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骁 勇 /海 啸 切 磋 /蹉 跎 笼 络 /竹 笼 B 猥 琐 /蔚 然 沼 泽 /招 呼 包 扎 /挣 扎 C抚 恤 /女 婿 弹 劾 /核 实 扁 平 /一叶 扁 舟 D 淙 淙 /终 于手 帕 /拍 手 禁 受 /弱不 禁 风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多考查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区别词语含义,以意定音。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Axio/xiocu/culng/lng;Bwi/wizho/zhoz/zh;Cx/xh/hbin/pin;Dcng/z
2、hngp/pijn/j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受市场利益 驱使 ,部分当代水墨艺术家的创作开始简单复制,水墨材料的特殊性也为其 “偷工减料 ”提供了便利条件, 尤其 是写意画,画家仓促作画,大量留白、 一蹴而就 的作品相当多。除了偷工减料和简单复制外,盲目跟风创作的情况也可以 信手拈来 。一些易于为市场接受的符号,如马、假山石以灰暗背景下的没骨人物(国画技法名)等被频频复制。 A驱使 B尤其 C一蹴而就 D信手拈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
3、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D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思考,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注意不是 “随手拿来 ”的意思) A驱使: 命令人去做某事:受驱使而不得不做 |妄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推动:受自心所驱使。 B尤其:副词。表示特别;更进一步。 C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
4、意识,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中,提出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解决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C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一项最新考古成果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霍洛 柴登古城内发现了距今 2000多年前的汉代铸钱作坊遗址,清理发掘出7000多斤的古钱。 D有消息指 M H370客机在失联后的飞行中曾出现高度急剧变化,驾驶员可能是故意操作以便让客舱内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失去知觉。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在结构(搭配、多余、残缺、语序、杂糅)、语意(歧义、自
5、相矛盾、指代不明、不合逻辑)上的常见语病类型。三个语病的类型一般不会相同,可以用排除法分析下一种语病类型,从而判断正确选项。 B成分残缺, “提出 ”的后面应有宾语 “办法 ”;介词残缺 ,在 “解决 ”前加介词 “以 ”; C重复,删掉 “前 ”; D语序不当造成暗换主语,把 “可能是 ”放在 “驾驶员 ”之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文中横线处填人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众文化是美国文化中最具全球影响力的部分。 。 。美国大众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相当强,它一方面表述美国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另一方面,却在形式、技巧甚至内容等方面努力适应不同的受众和市场需
6、求, 。同时, 。 传播美国的生活方式 它在全球占据着几乎支配性的地位 能够不拘一格,为我所用,吸纳不同文化和生活背景的 人 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比如,好莱坞电影是全球电影工业最中心的力量 精确把握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需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为语言连贯性考查,注意句子中代词、关联词的连接作用,在内容上注意逻辑关系(时间、空间、事理 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总分、因果),主语一致与否。此题语境是总述和分述的顺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小题。 新乡村文明:留住乡愁的
7、现代之路 “外面是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 ” 这是近年来中国一些农村人走屋空后的凋敝景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如何让农村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元素, 留住美丽乡愁, 是新乡村文明的探索之路。 遗失的乡土文明 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有 2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到全村人口近 1/3。像其他地方一样,独特的 “留守现象 ”冲击着延续千年的 “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传统文化。 78岁的村民冯建华告诉半月谈记者,他有两个儿子,但长年在外打工,年事
8、已高的他,特别羡慕能住进村里敬老院的五保老人 “现在农村五保老人好啊,有政府给他们建敬老院管吃喝,我们这些有儿有女的日子反而不好过。 ” 冯建华老人所遭遇的,是中国农村家庭传统养老结构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许多留守老人在风烛残年难以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往往成为受侵害的弱势群体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等日益突出。传统的农村家庭族群正在被现实解构成亲人长年分离、亲情严重缺失的落 寞之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农村正在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域空心化,并产生大量的 “空心村 ”。农村空心化
