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 271.6万人。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 “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阴。 C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其为 “宁波的骄傲 ”。
2、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甲型 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有时会出现呕吐和腹泻,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人群对甲型 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 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包括发热、咳嗽、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咽痛以及流涕等, 表现出的症状和感染和其 他流感类似, 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以往从未在人群中传播过,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 “已
3、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 ”,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一场名为 “相约文博会 爱心万里行 ”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倡导 “爱心文化 ”。 C秦少游踏莎行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D朱熹 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定学规,提出: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的治学方法。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健康专家建议,要先把办工桌调整到一个 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 ,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
4、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学习外语呢? 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 ,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 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适合投降何况未免 B适合投诚况且不免 C合适投降何况不免 D合适投诚况且未免 答案: C 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 “粉丝 ”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 不足为训 。 B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办了一场 别无二致 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C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 防患未然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
5、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D身处 春秋鼎盛 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 。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
6、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 “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 以为大也。 ”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 l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 “其主旨
7、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 l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 “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这象征着人们对自 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 “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 ”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8、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 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 “人统 ”,就是尊德性。他解释说: “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 学者,所以学做人也。 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 ”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 “成功人士 ”,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而何时大学能
9、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 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 “轴心组织 ”。 (选自 2012年 6月看历史 ) 【小题 1】与 “大学精神 ”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的独立自由相当脆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咄咄逼人的权力、巧言令色的功利和匍匐在地的庸俗。 B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歧。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
10、的生命。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 “成功人士 ”,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培育和自省。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一至三自然段,从青年来到大学的目的入手,论述大学的要义是让青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并概括了大学的三种精神。 B文章四至八自然段,从大学精神的自由、通识及德性三个方面,通过引证具体论述了它们的内涵,及对于大学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九自然段,指出中国的大学 现状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甚远,并呼吁早日建立和养成大学精神,让大学成为国家社会的 “轴心
11、组织 ”。 D全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的历史意义,再旁征博引论证了大学的三种精神,最后针对现实呼吁建成真正的大学。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大学里的师生都尽情追求智力 、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试题分析:不是 “不重视 ”,原文 “排除掉通识,则摧毁
12、其生命 ”,两者程度上不一样,排除的意思是绝对没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将相对表达成绝对,还有选项中是否出现时间倒置和因果倒置的情况。本题的错项与原文之间就是范围和程度上有差异。 【小题 1】试题分析:一至三自然段阐述的不是 “大学的历史意义 ”,而是 “大学的功能 ”。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在段落进行重点阅读,依据文中句子进行分析,与原文不符的排除。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要单独提
13、出来,再次阅读与这句话相关的所有文字,逐字逐句推敲,确定选项。像本题,考查的就是对全文个部分内容的概括。学生应该在做题前进行必要的梳理。 【小题 1】试题分析: B原文 “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 ”是选择关系。 C 主宾倒置,原文是 “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 史 ”。 D把未然说成已然。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文章分析和概括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过细,条件是充分还是必要,还是充要都要搞清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
