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高考第二模拟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气 氛 ( fn)果 脯 ( p)机 杼 ( zh) 擢 ( zhu)发难数 B插科打 诨 ( hn) 令人 咋 ( z)舌 噤 ( jn)若寒蝉 刹 ( ch)那 C 刽 ( gu)子手 犄 ( j)角一 哄 ( hng)而散 数 ( shu)见不鲜 D 肖 ( xio)像黑 ( x)雾 霾 ( mn)曲高 和 ( h)寡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 “果脯 ”的 “脯 ”读 f; “机杼 ”的 “杼 ”读音正确,不要受声旁误导;“擢发难数 ”的 “擢 ”要注意同形近字
2、 “翟 ”区别。 B项, “插科打诨 ”的 “诨 ”读 hn,不要同形近字 “浑( hn) ”混淆; “令人咋舌 ”的 “乍 ”是多音字,在此词中读 zh,在 “咋呼 ”中读 zh,在方言 “咋办 ”中读 z; “刹那 ”的 “刹 ”是多音字,在 “刹车 ”中读 sh。 D项, “肖像 ”的 “肖 ”是多音字,在 “肖像 ”中读 xio,在表姓氏时读xio;“黑 ”的 “”不要受声旁 “唷钡奈蟮迹弧拔眦病钡摹蚌病倍 i,也要注意不受声旁的误导; “曲高和寡 ”的 “和 ”是多音字,在表示 “声音相应 ”时应读 h。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
3、别字的一项是( ) A古老的涅瓦大街两旁,矗立着一座座历尽沧桑的老建筑,那每一块沉默的大理石上,仿佛都铭刻着这座城市曾经有过的荣光、梦想和变迁,还有一代代圣彼得堡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B我原以为自己的刚强值得夸耀,可民众却觉得它更应受到批判和遣责 ,没人相信一个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人 ,会有能力保护好民众。 C评论要有大的关怀,有全局的、大局的国家利益观照。假如我们的报道起于愤青而止于愤青 ,都是些鸡零狗碎、悚 人听闻的炒作 ,那就没有上升的空间了。 D在世居龙川的百姓那里,日子到了,总要进到这座古庙,焚起几炷香,在烟缕烛影中默祷。前回我来,天不是这么晴,默望瓦檐听了一阵雨,恍若眺见秦时明月。 答案
4、: A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平时要注意养成注重书写正确的习惯,同时要养成注意分析字形字义和区别同音字词的习惯。 B项, “遣责 ”应为 “谴责 ”; C项, “悚人听闻 ”应为 “耸人听闻 ”, “悚 ”是害怕、恐惧之意, “耸 ”是耸动、惊动之意; D项, “几柱香 ”应为 “几炷香 ”, “柱 ”是 “柱子 ”等表支撑的东西,而 “炷 ”则可作量词。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为亲眼目睹家族五代变迁的我,已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说起来并不 回肠荡气 ,甚至只是些鸡毛蒜皮,但多多少少反映了上海城市的变迁
5、。 B微消费的兴起,还带动手机支付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增长。 截止 2012年 6月,使用手机支付的网民数量已达 4.5千万人次 . C一日,我们相约去上坪看雪景 ,刚好那天冻得厉害 ,脚都冻麻了 ,手指冻得不听使唤 ,此兄拎着那只竹火笼 ,在雪地里 优哉游哉 的 ,让我直眼热。 D长期以来,强制拆迁都是一块 “烫手山芋 ”,政府感到头疼 ,法院更不愿意介入 ,甚至唯恐避之不及。 答案: B 试题分析:区别一个语素相同而另一个语素不同的近义词,应着重从分析不同的那个语素入手。 B项的 “截止 ”应该改成 “截至 ”。 “截止 ”意思是到一定期限停止,“截至 ”是截止到某个时候。 A项,回肠荡气:
6、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C项,优哉游哉:意为悠闲的样子。指生活悠闲自在。优,舒适美好。游,各处从容地行走。 D项,烫手山芋:比喻要解决的事情很棘手,但是解决之后又得到好处,多指要凭真才实学才能胜任且时刻要冒 风险的工作 .,或有达到一个目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要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坚决履行两国共同战略安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准则,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B没有抵押,没有担保,以双方可以接受的利息,向陌生人借钱,或者
7、把钱借给陌生人,时下已经风靡网络平台,这就是被称为 P2P(个人对个人)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正深陷争议之中。 C借助原版的影响力,中国版 “舞林争霸 ”在舞蹈圈 “一呼百应 ”,中国舞蹈家协会还专门为它下发了 “红头文件 ”,请各舞蹈团配合舞者的选拔工作。不少沉寂良久的舞者,也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D面对屏幕,自己似乎成为了整个世界的旁观者:我们既自私又无私,既懒惰又勤劳,既勇敢又懦弱,这正是社会的复杂性所在。 答案: C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枝叶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病。 A项, “密切 ”同 “协调配合 ”搭配不当,
8、“履行 ”与 “安全 ”搭配不当。 B项, “时下 正深陷争议之中 ”缺少主语,应该加上 “这种融资模式 ”。 D项, “既自私又无私,既懒惰又勤劳 ”都是先讲正面后讲反面,因此 “既勇敢又懦弱 ”也应改为 “既懦弱又勇敢 ”,以和前面对应。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父亲的鞋子 李汉荣 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来看我们,带来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 “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 ”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来斤,面条有三十多
