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浙江省慈溪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刹 ( sh)那 铿 ( kng)锵畏 葸 ( x)不前心怀 叵 ( p)测 B参 与 ( y) 挟 ( xi)制囿( y)于成见犯而不 校 ( jio) C 诟 ( gu)病 掣 ( ch)肘越俎代 庖 ( po)风流倜 傥 ( dng) D 噱 ( xu)头笑 靥 ( y)一 蹴 (c)而就色厉内 荏 ( rn)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刹( ch)那 B挟( xi)制 囿( yu)于成见 C风流倜傥( tng)。本题着重考查了形声字的读音,除刹、与、校是多音字外
2、,铿、葸、叵、挟、囿、诟、掣、庖、傥、噱、靥、蹴、荏均是易误读形声字。备考要特别关注多音字与易误读形声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烦躁告磬拌脚石两全其美 B雾霾皈依初生犊毕其功于一役 C筹划下榻兰花指名门旺族 D奚落按钮综合征不废吹灰之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告磬 ”应为 “告罄 ”, “拌脚石 ”应为 “绊脚石 ”。 C “名门旺族 ”应为 “名门望族 ”, D “不废吹灰之力 ”应为 “不费吹灰之力 ”。 “绊脚石 ”中 “绊 ”与绳有关,因此是丝旁, “名门望族 ”中 “望 ”是名望的意思, “不费吹
3、灰之力 ”中 “费 ”是浪费的意思。识记字形要与意义密切联系,其它词语可借助类似方法记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们克服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 侧目 的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B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植 ,但集 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C入差距过大 ,造成骨干教师 “跳龙门 ”,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 ,无异于 釜底抽薪 。 D假如每个人都能 见贤思齐 ,以人之长补已之短 ,那么我们的生活
4、将变得愈加美好。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B“扶植 ”有培植之意,此处应用 “扶持 ”,侧重于帮助、支持。 C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结局问题,此处应用 “雪上加霜 ”。此题既考查了近义词辨析又考查了成语的使用。 AB两项为近义词辨析,解题时可考虑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 CD两个选项的成语都为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平时学习应注意积累常用成语的意义与用法,关注成语的褒贬色彩与适用对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
5、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 “软实力 ”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 ,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这无疑会对减少 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许多地方以较低的价格征用耕地盖起高楼大厦,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的利益伤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句式杂糅,应为 “有 危险 ”或 “会遭到破坏 ”; C项成分残缺。“培养 ”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 的习惯; D 项关联语位置不当造成不合逻辑,“不但 ”应放在 “给国家 ”前。复
6、习中可整理一部分句式杂糅、成分残缺、不合逻辑的句子,以便此种类型的句子在试题中出现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因。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 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音乐的发展也是连续的。 。 , , 。 ,到那时,现代音乐也将以一种主流音乐为方向! 整个西方音乐在 21世纪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 然而在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那场音乐革命的推动下 多元化、一体化现象必将越来越多 从出现到繁荣,再到消失,音乐也遵循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不过有一点世界终将以一种符合全球的文化为主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做
7、语句连贯题首先要整体理解句段的中心,例如本段谈的是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音乐的发展也是连续的 ”。 紧承着 “发展 ”, 整体在说 “音乐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通过转折,和最后 “一种主流音乐 ”呼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20分) 在澡堂里 效耘 “哎哟,好烫! ” 一条嫩腿伸进水里,又慌忙缩了回去。水池腾腾冒蒸气,一个出水口汩汩流着热水,一个出水口汩汩流着凉水。试水的人站着干瞪眼,怕烫,不敢下池子。 “让我来! ”后面有人拨开试不水的人,扑通跳进水池。热水烫得他吸溜了一下。他将毛巾撑开,身体沉下去,在
8、水里兜着搅着。热水轻,浮在上面;凉水重,沉在下面。经他一翻腾,上下对流,凉热很快就匀和了。于是他向上招呼: “下来吧,现在正好。 ” 试水的人哆嗦着身上的肉,吃力而小心翼翼地试了试水:果然正好!便缓缓地将整个身子滑进了水池。 哎呀,真舒服! 澡堂子里水汽蒙蒙。试水的人半睁着眼,扫了对面的人一下,顺便抛过去一个亲切的微笑。那人瘦得不像样,皮绷在骨头上发亮,两排肋骨像小孩玩的木琴。“像个济公。 ”试水的人想。 “济公 ”也在欣赏试水的人:一个秃瓢脑袋,油光光的;一脸肥肉,粉团团的;一对招风大耳,再配上圆滚滚的西瓜肚子。 “济公 ”忍不住想笑:这不像个弥勒佛吗? “老兄真精干。 ” “老兄真富态。
