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重庆市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1852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重庆市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届重庆市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届重庆市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届重庆市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届重庆市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重庆市一中高三 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原创)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模 棱 两可( lng)冰 雹 ( bo)苇编三绝笑眯眯 B一 哄 ( hng)而散 档 ( dng)案难以起齿影碟机 C倾箱倒 箧 ( qi) 歃 ( sh)血迫不急待附骥尾 D左支右 绌 ( ch)肯 綮 ( qng)含怡弄孙大姆指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

2、除法进行筛选。 B项一哄( hng)而散 档( dng)案 难以启齿 A 模棱( lng)两可 韦编三绝 C 迫不及待 D 含饴弄孙 大拇指。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原创)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本来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 改去,反而改得 不三不四 。 B近年来,重庆周边地区开发了不少特色鲜明的避暑景点,每当高温酷暑来临,市民们纷纷前往,有的小区几乎 十室九空 。 C在民进党和台联党 “立委 ”全数缺席的情况下,由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 题名 的颜大和将出任 “检察总长 ”。 D为了加强学校教师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3、平,校方决定 启用 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来指导教学工作。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B十室九空指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C处应该用 “提名 ” D处应该用 “起用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原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兰州自来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自流沟附近的中石油兰州石化曾发生泄漏事故致一些渣油和消防污水渗入地下造成的。 B据英国镜报 4月 13日报道,英国利物浦市近来惊现长达 60厘

4、米的巨大老鼠,甚至对鼠药免疫。 C尽管京沪等一线城市在职干部都强调自己收入并不高,但在中西部一些地方公务员看来,其收入已高于当地同等级别干部。 D自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促使欧盟和美国不断寻求有效制裁俄罗斯的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原因是 ”和 “造成的 ”句式杂糅; B偷换主语, “甚至对鼠药免疫 ”与前句主语不一致; D后一句缺少主语。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原创)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B国家食药

5、监局官网特别挂出了消炎利胆片说明书修订要求,指出“本品中苦木有小毒,不宜久服;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黄疸、上腹痛等症加重时应及时请外科医生诊治 ”。 C我们都知道,说话是一门学问,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如何使别人听取你的意见?更是一种奇妙的艺术。 D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如此洋溢人文情怀、如此 “接地气 ”的文字,出现在历来 “公报式 ”的中央重要会议报道中,给 2013年的岁末注入了一种特别的温暖。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两处问号改为逗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现行金融制度

6、已经严重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到了必须加以改革的地步。但是,如果进行改革就势必破坏商业银行的固化利益,导致地方政府与银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强烈反弹。客观上,中央政府需要一个体制外第三方力量作为金融改革开 路先锋,或者说需要一股避免正面强攻的迂回包抄奇兵,余额宝应运而生。一开始,余额宝是一种旧金融中介们还没有充分认识的新事物,因此在余额宝出现初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给余额宝提供了迅速壮大的机会。随着余额宝规模日益庞大,商业银行才感受到切肤之痛,开始组织反击。有人攻击余额宝导致货币市场资金短缺,危害国家经济安全,以耸人听闻的 “吸血鬼 ”概念加以妖魔化,并强烈要求政府取缔余额宝,急于置之死地而后快。

7、那么余额宝的本质是什么?其搅动中国金融一潭死水的力量从何而来? 就产品自身而言,余额宝的本质就是以互联网为交易渠道的新 型金融中介。它是一个把金融商品生产者和金融商品消费者高效聚合在一起的互联网中介服务商。 这类互联网中介服务商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秉持 “薄利多销 ”的经营理念,力求以低利润率的高水平服务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有的甚至以初期无利润的高水平服务获得市场占有率,待人气爆棚之后才逐渐开始尝试收费服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互联网企业一开始就处于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善待客户是互联网企业求生存的基础和前提。 但互联网技术、高收益率和 “薄利多销 ”理念只是余额宝成功的基础条件,而不是其获

