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1819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 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 不相同 的一组是( 3分) A 刹 那 /刹 车果 脯 /胸 脯剥 皮 /褒 扬 B桎 梏 /诰 命陡 峭 /讥 诮中 肯 /中 意 C 玷 污 /粘 连复 辟 /开 辟 茅 塞 顿开 /塞 翁得马 D情 愫 /塑 料 渎 职 /疑 窦强 弩之末 /强 词夺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剥皮 /褒扬,均读 bo,

2、其中, “剥 ”为多音字,为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 ”的意思时,如剥皮,(读 bo,用于复合词时,如剥落,读 b;故排除 A; B项,陡峭 /讥诮,为形近字, 均读 qio,中肯 /中意,均读 zhng, “中 ”为多音字,做动词时,读 zhng;故排除B; D项,情愫 /塑料 ,为形声字,均读 s,故排除 D。所以选 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日本政府近日的 “购岛 ”闹剧 ,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 东山再起 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全世界炎黄子孙对日本政府错误 行径 的批判是无可非议

3、的,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如果对此 置若罔闻 ,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本政府负责。 A闹剧 B东山再起 C行径 D置若罔闻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理解句子的具体语境,然后再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判断。 A闹剧:本指具有讽刺或幽默倾向的一种轻松的戏剧作品,现一般用于比喻滑稽、荒谬的事情。 B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褒义词。这里应用 “死灰复燃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或坏思想等又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 C 行径:行为、举动,多指不好的。贬义词。 D置若

4、罔闻: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民政部将协调相关部门,采取鼓励先进、以奖代补,提 高各地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积极性。 B中国正在研制最大载荷 25吨大推力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 ”有望于 2014年完成对月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任务。 C DHA在奶粉中加得太多,不仅会给婴幼儿消化吸收系统造成负担,而且会降低婴幼儿身体免疫力。 D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

5、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等。 A项,成分残缺, “采取 ”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 “补 ”后面加上 “的方法 ”。 B项,结构混乱,可在 “研制 ”后面加 “的 ”。 D项,搭配不当, “加大 密度 ”可以,但不能 “加大 质量 ”。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6、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 “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 ”。他的艺术 ,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 “画怎样的画 ”和内容递进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 ,从 “人 ”与 “道 ”对应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 。从对文段作最后作评论性总结角度, 在

7、 前。所以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 罗先哲 王烈学画之初,就对竹兰情有独钟。四十余年来,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蒲华 等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力创新意,建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于希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于先生视为家宝,从不外借。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又当场作画。于先生被

8、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但与其约法三章:一是只能自己看;二是必须亲自送还,不准邮寄,不准托人捎送;三是限期七天。王烈抱起画集,如获 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整整五天六夜 ,他未走出房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又临摹了二百八十六张兰竹画。第七天中午,王烈赶往济南,推开于先生的家门。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天内竟然临摹了那么多兰竹画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回到宿舍怎么也脱不下鞋子 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他的绘画技法越来越精。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 ”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

9、来坚定不移的信念。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 80年代中期,王烈九下江南写生。其间,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风雨雾露、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历历在目,颇有心得。每次从江南返回淄博后,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王烈一张一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一时兴起,挥毫即作,江南幽篁,亭亭立于纸上。每一张画中,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韵味无穷。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定不移地实践着。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 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精、简、奇、崛

10、;二是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王烈先生的兰竹,按其功力来说,已经可以进入大师之境界,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 “闲云野鹤,孤傲不群 ”。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远离闹市,在颜山城南山顶一间小屋里住了下来 那原是看林人的山房,这座小山房,不足二十平方米,四周无路,全是碎石,路滑难行。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三 年。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非常艰苦,他却十分舒心。 1993 年内退后,王

11、烈毅然离开城市,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干干净净的农家院落,低矮的院墙,简陋的木门,门上方镶着 “兰竹苑 ”的牌匾,院里栽种着翠竹和兰草,满院滴翠。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聊天、下棋用的石桌石鼓。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泥舍久居心自乐,下联为:篱院长守身更舒。横批:老屋隐士。 有媒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避居乡间,王烈坦诚地说: “我作为一个画家,在什么情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决不 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艺术需要孤独,艺术家需要静心。 ” 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每次画好一幅画,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看

