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1924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江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恢复江河的生态功能 间不容发 。 B他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无论写什么都能 文从字顺 ,知道怎样避免无聊的修辞,而简明的说他所要说的话。 C 不刊之论 ,何足言哉。对于一些荒谬不登大雅之堂的论调,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理会。 D这段时间,他的成绩如同 坂上走丸 ,下滑的很厉害,因此他决定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具体语境分析, A“间不容发 ”,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

2、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应为 “刻不容缓 ”。 C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D坂上走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文学作品画插图,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 , , , , , , , 这些文字插图,对一本纯文学刊物,既是雪中送炭,也是锦上添花。 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解读 将绘画的 魅力与文学之美结合 将文学作品描绘的情境了然于胸 必须先仔细阅读需要插图的文字 最后而成的虽只是小幅作品,却都是精心构思 然后以自己的风格进行创作插图 A

3、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可抓住 “必须先 ”“然后 ”“最后 ”确定大体思路; “自己的解读 ”与 有递进关系,故紧随 ; “了然于胸 ”是解读的程度与结果,故紧随 ; 绘画与文字相结合是对 创作插图的风格说明,故紧随 ,由此可得出答案:为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俄罗斯潜水员在俄西南部打捞出一块 重 570公斤的陨石残体,被认为是今年 2月坠落在

4、该地的陨石中最大的一块碎片。 B “网络水军 ”,网络公关公司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或者发布虚假信息等服务,这种行为是否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关键取决于对 “违反国家规定 ”的正确理解。 C调查显示,我国乳制品业每年都以超过 20%的速度增长,在市场急剧扩大,收益十分可观的诱惑下,一些企业盲目扩张,有的企业在全国各地设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子公司。 D由于大众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参差不齐,一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信息失真,信息错误解读和 片面化,尤其是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大多数人都会在无法辨别时,宁信其有。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

5、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主语残缺,应在 “被认为 ”前加 “这块陨石残体 ”; B项,要在 “违反 ”前加 “是否 ”;D表意不明。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 “隐藏的食谱 ”。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

6、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 “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 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 “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

7、。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 “哲学 ”十分了解,他说, “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 ”。 “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 ”。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

8、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 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 礼 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 “吃不言、睡不语 ”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食不厌精 ”、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 “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 ”。 “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

9、宴,但孔子从 未让自己喝醉过 ”。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 “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 胎教 ”。 【小题 1】下列有关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 “哲学 ”。 B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 ”。 C 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

10、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D “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 ”。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餐桌上, “礼 ”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B孔子 “吃不言、睡不语 ”、 “食不厌精 ”、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的饮食 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C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D

11、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 器皿,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认为这都体现了宴会的社会交往功能。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娱乐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宫廷酒宴

12、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从文中找到论述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观点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带入进行一一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 A项, “宴会 ”应为 “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 ”。所以选 A。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将选项带入进行比较分析, B项,作者只说 “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 ”,其他没有根据。所以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

13、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 B项, “不以为然 ”错,作者无此意。所以选 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后面题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 “包袱 ” 张一南 国家灭亡后,他依然以贵族自恃,与现实对抗。 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如果生于权贵之家,人生或许相对容易一些,如果出身寒素,就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不过,好在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接受残酷的现实,尽量让自己生活得轻松一点,也可以选择在心中坚持自己的高傲,为此不惜一次又一次地与现实发生冲突。西晋的大诗人

14、陆机,偏偏选择了后者。 陆机的爷爷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陆逊,曾在战场上让刘备败亡,后来一直做到孙权的丞相。陆逊死后,他的儿子陆抗被当做有才能的贵族子弟的典型,继续成为吴国君主的依靠对象。陆机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如果吴国不灭亡的话。可以想见他有着多么辉煌的前途。不过很不幸,吴国在陆机 20岁的时候就被魏国所灭。后来司马氏又以晋代魏,陆机沦为了西晋的一个普通青年。 陆机本人参与了保卫吴国的战斗,吴国灭亡后,没杀他,允许他当老百姓,陆机就带着弟弟陆云,回老家隐居读书了。 10年后,陆机北上洛阳,作为 “寒素 ”人才被举 荐为官。陆机在吴国本来是项尖贵族,到西晋居然成了 “寒