9、” 于是 “济公 ”和 “弥勒 ”都会意地笑起来。 “济公 ”感到了 “弥勒 ”的和蔼, “弥勒 ”感到了 “济公 ”的平易,在笑声中他们靠拢了,终于由对面而并排。 “千金难买老来瘦啊! ”“弥勒 ”感叹道。 “也不见得。前天我看到一本杂志上说,还是胖点好。 ” “哪本杂志?我倒订了一本长寿。 ”“我也喜欢长寿,每期必买的。 ” “现在都兴练气功,我试了试,就是不 好收功,搞得人魔里魔气的。 ” “那就是入了门道了,已经 气沉丹田 。 ”“济公 ”乜斜着 “弥勒 ”深陷在脂肪中的“丹田 ”,笑冲击着喉咙管,憋着,发出咕咕噜噜的声响。 “花种了吗? ”“弥勒 ”问。 “种了。还养了鸟。有一只红莺
10、,是 叫口 ,吱溜吱溜叫起来,好听极了。 ” “我也有一只画眉,叫得还好;就是麻烦,要洗澡,要吃虫,要遛,我哪来许多闲功夫? ” “麻烦才有味道呢。我大孙子勤快,天天捉 吊死鬼 ,我的鸟总有虫吃。 ” “哪天去看看你的红莺? ”“洗完澡就可以去。搓背吗? ”“搓。 ” 湿淋淋地,两位萍水相逢、一见如故的朋友 爬出了水池。 “济公 ”先替 “弥勒 ”搓背,他一碰 “弥勒 ”的身体, “弥勒 ”便吃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厚厚的脂肪竟没有掩住他的笑神经! “济公 ”用指头弹了一下 “弥勒 ”的肚皮,警告说: “莫笑,再笑搓不成了! ”自己却也禁不住笑了, “好大个肚皮,三指膘总是有的。 ” “三指?
11、恐怕未必。最多只有两指。要能送给你一指,咱俩都是标准体型。可惜这不像池子里的水,一翻一搅,就能够匀和。 ” 接着又是笑。笑声在顾客寥寥的澡堂子里碰过来撞过去,发出嗡嗡嗡的回荡声。他们洗完了澡,开始穿衣裳。 “去看鸟吗? ”“济公 ”穿上发黄的汗衫 。 “当然去看 。 ”“弥勒 ”登上绒衬裤,费力地往上扯,终于掩住圆滚滚的肚皮 。 “穿了衣裳就去? ”“济公 ”套上了卫生衣。 “唔 这个 ”“ 弥勒 ”的脑袋被 “开司米 ”憋住了,话说不清楚。 “济公 ”终于穿上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同时, “弥勒 ”也在扣毛哔叽中山装的纽扣。“济公 ”抬起头来,寻找他的朋友,他的 “弥勒 ”,然而他的 “弥勒 ”
12、已经失去了身子,只剩下一颗脑袋,油光光的。 一顶帽子 “啪 ”地扣上去,这颗脑袋也迅速发生了质变 。 在 “济公 ”面前,哪有什么 “弥勒 ”?面前分明站着个大人物: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神态凛然! “济公 ”愣了。 刚才还斗胆 弹了对方的肚皮!真的弹了么 ?澡堂里水汽蒙蒙,是出幻觉的地方。 “济公 ”暗暗捻了捻手指,又微微摇了摇头。 也许两人都想再说句什么,但话到唇边,却变成一次稍稍重点的呼吸。 默默地,两人各自走出了澡堂。 【小题 1】本文主要揭示了什么问题?(限 40字内)( 3分) 【小题 2】文章多次写两人的笑: “吃吃地,哈哈大笑起来 ”, “禁不住也笑了 ”“接着又是笑,笑声在顾客
13、寥寥的澡堂子里碰过来撞过去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3】简要回答 (5分 ) “济公 ”对自己曾用手指弹过 “弥勒 ”的肚皮发生了怀疑,认为那只是一种幻觉 。这种心理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用一句话回答)( 2分) “弥勒 ”当时提出想去看看 “济公 ”的 “红莺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还是只是说说而已?说明理由。( 3分) 【小题 4】本文遣词用语颇见功力。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或作用 (4分 ) “济公 站起来,寻找他的朋友,他的弥勒,然而他的弥勒 ” 连用三个 “他的 ”有什么作用?( 2分) “一顶帽子 啪 地扣上去,这颗脑袋也迅速发生了质变 ”。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14、( 2分) 【小题 5】对作品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诙谐、幽默是作品的总体特点。作品以 “洗澡 ”同 “穿衣 ”两相对照,产生了良好的戏剧性效果。 B小说情节凝练、曲折,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C “洗澡 ”时的对话描写,真切、生动、口语化,又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身份地位,体现了作者语言表现的功力。 D “洗澡 ”时两人一见如故,言谈甚欢;穿衣时突然 “陌生 ”和无言,这种变化主要原因在 “弥勒 ”。 E这不是一篇既有趣又 “深沉 ”的小说,而应该说它就是一篇 “沉重 ”的作品,前面的一些轻松有趣的描写反而增添了它的 “沉重 ”感。 答案: 【小题 1】( 3分)揭示了
15、人与人之间由于地位的差距造成精神的隔阂(或一些领导干部已蜕变成了 “官 ”,他们的思想感情已经变了质。或干部群众之间已形成了可怕的鸿沟),所答符合作品实际即给分。 【小题 2】表现两人的自然融洽平等相处;( 1分)同后来的漠然形成对照。( 2分) 【小题 3】 出于对官位的畏惧。( 2分) 这种想法是真实的( 1分), “弥勒 ”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这种想法同当时的气氛相合拍( 2分) 【小题 4】(每句各 2分) 三个 “他的 ”表现 “济公 ”对 “弥勒 ”的感情,他已把“弥勒 ”看成很投缘的朋友,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他的一厢 情愿。 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随着 “弥勒 ”穿戴完毕,他
16、的思想、感情迅速发生了变化,同前面判若两人。 【小题 5】 D、 E(选对 1个得 3分, 2个得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倒数第 2段中 “济公 抬起头来,寻找他的朋友,他的 弥勒 ,然而他的 弥勒 已经失去了身子,只剩下一颗脑袋,油光光的。一顶帽子 啪 地扣上去,这颗脑袋也迅速发生了质变 ”这段关键句子,再结合整篇小说就可理解出作品的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 本题一定要理解全文,理解清楚了二者关系不同场合中不同的变化,就能分析出这些语言描写的作用。回答时 “对照 ”是一个
17、中心术语。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解答时既要注意内涵,又要分析作用。解答第一问时要注意二者身份的不同,解答第二问时要回到语境中,当二人都在澡堂中去掉外在的装束时这种想法就自然是真实的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回到语境中,不 难理解第一问中连用三个 “他的 ”,实质是强调这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而不是两人的,理解清楚这一点就好解答了;解答第二问抓住 “质变 ”一词,再根据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就可揣摩出。 考点:体会重
