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1824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妖 娆绕 道富 饶 阻 挠 B佝 偻 竹 篓 雕 镂 丝 缕 C 渎 职牛 犊 尺 牍黩 武 D 菱 角 棱 镜 凌 晨 陵 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似字的读音,这类字主要是声旁相同,而有不同的形旁。这类字主要依据形旁来定音,也即以义定音,这需多识记,多积累。 A项读音分别为: ro、 ro、 ro、 no; B项读音分别为: lu、 lu、 lu、 l; C项全读 d; D项的读音分别为: lng、 lng、 lng、 lng。 考点:识记

2、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 ( 1)市、区档案室是微机化管理,查阅相对容易,但在单位的档案室查找却难上加难。由于资料众多,要找到符合条件的、被丢失的部分,就像是 。 ( 2)剡溪,就像一位 的老人,波光里满是岁月的褶皱。那些影影绰绰的身影,渐渐地融入了历史的一场场清梦中。 ( 3)景区在管理帐篷客问题上不宜 “一刀切 ”,应 ,做好配套服务,想方设法满足游客的新需求。 A海底捞月饱经沧桑顺水推舟 B海底捞月饱经风霜因势利导 C大海捞针饱经风霜顺水推舟 D大海捞针饱经沧桑因势利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 “

3、大海捞针 ”与 “海底捞月 ”: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饱经沧桑 ”与 “饱经风霜 ”: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 “经历许多世事变化 ”,后者侧重于 “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此项要注意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因势利导 ”与 “顺水推舟 ”:二者都有 “顺应趋势办事 ”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 “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 ”;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 “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4、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 “这一个 ”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 夫,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中的这些底层人物能如此真实感人,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缺少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

5、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 要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物个性的必备条件。 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的人物个 性,就要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

6、书去医院后,面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 “你还有钱吗 ”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中 。 “你还有钱吗 ”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的性格。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要注意选材,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

7、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 理世界,刻画出人物的个性。 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慢体会到。 【小题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 分 ) 【小题 2】本文在论证上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特点? (6 分 ) 【小题 3】综观全文,如何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请概括说明。 (6 分 ) 答案: 【小题 1】首先,揭示个性的内涵(含义),引出下文;然后,从不同方面(角度)具体阐述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

8、最后,指出阅读与写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写出人物鲜明个性还有其他艺术手法。(意对即可) 【 小题 2】举例论证(例证法)。主要特点如下: 事例典型权威,选用的是名家名作中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例子,有说服力; 贯穿文章始终,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例作分析;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行文有变化。对品质、老王的分析比较详细,而对金岳霖先生的分析则极为简略。(意对即可) 【小题 3】 要学会感受人物的情感,要有对小人物命运同情、尊重和爱的眼光和胸怀; 要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 要有细节描写,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 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答出三点即可,意对即可) 【小题 1】试题 分析:本

9、文是论述类文本。论述类文本的论述思路,可结合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来考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作答时一般是按照这样的答题思路:首先提出(揭示)了 (论点、论题等),然后(接着)论述了 ,最后 。如本文,首先,揭示个性的含义,引出下文;然后,从不同方面具体阐述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最后,指出阅读与写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写出人物鲜明个性还有其他艺术手法。在答题时,要具体,不能笼统化,比如首先提出了论题,这样就不行,应答出提出了什么论题,是怎样提出的。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 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共两小问,第一问问题不大,第二问有点有难度,主要是不知

10、道答些什么。关于论证方法,可先联想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主要有例证法,理论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本文主要是以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为例,采用的是例证法。第二问所问的特点,也就是本文例证的特点,这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事例的特点,一般是典型,具有代表性;二是运用这些事例的特点,本文分析的事例贯穿文章始终,对事例的处理上也是有详有略,对品质、老王的分析比较详细,而对金岳霖 先生的分析则极为简略。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试题分析:这篇文章第二段用了一个问句引出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文章从第三段始到第六自然段从不同方

11、面具体阐述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这就是本题的答题区间。这几个段落层次分明,每段的段首句就是本段的中心句,抓住这几个中心句,稍加组织就是答案: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题目。 相 片 孙 犁 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 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纸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信封是她们亲手折叠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地表达了她们的心意。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给她的丈夫写信。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

12、张小小的相片。 这是她的照片,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 “验讫 ”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 “这相片照得不像! ” 她斜坐在 炕沿上笑着说: “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 ” “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 ” “你是说哭丧着脸? ”她嘻嘻地笑了, “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 她这是从敌人的 “良民证 ”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出于忌讳,撕下了