9、斤。 鼓鼓囊囊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来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华里路,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片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文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你就别想多了。 父亲忽 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心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
10、地里搬包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来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争慌慌来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说,就在屋里抖一下,怕啥,何必下楼。父亲执意下楼,说新屋子要爱惜,不要弄脏了。 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还没有被水泥封死。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来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 ,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来,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为他梳头。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
11、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 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中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个百草园吗? 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 只有 我明白这些花草的来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 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
12、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 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全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来,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 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是的,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我看着大地上的一切,全是一代代清贫的父亲们留给我们的啊。 何况,我的父亲,曾经,他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我们。 他清贫的生命,又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 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
13、木,永世芳香。 (选自散文 2012年第 6期 ) 【小题 1】 这篇散文以 “父亲的鞋子 ”为题,用意何在?( 4分) 答: 【小题 2】根据文章前三段文字,简析父亲的形象特征。( 3分) 答: 【小题 3】画线的句子好在哪里?请赏析。( 4分) 答: 【小题 4】作者在文末说 “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小题 5】 “那么,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们,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我们敢于践踏一切的鞋子里,除了欲望的钉子和冷酷的铁掌,还有别的可以发芽开花的种子吗? ”这段文字原是全文倒数第二段(省略号部分),有人认为可以
14、删去,有人认为不可删去,你以为呢?请说明理由。( 5分) 答: 答案: 【小题 1】 “父亲的鞋子 ”既是文中的重要物象 ,又是行文的线索,串起了全文的叙事、议论和抒情。 以小见大,寻常的物象背后寄寓了深刻的人生意蕴。(意思对即可,答对 点给 2分,答对两点给 4分。) 【小题 2】 深爱孩子,不管路途遥远和自己年迈,进城给儿子送大米和面条; 朴实善良,为没给儿子买房出过力而感到内疚,连掸身上的尘十也要到楼下去。(言之成理即可,答对一点给 2分,答对二点给 3分) 【小题 3】运用对比、比喻(说粘连也行)的手法,赞美父亲的生命尽管清贫却意义丰盛,给我们留卜丰厚的人生启示,语言精练,韵味悠长。(
15、手法 2 分,只要说出一种即可,内容 2分,从句子含 义和句子美感两方面评,择一即可) 【小题 4】 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德和深厚的感情; 父亲虽然远去,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生缅怀不尽; 以 “草木 ”作比,喻父亲美德永世芳香,形象生动; 呼应前文关于春天院子里长出花草的描写和议论,深化题旨。(一点 2分,答对二点即可) 【小题 5】示例:不可删去。 以父亲的人生态度来反观我们自身,用对比的方式深化文章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 紧扣 “鞋子 ”这个物象,用形象的笔触批判现代人正在丧失自己纯朴的本性,使得文章更具思想的 力量。示倒二:可删
