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1819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啜 泣 /点 缀 精 邃 /作 祟 开 辟 /复 辟 B 羸 弱 /输 赢 滑 稽 /跻身 省 悟 /内 省 C苗 圃 /哺 育针 砭 /迸 发失魂 落 魄 /丢三 落 四 D斑 斓 /谰 言隔 阂 /窠 臼自怨自 艾 /方兴未 艾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难度不大,但关键是要看准、认清题目的问法,一定要把题目的关键词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多读几遍。可以通过对最有把握的词语读音来进行比较排除,省时省力。如 A“精邃 /作祟 ”读音 “su”最容易把握,故

2、 A一眼就能排除。 B“省悟 /内省 ”读音 “xng w”、 “ni xng”最容易分辨,故容易排除 B;D“斑斓 /谰言 ”读音最容易把握,都读 “ ln”故容易排除 D。故答案:选 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艺术欣赏是主观的,人们的经验有不同,所好有偏执,感受有深浅,都会在认识上表现出差异。只要不是 意气用事 ,都是正常而允许的。在书画鉴定中,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抬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则真伪是非,任你说千道万,他只 一言为定 ;更有甚者,依人多势众, 三人成虎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都是在

3、艺术欣赏评价这一 “软组织 ”上做文章。至于 “硬伤 ”,则 泾渭分明 ,不能含糊。 A意气用事 B一言为定 C三人成虎 D泾渭分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此题大体内容是围绕艺术欣赏评价的差异来谈的。 “一言为定 ”意为一句话就说定了,不再更改;常用于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此句中意为他说了算,不愿意听从接受别人的意见,并非指说话算数。故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时值春夏之交,呼吸道感染

4、患者持续增加,我院门诊已进入超负荷状态,为方便患者就医,从今日起采 取分时段挂号,敬请各位患者留意。 B全市创办第一所家长学校创始人、教育研究学会会长莫教授在滨江社区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追捧。 C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由此推动了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和优化,也带来了人口管理的新问题。 D传统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磨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不容易分辨,分析思考的着眼点在于句子成分的运用上,要反复的琢磨推敲 。 A句子宾语中心词残缺,应在

5、 “分时段挂号 ”后添加 “的措施 ”; B句式杂糅, “创办第一所家长学校创始人 ”是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应删去 “创办 ”,并在 “创始人 ”前加 “的 ”,或将 “创始 ”改为 “的 ”; C搭配不当, “推动 ”只能与 “加速流动 ”搭配,可将 “和优化 ”删去。故答案:选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诗是体现诗性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唯一形式。书写本身就是多义性的,身体,灵魂都可以作为书写的工具。活得像一首诗,就是要活得充满诗性,内心生 活作为本质生活 , 。 , 犹如灵魂是身体的内核。所以,失去诗性的诗无

6、论如何都不是诗 , 。 诗中自有灵魂在说话,朴素的,透明的,澄澈的,美好的 , , ,互相鼓舞,进而共鸣。 。诗让灵魂生长。 诗让大地上的人从匍匐到站立如树 而是对诗的摧残和篡改 而诗性正是诗的内核 有诗性的人彼此寻找 必以诗性作为唯一的标准 押上韵就是生命本身自来的节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成分来分析推理、判断。这一段文字围绕“诗与诗性 ”展开。 与文中 “要活得充满诗性,内心生活作为本质生活 ”组成这一段的中心句。 紧承上句作出解说,并与下句 “灵魂是身体的内核 ”相呼应。 与前句

7、“不是诗 ”构成 “不是 而是 ”的句式。 与 “灵魂在说话 ”相呼应,指出诗押韵的特征。 的 “有诗性的人 ”是后两分句的主语。 以形象的语言小结全段,并与末句相互照应。故答案:选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小题。 太空天梯可能实现的理由 1979 年,美国作家亚瑟 克拉克在一本名为天堂的喷泉的科幻小说中写道:“根据天体力学的定律,如果某个物体在天空中静止不动,就可以从其上向地面垂放下缆绳,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把地球和宇宙空间联结起来。 ” 1960年,前苏联科学家阿斯塔诺夫就公开发表了修建太