13、自己的照片。 “可是, ”我好奇地问, “你不会另照一张给他寄去吗? ” “就给他寄这个去! ”她郑重地说, “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 看这里! ” 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 “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 ” “叫他看看这个! ”她退回去,又抬高声音说, “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 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信的主要内容。如果人类的德行能够比较,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

14、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1947年 2月 【小题 1】孙犁是 “写对话的巧匠 ”,请简析本文对话描写的主要作用。( 6分) 【小题 2】远房嫂子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4分) 【小题 3】末段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4】本文以 “相片 ”为题,请探究其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一、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或:展开故事情节)。远房嫂子先 “笑着说 ”、 “嘻嘻地笑了 ”到 “郑重地说 ”,再到 “抬高声音说 ”的变化,情节的发展过程得以充分展现;二、展示了人物的精神(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性格。远房嫂子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的高调,有的只是自己的切身感受,话语朴实,情感

15、充沛而真挚,思想高尚而伟大。她的高大形象和英雄气概通过对话描写得以完美体现。 (意对即可 ) 【小题 2】 活泼爱笑,性格开朗; 饱受苦难,意志坚定; 痛恨战争,励夫杀敌; 精神崇高,渴求自由幸福。(答出 3点即可,意对即可) 【小题 3】收束(总结)全文;卒章显志,道破(揭示)主题。(意对即可) 【小题 4】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照片上的 “验讫 ”二字是历史的印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之事,而寄相片则关乎解放战争之事 ; 揭露了战争(日寇)的罪恶:相片 “角上的一点白光 ”就是日寇罪行的展现; 表达人民对侵略者和战争的痛恨:相 片上的人像没有笑容体现百姓对战争的憎恨; 表明人民对幸福和自由的

16、渴求:远房嫂子寄相片,用自己受苦受难的容颜去激励丈夫勇敢作战,让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 构成本文叙事写人和言志的节点:本文无论是叙为抗属写信寄相片激励丈夫杀敌之事,还是塑造勤劳纯朴、情操高尚的青年妇女形象,言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之志,都紧密联系到相片这一物件上。(意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的对话描写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其作用就小说来讲,无非就是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具体要从对话的内容出发以及说话 时的表情与神态。具体时要抓住对话中的关键语句, “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 ” “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

17、护着老百姓,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从远房嫂子所说的这些内容可以反映出她的内心世界;再从其说话时的表情与神态来看,远房嫂子先 “笑着说 ”、“嘻嘻地笑了 ”、 “郑重地说 ”,一直到 “抬高声音说 ”,这种神情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试题分析 :对远房嫂子的性格的分析,应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中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二是作者在文中对远房嫂子的主观评价。远房嫂子 “笑着说 ”、 “嘻嘻地笑了 ”到 “郑重地说 ”,再到 “抬高声音说 ”,其所说的内容 “叫他

18、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 ” “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从这些内容就可以看出她性格活泼,饱受痛苦,痛恨战争,渴望自由等;在文中作者对这位远房嫂子也有自己的评价,如 “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 ”“这种崇高 的心意 ”,分析其性格时也是应该抓住的。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试题分析:分析文章末段的作用,应先回顾一下文章结尾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然而结合本文结尾的具体内容来对号入座。当然在具体解答时,

19、不要笼统,只是一些术语。 “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信的主要内容。 ”可见是对上文的总结。 “如果人类的德行能够比较,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可知是本文主题的揭示。这类题其答题 的思路,就是:内容 +结构。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试题分析:以物为题,其作用可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线索作用,是记人叙事和抒情的线索;二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三是既是线索,又是托物言志。就本题来看,从情节角度看,照片是构成本文故事情节的线索,本文无论是叙为抗属写信寄相片激励丈夫杀敌之事,还

20、是塑造勤劳纯朴、情操高尚的青年妇女形象,言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之志,都紧密联系到相片这一物件上。从照片上的内容看,作者通过它,交待了故事的背景,那是抗日 战争时期;照片上的内容也揭示了日寇的罪恶,中国老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具体答题时,要注意层次,从不同角度来作答。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 题。 交 河 县 吏 交河有为盗诬引者,乡民朴愿,无以自明,以赂求援于县吏。吏闻盗之诬引,由私调其妇,致为所殴,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曰: “此事秘密,须其妇潜身自来,乃可援方略。 ”居间者以告乡民。

