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考备考押注(冲刺)卷(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179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考备考押注(冲刺)卷(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考备考押注(冲刺)卷(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考备考押注(冲刺)卷(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考备考押注(冲刺)卷(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考备考押注(冲刺)卷(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考备考押注(冲刺)卷(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桔 梗 诘 责攻 讦秸 秆仓 颉 造字 B 饴 糖芟 夷彝 族馈 贻 虚与委 蛇 C芳 菲 门 扉蜚 声 霏 微文采 斐 然 D 腈 纶 粳 稻 菁 华 痉 挛 泾 渭分明 答案: 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中, B项的加点字都读 y;其中吗 “饴 ”和 “贻 ”要注意别被声旁读音误导, “蛇 ”是多音字,在 “虚与委蛇 ”中要读 y。

2、 A项的 “桔 ”、 “诘 ”、“颉 ”、 “讦 ”都不能跟着声旁念,应读 ji; “秸 ”读 ji。 C项的加点字除 “文采斐然 ”的 “斐 ”读 fi外,其余都可跟着声旁读 fi。 D项的字的声旁都不能准确表示读音,其中, “腈、粳、菁、泾 ”读 jng; “痉 ”读 j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煊赫赫 蜇伏要言不烦 B胼胝骈俪泄密晨炊褥食 C篡改编纂勘乱和盘托出 D稔知谂知翔实绵里藏针 答案: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平时要注意养成注重书写正确的习惯,同时要养成注意分析字形字义和区别同音字词的习惯。本题中, A

3、 项的 “蜇伏 ”应写成 “蛰伏 ”,“蜇 ”是 “海蜇 ”的 “蜇 ”, “蛰 ”指动物冬眠。 B项, “晨炊褥食 ”应为 “晨炊蓐食 ”,“褥 ”是 “被褥 ”的 “褥 ”; “蓐 ”本义是草很多,比喻吃得很饱。 C项, “勘乱 ”应为“戡乱 ”, “勘 ”是 “勘察 ”的 “勘 ”; “戡 ”是 “用武力平定叛乱 ”之意,此二字应主要从形旁意义的不同去区别。 D项的字虽然写得全对,但要注意 “稔知 ”(熟悉)和“谂知 ”(知道、详细 了解)在词义上的区别,不要把 “绵里藏针 ”写成 “棉里藏针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4、的一项是 A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自由,少一分天真,所以我愿意过一种 挥洒自如 的生活,愿人生如行云般随意舒卷。 B面对着金钱、美色、权势的诱惑,有些官员 其中不乏 “重量级 ”高官 置党性、法纪、原则于罔顾,不惜 铤而走险 ,而又纷纷落马,成为贪欲的阶下囚。 C盛夏的武汉城真不愧 “火炉 ”之称,炎天烈日, 流金铄石 ,不仅罕见外地旅游者,即使是本地市民也都愿意呆在家中,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凉。 D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虽然不用再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了,但那种 一饭千金 的 “豪爽 ”也是应该唾弃的。 答案: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弄懂加点词语的意思。题中, A项的 “挥洒

5、自如 ”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不能形容生活。 B项的 “铤而走险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语境不符。 C项的 “流金铄石 ”形容天气酷热,合乎语境。 D项的 “一饭千金 ”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不合此句语境。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 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枝叶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苹果公司正在设计一种电视,你向它喊叫或打手势,它都可以听懂你的意思。这一项目将为苹果公司与韩国电器巨头三星公司之间的战斗

6、开辟新的战场。 B经过公安机关三天的紧张侦办和调查取证,初步认定犯罪嫌疑人闵拥军因受 “世界末日 ”谣言影响持刀伤害无辜群众和学生的行静,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当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这种挫折感所产生的攻击动机便促使人们在不需要为自己言论负责的网上施以语言暴力。网络也就被网民当成了情绪的释放场。 D随着城镇化大规模的推进,我国必然带来人口大的流动,加速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大量转移的过程。 答案: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枝叶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 A项搭配不当, “这一

