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1909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聒 噪( gu) 提 防( t) 创 痛( chung)雕栏玉 砌 ( q) B 譬 如 ( b) 谄 媚( chn) 畜 养( x)踉踉跄 跄 ( qing) C门 槛 ( kn)威 吓 ( xi)天 堑 ( qin)残羹冷 炙 ( zh) D鞭 笞 ( ch) 伺 候( c) 戛 然( ji)弃甲 曳 兵( y)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

2、、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项, “提 ”应读 “d”, “创 ”应读“chung”; B项, “譬 ”应读 p; C项, “吓 ”应读 “h”。所以选 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木直中绳, 以为轮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A生,通 “性 ”,本性,天性; B受,通 “授 ”; D:通 “揉 ”;使 弯曲。动词。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的 “之 ”字用法与 “巫医乐师百工 之 人 ”相同的一句是 ( ) A辍耕之垄上 B郯子之徒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彼童子之师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例句, “之 ”,之类; A项,之,到; B项,之,之类; C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D之,结构助词,的。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孜孜焉惟进修是急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何陋之有? 答案: A 试

4、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 A 项,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为定语后置句; BCD均为宾语前置句。所以选 A。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A“善 ”字,形容词用作名词。 C水,名词用作动词; D师:名作动,向 学习。所以选 B。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5、是 ( ) 金黄的稻束 作者: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A诗歌以 “金黄的稻束 ”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 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 “金黄的稻束 ”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 “静默 ”无

6、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 “金黄的稻束 ”“收获日的满月 ”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 “疲倦 ”。 D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 “秋天的田里 ”沉思的 “稻束 ”。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内容及物象来分析, D项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的主体,应该是 “稻束 ”,因为 “肩荷着那 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中心话题是 “你们 ”,就是 “金黄的稻束 ”。所以选

7、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 1) 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 液 ( 2) 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 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 1) a (

8、 2) a B( 1) b ( 2) b C( 1) b ( 2) a D( 1) a ( 2) b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第一句中 “吮吸着 ” 与 “它永远啮噬着 ” 主语一致,结构一致,故 b符合;第二句按阳光、细雨、雪的逻辑顺序行文,故 a符合。所以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斗折 蛇 行 B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C非能 水 也,而绝江河 D君子博学而 日 参省乎己 答案: C 试题

9、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结合着词语的具体语境分析, C项,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所以选 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取之 于 蓝 寒 于 水 君子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臂非加长也, 而 见者远 A 相同, 不同。 B 不同, 相同。 C 不同, 不同。 D 相同, 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于: 从, 比;而: 表并列, 表转折。因此, 不同, 不同,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

10、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加拿大,学生所用的教科书多是硬皮精装,课本内容几乎多年不变,书本循环使用,真正体现了低碳环保理念。 B有报告指出,如果将烟草税提高 50%,可以使吸烟人数减少 4900万,避免大约 1100万人不因吸烟而死亡。 C河南滦川县老君山将 20袋新鲜空气送至河南郑州绿城广场让市民免费 “品尝 ”,市民争先恐后瞬间被一 “吸 ”而光。 D自从越南媒体公开报道中越舰船在西沙发生激烈冲撞以来,使越南的中产阶级和投资机构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

11、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否定失当。 “避免 ”和后文的 “不 ”构成双重否定,和原意不符; C句式杂糅,应为 “市民争先恐后前来 品尝 ,新鲜空气瞬间被一吸而光 ”或去掉 “被 ”; D 项主语残缺,去掉 “使 ”。所以选 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范仲淹笔下,洞庭湖风光无限,有时波平浪静,天水一色,令人心旷心怡;有时则 风生水起 ,浊浪排空,让人顿生萧然之悲。 B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建国初随丈夫回到江西老家,当地的条件极为艰苦,她却 安之若素 ,在农村教书几十年,并为乡亲们办了很多

12、好事。 C YouTube在网络视频领域拥有 无可非议 的老大地位。数据显示, YouTube占据了 44%的市场份额,依然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站。 D一些贪官入狱后,铁窗之内,玩起了出书,但从所写的内容看,很多人都是借此回忆昔日人生的辉煌,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 凤毛麟角 。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B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能安然处之,毫不在 意。 A 项,属望文生义。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时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C 项属误解词义。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此处应用 “

