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1924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共 8分。 这是一场著名的颁奖典礼,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 “大嘴美人 ”朱莉娅 罗伯茨。这位早已经历过奥斯卡颁奖典礼等无数大场面的世界级影星,今天却紧张得一塌糊涂。伴随着杂乱无章的手势和支离破碎的语音,意味复杂的泪水涌上了朱莉娅 罗伯茨的眼睛。 【小题 1】 以下获奖感言的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4分) A我要衷心感谢在场的每一个人,是你们的肯定让我一步步成长到现在这个位置。 B这次获奖,有喜悦更有感动,因为我深知,这份荣誉更应该属于我身后的团队。 C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机会真的

2、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胜利永远属于强大的人。 D在今后的舞台上,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回报每一位关注我、喜欢我、帮助我的人。 【小题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我们的 “大嘴美人 ”只是在痛苦地挣扎着发出一些声音而已。 B这场著名的颁奖典礼,朱莉娅 罗伯茨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C这是经历过奥斯卡颁奖典礼等无数大场面的一位世界级影星。 D由于过度的紧张,她的手势变得杂乱无章,语 音支离破碎。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 试题分析: 获奖感言应体现出获奖者谦虚的和感恩的情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

3、析: B项缺少介词,改为:在这场著名的颁奖典礼上。 C项多重定语排列顺序不当,将 “一位 ”提至 “这是 ”后面。 D项搭配不当, “语音支离破碎 ”应改为“语言支离破碎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答案:【小题 1】 C、 E 【小题 2】 B 【小题 3】( 1)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 老成持重,忧患重重的顾虑;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与感受 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感受与体验。 ( 2)审美倾向的转变:大刀阔斧,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 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项涉及的原文是: “明代是中

4、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 ”C项表述强加因果关系。 E项留学生 “崇洋媚外 ”表述与原文不符,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唐 朝女子衣装是 “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 ”, “足见唐人思想开放的程度 ”,不能得出 “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之高,女权得到充分尊重 ”的结论。 C项原文: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 ”。 D项原文: “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神。 ” 考点: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的信息源为: “原来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渐渐被老成持重,忧患重重的顾虑所取代,先前那 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与感受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使审美中那种大刀阔斧,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杯茶 苏 童 之前未想到茶会与我结缘, 从未想到一杯绿茶会在我的生活中显示如此重要的意味 。 小时候家境清贫,母亲每次去茶叶店买茶,买回的都是一包包廉价的茶末,因此在很长

6、一段时间里我以为喝茶时就是鼓起腮帮吹一吹杯中的那层碎末的,以为茶的颜色天生就是黄色的。对于茶的所有认识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茶是一种黄色的有微苦味的水。 喝也无妨,不喝也无妨,这么浑浑噩噩地喝了许多年的茶,有一天来了一位朋友到我处作客,坐下来就说,新茶上市了,你这儿有什么好茶?我想当然地从抽屉里取出一袋茶叶,指着标签上的价格说,这是好茶。没想到朋友喝了我的茶后面露尴尬之色。我失望地说,这茶还不算好?朋友说,应该是好茶的,不过,你是 不是把茶跟樟脑放在一起了? 我记不得那包茶叶是否真与樟脑同处一屉了,但朋友端着茶杯欲饮又止的表情使 我感到很内疚也很难忘 , 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 。我

7、第一次认识到嗜茶者的这一常识:茶是有好坏之别的。 朋友中有许多热爱品茗集茶的,其中又有江苏茶、安徽茶、龙井茶等各派之分。我以前听他们对自己钟爱的茶大肆赞美时,常常不知所云,但后来身不由己地受了影响。某一个安静的春夜,捧住一杯新沏的春茶,突然对于茶的美妙有了一种醍醐灌顶式的顿悟,茶的无可比拟的绿色,茶的无可比拟的香气,果然就在手边,果然就在嘴里。从此 便放不下手中的一杯清茗。 喝茶之事从来不是为了发幽幽思古之情,喝茶是自我款待的最简捷最容易的方式。喝一杯好茶,领略茶中的绿色和香气,浮躁蠢动的心有时便奇异地平静下来,细细品味了竟然怀疑这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绿色仙药,它使我们在纷乱紧张的现实中放松了许