8、空天梯(又称 “宇宙电梯 ” )的构想。不过,正如克拉克在书中表达的对于登天梯或通天柱的看法那样, “尽管从理论上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实际上却很难找到实现的方法。 ”那么,修建太空天梯究竟会碰到什么样的实际困难呢? 大家知道,人造卫星在围绕地球进行旋转运动时,会产生离心力。其离心力刚好与地球对卫星的吸引力(万有引力)互相平衡,才会使得卫星作圆周运动并围绕地球进行旋转。如果地球引力过强,人造卫星就会掉落到地面,反之,如果离心力过强,就会使得人造卫星远离地球而去。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卫星所受地球(万有)引力的强弱与其到地球(中心)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当卫星在地球引力比较弱的高轨道围绕地球不断

9、旋转时,其离心力也会相应地变小。同时,卫星的速度与离心力成正比,所以卫星的运转速度就变慢了。 实际上,处于地球上空高度约 400公里处的国际空间站,围绕地球转一圈,大约只需要 90分钟左右。而处于赤道上空高度为 35786公里轨道上面运行的气象观测卫星,围绕地球旋转一圈,大约需要 24小时左右,因此,它的旋转周期与地球与自转周期相同。这就意味着对于 24小时绕地球一周的人造卫星而言,卫星的 “正下方 ”始终会对着地球表面的同一个场所。反之,如果从卫星 “正下方 ”地面的某处 向天空中看去,卫星也好像静止不动,始终处于天顶上面的同样位置。 所以,就将这样处于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着的卫星称为 “静止卫

10、星 ” ,并把静止卫星运行的轨道称为 “静止轨道 ”。 如前文所述,静止卫星正是对于某个区域,在天空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从这样的地球同步静止卫星上向地面垂放下缆绳,随着缆绳的加长延伸(假如忽略风力等因素的影响),缆绳的前端就会逐渐到达地面的同步观察点。那么,就可以沿着这些缆绳进行升降,操作往返于地面与卫星之间运送人员和货物了。 这正是 “太空天梯 ”天才构想的发端。但只是简单地从静止卫星上施放缆绳,要想 达到地面,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缆绳本身也有重量,就会使静止卫星的重心产生偏移,从而使其掉落到地面上。 为了防止发生类似现象,必须要沿着地球的相反方向也施放出同样长度的缆绳,以便保持施放卫星的重心位

11、置不会发生改变。为此,在必要时,还需要在施放卫星或轨道站平台的上方缆绳的顶端安装重物,以帮助缆绳系统保持平衡。 太空天梯的操作原理与一般建筑物所使用的普通电梯是完全不同的。普通电梯是通过楼层顶端的滑车卷绕钢缆,使电梯箱体进行升降的,而且在钢缆的两端还安装着一些铁块用于电梯系统的平衡配重。而太空天梯的升降机本身是带有动 力的,它会依靠自身的动力沿着缆绳在天空中或上升或下降,在地面站和各级太空轨道站之间往返运输货物和人员。 太空天梯主要组成部件有,处于静止轨道上面的 “静止轨道空间站 ”,延伸在数公里的天空中,联结着各级轨道空间站的太空缆绳系统,沿着缆绳系统上下来回运行的具有自主动力控制的升降机系

12、统。此外,在地球表面赤道附近的海岛或海洋平台上,还需要建设可以供太空升降机起落装卸货物、上下人员以及维修使用的大型地面基地设施。 (选自 科学世界 2010年第 4期 太空天梯:从科幻到现实) 【小题 1】作为科普文章,开头引述 天 堂的喷泉这部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什么?( 4分) 【小题 2】太空天梯与普通电梯有什么不同?请概括其中最本质的区别并简要说明。( 5分) 【小题 3】综观全文,你认为当前建造太空天梯最难又最关键的是哪一步?简要说说理由。 ( 6分) 答案: 【小题 1】文章开头引述科幻小说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分)同时引出本文关于太空天梯的话题,指出其在

