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1879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 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 _,类似于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他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他曾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为一组,中心是

2、 “兴趣 ”。 为一组,中心是 “完善自己 ”。 为一组,中心是 “真才实学 ”。通过 “他主张 ”“他还主张 ”,确定顺序为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 不正确 的两项是 (5分 )( ) A孙策怒斩于吉道人后,病情日益加重。临死前,他取印绶授予孙权,并嘱咐说: “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三国演义 ) B众人在芦雪庵依题作即景联句,宝玉因联句最少而被罚酒。宝玉喝得酩酊大醉,误入栊翠庵妙玉处,折下了庵中一枝二尺多高的红梅。 (红楼梦 ) C吴荪甫在老家双桥镇建设 “双桥王国 ”的幻想,因农民暴动而破灭。吴荪甫随后与他人合作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继续做着实业救国的

3、美梦。 (子夜 ) D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堂弟后,很担心被父亲知道。后来,她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面对父亲的逼问,她反唇相讥。 (欧也妮 葛朗台 ) E在临刑忏悔仪式上,弗罗洛无意中望见了远处阳台上的弗比斯,便咬牙切齿地对爱斯梅拉达说: “得啦,你死吧!谁也别想得到你。 ”(巴黎圣母院 ) 答案: BD 试题分析: B应为 “众人认为要罚得又雅又有趣,李纨便要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取枝梅来。宝玉喝过热酒,独自一人前去取回来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 ”。D. “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 ”应为 “从爱情中汲取勇气 ”; “反唇相讥 ”应为 “一声不吭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4、吉祥 ”中的理想与现实 李 娜 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其中,最具实用性、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 “吉祥图案 ”。 “吉祥图案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日趋完善,其内容丰富繁博,表现形式多样,包含了先人精神与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不重 “写实 ”重 “传神 ”,不重 “再现 ”重 “表现 ”,其 “物我同一 ”的审美观念,是中国文化和哲学观念的根本体现。 形式上, “吉祥图案 ”一方面取 “谐音 ”,组成吉祥的词汇;一方面以图形寓意、因物寓意,物吉图祥,情景一体,主题鲜明突出。简洁凝练的艺术语言,巧妙的构思,独具匠心的组合,大胆的夸张取舍,象征

5、性的表现手法,加之明快强烈的 色彩,使吉祥图案呈现出别致的装饰风格,给人以尽善尽美的艺术感受和心灵慰藉。 吉祥图案还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至善至美的愿望。例如古人习惯凭云色察凶吉,五彩缤纷为祥云,黑云翻滚为恶云。在装饰上多以祥云来表现。云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重要装饰纹样,不仅形象丰富多样,形态优美饱满,更具有中国图案特有的意境美。 此外,吉祥图案不仅表明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祈盼,同时寓意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艰苦努力、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 及不屈的决心和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即使吉祥主

6、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它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例如,龙、凤、麒麟等虚拟的 “神物 ”形象和纹样,是先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由于遭受疾病、自然灾害、异邦或猛兽的侵袭,为了求得安稳平和的生活,渴望有一种保护神能驱灾避邪、安邦抚民而产生的。其造型大多集中了不同动物的特征,经过组合而成。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部落之间的互相吞并, “神物 ”纹图也随之改变或逐渐完善。 凝聚着中华儿女智慧的吉祥图案,今天依然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现代生活中,无论是重大 的节日、盛大的庆典,还是普通的祭祀、婚丧嫁娶等,都可以看到吉祥图案的影子。对于当今的艺术设计领域来说,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深入研

7、究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内涵所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 ) 【小题 1】下列关于 “吉祥图案 ”的理解,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受众群体广泛,是最具实用性、流传范围最广的传统纹样图案。 B物吉图祥、构思巧妙,对研究传统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C源于先人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历史悠久,至今仍在使用。 D作为一种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已是当今艺术设计的主流。 【小题 2】文章题为 “吉祥 ”中的理想与现实, “理想 ”和 “现实 ”各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 ) 答:_ _ _ _ _ _ 【小题 3】请简要分析 “祥云图案 ”是如何体现 “物我同一

8、”这一审美观念的。 (3分 ) 答:_ _ _ _ _ _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理想 ”是指人们追求幸福未来的美好愿望。 (1分 )“现实 ”是指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识、改变。 (2分 ) 【小题 3】色彩缤纷、形态优美饱满的 “云 ”是 “物 ”,是客观的, (1分 )“祥 ”是“我 ”(人们 )的美好愿望,是主观的; (1分 )“祥云图案 ”则是主观愿望和客观之物的融合,这就体现了 “物我同一 ”。 (1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 “已是当今艺术设计的主流 ”没有原文依据,原文只是认为 “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试题分析: 【

9、小题 2】文本中对于 “理想 ”和 “现实 ”并没有具体说明,但从第 段对 “吉 祥图案 ”的介绍看, “理想 ”应指 “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至善至美的愿望 ”, “现实 ”应指 “吉祥图案 ”中 “对自然规律的总结 ”。当然,由于 “对自然规律的总结 ”这一说法过于空泛,而下一段中又对此有进一步的解说,因此,建议考生用第 段中的 “改变生存环境 ”“征服困难 ”替 “对自然规律的总结 ”。 试题分析: 【小题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思路的分析,难度较大。答题时,首先要对“物 ”“我 ”进行一定的辨析,显然, “物 ”指形象特征, “我 ”指内心愿望,即 “物 ”指的是客观存在, “我 ”指的

10、是主观想法。其次,考生要筛选原文中有关 “祥云图案 ”的 介绍,并按 “物 ”“我 ”进行分类,此处要提醒考生注意,原文中介绍 “祥云图案 ”的,只有第 段,其他语段介绍的是 “吉祥图案 ”而非 “祥云图案 ”。最后,再将“祥云图案 ”的内容与 “物我同一 ”的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因果推理用以答题。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 (3分 ) 青春像朝露,凝聚着晶莹,映照着朝阳,闪烁着莹光。 答:_ _ _ _ _ 答案:示例:生活像暖茶,飘溢着清香,释放着甘甜,沉淀着滋养。 试题分析:仿写的主要要求是句式、修辞相同,内容相关。仿写句式可以通过保留句式关键词的形式而实现,如本

11、题,只要保留 “像 ”“着 ”等关键词即可保证句式的相同。示例运用的修辞是比喻中包含着排比,仿写时,不能有遗漏。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 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 为? ” (论语 子路 ) 孟子谓高子曰: “山径之蹊,间介然 用之而成路,为间 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 尽心下 ) 【注】 达:通晓,会处理。 专对:独立应对。当时在外交上常以背诵诗经章句来委婉地进行提问和回答。 以:用。 间介然:特别专注的样子。 为间:隔段时间,为时不久。 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么样的为学主张?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

12、己的话简要分析。 答:_ _ _ _ _ 答案:要点: 孔子主张学以致用。 (或:孔子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 )他要求弟子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 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 (或:孟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 )他以 “茅塞 ”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 (6分。每点中主张 2分,分析 1分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孔、孟观点的分析。在语段 中, “诵诗 ”“授之以政 ”即 “为学 ”,对于这些学习,孔子的观点是 “不达 ”“虽多 ,亦奚以为 ”,用自己的话表达,即学习的内容不能用于处理政务,学得再多也无用。语段 中,孟子的观点主要集中在 “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一句,用自己的话表达,即求学不可间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回答分析作者观点的题目,可按三个步骤完成,一是根据题意筛选出对应原文,二是用自己的回答转述原文语句,三是扣题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