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31777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逮 (di)捕发酵 (jio)档 (dng)案片言只 (zh)语 B拂 (f)晓舌苔 (ti)攒 (cun)射雪泥鸿爪 (zhu) C咯 (k)血剽 (bio)悍供 (gng)销浑身解( xi)数 D作 (zu)坊打烊 (yng)贮 (zh)存牝 (pn)鸡司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档 dng案,这个字没有三声。 B雪泥鸿爪 zho,书面语中读“zho”。 C剽 pio悍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伴随

2、着一辆辆轿车驶进寻常百姓家,一家家汽车装潢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此,我省国税部门正强化税收监管,努力使该行业成为一个新的税收增长点。 B刘备过于义气用事,为关羽报仇起兵伐吴,结果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从此蜀国原气大伤,想消灭曹魏心有余却力不足,让人扼腕叹息! C捐款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关于 “强捐 ”的新闻层出不穷,我们需要反躬自醒, “强捐 ”不是慈善的真正含义。 D为了试一试唐寅的才华,大伙让他当场写一首诗;他思索了一会;然后大笔一挥,扬扬洒洒蜚然成章,果然名不虚传!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义气用事 意气用事 原气大伤 元气大伤。元气,指人的精神气。C反躬自醒 反躬

3、自省。自省,自我反省。 D蜚然 斐然。蜚,读一声,同 “飞 ”,如蜚声海外。斐,读三声,光彩灿烂的样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企业根本没有理解企业文化的真谛和实质,对员工提出侮辱、体罚等不合理的要求,还美其名曰 “企业 文化 ”,这是对 “企业文化 ”的严重曲解。 B齐鲁石化总经理李总回鲁整整两周年,这两年齐鲁跨越低谷实现质的飞跃,从倒数重又回归中石化排名前列,石破天惊的变化让一步步紧随的齐鲁石化人慨叹与诚服。 C 2009年以来,中国一贯在努力缩减军队的规模,提高军人长期没有涨过的工资,并改善现有部队

4、的条件以鼓舞士气和提高效率。 D由于陆劲松认罪态度一直不好,曹指导员严肃地批评道: “一个罪犯不痛定思痛,不用汗水来洗涤自己灵魂上的污垢,那是不可能把自己改造成新人的!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 惊人,这里望文生义; C一贯:指思想、作风等一向如此,从未改变,这里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应用 “一直 ”; D痛定思痛: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含有吸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 A 曲解:不顾客观事实,歪曲原意,作错误的解释或理解,这里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 ) A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养老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去哪里养老、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 B新鲜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 ,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C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战略谋划、顶层设计,但在具体落实中,就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破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 D虽然莫言获奖,不能说他已经参与了世界文明标准规则的建设,但至少可以说他开始影响西方文明,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成分残缺, “面临 ”少宾语的中心语,在句尾加 “的难题 ”B项 “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杂糅,糅合

6、了 “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 ”“洗净较为安全 ”两种句式结构。 D项 “虽然 ”应放在 “不能说 ”前面,语序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秋 雨 苏连硕 秋已至深,我想不会再下雨了。没想到,晚饭过后,便听到窗外刷刷的雨声。我惊喜地喊,下雨了,下雨了。 正密,正疾,片刻便淋湿了。好,好,不密,不疾,还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一丝风,这雨落的均匀、平实、温柔。 它下它的,我行我的,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步履,不受干扰,若无其事。正所谓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天籁刷刷,我脚步亦刷刷,不过雨疾我缓罢了。难得的天人和谐共鸣。水泥路面有些水了,管它

7、,啪唧啪唧地踩,如小孩般顽皮。说是这样的说,顽皮一阵子可以,还是下意识地沿没有积水的碎石子路行了。 到了高大的廊亭,雨且疏了,只有棚顶淌下水的滴答声。摸了摸铁丝,不湿,遂将腿抬上去。平时我要喊几声的,此刻噤了喉咙,哑了嗓子。老夫怎忍心 “聊发少年狂 ”打扰这宁静的夜、宁静的雨呢? 看不准湖面的雨点落下的波纹,只有平静复平静,柔和复柔和,温馨 复温馨。多么绮丽的雨夜呀。 蒙蒙的秋雨,濡湿了深秋的天空,滋润了尚未枯黄的草地与花树,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 常人爱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美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对秋雨,却总是有所偏见,说它的冷落、萧条与肃杀。过于强调 “一场秋雨一场凉 ”,

