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湖南长沙实验中学、汝城第一中学高三 11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厮打海哮 佣 金 (yng)专 横 跋扈 (hng) B惩 创 (chung)通牒不记其数 剜 肉补疮 (wn) C 晕 车 (yn)匮乏 驯 鸽 (x )涸 辙之鱼 (h) D蜂 窠 (k)扑朔迷离枉废心机半身不 遂 (su) 答案: C 试题分析: “哮 ”应为 “啸 ”,要记住 “呼啸 ”“咆哮 ”。佣 yng金, “雇佣 ”就读yng。 惩创 chu, “创 ”与 “伤 ”有关读 chu,与 “创作 ”有关读 chung; “记 ”应为 “
2、计 ”。 “废 ”应为 “费 ”。 “废 ”为 “废物、废除 ”之意。 “费 ”为 “花费、浪费 ”之意。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长沙,青葱的岳麓山,火红的口味虾,深灰的西汉夫人,蓝黄间的酒吧,橙黄的芒果台,与每周末如约上演的橘洲焰火一样 五彩斑斓 ;长沙,一座制造快乐的山水州城。 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 “屈贾之乡 ”;今为革命圣地,橘子洲、岳麓书院、爱晚亭 都留下中国伟人毛泽东的革命足迹,花明楼则是刘少奇的故乡。长沙广纳古今美景, 如诗如画 。现如今京广高铁开通,从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广
3、州来长沙旅游不过是 旦夕之费 的时间。山水洲城的长沙,让人 流连忘返 。 A五彩斑斓 B如诗如画 C旦夕之费 D流连忘返 答案: C 试题分析:旦夕之费:早晚的费用。指一天正常的日用花费。适用对象错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 2013年 11月 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B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C地铁是人的载体和文化的载体,更是缓解交通压力的载体。当城市迈进地铁时代,意
4、味着一个全新的城市文化展厅就此推开,市民也因此迈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具有 ”后缺宾语,应在 “胃肠病 ”后加 “功效 ”等词语; C、不合逻辑,应为 “地铁是缓解交通压力的载体,更是人的载体和文化的载体。 ” D、句式杂糅,把 “应着力于 ”改为 “在 ”,或者去掉 “就要抓紧抓好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5、 _, _。_, _, _, 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脚踏实地,全身心 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总论,然后论述今天与昨天的关系,再论述与明天的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
6、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除了浇花,我平日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 复了三回。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
7、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 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 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 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
8、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 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 “她 ”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 “她 ”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 “她 ”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 败。于是 “她 ”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 “她 ”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 “她 ”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她 ”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
9、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那是 “她 ”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 “她 ”的辉煌亦即死亡, “她 ”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那是一种壮烈而凄婉之美,令人触目惊心 又怅然若失。 “昙花一现 ”几乎改变了时间惯常的节律 等待开花的焦虑,使得时间在那一刻曾变得无限漫长;目睹生命凋敝的无奈,时间又忽而变得如此短暂。唯其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 “她 ”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 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
10、束。 “她 ”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 “她 ”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 “她 ”白皙的脖颈,向泥土 缓缓地匍匐下去。 “她 ”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 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 “她 ”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
11、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一现 ”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 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 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小题 1】从全文看,文中第 段的叙述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2】结合全文概括昙花是如何 “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的?( 4分) 【小题 3】第 段划线句子,语言极富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12、5分) 【小题 4】本文的题目是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请联系文本,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实际,探究你对 “瞬息与永恒 ”的内涵理悟。 ( 8分) 答案: 【小题 1】( 1)文中第一段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先前昙花无声无息的六年蛰伏与后文的华丽盛开形成了对比,文脉有了起伏变化;( 2分)( 2)同时也引出下文作者对昙花的描绘和礼赞,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 【小题 2】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是长期坚守、厚积薄发的结果;( 2分)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全力以赴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情绽放生命的精彩。 【小题 3】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把盛开的昙
13、花比喻为“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 ”,少女 “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 ”“抖开了素洁的衣裙 ”和 “开始舞蹈 ”, ( 2 分)将昙花盛开的过程和美丽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热情赞美( 2分)。 【小题 4】示例: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瞬息即逝,但是如果让生命活出质量、 (活出意义,有限的生命便获得了永恒。正如文中的昙花,虽然它绽放的过程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随即便凋谢闭合,身后是长久的孤独与寂寞,但是当其怒放时,却倾其所有,让生命焕发出炫目的光彩 ,定格为永恒的美丽。( 4分)人也这样,只有 “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生命的价值便会获得永恒。
