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南郑州思齐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1909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河南郑州思齐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学年河南郑州思齐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学年河南郑州思齐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学年河南郑州思齐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学年河南郑州思齐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河南郑州思齐实验中学高二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笑靥( yn) 瓦砾( l)霎( sh)时刽( kui)子手 B嗟( ji)怨连累( li)谛听( d)汗涔涔( cn) C绣衾( jn)奇葩( p)吁( x)气哥哥行( hng) D信笺( jin) 神龛( kn) 熨( yn)平白泠( lng)泠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项, “笑靥 ”的

2、 “靥 ”应读 y; C项, “绣衾 ”的 “衾 ”应读 qn; D项, “熨平 ”的 “熨 ”应读 y。所以选 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 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 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 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B 项,雨林铃 -雨霖铃; C 项,箫瑟 -萧瑟;D项,凄残 -凄惨。所以选 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3、( ) 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柳永、李清照、 陆游、辛弃疾 答案: A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 法。 B苏轼、陆游、辛弃疾为豪放派; C苏轼、陆游为豪放派; D陆游、辛弃疾为豪放派。所以选 A。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字以内为小令, -为中调,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

4、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 苏辛 。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答案: D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D项,旧体诗的分类不是按时间划分,而是按诗的形式。唐代以后的不能通称为近体诗。所以选 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试题。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孔子有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

5、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 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 “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

6、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那 “天下 ”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 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

7、“桐城派 ”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 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 “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8、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 谈文学) 【小题 1】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4分) 本文第 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 段列举 ,第 段提出 ,从第 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 【小题 2】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9分) ( 1)精神上的残废: ( 2)精神上的中毒: ( 3)精神上的短视: 【小题 3】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 5分) 答案:【小题 1】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 诊治的办法

9、【小题 2】( 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 2)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 3)知得不全,趣味狭窄。 【小题 3】示例 1:第 1段引用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话,引出了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 21答案:示例 2:第 5段引用孔子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答案:示例 3:第 6段引用华兹华斯 “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 【小题 1】 试 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并把握文章写作思

10、路的能力。根据原文 “这是精神上的残废。 ”“这是精神上的中毒 ”“这是精神上的短视 ”可知第 段列举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 。第 段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因此,第 段提出诊治的方法。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联系上下文语句,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这三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因此,抓住第 2段到第 4段关键词概括。应该联系前后文,找到相应的本体即可。精神上的残废指 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精神上的中毒指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精神上的短视指知得不全,趣味狭窄。 考点:理解

11、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引用名言的一般性作用,然后结合着文体特征分析作答,首先应该明确,名人名言属于道理论证,比一般的话更有说服力,同时,引用名人名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名人名言的作用一般都是作为论据出现的,至于为了证明什么观点,应该联系前后文。根据 “引用 ”的修辞效果来说。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 1】下列句子中的 “故 ”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 2分)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小题 2】上阕那几句写赤壁之景?景物有何特点?( 4分) 【小题 3】下阕怀古抒情,塑造了怎样的周瑜形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4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这首词上阕写景句,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 【小题 3】塑造了一个英姿勃发

13、,年少风流,儒雅娴静,又取得丰功伟绩的英武的周瑜形象,同时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小题 1】 试题分析:辨析古诗词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可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出其词义 B项,故,所以。其它均为 “旧 ”。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一问,不难,可直接提取即可。第二问,要抓住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的修饰性和描述性的关键词,边描绘边分析,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

14、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其中 “穿 ”“拍 ”“卷 ”这几个动词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 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那么,作者在此写景是为了下文人物的描写作烘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周瑜的形象,可抓住修饰性和描述性的关键词分析, “遥想 ”二字领起的六句都是抒发对周瑜少年得志的仰慕。 “小乔初嫁 ”写他婚姻如意 “雄姿英发 ”写他威武英俊; ”羽扇纶巾 ”写他风流潇洒; “谈笑间 ”写他临阵从容; “强虏灰飞烟灭 ”写他战功卓著。下阕,雄姿英发多情善感,

15、乱石 惊涛 浪花,一时多少豪杰,风流潇洒早生华发,雄才大略、人间如梦。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题 1】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都门帐饮 无绪 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16、B 竟无语 凝噎 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了,说不出话。 C此去 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 D 多情 自古伤离别 多情:多情的人。 【小题 2】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 3分) 【小题 3】本词上下阕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叙事抒情的?(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分别写了什么?)( 4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这句词表面上写景,实际是在写情,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凄凉的氛围。 【小题 3】实景实情。如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二句,对 “烟波 ”“暮霭 ”“楚天 ”的实在景物,分别用 “千里 ”“沉沉 ”“阔 ”来加以形容,使之