8、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金融产品成功的关键是 信用。无论债券、股票、基金乃至房地产和收藏品,金融产品和类金融产品的价格归根结底取决于产品的信用,即产品向消费者履行保值增值承诺的能力,这决定着消费者是否购买以及愿意以什么价格购买,就像相信房价涨幅大于资金利率的投资者才会购买房屋。 余额宝成功的关键因素来自阿里巴巴集团乃至马云个人的实力作为信用背书,再加上名企名人的新闻宣传效应形成的信用度提升,正因为很多人通过新闻了解到余额宝并相信自己的财富能够得到保值增值,才会趋之若鹜。这与传统商业银行借助国家信用达到高信用度如出一辙。 商业银行贷款行为在余额宝冲击之下 变得相对趋于良性,开始降低利率贷款给经济效益

9、优秀的企业,而对高风险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收紧信贷,这对于控制地方债务危机和房地产泡沫是有益的。当然,商业银行正常化必然意味着暴利的消失,但这却是中国经济的福音。 因为余额宝及其蜂拥而出的追随者已经打破了银行固有的格局,形成了日益壮大的第三方力量,甚至迫使银行自己也纷纷推出各类余额宝。但正因为有银行获利者的强烈反弹,监管层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管制,以平衡体制内外力量,因此就有了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的政策。虽然其中拿捏并不一定得当,但监管层始终 会追求改革与稳定并重的方针。 其实,银行可以和余额宝形成一种正常的竞争关系。因为储户存款去向不仅仅取决于利率高低,还取决于可靠性。

10、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私营企业,仍然具有信用优势,当下的许多中国人就因为担心余额宝们的资金安全问题而宁愿把钱存在年利率 0 35%的活期存款里。 正因如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在 2014年全国 “两会 ”期间不失时机地宣布存款利率管制放开在望。可想而知,一旦存款利率管制放开 ,银行存款利率上升 ,余额宝的发展势头就将受到遏制,对银行的威胁程度就会下降,市场竞争态势将趋于阶段性均衡。 (黄人天余额宝 有利于金融体系正常化,有删减) 【小题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 “余额宝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额宝的出现不但使得地方政府强烈反弹,更引起了商业银行的恐慌。 B余额宝的成功,建立在

11、互联网技术、高收益率和 “薄利多销 ”理念的基础上。 C老百姓对余额宝的追捧,在很大程度上是信任阿里巴巴集团以及马云的个人实力。 D余额宝的资金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一大障碍。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 ) A余额宝的出现,促使金融产品更加多样化。 B余额宝兴起初期,旧的金融中介对它重视度不够。 C商业银行和余额宝之间的竞争势必水火不容。 D相关部门将制定金融政策对市场竞争进行调控。 【小题 3】余额宝作为 “搅局者 ”激活了金融市场这一潭死水,请结合历史或现实,举例谈谈你对这类 “搅局者 ”的认识。( 5分) 答案:_。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12、】 C 【小题 3】 可举例线上商务,如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刺激了实体商业网上门店的成立,如网上国美,苏宁等;移动、电信及联通三大家对中国电信行业的垄断,需要搅局者,如 QQ语音、飞信、微信等的存在;朱清时创办南科大,打破现行高校体制,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行政化等等。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没有递进关系。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最后一段的信息,央行的政策调整,会让市场竞争态势趋于阶段性均衡。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 究题,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观点加分析。要结合对文

13、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 题。 可以预约的雪 林清玄 (1)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2)如今,东部山谷的野百合,因为山地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可再得,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唯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3)他说: “就像住在北国的 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 ” (4)我答应了朋友的邀约,想到两年前我们也曾经在凉风初起的秋天,与一些朋友到阳明山

14、看菅芒花。 (5)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6)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 (7)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 (8)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 (9)约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过单身汉无拘无束的生活。 (10)我呢!最慈爱的妈妈 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 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 (11)才短短的两年,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转的时间了,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呀!即使是最无感冷

