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学模块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189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学模块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学模块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学模块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学模块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学模块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学模块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横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袅 娜 ( nu) 契 (q)约 ( chng)目 锲 (q)而不舍 B 弥 ( m)望 菲 ( fi)薄不 惮 ( dn)巨笔如 椽 ( yun) C游 说 ( shu) 靓 ( ling)妆訾 詈 ( l)博闻强 识 ( zh) D租 赁 ( ln) 弄 ( lng)堂 镣 铐( lio)长歌 当 ( dng)哭 答案: D 试题: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

2、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如本题“契 ”“”“弥 ”“惮 ”“詈 ”“赁 ”属于统读字, “锲 ”“椽 ”属于不能按形声字读半边的字,只能记忆。 “娜 ”“菲 ”“说 ”“靓 ”“弄 ”“当 ”属于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如 “菲 ”读 fi 有 ”微,薄,数量少 ”的意思,也是古代指芜菁一 类的植物,花紫红色,可作菜用,其他的就读第一声 fi。 “弄 ”只在方言中表示 “小巷、胡同 ”的意思时读 lng。 “当 ”主要记 dng主要有动词,当做,典当,典押,如当铺;形容词,恰当、适

3、当;事情发生的(时间)。 A ( chn)目 ,锲 (qi)而不舍; B弥( m)望 ,巨笔如椽( chun) ; C靓( jng)妆 ,博闻强识( zh)。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放走撞人者,是一把矫枉过正的道德尺子,它不是标准,也不应该被推广,更不宜 被提倡。 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C质检总局已将最新有关情况再次通报美方,要求美方加强对输华玉米的产地来源、运输及仓储等环节的管控,有效避免输华玉米被未经我国农业部

4、安全评估并批准的转基因品系污染。 D这位前世界冠军说,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一些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语序不当,应先 “提倡 ”,再 “推广 ”。 B搭配不当, “效率 ”不能用“完善 ”,应用 “提高 ”。 D不合逻辑,应为 “只差两分,甚至一分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图片报评出了德甲新赛季六轮后迅速蹿红的 “十大新星 ”,其中三人即将被勒夫召入新一届的德国国家队。 B上海世博会 10月 18日至 22日举行的香港活动周为游客安排了包括音乐、舞蹈、粤剧、电

5、影、时装表演、设计以及智能卡先进应用科技展览在内的一连串内容。 C只要顾客走到她的柜台,她就会送去亲切的问候,凡是真心买东西的顾客,她主动当好参谋,决不会空手而归。 D有网友就建议,把小孩生下来,让办错证的人自掏腰包交社会保险费,这倒也不失为一个不可以考虑的方案。 答案: B 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A “蹿红 ”就是 “迅速走红 ”,重复累赘,应去掉“迅速 ”; C “绝不会空手而归 ”

6、残缺主语或承前省略主语不当; D 最后一句否定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 妙手偶得 啊! B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 连篇累牍 ,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C有的国家靠 “采购 ”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 买椟还珠 。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 置若罔闻 ,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

7、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 A “妙手偶得 ”,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不合语境,可改为 “如愿以偿 ”。 B “连篇累牍 ”,指用过多篇幅叙述,不能指错别字多。 C “买椟还珠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这里不能把 “外国运动员 ”和 “本土选手 ”比作 “椟 ”(外表很美但价值不大的 木匣子)和 “珠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关系。 D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符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

8、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级既然下达了这项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 勉励 为之。 B “价值 ”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 演绎 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C李书记指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机关要做表率, 上行下效 ,形成风气。 D谷歌所谓的反对 “黑客攻击 ”、反对 “网络审查 ”等将可能退出中国的理由,既堂而皇之 ,又能迎合西方公众在西方 媒体熏陶下对中国的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勉励 ”为劝人努力之意,此处应为 “勉力 ”; B“演绎 ”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此处应为 “抽象 ”(或 “概括 ”), “抽象 ”是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

9、,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C“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14CCTV形象中国 非常自我造型 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 ”将在湖南拉开帷幕。欲知详情,欢 迎 央视网站。 曹操高陵的发现, 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 我们终将分离。 A登陆验证虽然 B登录印证虽然 C登录验证即使 D登陆印证即使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把握能力。

