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1816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 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 牛刀小试 ,开创一番新事业。 B文革时评价一个人先认定你是反革命还是革命一派,再找证据,总能得出罪行。在古代这就叫 诛心之论 ,做了什么事不要紧,关键是怀的什么心。 C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 纸上谈兵 。 D歌手韩赓一走上舞台,台下歌迷们的欢呼声和口哨声 聚蚊成雷 ,震耳欲聋,这声音让闯荡在异国他乡的韩

2、赓热泪盈眶。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词语运用的题目。要结合句意来分析。 A“项牛刀小试 ”用在此处前后矛盾。 “牛刀小试 “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C 项 “纸上谈兵 ”用法不符合语境。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D 项 “聚蚊成雷 ”用在此处有贬义之嫌。意思是把很多蚊子聚到一起,它们的声音可以像雷那样响,比喻众口喧嚣,谗言纷起。 B项 “诛 心之论 ”:指在批评对方之时,不针对对方的行为、语言谈问题,而是绕开行为、语言去指责对方此行为、语言的目的、动机。指不问罪行,不反驳其行为或观点而直接根

3、据其用心、动机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故正确选项是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联合国设立 “国际家庭日 ”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 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C在热闹纷繁的氛围中,一个人应具备波澜不惊的定力,维持着精神一隅的宁静, 等待着脱颖而出的机遇,把事情办好。 D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

4、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尝试着从结构、语言逻辑、句子成分等方面去分析。 A搭配不当, “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 ”与 “难得的表演机会 ”不一致;出现 “是 ”句式,注意主语和宾语是否一致; B 介词缺失, “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 C项搭配不当, “维持 ”与 “宁静 ”不搭配,应将 “维持 ”改为 “保持 ”。故正确选项是 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 1 5亿。 。 ;

5、。 ; 。 。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 肯定的回答 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按通常 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 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 1次跌倒 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感知语段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及句式进行分析。此类语意连贯题也比较适合用排除法。如 与 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 与 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排除 ACD,进而通读全句 考点:

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 “城市文脉 ”,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 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

7、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 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 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

8、消失了。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都要具有经济功能,要以生产为主;都要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立新却缺乏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城市功能同化、泛化的趋势加剧,甚至盲目确保不现实的发展目标。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能够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人口迅速减少。在这种情 况下,如果不具有延续城市文脉的自觉性,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文脉的断绝是不可避免的。 正因为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原有的设施已经

9、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如果单从物质条件的需求看,城市多数原有设施的确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由于长期不重视城市建设,不重视民生,过早地剥夺了私有住房,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临住房紧缺破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困难。从经济效益看,大拆大建,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显然更有利,也能更快满足居民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像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石库门和弄堂,即使以往有千好万好,既不 可能成为未来民居的主要模式,也不会得到多数人的喜爱。城市居民反拆迁的抗争,大多不是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基本上都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诉求。 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因为

10、这些物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图像去想像,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何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 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摘自环球人文地理 2012年 10月刊) 【小题 1】与 “城市文脉 ”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11、 A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传统。 B城市文脉能否形成与城市的文化传统是否连续密切相关。 C一座城市只要保持自己的文脉不中断,就能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并且会把它推到极 致。 D城市文脉是城市的记忆,它不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精神的结晶。 【小题 2】对可能造成城市文脉断绝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因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城市被破坏殆尽,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 B每个城市都要有经济功能,以生产为主,城市功能同化、泛化,摒弃传统,又缺乏创新。 C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加剧了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趋势,发展目标不现实。 D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大量移居农村,能传承城市文

12、化的本地人口急剧减少。 【小题 3】下面对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 国现阶段由于城市原有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而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B城市居民反对拆迁,既有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同时也存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需求。 C因为一座城市所有的古物旧物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故应予以保存。 D保存城市旧物是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正面、反面的旧物都有必要保留一些,这样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的可能。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1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与 “城市文脉 ”有关的内容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放回到原文中进行分析思考,根据上下文作出判断。 C项关联词语 “只要 就 ” 运用不当,导致原来的句意发生改变,原文第一段是 “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所以正确选项是 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放回原文中,找到对可能造成城市文脉断绝原因相关的语段,进行仔细分析推敲,然后把选项跟原文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D项 “城市 人口大量移居农村 ”表述错误,原文是 “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 ”,

