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福建南侨中学等四校高三期末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3分 )( ) A “同学们,刚才李教授热情洋溢的发言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他的一番话真算得上是 抛砖引玉 的良言,下面我的发言只能算是狗尾续貂了,请大家海涵为是。 ” B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难以事事预测,灾难总是时有发生,但是我们有面对灾难的态度,应对灾难的措施,只要以 未雨绸缪 的心态去生活,就能坦然面对每一天的风雨。 C一同走过 “豆蔻梢头二月初 ”的曼妙年华,在这异域无限美好的风光中我们再次 萍水相逢 ,心中浮起的依旧是那一股暖意。 D他很疲倦,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
2、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留给他的只能是 筚路蓝缕 的无限感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抛砖引玉 ”为谦词,指自己的话,这里属于谦敬失当。 C、 “萍水相逢 ”指不相识的人初次相逢,与前文的 “再次 ”矛盾。 D、 “筚路蓝缕 ”指创业的艰辛,不是指景物的萧条。这里望文生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战乱以来,高家许多人跑去投靠亲戚 ,留在府中的人则聚在一起商量逃难的办法,瑞珏和琴都很恐慌,梅则冷冷地说 “我只有这条命 ”。(家) B 1819年 11月中旬,在欧也妮生日上
3、,德格拉桑的儿子阿道夫给欧也妮带来了索漠城罕见的鲜花;特篷风送给欧也妮一个在上面用哥特体缩写欧也妮名字的针线盒。 (欧也妮葛朗台 ) C韩孟翔临阵倒戈,把吴荪甫他们的计划暗地里向赵伯韬报告,这一点已经让吴荪甫眼冒黑星,再听到公债开盘又涨了的消息,吴荪甫终于承受不住,晕倒在交易所。(子夜) D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做过不少荒唐事:从同事手里把一个法国女人夺过来,和同事们挥霍、赌博花了很多钱,他还把大片土地分发给农民。亲戚们不断责难和讥笑他,他的母亲为此伤心欲绝。 (复活 ) E、爱斯梅拉达自从被弗比斯搭救后,心里就爱慕着他,用两个月的心血训练小山羊,教会了小山羊拼字母 “弗比斯 ”, 弗比斯从山羊加里
4、的魔术里看出了少女对自己的爱慕,就约她在旅店幽会。(巴黎圣母院) 答案: B、 D 试题分析: B项 德格拉桑的儿子阿道夫送给欧也妮针线盒,特篷风送给欧也妮鲜花。 D项 从同事手里把一个法国女人夺过来,和同 事们挥霍、赌博花了很多钱 ”这样的荒唐事得到了亲戚们的褒扬和肯定;而 “把大片土地分发给农民 ”却遭到了亲戚们不断责难和讥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证 明 耕 堂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勾当就是这样,
5、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 同嘛。 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老周的心情也很不平静。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前 “下海热 ”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 “奥迪 ”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 “进步 ”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 “进步 ”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
6、是老地方 农家菜馆。 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 我。我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坐好,奥迪便缓缓驶出县政府的大门。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老周说: “肯定是交通事故。 ” 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 我说: “老周,别管闲事! ” 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 “不管不行,弄不好有生命危险。 ” 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
7、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像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 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 “老人家,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 ” 老人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老人的手有些颤 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 “证明 ”上去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一个声音说: “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
8、? ” 又一个声音说: “快点吧,出了人命谁负责? ” 还有一个声音说: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 ” 老周一声不吭。我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 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 “怎么回事儿? ” 老周把前后经过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
9、“证明 ”拿出来给他看。皮夹克低着头看了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字: “那就,谢谢啦! ”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 “走,我们 到富丽华大酒店,一醉方休! ” 富丽华大酒店是本地最高档的酒店,我和老周还从来没有一起去过呢。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老周先把 “奥迪 ”开回了家,然后我们打车奔向富丽华大酒店。看老周的架势,真的要一醉方休了。 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
10、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小说开头作者不厌其烦地对县政府和国税局的这条路的介绍看似闲笔,实则交代了环境,为下文这条路车祸的发生埋下伏笔,不是赘述。 B “我 ”与老周的身份、关系及不同境况 的介绍在文中起到铺垫的作用, “进步 ”一词似乎不仅仅只是体现在经济上,在其他方面也有 “进步 ”。 C在车祸发生后, “我 ”和老周的表现迥然不同,揭示出了 “我 ”与周围的 “看客 ”共同的心理,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袖手旁观说风凉话。 D小说第六段中 “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交代了社会环境和大
11、众的普遍心理,也为 “证明书 ”的拟写做了解释。 E小说语言精当、详略有致。其中,对 “皮夹克 ”的描写虽然很简略,但运用了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令 “我 ”非常不满的人物 形象。 【小题 2】有些读者认为老周这人物,让人感觉 “很有温度 ”。请结合文本,对老周的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4分) 答:_ _ 【小题 3】小说以 “我很纳闷,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为 结尾,让人有点不解。请结合全文,探究一下老周兴奋的缘由及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6分) 答:_ _ _ 答案: 【小题 1】 C、 E 【小题 2】 重情义,热心助人,有社会责任感。如当看到一群人围着受伤的老人却无