15、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12)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或者不变是正常的? (13)那围绕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的,即使看起来不动的青山,也是随着季节在流变的。我们在心灵深处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变,可是在生活中又习惯于安逸不变,这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14)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 这是对于生命 “常 ”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里,我们逐渐看见隐藏在 “常 ”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 “变 ”的眼睛。 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

16、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只是随风波浮沉。 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15)我们可以预约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开,但我们怎能预约菅芒花开时,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呢? (16)我们也许可以预 约得更远,例如来生的会面,但我们如何确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相约的精魂呢? (17)在我们的生命旅途,都曾有过开同学会的经历,也曾有过与十年、二十年不见的朋友不期而遇的经历。当我们在两相凝望之时常会大为震惊,因为变化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预期。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 (18)思绪随着茫然跌落

17、,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 (19)可是我也随 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20)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 “常 ”与 “变 ”,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忧。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 (21)当然,因缘的 “常 ”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 “变 ”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

18、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 得欣赏了。 (22)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保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菅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迭,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 【小题 1】请结合文意,概括文中 “常 ”与 “变 ”的内涵。( 2分) 答: _ _ 【小题 2】请简要赏析文中第 14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4分) 答: _ _ 【小题 3】本文内容不是写雪,为什么以 “

19、可以预约的雪 ”为题?( 6分) 答: _ _ 【小题 4】请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4分) 答: _ 【小题 5】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 “常 ”与 “变 ”?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经历, 评价作者观点。( 7分) 答: _ 答案: 【小题 1】 “常 ”,指的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一种理想的恒常生活状态。 “变 ”,指的是人们在生命历程中不愿面对的种种变化。 【小题 2】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浮木、把人生中的机缘际遇比作巨浪风波,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力量巨大的机缘际遇面前,生命无力孤弱、只能任凭命运摆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化无常、生命渺小无奈的认识(

20、“因缘不可思议,生命的大 部分不可预约 ”的观点)。(手法 2分,内容效果 2分,共 4分) 【小题 3】 (1)文题中 “可以预约的雪 ”意指秋天的菅芒花,文章内容也是写由朋友预约看菅芒花而引发的人生感悟,虽然没有写雪,但 “菅芒花 ”和 “雪 ”都有 “可以预约 ”、可与人的主观期许愿望达成一致的相似点。 (2)与人生的 “不可预约 ”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人生的变化无常,更能凸显文章主体内容。 (3)“可以预约的雪 ”别致而富有诗意,与文章清新雅致的风格一致,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4】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层层深入展开写作,由生活小事, 引发关于人生课题

21、的深层思考,最后阐释精到的人生哲理。先写友人邀我看花,花如约而至,人却变迁离散;继而引发我对人生中常与变关系的思考;最后阐明我面对常与变的豁达积极人生态度。(总体概述 1 分,具体分述每点 1 分,共 4 分) 【小题 5】 作者观点:( 1)悯恕之心,要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 ( 2)欣赏之心,要善于发现体味变化中的美丽。 ( 3)希望之心,要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点 1分, 3分) 联系自身生活经历或阅读经历( 2分)评价作者观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 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

22、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 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

23、道考查文章结构和思路的题目,其行文思路也可以按照起承转合的四个步骤来进行概括。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圆其说,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悟,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小题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

24、,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 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 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 : 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 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 !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

25、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 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 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 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 “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 ”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岂恶乎? “然则焚稿者非欤 ”曰:焚稿者谁欤 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 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 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或曰: “造辟 而言,诡辞而出 ”,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

26、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 !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 ,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选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 “欧苏古文派 ”,有删改) 注释: 亮:同 “谅 ”,忠信。 辟 :君主、国君。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则思唐之所以 治 治:太平 B而始 恨 郑公不在世恨:遗憾 C成区区之小 让 让:礼让 D非其史之 遗 遗:赠送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其 渊源皆出于此也 其 皆出于此乎? B夫君之使臣, 与 臣之事君者何失其所 与 ,不知 C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 以 其书可见也愿 以 十