16、去。 全文的叙述比较朴实,抒情和议论也倾向于内敛和含蓄,而这一段文字批判的锋芒过于显露,与总体风格不够协调; 含蓄的表达反而能够给予读者更广阔的审美空问,涵咏之问,意味更加深远。(两种观点都可以,重在能够自圆其说,而且言之有理。)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往往需要从作品的主题和线索方面找原因;如果标题是物件名称,还得从该物件的象征意义方面考虑。文本以 “父亲的鞋子 ”为题,思索:文中哪些地方写到父亲的鞋子?这样写作者的意图何在?想明白了这些,答案:就不难得出了。 考点:体会重 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作
17、品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该人物的个性特征;而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则需从作品中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等描写以及某些细节描写中去查找。小说一开头就写父亲的语言和行为,以及简单的肖像勾画,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小说写父亲见到儿子住屋后的语言、父亲要到外面拍打以免脏污儿子的住屋等细节,可看出父亲的朴实善良和内疚心情。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要赏析文中语句的好处,可从两大方面分析:一是看该语句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即从结构方面分析),二是从语句内容方面分析。从结构方面分析,一般来说,处于小说开头的语句,多有
18、引出情节、设置悬念、铺垫后文、埋下伏笔、交代环境等作用,处于小说中部的语句,多有承上启下、过渡衔接、启示下文、照应上文等作用;处于小说结尾的语句,多有卒章显志、点明主旨、言虽尽而意无穷等作用。从内容方面分析,宜先分析其所用修辞方法,在对该修辞仿作具体说明,然后再指出其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 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除了可以按照上题所说方法外,还应注意题干中 “联系全文 ”一语。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对于此题这种要求对文本写法做出判断的探
19、究性题目,一般来说,最好选取赞成的态度。这样说,是因为毕竟别人已经写成作品供作考题,此文本定有其优秀之处,取赞成态度有利于寻找原因。当然,取不赞成态度也不是不可以,但相对来说寻找论据就要困难一些。不管取哪种态度,关键都是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这理由主要应从对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表现、主题思想的突出等的作用去分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9分 ) 李安华语电影创作以其思想深刻、故事性强、画面优美、叙事从容而为广大观众津津乐道。他的影片,在娓娓道来的好看故事中,倾注着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人生的探究,通过对主人公情感的抒写而
20、达到对人性意义的探寻。在李安身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古典美学的浸润,又有西方文明的熏陶,他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融为一体而为他所用,但他又是有根的,他的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观念 、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对李安华语电影创作影像风格进行分析,无疑可以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与帮助。 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一般都会在长期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 ”,风格是艺术家 “创作成熟的标志,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 ”,风格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以及艺术家的思想内涵,并通过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集中表现出来,是艺术家所独有的气质个 性的外化。李安
21、在自己十余年的电影创作过程中,通过将自己 “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 ”,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 个性的艺术风格。 他的影片从总体上体现出 “淡雅平和 ”的艺术特征。 “淡雅 ”侧重于李安电影外在表现形式, “平和 ”则多从李安电影的思想内容体现出来。李安的影片很少有人数众多、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场景,画面相对干净雅致、朴素自然,似中国水墨山水画般充满意境,给人以典雅素洁之美。无论是卧虎藏龙中的江南水乡亦或是色戒中旧上海的街景、旗袍,都蕴涵着典雅的韵味。那种素净与雅致在华语电影中只属于李安。这种 “淡雅 ”来自于李安的修养与文化。由于李安作品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化意蕴,致使他的作品自然流露