21、 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 母告妇, 蛉 /u( frn不悦貌)不应也。 越两三日,吏 家有人夜扣门。启视,则一丐妇,布帕裹首,衣百结破衫,闯入。问之不答,且行且解衫与帕,则鲜妆华服艳妇也。惊问所自,红潮晕颊,俯首无言,惟袖出片纸,就所持灯视之,某人妻三字而已。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妇掩泪曰: “不喻君语,何以夜来?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 ”吏发洪誓,遂相 魍瘢 n wn 欢好貌)。潜留数日,大为妇所蛊惑,神志颠倒,惟恐不得当妇意。妇暂辞去,言村中日日受侮,难于久住,如城中近君租数楹,便可托庇荫,免无赖凌藉,亦可朝夕相往来。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狱解之后,遇乡

22、民,意甚索漠, 以为狎昵其妇,愧相见也。 后因事到乡,诣其家,亦拒不见。知其相绝,乃大恨。会有挟妓诱博者讼于官,官断妓押归原籍,吏视之,乡民妇也,就与语。妇言苦为夫禁制,悔相负,相忆殊深。今幸相逢,乞念旧时数日欢,免杖免解。吏又惑之,因告官曰: “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盖觊怂恿官卖,自买之也。遣拘乡民,乡民携妻至,乃别一人。问乡里皆云不伪。问吏何以诬乡民?吏不能对,第曰风闻。问闻之何人?则噤无语。呼妓问之,妓乃言吏初欲挟污乡民妻,妻念从则失身,不从则夫死,值妓新来,乃尽脱簪珥,赂妓冒名往,故与吏狎识。今当受 杖,适与相逢,因仍诳托乡民妻,冀脱棰楚。不虞其又有他谋,致两败也。

23、官覆勘乡民,果被诬。姑念其计出救死,又出于其妻,释不究,而严惩此吏焉。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盖愚者恒为智者败,而物极必反,亦往往于所备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胜之。无往不复,天之道也。使智者终不败,则天地间惟智者存,愚者断绝矣,有是理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惟恐不得当妇意当:担当 B免无赖凌藉凌藉 :欺凌 C吏又惑之惑:被 诱惑 D冀脱棰楚棰楚:杖刑,惩罚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交河县奸邪营私的一组是 (3分 ) ( ) 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 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

24、问其来意。 问乡里皆云不伪。 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 官覆勘乡民,果被诬。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交河县有个乡民质朴憨厚,但被强盗诬陷为同伙,无法昭雪自己怨屈,便行贿县吏请求帮忙。县吏意测其妻漂亮,顿生色念。 B乡民之妻为救夫被迫无奈乔装打扮了一番去满足了县吏的欲望。事后,县吏觉得乡民见到他发窘,不好意思,以为乡民心存惭愧。 C一般情况下愚蠢的总是斗不过聪明的,但有时物极必反,往往在预料之外,愚蠢人的智慧有时却比聪明人还要高超,突然地胜过聪明人。 D本文人物个性较为鲜明,主要人物

25、形象也较为生动丰富;情节较为复杂而且起伏大,悬念也较多。结尾的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 4】把文中画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 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 3分) (2) 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 3分) (3)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 4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1)乡民怕死得一下子失去了神志,让人把岳母叫到监狱里来,把其中原委暗中告诉了她。 ( 2)既然已经来到这儿,您就不必问了,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失信罢了。 ( 3)世上大奸大害的狡猾之人,没有比得过官吏

26、的,但他却被一个村妇控制,像一个婴孩被玩弄。 【小题 1】试题分析:当:合,适合,称心。从语法角度来看,当,处在谓语动词上,应作动词;关键还是从语境上来看, “惟恐不当妇意 ”,当作动词是什么意思,这要看句子的宾语也就是 “妇意 ”的意思,选项中把 “当 ”释为 “担当 ”显然是不能和 “妇意 ”搭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表现交河县奸邪营私的一组。根据此筛选的要求,宜采用排除的办法,明确所提供的各个句子的意思,看是否符合筛选的要求。 句是讲乡里人证明乡人妻不是假的; 句是讲县官复审,知道乡人果然是被诬陷的 ,都不符合题干

27、的要求。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试题分析: B项讲的不是事实真相,从原文来看,而是乡民之妻 “蛉徊挥 保 赂妓冒名往 ”。即很不高兴地拒绝了,然后用钱贿赂妓女,冒名前往县吏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试题分析:对这三个句子的翻译,要先结合这几句的具体的语境,来明确这几个句子的基本意思。前两个句子,难度不大,只要把句中的关键词语规范地翻译出来就可以了:志,神志;私语以故,把其中的缘故告诉了他;祁,祈求;耳,罢了。第三个句子难度 稍大些:莫吏若,没有比得过官吏的;笼络,控制;如玩弄婴孩,像一个婴孩被玩弄。 考点:理解并翻