18、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 A 本文揭示的问题令人深思, “整体特点诙谐幽默、戏剧性效果 ”错。B“情节曲折、个性鲜明 ”不当。 C“洗澡 ”时的对话没有体现不同身份。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 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 9分,每题 3分 ) 粗犷与细腻 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 画册中有不少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这类作品白石老人画了不少。它们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
19、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树丛,大抵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蚱蜢,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纤细的触须、翅膀上的脉纹、虫脚上的钩齿都历历可辨。这些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 托,相得益彰。 在齐白石的画册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这类的作品,只画好了一半。这一半不是人们想象的那 “容易画 ”的泼墨植物,而是那些工笔的草虫。显然在画家的心目中,寥寥几笔的泼墨,有时要比工笔画还难得多,他要留待精神特别好的时候才下笔,不幸有一些还没画成,画师就弃世了。 粗犷和细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
20、景和清晰的事物相结合,是艺术上一项重要的表现方法。以这些画为例,由于有泼墨而成的植物存在,就使人觉得那翅脉毕现的草虫不是活动在一张白纸上,而是藏身在茂密深邃的草莽和树丛中间,而这一切又 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 像这一类的表现方法,常常被许多深知此中奥妙的人贯穿到艺术各部门中去。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须眉可辨的老人立在近处;在音乐中,有 “四弦一声如裂帛 ”的音节,也有 “大珠小珠落玉盘 ”的旋律;在戏剧中,有匆匆忙忙打斗几下就过场的戏,也有一生一旦唱它半天的精工片断 那道理,原是相通的。在文学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
21、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两句多么细腻,后两句多么粗犷!把这首小诗和白石老人的草虫画放在一起 ,你不禁惊异地发现: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千年以上,所致力的艺术门类也不相同,但他们在掌握艺术法则的精髓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既概括而又细腻,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 从这么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我想到: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放,刻画要细腻。唯有如此,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小题 1】从齐白石画册一些只画好一半的作品中,本文作者得到了什么启示?选出回
22、答正确的一 项 ( ) A在人们的想象中,泼墨画比工笔画容易画。 B在画家的心目中,泼墨画比工笔画难画得多。 C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 D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小题 2】选出对第 段的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立在近处的须眉可辨的老人属画中的工笔。 B在戏剧中,既有过场戏,又有精工的片段,这与绘画中既有意笔、又有工笔的道理是相通的。 C在杜甫的小诗中,前两句细腻,后两句粗犷,可见后两句的作用是衬托前两句的。 D处于不同的时代、从事不同的艺术门类、并且经历也大不相同的艺术家却可以掌握相同的艺术法则。 【小题 3】
23、根据文意,概括说明运用既概括而又细腻的表现方法能够到达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C 【小题】使表现强烈,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并体现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小题 1】 试题分析: A是人们的想象; B缺少 “有时 ”两字; C停留于一般的认识,缺乏对两者比较后的深刻体会。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细腻与粗犷的关系是相互衬托,相得益彰。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
24、题分析:抓住文段最后 “我想到: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放,刻画要细腻。唯有如此,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概括即可。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然后再概括、归纳重要信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选择 题每题 3分)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
25、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 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