8、多,就因为注水泡茶的一个动作,就因为举起茶杯时的一种期待,就因为杯中的那点绿色,那缕香气。 喝茶之事似乎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有时透过玻璃凝望水中那些绿色的芽尖,你可以轻易地获得对水泥墙钢条窗外的山野自然的想象,想象万树萌芽,想象雨露云雾,想象日出日落时的大 片大片的绿色世界。在人们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里,这样的精神漫游或许也算一种享受了。 我后来再也没让我的茶叶染上樟脑味,许多朋友告诉我保存茶叶的方法,或入铁罐,或入冰箱,或者用牛皮纸封贮。我每年春天都在家里为那些新摘的茶叶寻找它们的居所。它们的居所马虎不得,因为 所有的绿色所有的香气都是应该悉心保护的 。 【小题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

9、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以两个 “从未想到 ”开篇,既暗示了作者对茶的喜爱之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昔日饮茶之事。 B第 段中 “我感到很内疚也很难忘 ”一句,主要表明了作者一次对 不住朋友就终生记挂在心上的特点。 C 三段层层递进地表明自己新的饮茶观,也写出了作者对纷乱紧张的城市生活的厌恶之情。 D文章尾段作者为新茶寻找居所,既与首段中的 “重要的意味 ”相呼应,又给读者以启发和联想。 E作者的饮茶观之所以发生了改变,是因为他生活空间的日益狭窄,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小题 2】第 段 “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 ”一句中, “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分

10、) 【小题 3】第 段中说 “从未想到一杯绿茶会在我的生活中显示如此重要的意味 ”,这 “重要的意味 ”指 的是什么?(分) 【小题 4】联系全文,分析结尾句 “所有的绿色所有的香气都是应该悉心保护的 ”的作用。( 5分) 答案:【小题 1】 A、 D 【小题 2】答题要点:茶是一种黄色的有微苦味的水;喝也无妨,不喝也无妨;把茶跟樟脑放在一起;不知茶是有好坏之别的。 【小题 3】答题要点:( 1)它使我浮躁蠢动的内心平静下来,使我在纷乱紧张的现实中精神放松了许多。( 2分)( 2)它使我在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里,享受精神的漫游。( 2分) 【小题 4】答题要点:含蓄地深化了中心(以小见大)( 1

11、分):借一杯茶来说明生活中有许多事物能够给我们带 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2分 ),我们应该悉心保护生活对我们的馈赠 (2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不只是 “表明作者一次对不住朋友,终生记挂在心上 ”,主要是表明 “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 ”; C项, “写出了作者对纷乱紧张的城市生活的厌恶之情 ”是无中生有; E项 “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是强加因果。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的信息源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喝茶时就是鼓起腮帮吹一吹杯中的那层碎末的,以为茶的颜色天生就是黄色的。对于茶的所 有

12、认识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茶是一种黄色的有微苦味的水。喝也无妨,不喝也无妨,这么浑浑噩噩地喝了许多年的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自己对茶的一无所知,再写喝茶的益处。文中第六七段即喝茶的益处。也就是 “重要的意味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一般可从以下方面思考:一、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二、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三、 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本题可以从以上方面答题。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

13、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时诸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 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 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 V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 V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 “汝党存V、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 “罄尔之资 ,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 ”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 “上以王温故,俟破邺 ,尽坑尔曹。 ”军士信之,皆欲为乱

14、。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 谋扼关以为拒 。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 ,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 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 踣于绛霄殿廊下 ,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 ,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

15、不戒哉! (新五代史 伶官传有删改 ) 【注释】 邺:地名。 露刃注矢:刀剑出鞘,把箭搭在弓上。 五坊: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善友,人名,在五坊任职。 【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门高其 优 名也优:优伶,乐工 B虽 以 优进,而尝有军功以:凭借 C复欲何 为 乎为 : 做 D从驾黄甲马 军阵 于宣仁门阵:阵地,战场 【小题 2】下列对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译: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 B罄尔之资译:花光你们的钱财。 C谋扼关以为拒译:打算扼守汜水关,认为可以抵挡李嗣源。 D踣于绛霄殿廊下译: 跌倒在绛霄殿走

16、廊下。 【小题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庄宗最初提拔任用郭从谦,不仅仅因为他是伶人,也因为他曾经立有军功。 B当郭从谦叛乱、庄宗 仓皇逃离到洛阳之时,李嗣源趁机率叛军攻打兴教门。 C靠迎合他人往上爬的人可能得意于一时,不会得意一世,郭门高就是一例。 D本文记述伶官郭门高败政乱国的史实,意在为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 【小题 4】结合原文简要回答郭从谦鼓动军士 “欲为乱 ”的原因。( 4分)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 2分)郭从谦所拜叔父郭崇韬和养父李存 V一死一囚,他认为二人冤枉,为此感到愤慨。 ( 2分)郭从