14、,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 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 “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
15、,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 、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 “写画 ”。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 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
16、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 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 “平 ”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 “圆 ”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 ”则如 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
17、急动静。 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 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 “南张北溥 ”,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 “南黄北齐 ”之称,但他直至 1943年才在上海举 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 80岁了。 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
18、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 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
19、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 “真画者 ”。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 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小题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
20、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析。( 3分) 【小题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1】 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 对江湖水光天 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 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小题 1】 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 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小题 1】试题分析: 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
21、风。 B、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 “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 E、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 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点评:本题较难。难点在于对文章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答题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题支所在的语段,还要逐项排除,如内容无中生有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当的或拔高等等。 【小题 1】试题分析:认真审题后可以清楚看出,答题的范围只在文中第一节,只要稍微把低阶文字按照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梳理和概括,即可得到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 点
22、评:本题难度一般。此类题需要找出答题区间,然后,逐项筛选,明确的 直接答,不明确的整合归纳。所以答本题需要有一定的归纳能力。 【小题 1】试题分析: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 “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 ”即可总结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并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点评:本题较容易。只要找出答题区间,即可归纳出两条(根据给分情况进行适当判断应该给出的答题点个数),注意是简要分析,不能空对空。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北京声音 吴越 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 北京的静,当然不是荒凉的静。这个城市,人口数以千万,商
23、圈喧哗,楼群生长,昼夜有航班起落。然而,所有的声息都如同碎片,顺着风,搅起一些,还没听真切,它们就低下来,着地了;所有含混的响动,像河底的泥草,像茶杯里的渣脚,微小地交织在主体的边缘,反而映衬出静的亘古远大。 北京的静,和城市地理相关。三面雄关,指缝间漏下一个平原,不接水路,气质上与山居相近。北方苦寒,气候干燥,日短夜长,并不适宜欢饮达旦。历史也为北京人留下了惯看秋月春风的稳健。年轻时爱瞎侃吹牛的,倘不是为了谋生,过一定年龄还这样,就教大家都瞧不上。皇城 根下的平头百姓,基因里埋着 “揣着明白装糊涂 ”的地线。 北京的静,使之真正成为北京。 在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会上,我得知有 “北京声
24、音 ”这一项,十分好奇。 首博一位女士托人传给我原始素材,包含二十多个各有名字的声音文件:唱京剧,二胡,蝈蝈,花鸟虫鱼市场,空竹,驴,磨剪子磨刀,清扫寺院,寺院钟声 戒台寺清晨台阶上扫地的唰唰声。扫帚带过落叶,落叶是湿的吧,雾应该还没散,初日照高林。 胡同里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磨一阵子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手艺人说: “你先别录,你要听哪种? ”又换了一种吆法,更有古 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驴拉货进城,在墙角不老实,叫唤起来。有大人带着孩子经过,孩子第一次看见驴,咯咯笑了,清脆得像两根花针掉在瓷釉上。 这些声音,每一个的寻找与录制都很不寻常。 例如鸽哨,如今踪迹难觅,
25、如果不是有一户祖传鸽哨手艺的人家,辗转听说首都博物馆在进行声音搜集计划, “找上门来 ”,这种极具京城代表性的声音也将付之阙如。 看似举手可得的,也不容易。如清晨禅寺扫阶声,得去好几个大清早,反复调试;天坛的风声,因其南侧有火车道,周围有七千多只鸟,早晨六点多就有游客,难以 “提纯 ” 声音,是形 象思维之门。推开这道门,人们跨越时空,与这段声音的 “生命 ”同在。在她的理想中,北京应该有一个 “音库 ”,收藏古建筑的声音,民俗活动的声音,自然四季的声音。 然而,她告诉我,这项收藏并没有按计划继续下去,她为北京建一个 “音库 ”的想法似乎也遥不可及。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6、 “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经找不着了 ”。 是的,这些声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没有谁觉得要把它们留下来,珍藏之。它们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正如产生它们的市井生活,正如与它们相伴的、多半不会在历史留名的普通人们。有什么 必要,为普通到几乎无人察觉的存在与消失的历史立志呢? 可是,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也或许,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 【小题 1】作者说: “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这句话的含义如何理解?( 2分) 【小题 2】文中所写的 “北京声音 ”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5分) 【小题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北
