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级湖北省黄石市三中高一起点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 溯 (shu) 挥斥方 遒 (qi)惆 怅 (chn)百 舸 争流 () B 彳亍 (ch ch)哀怨 彷 徨 (pn)寂 寥 (lio)忸 怩 不安 (n) C青 荇 (xn)冰 屑 悉索 (xi)火 钵 (b)凝重 隽 永 (jun) D瓦 菲 (fi)浪 遏 飞舟 ()糯 米 (nu)矫 健有力 (jio)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选项中所涉词语大多是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课内字词,所以难度不大,但是体现了湖北省语文高考紧贴教材的特点,这正好符合现如今湖北高考语文命题趋势
2、。 A项, “溯 ”应念 s, B项 “彳亍 ”应念 chch, C项 “荇 ”应念 x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荡漾中流击辑瓦菲意趣盎然 D通缉 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所选词语基本都是常用易错字词,同时也兼顾了与教材内容的相关性,符合起点考试的特点。题目中出现错误的几个字词都能根据偏旁快速辨识, B 项中要注意区分 “诲 ”和 “晦 ”,言字旁与 “说 ”有关,可以马上想到 “教诲 ”,日字旁与光线有关,可以马上想到 “晦暗
3、”,引申为 “隐晦 ”; C项中 “辑 ”一般用于 “编辑 ”,与舟船有关只能是木字旁,即 “楫 ”; D项中 “诅 ”为言字旁,与 “说 ”有关,很容易想到 “诅咒 ”,而代表 “伤心失意,灰心失望 ”意义的只能是 “沮丧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 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植物是能 “说话 ”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 的阳光,或者接受 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 的年轮、 的树叶,以及时
4、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适量充分干巴枯槁 B适度充裕干枯枯竭 C适当充沛干涸枯黄 D适宜充足干瘪枯萎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词语辨析类题目,一是靠积累,二是靠语感,三是靠技巧。此题根据选项的组合特点运用排除法可快速解答。第三横线处肯定不能填 “干涸 ”(一般用来形容河流)、 “干巴 ”(一般用来形容人),故排除 A、 C。再用语感审读法,可以判定 D项更加恰当。各词的具体解释如下: “适量 ”意为刚刚好,数量适宜; “适当 ”意为合适、妥当; “适度 ”意为适合要求的程度; “适宜 ”在大部分对话中表达的是 “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 ”的意思。 “
5、充分 ”意为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 “充沛 ”意为精力饱满,旺盛;“充裕 ”意为 富足宽裕; “充足 ”意为多到能满足需要; “干巴 ”常用来形容人的胖瘦,称呼瘦人为干巴。 “干涸 ” 指因缺水而干裂。 “干枯 ”有三种意思,分别为( 1)草木衰亡,失去水分。( 2)皮肤干燥且皱缩。( 3)无水 ,枯竭。 “干瘪 ”意为干枯收缩;不丰满。 “枯槁 ”一般指草木枯萎,人憔悴、瘦瘠; “枯黄 ”一般指树木干枯焦黄; “枯竭 ”意为干涸;断绝;缺乏,消失,不见了; “枯萎 ”意为因干枯而萎缩。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
6、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抽出句子主干即为 “人是习惯 ”,显然不合逻辑。此项可以给我们启示,要特别留意语病题中的 “是 ”字。 B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子中 “最重要部分 ”的表述,可以看出此处不是选择关系,因此要将 “不是 就是 ” 改为 “不是 而是 ” 。在高考当中,语病题中出现关联词,一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问题,二要注意句 序问题(出现在表递进关系的句子中),三要注意搭配问
7、题。 C项是成分残缺,用语感审读法,可以发现“培养出 ”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 “的无能之人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和谐是什么? 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 所以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语意连贯题,首先是要找出关键字词,如此题中的 “和谐 ”“是什么 ”“之谓也 ”“所以 ”“善 ”,再分析各句子之间的联系。 很明显是解释 的,肯定要放在 的后面; “和谐 ”引出 “
8、善 ”,而 又是解释 “善 ”的,肯定要放在 的后面; 句是原因,是谈论的 “为什么 ”的问题, 句是结果,谈论的是 “怎样做 ”的问题,根据逻辑顺序, 应在 之后。而 又是由上文的 “善 ”引出的,所以 要放到最后。其实根据选项排列组合规律,运用排除法很快就能排除 A、C、 D,由此答案:只能选 B。解答这类客观题,排除法是很有效的方法。 考点:语言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分,填下了沁园春
9、长沙这首词。 B再别康桥通过 “金柳 ”“青荇 ”“榆阴下的一潭 ”等寻常的意象,向读者展示了康桥秀丽的风光。 C雨巷通过象征的手法,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的追求。 D大堰河 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多个 诗节中首尾重复,使感情的表达凝重隽永、余韵深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完全考查的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难度较小。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可以快速解答。戴望舒的诗歌雨巷运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技巧就是 “象征 ”手法, “姑娘 ”只是象征性的意象,因此表达的不是那种表层的对爱情的追求,而是一种既迷惘感伤而又有所期待的情怀。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可以深入认识到这一主
10、旨。 考点:识记必修课程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两个模块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人启事 金文吉 读 “寻人启事 ”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 “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 读这留言,女孩