17、谦手下的军士王温造反被杀后,庄宗对他所说的玩笑话引发了他的恐慌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列阵,排兵布阵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处的 “以为拒 ”意为 “以之为拒 ”, “凭借它作为抵挡的办法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当李嗣源叛乱、庄宗仓皇逃离到洛阳之时,郭从谦趁机率叛军攻打兴教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的答题依据为:崇韬死,存 V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

18、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 “汝党存 V、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 “罄尔之资 ,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 ”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 “上以王温故,俟破邺 ,尽坑尔曹。 ”军士信之,皆欲为乱。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当时几位败乱国政的伶官,以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 郭门高名字叫从谦,门高是他的艺名。他虽然是凭着伶官的身份飞黄腾达,但曾经有军功,所以庄宗任命 他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就是皇帝的亲军。郭从谦因为姓郭,就认郭崇韬为叔父,皇弟李存 V把他收为养子。郭崇韬死,李存 V被囚禁,郭从谦在军中摆酒,

19、愤然流下眼泪,诉说这两个人的冤屈。这时,从马直的士兵王温在宫中宿卫,夜里密谋作乱,事情被发觉而被杀。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 “你的同党李存 V、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你还想干什么呢? ”郭从谦很害怕,回去之后就刺激他手下士兵说: “花光你们的钱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打算了。 ”士卒问他缘故,郭从谦就说: “皇上因为王温的缘故,等到攻破邺,就把你们这些人全部坑杀。 ”士卒们相信了他,全都想叛乱。 李嗣源的军队反叛,攻向京城,庄宗向东退往汴州,然而李嗣源先进入汴州。庄宗到了万胜镇,进不去,就退回来。士兵逃散,还剩二万余人。过了几天,庄宗又向东往汜水去,打算扼守汜水关来抵挡李嗣源。四月丁亥

20、朔日,庄宗在中兴殿大会群臣,随从皇帝车驾的黄甲马军在宣仁门列阵、步军在五凤门列阵等候。庄宗入内殿吃饭,郭从谦从军营中带着出鞘的刀剑,率军攻打兴教门,和黄甲军对射。庄宗听说叛乱,率领诸王和卫士将叛乱士兵赶出兴教门。乱兵纵火烧了兴教门,攀着城墙攻入宫中,庄宗杀死了几十上百人。乱兵从楼上向庄宗射 箭,庄宗受重伤,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皇后、诸王及左右侍从全都逃跑。到午时,庄宗驾崩。五坊人善友聚集乐器焚烧了庄宗的遗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他的尸骨,埋葬在新安的雍陵。李嗣源任命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之后杀了他。 左传上说: “(如果)你凭借这个事物或者人开始,那么必定会因为这个事物或者人而结束。 庄宗喜欢

21、伶人,最终却被伶人郭门高弑杀,尸体被善友用乐器焚烧。这难道不应该相信吗?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 用斜线(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5分) 夫 所 谓 古 今 常 理 者 逆 顺 之 相 形 盛 衰 之 相 寻 如 符 契 之 必 同 寒 暑 之 必 至 夷 狄 所 以 取 之 者 至 逆 也 然 其 所 居 者 亦 盛 矣 以 顺 居 盛 犹 有 衰 焉 以 逆 居 盛 固 无 衰 乎 (取材于辛弃疾美芹十论 察情第四) 答案:夫所谓古今常理者 /逆顺之相形 /盛衰之相寻 /如符契之必同 /寒暑之必至 /今夷狄所以取之者 /至逆也 /然其所居者 /亦盛矣 /以顺居盛 /犹有衰焉 /以逆居盛

22、/固无衰乎? 试题分析:要正确断句,必须能正确翻译句子。所说的古今常理是这样的:逆境和顺境在相互比较中显现,兴盛和衰败往往相连,就好 像符节一定相合,寒暑一定到来一样。现在夷狄用来攻取的方法极其不正,可是他们所处的时期却很兴盛。凭借正道处于兴盛时期,还会出现衰败之状。凭借不正的手段处于兴盛的状态,难道不会出现衰败之征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 11分) 杂诗七首(其四)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 b。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小题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

23、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诗歌一、二句用 “桃李 ”比喻 南国佳人容貌如花开般鲜妍,光彩照人。 B诗歌三、四句 “朝游 ”“夕宿 ”进行对比,表现了主人公闲散、寂寞的生活。 C诗歌五、六句中 “薄 ”的意思是轻视, “谁为 ”即 “为谁 ”,宾语前置。 D诗歌七、八句用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短暂、容颜易老的无奈。 E这首诗通篇以美人作比,意在表现诗人恃才傲物、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性格特点。 【小题 2】对下列诗评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诗评:清代张玉 b说: “此诗伤己之徒抱奇才,仆仆移藩,无人调护君侧,而年将老也。通 体以佳人作比,首二自矜,中四自惜,末二自慨,音促韵长。 ”(古