8、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韧、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甚或怀着责难,这么凉的天,下什么雨呢?真讨嫌。 殊不知, 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 。秋雨的特点,不只在于它的凉,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它的韧,跟 “春雨贵如油 ”一样,说 “秋雨贵如油 ”,当秋 “乃发生 ”, “润物 细无声 ”,是 “喜雨 ”,也丝毫不过分。至少农民会由衷渴望,喜滋滋称快庆幸的。 春雨,吝啬得很,稀疏极了,连个沙尘也压不住。秋雨则不然,缱绻连绵, “随风潜入夜 ”,从早下到晚,淅淅,沥沥,簌簌,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涵着坚韧、持久的耐力;多豪爽,多气派。 秋雨也不是夏雨的没正邪 有时凶猛暴戾,有时干

9、打雷不下雨,沥涝、干旱都具有极大的伤害性、毁灭性。秋雨总是那么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不张不扬,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应节而降,恰到好处,仿佛醇醪,仿佛甘霖。 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 它的天使。细腻温情地送走酷热的夏,含情脉脉地迎迓着冷峻的冬。 能说它不为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大度从容 ?没有宽阔诚挚的胸怀,没有充沛的储备,怎会这么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淋漓酣畅地下得这样匀实,这样耐心,这样慷慨呢? 苍天不老。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没有惆怅,没有感伤,没有飞扬跋扈,没有大轰大嗡,只有特立独行、真诚坦荡地洒落,那么凉,那么柔,那么韧,那么闲适,那么沉静,那

10、么达观。 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当你平抚沉静下心来,你会真切地感到, 雨毕竟在轻轻柔柔、袅袅娜娜既很努力很认真很随意很散漫地落呢。不只是在脸庞,在眉间,在额头,还在心灵深处,丝丝清凉,缕缕甘美。脱了绿叶外衣的高高低低的树木,没有委靡,伸出裸露的手臂在真挚地呼唤、拥抱着蒙蒙的细雨、脉脉地温馨。 眼前的这般柔细的雨,我尤其喜欢。因为缱绻缠绵的最后一幕的喜雨,迎迓着姗姗来迟的第一场瑞雪,默默地传递承前启后的信息。 【小题 1】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小题 2】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1)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

11、。 答: (2)能说它不为承前启后而深谋 远虑、大度从容么? 答: 【小题 3】文章 3、 4 小节写 “我 ”在秋雨中行走的情景,表达了 “我 ”怎样的心情? 答: 【小题 4】作者在文中也写到了对春雨和夏雨的感受,这样写起到什么作用? 答: 【小题 5】作者笔下的秋雨蕴涵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种人生态度的理解。 答: 答案: 【小题 1】 结构上承上启下。 文章由叙述描写转入议论,引出秋雨特点及秋雨带给我的感受。 【小题 2】( 1)秋雨、冬雨也像春雨、夏雨一样有各自的可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2)秋雨送走了夏季,迎来了冬季,让一年四季顺利地过渡,因此说它为承

12、前启后而深谋远虑;秋雨神清气定,从容平静,飘飘洒洒,淋漓酣畅,耐心而慷慨,所以说它大度从容。 【小题 3】表达了 “我 ”被绵绵的秋雨所陶醉,难以抑制的惊喜、愉悦的心情。 【小题 4】 写春雨的贵如油、吝啬、稀疏,不仅表现了秋雨的 “贵 ”与 “喜 ”,还突显出秋雨的坚韧、持久、豪爽、气派。 写夏雨的凶猛暴戾、干打雷不下雨,甚至造成灾害,则突出了秋雨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不张不扬的性格。 通过秋雨和春雨、夏雨的对比,更衬托出秋雨的特点。 【小题 5】 反映了一种真诚坦荡、坚韧闲适、沉静达观 的人生态度。 当今社会很多人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心态,甚至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困惑

13、,归根结底,是他们缺乏自我思考,对未来没有明晰理想和目标,意志力不够坚定。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带着坦然、达观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我们的生活将幸福而知足。(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理解重要语句的作用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这个句子写出了秋雨的特点,也承上启下。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理解语句的含义,需要联系语境,结合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来谈。这句话写出了秋雨与春雨