13、无可争议 ”。 D项属褒贬误用。风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拉松选手赛前最好能到专业的体育院校进行体能测试,即便无法进行专业测试,也建议做个健康体检, _ 危险因素。 司马迁以孔子之后的文化领袖 _,决心写出胜过春秋的史记,他并未狂言欺世,史记的成就确实是后来居上。 使人既不感到热,又不觉得冷的温度称为 “生理零度 ”。对于正常人来说,生理零度大约在 28 -29 ,因此,空调房间的温度选定在这个温度附近最_ A消除自许合适 B剔除自诩适合 C剔除自许适合 D消除自诩合适

14、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 剔除:挑出并去掉不合格的。消除:使不存在;除去 不利的事物 。 “危险因素 ”属于不利因素,不属于不合格的。 “自诩 ”是自我夸耀、目空一切的意思,贬义较重。 “自许 ”是自己称许自己,自我评价,往往显示出说话人的自信。此处侧重表现司马迁的自信。 适合,动词。合适,形容词。根据语法功能来看,此处应用 “合适 ”。所以选 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湮没泊来品走投无路惴惴不安 B国粹亲和力义愤填膺优柔寡断 C仓皇走一 计日程功相辅相成 D诡密汗涔涔和言悦色鸠占鹊巢 答案: B 试

15、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项,泊来品 舶来品; C项,走一 一 -走一趟; D诡密一诡秘,和言悦色一和颜悦色。所以选 B。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高 山 积 雪 作者:王兆胜 与那些直接飘落于田野、河流和村庄的雪花不同,高山积雪似乎是上苍的遗弃物,它远离人间,孤独寂寞地在严寒中度过一个个漫长的日月,长久地苦恼着。 在焦虑万分的等待中,春天终于到来,阳光温暖明媚,地面热气升腾,靠近底部的积雪开始悄然融化,由一堆固体静止物一变而为生动的流水。在不

16、知不觉间,变成流水的积雪已经走上它的旅途,它甚至还没来得及向家乡向母亲告别。投身于脱缰野马般的奔跑之中,积雪感到了大山之外紧张残酷的竞争,那是一种万人抢走独木桥的惨烈景象。在这种拼命的拥挤中,积雪感到了有些头晕目眩,仿佛自己已非自己了。更可怕的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常有巨石挡住去路,而自己又没有时间思考就会被撞成粉末。在这种如雷爆炸般的轰鸣中,积雪虽然感到一种生命的飞扬,一种凌空高 蹈姿势的优美,但内心也被一种嘶声裂肺的痛感所占据和震撼。化为流水的积雪也渐渐明白了,原来生命的旅行是要经过无数痛苦磨砺的。 如风云流散而复聚一样,粉身碎骨的积雪之水又汇集在一起。路途渐渐变得开阔,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17、,积雪似乎看到了所谓的人类。在积雪的眼睛里,有的面目慈祥,行为优雅,举止大方,尤其是那些妇女和儿童比较可爱;而另一些人尤其是一些男人目中透出攫取的贪婪之光,他们有的肩扛猎枪,两只血红的眼睛像恶狼一样到处搜寻。最令积雪恐惧的是猎手曾毫不犹豫将一只只洁白的天鹅、幼小的动物打死,血红竟差点将自己染红! 最令积雪感到无奈和不解的是人类对它肆无忌惮的污染,那些有毒的气体和液体, 都让积雪看到了人类的自私 、无知与可怕。积雪还经常看到自己身边的流水被人取用,或是浇灌庄稼,或是满足工业制造之口。 每当此时,积雪心里就会升起激动与悲伤 ,在它看来那是同类的夭折与不寿,虽然是死得其所!此时,积雪总是扪心自问:“

18、如果我突然被人取走而不能继续生命之旅,那将怎样? ” 有时,积雪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是怎样冰清玉洁的所在!而今,它却变成一团黑臭、肮脏和黏厚的液体。但积雪是富有牺牲精神的,因为它明白从走出那个神话般的世界开始,自己已经 不再属于自己,而是踏上一条不归之路,这就好像一个人的出生就意味着死亡一样。当然,积雪在旅途中也有值得回忆和留恋之处,那是它从高山出发始料不及的。如它看到山上如羊群一样游动的云霞,那给它带来多少美好的故乡信息与回忆。还有,小男孩和小女孩在河边洗澡与游戏,他们天真无邪的欢笑曾让积雪久久不愿离去。最令它快乐的是,有一渡口留下过人类智者孔子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由此,