14、明显有差异。故选 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作者在文章流露出的观点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进行仔细的比较判断。A表述错误,因果倒置,文章第四段原文是 “正因为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原有的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如果单从物质条件的需求看,城市多数原有设施的确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 B与原文表意不一致,原 文是 “大多不是 基本上都是 ”; C扩大范围。原文 “这些物 ”指的是 “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 ”。所以,选 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

15、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怀念陆蠡 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 “绝代散文家 ”。他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 1938年,芦沟桥事变第二年,陆蠡来到已沦为 “孤岛 ”的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 1942年 4月 13日,上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拿着陆蠡的照片,指名要抓人。这时陆蠡恰好外出,巡捕们便入内翻箱倒柜大搜查,最后带走了两个人和部分书籍。陆蠡回来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事,找巡捕房交涉,当即被拘

16、捕,不久转到日本宪兵队。在日本人面前,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据说,有一次日本人提审陆蠡: “你爱不爱国 ”陆蠡坦然回答: “爱国。 ”又问: “你赞不赞成南京政府 (指汪精卫伪政府 ) ”他毅然回答: “不赞成 !”再问: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 ”他断然答道: “绝对不能征服 !”一字一句,气壮山河。 后来,陆蠡没有了音讯。他的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终属徒然,他就这样在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杰出的天台人。但陆蠡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业绩,不会因时间而消逝。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陆蠡,重新认识他那带着浓郁乡土味的优美散文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 据说,陆

17、蠡从小便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聪慧,有神童之称。 7岁时,县知事到学堂视察,命陆蠡作文,他面无难色,略作思索,便提笔成文。知事阅后,大为赞赏,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元,奖励陆蠡,一时传为佳话。后来知事升至台州府任职,便向陆蠡父亲提出带陆蠡到台 州府读书。陆蠡 12岁时,又由耶稣堂一位姓邵的先生带到杭州教会学堂惠兰中学补习英语。第二年,跨越初中,直接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从此,陆蠡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以后,陆蠡相继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国立劳动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上海南翔立迭学园、临海回浦中学任教,后来再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 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

18、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在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他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水,是天台山 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故乡的山水、童年的回忆,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写到故乡,陆蠡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 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山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山人特有的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蹈火。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平时,陆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知默默耕耘。但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即使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

19、诗人柯灵说:“他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门劳作,殷勤地献与世人。 他是淳朴的,一个地道的山乡人。这点淳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能默默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 ”在他失踪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一直不停地写纪念文章,最为敬仰、最为赞道的是他的崇高心灵和无私品格。巴金先生在怀念他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我认识不少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然而像他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古圣贤所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可以当之 无愧。 ”这

20、样的评价,可能在巴金先生的一生中再也没有献给过第二个人了。 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 34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 “人 ”。我们的时代需要陆蠡的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6分 ) A陆蠡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他文思敏捷,深受县知事的激赏。 12

21、岁时到杭州补习英语,从此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 B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的表现是 “坦然 ”“毅然 ”“断然 ”,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一字一句,可谓气壮山河。 C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后来,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陆蠡终无音讯。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下。 D巴金对陆蠡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比了自己所认识的很多品德、才干各异的人,认为像陆蠡这样有义气、无私心的人,再无第二个了。 E在陆蠡 34年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求学、任教、主持出版社工作到牺牲狱中的历程,用他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 “人 ”。 【小题 2】陆蠡的 “硬气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

22、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我们为什么要 “怀念陆蠡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有人说是陆蠡优美的散文打动了读者的心,使他留名青史;也有人说他的人格魅力感动读者,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你认为呢?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 思想进步,坚持斗争。在沦为 “孤岛 ”的上海 ,出版了很多洋溢着 爱国主义热情的书籍。 营救同事,挺身而出。在得知同事被巡捕房抓走后,直接去交涉。 针锋相对,毫不畏惧。面对日寇逼问,他直面回击,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小题 3】 (从身份)他是一个 “绝代散文家 ”,绝妙的文章是一笔宝贵的