9、直接导致农村 “三留守 ”人口增多、主体老弱化和土地空弃化。此外,一些传统技艺、乡风民俗也濒临失传。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指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村庄正在日趋离散,村庄的传统和记忆被消解,村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信任、乡规民约等秩序也日益弱化和丧失。 融入现代文明元素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空气污染、道路拥堵、 食品安全等 “城市病 ”日益突出。在生态相对较好、成本相对较低的农村田园里生活,逐渐成为很多人的人生梦想。 家住安徽省铜陵县犁桥村的钟根生一直在城市打工,他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城市买房落户。如今,他已经实现了买房的梦想,可他笑言,那只是给孩子上学的一个住处,农村的房子
10、才是家。 走进钟根生家住的犁桥村,青石板铺设的道路干净、整洁,村头的池塘倒映着白墙黛瓦的徽派房屋和屋墙外淡雅的水墨画 令人仿佛走在梦里水乡,感觉置身画中。然而,几年前,这个古老的村庄和周围许多村一样,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 身泥,而且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 “三留守 ”问题十分突出。 犁桥村党总支书记钟应斌告诉记者,犁桥村脱胎换骨的变化,得益于铜陵县近年来加大美好乡村建设的力度,不仅通过 “村村通 ”等项目建设实现村级公路、污水管网、垃圾处理、体育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而且在提升硬件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融合传统和现代文明元素,开展孝道礼仪宣传教育和 “十星级文明户
11、”评选,完善乡村治理模式,让农民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传承乡村田园风俗。 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孔令刚认为,小城镇、农村地区的发展一定要有产业支撑,还要注重乡村生活和 生产方式的整体推进,力求在物质、精神两方面让农民面貌焕然一新。 探索新乡村文明之路 综观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有一条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路径。法国曾针对农业和农村被城镇化浪潮吞没的现状,于 1960年实施“花园村庄 ”计划。自计划实施后,有 1/4的人口愿意生活在乡村,成为乡村居民,这使法国乡村由破败转为繁荣。其经验表明,农村人口流失和乡村萧条并非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有专家指出,中国要探索新乡村文明
12、之路,应着力把乡村建设的过程变成发现和重塑乡村价值的过程,变成生产要素向广大农村倾斜转移的过 程。目前,我国有不少地方已经在新乡村文明之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此外,在寻找产业支撑、完善现代公共服务提升乡村生活质量的同时,引入村民理事会等现代乡村治理模式,强化对标志性民俗、有地方特色的农事礼仪等传统农业文明的保护,也是探索新乡村文明之路的重要方面。(记者 杨玉华) 【小题 1】 “遗失的乡土文明 ”一部分所举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一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2】你是如何理解 “留住美丽乡愁 ”的?( 5分) 【小题 3】新闻要追求积极的社会功用。结合全文,你认为本文有哪些社会
13、功用?( 6分) 答案: 【小题 1】 写出乡土文明已经遗失的事实,引发思考,为后面的论述提供事实依据。 用实例写出当今的农村已遗失了 “老有所养 ”、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文明传统。 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所指的农村人走屋空的凋敝景象,开启下文新乡村文明建设的话题。(答对一点 2分,两点 3分,三点 4分) 【小题 2】 美丽的乡愁是指乡村要有美丽的环境,如干净、整洁街道,像水墨画的梦里水乡; 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保留乡土文化和文明传统,保留传统技艺和乡风民俗,等。 防止农村空心化,要留住农民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向农村转移。 留住美丽乡愁,要探索新乡村文明的道路,应重塑乡村价值,寻找产业
14、支撑和完善现代公共服务。(答对 1点 2分,两点 3分, 3点 5分) 【小题 3】 社会公用: 借 “空心村 ”的人口流失,文明传统遗失,乡村萧条的事实唤起全社会对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关注; 在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关注农村建设; 呼吁重视新乡村文明建设,在建设中积极融入现代文明; 通过提供已有的积极探索为建设新乡村文明提供有效的借鉴; 为建设美丽乡村、新乡村文明建设呐喊。(答对 1点 2分,两点 4分, 3点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问题是分析语段作用。答题思路为 内容作用(语段大意、人物景物环境特点、氛围、作者情感、文章主题) 结构作用(照应前文或题目、过渡、线索、引出下
15、文、为下文做铺垫) 文体特点上的作用(传记真实性、散文感染力、小说悬念吸引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引人深思)。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要结合全文理解来分析思考,不能只着眼这一句的含义。答题思路:什么美丽乡愁,如何留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实用类文本的文本特征分析,要结合本文主题与现实社会背景的联系来分析,如:文化传统、城镇化、乡村文明和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等等方面。平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并适当练习新闻品论分析。 考