19、积雪感到了在人类中仍不乏知音。 河道变得越来越开阔,污浊而黏稠的积雪之水显得苍老而疲累,它甚至能看到不远处有辽远而苍茫的大海和那呈扇形开放 的洁白的海滩。那里有着与自己故乡相似的景象,如梦如幻,神秘莫测;那里也颇似自己母亲的怀抱向自己激情洋溢地张开。此时,积雪才真正体会到:原来冰冷就是另一种温暖,死亡就是另一种新生!于是,在对那个冰封世界的想念中,积雪无比快乐而又充满渴望地向大海扑去。 最后,积雪之水被大海吞没,失去了自己的模样,而大海不满不亏,一如既往。 “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海水又被阳光蒸发而为云气,而后又变为白雪,降落于高山之巅,从而孕育一个新的梦想。 ”气息奄奄、魂魄如游丝般的积雪心中有

20、这样的一个闪念。 (选自天地人心,有删改) 【小题 1】请根据全文概括出高山积雪在不同时候的心路历程。( 6分) 【小题 2】此文主要是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积雪的?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激动: 悲伤: 【小题 4】文章的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6分) 答案:【小题 1】 被遗弃在高山之巅时,积雪孤独寂寞,焦虑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到来时,积雪化为溪水开始奔跑,感受到了竞争的紧张残酷; 被巨石撞得 “粉身碎骨 ”时,积雪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和痛感,也明白了生命的旅行就是要经历各种人间之苦的磨练; 看到人世间的 善与恶时,积雪

21、想起自己的故乡,对旅行有向往情怀、无奈之感,对故乡有眷恋之情; 投身大海时,积雪体会到死亡就是另一种新生。 被大海吞没时,积雪心中有了被阳光蒸发而为云气再变为白雪的闪念。(每点 1分) 【小题 2】文章用第三人称写积雪,用拟人手法将其人格化( 1分),侧重细腻的心理描写( 1分),既展现了积雪之水的流淌过程( 1分),又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谛视和感悟。( 1分) 【小题 3】激动:积雪觉得自己会像流水一样为人类谋福利,觉得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为此激动着;( 2分)或可理解为:积雪看到其他流水为人类谋得福利, 觉得这是一种生命价值的实现,所以为此激动。悲伤:积雪觉得自己会像旁边的流水一样被人取

22、走,那样自己就无法完成生命的旅程,所以为此感到悲伤。( 2分)或可理解为:身边的流水被人取走,积雪觉得他们无法完成生命的旅程,所以为他们感到悲伤。 【小题 4】从内容上看,最后两段揭示出人生哲理:积雪之水汇入大海后,完成了生命的旅程,生命也结束了,但海水又可以变为云气,化为白雪,孕育新的梦想;人生也是如此,无论生活还是事业,每一个阶段的完成看似终点,其实也是新阶段的起点。( 3分) 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积雪心中的闪念照应开头积雪 在高山上的生活;升华文章的中心:人生的终点也就是新的起点。(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

23、容的基础上,逐段梳理,可得到答案:。第一段 “高山积雪似乎是上苍的遗弃物 孤独寂寞 苦恼着 ”,第二段 “春天终于到来 ”积雪开始 “融化 ”“奔跑 ”“感到 残酷的竞争 ”“在前进的道路上 明白了 痛苦磨砺 ”,第三段 “积雪似乎看到了所谓的人类 ”,第四段 “积雪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第五段积雪融入大海, “原来冰冷就是另一种温暖,死亡就是另一种新生! ”第七段“又变为白雪 积雪心中有这样的一个闪念。 ”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第一问,可先从文中找到描写积雪的语段,然后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

24、运用的手法,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第二问是对使用该种手法作用的分析。本题可以从人称、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角度来思考,本文主要采用了第三人称写积雪,修辞手法主要运用了拟人,描写手法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可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分析其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可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每当此时,积雪心里就会升起激动与悲伤 ”,从上文看, “每当此时 ”是指作者写的 “积雪还经常看到自己身边的流水被人取用,或是浇灌庄稼,或是满足工业制造之口 ”,这个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25、流水被人取用,积雪看到水为人类做了贡献,因而激动;另一方面看,流水如果被无节制的取走,积雪也会融化被取完,也就会无法完成自己生命的旅程,因而会悲伤。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在内容上,可结合着最后两段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来组织答案:;在结构上,一般文章的结尾部分都具有升华主旨、卒章显志、首尾呼应、引人思考等作用。而本题最后两文段从内容上看,由雪及人,从结构上看升华主旨,因此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具体阐述怎么样由雪及人,如何升华主旨。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