24、诗赏析 卷九) A张玉 b认为诗人要表达的主旨是因为自己才美却不被看重,恐湮没于世而嗟伤。 B张玉 b认为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佳人的 “自矜 ”之情,意即为貌美而自负。 C张玉 b认为曹植和佳人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故诗人以佳人作比。 D这首诗清丽自然,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确如张玉 b诗评所言。 【小题 3】这首诗的五六句是如何体现 “自惜 ”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答案:【小题 1】 B、 E 【小题 2】 B 【小题 3】这首诗的第五六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世俗对 “朱颜 ”的轻视;( 1分)并用反问的修辞,有力地表现了美人得不到看重的悲凉;( 1

25、分)从全诗来看,这两句也在用 “朱颜 ”“皓齿 ”暗示(比喻)诗人的卓越才华,表现诗人的才华被轻视,诗人得不到看重, “自惜 ”之情也便深蕴其中。(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 项手法判定不准确,应是互文或对仗; E项 “诗人恃才傲物、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性格特点 ”,理解有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项 “表现的是佳人的 自矜 之情,意即为貌美而自负 ”理解有误,应为 “表现的是曹植 自矜 之情,意即为才美而自怜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首诗以佳

26、人自比: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 “时俗 ”二句,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比喻自己怀才不遇; “俯仰 ”二句,说时光流驶,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 10分。 日前,烟台大学 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 “节俭是一种习惯 ”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李商隐咏史诗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

27、俭败由奢。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 一掷千金 、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太史公高呼: “一饱之需 ,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 ,安用千门万户? ”司马光告诫后人: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 厉行节约 , 13亿人 积腋成裘 、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 4分) A蹿( cun)红莘( shn)莘学子奢靡( m)宁 (nn)剩毋缺 B蹿( cun)红莘( xn)

28、莘学子奢靡( m)宁 (nn)剩毋缺 C蹿( cun)红莘( shn)莘学子奢靡( m)宁 (nn)剩毋缺 D蹿( cun)红莘( xn)莘学子奢靡( m)宁 (nn)剩毋缺 【小题 2】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一掷千金 B一饱之需 C厉行节约 D积腋成裘 【小题 3】材料中的保洁员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 4分) A自食其力者 B传递理念者 C追随时尚者 D哗众取宠者 【小题 4】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

29、称 “小李杜 ”。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 丽。 C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 3000余年的历史。 D资治通鉴,简称 “通鉴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迁和他的助手等人编纂而成。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D 【小题 1】 试题分析:蹿:只有一个读音 “cun”,不要与 “窜 ”混淆。 “莘 ”易误读为 “辛 ”。靡:作 “浪费 ”“分散 ”之义时读 “m”,作 “倒下 ”“没有 ”之义时读 “m”。宁:作 “宁可 ”解时读 “nn”,其它读 “nn”。 考点:识记

30、现 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 积 集,集腋成裘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 根据文中信息 “向莘莘学子传递 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便可得出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 A。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10分) 周末放学之后,校门口自成一景,请你具体描绘这一场景,并加以评价。 要求 : 描写要细腻,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内容积极,表达得体。 不少于 1

31、50字。 答案: “零零零 ” 响亮的放学铃响起,打破了寂静的校园,更打破了劳累沉闷这把囚禁着我们的活跃的心灵的枷锁。随着老师的一声 “放学 ”,漫漫人海便从四面八方涌出,一出学校大门,就投入到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有的同学则不紧不慢的走着,手里还捧着一本书,正读得津津有味,不时的发出咯咯的笑声。有的则与其他同学勾着肩,搭着背,不住的聊着天。还有的呢,似乎是有什么事情,急匆匆的往家里奔去。不久,学校就仿佛被水泵抽空了一般,再也没有喧闹的声音。空 荡荡的校园再次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试题分析: 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全面,既要看清看全整体情况,又要善于捕捉到典型的人和事,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才能把

32、场面写真切,写生动。 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这样有面上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有感情地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用诗 文原句填空。( 8分) 李白、杜甫、白居易被称为 “唐代三大诗人 ”当之无愧。李白,始终蔑视权贵、不向权贵折腰,于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 , ! ” 杜甫,悲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于是他在登高中吟诵: “ , 。 ” 白居易,关心下层人民的疾苦,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于是他在琵琶行中悲叹: “ , ! ” “鹏程万里 ”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描述“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答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水击破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摧、事、萧、涯、沦落、扶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