11、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 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 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 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 不再 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 C市。 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 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 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
12、一 则生日祝福: “女儿,生日快乐! ”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 “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 ”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 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小题 1】第三段 “没有温暖的家 ”是什么意思?请你根据这篇小说对 “没有温暖 ”作出具体说明。( 4分) 答:_ 【小题 2】( 1)把 “母亲 ”的三次 “寻人启事 ”看作一个变化过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3分) 答
13、: _ _ ( 2) “女儿 ”三次读 “寻人启事 ”及给母亲打电话后的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 3分) 答: _ _ _ 【小题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 ( )( )( 4分) A女孩出走,一是想对妈妈的 “苛求 ”给予无声的反驳,二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生存下去。 B本文情节虽然平铺直叙,但表现的主题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语言虽朴素,但朴素中人物个性鲜明,篇幅短小,但容量较大。 C女孩身上体现着一代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往往不甘各种各样的束缚,敢于追求个性自由,敢想敢为,但往往容易冲动,缺乏理智的思考。 D本文以 “寻人启事 ”为明线,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暗线,在情节叙述中,适当点染环境
14、和侧面描写,人物形象真实,艺术感染力强 E作品中 “寻人启事 ”措辞的不断变化,表现了母亲面对女儿离家不归的无奈与妥协,同时也折射出母亲要找回女儿的坚定信念。 答案: 【小题 1】母亲只顾挣钱,忽略了对女儿的精神关爱;对女儿限制太多。 【小题 2】( 1)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正在改变对女儿的态度。 ( 2)女儿一步一步理解了母亲,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 【小题 3】 BD 【小题 1】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就是关注上下文。上文中有 “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 ”“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的
15、表述,可知女孩所谓的 “没有温暖的家 ”就是指母亲只顾挣钱,忽略了对女儿的精神关爱。“没有温暖 ”具体就是指苛求女儿,限制太多。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首先从文中找出有关三次 “寻人启事 ”的材料,见下表: 母亲的行为 女孩的心态 第一次 花很多钱,第二天调动了 A市的新闻媒体 满意,甩头向火车站走去 第二次 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 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 咬咬牙又去了 C市,开始感到失落和不安 第三次 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 失眠,泪流满面 表格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母亲河女孩的变化,由此不
16、难概括,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正在改变对女儿的态度,而女儿则一步一步理解了母亲,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小说一开始,女孩就已离家出走,后面才陆续交待离家出走的原因,所以属于倒叙,而不是 B项中所说 “平铺直叙 ”。这篇文章是从女孩的角度写的,情节的发展是围绕女孩的心理变化展开的,因此, “人物的心理活动 ”是明线,而 “寻人启事 ”是推动女孩心理变化的原因,所以充当的是暗线的角色。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
17、的题目。 (9分 )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左师公曰: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 ”太后曰: “敬诺。年几何矣? ”对曰: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对曰: “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 “妇人异甚。 ”对曰: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 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 后曰: “然。 ” 左师公曰
18、: “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曰: “无有。 ”曰: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曰: “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 “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臣衰, 窃 爱怜之 老臣 窃 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丈夫亦爱怜其少 子 乎 父
