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1906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作 揖 (q) 叱 骂( ch)骨 髓 ( su)百 舸 争流( g) B 彳 亍( ch)团 箕 ( q)漫 溯 ( sh)浪 遏 飞舟( ) C青 荇 ( xng)凌 侮 (w)被八 创 ( chun)忸 怩 不安( n) D颓 圮 ( p) 目( chn) 忤 视( w)夜 缒 而出( zhu)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2、 A 项,揖,应读 y; B 箕,应读 j;溯,应读 s; C 项,创,应读 chung。所以选 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凄婉缥渺惆怅劳苦功高 B斑斓笙萧抨击人为刀俎 C榆阴火钵瓦菲怒发冲冠 D讴歌扭扣寥廓切齿拊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项,渺 缈; B项,萧 箫; D项,扭 纽。所以选 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句是 ( ) A哪知都督传

3、见他后,东问西问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儿,后来 图穷匕见 ,道出本意。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 指点江山 ,心情澎湃。 C 1945年,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国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明知是 鸿门宴 ,但还是欣然前往,并以自己的最大诚意和智慧化解了危机,拨开了云雾。 D针对日本政府日前将钓鱼岛收归 “国有 ”一事,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一方面说“领土主权 ”是至高无上的,马当局 “硬起来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又强调,对于大陆划领海基线,台当局也要表示严正态度,不能模糊。其实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民进党在玩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的把戏,明为抗议日本将钓岛 “国有化 ”,实是抗议大陆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B项,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用于此处,不符合此句语境。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种如鱼得水似的悠闲,让后世的学者在感叹中国人融入西方社会的艰难时,不得不叹服徐志摩是 “最适应西方生

5、活的中国文人 ”。 B在这一 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 C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D艾青将自己对大堰河的感情表现在娓娓动人的陈述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的河。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缺宾语中心语; C 不合逻辑; D主宾语搭配不当。所以选 A。 考点:辨析并修改 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

6、处的句子,顺序 最恰当 的一项是 ( ) ( 1)我走到村路上,发现一所房子的台阶上 ,幼稚的我当她也是因为没有吃到鸡蛋而伤心呢,就把身上的一个鸡蛋递给了她。 ( 2)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等。 坐着一个呆呆地望着远方的小孩 坐着一个小孩,呆呆地望着远方 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 美的享受 人们视觉上的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康河里的倒影是河畔的金柳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

7、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1)用短语好( 2)第一处是承前省略主语,第二处与后句结构相同。所以选 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 “曲词 ”或 “曲子词 ”,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 “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 “长短句 ”。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 “雨巷诗人 ”,叶圣陶说雨巷是 “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 C烛之

8、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 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 C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 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所以选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享受辽阔 吉普车飞驰在戈壁滩上。 举目四望,大漠无际。波纹形的沙丘起伏着,簇簇骆驼草点

9、缀其间,是一幅壮阔的画卷。眼睛望不到这道路的尽头,目光测不出这戈壁的宽度,极目之处是天地相连的朦胧边界,真是 “不到戈壁不知中国之大 ”。车内播放着大西北豪放而深情的民族乐曲。悠扬而大气,更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之飞扬。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戈壁更辽阔?是无边的草原,还是浩瀚的大海? 如果就空间尺度而言,更为辽阔的当属太空。宇航员们从戈壁滩起飞,直上云霄,他们在那里鸟瞰地球村,仰望深空,亿万颗心分享着他们的感受。人们赞叹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称颂为探索未知的不吝付出和奉献 精神。可是,宇航员才飞了多高呢?只有几百公里,用宇宙的尺子来衡量,那真是一丁点!即使登上月球,也才跑到 38万公里的高度,那只是一个

10、光秒的距离,还在地球 “郊区 “的范围里。人类向金星、火星、木星乃至冥王星成功地发射探测器,是宇航史上一曲曲动人的凯歌。不过,他们走的也只有若干光时的距离,还没有跑出太阳系呢!银河系里有多少颗太阳这样的恒星,银河系外又有多少未知的存在?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 谜团如何解破?遐想诱人,无边无际 如果就时间尺度而言,最辽阔的莫过于历史。人类一代代经历了多少个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历史 变革!有原始和质朴,有灾难和战争,有奴役和反抗,有丑陋和邪恶,有美丽和善良,有建设和创造,有文明和进步,有和平和幸福 历史的天空像漫长的画卷和诗篇,留下了无数的感叹和教益。但在自然历史的长河中,全部的人类历史也只是短短