23、财富。 (人格魅力)他的硬气、实干、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传扬。 他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不匹配,我们对他所知甚少,应该去了解、宣传和研究 【小题 4】观点一:他优美的散文,使他留名青史。 散文的内容:多是故乡山水,童年回忆。 散文的情感:字里行间涌动着他特有的激情和深挚的眷恋。 散文的主旨 :表达了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 散文的风格:奇丽明朗,清新可诵,充满乡土气息。 观点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我们永远怀念的人。 富有正义感,充满爱国热情。面对巡捕和日寇,他都充满大无畏英雄气概。 忠臣善良,淳朴厚道。保有一个地道山乡人的本质,这是他能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 热心肠,讲义气,挺身而出,营

24、救同事,不惜牺牲生命。 默默耕耘,注重实干,沉默寡言,不趋时媚俗。 观点三:两者兼而有之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需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着原文具体的语句,对选项进行分析辨别,作出判定 。 A陆蠡是在十三岁考入高中后才 “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的 ”; D巴金的原话是 “见得不多 ”,不是 “再无第二个 ”。所以,正确选项是 AD。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概括能力。对 “硬气 ”的理解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从原文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如文章第一段

25、“陆蠡来到已沦为 “孤岛 ”的上海,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 ”表现了他思想进步,坚持斗争; “陆蠡回来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 两位同事,找巡捕房交涉,当即被拘捕, ”表现了他为营救同事,挺身而出;“不久转到日本宪兵队。在日本人面前,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表现出他毫不畏惧的气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问题就是答案: ”启示我们,回答的思路就是找出并概括那些值得令人怀念陆蠡的语句。很明显,此题换种问法就是从多个角度来评价陆蠡。通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如第一段中

26、,他 而被誉为 “绝代散文家 ”、 “ 带着浓郁乡土味的优美散文 ”,这是从身份的角度来评价。文章第五段 “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 ”还有最后一段 “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 ”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 ”所以,我们才要去了解,弘扬他的精神。 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在分析时,要结合着文章的主旨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结合着选取角度的具体特点来分析。如选取的角度是人格魅力,就

27、要把他的正义 感、爱国热情;忠臣善良,淳朴厚道;讲义气,挺身而出;注重实干等他的性格特征相结合。如要选取他优美的散文,就要结合着他散文的内容,主旨,风格等来谈。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幕焉。会稽山贼大

28、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 “方今英雄棋 ,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 ”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贼,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 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 会稽太守淳于式袁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 ”逊对曰: “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权曰: “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 吕蒙称疾

29、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 “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界当可忧也? ”蒙曰: “诚如来言,然我病笃。 ”逊曰: “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兼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 ” 蒙曰: “羽素勇猛,既难为敌, 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 ”蒙至都,权问: “谁可代卿者? ”蒙对曰: “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稳,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 (节选自三国志 吴书 陆逊传) 【注】 棋 :即 “棋峙 ”,弈棋之

30、交互对峙,所谓处相持之势。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劝 督农桑劝:劝勉 B若逊复 毁 式以乱圣听毁:诽谤 C兼 相 闻病,必益无备相 :相互 D 既 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既:已经 【小题 2】下列句子中,最能表现陆逊有才能的一组是 ( )( 3分) 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 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 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 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1、3分) A会稽山贼的首领潘临,一直是当地的一大祸害,历年官府都没能捉住他。陆逊率 领手下招募的兵,进入深山险地实行讨伐,所到之处山贼都被降服。 B孙权多次向陆逊征询世务。陆逊建议说,山寇惯匪,这一心腹之患还没有消除,就难以图谋向外发展,可以大规模地部署军队,攻取他的精锐部分。 C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攻击陆逊非法掠取百姓,骚扰地方。陆逊认为淳于式意在保养民力,所以才告他的状。陆逊不但没有对淳于式怀恨在心,而且还称赞淳于式是个好官。 D在接替吕蒙的人选问题上,吕蒙认为:从陆逊的谋虑来看,将来定可以大用;而现在他还不太出名,还需要观察,才能确定。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32、 ) 方今英雄棋 ,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 6分) 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1)当今英雄各据一方,豺狼一样的人在暗中窥伺,要想战胜敌人,平定祸乱,没有军队不成事(不能成功)。 (2)这确实是厚道的人应该做的事,只不过他人不能做罢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属于文言实虚词的考查,一定要把放回原位中,结合上下句进行分析思考。 C “兼相闻病,必益无备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文中指吕蒙。所以,正确选项是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