19、母爱 子 ,则为之计深远 A两个 “窃 ”字的意思相同,两个 “子 ”字的意思也相同。 B两个 “窃 ”字的意思不同,两个 “子 ”字的意思也不同。 C两个 “窃 ”字的意思相同,两个 “子 ”字的意思不同。 D两个 “窃 ”字的意思不同,两个 “子 ”字的意思相同。 【小题 2】对下列句中 “之 ”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窃爱怜之 父母之爱子 持其踵为之泣 祭祀必祝之 A 句相同, 句不同。 B 句不同, 句相同。 C 句不同, 句也不同。 D 句相同, 句也相同。 【小题 3】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左师公请求太后,让其少子补黑衣之数,其目的是以此为话题,委婉劝谏太后
20、。 B左师触龙私下里认为赵太后爱燕后不如爱长安君。 C左师触龙认为,为子女作长远打算才是真正地爱护自己的子女。 D燕后远嫁,赵后思念她,每次祭祀时,赵后必为她祈祷,保佑她不被送回来。左师认为这才是真正为子女作长远打算。 【小题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8 分) (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_ ( 2)夫晋,何厌之有? 译:_ ( 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1)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 3)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
21、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 【小题 1】 试题分析: 句中 “窃 ”字均为谦词,意为私自、私下; 句中 “子 ”是儿子,因为上文中提到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所以此处 “子 ”为儿子; 句中“子 ”是指子女,这和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此处是触龙在劝说赵太后时的感叹,“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虚词 “之 ”字的用法。 “之 ”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三种词性,一是代词,二是助词,三是动词。 句中 “之 ”是代词,代指舒祺; 句中 “之 ”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句中
22、 “之 ”是代词,代指燕后。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原文中确实有提到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但这只是触龙的激将之法,也是诱导之词,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后文赵太后马上就回答 “君过矣,不若长 安君之甚 ”,触龙就此接住话题,继续劝说下去。由此可知,游说者触龙自己最疼爱小儿子,肯定知道赵太后最疼爱长安君,他之所以这样说,只是一个假设,然后又论据证明这个假设的错误,从而达到告诫赵太后怎样才是真正地疼爱长安君的目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前
23、两个小题选自课本,( 1)句中要注意判断句的翻译,即译为 “什么是什么 ”的格式。( 2)句中要注意倒装句(宾语前置)的译法,要把语序调整过来,即 “晋,有何厌 ”。( 3)句选自材料,翻译的时候一要注意 “何以 ”这个倒装结 构,实际也是介词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 “以何 ”,即 “凭借什么 ”;二要注意 “自托于赵 ”,这里是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是 “于赵自托 ”,即 “在赵国站稳脚跟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浪淘沙 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 白浪滔天 ,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 知向谁边 往事
24、越千年 , 魏武挥鞭 , 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乙】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 1】下面各项准确概括了两词景物特色的一项是( ) (3分 ) A乙词描写妖娆的雪景,甲词描写滂沱的雨景。 B乙词描写寒冷的冬景,甲词描写浩淼的水景。 C乙词描写壮丽的雪景,甲词描写壮阔的海景。 D乙词描写冬日的静景,甲词
25、描写夏日的动景 【小题 2】甲乙两首词出于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 4 分) 从表现的内容看,两词上阙都是 ,下阙都是 ,重在 ; 从表达方式看,两词都运用了 。(每空 1分) 【小题 3】两首词都有警策之语,使全词的 “题外之远致 ”洋溢纸上。( 2分) 【甲】词的警策之语是 ; 【乙】词的警策之语是 。(每空 1分) 【小题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甲词的主题蕴涵。( 3分) 答: 。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写景 评古论今 论今 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小题 3】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 4】浪词通过表现雄浑壮阔
26、的自然景观,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白诗歌中的景物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而成,所以要想搞清景物特点,就要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和一些修饰意象的关键词。甲诗中要抓住“浪 ”“滔天 ”“汪洋 ”,乙诗中要抓住 “冰 ”“雪 ”“失滔滔 ”“银蛇 ”“蜡象 ”,综合分析,不难发现甲词写的是海景,乙词写的是雪景,而且都是气势磅礴的壮丽之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两词上阙都是 写景,很容易看出来。甲词下阙提到 “魏武 ”“东临碣石 ”,这是在评论曹操,后面又提到 “今又是
27、”“换了人间 ”,说明是由评论曹操到写现在;乙词下阙提到 “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 ”,后面又提到 “还看今朝 ”,说明也是由评论古代帝王到写现在。因此两词下阙都是 “评古论今 ”。另外诗词中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是诗歌常用手法,写景一般都是为了抒情,谈古一般都是为了论今,所以两词下阙 “评古 ”是铺垫, “论今 ”才是重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两个概念,一是 “警策之语 ”,即语简言奇、含意深长而警策动人的语句 ”;二是 “题外之远致 ”,即文章之外的高远的情致;所以此题的要求就是找出
