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1916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 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 ,对红楼梦故事情节叙述错误的两项是( )( )( 5分) A宝玉说服贾母叫秦钟一起上学。 宝玉来看宝钗,宝玉要了金锁看。黛玉来了,见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黛玉借雪雁送手炉趁机奚落宝钗。(第八回) B贾瑞调戏凤姐不成,反遭算计,遂一病不起。一跛脚道人送来一面錾有 “风月宝鉴 ”四字的镜子嘱咐他只可照正面,不可照反面,三五日即可治愈。 (第十二回 ) C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凤姐协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

2、伐决断,令行禁止。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第十三回) D黛玉取笑湘云不成反被打趣。第二天宝玉又过来求湘云给他梳头。这令黛玉大为不满,对宝玉冷淡了一天。宝玉明白原因后烦恼不堪,当晚读庄子,提笔续写 “焚花散麝 ”一段文字。(第二十回) E宝玉与金钏儿说悄悄话被王夫人听见,金钏儿被王夫人打后羞愤投井自杀,贾环向贾政诬告此系宝玉逼奸不遂引起。同时,宝玉与 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二罪并发,宝玉因此挨打。宝玉挨打,引起大家关切,众人态度不一。(第三十三、三十四回) 答案: BD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3、 B项, “只可照正面,不可照反面 ”应是只可照反面,不可照正面; D项, “这令黛玉大为不满 ”应是袭人大为不满。所以选 B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函 封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 事之 沛公欲 王 关中 箕 踞以骂曰 沛公已去, 间 至军中 太子 迟 之 项伯杀人,臣 活 之 范增数 目 项王 越国以 鄙 远,君知其难也 阙秦以 利 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 名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动用法

4、; 使动用法。所以选 B。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秦王还柱 而 走今行 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不敢兴兵 以 拒大王侍医夏无且 以 其所奉药囊提轲 C固不如也, 且 为之奈何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D旦日飨士卒, 为 击破沛公军嘉 为 先言于秦王曰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为 ”,介词,替、给; A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 B连词,表目的关系 /介词,用、拿; C副词,将、将要 /副词,尚且。所以选 D。

5、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2分) 秦王必说见臣。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朝济而夕设版焉。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张良出,要项伯。 失其所与,不知。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 “说 ”通 “悦 ”, “倍 ”通 “背 ”, “卒 ”通 “猝 ”, “要 ”通 “邀 ”, “知 ”通 “智 ”, “反 ”通 “返 ”。 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词的读音 有两个错误

6、 的一组是( )( 2分) A 阙 ( ju)秦忤视 (w)以飨士卒 (xing)以药淬之 (cu) B卮酒 (zh)失其所与 (y)目眦尽裂 (c)逢 ( png)孙 C玉 (ju)参乘 (shng)共其乏困 (gng)夜缒而出 (zhu) D刀俎 (z)卒 (z)起不意,尽失其度 目 (ch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f)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A阙,应读 qu; B“眦 ”应读 z; C“共 ”读 gng; D卒,通假字,应读 c; “夫

7、”读 f。所以选 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每小题 1分,共 5分) ( 1)吾属今为之虏矣: ( 2)以其无礼于晋: ( 3)大王来何操: ( 4)欲呼张良与俱去: (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答案:( 1)被动句( 2)状 语后置( 3)宾语前置( 4)省略句:与 俱去( 5)定语后置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常见的文言句式一般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 1) “为 ”被 俘虏;( 2) “于晋 ”为状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为 “以其于晋无礼 ”;以此类推。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8、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 0 5分,共 5分) ( 1)越国以 鄙 远: ( 2)吾 其 还也: ( 3) 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4)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 (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涕 曰: ( 6)少 假借 之: ( 7)素 善 留侯张良: ( 8)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 9) 再拜 献大王足下: ( 10)而燕国 见 陵之耻除矣: 答案:( 1)以 为边邑 ( 2)还是 ( 3)假如没有 ( 4)处境困窘 ( 5)眼泪 ( 6)原谅,宽容 ( 7)友善、交好、与 交好 ( 8)出使的人( 9)拜两次 ( 10)被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

9、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除了在平时学习课本时要注意多积累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答题时,要注意对一些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通假字等的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15分) 看电影 王 往 电影是一束光。 在乡村的夜晚,这束带着奇迹的光让黑暗生动起来,让贫穷富有起来,让寂寞欢腾起来。 有电影的夜晚,孩子们吃饭是潦草的。最怕的是发电机突然响起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丢下碗筷,搬个凳子就跑了,嘴角上粘着的饭粒,鼻子上的粘着玉米渣都顾不上擦一下。 银幕前的人越来越多了,放映员和村干部打着饱嗝出来了,