14、、夏雨一样可贵,表达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理解语句的含义,需要联系语境,结合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来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突出秋雨的承前启后的特点,突出秋雨从容大度的特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感情的能力。分析作品感情需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人物心理特征。如 “这时我要喊几声的,此刻噤了喉咙,哑了嗓子。老夫怎忍心 “聊发少年狂 ”打扰这宁静的夜、宁静的雨呢? ”借我的 “失常 ”表现来表达对秋雨的热爱之情。 考点:

15、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散文的特征就是形散神聚。文章的主旨是赞美秋雨,这是核心。文中又谈到夏雨、春雨,就是以陪衬的形 象出现的。分析相关语段可知,写春雨是突出秋雨的 “贵 ”和 “喜 ”以及坚韧、持久、豪爽等特点。写夏雨是为了突出秋雨的神清气定、从容平静的特征。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回答此题,首先要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

16、。作者以物喻人,借对秋雨赞美一种从容平静、坚韧闲适的人生态度。在谈自己的理解时,需要学生联系文本和现实两个角度理解。要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言之有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 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 在辽阔的蔚蓝海洋中生长着一类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与陆地上的树木、作物、杂草类似,此类生物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合成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它们大多是单细胞生物,故人们称其为单细胞藻类;因藻体微小,一般只有千分之几毫米,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微藻。 微藻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是海洋食

17、物链的基础,驱动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直接和间接地养育着几亿吨的海洋动物,因此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洋微藻一旦受到破坏,将危及其他海洋生物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微藻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食品和健康食品、可再生生物能源,又可以提取色素、药物及甘油等化学产品,还可以做水产动物的饵料和禽畜饲料的添加剂等。然而,微藻的用途远不止这些。消除入海污染物、清洁海洋环境便是它们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种新用途。 在当今集约化海水养殖业中,废水的排放是海水受到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养殖业废水在排放前必须进行有效处理。小小的微藻就

18、能对养殖业废水进行有效净化。 微藻生长期间,各种形式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均可被其所利用,而磷则主要以磷酸一氢根和磷酸二氢根的形式被它们吸收。当微藻被引入养殖业废水中时,藻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供氧,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使好氧菌能够不断分解有机质,进而产生二氧化碳,作为藻细胞光合作用的碳源。因此,在净化水质的过程中,人们常将微藻与细菌联合使用,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藻菌共生 ”。同时,微藻吸收利用氮、磷等营养盐合成复杂的有机质。这就是微藻净化养殖业废水的机理。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明的专利 “ 海绵一微藻 ”集成系统则首先在工厂化养殖废水 中接种微藻,让其吸收转化海水中无机氮和无机磷为微藻生

19、物量;接种一定时间后,将海绵放到微藻生物量增加的废水池中,滤食微藻。通过微藻和海绵生物的联合作用,废水得到净化,而过量无机氮、无机磷营养盐排入海水后引发的富营养化问题也大大缓解。 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三丁基锡 (TBT)涂料是一类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也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化合物之一。三丁基锡的大量使用,使得沿海各国遇到严重的海洋生物污染问题。这是因为三丁基锡难以被光降解、化学降解和热分解,在自然环境中的残留期长,而且容易在贝类、鱼类等海产品中蓄积。国内外的研 究证实,绿藻门的镰形纤维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都能将三丁基锡降解为二丁基锡,绿藻门的小球藻则能使三丁基锡分步脱丁基化为二丁基锡和一丁基锡

20、。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发现,将小球藻接种于含 100微克升三丁基锡的培养体系中, 14天后,分别有 27%和 41%的三丁基锡转化为二丁基锡和一丁基锡。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以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微藻能有效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且具有相当高的富集效率,对锌、汞、镉、铜、铅等金属离子的富集倍数可达数千倍,适于作为工业重金属废水的高效 “清洁剂 ”。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海洋环境保护中,小小的微藻将展示出更多更具魅力的用途。 【小题 1】下列对 “微藻 ”概念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微藻是人们肉眼看不见的生长在海洋中

21、的含有叶绿素的微小生物,与陆地上的植物一样,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B微藻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合成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C微藻大多是单细胞生物,故被人们称为单细胞藻类,其藻体一般只有千分之几毫米。 D微藻是一种微小生物,而众多的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微藻为生,所以微藻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题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微藻,人类生产、生活的朋友 B微藻,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C微藻,海洋环境的 “清洁剂 ” D微藻,海洋的魅力之神 【小题 3】综合全文,列举微藻净化