12、上几天后觉得不足,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就铺纸挥墨另画。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 “画,愈画愈难。 ”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时常对人们说: “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永远在起跑线上。 ” 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与炒作,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不 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 “退掉官方协会茧,甘做乡野一画贤。写兰写竹写自我,自由自在天地间。 ”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小题 1】王烈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 ”的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 ( 4分) 【小题 2】文章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展现王烈的大师风范?结合

13、文本任选两种简要赏析。( 5分) 【小题 3】王烈 “闲云野鹤,孤傲不群 ”的文化品格,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也“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师从古人:他对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 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执着求借于希宁教授珍藏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并刻苦临摹。( 2分)师从造化:九下江南写生,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 1分)师从我心: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 1分)(该题题干问

14、“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 ”,每一方面应答至少一种表现) 【小题 2】细节描写、引用、侧面展现(衬托、对比)。( 1分) 细节描写。例如, “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锁在屋里 ”、 “回到宿舍怎么也脱不下鞋子 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 ”等细节,真实地展现了王烈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 引用。例如,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的评价、王烈 “兰竹苑 ”的对联、接受采访的回答等,真实地展现了王烈的孤傲不群与淡泊宁静。 侧面展现(衬托对比)。 A,以环境衬托。通过写 “小山房 ”的艰苦环境展现王烈在创作上的专心与投入;通过写 “兰竹苑 ”的简朴清幽,衬托王烈的孤高淡泊。 B,以他人映衬。通

15、过于先生的被感动侧面展现王烈对绘画的执着;通过“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 ”对比出王烈对绘画的投入;通过当今画坛一些人 “哗众取宠,包装炒作 ”的不良作风,反衬王烈的不逐名利,务实自励。(答出两种即可,各 2分。每种要求答出手法名称、举例分析以及具体表达效果。) 【小题 3】远离世俗,不慕荣誉地位,甘于孤独淡泊,耐得清苦寂寞才能成就大师境界;( 1分)求真务实,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炒作,追求艺术的真谛,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1分)王烈无论是独守逼仄山房,还是安居家乡老宅都能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艰苦,他却能 “久居心自乐 ”,这是他画艺有成的重要原因。( 2分)不逐名利,务实自励

16、,默默耕耘,虽然影响了作品的传播,却也使他得到了 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2分)(观点:答出王烈文化品格的两层内涵,各 1分;引据:举出传主的具体表现, 2分;分析总结:分析这种文化品格对王烈的意义,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从文章中找到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 ”这句话所在的第二段,从内容和结构上,可知,属于过渡段,承上启下,所以,答题时, “师从古人, ”就要从 “承上 ”一段中去分析概括,可以从王烈刻苦临摹大家的角度作答;师从造化,要从本段中去分析概括,如九下江南写生;师从我心,就要从“启下 ”一段去分析概括,如 “一、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 人 ”,再

17、找出 “二 ”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对于人物的形象塑造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一般都是用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等),引用、衬托、对比等。在分析本文塑造王烈大师风范时,可结合着具体文章内容,从这几种表现手法去分析作答即可。答题思路是:表现手法 +分析内容 +体现的王烈性格特征。如文章第四段,描写王烈居住的 “小山房 ”的艰苦环境,是属于侧面描写,用来衬托王烈艰苦专心创作的孤高淡泊。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王烈文化品格得到人们的尊重时,可从王烈文

18、化品格形成的内在原因,也就是王烈的形象特征来分析作答,如淡泊名利、不怕清苦寂寞;求真务实、追求艺术真谛;苦中作乐。在分析 “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时,要结合着王烈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这种文化品格对王烈的意义来作答。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怅对花魂 王充闾 去年中秋节前两天,妻子打来电话,说家里的昙花已经绽蕾,马上就 将开放,催我快速回去观赏。 推开屋门,只见妻子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那盆平素并不引人注意的昙花。在扁平的叶状新枝的边缘,翠玉般的花蕾,无风自荡,颤颤摇摇,似