27、京的 “静 ”?( 6分) 【小题 4】试根据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态度。( 6分) 答案: 【小题 1】 “北京声音 ”是北京文化存在的历史证据( 1分);随着 “北京声音 ”的不断消失,北京文化历史中的相应部分也就没有了依靠和证明( 1分)。 【小题 1】普通( “甚至卑微 ”亦可, 2分);丰富多样( “反映北京的市井生活 ”亦可, 2分);正在消失( “将付之阙如 ”亦可, 1分)。 【小题 1】 以写 “静 ”来衬托北京气势的恢宏和积淀的深厚; 为下文写 “北京声音 ”作铺垫; 与结尾写声音的消失而复归于静相互呼应; 题为 “声音 ”而起笔写 “静 ”,能够引发读者的阅
28、读好奇心(提高阅读期待),使行文具有起伏感。每点 2分,答对三点得 6分。 【小题 1】作者喜爱北京文化;对收集 “北京声音 ”的做法充满敬意( “赞同 ”亦可);对北京声音得不到珍藏表示遗憾( “提出批评 ”亦可);对北京声音的消失既有不舍和无奈,也有理解和释然。( 6分,每点 2分,答满 3点得满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核心的句子有 “在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会上,我得知有 “北京声音 ”这一项 ”“ 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 ”通过这两句,我们分析得出, “北京声音 ”是一种文化,是一份历史。所以,记忆就是文化的记忆,历史的记忆。把这个带有指代
29、词和比喻义的句子重新整合即可。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该句子中有没有 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出现;二、句子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句子中有没有比喻句,其中隐喻要格外注意;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句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体会文学类文本中主要句子和词语含义的能力,能力等级D 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题目。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中并没有可以摘取的句子,不过难度不大。 【小题 1】试题分析:从文章中,北京应该有一个 “音库 ”,可以看出 “丰富 ”; 这些声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可以看出 “普通 ”;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
30、经找不着了,可 以分析出 “易逝 ” 考点:本题考查 “筛选重要信息和概括要点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点评:主要思考角度,一是设题范围的确定,二是适当的整合和梳理,如 8、10两节文字可以进行合并概括。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设题上虽然没有点名具体范围,但是同学还是可以感到,所谓 “静 ”的描写指的是文章开头的几节文字。这样我们就把这道题转化为一道 “语段作用 ”类考题去解决。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 A、点题; 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 C、设置悬念; D、增强艺术吸引力; E、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 调; F、照应下文; H、为下文作铺
31、垫; I与下文形成对比等。同学可以根据这些理论上的作用于具体文本结合加以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分析和体会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等级 D 点评:本题设题指向性很强,要求同学答出作用,根据平时阅读积累知识,结合文本可以解决,难度适中。 【小题 1】试题分析:探究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态度、价值观等是探究题常出的考点。做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看文本中发生了那些事情,或者有哪几类人,他们各做了什么事情,由此,在细化分类的基础上推断和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本文主体一共写了三件事:有 人在收集 “北京声音 ”,但是得不到支持和重视,有些声音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在主要内容之前,作者还写了 “北京的
32、静 ”,可以看出作者对北京深沉的文化底蕴充满敬意。那么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容易得出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倾向的探究能力,能力等级 F 点评:本题只要抓住答题的思路就可以顺利解决,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十分复杂。 文言文阅读 用斜线 ( )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处)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李渔闲情偶记) 答案:、人惟求旧 /物惟求新 /新也者 /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而文章一道 /较之他物 /尤加倍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33、,完成小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 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
34、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 ,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 “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 “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 ,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
35、曰: “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 ”帝曰: “朕试卿耳! ”赐帛五十匹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新唐书 虞世南传) 注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 高 荔行高:推崇 B炀帝虽爱其才,然 疾 峭正疾:痛恨,不满 C故议者 方 晋
36、二陆方:正直 D妻妾 被 服拟王 者被:穿着 【小题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诚恳的一组是 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 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
37、世南劝太宗借鉴汉文帝时齐楚地震、水灾,采取郡国不来朝贡,给民众以恩惠的办法来稳定局面。 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 3分) ( 2)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1)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 ( 2)皇上多次外出打猎,世南为此上疏劝谏,都受到赞扬和采纳。 【小题
38、1】试题分析:比,与 相比。 “方 ”是一个多义词,有 “方圆 ”“正 ”“比拟 ”“车船同行 ”等义项。同学在学习时注意留心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实词的句中意思。答这道题时可采用代入法,并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和推测。 【小题 1】试 题分析: 是说虞世南安于贫困,有节操的; 是说虞世南对待兄长的深厚情谊的; 是说皇帝听从虞世南劝谏的。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采用排除法比较好。根据题目要求,排除不合题意的。 【小题 1】试题分析: “此诗一传 ”,指皇帝写的宫体诗一旦传开,不是 “自己唱和的诗 ”。 考点:题考查理解筛选文中
