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1792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找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茕 茕 (qing)优 渥 ( w )逋 ( b)慢 彘 ( zh)肩 B为人 ( x)拔 擢 ( zhu ) 供 ( gng)养目 眦 ( z) C 槊 ( shu)野如 赭 ( zh)尔有母 遗 ( y)床 蓐 ( r ) D 倜傥 ( ttng)日 薄 ( b)西山险 衅 ( xn)刀 俎 ( z)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逋慢 b。 B项,为人 x。 C项,尔有母遗 wi。本题考查的字音内容大多出自课本陈情表和鸿门宴,可见识记课本常见字词的重要性,高考考查的字音也是常见的

2、字词。 试题中的多音字有: “供 ”, “遗 ”, “薄 ”,多音字记忆有规律可循,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如 “供 ”有两个读音 “gng”和 “gng”, “供养 ”一词中两个读音均可,但意思不一样,当它念 “gng”时,是指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当它念 “gng”时则指用供品祭祀佛祖或祖先。 “遗 ”字可念作 “y”和 “wi”,在古代汉语中,当它是馈赠、给予、输送、交付等意思时念 “wi”,丢失、遗忘等则读作 “y”。 “薄 ”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 “bo”、 “b”、 “b”, “b”特指薄荷,在成语和合成词中一般念作 “b”,如尖嘴薄舌、厚古薄今、薄情寡义、日薄西山等。

3、形声字通常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来记忆,比如 “渥 ”字,可以结合 “龌 w”“幄 w”等声旁相同的字来记忆。 “逋 ”字可以结合 “哺 b”、 “浦 p”等词加以区别记忆。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广州珠江西堤码头勇救落水青年陈永标而壮烈牺牲的武警英雄郑益龙在面对他人危难时,毫无保 留地奉献了大爱、至善。那份对道义的 耿耿忠诚 ,是 不容置喙 的。从落水者跌入江中,到被郑益龙跳江抱住的瞬息之间都体现了他对救死扶伤的 义无反顾 的人品,我们不禁对他 肃然起敬 。他的事迹感动了南粤,感动了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名字也会像

4、其他千千万万的烈士一样,刻进人们的心底。 A耿耿忠诚 B不容置喙 C义无反顾 D肃然起敬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的意思,放在此处不符合语境,此处应该用不容置疑。 A项,耿耿忠诚即忠心耿耿,形容一个人内心十分忠诚。 C项,义,道义;反顾,向后看。形容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D项,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B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

5、死植物,使牲畜得病,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 C一下子把人或动物冷冻起来,使他们的生命暂时凝固,过了若干年,再升高温度,让他 们复活,于是使他们能活更长的时间。 D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把整个数轴总算填满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 “即使 ”表假设, “因而 ”表结果,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混合在一起,造成句式杂糅,应将 “因而 ”改为 “仍然 ”。 B项应将 “那些 人们造成 ” 改为 “对那些 人们造成 ” 即介宾结构作状语,此句成分残缺。D“把 ”字结构(介宾结构)要紧接谓语 “填满 ”,因此要将 “总算 ”调至 “把 ”字前,此处语序不当。、 考点:辨析并

6、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瓷器的意味 池莉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即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现在,瓷器毫无疑问

7、 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 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

8、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唐代。 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衷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 ,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

9、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等高,越来越 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

10、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 ,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小题 1】怎样理解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在文中的含意? (4分 ) 【小题 2】阅读文章第三、四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 (5分 ) 【小题 3】作者认为 “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结合全文,

11、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6分 ) 答案: 【小题 1】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答对 1点 2分) 【小题 2】 从陶器到瓷器; 从 实用到艺术; 从粗陋到精致。(答对 1点给 2分,答对 2点给 4分,答对 3点给 5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3】 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 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 评价 (略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理解句子含意。这句话放在开头第一段,暗含了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二段开头 “比如 ”一词说明作者

12、将对第一段做适当的解释。“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 ”的人,会在多余的地方置上少不来瓷器的多宝柜。说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有了精神追求 了,而 “瓷器 ”就是精神生活的象征,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 “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 ”。同时,纵观全文,瓷器几千年来,从最初的大俗之物登堂入室,成为了艺术品,也表明了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题干已经给出答题区间在文本的第三、四自然段,具体要求从三个方面去概括瓷器的演变。第三段中 “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 ”一句表明了瓷