28、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交河有个乡民遭盗贼诬陷。乡民憨厚,没办法洗刷自己,便送礼给县吏要求帮忙。县吏听说盗贼乱咬他,是由于偷偷地调戏他的妻子,被他揍了一顿。县吏猜测他妻子肯定漂亮,便退回礼物,透露说: “这事牵扯隐私,必须你妻子偷偷地亲自来一趟,才能给她出主意。 ”中间人告诉了乡民,乡民怕死,把岳母找到狱里来,说了其中原委。岳母回去告诉了女儿,女儿不高兴地拒绝了。过了两三天,夜里有人敲县吏家的门。他 开门一看,是一个乞婆。她用破布包着头,身上穿得破衣烂衫,竟闯了进来,问她也不回答。她一边走一边解下头布破衣,却原来是一位浓装艳抹的美妇人。县吏吃惊地问她来干什么。美妇人红晕

29、满面,低头无语,只是拿出一张纸来。县吏拿在灯前一看,只写了 “某某妻 ”三个字。县吏大喜过望,把她带进内室,故意问她来干什么。美妇掩泣道:“没有你的话,我夜里来干什么?既然已来到这儿,就不必问了。只是希望不要失信。 ”县吏发了大誓,于是两人便同宿亲热。县吏把她留了好几天,完全被迷惑住了。他神魂颠倒,生怕不合美妇的意。美妇要暂时离开几天,说在村里 天天受欺负,难以久住。如果能在城里靠近县吏的住处租几间房子,便可借助虎威,免受无赖们的侮辱,还可以朝夕往来。县吏更加高兴,于是想方设法为乡民辩解。乡民被释放之后,县吏遇见他,他的态度很冷淡。县吏以为自己玩弄了他的妻子,他羞愧不愿见自己。后来县吏有事到乡

30、里,来到这位乡民家,他也拒绝不见。县吏知道乡民夫妇要和自己断绝关系,便极为愤恨。恰好又有一个人因利用妓女引诱赌博被告到官府。官府判决将妓女押回原籍。县吏去一看,这妓女就是乡民的妻子。他上前和她说话,她说因为被丈夫看管得紧,对你负心,很感惭愧。我很想念你,今天幸 好又相见了。请念及以前的几天欢情,不要让我受杖刑,不要把我押回原籍。县吏又被她迷了心窍,便报告县官说: “那妓女供的是娘家的原籍,其实她是县民某某的妻子,应该先查究她丈夫。 ”县吏想怂恿县官以官府名义拍卖这个妓女,然后自己来买去。于是县官叫人把乡民拘来。乡民带着妻子来,却是另一个人。问乡里百姓,大家都说这个妻子不假。县官问县吏为什么要诬

31、告乡民?县吏答不上来,只是说听人传的。又问听谁传的,县吏就一声没有了。把妓女叫来一问,妓女说,当初县吏想趁机奸污乡民的妻子。乡民妻想,答应了他便失身,不答应则丈夫就得死。恰好我刚 来,她便卖了所有的首饰贿赂我,冒名前往县吏家。因此我和县吏很熟。现在我要挨杖刑,恰好见到了县吏,于是又假冒乡民的妻子,想免去杖刑。不料县吏又有别的打算,以致两人的打算都落空了。县官复审乡民,果然是被诬陷。考虑到他的妻子采取这种计策是为了救人,而且又不是乡民想出来的,便把乡民释放了不再追究,却严惩了县吏。世上的大奸贼大蠹虫,狡诈阴险,莫过于官府中的吏,但却被一个村妇愚弄,像玩一个婴孩。愚蠢的总也斗不过聪明的,但物极必反

32、,往往在预料之外,他们的智慧却比聪明人还要高超,异兵突起地胜过聪明人。有往必有复,就是天道。 假使聪明人永远不败,那么天地间就只剩下聪明人了,而愚蠢的早就绝迹了。有这个道理么?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1.征铎:铎, du,大铃。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2. 槲( h):一种落叶乔木。 3. 枳( zh):一种落叶灌木,花白色。 4. 杜陵:这里指长安,可指作者故乡。 5. 凫( f):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小题 1】说明 “枳花明驿墙