39、信息,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假设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类题最好的方法,即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用来加深理解原文,然后再用代入法,一一与原文比照验证,就会发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项,排除即可。一般来说, 本题设题的陷阱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张冠李戴,把一个人的事情,放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二、时间颠倒,时间的先后关系上出现颠倒;三、无中生有,根本没有的事情妄加猜测,胡乱添加。像本题,就把皇帝写的宫体诗,故意说成是虞世南自己【小题 1】试题分析:( 1)乞骸骨:请求退休,不听:不接受;( 2)畋猎:打猎,蒙:受到,句子通顺要注意。句式上不存在障碍。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40、点评:文言翻译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本题要注意谦词的翻译;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 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尤其是句子的句式和语气,很多同学在翻译的时候容易忽略,平时练习的时候,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即可。 【参考译文】 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洗脸梳头。他的文章委婉多彩,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象自己,因此虞世南得以文章著名。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分悲伤,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陈文帝敬重
41、虞荔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 学,派人到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陈朝灭亡,和哥哥世基在隋朝任职。世基的文章清劲,超过了世南,但丰富广博不如世南,二人在当时都有很高的声望,评论者将他兄弟二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在隋炀帝杨广作晋王的时候,和秦王杨俊递相征用他们。大业年间,虞世南多次变动官至秘书郎。隋炀帝虽然喜欢他的才能,但对他刚正的性格很头痛,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七品官当了十年也得不到升迁。虞世基机敏而善于奉承,隋炀帝很喜欢他,于是日益尊贵显赫,妻妾的穿戴和王公贵族一样,虞世南家里却清贫节俭,但他一点也不改变自己 的节操。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又将杀虞世基
42、,虞世南抱住虞世基嚎啕大哭,并请求代兄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许,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悲痛过分,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他随宇文化及来到聊城,被窦建德俘获,任他为黄门侍郎。秦王李世民消灭了窦建德,任他为王府参军,转为记室,又升任太子中舍人。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封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封爵为永兴县子。虞世南外貌儒雅谨慎,从外表来看,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不能承受,但 内心意志坚强,议论政事坚持正确意见。太宗李世民曾说: “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都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
43、度竟是这样诚恳! ” 贞观八年,虞世南进封永兴县公。当时陇右一带发生山崩地震,大蛇不断出现,山东和江淮一带大水成灾,太宗为此忧虑,问虞世南该怎么办,虞世南回答说:“汉文帝元年,齐地楚地的二十九座山同日发生山崩,大水从地下涌出,汉文帝下令,各郡国不要来朝贡,给天下人以恩惠,使得远近的人都欢乐融洽,也没有造成灾害。现在蛇出现在山岭沼泽,这正是它生活的地方。还有山东长期下雨,江淮一带闹水灾, 恐怕有无罪而被捉拿入狱的冤情存在,应当检查在押囚犯,或许还能符合天意呢。 ”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 皇上曾经作了首宫体诗,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虞世南说: “
44、圣上作的诗确实好,但诗体不雅正。上面有所好,下面必更有甚者,臣恐怕这诗一传开,天下就会风靡起来。所以不敢奉诏唱和。 ”皇上说: “我是在试你的。 ”赏赐给他布帛五十匹。皇上多次外出打猎,世南为此上疏劝谏,都受到赞扬和采纳。皇上曾叫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作依据的本子,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 错。皇上常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虞世南开始跟随僧人智永学习书法,穷究其要领,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 去世时,享年八十一岁,皇帝下诏陪葬昭陵,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
45、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小题 1】词的上阕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小题 2】词的下阕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答案: 【小题 1】写了一幅山村傍晚时分寂静寥落的生活画面( 2分)。 【小题 1】词的下阕运用对比、用典,用昔日驰骋疆场和如今的憔悴疲惫对比;用诸葛亮挥羽扇整纶巾的典故(或用屈原招魂之典)(手法 2分,说明 1分)表现了作者岁月蹉跎、英雄老去;壮志难酬、功业难成;失魂落魄,满腹哀怨
46、;抚今追昔,漂泊憔悴的情感。(答出其中任两点可得 2分)其他说法符合词意亦可。 【小题 1】试题分析:形象类鉴赏题是诗歌鉴赏常见的考点,本题设置很单纯,指向性很强,答题范围只在上阕,且只要答出画面就行,属于形象赏析中的物象类。物象类的答题格式是:时间 +地点 +事物活动(除人之外)氛围的特征。上阕中,灯火昏黄,云遮雾罩,鹧鸪声声,我们可以凭此概括。注意切不可根据鹧鸪声声概括出愁苦的特征,这里的鹧鸪声声只是为了衬托周围的宁静(寂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能力,能力等级 D 点评:本题是形象类鉴赏题。题干设置指向性强,答题范围交代清楚,审题要求不高。难度不高。 【小题 1】试题分析
47、: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作者的两帧画面:一少年,一老年。对比手法的运用体现的 很明显;另外,同学只要稍微留意,就不难看到 “招魂 ”二字,用典手法也能分析得出。至于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从下阕的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如下一些: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少年壮志满怀,老来鬓发徒白,结合上阕,我们还能看到作者的飘零憔悴,满腹哀怨。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 点评:本题是一道思想情感类和表现手法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词作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大家,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 语言表达 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学校赞助收入问题进行讨论。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
48、问语(不超过 15个字)。( 2分) 主持人: 某律师: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凡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均应依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而所谓“有偿 ”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据此要看学校是否有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而定。 某官员:税务部门认为,对这个问题,主要看是否发生了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等行为,如果没向赞助方提供,不缴纳营业税,如果向赞 助方提供,应缴纳营业税。 答案: “学校取得的赞助收入是否应该缴税? ” 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作报告。下面是张田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4分)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