22、海洋环境的作用。( 3分) 答: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微藻能对海水养殖业排放的废水进行有效地净化。 微藻能把海水污染物中的有机锡化合物的三丁基锡降解为二丁基锡和一丁基锡。 微藻能除去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每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是微藻这一概念的外延,而非内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 3、 4、 5、 6、 7小节主要阐述了微藻在海洋净化中的作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

23、的信息的能力。文章的三、四段谈微藻对废水的净化作用;五段谈微藻净化废水的机理;倒数第二段介绍微藻净化水中重金属的作用。对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和归纳,不难得出结论。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义士杨景和埙传 (明)张弼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 “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延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

24、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拷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辩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 ”遂击登闻鼓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 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成化初,修英宗实录,称 “义士杨埙 ”云。 埙字景和,其先某处

25、人。父为漆工。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 指称叹,以为不可及。盖其天资敏悟,于书法诗格不甚习,而往往造妙,故其艺亦绝出古今也。既不避权奸,为此义举,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遂隐于艺以自高 。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 。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然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低 L荩 饰 排跄纾 匏恢粒 V然自得

26、,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捕拷掠掠:掳掠 B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狱:讼案 C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秩:官品 D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目:看待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安能以身之察察 D以五色金钿并施以勇气闻于诸侯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埙是一位天资敏悟、有创造性的平民艺术家。但更主要的,他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义士。 B当锦衣

27、卫指挥门达陷害袁彬时,官吏们虽然都为袁彬叫屈,但没有人敢于出面援救,只有素不相识的杨埙,敢于上 疏喊冤。同时,又用谋略揭穿了门达欲诬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的阴谋。 C杨埙不避权奸的义举赢得大家的尊重,有人想授予他官职,他没接受,而是隐于技艺以孤高自守。人们不敢只把他当成一个艺人,而是敬称他为 “义士杨埙 ”。 D作者在表彰杨埙的同时,也鞭挞了权贵及那些为权贵们 “扫门捧溺 ”的 “高冠长裾 ”的 “科第人物 ”,可谓一箭双雕。 【小题 4】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 【小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

28、汉语。( 7分) (1)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 3分) (2)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 4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3分)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 【小题 5】 (1)( 3分)只有袁彬一人,(虽然)只是一个校尉罢了,却能保护皇上的人身安全,饱受艰辛困苦。 (2)( 4分)门达于是把这件事上报、并召集三法司,在午门前审讯,杨埙于是秉公陈述事实,他说以前所说的一切都发自自己的本意,和李贤没有一点关系。 【小题 1】 试题

29、分析:掠:拷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二个 “而 ”都是转折连词。 B第一个 “其 ”代词,代袁彬,第二个 “其 ”是表反问的语气副词; C第一个 “之 ”是结构助词 “的 ”,第二个 “之 ”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每个 “以 ”是介词,可译为 “用 ”;第二个 “以 ”也是介词, “凭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 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人们敬称他为 义士杨埙 ”。说法在文中找不到根据,原文是 “修英宗实录,称 义士杨埙 云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0、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译文:华亭张弼议论说:义,就是不是自己的事而去做,做的事合乎天下公论啊。去做虽然符合公论,但带有私情去做,那么这又是不义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得分点:( 1) “特 ”:仅仅,只是, 1分; “乃 ”:却, 1分; “艰苦 ”:艰辛困苦, 1分;句子通 顺。( 2) “会 ”:召集, 1分; “鞫于午门前 ”, “鞫 ”:审讯, 1分;注意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1分; “预 ”,这里是关系的意思, 1分;句子通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天顺年间,

31、锦衣卫指挥门达恃宠骄横,凡是与他意见不合的人,他就唆使密探暗中罗织罪名,逮捕、拷打他,遭刑讯者即使被冤枉,明知他没有任何证据也不敢反抗。因此他权倾一时,说话的人都噤若寒蝉。他的同僚袁彬正直不屈,于是门达用重案陷害,严刑拷打,罗织罪名定案。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认为袁彬冤屈,(但)没有人敢站出来打抱不平。 京 城里有一个叫杨埙的人,本是一名戍边的战士。他平素并不认识袁彬,却为他上书说: “正统十四年,皇上身陷沙漠,朝廷大臣都跑散逃生,只有袁彬一人,(虽然)只是一个校尉罢了,却能保护皇上的人身安全,饱受艰辛困苦。等到皇上驾还重新称帝,授予其官职作为报酬,大家都称赞。现在没有人奏报弹劾,不料却被投入监狱,