28、两词中意味深长、能集中表达诗人情感的语句,由此不难找出答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根据【小题 1】提示,甲词描绘的是壮阔的海景,要特别注意 “壮阔 ”一词,壮阔之景表现的自然是雄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怀。再要知人论世,结合作者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不难推断此词抒发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
29、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小题 1】下列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一句运用倒装的语序,使人感觉音韵和谐, “莲花开落 ”只是比喻等待时间之长。 B本诗的第一节短句、长句交错,既暗示过客之匆匆,又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 C “向晚 ”与 “紧掩 ”这些表示动态的词语倒装在后不仅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而且也更曲折地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 D “不来 ”“不飞 ”“不响 ”“不揭 ”四个否定句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上互相呼应,委婉地写出了女子的哀怨心情,有助于
30、全诗音韵的和谐。 【小题 2】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莲花 ”“柳絮 ”“窗扉 ”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具有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 B第二节极力写少妇在春光时节的等待和期盼。因为心上人 的未归而使春天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C “美丽的错误 ”这一看似矛盾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它既能引人深思,又保持了全篇的婉约之美。 D诗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把女子外表的美丽和内心的凄清、寂寞、惊喜失落表现得十分鲜明。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 试题分析:湖北省高考已经很多年没有考现当代诗歌鉴赏了,但选用一首当代诗歌正好与必修一第一单元内容相吻合
31、,用来检测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可行的。其实不管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鉴赏方法大同小异,那就是抓住意象,品位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 A项说 “莲花开落 ”只是比喻等待时间之长,显然不妥。 “莲花 ”这个意象本有纯洁、美好之意。莲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确实能表现女子等待时间之长,但是此处把女子比作 “莲花 ”,更为重要的是表现痴情女子长期的等待而变得心灰意冷,也就是说借莲花的开落衬托痴情女子的凄凉心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D项说 “诗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 ”明显有误,本诗运用的主要表达技巧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此题主要考
32、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拟人是把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 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本诗中主要是用物来喻人。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本诗中出现 “如 ”“若 ”包括 “是 ”等比喻词,就是比喻修辞的最明显标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给出的格式,在空缺处补写诗歌的中间一节。( 4分) 妹妹说 门前一口水塘 妹妹说 那是一张绿色的唱片 浮标上下跳跃 妹妹说 那是一曲欢乐的童年 答案:塘边一根钓竿 /妹妹说 / 那是一根金色的磁针 试题分析:此题虽然是补写诗歌,但也属于语言文字应 用中的仿写题
33、目。仿写要做到 “形似 ”和 “神似 ”, “形似 ”就是在语言形式上和例句保持一致, “神似 ”要求较高,就是在思想内容上与例句保持高度一致。仔细观察前后两段诗歌,不难发现 “妹妹说 ”“ 那是一 ” 两处是要保留的地方,还有每段诗歌都运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做到这两点,就做到了 “形似 ”。阅读诗歌题目 “妹妹说 ”和上下两段诗歌,可以发现本诗主要是以妹妹的视角观察事物,从而表现妹妹想象丰富、天真可爱的特点,所以在仿写的时候也能表现这个主题,就做到了“神似 ”。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文 有文气,就有灵魂;人有文气,就有气质。 “文苑 ”文学社决定开展
34、“文气从哪里来 ”的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推出优惠活动,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以免费领取价值 80元的景区门票。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一时间书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文学名篇与亭台楼宇交相辉映。在现场,大家边排队边捧着书本和手机突击背诵。截至大年初六,共 6000人通过背诵登上了楼,好多家长特意带着孩子从外地赶来参加活动。通过背诵获得门票最年长者 84岁,最年幼者才 4岁。 【 材料二】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被视为天上文曲星下凡,到他山东高密老家参观的已有上万人,莫言老家屋边的草、地里的菜,都给人揪去了,抠墙皮、挖
35、砖块的也不少,据说是想沾沾莫言的 “文气 ”。 【小题 1】文苑主编打算采用【材料一】发一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3分) _ 【小题 2】莫言的父亲打电话说:真的受不了了,家里墙皮都快抠没了。请你替他们家拟写一条标语,有效引导游客行为。( 3分) _ 【小题 3】文气究竟从何而来呢?文苑主编希望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则短评。( 100字左右)( 5分) _ 答案: 【小题 1】 示例 1:背岳阳楼记 领免费门票 示例 2:用书声赢掌声 凭文才领门票 【小题 2】 示例 1:墙皮有文气 瓦匠早得奖 示例 2:抠墙皮有何用 学莫言养文气 【小题 3】示例:我认为文气主要靠自我修炼得来。文