13、器的第一次演变,那就是由陶器到瓷器的演变;第四段的开头一句 “唐代首开瓷 器艺术的风气之先 ”表明了瓷器的第二次演变,从瓷器(实用)逐渐演变成了艺术品; “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 ”表明了瓷器的第三演变,由粗陋到精致。在分析归纳时,要善于找 “最初 ”、 “首开 ”、 “直到 ”这样的有层次意味的词语。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本第五段第六段,在分析陶瓷的发展之后卒章显志,点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第五段意在表明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第六段提到 “又一重清凉境界 ”、 “别人无从知道 ”、

14、“不露面和喧哗 ”, 赞扬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的艺术和做人态度。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创造与摹仿 朱光潜 学一门艺术要用什么方法呢?起初都要摹仿。 “摹仿 ”和 “学习 ”本来不是两件事。姑且拿写字做例来说。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这些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学写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笔,如何运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肉力量贯注在手腕上。他的筋肉习惯已养成了,在实地观察他的筋肉如何动作时,我可以讨一点诀窍来,免得自己去暗中

15、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 推广一点说,一切艺术上的摹仿都可以作如是观。诗文上 也并不是例外。朱晦庵曾经说过: “韩昌黎、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学。 ”所以从前古文家教人作文最重朗诵。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 “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 ”,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所谓 “必有句调奔赴腕下 ”。要看自己的诗文的气是否顺畅,也要吟哦才行,因为吟哦时喉舌间所习得的习惯动作就可以再现出来。 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摹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摹仿和改作前人的

16、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例。 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的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极多,只略看看他的诗题就可以见出。杜工部说过: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他自己也说过: “解道长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他对于过去诗人的关系可以想见了。 艺术家从摹仿人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摹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像格律一样,摹仿也有 流弊,但是这也不是摹仿本身的罪过。从前学者有人提倡摹仿,也

17、有人唾骂摹仿,往往都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并不冲突。顾亭林的日知录里有一条说: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模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这是一段极有意味的话,但是他的结论是突如其来的。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 ”一句和上文所举的理由恰相反。他一方面见到摹仿古人不足以为诗,一方面又见到不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诗。这不是一个矛盾么?这其实并不是矛盾。诗 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摹仿人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摹仿,

18、但是只有摹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摹仿。匠人虽比诗人身分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 选自美学有删节 【小题 1】下列说法 符合 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作 者认为学写字,实地观察书家的筋肉如何动作,比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更重要。 B从前古文家教人作文最重视朗诵的根本原因是,只要有足够的朗诵功底,在写作时就 “必有句调奔赴腕下 ”。 C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

19、大半都在摹仿,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都如此,中国诗人杜甫也不例外。 D中国诗人李白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极多,只从他的诗题就可以见出,所以他在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 E艺术家从摹仿人手,但如果要谈创造,就不能只做到这一步就停止,因为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新综合则必自出 心裁。 【小题 2】关于作者 “筋肉说 ”的理解,下列表述 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学习书法艺术,最初的描红、写印本、临帖,都是为了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 B学习的过程,就是养成正确筋肉习惯的过程,具有不良筋肉习惯的人永远成不了艺术家。 C朗诵能让古人之声在我们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待到我们写作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

20、而活动。 D朗诵时,喉舌间所习得的习惯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检查作品的文气是否顺畅。 【小题 3】根据文意,理解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的含意。( 4分) 【小题 4】郭敬明执导处女作电影小时代票房高涨,但剧情被网友吐槽。电影小时代讲述了四个女人在上海的生活,写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名牌的追求。这与美剧欲望都市框架很像。另外,也有网友发现剧中场景和另一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许多场景相似。请问,你怎样看待电影小时代中存在的这种现象?试运用文章的观点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A E 【小题 2】 B 【小题 3】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 ”,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不摹仿古代诗

21、歌就不会明白作诗的道理。它说明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摹仿人手,这就是不能不似古人。 “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仅止步于摹仿就会失去诗歌独抒性灵的本质。它说明一切艺术都须归于创造,要表现出自我的本性。 这两句深刻揭示了摹仿与创造的辨证关系,创造不能无摹仿,但是只有摹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小题 4】【答案:示例一】存在这种现象无可厚非。 创造不能无摹仿。艺术家往往从摹仿人手,摹仿是创造的基础。 米开朗琪罗用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用半生的功夫摹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 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是他的处女作,他也是一位年轻导演,即使网友 “吐槽 ”属实,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22、可 以理解。并且高涨的票房也说明了问题。 【答案:示例二】对这种现象应该批判。 摹仿不能算是创造。艺术家如果只会摹仿,就不能有创作。 如果中国大诗人李太白只会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就不会有 “诗仙 ”之誉了。 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摹仿美剧欲望都市的框架,抄袭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的许多场景,郭敬明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匠人 ”,而小时代也不能算是创造。 【小题 1】 试题分析: A符合文意。见文章第一自然段中 “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学写字最得益的方法是 ” 一句。 B不符合文意。文章没有提到 “朗诵功底 ”,只是 说 “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 ”。见文章第四自然段。 C