7、项目将为苹果公司与韩国电器巨头三星公司之间的战斗开辟新的战场 ”, “项目 ”不能 “开辟战场 ”。 B项缺主语, “公安机关 ”应提到 “经过 ”之前。 D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去掉 “随着 ”,同时将 “我国必然带来人口大的流动 ”改为 “必然给我国带来大的人口流动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史传文以记言和记事为主,其中尚书战国策以记言为主,春秋左传以记事为主,国语是一部国别史,记言多于记事。 B诸葛亮为刘备 “三顾茅庐 ”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身于 “复兴汉室 ”的事业,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悲壮;三国演义通过他

8、的悲剧给我们启示 :历史不可改变,但人的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C弗吉尼亚 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D世界名著安娜 卡列尼娜悭吝人大卫 科波菲尔浮士德的作者依次是俄国的列夫 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英国的狄更斯、德国的歌德。 答案: 试题分析:悭吝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里哀。 考点: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世界末日 ”的梦魇与现实 张田勘 在好莱坞灾难片 2012中,玛雅人预言: 2012年 12月 21日,第五

9、个太阳纪结束,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地球彻底毁灭。所以有关 “世界末日 ”的说法也被称为 “玛雅预言 ”。 然而,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表示,世界末日论纯属无稽之谈,因为研究人员推算地球的寿命至少是 100亿年,而目前地球存在了 46亿年,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 尽管科学家否认 “世纪末日 ”之说,但有电影 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 让人们对世纪末日的到来有一种迫近感 。 以 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 9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教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

10、。历史上, 1556年 1月 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 8 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 83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 “卡特里娜 ”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都触目惊心。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 ”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 ,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中,第二次鼠疫的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欧洲人认为那就是 “世界末日 ”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

11、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的诱因: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 “世界末日 ”,挪威政府建造了一个 “末日种子库 ”。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 1000公里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 450万种约 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该种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 “末日种子库 ”,只不过是人类因应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 “备份 ”做法。真正防范 “世界末日 ”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销

12、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即便是没有核战争 ,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 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 “世界末日 ”的威胁之中。 所以, “世界末日 ”并非只是个 “传说 ”,但锁紧 “世界末

13、日 ”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第 01期,有改动) 【小题 1】下列各项中,不 属于 “让人们对世纪末日的到来有一种迫近感 ”因素的一项是 A玛雅人预言: 2012年 12月 21日,第五个太阳纪结束,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地球彻底毁灭。 B好莱坞灾难大片 2012对 “世界末日 ”恐惧情景的描绘。 C日本发生大地震,里氏 9级,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D中国陕西华县发生 8 0级大地震,美国 “卡特里娜 ”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触目惊心。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14、尽管科学家都否认 “世界末日 ”说,但因为 2012的宣传、种种巨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等,仍让人觉得 “世界末日 ”犹存。 B挪威政府建造了一个 “末日种子库 ”,可储存 450万种约 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这种做法可以避免 “世界末日 ”的到来。 C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因为无论是核电站发生事故,还是核电站产生的至今无法妥善处理的那些乏燃料,都将成为巨大的危险因素。 D玛雅人的末日预言是不可能发生的,相比而言,造成 “世界末日 ”可能性更大的有如下几种情况: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 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

15、击地球等等。 【小题 3】关于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末日论纯属无稽之谈,因为研究人员推算地球的寿命至少还有 54亿年,而目前地球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人类不用担心 “世界末日 ”的到来。 B面对可能造成 “世界末日 ”的天灾和人祸,作者认为人祸可能性更大,如相比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中国陕西华县大地震而言,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器就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之多。 C “世界末日 ”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并无多少科学依据。但它也提醒人们,不顾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或许真将引发地球大灾难。 D防范 “世界末日 ”的做法应当是人类检讨并检点自己的行为,减少温室气体的