13、现实中可能实现的前景。( 2分) 4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2】太空天梯与普通电梯最本质的区别是升降机本身有无动力。普通电梯是通过 楼层顶端的滑车卷绕钢缆,使电梯箱体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本身无动力;而太空天梯的升降机本身是带有动力的,它会依靠自身的动力沿着缆绳在天空中或上升或下降。 5分。总述, 1分;分别概述太空天梯与普通电梯,各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建造太空天梯最难又最关键的一步是研制出适合充当太空缆绳的材料。太空天梯组成部件中的空间站、动力升降机和大型地面基地,都是人类已研发并正在使用的太空活动工具,但是太空缆绳尚未出现,而这又是把空间站与地面基地

14、连接起来的关键一步。 6分。观点, 2分;分析 “难 ”的理由, 2分;分析 “关键 ”的 理由, 2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换位思考法 ”。此类题目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文章开头引述科幻小说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同时引出话题,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走马观花 ”法。此类题目可以迅速阅读, “一眼望尽长安花 ”抓住关键的语段,找出关键的语句进行筛选分析,然后分类概括。文章最后两段为关键段落,分别找到关键语句 “太空电

15、梯 ”、 “普通电梯 ”的操作 原理进行解说的句子,然后抓住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仔细阅读与太空电梯相关的语句、段落,找出太空电梯的操作原理和组成部件。从操作原理和组成部件中,可以看出,太空天梯组成部件中的空间站、动力升降机和大型地面基地,都是人类已研发并正在使用,唯独太空缆绳尚未研制出,而这又是关键的一步,所以,问题的答案:就水到渠成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海的气息 鄞珊 扇贝 圆圆的,放射状凹凸的纹路,每一条都延伸到大海去。

16、 虽然不能拿它扇风,它的名字 扇子般的贝壳,却有着闺房折扇、团扇般的细润,扇里盛满海缜密的花纹。我相信这些花纹是天书,隐藏着某种奥秘,我的神思顺着扇贝的纹路走着,一路便走到海的浩渺中。 扇贝在贝壳一族里很普通,像容貌并不起眼的村姑村妇。沙滩里几乎全是它们的族群,多得得视我的情绪和爱好才能滑进我的的手里,更多时候,它们如园里的石头,只能溜过我的身后。但我还是经常从它那大大小小各异的形状中得出些意外的惊喜。小的扇贝很薄,边缘容易断碎,但小小的一枚,泛着贝壳晶莹的 亮,凸的、扁的,各种变化的造型是渔村一群放了缰绳自由奔放的小孩子,每一张脸孔张弛开合,野性十足,我喜欢寻觅这样不同的扇贝面孔。大的扇贝有

17、的很平,简直是扇子的模型,且有各种各异的造型和纹样,把扇面装点得美仑美奂;有的凹陷很深,可以盛水,拿它当个碟子刚刚好。 这些贝啊螺啊的躯壳,它们把大海的身影带到我家里来。看得我都胸怀广阔起来。 不需去海边,街头街尾的贝灰里就能捡到没煅毁成灰的贝壳,每堆贝灰里就数成型的扇贝、车贝最多。当然捡贝壳还是去海边畅快。在贝灰里拣选就像一个馋嘴的孩子,没有可以解馋的,只有将就用啃过的甘 蔗骗骗嘴巴的需求。每去一次海边,我的双手、带去网兜都无法承受贝壳的数量,只有一再筛选。沙滩毋宁说是贝壳堆积成的!脚踩上去都是厚厚的扎脚的贝和螺,有丰盈的 不时探出触角,那是活的,更多的已经风化,只剩白花花的外壳。我就在这些

18、贝壳堆里淘宝,漫长的沙滩总会有欣喜埋藏着。没见过的贝壳,才是我们翻淘的对象。浩瀚大海给予我们的是每一次崭新的认识。 我喜欢大海包括它的产物,特别是退潮之时,大海在沙滩上遗下的恩惠,那时造物主丰厚的恩赐。 某次班里一同学带来一大堆珍稀的海螺和贝壳,她拿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眼目都发亮了,这些贝 壳的造型和颜色都是我们不曾看到过的。有的像乌龟,厚重,乌黑锃亮,那个黑啊,比釉彩更有着从里面透出来的晶亮;有的黑底,暗红色的花纹若隐若现;有的像个瓶子,螺嘴蜿蜒幽深,花纹比人工篆刻更错综复杂。那一堆东西!我们迫不及待地凑过去,抢着跟她讨要。你一个我一个,慢的抢不到。我便是剩下遗憾的一个,软磨硬磨,拿了两个贝壳