19、乎不胜负载;过了一会儿,竟和电影特写镜头里的一模一样,逐渐地,逐渐地张开了,中心闪现出一簇黄澄澄、金灿灿的花蕊,每一茎都像纤细的金丝,又像粉蝶的触须,在微微地颤动。四围的层层花瓣上的每根筋络,还在拼力地向外舒展,仿佛要把积聚了多年的气力和心血,尽情地倾泻无遗。 有人嫌它花时太短,稍纵即逝。其实,这是过苛的挑剔。生命无论短长,关键是看它有无亮色;没有亮色的生命 ,再长也不过是一片虚空。只要能在 “一现 ”之中,像一颗陨星冲入大气层之后,能在剧烈的摩擦中发出耀目的光华,同样称得上星云灿烂。 据说,昙花原属热带植物,为了避开日间的燥热,便躲在深夜里开花。史载,南宋画家、词人张铉当牡丹开放时,招邀好友

20、举行赏花盛会,宾客齐集后,吩咐开帘通气,立刻满座皆香,然后伴以歌姬舞女,檀板清樽,喧腾彻夜。我想,这种 “厚爱 ”如果施之于昙花,肯定是难以忍受的。 我默坐一旁,仔细地端详着这隽秀的幽姿。超逸,雅静,妙相庄严,这哪里是花?分明是一颗怦怦跳动着的心!此刻, 我既满怀着兴奋,也夹杂着一种 酸楚与歉疚 ,不觉慢慢地沉浸在如烟往事的回忆里。 记得是暮春时节,一位朋友赠给我一段昙花的叶状嫩枝。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顺手将它插在一个幼苗尚小的菊花盆里。十几天后,它竟扎下根须,渐渐长大起来。我于养花纯属外行,如何给水施肥,全然不懂。有时看盆里发干,就随手将一大杯凉茶倒进去。赠花的朋友发现后,嗔怪我硬拉着李逵去

21、跟张顺泅水。原来菊花耐湿,而昙花喜干。我这么 “一锅煮 ”,岂不苦了它也!此后,我就把它移进另一个小花盆里。转眼间,一千个昼夜过去了,这株昙花却硬是在寂静的秋夜里悄然开放,把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和盘托出,给 人们以爱的温馨和羡的享受。 冰心老人写过这样的诗句: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想到这些,我益发觉察到心中留下的缺憾。我筹划着,明春一定买个大花盆,满装上肥沃、松软的腐殖土,早早地把它移植过来,殷勤、合理地加以培护。 呀!昙花巨大的花冠已经垂了下来,花瓣全部闭合了。再看那青葱的枝叶,似乎也渐形枯萎。这该是长期疏于管理、养分匮

22、乏所致。昙花,昙花!为着绽放一朵奇葩,竟然使尽浑身解数,最后力尽而竭!做人果能如此,也就很够标准了。 自然界的花卉自有其生长的规律,本与人事无关。但事有可鉴,理有可通,有时一些物象也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怅对花魂,我蓦然记起随园诗话中记载的一则轶事。一个叫陈浦的老寒士,带着自己的诗稿,请求当时的诗坛巨擘袁枚评点。袁枚日夕游宴于权贵、才女之中,对这个寒士的诗稿并未重视,随手放在一边。几年后想起了这件事,取出诗稿细细品玩一遍,发现作者原是一个才分很高、颇有造诣的诗人,诗稿中不乏一些传世之作。他便忙着打听其人下落。不料,这位老寒士早已在贫病交攻之下黯然故去。袁枚满怀深情地录下已故诗人的七绝: “贫归

23、故里生无计, 病卧他乡死亦难。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身后识方干! ”然后,凄然地在诗话里写道: “呜呼!余亦识方干于死后,能无有愧其言哉! ” 这里说的方干,是唐代的诗人,很有才识,科场失意后,息形山林,郁郁以终。后来,朝廷发现了他的才干,追认他进士及第。但逝者已矣,已经于事无补了。这种情况,今天不是也时有出现吗? (选自 2007年 8月 8 日今晚报,有删改) 【小题 1】作者认为昙花之 “魂 ”是什么? ( 4分) 【小题 2】面对昙花, “我 ”为什么 “既满怀着兴奋,也夹杂着一种酸楚与歉疚 ”? ( 5分) 【小题 3】常见的昙花之作,大 多取 “赞 ”,而本文却取 “怅 ”,你认为恰