26、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短文,回答文后 问题。( 10分) 圯上老人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 衣 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 下 取履。父曰: “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 “与老人期, 后 ,何也? ”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 “后,何也? ”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27、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 如是。 ”出一编书,曰: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 之,常习诵读之。 【小题 1】解释文中加点字( 5分) 衣: 下: 履: 后: 异: 【小题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 父去里所,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答案:【小题 1】衣:穿;下:下去 、到下面去;履:为 -穿鞋; 后:落后、迟到;异:以 -为异、觉得奇怪 。 【小 题 2】 老翁走了大约一里路,又回来,说: “小

28、子可以教诲。五天后黎明,与我在此相会 十年后你将会发达。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衣,名词作动词,穿;下:名词作动词;下去;履:为 穿鞋;后:名词作动词,迟到;异:意动用法,以 -为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

29、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去、会、兴、状语后置句(见我济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翻译:( 7分)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 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 答案: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 17岁,喜欢古 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

30、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利、上、下、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通、于。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解释加点字词( 8分) 金就 砺 则利 声非加 疾 也 而 绝 江河 锲 而 不舍,金石可镂 其 皆出于此乎 弟子 不必 不如师 则耻师焉, 惑 矣 不 耻 相师 答案: 磨 快 渡过 表假设 大概 不一定 糊涂 以 为耻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本题要特别注意意动用法,如耻:以 为耻;而:表假设。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1、能力层级为理解 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划线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非蛇鳝之穴无可 寄托 者 B学不 可以 已 C吾 从而 师之 D蚓无 爪牙 之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 A“寄托 ”,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 C古义 :从 :跟随。而 :连词 ,无义。今义 :从而 :连词 ,然后 ,因而。 D“爪牙 ”,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32、,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小题 1】这首诗题为 “咏柳 ”,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 (2分 ) 【小题 2】第四句 “不知天地有清霜 ”如 果改为 “不知秋后有清霜 ”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3分 ) 答案:【小题 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小题 2】用 “天地 ”好。 “天地 ”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第一、二句描写凌乱柳枝,虽“未变初黄 ”, 方吐新芽,却凭借春风吹拂而乱舞狂飘。诗中巧用比拟之修辞手法,抨击、嘲讽、蔑视其

33、 “乱条 ”,即所谓趋炎附势,得志一时之小人。第三、四句描写飞花(柳絮)既飘忽摇摆,亦妄图遮天蔽日。岂不知秋天的清霜能令柳枝枯萎,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即为本诗的寓意。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上下句对仗工整的角度分析,从写作意图角度,作者借清霜的威力来讽刺那些势利小人,而 “天地 ”从空间的角度,给人以正气浩然之感,所以表 达效果好些。从句式上来看, “天地 ”与 “飞花 ”相对,比较工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对

34、“幸福 ”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选取两个作品,用里面的两个人物表达对 “幸福 ”的理解。要求: 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 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 30字。( 4分)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答案:(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 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 “形似 ”和 “神似 ”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由例句可知,先找出文学作

35、品中的两个人物,然后根据人物性格,来描述对幸福的理解。句式可采用 “作品 +人物说:我的幸福就是 , ,就 我的幸福。 ”的模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名句默写( 8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 3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 4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 答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无以至千里 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

36、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峥、嵘、稠、知、至、须、臾。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老人与海中的片段,按要求作文。 早上,孩子朝门内张望时,他还熟睡着。风刮得正猛,那些漂网渔船不会下海了,所以孩子睡了个懒觉,然后跟像每天早上一样,到老人的窝棚来。孩子看见老人在喘气,接着看见老人的那双手,就哭起来了。他悄悄地走出来,去拿咖啡,一路上边走边哭。 1、结合对原著的阅读,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段叙述性文字改写成 描写性 文字。 2、片段描写中 必须 出现老人和孩子的名字。 3、不少于 800字。 答案: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改写型的作文,材料是老人与海中的一个片段,由原著可知,老人的名字叫圣地亚哥,孩子的名字叫曼诺林。改写时,要忠实于原作 的中心思想,要符合原作精神,紧扣主题的内容来描写,根据材料的内容,进一步展开合理的想象,加入原文没有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和行为,使人物刻画更为丰满、生动、具体。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