11、的一瞬,人类还太年轻!生命源于何时?尚无明确答案:;宇宙从何而来?更是探索中的课题。我们生活在时间之中,却不明时间的源头和起点。人类对一个世纪以后的一切,都难以给出准确的预测,更不明白人类、地球和宇宙遥远的未来。这个有趣的探索,则是 “未来学 ”的使命。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个不明始点和终点的时间轴 ,是一部没有开篇和结尾的史书! 然而,宇宙之大、历史之长皆可包容在人的心田和脑海之中,最辽阔的还是人类的思维的胸怀!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思维可超越已知的时空,幻想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未知,怀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进行不倦的探索 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饶有兴味的享受。人们的胸怀因饱受磨难而深沉,因俯视人生而超脱

12、,在平凡中升华着高尚。善良的心灵,怀着对亲人、朋友、老幼和弱者的深情,能做出无条件的奉献和牺牲。进步人类的胸怀,能接纳多元的文化,创造出无尺度而高价值的精神产品,演奏出一部部雄浑的协奏曲,不断把文明推向新的高 度。法国作家雨果说过: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茅盾也曾说: “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 ”真是所见略同。这里有时空结合在一起的多彩的存在,于有限中充满无限,和谐着激情和理性,丰富着深邃和崇高。 一阵颠簸,使思绪又回到面前的戈壁世界。正是这里,可以使人同时感受到大自然和人文的辽阔。这广袤无垠

13、的戈壁荒漠,为一批批为国奋斗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穿军装和不穿军装的几代人,隐姓埋名,历尽艰辛,在曲折磨砺中成熟,却也享受着 一次次成功给予的无可比拟的激动和兴奋。为民族的兴盛和老百姓扬眉吐气,做成一点有用的事。这种精神享受是无可替代的。在他们眼里,和一番大事业密不可分的戈壁滩不仅辽阔,更美丽得令人心醉。在他们的耳中,不仅回响着醉人的欢呼,而且鸣奏着只有内心才能感受的动人乐章 一种民族振兴的弦外之音。 也许他们清苦,也许他们平凡,但崇高的事业使他们心田丰美,心胸辽阔。 辽阔源于超脱自我。辽阔是至高的享受! 【小题 1】作者享受的 “辽阔 ”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6分) 【

14、小题 2】文章第 2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能起到什么 作用?( 5分) 【小题 3】本文题为 “享受辽阔 ”,怎样理解 “享受 ”二字呢?( 6分) 【小题 4】下列为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 ) A文章开头着力描述戈壁滩的无边无际,突出其壮阔,目的在于引出 “辽阔 ”这一话题。 B第 3段中, “宇航员才飞了多高呢? ”但 “亿万颗心 ”却分享着他们的感受,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是多么地无知和易于满足。 C文章引用雨果、茅盾的言论,既论证了 “最辽阔的还是人类的思维和胸怀 ”,增强说服力,又增添了文章的人文气息。 D第 5段说 “人们的胸怀因 饱

15、受磨难而深沉,因俯视人生而超脱 ”,文章最后一段又说 “辽阔源于超脱自我。辽阔是至高的享受! ”因此,要享受辽阔,必定要饱受磨难。 E文章以辽阔的戈壁滩为切入点,以歌颂甘守寂寞、历尽艰辛、心胸辽阔的航天人为落脚点,逐层推进,揭示了辽阔的真正内涵。 答案:【小题 1】 从空间角度:草原辽阔,大海辽阔,太空辽阔;( 2 分)从时间角度:人类历史辽阔,自然历史辽阔;( 2 分)从心灵角度:思维辽阔,胸怀辽阔。( 2分) 【小题 2】运用了设用句式。( 2分)起到了激起读者情感而引人入胜的作用,引起下文。( 3分) 【小题 3】本文的 “享受 ”主要是指精神享受。( 2分)由用眼睛 “享受 ”沙漠无边