23、不符合文意。文章说 “大半都偏在摹仿 ”,而不是 “大半都在摹仿 ”,并且文章也没有提到杜甫摹仿古人。见文章第三自然段。 D不符合文意。 “最不像用过功夫 ”并不是指他 “摹拟古人的作品多 ”。二者在文中是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见文章第四自然段。 E符合文意。见文章第四自然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筋肉说 ”这一概念是朱光潜在认识 “摹仿 ”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观点。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第一、二 段。找准区间后,应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最后再将错误项从原文中找

24、出依据排除。 A符合文意。见第一自然段 “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 ”。 B不符合文意。文中无此观点答,属于无中生有,题区间在文章第一、二两段。 C符合文意。见文章第二自然段 “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 ”。 D符合文意。见文章第二自然段“要看自己的诗文的气是否顺畅,也要吟哦才行,因为吟哦时 喉舌间所习得的习惯动作就可以再现出来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中重要句子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的语句,通常包括,文章的中心句、观点句;在结构上(领起、总

25、结、过渡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具有丰富内涵或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来表现作者思想的句子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这个句子是作者的观点句,应找到句子的位置,选定句子管辖范围,从相邻句入手,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理解。文本第五段和第六段对这句话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分析大概从 两个角度切入,一是强调摹仿的重要性,所谓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 ”,另一方面又提出不可一味摹仿,要在摹仿的基础上创新,否则就会失去自我,即所谓 “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创造不能无摹仿,但是只有摹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6、 【小题 4】 试题分析:用文中的观点来分析题干列举的文本之外的现象,这种考查形式是这两年广东高考语文命题组热衷的题型,观点来源于文本,但能引导考生分析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这正是命题者真正的意图。 综合来看,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就是 “创造不能无摹仿,但是只有摹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如果从 “创造不能无摹仿 ”的角度来看,则可对郭敬明及其小时代的摹仿持肯定的态度并加以分析;如果从 “只有摹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的角度来看,则可对郭敬明及其小时代的摹仿持批判的态度并加以分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曹彬字国华,真定

27、灵寿人也。彬始生周岁,父母 以 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 所 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 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 所 受。吴越人 以 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 “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遂受而 籍 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 典 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 “我畴昔常欲亲汝,汝 何 故疏我? ”彬顿首谢曰: “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 ”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

28、: “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 愈矣。 ”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 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 左右密谓彬曰: “煜入或不测,奈 何 ? ”彬笑曰: “ 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 ”煜之君臣, 卒赖保全。 初,彬 之 总师也,太祖谓曰: “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 ”副帅潘美 预 以为贺。彬曰: “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 ”美曰: “何谓也? ”彬曰: “太原未平尔。 ”及还,献俘。上谓曰: “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 ”既闻此语, 美窃视

29、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 遂以实对。 上亦大笑 ,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 “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 仍 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 之 恸。 (取材于宋史 曹彬列传) 觌( d):相见 【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受而 籍 之以归 籍:登记造册 B太祖 典 禁旅 典:主管,掌管 C副帅潘美 预 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 仍 赐白金万两 仍:于,又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以 百玩之具罗于席 吴越人 以 轻舟追遣之 B观其 所

30、取 一无 所 受 C汝 何 故疏我 煜入或不测,奈 何 D彬 之 总师也 上临哭 之 恸 【小题 3】下列各句,对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 /罪彬 /慰安之 /待以宾礼 /请煜入宫 /治装彬 /以数骑待宫门外 B煜与其 /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 /彬慰安之 /待以宾礼 /请煜入 /宫治装彬以数 /骑待宫门外 C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 /彬慰安之 /待以宾礼 /请煜入宫治装 /彬以数骑待宫门外 D煜与其臣百余人 /诣军门请罪 /彬慰安之待 /以宾礼请 /煜入 /宫治装 /彬以数骑待宫门外 【小题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曹

31、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张良是时从沛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分)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4分) ( 2) 文中第五段写道 “美窃视彬微笑 ”、 “上亦大笑 ”,请分别简