33、分析:此类题目要抓住 “有才 ”和最能这两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把选项中的句子放入原文进行思考是否属于 “最能有才 ”,然后作出判断。 只说明孙权器重陆逊; 表现陆逊胸怀宽广,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所以,正确选项是 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带着思考题回到原 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作出判定。 D项中 “还需要观察,才能确定 ”错误。从原文最后一段 “若用之,当令外自韬稳,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 ”可知, D不符合原意。故选 D。 考点:评价文章的

3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属于对文言句子的翻译题,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的关键字词有: “豺狼 ”“窥望 ”“克 ”“宁 ”“济 ”“诚 ”“顾 ”“长者 ”。 考 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陆逊,字伯言,吴郡县人。陆逊年少时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庐江长大。袁术与陆康有怨仇,将攻打陆康,陆康叫陆逊及家人、亲戚回到吴县。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长几岁,所以在家替陆绩管理家务。 孙权做将军时,陆逊

35、二十一岁,开始在将军府中做官,曾任东西曹令史,后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并兼任县令。这个县连年大旱,陆逊开仓放粮以救济贫民,劝勉和督促农桑生产,使百姓蒙受利益。当时,吴、会稽、丹杨三郡很多老百姓因逃避赋役而藏匿起来,陆逊向孙权陈述便国利民的事,请求 招募他们。会稽山贼的首领潘临,一直是当地的一大祸害,历年官府都没能捉住他。陆逊率领手下招募的士兵,进入深山险地进行讨伐,所到之处山贼都被降服。 孙权把他的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给陆逊,多次向他征询世务,陆逊建议说: “当今英雄各据一方,豺狼一样的人在暗中窥伺,要想战胜敌人,平定祸乱,没有军队不成事。而山寇惯匪,凭据深山险阻之地。这一心腹之患还没有消除,就难以

36、图谋向外发展,可以大规模地部署军队,攻取他的犄锐部分。 ”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叫他做帐下右部督。适逢丹杨贼帅费栈接受曹公委任,煽动山贼替他做内应,孙权派陆逊讨伐 费栈。费栈党羽很多,而带去的兵很少,因此陆逊多树牙旗,各处布置鼓角,晚上潜入山谷间,擂鼓呐喊,向前推进,贼兵即时解散。 ks5u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攻击陆逊非法掠取百姓,骚扰地方。陆逊后来到京都,谈话之间称赞淳于式是个很好的官吏。孙权说: “淳于式告你的状,你却推荐他,这是为什么? ”陆逊回答说: “淳于式意在保养民力,所以告我的状。如果我又诋毁他以扰乱您的视听,这种风气不可滋长。 ”孙权说: “这确是厚道的人应该做的事,只不过他人不

37、能做罢了。 ” ks5u 吕蒙为了麻痹关羽,假托有病回建业,经过芜湖时,陆逊前去看望他, 对他说:“关羽同我们边境邻接,您怎么大老远回京都,以后不值得忧虑吗? ”吕蒙说:“诚如你所说的,不过我病很重。 ”陆逊说: “关羽夸耀自己的勇猛气概,欺凌别人,因为以前有大功,心中便骄作放纵,只图北进,而没有怀疑我方,现在又听说你病了,必然更加不作防备。如能出其不意,一定可以生擒关羽,把他制服。你去京师见了主上,应当好生制定计策。 ” 吕蒙说: “关羽素来勇猛,很难对付,而且已占据荆州,大树恩惠和威信,加乏以往有功劳,胆量气势更盛,现在还不容易打他的主意。 ”吕蒙到了京师,孙权问: “谁可以接替你? ”吕

38、蒙因答说: “陆逊思 虑深远,才能足以担负重任,从他的谋虑来看,将来定可以大用。而现在他还不太出名,不是关羽所畏忌的,要找接替我的人,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了。如果要任用他,应当让他对外界隐蔽起来,不出头露面,而在暗中观察形势,寻找机会,然后定可以成功。 ”于是孙权召见陆逊,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后面题。 沧浪亭怀贯之 (宋)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 ,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 诗社凋零霜后桐。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 :快乐。 【小题 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5分) 【小