16、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答案: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文本中画线句子的全文中 “这一切 ”一词进行筛选。一般来说,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多在此代词的前文,因此要仔细从此句的上文中查找。将各 选项内容逐项代入原文,再分析是否属于 “让人们对世纪末日的到来有一种迫近感 的因素 ”,就不难得出答案:了。 D项内容在上文章没有,故应选此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有关内容进行比照。本

17、题中, A项内容在文本第 3 段, C 项内容在文本倒数第 3 段, D 项内容可从全文综合得:都与原文吻合。只有 B项内容(相关内容在文本第 8、 9两段)同原文不符,原文是说 “建造 “末日种子库 ”,只不过是人类因应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份 ”做法。 真正防范 “世界末日 ”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故可知此项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有关内容进行比照。本题中, A项内容虽然可在文

18、本第 1段,但原文没有 “不用担心 ”的说法,相反,却有 “世界末日 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 ”“ 世界末日 并非只是个 传说 ”等文字,因此可知此项错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请求支援 周海亮 你决定成为一名剑客,行走江湖。你认为时机恰好。 你的剑叫做残阳剑。这柄剑威力强劲,你可以同时斩掉十五名顶尖高手的头颅。你的独门暗器叫做天女针。你面对围攻,只需轻轻按下暗簧,即刻会有数不清的细小钢针射向敌手,状如天女散花。天女针一次可以杀敌八十,中针者天下无解。 靠着残阳剑和天女针,你打败了飞天燕,杀掉了钻地鼠,废掉了

19、鬼见愁的武功。他们全是江湖上一顶一的高手,他们全是杀人不眨眼的黑道魔头。从此你声名大振,投奔者众。 现在你拥有一支 军队,占有一座城池。你的军队勇士五千,良驹八百;你的城池繁华昌盛,鸡犬相闻。 你不停地和道上的兄弟签署着攻守同盟。你还和神枪张三、铁拳李四、一招鲜王五结拜成兄弟。你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招兵买马,筑固城池。似乎四分五裂的天下不久之后就将统一,你将成为万人瞩目的头领或者君王,你将拥有无涯江山,无尽财富,无穷权力,无数美女。你沉浸在难以抑制的兴奋之中,你常常会在梦里笑出了声。 可是,鬼见愁突然杀了回来。 其实那天你并没有完全废掉他的

20、武功。那天你有了小的疏忽。鬼见愁凭着多年的武功造化医好了自己,又用三年时问练就了一门邪道武功。现在他率精兵五万,包围了你的城池。 你的五千勇士扑出了城。你试图将鬼见愁的五万精兵一举歼灭。你甚至想晚上就可以用鬼见愁的脑袋做成一个马桶。可是你很快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鬼见愁的五万精兵,完全以死相拼。他们踏着同伴的尸体往前冲,极度疯狂。你砍断他的矛,他会用拳头打你;你砍断他的胳膊,他扑上来撕咬你的咽喉;你砍断他的脖子,他还会在倒下去的一刹那,用脚踢一下你的屁股。尽管你的五千勇士个个骁 勇善战,可是最后,他们不得不退了回来。 五千勇士,只剩三百。 鬼见愁精兵五万,尚有八千。 你关了城门,开始求援。

21、你给神枪张三飞鸽传书,让他速来救你。几天后你得到消息,神枪张三早被一无名剑客杀于某个客栈。 你千里传音给铁拳李四,让他速来救你。铁拳李四回话说,现在我也被围,自身难保,如何救你? 你在城墙上放起求援的烟火,这烟火只有一招鲜王五才能看懂。一会儿王五放烟火回答你,他说,我正在攻城掠池,无暇管你。你好自为之。 无奈之下,你计划弃城。你已经管不了城里百姓的死活。现在你只想自己选命。 夜里你率剩下的三百勇 士突围。那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你挥舞你的残阳剑斩下无数头颅。你的天女针霎时间消灭掉鬼见愁八十名贴身保镖。可是当你抬头,你突然无奈地发现,现在,你只剩下一名勇士,而鬼见愁,尚有精兵一百。 你的天女针已经射