12、动于衷时,老周果断地施以援手; 理智冷静,善于保护自己。如老周在紧急慌乱的情景下,坚持让老人在 “证明 ”上签字,以保证老周自己的利益。 【小题 3】 老周兴奋的原因是既成功地解救了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不受到任何 “牵连 ”,成功地保护了自己,可谓全身而退。( 2分) 作者独具匠心用老周的兴奋,反衬出 “皮夹克 ”沮丧和失望,含蓄 地鞭笞 “皮夹克 ”这类不懂感恩、自私自利的市井小人。( 2分) 这个结尾揭示了更深刻的社会主题,发人警醒: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不是就只能当 “看客 ”;如何在做好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很好地保护自己。(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项中 “我 ”与周围的
13、“看客 ”是不一样的, “我 ”并没有袖手旁观, “我们把老人送到医院 ”; E项错在心理描写, “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 ”、 “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都是 “我 ”的猜测,不属于心理描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对老周的 性格形象进行概括和分析,其中,概括较为容易,但必须稍作结合文本内容稍作分析。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和事件入手,如果有侧面烘托的话,还要从次要人物或事件入手。本文中重要的事件就是老周救助老人的事。分析时要紧扣这一情节。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14、 3】 试题分析:题目中要求针对结尾进行探究,包含两个问题。首先,必须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为 “老周 ”那时的心态进行分析;其次,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既考查文本解读的能力,又与时代脉搏相呼应;对创作背景和创作意 图的探究,言之有理且能自圆其说即可,但不能游离于作品主题之外。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 我眼中的刘文典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
15、,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 -吃 -仙 -桃 -一口,不 -吃 -烂 -杏 -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 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 “蓼汀花溆 ”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 一次,他
16、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 “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 ”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
17、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 “十二万分 ”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 ,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
18、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 “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 后来安徽 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 “叔雅 ”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刘称蒋为 “先生 ”而不称 “主席 ”,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
19、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 “治学不严 ”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 (本文选自徐 百柯民国那些人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 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 “先生 ”而不称 “主席 ”,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B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
20、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 “魏晋风度 ”。 C 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D 刘文典之所以有 “活庄子 ”的美誉, 主要是因为他潜心研究庄子并有所得;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 D 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作者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E刘文典之所以有 “活庄子 ”的美誉,主要是因为他潜心研究庄子并有所得;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 【小题 2】依据文本,刘文典的 “狂 ”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 4分) 答: 【小题 3】刘文典 “大学不
21、是衙门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结合文本,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 C、 D 【小题 2】 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课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 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 “仙桃一口 ”;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 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去 “训话 ”;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 (答出 2点、任举一例即可) 【小题 3】(第一问)大学是做学问的文化
22、殿堂,是知识精英谈经论道的地方,是教师们教书育人 、塑造灵魂的地方。大学不应为政治权力服务,不应成为车马喧嚣、迎来送往之地。 (第二问)可从学术独立、治学氛围、教师的个性和才华等方面谈,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又能结合文本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述不当、条理不清者酌情扣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项涉及的原文为 “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 ”,这并不代表“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本项属于无中生有; D项 “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没有心理描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本文总共写了四件事来证明刘 文典 “狷介狂人
23、”的特点。这几件事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讲学,做学问时的 “狂 ”,比如讲红楼梦时自称 “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 ”讲月赋时,将课堂放到室外,时间放在晚上。自称中国只有庄周和他才懂得庄子。第二类是对待权贵的 “狂 ”,如傲慢地对待蒋介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要首先要了解 “衙门 ”的特点。 “衙门 ”作为政府部分,等级森严,规章制度多,官僚气息浓等。所以 “大学不是衙门 ”暗含了大学追求的是自 由,是平等,所以不应像 “衙门 ”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解答第二问时也要从 “平