17、越出极目远眺的范围之外,并由 “念去去 ”三字领起,实景虚写,既表现出 “留恋 ”之深, “催发 ”之急, “无语凝噎 ”之痛,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的逐层推想,带出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千古名句来。 虚景实情。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它之所以被誉为 “古今俊语 ”(贺裳皱水轩词筌),固然在于它能抓住具有特征性的典型事物,以少胜多,寓情于景,逼真地刻画出离人 落寞孤凄的心理状态,达到情貌无遗;同时更在于这种设想的描写本身,反映了词人有着多次 “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痛苦经历,因而以既别之后醒来但见柳岸月残的怅然若失,加重表现出临别之际兰舟催发时醉不成欢的“留

18、恋 ”难舍。这里景是虚景,情是实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古诗词阅读,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C“经年 ”是 “年复一年 ”的意思。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 题,要结合着对诗歌的整体意境的感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寒蝉 ”在凄厉悲鸣; “骤雨 ”刚停,寒气袭来;悲冷弥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准确地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 ,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 ,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它反映了恋人分别时的凄

19、凉心情 ,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基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由题干要求可知,答题时,要答出实写和虚写的句子,并概括分别写的内容,再结合着这些句子具体分析,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 ”一句,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 “无绪 ”和 “催发 ”,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 ”,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七个

20、字完全是写实,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 “千里 ” “烟波 ” “暮霭 ” “沉沉 ”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参照示例,用一句话点评中外文学名著。( 5分) 示例 1:红楼梦 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示例 2:家 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的缩影 答案:窦娥冤 感天动地的人间悲剧。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 “形似 ”和 “神似 ”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本句式仿写,不同于一般的句式仿写。要和名著联系起来,要写点评名著

21、,首先应该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抓住作品的精髓所在,一针见血。可以从内容角度出发,也可以写作特色角度出发。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 5分)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 , 西北文化则是 ;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 ,西北文化则是 。 答案:若江南文化是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阳春,西北文化则是罡风凌冽、大雪压枝的寒冬;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缠绵悱恻、阴柔婉约的柳词,西北文化则是高亢雄浑

22、、豪迈奔放的苏词。(开 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时,要体现 “人物 ”“季节 ”“宋词 ”的限制,体现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的地域特征,句式基本一致,修饰恰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词句默写(每空 2分,共 16分) 1 ,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 3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 ,竟无语凝噎。 5念去去,千里烟波, 。 6人生如梦 , 。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8 ,

2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答案: .烟柳画桥 2.嬉嬉钓叟莲娃 3.云树绕堤沙 4.执手相看泪眼 5.暮霭沉沉楚天阔 6.一 樽还酹江月 7.一蓑烟雨任平生 8.回首向来萧瑟处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嬉、莲、堤、暮霭、樽、酹、蓑、萧。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孩子,如果你去远方,你该先拥有什么呢? 请你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任选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6

24、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 答案:人生需要勇气 无意间想起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好像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过,自己好像也不例外。 “一群孩子在分水果,面对着一个青色的苹果,果皮皱皱的,长得也不好看。我来试一下。 一群孩子就这样看着他把那个难看的苹果咬了一口。 这个苹果一定是苦涩味的吧? 一定酸得掉牙了。 不会是甜的吧? 当然!不信你试一下。 说着他把苹果递向一群孩子。不过 没有人会接受一个被咬过的苹果,又或者还是没有人敢试一下难看的苹果。他不知道他的朋友们怎么想,反正那真的是一个很甜的苹果。他就一个人享受着苹果所有的美味。 ” 不记得自己曾经是那个试苹果的孩子,或者是那个看着别人享受苹果的孩子。不过,如

25、果现在在我面前有这样的一个苹果,无论它看起来怎样,我一定会上前试一下。哪怕最后苹果把我的牙齿都酸掉了,我也会觉得开心。因为我有勇气去尝试。 人生也不过如此。也许有很多时候,机会就摆在面前。不过,它似乎没有人喜欢,没有人理会,身边的人都劝你不要接近它。好奇心往往在这时候被扼杀在摇篮 里。鼓起勇气,向前迈一步,也许你会发现它是一个甜甜的苹果。 那如果它不是一个熟透的苹果呢?就如人生总是会遇到向左走或是向右走的选择。我们应该同样有勇气把酸苹果吞下去,因为酸苹果消化了同样可以供给我们能量。生活就像是一个不知道味道的苹果,总要有人有勇气去试一下才会知道。如果因为担心它是酸的就放弃一个可能是甜的苹果,就失

26、去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次鼓起勇气的机会。也许一口咬下去,你会真的遇到了一个甜的诱人的苹果,又也许,你就在无意中吃到了没有卖,也不会买的酸苹果。向左走或是向右走都会有一番景致,有勇气选择的人才会欣 赏到沿途的风景。 不要错过你的人生,时刻保持你的勇气,勇敢地去选择,它会带给你一个天堂。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构思时,要关注材料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 先拥有 ”,强调去远方之前预先的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之后,才能出发,这是该命题的核心指向。其次,拥有的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可兼写几个方面的事先准备,但为使主题更加集中,更宜聚焦于某一点来写。最后,材料中有特定称谓 孩子,显示出对成长中的青年的关注。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