36、气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慢慢培养的。因此,我们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正所谓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着,读着,就会被书中内容感染,文气随之而来,从而促使自己有了一种创作的冲动。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考察拟写新闻标题,所以关键是要明确 新闻标题特点,简单的说就是简洁和生动。简洁就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生动就是重变化、求新颖,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技巧。材料一得主要信息就是背诵岳阳楼记可以领取免费门票,稍加修饰, 3分容易到手。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
37、析:标语要求和新闻标题差不多,只是更加强调号召力和鼓动性。材料二主要告诫人们不要 “抠墙皮 ”,要有正确的 “文气 ”观,所以标语要重点宣传这一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只要有明确的观念且言之有理,一般可得满分。可以切入的角度如:文气需要社会良好的引导;文气需要拥有良好的文学氛围;文气需要家长重视,做出良好的示范;文气需要自我修炼,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文气需要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等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默写(每空 1分,共 8分
3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 长沙) 【小题 2】她静默地远了,远 了, ,走尽这雨巷。(雨巷) 【小题 3】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小题 4】怅寥廓,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小题 5】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小题 6】学而不思则罔, 。(公冶长) 【小题 7】学而不厌, 。(述而) 答案: 【小题 1】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题 2】到了颓圮的篱墙 【小题 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小题 4】问苍茫大地 【小题 5】挥斥方遒 粪土当年万户侯 【小题 6】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
39、7】诲人不倦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要特别留意【小题 1】中的 “竞 ”,【小题 2】中的 “颓圮, ”【小题 3】中的 “笙箫 ”,【小题 4】中的 “苍茫 ”,【小题 5】中的“遒 ”“侯 ”,【小题 6】中的 “殆 ”,【小题 7】中的 “诲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请以 “盼望 ”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不少于
40、 800字。 答案: 收不到的通知书 “盼望着,盼望着,录取通知书的脚步近了 ” 。刚跨出考场,我的心便兴奋到了极点,便念起了歌一般的诗句。 “今年高考考得非常顺利,第一志愿肯定有望。 ”在坐校巴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乐滋滋的想着,脸上挂满了自信的笑容。校巴正开往我回家的路上,望着一望无垠的田野,那一刻,我只想跟爸妈说一声: “我成功了,我可以上大学了。 ”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是漫长而遥远的,正如没有离别的痛苦哪有相聚的愉快,没有等待录取通知书那 一颗焦急的心哪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振奋人心的心呢?我正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因为,我刚刚托人帮我查过自己高考分数,最终确定自己的分数远远达到了所报第一志
41、愿的录以分数线,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情不自禁的跳起来了。剩下的日子只需等待那张红红的,薄薄的录取通知书了。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我的心也一天比一天紧张起来,有时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也会跑回家看看,看看自家门前那破旧的邮箱有没有那录取通知书;等得不耐烦,就拿出那张录取批次时间表,看看自己有没有记错录取时间,没错,是七月中旬,怎么现在已经八月中旬了,还没 有收到呢?想到这,我的心便空空的,不敢再继续想下去。干农田的活也越来越没劲了。妈妈每当看见我那样,只是皱了皱眉,便默不出声,继续干活去了。 一天晚上,我呆在房间里,妈妈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东西。然后安静地坐在我旁边,说: “这是你
42、的 ”。我一看,是录取通知书,怎么会在妈妈手上呢?但兴奋的心已经让我忘记身边所有的东西,手舞足蹈地跳起来,随着便是一阵阵欢呼。母亲只是笑了笑,然后走出了我的房间。当我准备拆开录取通知书,但发现已经被人拆开过,当我再看里面的内容,发现交学费付款那儿用红色的笔深深地画下了一条红线。那 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知道为什么录取通知书迟迟没有到我的手里;我知道了那一条深深的红线是谁画上去的了,我知道了母亲为什么默不出声了 第二天,我仍在田里干活,突然母亲轻轻地问了一句: “那录取通知书呢? ”我淡淡地答道: “烧了。 ”母亲沉默,我也沉默了,只有那稻草随着风轻摇地摆动,我轻轻叹了一口气,继续低头干活。
43、 试题分析:话题作文几年前曾是高考的热门作文命题方式,它的特点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但本题在文体上有所限制,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这符合高一学生作文训练要求。 本题从诗歌的内容可以看出 ,两个海员,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出发 ”和 “到达 ”分别是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也是他们人生的指南。 盼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人生征途不可或缺的动力。父母盼望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孩子盼望长大成人,报答深恩;老师盼望学生青出于蓝,成为栋梁;学生盼望老师生活幸福,桃李满园;青年盼望自己爱情甜美,家庭幸福;中年人盼望自己香车宝马,事业成功;老人盼望自己余霞满天,余热无限;在外打拼的人盼望能够常回家看看;在家翘首的父母盼望孩子顺顺利利,平平安安;鏖战题海的学子盼望早点放假,冲出黑暗 盼望贯穿了人生的始终,学生只要抓住其中一点,激情演绎就可以写出震撼心灵的文章。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