22、完最后一根钢针。现在它成了废物。 你的残阳剑已经卷刃并且折断。现在它不如一把菜刀。 你和最后一名勇士逃回了城。鬼见愁甩手一镖,你的勇士就倒下了。倒下前他为你紧闭了城门。他忠心耿耿。 鬼见愁将城围起,不打不攻。他想将你折磨致死。 其实鬼见愁只剩士兵一百。你只需再有一把残阳倒。再有一管天女针,就可将他们全部消灭。可 是现在你没有了武器,也没有了士兵,更没有了兄弟和朋友。你,呼天天不响,叫地地不应。 等待你的,只有死路一条。 最后一刻,你终于想起了你妈。 你向你妈求援。 你妈六十多岁。 你妈是一位农民。 你妈连鸡都不敢杀。 你给你妈打电话,你说学校又要收学费了,五百块。你妈说,好,我马上照办。 你命

23、令不了别人。你可以命令你妈。 你用这五百块钱给你的游戏卡充值。你重新为自己装备了残阳剑和天女针。你单枪匹马冲出城外,将鬼见愁和他的精兵杀个精光。 你保全了自家性命。你还可以行走江湖。招兵买马。 即使在虚拟世界里,最后一位给你支 援的,也肯定是你妈。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篇小小说选取的角度十分独特,以惊心动魄的网络游戏来展现母爱,有别于常见的表现母爱主题的文章。 B全文的笔墨都在集中刻画一个武功高强、仗义疏财而又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 “剑客 ”,这个 “剑客 ”即全文的主人公。 C本文从跌宕起伏的武侠情节中刻画一个落拓的 “英雄 ” 网络游戏的

24、操作者,在游戏中的失利,导致主人公 “侠客梦想 ”的真实破灭。 D本文以收放自如的情节叙述展示人物焦灼不安的心理波澜,展现了江湖儿女的铁血豪情, 同时让读者也充分领略了江湖上的纷争与人情冷暖。 E作者运用极其娴熟且不露声色的铺垫,深刻揭示了时下网络游戏带给未成年人的莫大毒害,以及作为后盾力量的母亲的伟大。 【小题 2】结合文章,试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4分) 【小题 3】作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对这一艺术手法进行简要赏析。( 4分) 【小题 4】结合本文,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8分) 答案: 【小题 1】、(分) 【小题 2】 母亲是一个平凡甚至有些胆小的农村妇女;(分) 对于儿

25、子的爱是无私不问缘由的。(分) 【小题 3】本文在主人公发出求 援的信息后,所谓的 “朋友兄弟 ” 的反应与母亲的反应进行对比,(分)深刻揭示了虚拟网络中的 “友情 ”的不真实与现实生活中母爱永远没有虚假的主题。(分)(赏析其他对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4】 语言生动形象,极富立体感。(分)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作者从 “你 ”的兵器、威力等角度泼墨描写。如 “只需轻轻按下暗簧,即刻会有数不清的细小钢针射向敌手,状如天女散花。天女针一次可以杀敌八十。中针者天下无解 ”等,这些语言形象生动,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行侠仗义行走江湖的 “剑客 ”。( 分) 句

26、式散化, 富有张力。(分)作者在全文的叙述中多用散句和短句,行文流畅,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如文中写到 “你 ”的妈妈,言辞简练: “你向你妈求援 ”, “你妈六十多岁 ”, “你妈是一位农民 ”, “你妈连鸡都不敢杀 ”。这些语言中无一余字,形象又极具意蕴,很有表现力。(分)(答出语言特色术语各分,结合文本说明各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分析概括题,要注意选项中关于文本内容、结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修辞方法等方面的提法是否正确,人物的语言、行为等描写以及景物描写是否合乎原文。本题中, B项对剑客形象的分析有误, “仗义疏财 ”在文中无反映。 D项 “展现了江湖儿女的铁血豪情 ”