14、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活了短短二十三年。但他却用短暂生命阐释了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质量。让生命活出质量,瞬息即永恒。(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起始段或起始段的重要句子往往有以下作用: 1、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 2、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3、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 垫。 5、如果运用到抑扬、悬念等手法时还要答这些手法的作用。本题可以从 4、 5两个方面思考。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
15、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第一段的描写昙花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孕育,才有了后来的 “昙 花一现 ”。这是生命的坚守。另外文章详细地描写了昙花开花的过程,喻指每一个生命体认真的态度。答题应从这两个方面去思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干中 “极富表
16、现力 ”的含义。即句子很美,指出其妙处。这类题其实就是答句子的表现手法,按 “手法 +作用 +情感 ”的格式答题即可。本句很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作用为 “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 ”。结合全文再指出情感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 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 “瞬息 ”与 “永恒 ”两词的含义。这应从文中对昙花的描写来分析。昙花的开放是 “瞬息 ”,但它的美,它开花的过程留在 “我 ”脑海里的印象是 “永恒 ”的。答题时要分析二者的喻义, “瞬息 ”象征着物质方面的内容, “永恒 ”象征着精神方面的
17、内容。其次是要结合生活实际,能举例说明最为最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朱竞 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 ,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 “百年中文,内忧外患。 ”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 “言文一致 ”运动开始,汉语经历的变革有: “五四 ”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
18、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 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的过激口号。作家 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
19、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 “欧化 ”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 “西文 ”之间的 “中间道路 ”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 “西化 ”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 “失语 ”的症状。出现了 “失语 ”,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 “文革 ”语言的影响, “大批判语言 ”、 “样板语言 ”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 “西化 ”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 在历史与现实、 “内忧 ”与 “外患 ”
20、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 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 “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汉语危机还来自 “全民学英语 ”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 “社会文化 ”网点下的 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现象以中国讨论组最为严重。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 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
21、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 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 “全民学英语 ”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是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 “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 ”。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 “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 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 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 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 “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 ”感到高兴和自豪
22、。 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 “汉语热 ”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 100多的国家的 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纵然 “汉语热 ”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 “汉语危机 ”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小题 1】联系全文,下列 不属于 “汉语危机 ”的事实的一项是()( 3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许多作家主动选择 “西化 ”的表达方式,出现 “失语 ”的
23、症状。 C汉语在一百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 D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 【小题 2】根据文章观点,下列措施中不能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 的是( )( 3分) A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B学生作文应该不用网络的专用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C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降低汉语交流的障碍率。 D作家的创作应该禁止使用 “西化 ”语言,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小题 3】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4、 2】 D 【小题 3】 英语、拉丁文等外语的威胁; 许多作家对汉语不尊重, “西化 ”色彩浓重; “全民学英语 ”热潮的冲击; 网络向现实生活的渗透。( 4分,答对一点得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原文 “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 “言文一致 ”运动开始,汉语经历的变革有: 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 ”可见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不是汉语危机的体现,是汉语的变革之一。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中并没有说要通过多用古典汉语的形式来拯救汉语,所以 “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错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25、C。 【小题 3】 试题分析: “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 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 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 “全民学英语 ”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是原因之一。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冤 家 毛 姆 现在,他们兄弟俩
