感,表达作者对古今人事

43、湮灭的怜惜之情。 【小题 1】试 题分析:本题为赏析景物类最简单的考题,赏析景物(色)默写,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抓住 “结合 ” 动静结合,空间结合(高与低、远与近、外与内),虚实结合,声色结合,光影结合,感官结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抓住 “炼字 ”,看看有什么绝妙好字。答题格式也很清楚:释句意,析手法,说妙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形象的能力 点评:本题设题单纯,指向明确,难度较低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看上去难以入手,其实根据提供的有效信息看,没有附加信息,加上写的是六朝旧事,可以推断,作者抒发的情感多为一般情感,并无个 人寄托。因而,物是人非,朝代更迭,江山永恒,

44、岁月易逝都是可以作答案:的。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点评:本题是一道思想情感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词作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没有什么附加信息,因而词作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整体上难度一般。 语言表达 对下面这则通缉令,人们议论不一,请你对此发表看法。要求表达准确、态度鲜明。( 60字左右)( 5分) 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 清网行动 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 24小时客服热线 021-64860697或 110,就可预订 包运输、包食宿 、包就医 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还可获赠夏季冰饮、编号制服 答案:认同的:化严肃为轻松,有利于减轻在逃人员的逆反心理,减轻

45、其对公安机关的恐惧感;使 “清网行动 ”引起更多人注意,不至于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不认同的:语言应注意场合与对象,警察对逃犯,不应像淘宝商户面对客户一样亲热;缺乏庄重感,失去了公文应有的严肃性,减弱了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香烟与蜡烛的对话。( 4分) 每当看到赞美蜡烛的文字,香烟就有些不服气: “ ,听到的多是警告和恫吓的语句! ” 蜡烛的火苗轻轻地跳了起来: “老兄,你 只说对了一半。你毁灭自己, ! ” 答案:我也同样照亮别人,毁灭自己,却为何无人赞美( 2分)却播下了罪恶的种子,同时还污染了清洁的空气( 2分)意近即可。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46、 30个字)( 3分) 风靡数十年的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据报道, “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 ”,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人是不是猴子变的 ”“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 ” 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 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 “我能穿越回过去吗 ”“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 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 “2012是世界末日吗 ”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 答案:孩子的问题与以前不同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或,因孩子的问题与以前不同,十万个为什么将再版。)

47、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小题) 【小题 1】子曰: “ ,譬如北辰, 。 ” (论语) 【小题 2】有如此之势, , ,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小题 3】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 4】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答案: 【小题 1】为政以德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小题 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小题 1】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 1】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小题 1】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作文

4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看待人、事、物,有仰视、平视、俯视三种视角,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会有不同的心态,会有各异的结果。我们不必仰视 ,无需俯视;当平视现实,平视他人,平视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 “平视 ”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示例一:平视 人生在世,既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也不宜以自视甚高的心态去俯视别人,学会平视,平视自己、也平视别人,才是最恰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 ”。 惯于仰视别人者,在卑微和惶恐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营营碌碌、心力交瘁,何苦来着!反之,以俯视他人为能事者,则热衷于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往往看不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两种人在 “视角 ”上的偏差,致使其对人对己的看法变形失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