27、的说法在原文无据。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根据作品对人物的语言、心理、行为动作和肖像的描写结合人物所出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文本中的母亲并未出场,只介绍了她的年龄、身份和答话,属于虚写。但也可据之进行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对对比手法的运用。 须先找出对比的各组对象,再逐一分析。每种对比,既要指出其对比内容,还有分析其表现作用。文本中的对比较多,比如, “你 ”的 “盛 ”和 “衰 ”的对比; “你

28、”的朋友和 “你 ”的母亲的对比;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等等。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赏析语言特色。所谓语言特色,主要指修辞的艺术、造句的艺术和描写角度的艺术等。在修辞上,本文的比喻很有特色;在造句上,本文多用短句,且整散结合;在描写角度上,本文善于从多角度进行立体化描写。答题时,既要答出语言 特色术语,还要结合文本进行说明。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

29、,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 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 罪 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

30、,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以陛下圣明,必喜赞议论。但使圣贤之相 契,即如臣主之 同时 。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 条 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 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未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已经 效 于世间,不必皆从于

31、己出效:见 效 B 罪 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罪:责备 C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 同时 同时:一致 D魏相 条 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条:列举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间接表现陆贽有才能的一组是( 3分) 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 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盲 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 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札子是臣下奏事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文体,本文援引史实,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

32、感染力。 B苏轼极度推崇陆贽的治国方略,与同僚共同请求校正唐代陆贽的奏议,直谏应借鉴陆贽的奏议内容作为治国之策。 C作者以唐德宗采用陆贽的意见使国家中兴为例阐述道理,以期引起当时皇帝的高度重视,可谓用心良苦。 D苏轼认为陆贽的奏议聚集了古往今来的精华,可以作为国家治乱的借鉴,只要反复熟读,就一定能够启迪智慧。 【小题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3分) ( 2)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3分) ( 3)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3分) 【小题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

33、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 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 必 藏 于 己 力 恶 其 不 出 于 身 也 不 必 为 己 是 故 谋 闭 而 不 兴 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 故 外 户 而 不 闭 是 谓 大 同 。 答案: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4】()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言,譬如医生用药,药虽然出自医生之手,但药方大多传自古人。(采分点:纳忠、进于医手、方,各 1分,句意 1分,共分)()他对上能够纠正君王思想

34、上的错误, 对下能够沟通人民的心愿。(采分点:上、格、天下之志,各 1分,句意 1分,共分)()臣等表达不尽诚挚的心意, 听凭陛下裁处。(采分点:不胜、区区、进止,各 1分 ,句意 1分,共分) 【小题 5】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分。每处分,断句超过处, 每多处扣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调动记忆,结合对字形的分析,联系语境考察。但大多可采用简捷有效的 “代入法 ”,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题中, C项 “同时 ”的意思是 “同一时代 ”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35、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看 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本题要求的是选出 “全都属于间接表现陆贽有才能的一组 ”, 和 讲的是张良和贾谊, 是 “直接表现 ”而不是 “间接表现 ”陆贽。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与事情发生有关的人物、时间和地点。本题中, C项所述有误,文本并未讲唐德宗采用陆贽的意见使国家中兴,只是假设了这种情况。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

36、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 “信、达、雅 ”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第( 1)题中的 “纳忠 ”是 “进献忠言 ”之意; “进于医手 ”是 “出自医生的手 ”之意; “方 ”是 “药方 ”。第( 2)题中, “上 ”是 “对上面(即对皇上) ”之意;“格 ”是 “纠正 ”之意; “天下之志 ”即 “天下百姓的心愿 ”。第( 3)题中, “不胜 ”是“表达不尽 ”之意; “区区 ”是 “诚挚的(心意) ”之意; “