22、出 “雅 ”的气息。而在思想 内容方面,李安的电影表面看虽然充满矛盾冲突,但本质上追求和谐、融合。他的影片,矛盾冲突虽然看似激烈但不极端,最终都归于 “和 ”的统御之下。“和 ”是李安电影创作的出发点,更是其电影创作的归结点。这种 “平和 ”源于李安自身的性格、教养以及中国传统 “中庸 ”思想的熏陶。 “淡雅平和 ”构成李安电影创作的风格特征,在这一风格特征下,李安进行着有别于人的独特的艺术创作。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被认为是李安的早期创作。在这三部影片中,李安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观念冲突等一系列矛盾充分展现在银 幕上,创造出华语影坛不曾有过的艺术形象,拓展了题材
23、范围,极大地丰富了影片内涵。 同时这三部影片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美学观念与现代电影观念、表现技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延续到李安以后的电影创作中,构成重要的艺术内容。李安华语电影的叙述手法质朴自然,人物对白风趣幽默,故事情节紧凑别致,整个剧情圆融流畅。影片致力于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矛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父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为华语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 (节选自许波试论里按华语电影影像风格特征) 【小题 1】下列对 “李安华语电影创作 ”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李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古典美学的浸润和影响,因而他的华语电影创作常常表现得非常唯美、宁静、平和而少有激烈的矛盾冲
24、突。 B李安华语电影创作画面优美,故事性强,叙事从容,娓娓道来,同时又思想深刻,倾注着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人生的探究。 C李安华语电影创作在后期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探索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美学观念与现代电影观念、表现技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D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创造出华语影坛不曾有过的形象,但是它们都属于李安早期华语电影创作,还不够成 熟。 【小题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研究分析李安华语电影创作影像风格,能够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与帮助。 B艺术风格一般都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在长期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十余年的电影创作过程,李安也逐渐形成了具有自
25、身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 C叙述手法质朴自然,人物对白风趣幽默,故事情节紧凑别致,整个剧情圆融流畅,是李安华语电影的几个重要特点。 D李安的电影是有根的,他将根深深地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之中,将古今中外文化融为一体而为他所用,为华语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 【小题 3】 “淡雅平和 ”是李安华语电影的总体风格,请联系文本阐述其具体内涵。( 3分) 答: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淡雅 ”侧重于李安电影外在表现形式,他的影片场景、画面雅致素浩; “平和 ”则多从李安电影的思想内容体现出来,他的电影表面看虽然充满矛盾冲突,但本质上追求和谐融合。 【小题 1】
26、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确定各选项内容在文中的相关区域,然后再仔细对照两者之间的意思有无差别。 A项中 “少有激烈的矛盾冲 突 ”和原文 2段 13行 “充满矛盾冲突 ”不一致; C项中 “李安华语电影创作在后期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与原文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被认为是李安的早期创作 ”( 3段 1行) “这三部影片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美学观念与现代电影观念、表现技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延续到李安以后的电影创作中 ”( 3段 4行)相矛盾; D 项说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 “不够成熟 ”,原文并无此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
27、题分 析: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相关内容,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 D项中 “电影的根 ”的说法与原文不同,原文 1段 5行说: “他(指李安)又是有根的,他的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 统美学观念、传统道德伦理观念 ”,是说 “他的根 ”,而非 “电影的根 ”,因此此说是偷换概念。 A项与原文 1段最后一句意思相符; B项与原文 2段首句和 2段中 “李安在自己十余年的电影创作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 ”一致; C项与 3段 “李安华语电影的叙述手法质朴自然,人物对白风趣幽默,故事情节紧凑别致,整个剧 情圆融流畅 ”吻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