32、述两处笑的缘由(也可用原文回答)(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D 【小题 5】( 1) ( 3分)张良这个时候正跟从沛公,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沛公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详情全部告诉他。(夜:连夜,名词作状语,得1 分;之:动词,到 去,前往,得 1 分;具告以事:以事具告,状语后置,得 1分) ( 4分)我之所以忍辱偷生,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没有反抗,是因为痛惜我的志愿尚未完成。(所以 者:之所以,是因为,得 1分;所以隐忍:省略主语 “我 ”,补充得 1分;幽于粪土:被动句,得 1分;私心:个人心意,志愿,得 1分) ( 2)( 3

33、分)第一处笑的是潘美私下看着曹彬微笑,是因为当初攻打南唐时皇帝曾许诺封他为使相,潘美预先恭喜他时,曹彬说过皇帝还不会封他为使相,因为太原刘继元尚未攻克。果然被曹彬说中,皇帝以此为缘由暂缓封相。第二处笑是皇帝听了他们的解释之后也大笑,是因为曹彬的确猜中了自己的心思,同时也有自我解嘲之意, 为了补偿曹彬,之后赏赐曹彬钱财。 【小题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根据上下文可知,曹彬开始统帅军队时,太祖曾允诺,等到他攻克李煜,就任命曹彬为使相,此时李煜已成阶下囚,因此潘美对曹彬提前表示祝贺,预即提前、预先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4、 2】 试题分析: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做具体分析,做到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 B项 “所 ”字后均接了一个动词,为结构助词,加动词变为名词性结构。 A项,两个 “以 ”都是介 词,但意义不同,前一个 “以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翻译为 “把 ”;后 “以 ”表示工具、凭借,翻译为 “用 ”。 C项,前一个 “何 ”放在 “故 ”这个名词前面修饰 “故 ”字,是疑问代词,译为 “什么 ”;后一个 “何 ”是副词,表疑问,译为 “怎么 ”。 D项,前一个 “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后一个 “之 ”用于谓语和补语之间,译为 “得 ”。

35、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言文最根本都断句方法就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考查的句子中,出现了很多的名词和代词,比如 “煜 ”、“其臣 ”、 “之 ”、 “彬 ”,可以根据 “主宾断句法 ”给文段断句。 煜与其臣(主语)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主语)慰安之(宾语),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主语)以数骑待宫门外。 考点:考查学生的闻言断句能力。 【小题 4】 试题分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常用方法步骤就是,先到文本中找到原句与选项对照比较,再推断关键词语。 题目的 D 项,大致出自文本第五段,

36、曹彬攻克李煜, 才能出众,猜中太祖之意,富有智慧。太祖大笑,皆因被曹彬猜中心意,其中不乏解嘲意味,但并未提及“心存戒备 ”“有所防范 ”,这完全是无中生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 ( 1)翻译题一般采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前,可有意识地去找该句的采分点,采分点一般为重要的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 词类活用:夜,连夜,名词作状语,得 1分;重要实词:之,动词,到 去或前往,得 1分;倒装句:具告以事,以事具告,状语后置,得 1分) 固定句式:所以 者,之所 以,是因为,得 1分;省略句:所以隐忍前省略主语 “我 ”,

37、补充得 1分;被动句:幽于粪土,得 1分;重要实词:私心,个人心意,志愿,得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2)第一处笑的是潘美私下看着曹彬微笑,是因为当初攻打南唐时皇帝曾许诺封他为使相,潘美预先恭喜他时,曹彬说过皇帝还不会封他为使相,因为太原刘继元尚未攻克。果然被曹彬说中,皇帝以此为缘由暂缓封相。第二处笑是皇帝听了他们的解释之后也大笑,是因为曹彬的确猜中了自己的心思,同时也有自我解嘲之意,为了补偿曹彬,之后赏赐曹彬钱财。 此题主要 是概括大意,稍加理解,只需要说明两人为什么笑的原因即可,不用逐字翻译,也可用原文回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38、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题。( 7分) 菩萨蛮 舒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 ,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小题 1】 “催 ”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 称赞说 “甚有思致 ”,请结合下片 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小题 1】 “催 ”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 1分)而 “留 ”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 1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 “催 ”一 “留 ”,

39、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 1分) (“催 ”之急更见 “留 ”之切,所以答题时可从与 “留 ”的对比中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大意对即可 ) 【小题 2】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 (或答 “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 ”)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 达的浩渺的情思。( 2分)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长。(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为诗歌的炼字题型,基本步骤分以下几步,一解释该字的本义和在句中的含义;