37、进止 ”是 “裁处 ”之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设计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要抓住一些标志,结合文句意思进行。这些标志,有的是虚词,比如, “夫、盖、若夫 ”等虚词常在句首, “也、哉、乎、耶 ”等常在句末, “而、然、故、者 ”等多在句中停顿处,等等;有的是对称式短语,有的是 “曰 ”等对话式词语。除此之外,有时还需依靠找出动词和它们的宾语来断句,有时也还得认真揣测文意。题中,首先要根据 “是谓大同 ”一语分析本段文字的大意是讲 “大同 ”问题,然后考虑两个 “不必 ”的内容,再找出重要动词及其主 语和宾语,据之进行断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

38、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臣等凭着疏浅的才学,在侍讲、侍读的职位上充数。皇上的聪明睿智是上天赐予的, 因此学问日益长进。臣等才学有限,而圣人所述的道理是没有穷尽的, 我们心里常常想说而词不达意,因此自感惭愧,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我们私下里认为,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言,譬如医生用药,药虽然出自医生之手, 但药方大多传自古人。倘若药方已经在世上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就不必都要由医生自己重新开出药方。 我们认为唐朝宰相陆贽,论才能可以辅佐帝王,论学问可做皇帝的 老师。他议论事理深刻中肯,言语毫不背离道德规范。他聪明智慧如同汉代张良而文学才华却胜出了张良,明辨像贾谊而方法不像贾谊那样粗疏。他对上

39、能够纠正君王思想上的错误,对下能够沟通人民的心愿。但是他不幸运,出仕做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德宗以苛刻为能事,陆贽就用忠厚之道来劝谏他;德宗以猜忌为手段,陆贽就用推心置腹、开诚布公规劝他;德宗喜好用兵打仗,而陆贽则把消除战争作为首要任务;德宗喜欢聚敛钱财,可是陆贽认为散发钱财是当务之急。至于任用人才听取意见的方法,安定边疆统御将帅的策略,责备自己来收揽人心,改正过失以顺应天道, 排斥小人以消除人民的忧虑,珍惜爵号礼仪来封赏有功之人,像这样的奏议,是很难全部列举出来的。可以说进献的是苦口的良药,治疗的是危害身体的重症。倘若唐德宗全部采用它的意见,那么 “贞观之治 ”的盛世就可以重新出现。 臣等每次

40、从西阁退朝下来,就私下谈论,认为陛下圣明,必定喜欢陆贽的议论。只要圣主和贤人的意见相投,就像远隔百年的臣子与当今的君主同处一个时代一样。从前冯唐谈论廉颇、 李牧的贤能,汉文帝为不能与他们相遇而叹息;魏相列举晁错、董仲舒的治国之策,汉宣帝采用后,使汉朝得以中兴。如果陛下能够自己得到良师,那么没有比 就近从陆贽奏议里获取教益更合适的了。 六经三史,诸子百家,不是没有可观之处,都可以用来治理国家。但是圣人的言论深邃奥妙, 史书、诸子理论支离破碎,这些都像山和海那样高深,很难求得十分之一二以供推断和选择。像陆贽的议论,打开书就一目了然。它聚集了古往今来的精华,实在可作国家治乱的借鉴。臣等想取出他的奏议

41、,稍微加以校正,誊写清楚后进献给您。希望陛下反复熟读,好像和陆贽面谈一样。这样必定能够启迪陛下天性中高明的智慧,在短时间内成就天下大治的功业。 臣等表达不尽诚挚的心意,听凭陛下裁处。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 【小题 1】请简要赏析颔联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4分) 【小题 2】后人读此诗,认为此诗的蕴含丰富,表达了作者多种思想感情,你认为呢?试选其中两种情感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小题 1】()本联主