10、使用什么词一定要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等等( 1)登陆动 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特指作战的军队登上敌方的陆地; 演习 、 台风 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这种新型空调已经 上海市场。登录动 登记: 在案。( 2)注册。 “注册 ”是指计算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取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可。 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合。验证:通过试验得到证实。( 3)虽然,表示是必然的事实,转折关系;即使,假设关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 ;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北京

11、市 采取了调高 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市属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等多项措施, 很 难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地要 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水资源调度工作,抗旱保苗,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A曼延尽管 也 修订 B曼延即使 也 修订 C蔓延尽管 也 修正 D蔓延即使 也 修正 答案: A 试题分析: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把握能力。使用什么词一定要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等等 “曼延 ”:连绵不断。 “蔓延 ”: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 “尽管 也 ” 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转折兼让步。 “即使 也 ” 表示假设兼让步。 “修订

12、 ”修改订正。 “修正 ”改正,搭配对象往往是 “不妥之处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近来,各地接连暴发流感疫情,卫生部门的一些专家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怕,二是不要掉以轻心,不当回事 ,三是不信谣言。 B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后,有效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在服务基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C前苏联和美国曾经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将于今年 12月到期(又称 “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俄美已就此展开了多次谈判。 D 2014年考研大纲正式公布,拉开了

13、2014年全国考研准备战的帷幕。2014年考研的人是不是会更多,今年的试题会不会比去年难,相关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二是 ”“三是 ”前,逗号均改为分 号; C括号放在书名号后;D “更多 ”“比去年难 ”后的逗号都改为问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春花而喜年少,见秋霜而叹白头,见旷野而遥想塞外,见小溪而梦回江南,中国的诗人多是因 “物 ”而缘情的。 B古人对于竹子,有的喜欢,如郑板桥诗中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有的不喜欢,如杜甫诗中说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

14、竿 ”。 C秋日的田野真是五彩缤纷:稻谷的金黄,枫叶的火红,桂花的雪白,竹林的深绿 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丰 满的和谐。 D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答案: C 试题分析:标点的使用与句子的表达有关。 A第四处逗号应为冒号,总结上文; B第一处引语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D句尾问号应为句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掂量 涮 ( )羊肉仗义直言余勇可 贾 ( ) B 剽 ( o)掠订书单呶 呶 ( )不休蛛丝马迹 C脚 踝 ( )钓鱼杆如火如 荼 (

15、)班师回朝 D文身口头 禅 ( )倚老卖老残 垣 ( )断壁 答案: D 试题分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可以依据形声字、词义、组合词的特点来识别。 A仗义 执 言:意思是 “主持正义,坚持说公道话 ”,所以不能用 “直 ”; B 呶呶 ( )不休; C钓鱼 竿 ,竿: 竹竿 ,亦指竹子的计量单位 ,杜甫有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 特指钓竿。投竿。垂竿。 指竹简。 和杆通,旗竿等。杆: 长竿旗竿。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笔杆儿,马致远的 遮莫是箭杆雨 ”。 计量竿状物的单位 ,一杆枪。 木名 ,即檀木。一说柘树等。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

16、为识记 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句中, 只有一个 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蜇伏漱口不进情理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奥妙精彩轩然大波山川相谬,郁乎苍苍 C精萃凋蔽 目而视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D赋予燎原骇人听闻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答案: B 试题分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可以依据形声字、词义、组合词的特点来识别。 A 蛰 伏,属于形近字辨析, “蛰 ”形声,从虫 ,执声。本义 :动物冬眠 ,藏起来不食不动。 “蜇 ”zh ,动词,毒虫叮刺;名词 zh,海蜇。不 近 情理 属于同音字辨析, “靠近、接近 ”情理讲的通,而 “走进,进入

17、 ”明显不可以; B 山川相 缪 ,属于形近字辨析, “缪 ”是相绕、相缠结; “谬 ”是错误之意 。 C精 粹 , “粹 ”精华之意,而 “萃 ”本义是草木茂盛,引申为聚集意; 凋 敝 ,“敝 ”破旧之意,而 “蔽 ”本义:遮,挡,隐藏,引申为欺骗,概括; D无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 25题。( 14分) 一面墙的记忆 青 霉素 日本人开进邾镇的那天,是个冬天里少有的好天气,太阳光温暖地洒在邾镇的大街上,也洒在大街两旁看景致的邾镇人身上。邾镇人棉袄里的虱子似乎也温顺起来,这让人的脸上越发安静。 一个日本兵掏出一把花