26、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得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缚、李逢吉之谤; 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 ,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秸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 “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 “公去国万里
27、,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轼曰: “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 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 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 元丰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 “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 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卒:通 “猝 ”,突然,仓促 B而不能 弭 皇甫 、李逢吉之谤弭:消除,制止 C自是潮州之士,皆 笃 于文行笃:重视,专注 D诏拜公昌黎伯,故 榜 曰榜:文告
28、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潮人 之 公也,饮食必祭臣 之 壮也,犹不如人 B是皆有 以 参天地之化秦亦不 以 城予赵 C君子学道 则 爱人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惑矣 D信 乎 君子之言则齐国其庶几 乎 【小题 3】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韩愈历史功绩和成败得失原因的一组是( ) A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 B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C文起八代之衰,而勇夺 三军之帅 公之所能者,天也;所不能者,人也 D在天为星辰,而明则复为人能开
29、衡山之云,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论述古代圣贤的伟大和死而不朽的原因,看似离题,却是将韩愈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在古今先贤的排序中给韩愈确定一个合适位置,从而为评价韩愈定一个基调。 B韩文公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 C作者指出韩愈的成功是以在于合乎 “天道 “,因而他合普通老百姓的心,能够受到南海人民世世代代的祭祀。但韩愈却不能尽人事,因而他触怒宪宗,遭人毁谤。 D韩愈在潮州兴
30、学,带来了潮州教育的发展。潮州人十分信仰、缅怀他,作者认为韩愈虽然在潮州任职不到一年,但他死后,神灵无所不在,也自会眷恋潮州。 【小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7分) (1)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3分) (2)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4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B 【小题 5】 (1)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重点词:起、济、溺) (2) 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
31、 “信 ”“庙食 ”各 1分,两个状语后置各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实质考查了实词中的词类活用,句中 “榜 ”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 “在匾额上题字 ”。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回到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B 介词,用来; 介词,把。 C 连词,就; 连词,表转折,却。 D 语气词,相当于 “啊 ”; 语气词,相当于“吧 ”。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2、。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 中分 别说古来圣贤的伟大、不朽和世上一种所谓韩愈 “不眷恋于潮 ”的观点。 B中分别说历史功绩和驳斥所谓韩愈 “不眷恋于潮 ”的观点。 D中分别说 “浩然之气的作用和成败得失的表现。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谈论天道人事区别的是作者。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翻
33、译第一句时要注意 “起 ”为使动用法,解释为 “使 兴起 ”, “济 ”也是使动用法,解释为 “使 得到拯救 ”, “溺 ”解释为 “沉溺 ”;第二句时注意“信 ”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 “取得信任 ”, “庙食 ”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 “享受庙堂祭祀 ”,同时注意状语后置的调整。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 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是因为他们的
34、品格可以与天地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逝世也是有所作为的。所以,申伯、吕侯由高山之神降生,傅说死后成为天上的列星,从古到今的传说,是不可否认的。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盛大正直的气。 ”这种气,寄托在平常事物中,又充满于天地之间。突然遇上它,那么,王公贵族就会失去他们的尊贵,晋国、楚国就会失去它们的富有,张良、陈平就会失去他们的智慧,孟贲、夏育就会失去他们的勇力,张仪、苏秦就会失去他们的辩才。是什么东西使它这样的 呢?那一定有一种不依附形体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动,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随着死亡就消逝的东西了。所以在天上就成为星宿,在地下就化为河川山岳