19、的同学终于同意分一个给我。 拿回家珍藏,每次端详,与人分享,依然换来许多惊叹,造物主的神奇在于像是不经意而为。 可惜我一直没有在海边捡到这种稀罕的螺贝,那堆贝壳好像空前绝后。后来这同学解释说,这是深海里 的,不是浅海的沙滩就能看见到。我为再也没见到过那样美丽的螺贝而惋惜着。那种惋惜就如才子佳人相遇,一刹那的惊艳,再也无法寻觅,惟有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的惆怅。 海水很快就涨潮了,我们必须趁海水潮起来之前捡完并且脱身。它们等待不了我的脚步,那些惊世骇俗的贝壳,又将沉入海底不知道什么时候,五百年,或是一千年,或是永远都不会再冲上海滩。我才是贝壳的伯乐,它们在海底的沉寂,是为了等待我

20、的双手去把它们带回家珍藏。我相信它们也希企与我相逢,我必须趁海水漫过它们的身影之前,把它们从时间的长河里拣出来,与阳光喜悦地拥抱。 当海水漫过,一切都在波涛骇浪之下,热闹的景致顷刻不复存在,剩下的那些鱼虾蟹又回到它们的大海,带着半笠和竹篓的人们也回归各自的家。潮涨潮落,流逝的是人和物,大海喧哗,大地一直无语。 (选自 作品 2012年第 10期 风挟裹着海的气息,有删改) 【小题 1】文中开头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描写扇贝,作用是什么? ( 4 分) 【小题 2】文中结尾部分的两个句子 “海水很快就涨潮了,我们必须趁海水潮起来之前捡完并且脱身。 ”和 “我相信它们也希企与我相逢,我必须趁海水漫过它们

21、的身影之前,把它们从时间的长河里拣出来,与阳光喜悦地拥抱。 ”中,作者连续两次使用了 “必须趁 ”这个词语,请说说作者这样表述的用意。( 5分) 【小题 3】请指出文中 “我 ”从哪三种途径获得螺贝,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 6分) 答案: 【小题 1】作者细致描写扇贝所具有的缜密的花纹、大小不一的形状和造型,( 1分)表达了作者对以扇贝为代表的螺贝的喜爱,( 1分)引起读者的注意,( 1分)引出下文,为写对各种螺贝的搜集与珍藏作铺垫。( 2分) 4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 可酌情给分。 【小题 2】在同一段中连续两次使用 “必须趁 ”,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1 分)突出( 1分)

22、表达了一种急迫感,( 1分)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螺贝的无比喜爱与意欲收藏的强烈愿望,( 1 分)更表达了作者把握机会,留住一切美好的心愿。( 1分) 5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3】第一种途径是从街头街尾的贝灰里捡没煅成灰的贝壳,( 1分)这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勉强满足获得螺贝的愿望。( 1分) 第二种途径是在海边捡拾、挑选,( 1分)这让作者感到无比的欣喜。( 1分) 第三种途径是别人的馈赠,( 1 分)同学所送的珍稀的螺贝让作者惊艳。( 1 分) 6分。三种途径,各 1分;三种感受,各 1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换位

23、思考法 ”。此类题目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很明显作者在开头把扇贝细致地描写目的除了是表达自己的喜爱外,就是为了吸引读者,为下文做铺垫。在组织语言时,可以先从作者描写扇贝,喜爱扇贝来表述,然后再写出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和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问题就是答案:法 ”。从问 题中就能获得一个信息,连续两次使用了 “必须趁 ”这个词语,表明很急迫,两次使用其实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反复,反复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作者全文围绕扇贝来写,足以表明他对扇贝的喜爱,故运用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扇贝的美以及对它的喜爱。在文学作品中,往往