26、终于都过世了。一个画家和一个医生。 画家一直自以为有 绘画的天才。他自大、骄傲而且易怒,向来看不起他兄弟那副庸俗、多愁善感的德性。然而,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才气,如果不是他兄弟的接济,他早就要三餐不济了。奇怪的是,尽管他的画从技巧、内涵各方面看来都是极粗俗、拙劣的作品,他还是持续地画着。偶尔举办几次画展,总是刚好卖出两幅画,每次都是如此,一幅不多一幅不少。终于,医生也绝望地认清他兄弟的 “天分 ”了。在不断地接济和支持之后,医生发现自己的兄弟天生就只能当个二流的画家,心里着实十分难过。可是他一直隐埋在心里。 医生去世的时候留下所有的遗产给他的兄弟。画家在医生的房子里 发现了二十五年来他卖给那个匿
27、名者的所有作品。起初他疑惑不解,最后他给自己找到了解释 这狡猾的家伙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投资。 【小题 1】请简要分析 “起初他疑惑不解,最后他给自己找到了解释 这狡猾的家 伙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投资 ”中体现出来的 “画家 ”的心态。 (4分 ) 【小题 2】联系文本与生活实际,探究医生哥哥为画家弟弟的付出是否有价值?( 150字左右) (8分 ) 答案: 【小题 1】画家盲目自信,毫无自知之明而产生的自豪心态。一直自以为有绘画的天才,觉得他哥哥还是有眼光的。 【小题 2】 有价值。守护了弟弟一生的兴趣 与梦想,让弟弟终生在自信中度过,这种付出包含了哥哥对弟弟的无私的爱,令人感动。告诉我们在困境
28、中要给予亲人尽可能的爱与关怀。让他们体会到平凡生活的幸福。 无价值。哥哥的一味善意隐瞒,没有适当的提醒,使得弟弟始终没有醒悟,也没有取得成绩:这种帮助助长了弟弟的盲目自信与狂妄自大;假如没有哥哥的暗中接济,也许弟弟早已改变志向,知难而退,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了。告诉我们,爱亲人,要讲究方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小题 1】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本小说的主旨,小说是批评 “画家 ”的无知、盲目自大的,所以 “这狡猾的家伙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投资 ”以反讽的语言来批评“画家 ”。那么 “画家 ”的心理便不是悲伤、后悔之类,而是自大、得意之类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
29、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本题医生哥哥为画家弟弟的付出其实就是一种爱。所以本题可以转换为哥哥这种爱值不值得,这样答题就会容易得多了。从材料来分析,站在哥哥的角度看,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是亲情的体现,是关爱、是责任。是值得肯定的。站 在弟弟结果一事无成的角度来分析,这是溺爱、是过度的爱、是短视的爱。是要否定的。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 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 F,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
30、所执。 诩曰: “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时太尉段 ,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 假 以惧氐。氐果不敢害, 与 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 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唷 帷 偶玫扔 馍 u间行归乡里。诩曰: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 ,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众以为然。 后诩为左冯翊,嗟扔 怨 钪 荚唬骸按司让 疲 喂 ”固辞不受。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
31、。诩谓绣曰: “不可追也,追必败。 ”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 “促 更追之,更战必胜。 ”绣谢曰: “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诩曰: “兵势有变,亟往必利。 ” 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 “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绣惊惧曰:“何 至于此 !”窃谓诩曰: “若此,当何归 ”诩曰: “不如从曹公。 ”绣曰: “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 ”诩曰: “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 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
32、,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 也。 夫有霸王之志 者 ,固将释私怨, 以 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 无 疑 !”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 “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 贾诩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诩 假 以惧氐假:借,借助 B 间 行归乡里 间:秘密地,悄悄地 C 促 更追之,更战必胜。促:赶快 D愿将军 无 疑 !无:没有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 ) A氐果不敢害,
33、与 盟而送之。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B绣惊惧曰: “何 至于此 !”何 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固将释私怨, 以 明德于四海,樊哙侧其盾 以 撞。 D夫有霸王之志 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 者 ?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诩有谋略才华,能灵活处理面临的情况将事情办成,但年轻时并不广为人知,只有阎 忠比较了解他,甚至拿贾诩与西汉时期的张良、陈平相比。 B董卓败亡后,他的亲信们十分害怕,打算各自逃生,贾诩劝阻了他们,事成之后坚决拒绝了李 嗟 热宋 牍 淖龇 brC贾诩善抓战机。在张绣麾下时,在追击曹操兵马的时机上为张绣出谋划策,分析准确,战事结果也证
34、明了这一点。 D贾诩明察时局。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张绣想投靠袁绍,但贾诩主动出面,对使者表达对袁绍的感谢,委婉拒绝,然后劝张绣投靠曹操。 【小题 4】下列用 “/”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闻长安中 /议欲尽诛凉州人 /而诸君弃众 /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不如率众而西 /所在收兵 /以攻长安 /为董公报仇。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 /而诸君弃众单行 /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不如率众而西 /所在收兵 /以攻长安 /为董公报仇。 C闻长安中 /议欲尽诛凉州人 /而诸君弃众单行 /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不如率众而西所在 /收兵以攻长安 /为董公报仇。 D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
35、 /而诸君弃众 /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不如率众而西所在 /收兵以攻长安 /为董公报仇。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 F,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 4分) _ ( 2)后诩为左冯翊, 嗟扔 怨 钪 荚唬骸按司让 疲 喂 ”固辞不受。( 3分) _ ( 3)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 3分)_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B 【小题 5】( 1)他被推荐为孝廉,成为郎官,因病辞去官职向西还乡走到 F,在路上遇到叛变