24、等 ”“学术 ”“自由 ”等方面来谈。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现代碑学的建设与可能 碑和碑学是两个概念。碑是书法的一种存在形态,而碑学则是关于碑的理论学说或背的学问。碑的历史可以上溯于秦石鼓及秦诸石刻。汉、魏、北朝、唐无疑是碑的大兴时代。碑学的兴起可追溯于宋欧阳修集古录。它虽不全言碑,但其大量收集记录各种碑刻古物,为就单纯的金石之发展研究开了先河。赵明诚金 石录则是其滋润下诞生的杰出结果。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碑学兴起。在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有学术著作成就,而且在创作上,苏轼撇捺舒展结字紧结,明显有受北碑的影响;黄
25、庭坚则孜孜于瘗鹤铭,造就了其长枪大戟的行楷书艺。碑学的再次复兴即清代碑学,随着清代文人对碑拓片的大量掌握,提出了唯北碑或魏碑独尊。清代碑学达到了彻底地推翻帖学一统局面,使北碑获得了全面解放。 但实际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积极和消极作用交织。 晋唐书法是由名家递相传承而成的,它的发展传延,有着极大的崇祖宗法特征 ,书法的传承寄希望于书斋经典秘本或得道名师的真传。清代碑学的贡献就在于文人书家们在这一狭隘的师法传承体系之外,寻找到了一个更加阔大的书法师法、取法视界和领域。这不仅打破了书法的师法传统,而且在审美取向、笔墨图式、风格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清代碑学是中国书
26、法史上的一场自我解放运动,文人书家们以其理性的眼光、思考与实践终结了文人书法一统天下的书法传承史,而为碑帖二元,或以碑为主的书坛局面。 当代碑学是否可以重建、或发展?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着眼点的转换。清代碑学是将书体风格或字体风格作为研习目标的,而当代书 法审美的着眼点更注重以作品为单元的视觉效果。第二,在资源上,当代碑学的发现数量远超清代不知多少倍。清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中也不过记载了四百块左右。而当代全国各地所可见碑当有数万块。碑刻的年代、形制、风格、类别多种多样,建立书法碑刻文献学也是迫在眉间。第三,清代碑学是以碑帖为对立,或主或次的理论思维。当代碑学应该科学地将二者视为历史时期、书
27、写场合、书体风格相互补充的不同类型。 总之建立总书法学之下的分支学科,是现代碑学复兴和发展的必然方向。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碑是书 法的一种存在形态,兴盛时期在汉魏北朝及唐,北碑或魏碑被清代碑学推崇。 B碑学的第一次复兴在宋代,赵明成的金石录和黄庭坚的瘗鹤铭都是其中优秀的学术著作。 C晋唐书法由名家递相传承,过于注重书斋经典秘本或名师的真传,它的发展传承容易受局限。 D当代碑学资源远远超过清代,碑刻的年代、形制、风格、类别多种多样,建立碑刻文献学,是实现碑学复兴的当务之急。 【小题 2】清代碑学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两个极端指什么?( 3
28、分) 答: 【小题 3】请简要概述清代碑学的意义。( 3分) 答: 答案 : 【小题 1】 B 【小题 2】一个极端是清代之前帖学一统局面( 1分);另一个极端是清代碑学碑帖对立(或者帖碑二元)( 1分),或以碑为主( 1分)。 【小题 3】清代碑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场自我解放运动( 1分),它打破了书法的师法传统,使书法在审美取向、笔墨图式、风格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1分),终结了文人书法一统天下的书法传承史,开碑帖对立(或者帖碑二元),或以碑为主的书坛局面( 1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赵明成的金石录是学术著作。瘗鹤铭体现的是黄庭坚的书法风格,不是学术著作。原文
29、“在这一历史时期, 不仅有学术著作成就,而且在创作上, 苏轼撇捺舒展结字紧结,明显有受北碑的影响;黄庭坚则孜孜于瘗鹤铭,造就了其长枪大戟的行楷书艺。 ”中 “不仅 而且 ” 有句意提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本题不难,只要找到上下文的相关信息分析即可。原文 “清代碑学达到了彻底地推翻帖学一统局面,使北碑获得了全面解放 ”即是解答本题的信息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主要信息源 “清代碑学达到了彻底地推翻帖学 一统局面,使北碑获得了全面解放。 ” “清代碑学的贡献就在于文人书家
30、们在这一狭隘的师法传承体系之外,寻找到了一个更加阔大的书法师法、取法视界和领域。这不仅打破了书法的师法传统,而且在审美取向、笔墨图式、风格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清代碑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场自我解放运动,文人书家们以其理性的眼光、思考与实践终结了文人书法一统天下的书法传承史,而为碑帖二元,或以碑为主的书坛局面。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 曰: “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 宪问 ) 桀溺 曰: “滔滔 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
31、也 ,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微子 )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 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 子张 ) 注 晨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 桀溺:楚国隐者。 滔滔,比喻天下纷乱的样子。 而:通 “尔 ”,指子路;辟人之士:指孔子。 多,只是。 【小题 1】请分别概括晨门和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3分 ) 答: _ 【小题 2】子贡以日月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3分 )
32、答: _ 答案: 【小题 1】 (1)(3 分 ) 晨门认为,孔子明知处境艰难,仍然不屈不挠,积极入世; 桀溺认为,孔子奔波游说各国,没有能力改变混乱的社会现状。 (每点 1分,表达通顺 1分 ) 【小题 2】 (2)(3分 ) 日月比喻孔子,说明孔子崇高伟大,不可超越。 用人们无法遮盖损害日月光辉的事实,说明了不自量力的人诋毁孔子,并无损于孔子崇高光明的形象。 (每点 1分,表达通顺 1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答题时,应先找出原文的对应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转述。第一问较简单,只要将 “知其不可而为之 ”转述为自己的话即可;第二问要根据 “辟世之士 ”的含义,推 断出孔子被称为 “
33、辟人之士 ”的原因是诸侯不采纳孔子的政见,孔子被迫周游列国,最后再推导出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考生答题时,首先要细读文本,找出比喻的相似点是 “无得而逾 ”, “何伤 ”(不可能伤害 ),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 “从哪里来? ”子路说: “从孔子那里来。 ”看门的人说: “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 桀溺 说: “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
34、,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 ”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 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 “(这样做 )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 不自量力而已。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5分)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 ,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
35、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 于 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 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 长 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 被 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 贾