16、壮丽的风景,( 1分)到用耳朵 “享受 ”悠扬而大气的西北民族乐曲,( 1分)再到用心灵 “享受 ”草原、大海、太空、历史、心灵的无边的辽阔。( 2分) 【小题 4】 B D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段落的提示性语句,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如第一段 “沙漠 ”“草原 ”“大海 ”,第二段的 “太空 ”这些都是从空间角度来写;第三段 “如果就时间尺度而言,最辽阔的莫过于历史。 ”第四段, “最辽阔的还是人类的思维的胸怀 ”。可分别从空间、时间、心灵 的角度整理概括。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

17、一问,由 “是 还是 ” 可看出运用了设问句。第二问作用题,要结合着设问句的一般性作用:引起读者的思考答题;从下文空间、时间等内容来看,此处运用设问句,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结尾一句“辽阔源于超脱自我。辽阔是至高的享受! ”来理解, “享受 ”修饰的是 “辽阔 ”,而辽阔在文中是从空间、时间、心灵的角度写的,因此,从作者写作意图的角度,很容易得出, “享受 ”是指精神上的享受。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

18、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联系文本内容,从语言特色、人物精神等角度分析,B、 “人类是多么地无知和易于满足 ”,文中无此意; D、 “要享受辽阔,必定要饱受磨难 ”说法武断,于文无据。所以选 BD。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常回家看看 ”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近日,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依据新修订的老年法, “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

19、 ”。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说, “常回家看看 ”入法着实有些多余。但揣测立法者的动机,就会发现这条规定基于 “空巢老人 ”愈来愈多而子女看望老人愈来愈少的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 “常回家看看 ”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中国 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 1 67亿,我国事实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另一方面,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受此影响,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

20、遍, “常回家看看 ”自然变得奢侈。 诚然,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 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政府部门却依然将希望寄托在 “养儿防老 ”的传统模式上。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未能建立,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而言,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还只是一个梦想。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

21、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 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 8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 “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 ”,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 如果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老人和子女就无须因 “常回家看看 ”难以如愿而焦灼。政府增加对养老问题的投入,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比规定 “常回家看看 ”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小题 1】对文中所说的 “常回家看看 入法,折射出了传

22、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的表述,理解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可不少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 “空巢老人 ”愈来愈多。 B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想常回家看看心有余而力不足。 C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这些现实都制约着 “常回家看看 ”。 D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 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受空间距离的限制而难以常回家看看。 【小题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就现实而言,

23、部分老年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愿望,还是空中楼阁。 B要改变 “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 ”的困境,政府部门就必须改变 “养儿防老 ”的传统理念,加大养老投入。 C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 “常回家看看 ”入法着实有些多余。 D时至今日,如果仍然坚持 “养儿防老 ”的观念,就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小题 3】下列推断, 不符合 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这是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之一。 B孝顺作

24、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常回家看看也是很必要的。 C政府增加养老投入,不仅能使老年人受益,也能使年轻人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更多 的财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D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将养老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从文中找到描述 “常回家看看 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的相关语段,然后联系上下句具体语境分析, A肯否相混,原文对 “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

25、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 ”持否定态度,见第 4段;强加因果, “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 空巢老人 愈来愈多 ”,因果关系不 成立,从文中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不在于子女,而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在于社会的变革;同时,此项所表述的内容与 “严峻挑战 ”的所指不吻合,文中强调的是社会领域的挑战。所以选 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对文意的理解来分析, C 项,原文有个状语 “从这个意义上说 ”来界定范围,此处表述扩大了范围。况且,从文章最后一句 “比规定“常回家看看 ”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

26、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看, “常回家看看 ”入法也是有其合理 的一面。所以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文章中作者论述的观点来分析选项是否正确, D 项,表述不正确,扩大范围,原文第四段是 “一些发达国家 ”。所以选 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 “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

27、用几何人而足? ”李信曰: “不过用二十万人。 ”始皇问王翦,王翦曰: “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 “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 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 谢 王翦曰: “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王翦谢曰: “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始皇谢曰: “已矣,将军勿复言! ”王翦曰: “大王必不得

28、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 “唯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 “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王翦曰: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 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曰: “不然。夫秦王 I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 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

29、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 “方投石超距。 ”于是王翦曰: “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 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 (节选自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注】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是 引 兵而西引:率领。 B见 谢 王翦曰谢:道歉,谢罪 C 顾 令秦王坐而疑我邪顾:回头看 D李信果 辱 秦军辱:

30、使 受辱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翦言不用, 因 谢病不如 因 善遇之 B荆数挑 战 而 秦不出荆轲知事不就,倚柱 而 笑 C归老 于 频阳若亡郑而有益 于 君 D寡人 以 不用将军计 以 其无礼于晋 【小题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 非六十万人不可 唯大王更择贤将 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亲与士卒同食 A B C D 【小题 4】把原文中画线的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 ( 1)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4分) ( 2)荆闻王

31、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 4分) (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4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对抗秦兵。( “益 ”“悉 ”“国中兵 ”及句意各 1分) ( 2) 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进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 “日 ”“西 ”“独 乎 ”及句意各 1分) (3)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合武德的。(因,与 ,知)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

32、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C 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C 项的解释 “顾:回头看 ”在句子中不通顺。 “顾 ” 竟然,反而。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 于是,趁机 B 因为 C 在,对 D 转折连词,修饰连词。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 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首先要把握题干 “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 ”,然后使用排除法可以得出 王翦推

33、辞; 请田宅的理由; 体恤士卒。由此通过 排除 A C 项,通过 排除 D项,所以选 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既 ”译为已经, “走 ”译为赶跑, “数 ”译为多次。 “日 ”名词作状语,译为一天天, “西 ”译为向西,“独 乎 ”译为难道。( 3) “益 ”译为增加, “悉 ”译为竭尽, “国中兵

34、”译为全国的军队。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奉事秦始皇。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 “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 够? ”李信回答说: “最多不过二十万人。 ”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 “非得六十万人不可。 ”秦始皇说: “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 ”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

35、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 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 “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进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 ”王翦推辞说: “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 ”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 “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 ”王翦说: “大王一定不得已而

36、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始皇满口答应说: “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 ”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 “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 ”王翦 说: “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 ”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 “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 ”王翦说: “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

37、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 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对 抗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 “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 ”于是王翦说: “士兵可以派用了。 ”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

38、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又乘势 向南征伐百越国王。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 王将军和蒙将军的功劳最多,名声流传后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雨后池上 刘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 照檐楹 。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 淡磨明镜:形容水面平静,池水清澈。 檐楹:屋檐及檐下的堂柱。 【小题 1】诗中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小题 2】这首诗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

39、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小题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的特征是清新明丽。( 2分,只答某一具体景物的特点,如水势浩大、杨柳婀娜等,得 1分。)表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抒发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分,答对一点即可得分。) 【小题 2】动静结合。( 1分)前两句是静景,给人一种清淡平和的心理感受。( 1分)后两句,东风 “忽起 ”,使得杨柳瞬间由静而动,给人以强列的动感,荷心声作,寂而有声,形声兼备。( 1分)全诗写景,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1分) 【小题 1】 试 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

40、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恬静优美,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如本题写雨后池塘空气清新,湖水清澈平静,杨柳忽然被风吹动,水中的荷叶也发出声响。好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第二问,分析作者的感情。根据画面景物所表现的出来的氛围特点,去体会寓于其中的感情。从本题中我们很容易从景物的描写中体会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会描写出如此没得画面。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 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的分析能力,首先通读全诗,这是一首写景诗,我们从修辞方法上,发现并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从

41、描写手法上看,动静结合这种手法最为明显。在答出 “是什么 ”之后,再回答 “为什么 ”,可以知道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写出雨后湖水的涨满湖面,湖水清澈的特点,后两句东风忽起,杨柳拂动,荷叶发出声响。这是动态描写,给人一种动态美。最后再回答 “怎么样 ”全诗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画面优美而不呆滞。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 析综合 C。 默写 诗文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 (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沁园春长沙) (2)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在雨的哀曲里, ,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42、(戴望舒雨巷) (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荆轲刺秦王) 答案:(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2)软泥上的青荇,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 3)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4) 为变徵之 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意、斥、遒、荇、消、徵、萧。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语言综合表达题。 ( 1)站在橘子洲头的毛泽

43、东 ( 2)雨巷中的戴望舒 ( 3)康桥的徐志摩 ( 4)刺秦王的荆轲 要求: 任选一题作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200字的短文。 以写人为主体,不得歪曲原著人物形象。 必须有景物描写。 可采用 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多种写人的方法,突出他们或是震撼人心灵、或是丰盈人心灵、或是温暖人心灵的人性光辉。 答案: 不是以写人为主体,歪曲原著人物形象的, 9分以下; 没有景物描写,扣 3分; 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至少有二种,少一项扣 2分; 没有突出他们或是震撼人心灵、或是丰盈人心灵、或是温暖人心灵的人性光辉的,扣 3分; 不足 200字的,每少 15字扣 1分,以此类推,扣完为止 试题分析:写这