24、当吗?既然写 “怅 ”,为什么还花那么多笔墨去写昙花之美?请作简要分析。 ( 6分) 答案: 【小题 1】不理会周遭环境,在短暂的生命中,竭尽全力绽放全部的美丽(或“把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和盘托出 ”)。( 4分。 “不理会周遭环境 ”1 分, “短暂的生命 ”1 分, “竭尽全力 ”1 分, “绽放全部美丽 ”1 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因为 “我 ”看到了昙花之魂(或 “观赏到昙花为绽放一朵奇葩,把积聚多年的气力和心血,尽情地倾泻无遗的全过程 ”),所以满怀兴奋;但想到如此美丽的昙花,待遇竟如此菲薄,生命 竟如此短暂,心中便感到酸楚;又因 “我 ”不懂昙花的特性,没有好好地照顾它,所

25、以内心觉得歉疚。( 5分。答对一点得 2分;答对两点得 4分;答对三点得 5分) 【小题 3】恰当。因为本文是借昙花比喻那些有才能而生前未被赏识的人。对于他们的命运,作者深感唏嘘,因此用 “怅 ”而不用 “赞 ”。作品之所以花那么多笔墨写昙花之美,是要突出昙花之 “魂 ”,从而为下文的 “怅对昙花 ”作铺垫。( 6分。 “恰当 ”1 分, “借昙花喻人才 ”1 分, “有才能而生前未被赏识 ”1 分, “对其命运深感唏嘘 ”1 分; “突出昙花之 魂 ”1分, “为 怅对昙花 作铺垫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着对文章整体文意的理解,从文章第二段中,找出描写昙花

26、开放过程的句子,仔细品读,答出昙花开放时的特点,然后分析昙花的这种品性所带给人的震撼。如 “逐渐地,逐渐地张开了,中心闪现出一簇黄澄澄、金灿灿的花蕊,每一茎都像纤细的金丝,又像粉蝶的触须,在微微地颤动。四围的层层花瓣上的每根筋络,还在拼力地向外舒展,仿佛要把积聚了多年的气力和心血,尽情地倾泻无遗。 ”作者分别从昙花的花蕊、茎、筋络来描写昙花开放的美丽,联想到昙花开放生命短暂,不为人所知,却竭尽全力绽放全部的美丽,故答题时,先分析昙花的开放特点,然后从昙花的品性和精神角度作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对于这个句

27、子所蕴含的丰富的含义,要结合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背景,从 “兴奋 ”和 “酸楚和歉疚 ”的原因分析作答。在分析 “兴奋 ”的原因时,可从作者在欣赏昙花开放的过程中,由 “观赏到昙花为绽放一朵奇葩,把积聚多年的气力和心血,尽情地倾泻无遗的全过程 ”这一句,可知,作者被昙花之魂所感动;“酸楚 ”的原因,可从昙花的生命短暂、待遇浅薄的角度分析; “歉疚 ”的原因,可从第六段中,作者回忆的不懂昙花的栽培来解释。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在阐述理由时,要从文章中,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角度来分析,昙

28、花在本文中具有象征意义,作者是借昙花之品性和命运来比喻那些有才而不被赏识的人的命运。在答第二问时,可以从表现手法和结构上,来分析原因,作者开始赞美昙花,为下文衬托那些像昙花一样命运的不被赏识的人才做铺垫的。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试论 “文化低保 ” “文化低保 ”是相对于生活低保提出的,在本质上文化低保与生活低保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二者是相辅

29、相成、并行不悖的。具体来说,文化低保是政府各相关部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从文化层面对低保群体进行救助。从作用上来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了老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那么文化低保则是相对于生活低保 所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最广大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构建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 ”,是为了保障文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笔者认为 “文化低保 ”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群众要读得懂文化,这是指社会文化弱势群体要平等的受教育。著名学者许嘉璐认为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础,所以把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第二是群众身边要有易得的可触摸的文化载体,这是指文化资

30、源要充分、平均;第三是群众享受文化,把群众文化提升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的高度。狭义上文化低保是为文 化弱势群体(如:农民、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易于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读物、视听设备,使他们正常参加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也是文化低保的前两个层次。广义上的文化低保则是基于文化弱势群体所提供的文化教育资源、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保障等,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的要求,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化低保建设要借鉴最低生活保障的经验,在具体操作中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根据党的十七