36、 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 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 于 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 劝 农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 注释: 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 旨:味美。 服役者:劳作的人。 渫:流通。 【小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养孤 长 幼在其中长:成年人 B尚复
37、被 水旱之灾被:遭受 C有者半 贾 而卖贾:通 “价 ”,价格 D三曰 劝 农功。劝:鼓励 【小题 2】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 “贵粟之道 ”的一组是( )( 3分) 薄赋敛,广畜积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 使民以粟为赏罚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朝令而暮当具 A B C D 【小题 3】下列叙述, 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2分) A作者在文中告诫统治者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醒国家要重视积蓄粮食,这样人民才能生活安定,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B作者指出,人民无粮则饥,无衣则寒,人民若处于饥寒之中,慈母也不能保有其子,统治者更是不可能保有其民。 C作者陈述了当时农民
38、勤苦而艰难的生活,借此含蓄地向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D文中提出 “贵粟 ”是让人民重视农业的根本途径,文中提出的 “贵粟 ”途径包括富人纳粮封爵、减轻贫民赋税等方式。 【小题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6分)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3分)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1)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关键词:人情、再)( 3分) ( 2) 提高粮食地位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关键词:贵、道)( 3
39、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长:养育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原文是要使百姓 “务农 ”,就要 “贵粟 ”。 指从富人那里拿粮食给政府,那么就减轻了穷人的赋税,不是 “贵粟 ”。 指政府向百姓强行征收赋税。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减轻 贫民赋税不是 “贵粟 ”的方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 1)人情:人之常情。再:两(顿饭)寒:受冻。( 2)贵:使 贵, 意译为 “提高 ”。道:办法。以 为 :把 当作
40、。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 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
41、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现在农夫中的五口之家,家里可以参加劳作的不少于二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不超过百亩,百亩的收成,不超过百石。他们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署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又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农业收入中开支。农民如此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 府又要急征暴敛,随时摊派,早晨发命令,晚上就要交纳。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完税;没有粮食的人
42、,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妻子儿女来还债的事情。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 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
43、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 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 :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指李白因入永王李 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 叛逆之罪,该杀。 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小题 1】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 3分) 【小题 2】杜甫和李白有着深厚的友情,听到李白获释,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思想感
44、情。( 3 分) 答案: 【小题 1】 对比手法。( 1分)通过 “皆欲杀 ”和 “独怜才 ”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 “世人 ”态度的对立( 1分),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 1分) 对比手法。( 1分)李白敏捷的诗才和飘零天涯的遭遇,形成鲜明的 对比。( 1分)突出了杜甫对李白的哀怜。( 1分) 直抒胸臆。( 1分)杜甫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直说 “不见 ”、 “哀 ”、“怜才 ”,情真意切,质朴自然( 1分),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 1分) 【小题 2】 (2) 对好友的挂念, 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 希望好友
45、相聚。 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每点 1分,任答三点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首先,颔联用了一个 “反对 ”,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 “世人 ”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 一案,李白 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 “乱臣贼子 ”李白处以极刑。这里 “皆欲杀 ”和 “独怜才 ”,突出表现了杜甫与 “世人 ”态度的对立。 “怜 ”承上 “哀 ”而来, “怜才 ”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其次,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另外
46、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本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 了律诗的表现力。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 ”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 “久 ”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真可 ”两字修饰 “哀 ”,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诗意承上 “飘零 ”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 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