24、都是通过多某一种景物的喜爱延伸、升华为对生活的感悟。所以, “必须趁 ”也有对生活美景的把握之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分析思考方法步骤是:快速阅读全文,找到关键语段和语句,然后结合着上下文 和具体语境进行概括。如 “不需去海边,街头街尾的贝灰里就能捡到没煅毁成灰的贝壳,每堆贝灰里就数成型的扇贝、车贝最多。当然捡贝壳还是去海边畅快。 ”这一句可以找出 “街头街尾 ”、 “捡 ”“当然捡贝壳还是去海边畅快 ”这些关键词和语句,进行分析、概括;既然 “去海边畅快 ”就意味着“街头街尾 ”有无奈、勉强之意。这

25、句还把第二种途径和感受也透露出来 “海边 ”、“畅快 ”。第三种可以从同学聚会时候, “你一个我一个,慢的抢不到。我便是剩下遗憾的一个,软磨硬磨,拿了两个贝壳的同学终于同意分一个给我。 ”从这句可知第三种途径是同学赠送的贝壳。 从文中的 “惊叹 ”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感受来。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混沌世界里的临界点 王春永 在法国的一个小村落外有一个小池塘。人们在里面取水,孩子在里面洗澡。 池塘里面有一片荷花,每天荷花自由生长。按照传统线性思维,这一小片荷花要覆盖池塘,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有一天,一点污

26、水流进池塘里面,污水里刚好含有荷花的助长剂,使得荷花的生长速度成倍增快,荷时的数目每天增加一倍。只需要 30天,整个池塘就会布满荷时。 但是在前 28天,根本没人发觉池塘中的变化。到第 29天,村里的人才注意到池塘的一半突然充满了荷时,他们开始担心,但这时候他们已无能为力。第二天早上,整个水面都布满了荷叶。 自牛顿以来,直线和简化的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很多科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发现,其实世界并不是那么简单,它并非是直线发展的,而是在关联和交互影响中进化的。也就是说,世界上充满着各种不可预测的混沌,这是线性思维无法解释的。多数生态危机的形成都是这样。物种的灭绝也是如

27、此:开始时通常不易发觉,慢慢地加速衰退一段很长的时期后,接着很快 绝迹。 美国前副总统小艾伯特 阿诺德 戈尔在其平衡中的世界:生态与人类精神一书中,介绍了美国物理学家普 巴克和唐超所做的一个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让沙子一粒一粒落下,形成逐渐增高的一堆,借助慢速移动录影和电脑模拟,精确地计算在沙堆顶部每落一粒沙会连带多少沙粒移动。初始阶段,落下的沙粒对沙堆整体影响很小。但是当沙堆增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即使落下一粒沙也可能导致整个沙堆发生坍塌。巴克和唐超由此提出 “自组织临界 ”的理论。 沙堆达到 “临界 ”时,每粒沙与其他沙就处于 “一体性 ”状态。那时每粒新落下的沙都会产生一种 “力波 ” ,尽管

28、微细,却能通过 “一体性 ”的接触贯穿沙堆整体,将碰撞传给所有沙粒,沙堆的结构将随每粒沙落下逐渐变得脆弱。说不定哪一粒落下的沙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沙堆整体发生结构性失衡 坍塌,也可以说崩溃。 这就类似于那句来自阿拉伯文化的谚语: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往一匹健壮的骆驼身上放一根稻草,骆驼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骆驼还是丝毫没有感觉 一直往骆驼身上加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它身上后,骆驼最终会不堪重负瘫倒在地。在社会学里,有人把这种作用的原理取名为 “稻草原理 ”。 对于这种现象 ,科学家们研究认为,在线性系统中,整体正好等于所有部分的相加,因此系统中的每一部分都可能自由

29、地做自己的事情而不需要关心其他部分,如此比较容易做数学分析。而在非线性系统中,整体并不等于所有部分的相加,它可能大于所有的部分的相加,因为系统中的一切都是相关联的。 观察物理学、生物学或社会学上的非线性系统,我们往往会发现它们的基本组成个体和基本组织法则其实并不复杂。但是这些简单的组成因素自动地相互发生作用,复杂性于是出现于组织之中:一个系统的组成个体有无数可能的方式相互作用。 正是由于这些无数可能性的相互作用,非线 性的系统展现出一系列与我们以往的认识全然不同的特点,突破了我们最为大胆的想像力。其中最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也最富有科学内涵和哲学魅力的结论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一旦超越了它的