28、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凡要求谈文艺作品风格的题目,一般应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阐述。此题还要注意题中 “联系文本 ”这一规定,不能凭空想象,不能主观臆测,而应抓住 “淡雅平和 ”一语,从 “淡雅 ”和 “平和 ”两方面在文本中筛选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9分) 战国论 【明】李贽 余读战国策而知刘子政之陋也。夫春秋之后为战国。既为战国之时,则自有战国之策。盖与世推移,其道必尔。如此者, 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况三王之世欤! 五霸者,春秋之事也。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盖是时周室既衰,
29、天子不能操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故诸侯有不令者,方伯、连帅率诸侯以讨之,相与尊天子而协同盟,然后天下之势复合于一。此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群小构争,莫可禁阻,中有贤子自力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是以名为兄弟,而其实则父母也。虽若侵父母之权,而实父母赖之以安,兄弟赖之以和,左右童仆诸人赖之以立,则有劳于厥家大矣。弟仲相桓,所谓首任其事者也。从此五霸迭兴,更相雄长,夹辅王室,以藩屏周。百足之虫,迟迟复至二百四 十余年者,皆管仲之功,五霸之力也。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则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其势不至混一,故不
30、止矣。 刘子政当西汉之未造,感王室之将毁。徒知羡三王之盛,而不知战国之宜,其见固已左矣,彼鲍、吴者,生于宋、元之季,闻见塞胸,仁义盈耳,区区褒贬,何足齿及!乃曾子固自负不少者也,咸谓其文章本于六经矣,乃讥向自信之不笃,邪说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鲍与吴亦鲁、卫之人矣。 【注】 刘子政,刘 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战国策的编订者,有着“尊王贱霸 ”(尊崇三王五代之盛世,看轻春秋战国之霸业)的历史观。 曾子固:曾巩,宋代学者,著有元丰类稿。 鲍:鲍彪,宋代学者,曾校注战国策;吴,吴师道,元代学者,曾重校战国策。 【小题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知
31、刘子政之陋也陋:浅薄 B则有劳于厥家大矣厥:其,这个 C当西汉之末造造:时期 D而不知战国之宜宜:应该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一项是 A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苟以天下之大 B而其实则父母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徒知羡三王之盛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区区褒贬,何足及齿其间旦暮闻何物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结合春秋特定的历史背景,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肯定了管仲在历史推进中起到的独特作用,突破了传统的褒 “王道 ”贬 “霸道 ”史观。 B文章虽然是对战国的历史发表看法,其实包含了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也是对明代盛行的纲常
32、名教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有力的批判和回击。 C作者批判了汉代刘向、宋代曾巩以 “三王之治 ”否定 “战国之宜 ”的观点,明确提出从三王五霸到战国、到秦的统一,是一个 “与时推移,其道必尔 ”的必然发展趋势。 D本文见解大胆,构思精巧,论证严密,文字犀利深刻,长于分析,表现了作者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勇气。 【小题 4】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 【小题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分 ) (1) 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 3分) 答: ( 2) 则 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
33、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 6处停顿,错 1到 2处扣 1分,错 3处扣 2分,错 4处以上扣 3分) 【小题 5】 (1) 像这样,不能用春秋时期治理国家的措施和办法来治理战国时期的政治,是很显然的呀。(翻译时要落实 “治 ”、 “明 ”和语气) (2) 那么怎能不演变为战国的局面,而纷纷在千里之外招纳有谋略的臣子和有计策的士人呢!(翻译时要落实 “安 哉 ”、 “为 ”、 “致 ”和状语后置句式) 【小题 1】