16、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小题。 派克钢笔 孙春平 我家附近有片小花园,傍晚时常见一位老人,拄着拐杖,佝偻着瘦弱的腰身,绕着甬道一圈又一圈地蹒跚。有一天,我看老伯嘟嘟哝哝地又在绕圈子,便想凑上去陪他说说话,他女儿林慧 从亭子里闪出来,对我悄声说,别打扰他,老爷子说散步时脑子好,他正构思写东西呢。我问,是不是写回忆录?林慧摇头说,好像是写诗歌。管他写什么呢,只要他高兴。 林慧是我中学时的同学,毕业后我下乡,她去了工厂。记得她说过,林老伯跨过江扛过枪,还参加过抗美援朝。以前只知他离休前在工厂当领导,没想到了暮年,又想搞创作,这种生命
17、的激情,着实让人钦敬啊! 万没料到,有一天,林老伯会让女儿陪着,找到我家来。林慧说,我爸听说我的老同学是作家,非要拜访你。林老伯立刻从怀里拿出一沓文稿,嚷着说,我写了点东西,作家帮我看看,行吧?林 慧忙指耳朵示意,老人耳聋,以为别人也听不见。 二人离去,我打开稿子,总题叫新少年三字经,子题目也有二十多个,仿着古时三字经的写法,爱国旗,爱劳动,爱父母,爱粮食,每章二三十句。平心而论,立意虽都不错,但质量平平,遣词用字也不甚准确,有些地方还没押上韵脚。但这出自八旬老人之笔呀,共和国功臣对祖国花朵的殷切希望,岂能用庸常的文学水准去衡量?老人写出这些,还不是想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发出一点自己的声音。我想了
18、想,便给报社的编辑打去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还给他读了其中的两节。编辑果然很兴奋,说你选出五六节,修润 后抓紧发来,同时发来老人的简介和照片,我争取在六一专版加编者按隆重推出。 六一后的傍晚,我拿着报纸和稿酬等在花园里。其实,此前林慧已将报纸带回家,但见了那二百元钱,林老伯仍是很激动,颤巍巍地接钱在手,还大声说,我接着写,写一百首。我小声逗林慧,叫老爷子请客。林慧抿嘴一笑,说一分钱也别想。 年底的时候,林老伯由保姆扶着,再次踏雪来到我家。我问林慧在忙什么,保姆说,慧姐不肯来。老伯又展开了他的文稿,是更厚的一沓,说请作家帮我改改,再写篇序,行吧?我吃了一惊,问,要出书呀?那可得由出版社审定。老伯
19、摆手说,不用出版 社,我有个战友的儿子,在印刷厂当厂长,他说你给写篇序,他免费给我印,不多印,就五千本。我这一惊更是非同小可,再问,印这么多可怎么处理呀?老伯又说,当年厂里没少往学校派工宣队,人托人,都答应下来了,两块一本,不贵卖。 林慧不肯出面,表明了一个态度。但老同学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拂老人的面子。那本薄薄的小书我见到了,是春节前林慧特意送来的。我问,听说离休干部的退休金一月好几千,医疗国家全保,你们几兄妹是不是还要啃点老呀?林慧笑说,每月工资一到,老爷子只取两千,一千付保姆工钱,另一千是他和保姆一月的伙食费,剩下的都送 银行,谁也动不得。要不是我每月另偷偷塞给保姆几百元,人家早辞了。见我
20、听得发怔,林慧又说,那我就再给你交个底,这本书,其实我只让印了二十本,我从印刷厂取回后,跟我老爸说,其余的全让学校取走了。后来学校送到家里的书款,都是我拿钱请人送去的。不管老爷子怎么喜欢钱,咱也不能违背有关法规不是。要不是书里有你写的序,也不会想起送你。林慧还说,我老爸还在家写呢,这回说要写千字文,也写一百篇,再出书就能厚一点了。我说,转告老伯,慢慢写,别累着,慢工出细活。 没想,我再没见到林老伯。老伯仙逝,终年八十六岁。安放骨灰那天,墓地 上突然来了三个人,一位律师,两位公证员。律师当众宣读老伯的遗嘱,说去世后捐出一百万元,在山村建一座养老院,但不可用他或子女的名字命名。若积蓄不足,就变卖房
21、产,再加丧葬费,结余部分统由二子一女再加保姆平均分配。遗嘱中还特别强调,他留有一支派克钢笔,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利品,赠与林慧的作家同学,以表感谢,也是希望。三个子女当即表态,执行遗嘱,不折不扣,敬请老父安息。 我心中震撼,手握派克钢笔,眼望高天流云,久久说不出话来。老人家的希望是什么,苍天大地都知道,还需我赘言吗? (选自 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 小题 1】 “我 ”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4分) 【小题 2】请结合文意分析 “老人家的希望是什么 ”。( 5分) 【小题 3】小说以 “派克钢笔 ”为标题,却直到最后才写到派克钢笔,这样处理是否妥当?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2、 6分) 答案: 【小题 1】 小说的所有情节都是围绕 “我 ”展开。 “我 ”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 以 “我 ”为叙述视角,使故事更具可信性。 通过 “我 ”的思考解释小说主题。(答对一点 2烦恼,两点 3分,四点 4分) 【小题 2】 希望 “我 ”用这支钢笔创作出更多对祖国花朵的关爱的作品; 希望 “我 ”负起一个作家的责任; 钢笔是传承思想的象征,希望 “我 ”通过钢笔能够把老人家的奉献思想传承下去。(答对一点 2分,两点 3分,三点 5分)。 【小题 3】 示例一:妥当。以派克钢笔突出老人关爱祖国未来的高洁情操。小说到最后才写到派克钢笔,赋予派克钢笔深刻的寓意,点明主题。到小说最
23、后才写到派克钢笔,能够使情节结构出人意料,更能引人深思。(评分意见:述说两个理由,占 5分) 示例二:不妥当。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的分析,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作者的感情态度。第一人称 “我 ”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是作者自己。小说中 “林老伯 ”是主人公, “我 ”是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对文章结构、主题、主人公有相关作用,要分析全面。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要理解全文,根据人物的性格、前后情节、人物与人物的关系、全文主题具体分析思考
24、。如: “共和国功臣对祖国花朵的殷切希望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对文章题目是否合适的提问,其本质是考查题目的作用。合适就要答出作用,不合适则答出没有题目应该具备的作用。题目的好处(妙处、作用),一般要从语言特点、含义、表现人物、表达主题、全文结构布局、读者的感受等角度分析。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小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郝立斯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