30、多样性临界点,就会发生爆炸性的变化;而且原来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不可能自行恢复。 在问题被注意到的时候,或许已经太晚了。而起因,只是一片小小的 “荷叶 ”,甚至比荷叶更小的东西。每一个相关对象的偶然性因素,都包含了对象必然发展的结果的信息。一个十分微小的诱因,在各内外因素参与下,有时会产生极其重大、极其复杂的后果。 (选自王春永 博弈 论的诡计 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有删改) (小题 1选对一项给 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 【小题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人们对于即将布满池塘的荷叶无能为力,因为流进池塘中的一点污水含有助长剂。 B戈尔在其 平衡中的世界:生态与人

31、类精神一书中记录了一个他对沙子的研究。 C巴克和唐超的沙堆实验证明,导致沙堆整体坍塌的可能仅仅是因为一粒沙子的落下。 D “ 自组织临界 ”理论与阿拉伯谚语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E一切重大而复杂的后果的产生都包含着必然的发展的信息,在被注意时则为时已晚。 【小题 2】关于非线性系统的特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具有复杂的、非直线发展的特点,是在关联和交互影响中进化的。 B比较容易做数学分析,因为整体正好等于所有部分的相加。 C系统中的基本法则并不复杂,但组成因素间会自动发生相互作用。 D原来的系统平衡一旦发生爆炸性变化后,就不可能自动恢复。 【小题

32、 3】本文标题 “混沌世界里的临界点 ”中 “混沌世界 ”和 “临界点 ”各指什么?( 4分) 【小题 4】为什么稳定地保持了几百万年的古代物种,在地质期的某一瞬间灭种或演变为新的物种?请运用文中的观点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2】 B 【小题 3】 “混沌世界 ”指非线性系统。 “临界点 ”指事物积累到一定程度,促发生最终质的变化结果的转折处。 4分。 “混沌世界 ”“临界点 ”,各 2分。 【小题 4】稳定地保持了几百万年的古代物种,其实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只是这些变化很微小很隐蔽,不易察觉;( 1分)当变化积累一定程度,( 1分)超越了它的多样性临界点,(

33、1分)该物种就会在地质期的某一瞬间发生爆炸性的变化 ,( 1分)灭种或演变为新的物种。 4分。一直处于变化中, 1分;积累, 1分;超越多样性临界点, 1分;发生爆炸性的变化,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意基础上,把选项放入原文进行理解。 A.强加因果,人们对于即将布满池塘的荷花无能为力的原因,并非是助长剂,而是因为发现得太晚了。 B.张冠李戴,戈尔记录的对沙子的研究并非他自己的而是巴克和唐超所做的研究。 E.信息混杂,并非 “后果的产生 ”包含 “必然的发展的信息 ”。故答案:选 C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 题 2】

3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从原文中找到 “非线性系统 ”这个关键词,然后对 “非线性系统 ”的特点进行分析,理解,注意细节。选项 B对象错误,误将线性系统的特征当作非线性系统的特征。故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找出关键词和语句来进行分析思考。文中第十段 “其中最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也最富有科学内涵和哲学魅力的结论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一旦超越了它的多样性临界点,就会发生爆炸性的变化;而且原来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不可能自行恢复 。 ”找出关键词 “非线性 ”、 关键语句 “临界点,就会发生爆炸性的变化

35、;而且原来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不可能自行恢复。 ”就可以理解原来 “混沌世界 ”是指非线性系统。 “临界点 ”是指事物的平衡打破后的质的飞跃。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思考的关键就是把文中与题中 “灭种或演变为新的物种 ”这一变化相关的语句找出来,然后进行分析。文中适合这一变化的观点,如 “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一旦超越了它的多样性临界点,就会发生爆炸性的变化;而且原来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不可能自行恢复。 ”对这句观点结合着题目进行概括性分析整理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

36、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刘 M字恭嗣,南阳安众人也。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属。太祖在长安,欲亲征蜀, M 上疏曰: “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故能成功于千载者,必以近察远,智周于独断者,不耻于下问,亦欲博采必尽于众也。且韦弦 非能言之物,而圣贤引以自匡。臣才智 浅,愿自比于韦弦。昔乐毅能以弱燕破大齐,而不能以轻兵定即墨者,夫自为计者虽弱必固,欲自溃者虽强必败也。自殿下起军以来,三十余年,敌无不破,强无不服。今以海内之兵,百胜之威,而孙权负险于吴,刘备不宾于蜀。夫夷狄之臣,不当冀州之卒,权、备之籍,不比袁绍之业,然本初 以亡, 而二寇未捷,非 弱于今而智武于昔也。斯自为计者,与欲自溃者异势