33、 ”一句的含意。( 2分) 【小题 2】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分 ) 【小题 3】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对颔联有如此评价: “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 ”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 答案: 【小题 1】 (1) 用白色的枳花映(照)亮驿墙表现出行之早(或:点出 “早行 ”二字) (意对即可 ) 【小题 2】早行途中,诗人触景生情,想起昨夜梦中出现的故乡杜陵的春景,抒发了思乡念亲之情;梦中故乡春天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之景与眼前旅途早行之景的鲜明对照,暗含旅途奔波劳 累之苦、人生孤独飘零失意之感。(意对即可) 【小题

34、 3】此联绘早行景象,诗人只用了十个字,不仅没有一个虚词,就连一个动词也没有,只用了六个名词,选择了六个颇具典型性的意象叠加组合在一起,有视觉形象,有听觉形象,也暗含人物的内心感受,意象具体丰富,意境深邃渺远,烘托出早行的典型环境与浓厚氛围。形式整齐,对仗工整,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意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的回答应包含内容与含义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首选这句话的意思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 “枳花明驿墙 ”表现出诗人出行之早。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试题分析:首先

35、要结合注释理解 “杜陵梦 ”的意思。杜陵是诗人的故乡, “杜陵梦 ”,是诗人故乡思念之情的体现。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 “凫雁满回塘。 ”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杜陵梦 ”,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 “客行悲故乡 ”首尾照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 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试题分析:对古人诗评的分析,要理解古人诗评的内容是什么,并结合诗句来解说。所谓 “闲字 ”,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 “提掇紧关

36、物色字样 ”,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 ”、 “茅店 ”、 “人迹 ”、 “板桥 ”都结合为 “定语加中心词 ”的 “偏正词组 ”,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 “鸡声 ”一词, “鸡 ”和 “声 ”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 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 “茅店 ”、 “人迹 ”、 “板桥 ”,也与此相类似。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 2013年 5月 15日的国际金融报上的一份图表,从制造业人工成本

37、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不超过 25字)( 5分) 答案:亚洲制造业人工成本大幅增加,中国面临更大压力(或中国增幅更大)。(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题,当然需认真地分析图表。一方面要注意题干中的意思,本题要求从制造业人工成本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一方面要注意图表的标题:亚洲工厂劳动者人工工 资对比。统计表中的劳动者人工工资就是题干中制造业人工成本。对统计图表中的数字,要关注两个方面,也就是总体趋势,最大的和最小的等。本题的柱状统计图表,清晰地呈现现成本大幅增加的趋势,而中国是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平实的语言在文中空白处

38、填上能概括此段文字内容的一句话。 (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不超过 20 个字) (4分 ) 。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中国人写信封,地址是由大到小,西方人则是先写姓名,地址由小到大;在餐厅结账,中国人一般喜欢争 先恐后地付账,西方人则多实行 AA制;中国人崇尚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西方人则主张超前消费 这对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答案:生活中很多细节能反映出文化差异。 试题分析:段首的文字常常是中心句,也即是语段的中心意思。本题要写的是段首的一句话,因此要首先理解所给语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所给语段的内容语境暗示也比较明显,如 “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东西方是有差异的 ”句后加了冒号,表明后面

39、的文字是对这句话的的诠释或例举。最后一句话前用了省略号,可见最后这句话是前面内容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本段内容是讲生活细节对文化的影响。这样结合段中的这几句关键的语句就能写出段首的语句来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部分。 【小题 1】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 【小题 2】,不思其反。 (诗经 氓 ) 【小题 3】不抚壮而弃秽兮,? (屈原离骚 ) 【小题 4】,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 ) 【小题 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 【小题 6】 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40、) 【小题 7】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 【小题 8】 历览前贤国与家,。(李商隐咏史) 答案: 【小题 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小题 2】信誓旦旦 【小题 3】何不改乎此度 【小题 4】商人重利轻别离 【小题 5】会挽雕弓如满月 【小题 6】清荣峻茂 【小题 7】善假于物也 【小题 8】成由勤俭败由奢 试题分析:本题默写除了最后一小题李商隐的咏史中的诗句外,其余的都是课内的内容。唯一课外的这一题,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课内容的几个句子的默写,也没有难写与生僻的字,所以难度与当年的高考难度相当。只是“雕 ”“峻 ”“度 ”等这几个字,在默写时稍注意就可以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