34、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 “代入法 ”,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D项把 “宜 ”理解为 “应该 ”,代入原文不能贯通上下文,因而错;应理解为 “时宜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题中 A项的 “以 ”都作介词,翻译为 “凭 ”。 B项 的 “则 ”,前句作判断词,相当于 “是 ”;后句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 “却 ”。 C项的 “之 ”,虽都作助词,但前句置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以破坏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可译为 “的 ”,也可不译;后句的
35、 “的 ”则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D项,前句的 “何 ”作副词,相当于 “哪里,怎么 ”;后句的 “何 ”做疑问代词,相当于 “什么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将各选项内容同原文仔细对照,尤其要注意命题者在时间、人物、地点、将然或已然、必然或或然等等方面设置的 “陷阱 ”。本题就有 “张冠李戴 ”的错误:把汉代刘向的观点说成是宋代曾巩的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要抓住一些标志,结合文句意思进行。这些标志,有的是虚词,比如, “夫、盖、
36、若夫 ”等虚词常在句首, “也、哉、乎、耶 ”等常在句末, “而、然、故、者 ”等多在句中停顿处,等等;有的是对称式短语,有的是 “曰 ”等对话式词语。除此之外,有时还需依靠找出动词和它们的宾语来断句,有时也还得认真揣测文意。题中,文言虚词 “者 ”和 “焉 ”都可做断句的标志。此外,动词 “为 ”也是断句标志 之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
37、达句顺。第( 1)句中的 “治 ”“明 ”等词和全句语气是重点:第一个“治 ”是名词, “政策、体制、方法 ”之意;第二个 “治 ”是动词, “治理 ”之意。 “明 ”是 “明显、显然 ”之意。全句是感叹句,句末应加 “呀、啊 ”之类的词。第( 2)句要注意准确翻译 “安 哉 ”、 “为 ”、 “致 ”和状语后置的句式。 “安 ”是疑问代词,相当于 “怎么 ”; “ 安 哉 ”是疑问句,句末要加疑问语气助词 “呢 ”之类的词。“为 ”作动词, “变为 ”之意; “致 ”是动词, “招致、招纳 ”之意; “于千里之外 ”是后置的状语,翻译适应提到其所修饰的动词 “致 ”的前面。 考点:理解并翻译
38、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我阅读了战国策就知道刘子政浅薄无知。春秋之后就是战国,已经是战国了,就自然有战国时期的治道谋略。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道理必然如此。像这样,不能用春秋时期治理国家的措施 和办法来治理战国时期的政治,是很显然的呀。何况夏禹、商汤、周用文王武干更古的时代呢! 齐桓公、晋文公等五个诸侯先后称霸,是春秋时期的事。五霸为什么唯独在春秋时期强盛呢?因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弱,天子不能掌握政治军事大权,来指挥诸侯各国,所以诸侯当中有不服从王室命令的国家,诸侯当中的大小首领方伯、连帅,就率领诸侯当中的其他国家去讨伐他, 起尊奉周天子,使诸侯同盟协调一致,然后天
39、下的形势又趋于联合统一。这好比父母患病在床,不能做事,儿女辈互相争斗,没有谁能够禁止,这时其中有一个贤能的儿子白告奋勇担任家庭的主持者, 于是代行父母的权力。因此他在名义上是其他人的兄弟,但实际上却像他们的父母一一样。虽然似乎侵夺了父母的权力,但实际上,父母依靠他得到了安宁,兄弟依靠他而能够和睦,左右僮仆等人依靠他能各安其位,各执其事,因此他对这个家庭的功劳很大啊。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就是第一个承担这种事的人。从此,五霸一个接一个地兴起,互相接替着称霸,拱卫辅佐周王室,率领诸侯作周王朝的屏障。如俗话所说: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周王朝仍能延续到二百四十年,这都是管 仲的功劳,五霸的业绩啊。
40、诸侯当中又有不能像春秋五霸那样建立霸业的,于是就一心想 吞并用室,统一天下,如战国时齐宣王想要做的那样。晋国的卿大夫把晋国分为赵、韩、魏三国,吕氏的齐国也被田氏所取代,诸侯中也没有谁能纠正这种事情。那么怎能不演变为战国的局面,而纷纷在千里之外招纳有谋略的臣和有计策的士人呢!其发展趋势是不到全国统一时,一定不会终止。刘子政处于西汉末期,痛感王室即将毁灭,只晓得羡慕禹、汤、文、武往古的盛世,而不懂得战国的时宜,他的见解本来就已经乖僻。那鲍彪、吴师道两人生于宋末和元末,胸中充满着儒家教条,两耳听到的都是仁义之道,他们对战国策的褒贬,不值得一提。而曾子固倒是很自负, 声称自己的文章都是本于儒家六经,反
41、而讥刺刘向被流俗的见解所 迷惑,不能坚持自己尊王贱霸的观点,邪说应当纠正,他也不知道六经为何物,而只会窃取春秋褒 “王道 ”、贬 “霸道 ”的滥条来衡量世人,那么拿他跟鲍彪和吴师道相比,也就没有什么差别。 诗歌鉴赏 奉使行高邮 道中(之一) 党怀英 (金) 野云来无际 ,风樯岸转迷。 潮吞淮泽小 ,云抱楚天低。 船鸣浪 ,联翩路牵泥。 林鸟亦惊起 ,夜半傍人啼。 【注】 高邮:今属江苏,南宋时为淮南东路高邮军治所,隔楚州与金朝的山东东路、山东西路相望。 党怀英:金代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拟声词,船行进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小题 1】据归潜志卷八记载,党怀英曾向赵秉文传授诗法说: “律诗
42、最难工,须要工巧周圆。 ”首联中的 “ ”与尾联中的 “ ”两词遥相呼应,形成首尾圆合的严谨格局,体现了作者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2分) 答: 【小题 2】简析颔联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5分) 答: 答案: 【小题 1】转迷、夜半(各 1分)(答 “野云 ”和 “林鸟 ”给 1分,答 “迷 ”和 “啼 ”给1分,答 “风 ”和 “惊 ”“风 ”和 “啼 ”给 1分) 【小题 2】 “吞 ”和 “抱 ”两字采用了比拟的表现手法( 1分),描摹出潮水吞没高邮湖,南方天空云合天低的壮观场景,气魄宏大。( 2分)。诗人以淮泽为 “小 ”,以楚天为 “低 ”,显示了身为大金重臣雄视汀南的豪迈气度;