15、素 ”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但是 30岁的大男人总赖在家里也不是个事,所以,陆机只好离开前朝贵族的乡村别墅,又带着弟弟到 “敌国 ”去当寒门青年。 当时南方人和北方人相互歧视非常严重。陆机侍奉的北方人是他看不起的。然而,这些他看不起的人更看不起他。当时有个叫王济的北方士人,就认为没有必要举荐东吴的士人,觉得这些人都是亡国之奴,不会有什么出色的才能。 还有一次,众名士聚餐,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一个叫卢志的冷不丁对陆机来了一句: “陆逊和陆抗是你的什么人啊 ”要知道,即 便是今天,在别人面前,直呼对方祖父、父亲的名字。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何况是极重视门第威望的西晋 !卢志的问话,可以说是对陆机的极

16、大侮辱。对此,陆机自然怒不可遏,马上反击道: “就同你与卢毓、卢廷的关系一样(卢毓、卢廷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 ”事后,一同在场的陆云不解地问陆机: “何必这样呢 卢志可能真的不知道。 ”“什么话,我们的祖父、父亲名震四海,这小子岂会不知 !”陆机愤怒地回答弟弟。 好在,并非所有洛阳人都对陆机不友好。毕竟西晋是一个爱才的时代,一个文人不会永远被埋没。何况真正懂得文学的人,不会不去爱惜陆机这 样一个文学天才。当时,洛阳的文坛泰斗张华很赏识陆机。陆机这个受尽歧视的南方人,还能去拜访不少名流,大概都是出于张华的推荐。慢慢地,陆机的文学才华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他的诗赋被洛阳人接受。陆机的名声逐渐盖

17、过了援引他的恩人,最终成为西晋最有名的诗人。 在中国古代,一个文人名声大了,很容易被政客巴结,不管是不是真的投缘,也要来借用你的名声。利益集团之间的内斗,也喜欢拉进来一些本来不在利益集团中的外乡人,以壮声势。陆机这个有名的外乡文人,最终被西晋政坛上臭名昭著的贾谧拉下水了。 贾谧属于外戚,是当时执掌大权的贾皇后 的侄子。无论是司马氏还是贾氏,跟远在南方的陆氏都沾不上半点关系,陆机本该两不相帮。但因为陆机名声太大,贾谧便总是明里暗里拉拢陆机。陆机对司马氏并没有感情,对贾氏也谈不上仇恨,一来二去,就难免开始感激贾谧的好意。加上陆机的恩人张华也倾向于贾氏,所以陆机也就不再否认自己是贾谧的朋友。时间长了

18、,大家也逐渐相信陆机和贾谧关系密切了。时人把和贾谧关系密切的文人称为 “二十四友 ”,其中就有陆机兄弟的名字。 其实 “二十四友 ”大多是北方人,他们与陆机到底有多少交情很难说。 后来,陆机的上司赵王司马伦诛杀了贾谧。陆机大概确实跟 贾谧交往不深,因此并未受到牵连。最后,陆机被同属 “二十四友 ”的王粹、牵秀陷害,被诬陷有反叛之心。身为外乡人的陆机,被诬陷反叛后百口莫辩,很快就被处死了,死时年仅 43岁。 临死的时候,陆机长叹道: “我再也听不到故乡华亭的鹤唳了 !”其实,这句话也不是陆机的原创。他仍然用的是自己最擅长的 “拟古 ”。秦朝的丞相李斯在被杀的时候,曾感叹说: “我再也不能牵着黄犬

19、出城打猎了 !”不过,李斯是在懊悔自己不能再安享荣华富贵,陆机则似乎有更复杂的感情。他是在怀念家乡,也是在怀念吴国的事业,怀念自己曾经显赫的家族。随着这声长叹,一位 高贵的诗人与尘世的矛盾抗争永远地画上了句号。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西晋大诗人陆机出身吴国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吴国君主依靠的对象,他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如果吴国没有灭亡,他绝对会有非常辉煌的政治前途。 B吴国后来为魏国所灭,迫于形势,陆机 30岁时,离开前朝贵族的乡村别墅,只身到洛阳,但是许多洛阳人对陆机并不友好。 C一个有才能的人不会永远被埋没,在洛阳,陆机的名声不久就盖