42、要使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分)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 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分) 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分) 【小题 2】认同这个看法,诗的蕴含很丰富,有思念,有回忆,有赞许,有关切,有同情,有牢骚。作者通过首联的 “寄雁传书 ”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恋之情。(分)而在颈联中作者用家徒四壁来表达对友人清正廉洁的赞许。(分)(此诗中,还在尾联表达了对友人头发花白的关切,以及仕途不顺的同情, 更由此表达了自己和友人一样仕途不顺的命运。任意选个作答都可给分) 【小题 1】

4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 先要知道所谓的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古诗多为描写、叙事和抒情)、表现技巧(比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和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然后再根据诗句颔联的内容进行分析。从 “桃李春风 ”和 “江湖夜雨 ”可知用了对比。再根据诗句内容加以详细阐释,指出其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 “多种思想感情 ”一语进行分析。对第一问,必须根据第二问做出 “认同这种说法 ”的回答。然后结合诗题,逐句赏析其感情。赏析时,既要指出是何种感情,又必须指出这种感情是 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的。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

44、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分) 苏武,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 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令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 81年),方获释回汉。 西晋时,李密在蜀国就以孝著名,晋武帝希望李密能出来做官。但李密为了保全性命就写了陈情表,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已的大 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结合上述材料,编

45、写一幅对联,宽对即可。 答案:苏武牧羊节不辱 李密陈情孝感天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要根据 “内容分别紧扣忠孝,句式合乎对联要求 ”原则,结合题目提供的材料进行编写。首先,材料中的两个人名就可分别嵌入对联的上下联,然后再浓缩此二人在 “忠 ”和 “孝 ”的突出表现,按照对联的要求进行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 信息,从中找出四个关键词。( 4分) 圣诞节在中国日渐盛行,经济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使大量的欧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数众多的西方人到中国旅游和工作,西方的很多传统习惯也被更为广泛

46、的带入。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对圣诞节形成了特殊定位。由于洋节日更加能够张扬一种自由的心情,时于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青年人来说,已经把它变成了开心狂欢的聚会和盛宴了。 当然,毋庸讳言,商家和媒体对圣诞节推波助澜的宣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商家和媒体的宣传攻势,引领了普通大众对节日的幻想和渴望,从而产 生出波澜壮阔的圣诞节大军。其中,西餐厅、酒吧、咖啡馆和迪厅是借势推销的重点。 答案:圣诞节、经济、自由、宣传( 一个关键词分, 共分)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从所给材料中找出四个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最能体现材料内容的词语,这主要应包括材料说明的主要对象或现象、这个对象的特点或现象

47、产生的原因,等等。把握住这个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实生活中,自行车遗失了,极少能再找回的,即使失主报了警,警方也罕有积极作为,毕竟区区一辆自行车,甚至在某些地方难以达到警方立案侦办的重视度。然而河源启一郎却非常幸运:这位打算骑车环游世界、救助贫困病患的日本青年医生的自行车于 2012年 2月 17日在武汉失窃了,他的好友将此事发至微博求助,很快就得到了 5万博友的响应,于是,河源感动地发现, “整个城市都在为我寻找自行车 ”,同时武汉警方为其提供一辆新自行车方便其环游之旅;很快, 20日,其丢失的自行车被人从黑市买回送还。 河源的确享受了

48、一把 VIP待遇。由于涉及国际 人士,且事关武汉城市形象,此事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也引来议论纷纷。你怎么看?请写出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50字左右。( 4分) 答案: 肯定网友的热情仗义和警方的古道热肠,提升了武汉城市形象;(分) 批评国人的媚外心态,小偷哪里都有,失窃和找回都很正常,没有必要因为当事人是老外就如此兴师动众小题大做;(分) 一辆自行车不能够捍卫城市尊严,偶然的个案不足以维护国民形象,只有当每个国人都能享受到如此待遇, “活得更有尊严 ”,我们的城市和国家,才真正拥有了体面。(分) 试题分析:解答 此题,要先仔细阅读材料,然后根据 “观点鲜明,表意清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