39、题 2】诗中 “日光穿竹翠玲珑 ”,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有人却认为改作 “日光穿竹翠朦胧 ”更好,你觉得何种更好?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颈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 1分)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的梧桐( 1分)。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 2分) 【小题 2】示例一: “日光穿竹翠玲珑 ”好。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么惬意的红林翠竹间,本 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不再,诗社凋零,以乐景写衷情,自然引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示例二: “日光穿林翠朦胧 ”好。

40、日光穿过竹林,原本翠绿的颜色变得模糊,与上句 “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 ”相呼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借景抒情,抒发了思念友人的寂寥之情。(分析 2分,手法 2分,情感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分析时,首先要了解颈联是哪两句?然后在根据句子进行分析。这首诗的颈联是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抓住关键词 “酒徒 ”“燕 ”可知,诗人把 “酒友离散 ”比喻成燕子 ;比喻句一般都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根据关键词 “凋零 ”可知,颈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眼前景象的萧条,触景生情,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更加重了。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

41、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对整首诗歌的意境感悟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紧扣 “日光穿竹翠玲珑 ”进行感悟,体会其中的妙处。在组织答案:时,无论选择哪个角度进行分析,都要结合着句子里的关键词,进行联想和想象,表述出其中的妙处所在。如 “日光穿竹翠玲珑 ”好。可以从诗人把竹林景色描写的如此美,但酒友不再相结合 来分析理解诗社凋零,以乐景写衷情,进行烘托渲染,自然引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 36分,错 1空扣 2分,扣完为止) 【小题

42、1】公曰: “_,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_,民弗从也。 ” 【小题 2】公曰: “牺牲玉帛, _, _。 ”对曰: “_,神弗福也。 ” 【小题 3】亲贤臣,远小人, _; _, _, _。 【小题 4】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_。 【小题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_ , _。 【小题 6】后值倾覆, _ , _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小题 7】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_ , _, _ , 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小题 8】斯是陋室 , _ 。 _,草色入帘青。 答案: 【小题 1】衣食所安 小惠未 【小题 2】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3、【小题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小题 4】可计日而待也 【小题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小题 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小题 8】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试题分析:此类古诗文默写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 字或漏字、多字。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 獭凇 恰 笆 哝宥郏 痢 馨。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

44、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人生无处不精彩 (高考满分优秀作文) 爱默生有言: “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 ”杜甫认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人生也如登山,无论是半高处或是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同样会收获精彩! 他站在了半高处,没有奖牌,却赢得了掌声 在伦敦奥运会上,来自南非的 “刀锋战士 ”皮斯托瑞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

45、成为了奥运田径赛场上的首位残疾运动员。虽然他最后惨遭淘汰,与金牌无缘,但他努力拼搏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换来的是为他骄傲的掌声。 白哲特曾说: “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得他们变得更 坚强。 ”正因为皮斯托瑞斯有着坚强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拼搏,虽然最后只站在半高处,无法登上冠军的顶端,却同样精彩。 他站在了最顶峰,成为万众瞩目的作家 2012年 10月,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 “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 ”,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富有张力、情感饱满的农村 “民间深层经验 ”,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 泰

46、戈尔说过: “莲花的花瓣不会闭合,深藏的花蜜定会显露。 ”正因为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 作征服了世界,最终登上了诺贝文学奖的最高峰,从而绽放出夺目的异彩! 她站在半高处收获成功,也站在顶峰创造精彩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开了一家 “实惠餐厅 ”,专卖凉粉和冷面。她靠自己的努力与真诚来经营这家餐厅,因此小店的生意很红火。后来她招了 40名工人,办起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取名为 “老干妈麻辣酱 ”。仅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 “老干妈 ”公司便迅速壮大到了 1200多人,产值将近 3亿元。现在, “老干妈 ”公司累计产值已经高达 13亿元,在中国私营企业 50

47、强排行榜上名列第 5。她所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 湾省以外的每个省份,并远销世界各地。 威廉 钱宁说过: “要想人生过的有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陶华碧先前做小生意 在半高处收获过成功,后来选择开办麻辣酱生产厂 在顶峰创造了精彩,是啊,只要努力,人生何处不精彩? 无论你相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还是相信 “站在半高处,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只要你努力攀登,人生每一处都精彩! 试题分析:这一材料作文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材料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进行审题立意: 一:从半高处看,这 个世界真美好。 二: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 三: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 “横看成岭侧成峰 ”,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