25、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剥 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 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
26、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美国学者塞缪尔 亨廷顿等在文化的重要作用 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指出,虽然文化有多重含义,但是 “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 ”。 “软实力 ”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 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标志性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 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
27、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 “自由、平等、博爱 ”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也还出现过维科在新科学中表达的崇尚科学和历史进步的观念,出现过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的 “节俭 ”“勤劳 ”等具有较大影响的伦理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
28、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
29、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 2014年 2月 19日,有删节)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文化存在着三种表现形 态,其中发生重要作用的是精神形态。 B按照约瑟夫,奈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力量。 C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进步观念的形成。 D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 E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题 2】根据文意,下列理
30、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如今仍被重视的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 D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没有国家软实力。 【小题 3】文化与价值观有着怎样的联系?请结合文意概括。 ( 4分) 【小题 4】请依据文意,对下面的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 4分) 中国梦憧憬的现代化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更是诚信善治的社会。而现代化在促进社会转型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使社会遭遇了道德失范和秩序真空的困境,导致诚信缺失
31、。这与中国梦的美好追 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答案: 【小题 1】 AC( 5分) 【小题 2】 D 【小题 3】 在文化中蕴含着价值观(或者两者互相依存); 价值观浸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价值观是文化的一种形态; 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等价值观念。(答对三点4分,两点 3分,一点 2分) 【小题 4】 中国梦可以说是国家文化的精神神态和实践形态。在中国梦中包涵者诚信善治的价值观。诚信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 的,现代化在促进社会转型的同时,虽然也会导致诚信
32、的缺失,但是实现中国梦需要诚信的价值观念,也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诚信观念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使中国梦的诚信善治社会得以实现。(答对一点 1分,共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确定相关信息的所在段落,分析文章表达的正确含义,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判断是否存在错误。 A文只是说 “大体上 ”有三种形态,也没有说到哪种形态发生重要作用; C价值观反映 “民族的诉求 ”,民族的诉求并不制约观念的形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 分析: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语迅速确定其在原文中的位置,理解相关语境信息,选项的表达与原文作比较,综合分析判断选项是
33、否表达正确严谨。 应为:就没有国家软实力的 “提升 ”,由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可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要求 “文化与价值观的联系 ”确定信息概括的范围,然后整合相关信息,分条作答,条理清晰,各条不要重复。不能完全抄写原文句子,而应该提取关键词,概括表达。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问题既要结合文章,又要有自己的观点理由,不能完全脱离文章,分析问题的思想来源于原文。中国梦与传统的文化、道德(价值观)有密切关系。此题考