40、二指出使用的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三指出该字在点明主旨、描绘情景或抒发感情方面的突出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去分析,一是要写出词作表达的感情,二是要写出这一感情是如何通 过写景表达出来的,要突出其 “思致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 11日援引美国华盛顿大学航天学副教授约翰 斯劳的一份声明报道:美正研制一种核聚变供能火箭,能够

41、大幅缩短人类驾驶深空飞行器往返火星的时间。 斯劳说: “依赖现有的火箭燃料,人们基本不太可能飞离地球太远。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更加有力的能量来源,最终引领我们实现跨星球旅行。 ”斯劳口中的新能量来源就是核聚变。斯劳估计,如果利用核聚变供能,人类往返火星的时间就能缩短为 30天至 90天。 斯劳解释核聚变供能原理时说,他的团队把等离子体注入火箭喷管,随后与内部的锂金属环接触,并会在离子体周边 “崩溃 ”,压迫等离子体进入核聚变状态。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使锂金属在磁场中蒸发并且离子化,喷出火箭喷管,推动飞行器前进。一次核聚变供能只会维持数微秒,只要每分钟重复一次这种反应,飞行器就可以获得持续且强大的

42、动力。 斯劳的研究项目先前获得美国航天局 “创新性先进理念项目 ”两轮资金支持,已经完成分步实验,有望在今年夏天末执行一次融合测试。 【小题 1】提取上面这则新闻的要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个字)( 3分) 【小题 2】根据文中信息,解释 “核聚变供能原理 ”。( 3分) 答案: 【小题 1】美国或用核聚变火箭探火星。 【小题 2】核聚变供能原理是把等离子体注入火箭喷管,随后等离子体与内部的锂金属环接触,锂金属环在离子体周边 “崩溃 ”,压迫等离子体进入核聚变状态,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使 锂金属在磁场中蒸发并且离子化,喷出火箭喷管,推动飞行器前进。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则新闻

43、的内容要点都在导语部分,新闻的主体部分都是针对导语的分说和补充,因此依据导语部分可以筛选出主要新闻信息: “美国 ”“核聚变供能火箭 ”“深空飞行器 ”“火星 ”。然后,按照题目所规定的字数整合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体为新闻语段信息筛选及整合,筛选区间在新闻的第三段,只要把核聚变供能的过程从文本中提取出来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信息筛选及整合)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冬日的清晨,漫步在松花江边,你常常会沉醉在这神话般的冰雪世界里; , ; , 。千姿百态的淞花, ,

44、令人感叹造化之功;千枝银柳万株雪松, ,令人感慨天意之奇。 流水潺缓 凝筑了一个透明清丽澄澈晶莹的佳境 雾气轻飘 雪柳招摇 编织成一簇簇春花夏草秋果冬树 银枝素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语句衔接题一般可以从话题角度(空间、时间、人称等)一致,情感事理一致( 如一面和两面、正面和反面、原因和结果等,要符合事理),情境氛围,句式结构,语气、音韵和谐等角度考虑解题。 体现了空间角度的变化,由江面写到江岸上的树木,然后紧接着写树上凝结的雾凇; 与 的顺序考虑音韵和谐、押韵; 与 的顺序考虑语意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给下面一句话

45、换三种说法。要求: 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改变文字; 每种说法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按每句话后面的提示语写。( 6分) 原句:柿子挂在树上。 改句: 。(表示愤怒) 。(表示快乐) 。(表示伤感) 答案: 狂风肆虐,火红的柿子在树上燃烧。(表示愤怒) 一阵清风吹来,柿子在树枝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表示快乐) 柿子无精打采得耷拉着脑袋,连树枝也好象在垂头叹息。(表示伤感)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要求表达准确,形象鲜明,语言生动。考生答题时,要调动起联想想象的能力,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按要求对事物进行生动地描写。满分 6分,每句 2分,修辞 1分,符合情感 1分。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

46、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6分) 【小题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_,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_,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小题 2】 _, _,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题 3】韩非囚禁,说难、孤愤; _,_。(报任安书司马迁) 【小题 4】故木受绳则直, _, 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答案: 【小题 1】零丁孤苦 门衰祚薄 【小题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47、【小题 3】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小题 4】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试题分析:背诵并记准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祚 ”、 “大底 ”、 “发愤 ”、“砺 ”等。每句 1分,句中字形有误该句不得分。看请题目 “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 计分 ”,不可策略性失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 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