10、电影开始放映了! 是的,电影是一束光。当它投射到银幕上时,世界也就投射到了银幕上。 人们从电影上知道了村庄之外的另一些村庄,国家之外的 另一些国家。在另一些村庄里,人们劳作之余可以喝咖啡而不是喝水,在另一些国家人们庆贺胜利时就在大街上接吻。当然,人们也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比自己生活得更差的地方,有些地方还有奴隶,有些地方战火不断。 人们全神贯注于银幕,忘了白天曾经和邻居为了一只鸡而大吵大骂,忘了家里的粮食可能支不到明天晚上。电影,将人们带到了一个梦里。 孩子们更专注于对情节的猜测。看到头戴贝蕾帽、手夹香烟的女人,他们就嚷起来: “特务! ”果然那个女人很快化装成了特务;紧张的音乐响起,树木一动不动

11、,他们立刻断定 “鬼子来了! ”果然,随着几把刺刀闪现, 日本兵猫着腰走向了八路军躲藏的柴垛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叫小柿子的好奇心最重,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看一会儿电影,他就扭头朝放映机看去,他不明白那束光和胶片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束光就能带来一个故事。这些故事让他欢笑,让他流泪,让他对村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有一天晚上,电影散了,小柿子没有回家,和几个小伙伴模仿着电影里的故事,玩打土匪的游戏。他拿着木头枪,走进树丛,搜查 “土匪 ”。没走几步,就看到两个抱着接吻的人,男的是村里的欧亚,女的是葡萄,他的大姐。他悄悄退了出来。 就在小柿子回到路上时,看 到了他的父母拿着棍棒过来了。

12、 父母看到了小柿子,问他看到大姐葡萄没有,看到欧亚没有。 小柿摇摇头。小柿子从电影里知道,要是一男一女愿意在一块儿,一定是他们互相喜欢了。电影里,如果男的是坏人,他抱着女的,女的一定会打他,叫喊。大姐葡萄没有打欧亚,一定是喜欢欧亚的。他不愿意出卖他们。 又一天晚上,他去小河边捉萤火虫,听见一个女的在哭。他走过去一看,是大姐葡萄。葡萄不哭了,站起来,将一根绳子甩到了树杈上,掂起脚,打了一个扣子。 小柿子赶忙扑向葡萄。 小柿子说: “大姐,你可以叫欧亚带你走啊,走得远远的。 ” 小柿子又说: “电影里都是这样的,家里不同意男的和女的在一块儿,就可以去远方。 ” 葡萄把他紧紧地楼在胸前。葡萄说: “

13、小弟,你真聪明。 ” 多年以后,上高中的小柿子正为一笔学费发愁时,葡萄和欧亚带着孩子来了,葡萄给了小柿子一笔钱,对孩子说: “你喜欢看电影,叫小舅带你去吧。 ”小柿子对孩子说: “走,小舅带你去看电影。 ” 后来,小柿子进了电影学院,有机会了解了电影制作的一些程序。 “电影是什么? ”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在首次开讲时进行这样的设问,然后从所授专业的角度给出大同小异的答案:。 电影是什么呢? 窗帘拉上,书写 板上方垂下了银幕,教室进入了黑暗。 电影是一束光。小柿子在心里说。 (选自 2012年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中所描绘的

14、环境是一个相对较为闭塞的早期的乡村,这里的人们思想愚昧落后,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多少感知。 B本文通过对小柿子和他姐姐葡萄的刻画,表达了人应解放思想,敢于追求梦想,才能摆脱困境,实现理想的观点。 C文中人们全神贯注于银幕,孩子们更专注于对情节的猜测等场景,表明了村里人们生活的单调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D本文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将小柿子姐弟以及同村的人们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E本文并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动人,而是采用大众场景与典型个体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叙写,语言平实质朴,表现力丰富。 【小题 2】文中多次提及 “电影是一束光 ”,怎样理解这句话?( 4分) 【小题 3】请根

15、据文本内容,举例说明 “小柿子 ”的性格特点。( 6分)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2】( 4分)答:表层含义是,当一束光束投射到银幕上时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2分);深层的含义是,电影如一束光,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追求 幸福的生活( 2分)。 【小题 3】( 6分)答:小柿子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如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思考着那束光和胶片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束光就能带来一个故事;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不盲从,当家里不同意姐姐葡萄和欧亚在一块儿,他支持姐姐并出主意说叫欧亚带姐姐私奔,像电影那样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当电影学院的老师告诉他们电影是什

16、么后,他坚持自己生活得来的看法;是一个生活目标明确,并执着追求的人,他从小对电影产生了兴趣,想深入了解电影,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电影学院,完成了自己的 心愿。(答案:必须包括性格特点概括和举例两部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A项思想愚昧有误,村民的生活较为落后,但是思想并不愚昧,也通过电影稍微感知了外面的世界; C项 “向往 ”不对,电影让村民们了解了外面世界的苦与乐,开阔了视野,这也促使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们对外面的世界应是 “好奇 ”。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