34、查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判断能力。观点要明确简洁,回答理由要条理清晰。 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张敷华,字公实,安福人。成化元年,与刘大夏愿就部曹。除兵部主事,历郎中。廉重不挠,名等于大夏。 十一年,出为浙江参议。景宁矿盗起,至数千人,敷华谕散之,执其魁十二人。居浙十余年,历布政使。弘治初,迁湖广。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以俯直资饿者。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中道奔丧,服闼还故宫。部内赋输大同,困于折价。敷华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民便之。改抚陕西,制婚娶、丧葬之式,纳民于礼。 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延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日
35、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十二年改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高邮湖堤圮,浚深沟以杀水势。又筑宝应堤。民利赖焉。正德元年召为左都御史:其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内阁力主 之。帝犹豫,敷华乃上言: “陛下宴乐逸游,政令与诏旨相背,行事与成究交乖。今给事中刘蓓,御史朱延声、徐钰等连章论列,但付所司。英国公懋与臣等列名上请,但云 朕自处置 。臣窃叹惑,请略言时政之弊。如四十万库藏已竭,而取用不已。 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 。织造已停,传奉已革,寻复如故。政令纷孥,弊端滋蔓。夫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愿陛下审察。 ”疏入,不报。 既而朝事大变,宦官势益张。至除夕朝罢
36、,忽传旨致仕。敷华即日就道。至徐州洪,坐小艇,触石几溺死。瑾恨未已,欲借湖广仓储 烂,坐以赃罪。修撰康海过瑾 曰: “吾秦人爱张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 ”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与守随等榜名朝堂。 明年六月病且革,衣冠揖家庙,就榻而卒。 敷华性刚介。弘治时,刘大夏常荐之,帝曰: “敷华诚佳,但为人太峻耳。 ”为部郎奉使,盗探其囊,得七金而已。 (节选自明史 张敷华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 等 于大夏等:相同 B行事与成宪交 乖 乖:背离 C修撰康海 过 瑾日过:过问 D公忍相 薄 耶薄:逼迫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7、( 3分) A困 于 折价纳民 于 礼 B 与 刘大夏愿就部曹忽传旨 与 畅守随俱致仕 C如四十万库藏已竭, 而 取用不已 就榻 而 卒 D 其 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盗探 其 囊 【小题 3】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妖僧据终南山 /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 /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汁缚僧归。 B妖憎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 /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C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 /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D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 /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汁缚僧归。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38、是 ( 3分) A张敷华在处理景宁的矿贼闹事中,运用计谋,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捉拿头领归案。 B张敷华整治好坍塌的高邮湖堤和修筑宝应堤,都让百姓从中获利。 C张敷华等人上疏请求除去刘瑾的行为使刘瑾心生恨意,刘瑾后来想方设法诬陷张敷华。 D张敷华在疏中指出皇帝的缺点,同时认为政策法令过于繁复,弊端就会滋生蔓延,要求皇帝要仔细审察。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 3分) 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与守随等榜名朝堂。( 4分) (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敷华 “为政惠民 ”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
39、,也可引用原文)(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A 【小题 5】 1) 六七岁的儿童懂什么,却被召为勇士。( “知 ”1分, “何知 ”句式 1分,句意 1分) 刘瑾恨意稍稍缓解,仍诬陷张敷华为奸党,把他与杨守随等人的名字在朝廷上张榜公布。( “解 ”、 “坐 ”、 “榜 ”,句意各 1分) ( 2) 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以俯直资饿者。 敷华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民便之。 浚深沟以杀水势。又筑宝应堤。民利赖焉。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也可联系成语、课文中改字的
40、用法作为验证或分析依据。注意学习中要积累古今异义、通假字、活用。尤其古今异义现象,一般解释含义与今意有差别的往往正确,和现代含义一致的解释往往是错误的选项。 C探访项脊轩志 “一日,大母过余曰 ”过故人庄的题目,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 ”“不宜有所 过,今公子故过之 ”中的 “过 ”都是“探望,拜访 ”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 “意义和用法 ”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 “以 ”在各地历年高考题中考查频率最高,应该重视其所有用法。 A介词