43、此联境界阔大,也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胸襟。( 2分)(如果单单答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不给分;若答从视觉的角度描摹,与颈联的听觉描摹,形成描写角度上的变化有致,给1 分。全景勾勒淮水风急浪涌和楚地(南方)云笼四野的壮阔气势,给 1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 紧紧抓住题干中所说的 “遥相呼应 ”和 “首尾圆合 ”二词,分别在首联和尾联中筛选。夜间发生 “转迷 ”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得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要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般多从表达方式(在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五种表达方式中,古诗词最
44、常用的是抒情和描写)、修辞方法(除常见修辞方法外,还包括炼字和用典)、写作技巧(如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等)三方面进行。本题限制范围是颔联,要特别注意对其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进行分析。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 浙江省连续 4年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和打击,使得酒后驾驶事故逐年下降,但总量仍然很大,事故仍在频发,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处于高位。据统计, 2012年全省共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 123053起; 2012年全省酒后驾驶事故共导致 99人死亡。 【小题 1】根据提供的材料,设
45、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形象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表现力;不超过 15字。( 2分) 答: 【 小题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3分) 答: 答案: 【小题 1】始于杯具,终于悲剧,请不要酒驾。(表达能够紧扣画意而且形象有创意的得满分,如果仅仅是 股点出公益广告主旨的如 “严禁酒驾 ”“酒驾害人害己 ”等则酌情扣分。) 【小题 2】广告创意: 形象直观又具有艺术夸张的表现方式使整个公益广告具有警示的力量,一辆车淹没在酒杯中:形象地揭示出了酒后驾车的严重后果 构图简洁,却富有表现力,以触目惊心的画面告诫人们不要酒后驾车。 (写出
46、一点得 2分,写出二点得 3分。根据评价的质量斟情给分。) 试题 分析:解答此种题目,要抓住 “公益广告 ”简明、鲜明的特点,根据题干所提供得语境考虑;还得注意题目对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 4分) 因为全球海洋目前的健康指数的总平均分数,只不过刚到 60分及格线而已。 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海洋危机的到来将近在眼前。 连无人居住的南太平洋贾维斯岛附近的海水也不过才得了 86分。 按照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和水质清洁程度等 10项标准各自评分,非洲塞拉利昂附近 的海洋总分仅有
47、36分。 如果海洋是一个小学生,她的家长实在应该从现在开始为她的前途担心了。 答: 答案:排为 ,得满分 4分;排为 ,得 2分;其余排列不得分。 试题分析:解答排序题,要先明确各句所围绕的中心内容(或话题),再从各选项中找出诸如代词、关联词等标志性词语,结合语意排序。题中的 6句话,围绕的话题是海洋的前景,再根据关联词语考虑,可确定 应排在首位,因为它是总提句。在论点提出之后,接下来的 是论据,应排在第 2位。而 中的代词 “这一趋势 ”指代的应是 和 的内容,故 应排在最后。至于 和 谁先谁后呢?根据 中的 “仅有 ”一词和 中的 “也不过才 ”一语,便不难判定 应在 之后了。 考点:语言
48、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字)( 3分) 随着网络速度提高,我们对于时间的感觉也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折射出科技如何改变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现在一项有关在线视频的新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随着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耐心正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他们发现延迟超过两秒就 会有观众选择放弃等待,之后加载时间每延长一秒,放弃的比例就会增长 5.8%。更耐人寻味的是,网速越快,放弃的比率越高。 答案:媒体与网络技术越发展,人们的耐心却越丢失。(意近即可,只是照抄文中关键句而没有概括文意的要酌情扣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 “化整为零 ”,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得出大意,再逐句逐句的归纳概括,最后才根据中心大意进行总体归纳概括。题中的文段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