17、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 ,抓住原文中 “这些故事让他欢笑,让他流泪,让他对村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就可品味出 “电影是一束光 ”的深层含义。一般来说先解释表面含义,然后再剖析深层含义。解答时既要注意挖掘内涵,又要分析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抓住第

18、 9段中 “在 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叫小柿子的好奇心最重,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 ”,第 14段中 “大姐葡萄没有打欧亚,一定是喜欢欧亚的。他不愿意出卖他们 ”,第 18段中 “小柿子又说: 电影里都是这样的,家里不同意男的和女的在一块儿,就可以去远方 ”,第 21段中 “后来,小柿子进了电影学院,有机会了解了电影制作的一些程序 ”这些关键句子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共 6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 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19、: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 学而)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述而)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像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像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 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C孔子认为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和 “贫而乐,富而好礼 ”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的。前者只是庸俗的物

20、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小题 2】从选段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什么要求?请简要分析。 (3分 )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3分)孔子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他认为,如果学生不能触类旁通,从已知的学习内容推知类似的东西,就不需要再教他什么了(教他再多的东西也是没有意义的)。 试题分析:第一问, C“前者只是物质追求 ”表述不正确,应是 “前者只限于对贫富本身的态度 ”。第二问,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意为 “你呀,已经可以和我谈诗了,因

21、为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为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可见他要求弟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 “诗上说,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 ,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 孔子说: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

22、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 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 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5分) 子产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 “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 “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 “愿, 吾爱之,不吾叛也。使

23、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 “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 “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

24、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及三年,又诵之曰: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夫人 朝夕退而游焉夫人:丈夫的妻子 B郑伯 如 晋如:到 去 C吾不 克 救也克:能够 D子产使都 鄙 有章鄙:边远的地方。 【小题 2】下列有关加点 “之 ”字的说法正确的一 项是( )( 2分)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德,国家之基也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A

25、相同, 也相同。 B 不同, 也不同。 C 相同, 不同。 D 不同, 相同。 【小题 3】下列八句话分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 2分) 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德,国家之基也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夫令名,德之舆也 A B C D 【小题 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 2分) A子产高度重视听取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危害。 B子产

26、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美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 1)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2分) ( 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 2分) ( 3)夫今樊

27、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3分)(课内句子)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A 【小题 5】( 1)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 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2)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 3)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重金悬赏他的头。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A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A项,夫人:那些人。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

28、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分别为代 词和取独; 分别为助词 “的 ”和代词。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 A项中的 是说明令名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现子产治国以德。 B项中的 说的是如何爱人,不能表现子产以民为本的品质。 D项中的 强调治国应因势利导,不能表现治国以德。所以选 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

29、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 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不对 A项,“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 ”不正确。所以选 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叛、使、长、贿、令、邑。 考点:理解并翻 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30、理解 B。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 ”子产说: “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 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 (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 “(他太)年轻

31、,不一定行。 ”子皮说: “(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子产说: “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有美好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 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侨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 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

32、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 “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 ;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士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

33、;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 “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 ”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栽培。子产如果死了,谁来继位? ” 请仿照下面一则幽默的形式,另选话题再写一则。 (参考话题:悲观、勇敢、怯懦、苦笑、遗憾等 )(2分 ) 例:所谓乐观,打个比方,就像炉灶上的响壶。屁股烧得红红的,却有心情吹口哨。 仿句: 答案:所谓悲观,打个比方,就像鼻梁上的墨镜,不管眼前有多少光明,也统统变成黑暗。 /所谓勇敢,打个比方,就像电灯周围的飞蛾,灯光越是明亮,它撞击得越是猛烈。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

34、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 “形似 ”和 “神似 ”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本题实际上是要用具体形象的东西来表达抽象 的意思,要展开想象,越具体、越形象就越贴切。描述对象,可从题干中任选一个,采用 “所谓 ,打个比方,就像 ,不管 ,也 ” 的句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概括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 (3分 ) 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 “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

35、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 ”自然没有人愿意出 去。又有人提议道: “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寓意: 答案:看似道德的,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往往是最不道德的。集体利益不能绑架个人利益。或一帮不道德的人扮成了卫道士,扼杀无罪的人遭来灭顶之灾。要谨防打着集体、公正的旗号对别人的自由

36、的侵犯。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重在一个 “悟 ”字上,具体来说:首先,应认真读明白故事;其次,从故事中找准切入点,即领悟;最后,用一句简明流畅的语言归纳寓意。本题中,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都要想方设法把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的人找出来,然后扔出去,这本身是不道德的事情,但是人们都是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号,很显然这是不道德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简答题( 5分) 袭人道: “ 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 ,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 ”袭人在劝解谁? “他这种行止 ” 指什么?为什么有 “