27、五城请易璧 D造辟 而 言,诡辞而出吾尝终日 而 思矣 【小题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立论明确,并以史实为证反复论说了什么是真正的 “治国 ”之道。作者指出 “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 ”,太宗能纳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B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论题进行了阐述,既列举了魏征、伊尹、周公等人作为正面例证,亦举了桀、纣等君王作为反面例证;既从为臣的角度谈进谏,亦从君王的角度谈纳谏。 C春秋记史的原则是替君主、父母、贤德的人掩饰、隐瞒他们不好的行为,这种记史的方法,被称为 “春秋笔法 ”。大臣焚烧自己谏稿的行为是符合 “春秋笔法 ”的精神的。 D作者赞扬了魏征,

28、并明确提出了公开诤谏内容以 “告万世 ”的主张,这种行为无疑是正确的,但客观上将会暴露封建帝王的缺点与过错,这在当时无疑要担当一定的政治风险。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3分) 答: _- 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 欤 ( 4分) 答: _ 【小题 5】(原创)用斜线( /)给下面一段文言文划线处断句( 3分)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 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菜根谭)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

29、题 3】 C 【小题 4】 答案:用诚信来要求自己,侍奉君主,并且不欺骗万世的人就是郑公啊!(持,不欺乎万世,判断句各 1分) 答案:而(让后世人)必然认定那过错通常在君主身上,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自己身上,这哪里说得上是爱护他们的君主呢?(前两个分句各 1分,“岂 欤 ” 1分,倒装 1分) 【小题 5】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 前人云 /不复知有我 /安知物为贵 /又云 /知身不是我 /烦恼更何侵 /真破的之言也。(菜根谭)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遗:遗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0、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语气助词,表 示揣测。 B连词,和、同 /动词,结交 C连词,因为 /介词,用、拿。 D连词,表顺承关系 /连词,表修饰关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C对于 “春秋笔法 ”的说法与作者的观点相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

31、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喜逢这个好时代,他们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这样的啊。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太平,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 不上太宗,根本原因大概都在这里吧。能够知道魏郑公有谏诤的事情,是因为他的奏章还保存

32、在。 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原则是什么呢?只是极其公正罢了。极其公正的原则,不是不许别人讲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博取小信来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是不可以做的事。还有更不可以做的事: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作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失掉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认为前代没有诤谏的情况。这就开启了惰怠和忌讳进谏风气的先河。唐太宗晚年,许多大臣明知这层 意思,但不进言,致使他越来越不明白治理天下的失误,后来出现辽东败亡的情况,才开始遗憾魏征不在世了,不曾知道他后悔的念头是从无人进谏而引发的。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

33、呢!伊尹、周公恳切率直地规劝他们的君主,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他们的谏词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能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这些国君的败 亡,原来是他们的臣下的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来。这不是史官的遗漏,而是当时的大臣不敢进谏才这样的。那么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来,这是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更加昭然于后世的原因。 有人说: “春秋记史的原则是替君主、父母、贤德的人掩饰隐瞒过错。 ”与此正好相反。春秋里所

34、掩饰、隐瞒的都是不好的行为,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不好的行为呢?又说: “既然这样,那么,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 ”我说: “焚稿的人是谁呢?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博取小信的人干的。那事情又不对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作掩饰君主过错的方法,而让后世去 传扬这件事,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奏章的正确与否,而(让后世人)必然认定那过错通常在君主,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自己身上,这哪里说得上是爱他们的君主呢? ” 又有人说: “到君主面前说的话,出来不把实话告诉别人 ”,与此不同。我说:这不是圣人说过的话。即使万一有这样的理论,也是说君臣之间,议论的时候,不想对当时的人泄漏他们的话语罢了,哪里是想杜绝