18、花绿绿的东西抛过来,散落在邾镇人的脚边,有人说是东洋糖,就有许多人争抢。拾粪的朱三也抢了两个,剥开一个扔到嘴里嚼,嚼出一嘴甜甜的羊奶子味。他和周围的人嘎嘎地笑,羊奶子味在笑声里飘散。朱三又剥开一个扔到嘴里,嚼着嚼着不动了,他看到空旷的邾镇大街另一头,一个人正走过来。 是邬先生。邬先生是邾镇的私塾先生,和女儿一起住在镇 西的学馆里。此 时的邬先生正一手端着书一手拄着竹杖,迎着日本兵的队伍一步一步不紧不慢地走着,阳光下银色的长须飘飘,青色的长衫飘飘。 邾镇人安静起来,他们看到邬先生并不避让越来越近的日本兵,邬先生的目光越过日本兵的钢盔,注视着邾镇的上空。队伍前面的日本兵忽地亮出枪上的刺刀,一步步向

19、邬先生逼近,邬先生依然我行我素,一步一步走在邾镇的大街上。 爷爷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说到这里时一口痰憋得他喘不过气来,慌忙给他吸上氧气,慢慢地爷爷平静下来睡着了。本来这几天爷爷的病情稳定,是昨晚的电视新闻让爷爷烦躁不安的。新闻说邾镇市为了长远地发展,将把镇西的老城区全部拆除改建成商业区。爷爷一夜没睡,靠在床上吃力地写字,他说要给市长写一封请求信。 爷爷的睡姿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戎马一生的躯体显得瘦骨嶙峋,刻着战争印记的脸上还悬着一滴眼泪。一个惊醒,爷爷坐了起来,记忆里的阵痛让他不能入睡,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 一排刺刀插进邬先生的前胸,邬先生倒下去, 血染红了他手中的书和竹杖,

20、还有邾镇的大街。 邾镇经历一阵骚乱后也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唯一不同的是,除了多了一群日本兵就是大街上多了一个疯子。乱蓬蓬的头发遮住疯子大半个脸,一双脏手捧着一个破碗,见谁都笑。她是邬先生的女儿,邾镇人都知道以前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她在大街两旁的店铺门口讨饭也到有日本兵把守的地方去讨饭,她甚至不理会日本兵的狼狗的追咬。邾镇越来越不安静了,随着日本兵经常遭到的袭击,日本兵就和他们的狼狗一样见谁咬谁。 那一天,邾镇的大街上布满了日本兵的岗哨,一队日本兵推搡着遍体鳞伤的女疯子,不,是邬先生 的女儿走来。她的上衣已是一缕缕带血的布条,一根铁丝穿透她的胸前,又紧紧捆住她的双臂。翻译官高声宣布她的罪行:这就

21、是游击队探子的下场,她送给游击队的情报让皇军蒙受重大损失。 邬先生的女儿边走边痛斥翻译官,并对街两旁的人喊着,邾镇的乡亲们,别再容忍日本人了,我们要把鬼子赶出中国赶出我们的家啊! 恼怒的日本兵当众割下她的舌头,她忽地挣脱出来跑向街边,嘴对着一面墙用嘴里的血写出两个字:中国。然而, “国 ”字的一点没写完又被日本兵拉住,她又挣脱出来,一头向墙上撞去。国字的一点补上了,她也倒在那面墙下。 爷爷眼睛看着窗外 ,嘴唇抖动着,泪流满面。 那面墙让邾镇的许多人站直了腰,那天晚上邾镇拾粪的朱三、剃头李及裁缝张等人都消失了,一直到多年后的那个秋天他们才出现在邾镇的大街上。 那个秋天日本兵退却了,游击队进镇的那