32、饱受拷打,先判定罪名,然后才以律法条文胡乱强加,司法部门虽然知道他冤枉,(但)怎么敢辩驳澄明呢。陷害袁彬于死地,虽然只是一个人,然而有伤刑罚的公正和道义的公平,人人都没有自我安全感了。我乞求把袁彬等人交给皇上来审查,希 望澄清事实真相,(让)死的人没有遗憾,活着的人也安然。我本是一个贫民,没有俸禄官品,(但)看见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仍要)冒死上书。 ”于是他打起登闻鼓来进言,仍被送交锦衣卫狱。 门达因此想全部铲除异己者,于是判杨埙死缓,让他诬告是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杨埙假装允诺他。门达于是把这件事上报、并召集三法司,在午门前审讯,杨埙于是秉公陈述事实,他说以前所说的一切都发自自己的

33、本意,和李贤没有一点关系。门达的诡计因此不能得逞,但是袁彬还是被降职罢黜,他的宅第都被毁坏了。 不久,英宗逝世。进言的人弹劾门达的罪行 ,列举杨埙的案件为例证。门达被贬,死于南丹,袁彬恢复了旧职,代替门达总管锦衣卫事务。成化初年,编修英宗实录,把杨埙称作 “义士 ”。 杨埙字景和,他的祖先是某个地方的人。他的父亲是个漆匠。宣德年间,曾经被派遣到倭国传授金屑画漆的方法,以后回国,杨埙于是就学习这种本领,却能独出心裁,把五色金钿并用,不只是照老方法单纯用金色,所以物件的色彩各自相称,天真烂漫,倭人看见了,也咬着手指头,啧啧称赞,认为这是不可企及的。由于他天资聪颖,(虽然)对于书法诗格不怎么研习,却

34、往往能达到妙境,所以他的技艺也出类拔萃。他既不避 让权奸,做出上文所述的这样的义举,人们不敢用一门技艺看他。有个想要授予他官职的人,他不就职,于是就隐于技艺以孤高自守。 华亭张弼议论说:义,就是不是自己的事而去做,做的事合乎天下公论啊。去做虽然符合公论,但带有私情去做,那么这又是不义了。像杨埙,和袁彬没有恩情,和门达没有嫌隙,他又不是谏官,要完成职责。只是因为被众人的议论所激励,挺身而出而陷身虎口,他没有死是很侥幸啊,怎么这样勇于做仁义之事呢?然而这种众人的议论,凡是具有人的面目的人都能知道,但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号称科举及第的人,却不敢出头,行为污浊,心 甘情愿地为他们扫门捧尿,无所不至,悄

35、悄地看着他人,心得意满,大声地向他人夸耀,为什么利害改变人们的节操竟然像这样严重呢!听到杨埙的节操,也应该稍稍心中有愧啊!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7分) 淮上与友人别 和练秀才 (唐)郑谷 (唐)杨巨源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小题 1】这两首诗均以 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2分) 【小题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 答案 : 【小题 1】( 2分) “杨柳 ”,惜别。 【小题 2】 5 分)郑诗融情于景,( 1 分)通过江头春色、杨

36、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的反复渲染来表达离思。( 1分)结句在 “君 ”“我 ”对照(对比)中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1分)杨诗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 (1分 )春风吹柳似有 “相惜 ”之意与 “殷勤 ”之态,是拟人的写法,同时也是移情于物,在动情的联想中表达作者与友人不忍分离的深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使得某些具体的物象,在诗歌中被赋予了相对固定的情感色彩,如本诗中都写到了 “杨柳 ”这个意象,表达了惜别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

37、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表现手法,可以从抒情手法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考虑。郑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杨诗则运用比喻、拟人修辞,使得诗歌增色不少。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某高校为了招收优秀学生,对新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下面是其中两则调查表, 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要求简明、准确。( 5分) 表一:你选择高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项目 A就业 B教学质量 C社会声誉 D高校所在地 E往年分数 F其他 人数 1621 1652 532 286 1372 213 比例 35.24%

38、35.91% 11.57% 6.225 29.83% 4.63% 表二:在高考最终确定填报志愿时主要听取谁的意见? 项目 A自己独立确定 B家长 C中学老师 D亲朋好友 E其他 人数 2901 1070 434 338 80 比例 63.07% 23.26% 9.43% 7.35% 1.74% (1)从以上的表格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分) (2)要招收到优秀学子,你对该高校的建议是:( 3分) 答案: (1)( 2 分) 教学质量和就业是考生选择高校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往年分数在考生选择高校也起着重要作用。 大部分考生是独立确定填报志愿,部分会听取家长、中学老师和亲朋好友的意见。(一点 1