41、,表被动 /介词,在; B连词,和; C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指示代词,这 /代词,作定语,他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文断句题,根据前 后文弄清楚语境,以含义断句,同时,利用文言文常见的虚词、固定句式、对偶句式等语法现象断句(句首虚词:盖、夫、何。句中停顿虚词:者、也。句末虚词:也、乎、矣、耶、焉、哉、耳。固定句式:何 为、其 乎、徒 耳、 者 也、此 也)。此题主要根据语境和对句子的理解。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42、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的错误,是否有无中生有的错误。 A原文没有说到 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这里就是无中生有的错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 ( 1)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逐字落实(留、换、删、补、调 五字法翻译:保留原文表名称的词;将古文单音节词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古意转换为今意;删掉不需要翻译的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倒装句语序),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通句顺。注意 何知(宾语前置)、而 解、坐、榜
43、 (2)根据题意要求,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筛选文章中的信息。注意审题“为政惠民 ”“两个事例 ”两个要求。事例引用原文不完整,酌情扣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译文】 张敷华,字公实,安福人。成化元年 ,与刘大夏愿意到曹部作官 ,任兵部主事,历任郎中,廉洁稳重不屈不挠,与刘大夏齐名。 成化十一年出任浙江参议,景宁的矿贼起来闹事,多达数千人。张敷华告谕遣散了他们,逮捕了十二个首领。他在浙江做官十几年,历任布政使。弘治初年,改任职于湖广参议。适逢饥荒,张敷华便命 令府县大规模修建学校,用
44、佣金资助饥民。后来张敷华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中途奔丧,服丧期满后仍任原职,管辖区内的赋税送缴大同,被折价所困扰。张敷华上书请求太原以北可通车的地方仍然交纳大米,给人民带来了便利。张敷华改抚西后,制定婚娶、丧葬制度,在礼的规范中安置百姓。妖僧占据终南山反叛,朝廷商讨用兵,尚书马文升说: “张敷华都御史能办好这件事。 ”张敷华果然用计谋捉拿僧人归案。 十二年改任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兼巡抚淮、扬。高邮湖堤坍塌,他开挖深沟以减小水势,又修筑了宝应堤。百姓依赖而获利。正德元年,召任左都御史。那年冬天,大臣和谏官请求除去刘瑾等人,内阁极力主张。皇帝却犹豫不决,张敷华于是上疏说: “陛下宴饮享乐,放纵
45、游玩,政令与圣旨相矛盾,行事与旧有制度相背离。现在给事中刘蓓,御史朱延声、徐钰等人接连上疏,一一陈述,陛下却把这件事交给主管部门。英国公懋与臣等联名上书请求,只说 朕自己处置 。臣私下慨叹困惑,请允许臣略说时政的弊端。比如说四十万的府藏已用完,而仍取用不止。六七岁的儿童懂什么,却被召为勇士。织造已被废除,传奉制度也被革除,时隔不久却又恢复如故。政策法令混乱,弊端滋生蔓延。国家大事,百人争论犹显不足,几人 破坏它却绰绰有余,望陛下详察。 ”奏疏递上,却没有回复。 不久朝廷形势大变,宦官的权势日益扩张。到除夕退朝时,忽然传来圣旨,让张敷华与杨守随一同退休。张敷华当天上路。到达徐州洪,乘坐小船,触石
46、差点淹死。刘瑾仍不解恨,想要以湖广粮仓中粮食受潮霉烂为由,判张敷华贪赃罪。修撰康海拜访刘瑾说: “我们秦地人爱张公如父母,你真的忍心那样逼迫他吗 ”刘瑾恨意稍稍缓解,仍诬陷张敷华为奸党,把他与杨守随等人的名字在朝廷上张榜公布。第二年六月,张敷华患病且益危重。他穿戴整齐,祭祀家庙,躺在病榻上而死。 张敷华性格刚强正直。弘治年 间,刘大夏曾举荐他,皇帝说: “张敷华的确很好,只不过为人太严峻了。 ”任部郎奉使时,盗贼偷他的行囊,仅得七金而已。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成事一身伤老矣,
47、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 这首词写于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 【小题 1】 “万事一身伤老矣 ”饱含着词人哪些情感?( 3分) 【小题 2】 “戎葵 ”,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请简要分析 “戎葵 ”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4分) 答案: 【小题 1】 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对过往岁月的怀旧之情;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或者:包含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感慨之情) 【小题 2】 作用: 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 作者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借戎葵这一意象表达出作者悲壮(或 “豪迈 ”)的爱国情怀,有强烈的艺术感染
48、力。 用 “戎葵凝笑墙东 ”与 “一身伤老 ”对比。衬托了心中的冷寂(答出其中两点即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对一句诗句的情感赏析要结合对全诗的理解来思考,不能断章取义的理解,注意注释内容 “写于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 ”,从历史人物到作者自己的处境都要分析思考。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戎葵 ”与 “榴花 ”,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 “戎葵 ”虽为无情之物,但 “凝笑 ”二字,则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 “有向阳特性 ”的提示来思考分析。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