22、天下着雨。绵绵的秋雨湿透了邾镇的大街和大街上行进的队伍及街旁站立的邾镇人。队伍走到那面墙前停下来,对着墙和墙上隐隐约约的字痕齐刷刷地敬礼。邾镇人在队伍里看到了朱三、剃头李、裁缝张。邾镇人还透过雨雾看到邬先生正从大街西头走过来,银色的长须飘飘,青色的长衫飘飘。 爷爷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爷爷清醒时就念叨,不知市长有没有看到 我的信,昏睡中的梦呓是重复的一句话:留下那面墙啊。 爷爷又一次昏睡过去,电视里正播放着市长领着一群人视察镇西区改造的画面。 (选自山东文学,有删改 ) 【小题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2分) 【小题 2】小说是如何安排行文线索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分) 【

23、小题 3】请对小说最后一段进行赏析。( 4分) 【小题 4】小说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本文加以归纳。( 4分) 答案:【小题 1】第一段通过描写冬日的暖和,表现出邾镇人面对日军侵入时的安静和麻木,为下文邬先生的出场作出铺垫,( 1分)烘托 了邬先生面对日军时坚定自若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1分)(共 2分) 【小题 2】 (1)小说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爷爷对邾镇抗日英雄往事的回忆,另一条线是重病中的爷爷试图阻止政府拆除那面有着历史烙印、体现民族精神的墙,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 2分) (2)这样写将墙的历史与现实的命运进行对照,使小说行文跌宕起伏,极易吸引读者,同时拓展

24、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2分) 【小题 3】小说结尾运用简练的文字,将爷爷的昏睡与市长视察镇西区改造的电视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2分)文字看似平淡却蕴含情感的波 澜,意味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那面墙命运的担忧,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深思考,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 2分) 【小题 4】 (1)对邬先生父女的英勇无畏和民族气节的敬佩和赞扬; (2)对朱三等邬镇人开始的恭顺、麻木的否定和对他们后来觉醒、反抗的赞扬; (3)对重病在床的爷爷不忘历史、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行为的肯定; (4)对当前只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对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民族精神传承现象的担忧; (5)对侵略者暴行

25、的愤怒声讨。(每条 1分,答出其中 4条即可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段落作用题。段落的作用有两方 面,一是结构,二是内容。结构上的作用主要看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开头段在结构上主要有呼应(照应)标题(与标题的关系),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呼应后文(与下文的关系;而内容上主要有渲染烘托映衬(与形象的关系),体现暗示主旨(与主旨的关系)。题干中的提示很多:一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渲染营造 的氛围,烘托人物 的心情,衬托 的心情(乐景衬哀情),暗示深化主旨(一般在文末);二是文章第一段。先找到写景的句子,然后品味景物的特点并结合人物的心情。在日本人入侵时,看景致的

26、邾镇人感受着冬天的暖阳 , “脸上越发安静 ”,无动于衷;结合下文的抢拾 “东洋糖 ”, “嘎嘎地笑 ”,表现了邾镇人面对日军入侵的麻木; “洒在大街两旁看景致的邾镇人身上 ”对应下文的 “空旷 ”,说明他们对日本兵的恭顺,与下文 “他们看到邬先生并不避让越来越近的日本兵 ”形成对比,为邬先生的出场作出铺垫,烘托出邬先生面对日军时坚定自若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作品结构题。线索也是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小说中,线索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或者一种情 感,甚或故事中的时间、空间。线索有

27、单线和双线,即明线和暗线两种。比如本文就是以爷爷对邾镇抗日英雄往事的回忆开始的,那么这就是一条明线,回忆具有历史感,且内容跌宕起伏,而且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同时爷爷往事回忆多次出现 “墙 ”,文章标题有 “墙 ”,结尾也出现 “墙 ”,它贯穿文章,那么就是一条暗线,就要考虑 “墙 ”的特殊意义, “那面墙让邾镇的许多人站直了腰 ”,结合文意,就知道它有历史烙印,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再联系 “墙 ”的现实遭遇,形成对比,引起读者的思考。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 题 3】 试题分析:这也是一道段落作用题。结尾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 1、总结全文,