37、耳。故文王伐崇,三 驾不下,归而修德,然后服之。秦为诸侯,所征必服,及兼天下,东向称帝,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是力毙于外,而不恤民于内也。臣恐边寇非六国之敌,而世不乏才,土崩之势,此不可不察也。天下有重得,有重失:势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势不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失也。于今之计,莫若料四方之险,择要害之处而守之,选天下之甲卒,随方面而岁更焉。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太祖遂进前而报 M曰: “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今欲使吾坐行西伯 之德,恐非其人也。 ”M著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 世。文帝即王位,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黄初二年卒。 (选自 三国

38、志 魏书二十一,有删节) 【注】 韦弦,语出韩非子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 ”,后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用以警戒、规劝。 本初,袁绍字本初。 西伯,即周文王。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太祖 辟 为丞相掾属辟:征召 B而圣贤引以自 匡 匡:纠正 C不 当 冀州之卒当:充当 D匹夫大呼而社稷用 隳 隳:毁坏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必 以 近察远然本初 以 亡 B亦欲博采必尽 于 众也皆传 于 世 C欲自溃者虽强必败 也 此重得 也 D 而 孙权负险于吴归 而 修德 【

39、小题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殿下可高枕于广夏 /潜思于治国 /广农桑事 /从节约修 /之旬年 /则国富民安矣 B殿下可高枕 /于广夏潜思 /于治国广农 /桑事从节约 /修之旬年则 / 国富民安矣 C殿下可高枕于 /广夏潜思于 /治国广农桑 /事从节约修之 /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D殿下可高枕于广夏 /潜思于治国 /广农桑 /事从节约 /修之旬年 /则国富民安矣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 M认为自古以来成功者都善于听取意见,因此他愿意向韦弦学习,向太祖进谏。 B刘 M指出燕国大将乐毅能战胜强大的秦国却不能征服弱小的即墨在于

40、合理的谋划。 C刘 M强调与当年的袁绍相比,虽孙权据天险,而刘备拥巴蜀,但并不比袁更强大。 D刘 M的进谏被太祖接纳,太祖还认为与刘 M是君臣相知,自己必能成就文治武功。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 废言。 ( 3分) 臣恐边寇非六国之敌,而世不乏才,土崩之势,此不可不察也。( 4分) ( 2)对于太祖 “欲亲征蜀 ”,刘 M的态度是什么?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刘M“善于说理 ”的一个事例,并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A 【小

41、题 5】 圣人不会因为(自己)聪明而轻视普通人,王者不会因为某人不好(或:不喜欢某人)而摒弃(那个人的)观点(或:不理会他的话是否有道理)。 我担心(我们)边界的敌人并不是像六国那样(容易对付)的敌人,而现今之世也不缺乏有才能的人,(那就可 能出现政权像)土堆崩塌的情况,这不能够不注意啊。 ( 2)对于太祖打算亲自带兵出征蜀国,刘 M的态度是反对的。( 1分) 事例一:刘 M以韦弦自比,( 1分)希望太祖能接受自己的意见。( 1分) 事例二:刘 M举出乐毅能打败强大的齐国却不能攻下小小的即墨城的事例,( 1分)用古代的事实提醒太祖要 “自为计 ”。( 1分) 事例三:刘 M分析了过去的袁绍与现

42、在孙权、刘备的不同,( 1分)通过形势对比警醒太祖。( 1分) 事例四:刘 M举出周文王伐崇的事例( 1分),含蓄地引导太祖向周文王学习先修德,然后再使敌人归附。( 1分) 【小 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如 C“不当冀州之卒 ”可以在对原文大意的理解之上,理解词句意思,再分析 “当 ”。 “不当冀州之卒 ”可以理解为 “ 比不上冀州的士卒 ”。当:比得上,相抵,相当。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 “意义和用法 ”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