35、;在阴间就成为鬼神,在阳世便又成为人。这个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的。 自从东汉以来,儒道沦丧,文风败坏,佛、道等邪说一齐出现。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 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 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犯了皇帝的恼怒,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 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
36、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专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皇甫 、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 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从前,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学问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确实不错啊,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 “有地位的人学
37、了道理,就会爱护人民;地位低的人学了道理,就容易治理。 ”潮州人敬奉韩公,吃喝的时候必定要祭祀他,水灾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于神灵的事,必定到祠庙里去祈祷。可是祠庙在州官衙门大堂的后面,百姓以为进出不方 便。前任州官想申请朝廷建造新的祠庙,没有成功。元 五年,朝散郎王涤先生来担任这个州的知州,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老百姓心悦诚服以后,便下命令说: “愿意重新修建韩公祠庙的人,就来听从命令。 ”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赶来参加这项工程。在州城南面七里选了一块好地方,一年后新庙就建成了。 有人说: “韩公远离京城约万里,而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便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
38、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明摆着的。 ”我说: “不是这样的,韩公的神灵在人间,好比水在地上,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别深厚,思念得十分恳切,每当祭祀时,香雾缭绕,不由涌起悲伤凄怆的感觉,就象见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说水只在这个地方,难道有这个道理的吗? ” 元丰七年,皇帝下诏书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庙的匾额上题为 “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州人请我书写他的事迹刻在石碑上,因此作首诗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着祭祀韩公。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 当此时
39、, 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 收新丝。 注: 唐彦谦,唐末诗人。 初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 “眠 ”,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小题 1】 “桑芽才努青鸦嘴 ”一句写景状物精细传神,试赏析。( 3分) 【小题 2】诗人通过采桑女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试结合全诗分析。( 4 分) 答案: 【小题 1】 “努 ”,用力伸出、用力冒出的意思。( 1分)一 “努 ”字,把桑芽写活了,精细地刻画出 “桑芽 ”在春风中正在缓慢生长的动态( 1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1分)诗人把 “桑芽 ”比喻成 “青鸦嘴 ”,生动形象地
40、写 出了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的颜色和形状。( 1分) 【小题 2】 诗人通过采桑女子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唐末 “苛政猛于虎 ”的社会现实( 1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分) 由于春寒,导致桑叶二月才吐芽儿,蚕事比往年推迟,而里胥却催她交新丝,揭露了苛政带给人民的痛苦。( 1分)清晨采桑、挽长条而哭的描写,则可看出诗人对采桑女的同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语言中的炼字。解答时先抓住句中关键字解释该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展开分析,最后点明表达效果。类似题目规范的答题就是以上三步。 考点:鉴 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
41、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主题的理解。解答时抓住诗句 “手挽长条泪如雨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再结合注释中 “唐末诗人 ”,就会想到大的时代背景,这样诗歌的主题就显而易见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题为 “修鞋 ”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 1】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_ 【小题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_ 答案: 【小题 1】一个妇女拿着一只掉了跟的高跟鞋正在要求服务商修理,( 1分)而商家虽立着 “售后服务 ”的牌子,却悠闲地抽烟、喝茶,他知道鞋坏了的客户根本到不了他那里,原因