31、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按照 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统筹规划和建设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文化低保要注重均等性。党和政府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要求,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开展文化低保过程中,必须强调均等性,这包括教育资源均等性、文化资源均等性以及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等。 文化低保也要应保尽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个宗 旨是 “应保尽保 ”,同样,文化教育领域仍然需要这个法则,文

32、化低保也要 “各类人员应保尽保 ”,将最广大的文化弱势群体纳入到保障之中,尽可能发挥文化低保在平衡教育资源、文化资源方面的作用。文化低保要满足各年龄段、各个文化层次以及各类群体的需求,在资源上予以保障,着力推进文化低保的 “制度全覆盖 ”和 “人群全覆盖 ”。 文化低保要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相结合。文化低保要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形式,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的 “孵化器 ”和社会进步的 “加速器 ”,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 (选 自 2011年 12月 12日北京日报) 【小题 1】根据文意,以下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政府只有解决了老百姓吃饱

33、穿暖的问题之后,才能构建 “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 ”,保证让文化弱势群体平等地受教育。 B许嘉璐认为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础,应该把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文化低保第一层次。 C广义上的文化低保是基于狭义上文化低保的内容,更强调 “文化低保 ”的实施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D文化低保借鉴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宗旨 “应保尽保 ”,强化推进文化低保的 “制度全覆盖 ”和 “人群全覆盖 ”。 E保障文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教育权益,政府部门才能实行把文化低保提升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的高度。 【小题 2】下列选项中,对 “文化低保 ”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34、( 3分) A “文化低保 ”是政府部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对弱势群体从文化层面进行的救助。 B文化低保是为广大的普通百姓日常文化生活构建所需的 “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 ”。 C文化低保与生活低保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 需求为目标的。 D文化低保在实际操作中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同时也必须强调 “均等性 ”。 【小题 3】综观全文, “文化低保 ”的实施有何现实意义?请分条概括。( 4分) 【小题 4】根据文意,简要说说 “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在 “文化低保 ”建设中的表现?( 4分) 答案: 【小题 1】 AB 【小题 2】 A 【小题 3】 保障文化弱势群

35、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国家文化安全任务的维护;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意正确即可,四点每点 1分。) 【小题 4】公益性,就是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 ”,是救助性服务性的;基本性,是指建构广大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构建所需的 “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 ”,而不是所有文化服务;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服务;便利性,就是要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方便群众就近参加。(大意正确即可,四点每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带

36、着选项回到原文中进行辨析。A项, “只有解决了老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之后 ”表述不准确,原文是 “二者是相辅相成、并 行不悖的 ”。 B项, “应该把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文化低保第一层次 ”,不是许嘉璐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所以选 A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以从文中找到与 “文化低保 ”相关的语段,然后,把选项内容和文段中内容相比较,做出取舍。 A“对弱势群体从文化层面进行的救助 ”表述不准确,原文中是指 “文化弱势群体 ”,这里偷换了概念。所以选 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

37、分析:此类题是属于局部题,可以从文章中找到与 “文化低保 ”的实 施相关的语段,一般都有提示性的句子,如 “是 的体现 ”“是 的需求 ”“具有 的作用 ”等,可以根据这些提示性语句,用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如文章第二段结尾 “广义上的文化低保则是基于文化弱势群体所提供的文化教育资源、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保障等,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的要求,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直接引用原句,从需求,地位和要求,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 题分

38、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找到与题干相关的语段,如文章第四段,根据 “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各自的特点,从文中筛选出作者在文中对这些特点的观点,进行概括。如 “公益性 ”,要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来找出它的体现; “基本性 ”,可以从 “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 ”的需求角度; “均等性 ”可以从普遍性、全民性的角度; “便利性 ”要从全覆盖、共享等方面去分析概括。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

39、尺,其 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服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 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 “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张华荐之诸公。机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 “陆逊、陆抗于君近远? ”机曰: “如君 于 卢毓、卢廷 。 ”志默然。 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 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 机见 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太安初,颖与河间王 起兵讨长沙王 V,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