39、分,每点答到该句逗号前也能给 1分) (2)( 3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重视就业导向作用是提高生源质量的最根本途径 (2分,一点 1分 )各种招生宣传活动应主要从中学 生的视角进行设计和开展。( 1分) 试题分析:图文转化,要求学生仔细读图,从图中的数据变化,看出要点、找到问题。如本题中表一中反映学生在选择高校时, “就业 ”和 “教学质量 ”分别占到了 35.24%和 35.91%,这说明人们更关注这两点,而不是其他。其他方面不再一一赘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40、 4分) 傍晚 雪 天地 美不胜收 答案:示例: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传达着春天的祝福,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四个词语全用给 1 分,两种修辞方法运用恰当给 2 分,语言表达流畅给 1 分) 试题分析:扩写语句,需要学生首先确定扩展重点,注意扩展要求。如本题,扩展重点就是 “美不胜收 ”,其他词语都作为背景出现。要求四个词都要用上,还有修辞手法等。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 融会了传统文化中的易学、儒学 、道学和佛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

41、占有重要地位,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答案:( 3分)范仲淹的忧患意识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学、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在今天它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或: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它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学、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建功立业 。(信息完整 2分,语句通顺 1分) 试题分析:长句变短句,先找出长句的主干,作为短句中的一个。然后将剩下的修饰成

42、分改写成数个单句。最后将几个单句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5分) 论语 宪问: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 圣经 马太福音: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 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不可推辞。 ” 【小题 1】根据以上文字,分别概括论语和圣经在为人处事上的观点。( 2分) 【小题 2】你赞同哪种观点

43、,请简述理由。( 3分) 答案: 【小题 1】( 2分)论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经:以德报怨。 【小题 2】( 3分)赞同论语: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而 “以德报德 ”也是直道以行的表现。(结合内容分析 1分)儒家强调情感要以理性为原则,注重社会性公德,不能做无原则的 “乡愿 ”。(行为的本质 1分)这样做了,个人会成为坚守道义的勇者;社会能实现公平与正义。(作用结果 1分) 赞同圣经:圣经反对 “以怨报怨 ”,认为应以完全的善对待一切的人,包括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那些伤害你的人和道德上的 “恶人 ”。(结合内容分析 1分) 这种表面的 “

44、懦弱 ”,其实是源自于内心博大的爱与悲悯,是一种济世救人的宗教情怀。(行为的本质 1分)以恶报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只会让人心和世界充满仇恨。只有那种无私的真诚的大爱,才是引人向善的方法,世界也许才会更和谐。(作用结果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概括观点,要善于抓住文句要点,也就是关键词。论语中的关键词就是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经中的关键词就是 “不要与恶人作对 ”。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见识来评价。注意评价时要观点鲜明、表达连贯、层次清晰,切不可模棱两可,

45、观点模糊。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不能强词夺理,故作惊人之语。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小题) 【小题 1】视其所以, , ,人焉度哉?(论语) 【小题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吾尝 而望矣, 。(苟子劝学) 【小题 3】渔舟唱晚, ;雁陈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4】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小题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 答案: 【小题 1】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小题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6、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小题 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小题 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察 ”、 “须臾 ”、 “彭蠡 ”、 “穿 ”、 “泣露 ”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上升。没有差错。 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它怀疑了它的生活: “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 它决定了这样的自我尊

47、重,不再留 意着外面的空气了。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 于是人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地上了。 尊重自己的趣味与满足社会的需求,有时是一对矛盾,如何取舍?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一个寓言。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读懂这则寓言。寓言讲的是一个寒暑计,因为 “自我尊重 ”而失去了社会价值,被人遗弃。 从中我们 可以看出,追求自我尊重和满足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个矛盾是 “有时 ”的,不是永恒的。所以立意可用从来年各个方面入手: 第一,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这时也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强调自我尊重,活出一个鲜活的自我。另一个是要适应社会,不能适应社会的 “自我 ”,不能有多少成就。 第二,当二者能够协调时,既可以追求自我的尊重,又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样也非常好立意。 总之,无论何种立意,必须观点鲜明,不可模棱两可,更不可骑墙。注意到这些,作文即可得到高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