37、这种行止 ”?请简述。 (红楼梦) 答案:林黛玉( 1分)指的是宝玉摔玉( 2分)表妹林黛玉母亲去世来贾府投亲,宝黛初会,二人一见如故。宝玉更是觉 得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十分好感。可当 他闻之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时,便怒摔自己的通灵宝玉。( 2分)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 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默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 相传金圣叹之子自幼

38、聪慧,善长对对子。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 ( x xu)道: “小童子暗 藏春色。 ”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 。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 ( 1)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 1分) ( 2)根据拼音在 处写出汉字。 _( 1分) ( 3)请在 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使之与 “小童子暗藏春色。 ”形成一个对子。( 1分) 答案: ) “善 ”改为 “擅 ”(l分) (2)戏谑( 1分) (3) “暗藏春色 ”可对 “明察秋毫 ”“高抬

39、贵手 ”等。( 2分) 试题分析: “善长 ”应改为 “擅长 ”,该词属于常容易出错的词; “戏谑 ”这个词,容易跟 “虐待 ”的 “虐 ”混淆;第三题考查语言应 对得体及对成语的掌握能力,可结合上下句具体语境可得出答案:,答题时要注意句式上的对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8分) 1今者项庄拔剑舞, 。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晏 2不可。 。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 5 斯是陋室, 。陋室铭

40、 答案:其意常在沛公也 大行不顾细谨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3 濯清涟而不妖 4 士皆垂泪涕泣 风萧萧兮易水寒 5 惟吾德馨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常、谨、敝、濯、涟、萧、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 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 “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

41、头露在外面,多难看! ”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 “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不少于 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适于己方为最好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纷繁尘世,事物实乃多也。为人处事,百千方式。而物不独取华表,事非随波而流。苍苍世间,唯有适于己,方为最好。 梅避繁春而居凌寒,终 得傲雪高洁之美名;竹无花而挺立直上,成就千古佳话。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该有自己的选择,选择最适合于自己,最能让自己活出价值的,才是最

42、好的生活方式。 记得有个爱反穿袜子的男孩,即使父亲帮他把袜子穿好,他也会脱下反穿,父亲责备时他回应: “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翻过来。 ”天真的回应表现了男孩对适于自己的方式的追求,是啊,舒服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男孩的选择值得肯定,因为适于己的选择,于个人而言,是走向梦想彼岸的大道。国人引以为傲的刘翔,当初专攻的是跳远,但教练慧眼识金,引他入了一百一十米 栏,这个黄种人绝对弱势的项目,却成就了一段飞人佳话,原因很简单,它适合刘翔,而适合才是最好的。 再看至今仍有许多人为之叹息的弘一法师,才华横溢的他本可凭借超群的才华享人世富贵,但他最终放弃了尘缘,在佛门净地享另一种人

43、生。且不论俗家与佛门孰优孰劣,然法师觉得佛门清香更适于己,所以选择离开红尘。而法师的圆满与佳话的流传,不正是对适于己才是最好的最佳诠释么? 而另一位才子,南唐后主李煜,却因错生帝王之家,终落得才华难以尽展且国破家亡的悲惨境地,如今,后人只得吟念着那伤感的词句来惋惜这位没能过上适于己之生活的才子了 。 适于己方为最好,于个人如此,于民族、国家亦如此。近代欧美因资本主义而雄起,国人便学之,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却也未能让中国走上富强,直到马克思主义燎原古老华夏,中华民族才重新奋起。适于己才最好,适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才是我国最好的选择。 而三年灾荒,十年文革,中国又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代伟人邓小平

44、为中国点燃了前进的明灯,中国摒弃了苏联的模式,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改革开放之路,而三十年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最好的选择! 人于世间寻寻觅觅,终需各取所需,然留一份坚持与清醒,牢记万物之中适于己才是最好。并 为寻觅适于己不懈奋斗,如是,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而此理,于个人,于社会,于国家,岂有异乎? 评语:本文立意切合题意,观点准确,并且全文紧扣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一观点展开,文章中心突出;文章选择刘翔、弘一法师、李煜以及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直至改革开放之路为材料,可谓材料丰富,而且从个人到国家民族,形成了递进关系,思路通畅,气魄宏大。文体特征明显,结构严谨,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议论文。

45、语言有文采。有利于考生模仿学习。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 “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 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 “自己 ”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 “自己 ”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 2)坚

46、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 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 ; ( 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 ( 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 ( 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 ( 7)别人只是观众; ( 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 ( 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 (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 “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 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 ”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 听从,父亲生气

47、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 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 ( 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 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 ( 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写作要求中明确规定,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因而可从男孩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从父亲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综合男孩及父亲的观点立意。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