28、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 2、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3、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体味作品情感题。体味作品情感,注意的角度:人物的言行心理,作者的议论抒情;小说的环境描写,时代的审美要求;作品的喜怒哀乐,取决作者的倾向。做题思路应该是首先找出能够体现作者倾向的句子,它是所有 情感的基础,如本文的 “那面墙让邾镇的许多人站直了腰 ”和 “敬礼 ”,就说明作者肯定了 “墙 ”的价值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来梳理其他具体细微的情感。( 1)理解重点

29、词句,体会感惰:如本文 “不紧不慢 ”烘托了邬先生面对日军时坚定自若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日本兵就和他们的狼狗一样见谁咬谁 ”,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声讨。( 2)抓重点段,体会感情:本文第二段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对邬镇人开始的恭顺、麻木的否定。文中 13和 16段,也运用了细节描写,也是对爷爷做法的肯定( 3)联系实际,体会感情: “新闻说邾镇市为了长远地发展,将 把镇西的老城区全部拆除改建成商业区 ”, “正播放 ”,结合日常生活所见所闻,可见盲目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0、 12-14题。 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城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城市化, “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 ”。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已经造成巨大经济社会问题的错误。 城市化是什么?稍微观 察一下当下中国就会发现,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是,城市存在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则没有。人们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就是看中了这些公共设施带给自己的收益。它意味着生活的便利、高效,也意味着文雅。这是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所在。依据这一观察,人们当然可以说,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

31、集中到城市居住。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共设施在乡村同样存在。即使稍微差一些,也不会差太多。这样的事实足以让人们反思关于城市化的理念。 确实,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它可以区分为有 形的、无形的两大类。无形的公共品就是较为合理的治理制度安排,有形的公共品就是公用基础设施。它们共同支持了城市较为高效、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网络。 然而,只要政府没有对知识、人力、资源的流动施加人为的法律与政治限制,则形成于城市的现代文明元素,必然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如哈耶克所说,现代文明的特性就是具有 “可扩展性 ”。这也正是欧美各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在这些国家,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居

32、住了,国民的城市化率相当高。但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的人口并未继续生活在原来比较低劣的环境。相反,乡村地区也引入了城市的制度,建立了城市 的公共基础设施。 换言之,乡村卷入到城市的交易网络中,也城市化了。乡村人口不必迁徙到城市,同样也能够享有现代的各种基础设施。这样一来,一个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生活,基本上不再是在幸福与痛苦、机会与困顿之间进行选择,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选择 这其实根本不是选择。 相反,只有当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基础相近的时候,才有选择可言。城市与乡村自然地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各有优劣,当其基础设施相近的时候,人们方可各依性情进行权衡抉择。城市化不等于人口大规模迁居城市。当然,在城市

33、化发展之初,会有人口迁居城市的大趋势,但在中 国,制度的不健全却使这种流动变成畸形的单向流动。政府基于现代化就等于城市化的理念,只在城市建设现代基础设施,基本遗忘了乡村。于是,在中国,现代化就只是城市的现代化。 这样,乡村人口 尤其是其精英 被诱导长期地、大规模地迁入城市,哪怕他们在城市享受的公共品大打折扣。城市不断筛选、抽取乡村的精英,由此导致一个可怕后果:乡村丧失了自我发展的主体。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有改动) 【小题 1】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对 “城市化 ”的解说 正确 的一项是( ) A城市化就是让乡村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 B城市化就是为人们提供一系列现代公共品。 C城市化就是引导人们向

34、往现代化的生存方式。 D城市化就是只在城市建设现代基础设施。 【小题 2】下列各项中 不能 作为论据证明 “现代文明具有可扩展性 ”的一项是( ) A乡村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B乡村连通了城市的交易网络。 C乡村精英大规模地迁入城市。 D乡村地区引入了城市的制度。 【小题 3】下列表述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当下中国,是否存在较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 B便利、高效、文雅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对人们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C就算城乡公共基础相近,城乡生活方式仍各有优劣,人们仍需权衡抉择。 D政府只有积极推进城市化,才能解决因经济衰退导致的农民工返乡问题。 答案

35、:【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 可得知。 B见第四段, “确实,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 ”。 A见第一段, “城市化 ”不等同于简单的 “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 ”; C见第六段,科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应是让人们在乡村与城市之间自由的选择生存方式; D “只在 ”绝对化,说法不全面。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