20、过了扶持他的恩人张华,最终成为西晋最有名的诗人。 D陆机在文坛出名以后 ,非常不幸,由于有利用价值,他被政客拉拢而卷进了政治漩涡,最终在政治斗争中丧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E陆机临终的感叹,表明其一生始终没有放下出身的 “包袱 ”,流露了伴随其一生的思乡与怀念故国的复杂情感。随着这声长叹,他与尘世的抗争结束了。 【小题 2】陆机成为西晋著名诗人的条件是什么 ( 6分) 【小题 3】文章为什么要以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 ”为题 请作简要的分析。( 6分) 【小题 4】陆机一生都在 “出身 ”带来的苦痛中苦苦挣扎,你认为一个人的出身对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呢 请你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21、8分 ) 答案:【小题 1】 EB 【小题 2】 陆机出身良好,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 2分) 西晋是一个爱才的时代,一个有才的人不会永远被埋没。( 2分) 洛阳的文学泰斗张华的赏识和引荐让陆机的文学才华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 2分) 【小题 3】 从内容上看,文章的标题用一个比喻概括了文章的主旨。陆机的出身直接影响到他的一生,使他的一生都在思乡、怀念故国和与尘世斗争中挣扎。陆机始终没有放下出身带来的心灵的巨大痛苦和困惑。( 3分) 从形式上看,文章的标题有提示行文思路的作用。文章由陆机的出身写起,文章的主要记叙的陆机的 经历都与传主的出身有关,结尾再次点明了陆机放不下出身这个包袱的事实。

22、( 3分) 【小题 4】示例:正如文中所说 “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是人的态度可以选择 ”,陆机之所以被出身的 “包袱 ”百般折磨,是因为他不能接受从贵族到平民的巨大落差,又敏感于地方排斥中的奚落与鄙夷,于是这个孤独的 “外乡人 ”在别人的示好中却走向了死亡。不得不说对陆机而言, “出身 ”带来的理想、思乡、爱国的复杂情感和与尘世的矛盾似乎掌握了他的命运走向。可是,如果我们能接受“出身不可改变 ”这一残酷的现实,尽量让自己轻松一些,不因为出身低微自惭形秽,也不因为 出身高贵而不可一世,竭力让自己的才能为自己定位,那么,“出身 ”可能就不会成为我们的包袱。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

23、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仔细的辨识,做出判断取舍。 A项, “绝对会有 ”表述绝对化,原文是 “可以想见他有着多么辉煌的前途 ”; C“一个文人不会永远被埋没 ”表述不正确,偷换概念,原文是 “一个有才能的文人 ”; D“最终在政治斗争中丧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表述不正确,原文是 “陆机大概确实跟贾谧交往不深,因此并未受到牵连 ”。所以选 E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分析综合 C。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局部题,解答此题,可先找到答题区间第 3段和第 7段,陆机的出身和自身的

24、才能,自然是他成为西晋著名诗人的必要条件;从第 7段中,由 “毕竟西晋是一个爱才的时代 ”和 “洛阳的文坛泰斗张华很赏识陆机 ”可知,这些都是他成为西晋著名诗人的条件,所以答题时,可根据这些提示性的语句提炼性的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本标题的作用,此类题,一般都要从文本 内容、文本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可结合着陆机一生的思想与经历与他的出身的关系作答;在结构上,从文本记叙的有关陆机的经历来看,都是因陆机的出身引起,故标题起着提示行文思路的作用。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

25、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答题时,可结合着文本中作者针对出身的议论性语句及文本中陆机的经历来阐述即可。例如,文本第二自然段中, “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不过,好在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接受残酷的现实,尽量让自己生活得 轻松一点, ”可提炼性的概括出这句话,然后再结合陆机的经历,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经历来谈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后面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

26、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 有远量 ,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 “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 “孟嘉故是盛德人也。 ”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

27、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 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 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 “进德修业,以及时也。 ”君清蹈衡门 ,则令闻孔昭 ;振缨公朝

28、 ,则德音 允集。道悠运促 ,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 注 冲默:淡泊恬静。 远量:大量。 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 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 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 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 德音:道德声誉。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名冠州里 冠:位居第一 B时亮崇修学校 崇:重视 C有风吹君帽堕落 堕落:脱落 D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示:告诉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孟嘉 “冲默 ”品性 的一组是( ) 人无能间,乡里称之 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

29、步归家 以君望实 故应尚德之举 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B孟嘉曾担任太尉庾亮所部庐陵郡的从事,后主动辞职回家。不久,因庾亮要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孟嘉凭着较高的名望和实才,又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

30、人感到十分可惜。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 2)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 小题 5】用 “/”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语句 君在朝 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1)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 (2)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 【小题 5】君在朝 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

31、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原文标点:君在朝 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 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D项,示:摆出来给人看或指出来使人知道。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表明孟嘉 “冲默 ”品性。 是说孟嘉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

32、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 表明孟嘉诚实。 是说凭孟嘉的名望和才能,符合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所以选 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A“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 ”理解错误,应是孟嘉与郭立的名声相当,而郭逊的名声在孟嘉之上。从原文中 “时在君右 ”一句可知。所以选 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

33、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在堂 ”“怡怡如 ”“请笔 ”“了 ”“四座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 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注意 “然 ”“已 ”的断句。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级。 参考译文: 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