35、告诉万世的人呢? 唉!用真实信诚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对万世不欺瞒的人,就是郑公啊!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7分 )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 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 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 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小题 1】简析颔联中 “犹 ”“自 ”两字的表达效果。 (4分 ) 答: _ _ 【小题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 (3分 ) 答: _ _ 答案: 【小题 1】 “犹 ”“自 ”分别是 “仍然、尚且 ”和 “依然、依旧 ”的意思

36、, “云犹冻 ”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天色的阴沉, “浪自生 ”显示了水势汹涌、旅途艰辛,共同衬托出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字的本义、语 境义各 1分,表达思想感情 2分,共 4分) 【小题 2】此处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通过叙述船工捕得鲤鱼,诗人期盼发现家书急令烹鱼一事,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揭示思想感情 2分,指明手法 “用典 ”并简析 2分,共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

37、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船工在行舟途中捕得鲤鱼是很平 常的事 ,诗歌的妙处是在于诗人在“鲤 ”前加了 “南来 ”二字 ,认为鱼是从家乡来的;然后借用这习见之事 ,通过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的典故 ,抒发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事借得巧 ,典故用得巧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急迫心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 8个字。( 4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 。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

38、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 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 。 有这样一种说法, “微信 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 100万粉丝 ”。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 。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 “米聊 ”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 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答案: 第一,语音发送便捷(原答案:语音的快捷性) 第二,用户真实私密有用(原答案:用户的真实性) 第三,功能更实用(原答案:功能的实用性)(每点 1分,全对 4分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压缩类试题,概括的是事物的特

39、点,此类试题一般要抓住对事物特点介绍的说明性或评价的议论性的关键语句或词语来压缩概括。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前后的语意连贯。( 4分) 每到岁末年初,心中就会升起一种惆怅。中国人过年总是图个热闹,那热闹 使我倍感寂寞, 对我而言,过年无非意味着又一段生命的日子永远流失了,而在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之中,这件最重要的事情遭到了一致的忽略。我 觉得我的旧岁如同一个逝者,我必须远避尘嚣,独自来追悼它, 便是对逝者的亵渎。 答案:反而(转折关系);因为;甚至(递进关系);否则。 (每处 1分,共 4分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意连贯类的语言应用

40、题目,这类题目应该按照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选用合适的关联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丰子恺漫画跌一跤,且坐坐,回答问题。 (4分 ) ( 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2分 ) 答: ( 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2分 ) 答: 答案: ( 1)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行李)和雨伞放在旁边( 1分), 漫画上角题写 “跌一交,且坐坐 ”等字( 1分)。 ( 2)示例:生活中遇到挫折后( 1分),应该从容淡定( 1分)。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

41、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 “要素 ”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 “要素 ”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 “要素 ”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 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

42、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 “眼睛 ”;而这个 “画眼 ”,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 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 抓住内容要点; 确定结构顺序; 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 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 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

43、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名篇空缺处。( 6分) ( 1)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周瑜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曹操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_,横槊赋诗 ”。 ( 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 “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委婉讽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人的覆辙。 ( 4)兰亭集序第四自然段以 “ , ”,批评

44、当时士大夫,表现了王羲之否定人生虚幻的思想观点。 答案: ( 1)酾酒临江 ( 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4)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 “逃离城市 ”。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 “山顶风光真美,极目

45、远望,莽莽苍苍 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无人逃脱 企业高管们本想 “逃离城市 ”,享受片刻孤独,体会禅宗所谓 “独坐大雄峰 ”的世间稀奇事 但结果却是雪峰也无法给予一点点。寂寞,他们最终无人逃脱。【开头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独坐大雄峰 ”,形象,生动,别致,新颖。】 这正像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说: “离群索居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灵。 ”而在之后的论证中,作者自己也完全摒弃了成为神灵的可能性。于是离群索居就注定只能成为野兽。哲学家在笔下转了几个弯,最终得了理论 人不能离群索居,不能孤独。【亚氏的理论,在这里使用,很好,妥当。】 这个结论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