43、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在,介词。 A.第一个“以 ”,介词,凭借;第二个 “以 ”通 “已 ”,已经,副词。 C.第一个 “也 ”表陈述,助词;第二个 “也 ”表判断,助词; D.第一个 “而 ”用在名词前,表转折,连词;第二个 “而 ”用在两个动词间,表顺承,连词。 B 两个 “于 ”都用于名词前,作介词,在。故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并弄清关键词的意思

44、。题中的关键词 “事 ”、 “修 ”分别是办事、整治的意思; A“广农桑事 /从节约修 /之旬年 /则国富民安矣 ”中, “广农桑 ”是推广农业的意思,而 “事 ”是办事的意思,故断句错误;同样道理, “修 ”应该同“之旬年 ”为一句。 B和 C项,根据断句对称原则可知,应该这样断句, “高枕于广夏 /潜思于治国 ”;故答案:为 D。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 A“韦弦 ”并非人,而是指 “韦 ”(熟牛皮)与 “弦 ”(弓弦)两物,作者以此自比, 希望自己的

45、上疏能对太祖起到提醒、警示作用。故答案:选 A。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 1)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 “轻 ”翻译为轻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废 ”翻译为摒弃,废弃。关键字 “乏 ”翻译为缺乏, “察 ”翻译为注意。( 2)此题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意基础上,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揣摩分析,从文中 “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 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一句可以判断,刘 M的态度是反对的。而对于刘 M“善

46、于说理 ”的事例,可以通过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归纳内容。如 “臣才智 浅,愿自比于韦弦 ” 刘 M以韦弦自比,希望太祖能接受自己的意见。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附:参考译文: 刘 M字恭嗣,是南阳安众人。归顺了太祖。太祖征召他担任了丞相属官。 太祖在长安,打算亲自带兵出征蜀国,刘 M上奏章说: “圣人不因为自己拥有智慧而轻视平凡的人,称王的人不因为某个人而摒弃(他的) 观点。所以能成就千秋万代的功绩的人,一定能够凭借眼前的事物就知晓远处的事物,比独断专行的人智虑周全,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作为耻辱,也愿意广泛地在

47、一般人中间尽量采纳意见。况且柔软的熟牛皮和紧绷的弓弦虽然不是能够说话的东西,但圣德贤明的人佩戴它们来纠正自己的行为。我虽然才智浅薄糊涂愚昧,但愿意将自己与韦弦相比。过去乐毅能够凭借弱小的燕国打败强大的齐国,却不能够快速攻下被围困的即墨城,原因是那些替自己谋划的人即使弱小但也会很坚固,那些总想着突破的即使很强大也一定会失败。自从您起兵以来,三十多年了,敌人没有不被打 败的,强大的对手没有不臣服的。如今您凭拥全国的军队,百战百胜的威势,但孙权(依然)在吴地凭仗天险(而独立),刘备在蜀国也不愿意归顺。那些居于偏远边疆之地的人,比不上冀州的士卒,孙权、刘备之流,也比不上(当年)袁绍的基业,但是袁绍已经

48、灭亡了,而孙、刘两个匪类却还没能打败他们,这不是因为(我们)现今糊涂了弱小了而过去聪明又勇武。这是能为自己谋划的与想不断自我扩张的区别呀。所以周文王讨伐崇,三次兴兵都没有成功,退回国内修养善德,这样之后才使得(崇)臣服了。秦国是诸侯国,他征伐的国家一定使之归服,等到拥有了天下。面 向东方成就帝业,但是平民百姓振臂一呼的起义而国家就毁掉了。这是因为他将力量都用在对外消灭敌人,而在国内却不体恤百姓。我担心(我们)边界的敌人并不是像六国那样(容易对付)的敌人,而现今之世也不缺乏有才能的人,(那就可能出现政权像)土堆崩塌的情况,这不能够不引起注意啊。天下有大得,也有大失:因应形势能够得到的,那我们就尽心尽力去争取,这就是大得;因应形势是不可能够得到的,而我们还费尽心力去争取,那就是大失了。现在的策略,不如估量各险要之处,选择军事要地来守卫,挑选精锐的装备和士兵,跟随一方将领每年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