36、的氐人,和他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抓起来。 ( 2)后来贾诩担任左冯翊,李 嗟热艘蚣众加泄 肭敕馑 睿 众妓担骸罢庵皇蔷茸约盒悦 陌旆 睦镉惺裁垂 停 奔峋鐾拼遣唤邮堋 br( 3)袁绍强盛,我们以很少的兵马归附他,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军队弱小,他得到我们一定很高兴,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二个原因。 【小题 1】 试题分析:无:同 “毋 ”,不要。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疑问副词,为什么。 A介词,跟,和 /动词,结交,亲附; C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承接; D助词, 的人 /语气助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
37、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贾诩没有表示感谢,也不是委婉地拒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首先要正确翻译句子:听长安城中的人议论说要杀尽凉州人,如果各位丢下部属单独出走,那么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捆绑起来。不如率领部属向西去,在经过的地方招募兵马,来攻打长安,替董公报仇。其次可借助句首句末词, “而 ”“即 ”“矣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 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察:被推荐。为:成为。道:在路上。为所:表被动。( 2)以:介词,因。侯:封 为侯。何功之有:
38、宾语前置。固:坚决。( 3)从:归附。重:重视 。宜:应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8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小题 1】诗的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4分) 【小题 2】对此诗,有人说 “夕 ”字统领全篇,有人说 “望 ”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 想和想象,运用新
39、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小题 2】示例一:全诗以 “夕 ”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 “夕 ”中之景。颔联写 “灯火 ”“星河 ”,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 “夕 ”字之中。正因为身处 “夕 ”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 “招客 ”二字。 示例二:全诗以 “望 ”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 “东望 ”所感,向朋友 发出邀请。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
40、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 “晴天雨 ”和 “夏夜霜 ”当为比喻; “雨 ”是因 “风吹古木 ”而生, “霜 ”是因 “月照平沙 ”而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 (夕 )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 “夕 ”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 “消暑 ”。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
41、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 ”或 “望 ”的关系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主敬 ”一词,较早见于礼记。 周易说: “君子敬以直内 ”,意思是君子主敬以使内心正直。 “主敬 ”也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论语中相关表述颇多。如论语 子路: “居处恭,执事敬 ”;论语 季氏: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论语 卫灵公: “敬其事而后其食 ”等。 “主敬 ”被宋儒吸纳作为其学说的重要范畴。程颐主张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这里的 “涵养须用敬 ”意思是以虔敬之意收敛己心。朱熹
42、也认为 “敬 ”是涵养心性最重要的条件,是成德之要,他指出: “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 ” 曾国藩将毕生所得归纳为四点,要求儿子每日 诵读,恪遵不易,此 “传家遗嘱 ”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小题 1】请根据以上文字,概括 “主敬 ”的内涵。( 4分) 【小题 2】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谈谈 “主敬 ”思想的现实意义。( 150字左右)( 8分) 答案: 【小题 1】 “主敬 ”是修身之要:应以虔敬之心涵养心性,收敛放纵散漫之心,使内心端方正直而符合道义,这样才能明理达道。 “主敬 ”是处事之要:行事应敬慎认真而不怠慢。(答出一点给 1分,答
43、出两点给 3分) 【小题 2】 “主敬 ”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为人处事有重要的教益。 “主敬 ”而使人正直,使人敬业,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现今诸多官员贪污、商人非法牟利、医生收取红包等违规非法之事,正是由于他们对己、对人、对事缺乏了虔敬之心。传承 “主敬 ”思想,有益于人生和社会。(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即可。举例恰当 2 分,分析恰当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意思是君子主敬以使内心正直 ”“意思是以虔敬之意收敛己心 ”“敬 是涵养心性最重要的条件,是成德之要 ”由这些内容可以概括出第一点。从孔子、曾国藩对弟子或儿子的要求可
44、得出第二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正确理解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敬 ”有使人正直,收敛己心的作用,所以可以从这个角度来阐述人要为人正直,不要放纵自己,不要过多的贪念。 “敬 ”可以涵养心性,可以从这个角度去阐述, “敬 ”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质。当然还可以从其它方面来谈,但必须符合 “敬 ”的含义。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每空 1分 ) 【小题 1】复为慷慨羽声, _,发尽上指冠。(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小题 2】 _
45、,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小题 3】谨庠序之教, 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 【小题 1】士皆 目 【小题 2】暧暧远人村 鸡鸣桑树颠 【小题 3】申之以孝悌之义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 、暧、颠、悌、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着
46、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这样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答案:由李嘉诚的 “鸡蛋论 ”所想到的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 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李嘉诚 其实,人生道路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亦是如此。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处于主导位置,以 “灌输式 ”的方法将知识要点强迫性的输入学生的大脑中。而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只听不思,一味的只接受老师所灌输的思想。当大脑承受到一定的程度时,它就会像鸡蛋从外被击破一样, “砰 ”的一声爆碎了。于是大脑会处于 “当机 ”状态,无法继续正常运行。造成许多在学习上非常认真,非常勤奋刻苦的学生成绩却怎么也上不去。 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提出,我们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做,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既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发放,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所谓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是全部都是由老师来讲课。而是教师帮助组织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