44、类片段,要根据所给标题材料,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走近这些人物或走进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想象成就是他们,或写他们伟大的抱负,或书写他们敏感的心灵。按照要求,要适当采用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多种写人的方法。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 这是包含忧伤的泪光。 张韶涵在你的泪光中唱道: “我应该是带着爱的希望,快乐的为你飞翔,不想再将伤心绑在身上,回应着你的泪光,我有个愿望,只想快乐不想悲伤,眼泪我会擦干,只留幸福

45、在我脸上 ” 这是追求阳光般温暖快乐的泪光。 泪光中折射着行为的价值,泪光中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泪光体会各不相同。而对泪光蕴涵的意义的理解,则是人与人沟通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以 “你的泪光 ”为题作文。要求:( 1)立意自定;( 2)写一篇记叙文;(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少于 700字。 答案:你的泪光 泪,飘零,飘洒 ,飘落。是我见犹怜的美人腮边清泪,是大丈夫 “、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的写照,是欧阳修 “泪眼问花花不语 ”的惆怅。 那深深被埋藏的往事,只需一滴热泪,便融成水化为霜凝为雪结成冰,深深深深地扎在我心里。痛在一丝一丝

46、蔓延,泪在一滴一滴洒落。 怎么又吃这么多雪糕啊?啊?姥姥的话不管用吗? ”听似严厉实则包含着千万丝柔情的话语在小小的我身边响起。 “哎呀,姥姥,我也没吃多少啊,只吃了四根而已嘛。 ”我心虚着将雪糕棍交到姥姥手中。 “你啊你,姥姥是为了你好 ”“ 哎呀哎呀知道了,又要长篇大论了,好了嘛,不要告诉我爸爸 妈妈哦! ”转身就离开的我并未看见姥姥眼中那一滴悬而未落的无奈泪光,而那一滴泪 却要我今天的泪流满面来偿还。 “姥姥,我不舒服,好难受啊。 ”半夜被发烧烧醒的我叫醒姥姥,难受的嘟囔着。“唔,来,姥姥试试。 ”一只干巴巴的布满老茧的手在我额上一探,随即像受了惊的蚂蚁一样缩了回去。 “哎呀,怎么这么烫

47、。你先乖乖躺在这儿啊,姥姥去找大夫。 ”“不要,姥姥我怕黑。 ”姥姥顿时为了难,只好叫醒身体并不太好的姥爷,让他赶紧去找个医生。而自己用毛巾蘸了水,轻轻地在我脸上擦拭。一滴灼热的滚烫的带着担忧和关爱的泪柔柔的滴在我的脸上,却重 重的砸在我的心头。这滴泪,我今天的泪如雨下也无法与之衡量。 姥姥一边收拾着我的东西,一边碎碎的念叨着: “唉,好好学习啊,到了学校可就不能像在家里这样任性了啊,要乖乖听老师的话,不要 ”“ 姥姥! ”“好了好了不说了,不说了。哎,你看,这个可是你一岁的时候姥姥亲手给你做的呢。 ”姥姥突然从衣柜里翻出一件精巧的小衣服,双眼一亮欢愉地对我说。 “哎呀姥姥,我爸爸都快到了,你快点啊。 ”我不耐发的瞥了一眼衣服,率先走出院子。坐上轿车的我哪还能看见姥姥那地在风中飘落的泪滴,那带着浓浓的牵挂和不舍、悠悠的感慨和悲伤的泪滴。此时 的我,已欲哭而无泪。如此中分量的一滴泪,记忆中那模糊的泪光,我又如何才能偿还? 我站在姥姥墓前,静静的,淡淡的,一抹泪光悄然从我眼中滑落,重重的砸在坟前。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姥姥,这一世,我共看了你多少眼,够不够来世的你再做一次我的姥姥?今生我们缘已尽,姥姥,一路走好!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命题作文,材料中的泪光有忧伤的,有幸福的泪光;可重点抓住第三段对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