41、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猴子被一条河拦住去路。水上的独木桥说: “我很瘦,在上面不好走,要小心! ”“知道。我从没走过这么窄的桥,但有信心! ”于是,猴子像杂技演员一样伸开前肢用来平衡,小心翼翼,双脚交替前行,一步一步挪到对岸。 另一条河上有座桥,比独木桥宽三倍。桥说: “我很瘦,在上面不好走,要小心! ”“我走过比你窄得多的独木桥! ”猴子想也不想跳上桥就过,哪料,才数步就掉入水中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 800字。 答案:自信与自负,只一字之差,却悖文甚远。自信者逢事口态温和、小器、从容 ,待人恭谨、荡坦,对权

42、利不屈膝献媚,对平民不咄咄逼人,弛弛有度,疏蔬切当。而自负者好大喜劲、纲空所有、唯我独尊、唯我独走,大有天下之事舍尔其谁之势。无论对谁答事,都敢大夸海心,不计成果,不斟酌、可能,就似乎自己多少事都是内行能手,望自人优点用高数倍抬大镜,瞧别人短处也照此办理,县擅长用自彼之长比别人之短,素来不必自己之处短比别人之长,自我感到永遥永好,刚愎自用,长盛不衰。 一代传人毛泽东说功:人贵有自知知亮。自信是在自知基本之一,而且是准确的,明白的自知,共时,自信又应该有恰当的范畴区域,居于必定的时空环境 ,邓亚萍在乒乓球桌上坚强拼搏,左左启攻,其自信念极强,但若让其取黄志红去比试掷铅球,恐怕她自信会茫然无存。世

43、上没有万事都能的齐才,尺有所欠寸有所长的情理就在于此。此时此地此事能够自信,即便是偶有自信之事也是与日俱增积淀名力。 自信来自勤恳,来自耐劳,来从付没,不悬梁刺股的孜孜苦读,不会有金榜提名的新科状元;没有处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心血付出不会有亚运、奥运金牌熠熠生辉。有了耕耘的进程,才有播种的成果。自信可贵高尚,却去之不易。有了自负该保重,万万不可放荡,稍有懈怠,自信即会像脱缰的家马向自负奔往,自信成人成事 ,自背誉我,误事。古返昔来多多佳人各己果饮自酿自信的甜酒,愦憾毕生。 人要自信百倍,但万万不可自负半点。这点虽是明理显义,可还有人视自负替自信,标无自信真力,但言自负动息,结果见笑于人,究其起因

44、就是缺少对本人的估价,过高地给大家击分。利是合格,偏充优良,这种人的表示欲极强、抢镜头、争座次、要名声、扬脸点,殚精竭虑、乐此不疲。 自信是胜利之条件,自负为失败之序幕。自信,日积月乏成人之大业;自负,一溃千面毁人之末生。自谦、自悟、自强、自破才干自信。先有自谦的虑心供救,滴水穿石的苦心研究,能力处之泰然的实正自信。 所以自住既不是虚无飘渺,可看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也不是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托手拈来的囊中之物,免何空想假设、胡思乱想就想到达自信的幻想境界是不事实的。 自负之人,有些是自觉的,有些是不自发的,要承当自负之名,谁人也不会自告奋勇,而往去有些人还会把货真价实的自负当成自信而怏怏

45、不乐。 自信是难写的一部书,自负是恶演的一出戏。书也赖,戏也罢佳书呼他人,香戏懊恼人,愿地下皆来写美书,不去演臭戏。不外,这两头也有个过程,它须要努力再尽力。得自信时且自信,掂质清楚再自信,莫把自负应自信,宁肯自满勿自负。 试题 分析:本题是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个寓言故事,本身也比较好懂。这个材料,用对比的写法来表达中心意思的。猴子过独木桥,最后过了河,而过另一条河上比独木桥宽三倍的桥时,才数步就掉入水中。对这个材料表意的分析,宜用溯因法,也就来分析猴子为什么过独木桥过了河,而过比独木桥宽三倍的桥为什么却掉进了水中。材料告诉我们,猴子过独木桥时,猴子接受了独木桥的告诫,但 “有信心 ”, “小心翼翼 ”, “一步一步挪到对岸 ”;猴子在过另一条河上比独木桥宽三倍的桥时,没有听从桥的告诫,自信过度, “我走过比你窄得多的独木桥 ”, “想也不想跳上 桥就过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样几个方面的的问题:自信与自负问题、对待他人告诫问题、险境与顺境问题、经验问题等。写作时,就可以从以上这些角度出发,确定自己的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