40、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 以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 固 辞都督。颖不许。遂行。颖谓机曰: “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 ”机曰: “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 以 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颖左长史卢志心 害 机宠,言于颖曰: “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 其 君而可以济 事者也。 ”颖默然。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 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 用 。超宣言于众曰: “陆机将反

41、。 ”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 而 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 Ks5u 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 “人之为文,常恨才少, 而 子更患其多。 ”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 于 世。 (节选自晋书 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注】 卢毓、卢廷:这两人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固 辞都督固:坚决 B颖左长史卢志心 害 机宠害:嫉妒 C机 录 其主者录:录用 D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 用

42、用:采用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机 以 三世为将燕惠疑乐毅 以 失垂成之业 B轻兵独进 而 没 而 子更患其多 C 其 声如钟未有臣陵 其 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D如君 于 卢毓、卢廷并行 于 世 【小题 3】下 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机见朝廷屡有变难 /谓颖必能康隆晋室 /遂委身焉 /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 /表为平原内史 B机见朝廷 /屡有变难 /谓颖必能康隆晋室 /遂委身焉 /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 /表为平原内史 C机见朝廷屡有变难 /谓颖必能康隆晋室 /遂委身焉 /颖以机参大将军 /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D机见朝廷屡有变难 /谓颖

43、必能 /康隆晋室 /遂委身焉 /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 /表为平原内史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机少有异才,倾心儒学,恪守礼法,勤奋好学,他的祖辈和父辈在江表有大的功勋业绩。 B吴亡后,陆机和弟弟一起到了洛阳,受到张华的赏识,张华说讨伐吴国的战役,好处是得到了这两位青年才俊。 C成都王赏识陆机的文才,主动把他招到自己身边,并让他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之职,陆机起先坚决推辞,后来还是接受了。 D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战前放任士兵抢掠,骄纵不法,战时不听陆机指挥调度,轻兵独进,导致覆没。孟玖衔恨诬陷陆机,陆机含冤被杀。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

44、各题。( 10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 为现代汉语。( 7分) 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3分) 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 4分) ( 2)根据 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 3分)(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C 【小题 5】( 1) 陆机仗着他的才气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难,所以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 如果大功告成大事办定,就封你郡公的爵位,授予你台司的职位,将军好好努力吧! ( 2) 陆机才能出众,引起他人怨恨; 卢志、孟玖等人进谗诬陷; 王颍宠幸宦官,误信谗言,没有做到用人不疑。(

45、 3分。答对 1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引用原文作答只要与所给要点符合,照样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C项解释不准确,由原文下句 “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 ”内容大意 “孟超带领一百余强悍的骑兵,直接到陆机的军中抢人 ”可知, C项,录:逮捕。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C 项 “其 ”均为代词, “他的 ”。 A、前者 “以 ”介

46、词,因为;后者为连词,相当于 “而 ”,表因果,因而。 B、前者 “而 ”连词,表因果,因而;后者为连词,表转折,可是。 D前者 “于 ”介词,对于;后者为介词,在。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 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1找文言虚词如如 “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 “之、也、矣、欤、焉、哉、乎 ”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

47、尾; “以、于、为、而、则 ”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2察对话:如 “曰 ”“云 ”等; 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 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 者, 也 ”;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 “为、乃、即、则 ”。 6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 7表时间的词语 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 ”等。 9断文句通过找谓宾。此题需要注意断句的关键词有:谓宾结构的 “谓 ”、文言虚词 “遂 ”, “表 ”;常用语句尾的文言虚词 “焉 ”。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级。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

48、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赏识陆机的文才,主动把他招到自己身边 ” ,意思是与主动把他招到身边,赏识陆机的文才,这种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是 “遂委身焉 表为平原内史 ”,表明是自己主动毛遂自荐。所以选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 1)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负 ”、“匡 ”、 “从 ”、 “爵 ”、 “位 ”、 “勉 ”。( 2)此题要先把 4、 5两段内容疏通一遍,然后,结合着陆机的人物性格特征及这两段中描述的其它人物关系来分析概括,可以用原文,或者自己概括,如 “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 ”可概括为陆机才能出众,引起他人怨 恨; “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 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