42、是梯子坏了。 【小题 2】讽刺商家作了承诺却有意阻断兑现承诺的通道,欺骗顾客的现象。( 2分,无 “违背承诺 ”仅 答 “欺骗顾客 ”得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简述构图要素,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都可,句子表述要条理,短短的句子中不能有病句,语言尽量简洁。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分析:揭示寓意时要仔细研究画面内容,尤其要抓住 “售后服务 ”这四个字来思考。句子表述要条理,短短的句子中不能有病句,语言尽量简洁。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著导读 论语阅读及古诗文默写( 11分) (1) 陈成子
43、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恒弑其 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 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 宪问) (2)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曾子曰: “君子思不出其位。 ” (论语 宪问) 【小题 1】 解释曾子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和第一则文字中孔子行为的共通点。( 2分) 【小题 2】孔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的思想与他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是否矛盾?( 3分) 答案: 【小题 1】君子考虑问题,不应该越出职位的范围。( 1分)共通点:都强调各司其职, 恪尽
44、职守。( 1分) 【小题 2】孔子提出的 “位 ”指职守,强调各有权限,各守本分(或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蕴含的另一层意思是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强调恪尽职责。)( 1分) “知其不可而为之 ”则强调 “仕 ”的担当,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分),两者的偶强调做好分内的事,所以并不矛盾。(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释曾子的话时可参考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的句意,解答第二问时可根据第一则中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这一句,再结合曾子话的意思就可理解出共通点。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问题可重点揣摩第一则中 “以
45、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这一句话就充分体现了孔子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古诗文默写。(共 6分,任选 3小题) 【小题 1】曾子曰: “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小题 2】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小题 3】 ,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 。(欧阳修秋声赋) 【小题 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王实甫长亭送别) 【小题 5】寄蜉蝣于天地 ,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答案: 【小题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小题
46、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小题 3】丰草绿缛而争茂。木遭之而叶脱 【小题 4】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小题 5】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试题分析:小题 1要注意 “弘 ”字的准确记忆;小题 2注意 “抟 ”的字形;小题 3注意 “缛、脱 ”的字形;小题 4注意 “骢、倩 ”字的形旁;小题 5注意 “沧、粟 ”两字的形旁。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
47、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请以 “忽略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根据上述材料中一点或几点确立立意。题目可用原题或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可以讲述见闻、述说体会、阐发道理;也可以发挥想象,运用虚构进行文学写作,如微型小说、独幕剧、小品、电影文学脚本等。不少于800字。 答案: 参考例文 : 忽略的 ,有时是最重要的 在 生活 ,我们往往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事情 ,正因为忽略了这些我们自认为细小的问题 ,可是它却影响我们了的生活。 马掌钉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 !这是英国国王查理三世逊位的史实他 1485年在波沃斯战役中被击败 ,莎士比亚的名句 :马 ,马 ,一马失社稷 !当时他准备拼死一战了,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 ,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那天早晨 ,查理派了一个马夫去准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可是 ,在铁匠砸第 4个马掌钉的时候 ,铁匠发现少了两个钉子 ,可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 ,马夫决定少钉两个马掌钉。当两军交上锋的时候 ,查理国王就在军队的阵 中 ,他冲锋陷阵 ,鞭策士兵迎战。当战斗正激烈的时候 ,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