36、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城市化 ”这个概念以此来判定,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它可以区分为有形的、无形的两大类。 A乡村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B乡村连通了城市的交易 网络; D乡村地区引入了城市的制度,都在此列。而 C “精英大规模地迁入城市 ”体现了人们对 “现代文明 ”的追求,不能证明 “现代文明 ”向乡村的扩展。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

37、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见第一段, “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城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城市化 ”,此说法与文意相悖。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8 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

38、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 “平原君母死。 ”辟阳侯曰: “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 ”陆贾曰: “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 ”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 以 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 可以言。大臣多 害 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 因 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 “狱 急。不敢见君。 ”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 “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

39、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 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 ”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 “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 ”平原君曰: “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 “吾无意杀之。 ”乃 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

40、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辟阳侯欲 知 平原君知 :结交 B君 诚 厚送丧,则 彼为君死矣。诚:若,如果 C大臣多 害 辟阳侯行害:害怕 D 狱 急,不敢见君狱:案件 【小题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列侯贵人 以 辟阳侯故 余船 以 次俱进 B 因 使人欲见平原君 因 击沛公于坐 C 辟阳侯 之 囚,欲见平原君 师道 之 不传也久矣 D 乃 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夫我 乃 行之,反而求之,不得我心 【小题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 “刻廉刚直 ”的一项是( ) 布欲

41、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辟 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42、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小题 5】给材料中画线句子用斜线断句( 3分) 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C 【小题 5】帝听君出辟阳侯 /太后大欢 /两主共幸君 /君贵富益倍矣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 “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 ”, “大臣多 害 辟阳侯行 ”,“行

43、 ”是关键提示的字眼,是 “品行 ”的意思,所以 “害 ”是痛恨,忌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比如 C中的 “之 ”都在主谓之间,均为句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A 介词,因为; 介词,按照。 B 副词,于是、就; 副词,趁机。 D 连词,于是、就; 代词,这样、如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要求,对象是谁,特点是什么,间接还是直接。可以利用排除的办法来做这类题

44、目。 “刻廉刚直 ”是 “廉洁无私,刚正不阿 ”的意思。 是说平原君意欲曲线救辟阳侯。 是说平原君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宁愿身死。 说的不是平原君,而是其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 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 “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的死因说法不对,他实际上是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而自杀的。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5、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 “也、耶、乎 ” ;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 “若夫、至若、盖 ” ;三是名词或 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 “帝 ”“辟阳侯 ”“太后 ”“君 ”“两主 ”都是名词或代词。断后要通读。可记住以下口诀:紧紧抓住 “曰 ”“云 ”“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明晰句读是要点;特殊句式多积累,固定词组莫拆散;各种修辞做参考,同词相连要点断 。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能力。能力层级为运用 E。 翻译下列必修五课内文言句子( 9分)

46、(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3分) (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宜乎百姓之以我为爱也。 ( 3分) (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3分) 答案:怅寥廓 伏清白以死直兮 蒲苇 如丝 ( 4)置杯焉则胶 ( 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6)可以横绝峨眉巅 ( 7)扪参历井仰胁息 ( 8)万里悲秋常作客 ( 9)只是当时已惘然 ( 10)谨庠序之教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寥 ”、 “直 ”、 “”、 “胶 ”、 “誉 ”、 “巅 ”、“扪 ”“胁 ”、 “常 ”“惘然 ”、 “庠序 ”等。每句 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

47、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是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名言。火柴盒也好,无限空间也罢,其实它们都是次要的,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做一个真正的主宰者。 请以 “主宰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主宰自我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题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屈原主宰自我的人生格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是刘禹锡主宰自我的励志名言; “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 济沧海 ”,这是李白主宰自我的浩然长歌。人生路上,只要能主宰自我,终究会破茧成蝶,成就生命的辉煌。 主宰自我,坚定信念,便会以一种执著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以一种执著的心理来战胜困难,抵制诱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缚然后破茧成蝶,这是生命的一种完美绽放,这也是主宰自我的辉煌成果。试想,假若春蚕没有那份坚忍的毅力,不经历破茧时的痛苦,怎么会蜕变成翩翩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