34、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柱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淡泊恬静,有气量,二十岁时,同辈人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 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 太尉庾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 “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

35、。 ”庾亮拿着拂尘尾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 “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 ”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母亲健在,兄弟共 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力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

36、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 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咨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坐处,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任命。晋穆帝司马耽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

37、 ,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顾影痛饮,到傍晚才回来。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赞语是:孔子曾说: “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 ”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道德声誉很高。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 !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山居十首 陈造 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 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 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 残年温饱尔,外此亦何须。 【小题 1】本诗颔联 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形象

38、。( 6分) 答案:【小题 1】颔联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与竹人格化,表现出花的妩媚,竹的风姿。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孤独的心境。 【小题 2】从整首诗来分析,结合环境描写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要分析出形象所表达的意义。 【小题 1】 试题分析:颔联是描写景物的诗句,因此解答此题,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描写的特点及营造的氛围,再由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笑 ”“相娱 ”将花与竹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表现了花与竹的情 态,结合整首诗歌大意来看,颔联以乐景衬哀情,将诗人孤独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9、。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先确定写法,这首诗歌采用了以景写人和以事写人相结合的手法,故侧重的是人的心情与遭遇,由第一题可知,诗人的心情是孤独的;由 “残年 ”“温饱 ”“课橘奴 ”可体会出诗人孤独、困苦潦倒的情形。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 过 8个字。( 6分,每点 2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 , 。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

40、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 。 有这样一种说法, “微信 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 100万粉丝 ”。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 。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 “米聊 ”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 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答案:语音发送便捷(原答案:语音的快捷性);用户真实私密有用(原答案:用户的真实性);功能更实用(原答案:功能的实用性)。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感知文段大意,然后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词,然后整理概括即可。第一,可由 “还支持 ”一词,确定语音发送是

41、描述的重点,方便、快捷是优势;第二,由 “而 ”可确定描述的重点是微信的用户是真实的,由此概括即可;第三,由 “更 ”可确定描述的重点是功能的实用,故可从干这个角度概括。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 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某中学为勉励学生珍惜时间,在教学楼显眼位置贴出如下的数学公式,请你谈谈对公式的理解。(先指出每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然后再把这两个公式所包含的意义阐述出来)( 5分) 答案: 01和 0 99代表每天的努力( 2分); 365代表一年的时间( 1分); 37 8和 0 03代表一年来努力的成果( 1分)。 含意:每天多一点努力,积少成多,一年后的收获会很大( 1分);否则收

42、获寥寥( 1分。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的提示,数字与珍惜时间有关,答题时,可结合着数字,展开合理的联想,由 1 01和 0 99相比较,很容易联想到,这两个数字代表每天的努力情况; 365正好是一年的时间;从 “=”来看, 37 8和0 03都是收获结果,而且悬殊很大。由此,可从多一点,与少一点的差别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则曰: “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 ( 2) ,去时雪满天山路。 ,雪上空留马行处。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 答案: ) 彼与彼

43、年相似 , 官盛则近谀; (2) 轮台东门送君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谀、轮、台、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描摹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嫌其中动态不足。刚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点一下。 无 德禅师看

44、后说: “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错,但龙、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头向后屈度越大,虎头愈贴近地面,它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 学僧们听后均有所省悟。 要求: 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800字左右。 答案:蓄势待破 春蚕不作茧化蛹,不破茧而出,就不能翩翩飞舞。人不积累能量,不在磨难中升华自己,就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实现生命潜在价值,作茧化蛹,积蓄力量。 “十年磨一剑 ”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人就不能有好的素质。 曾子,一个多么洪亮的名字。但他也曾是 3岁小儿,也曾是愚鲁少年。孔子曾经说过

45、“参也鲁 ”。就是这么一个愚钝的曾子,却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脱颖而出,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他靠的是什么?他人嬉戏玩耍,求名逐利时,他在刻苦钻研。因此,他比孔子其他弟子积蓄了更多的能量。这不仅仅弥补了他的缺陷,更使他素质超群,因而具备了继承孔子学说的基本条件。 同曾子一样,我们虽然生活在崭新的 21世纪,也需要积累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具备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人生,实现价值。 然而,仅仅积累能量是不够的,正如禅宗中所讲的法门一样,人生也要有 “渐修 ”,有 “顿悟 ”。破茧而出,超越升华。古人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并

46、非是说经过打击,受过磨难是担当大任的基础,而是指获得大成功需要那磨难打击背后的升华。 俞伯牙苦学琴艺不成,并不是他手法不够娴熟,技艺不够精湛,他其实已积蓄了很大的能量。他缺少的是一种顿悟,一种自我升华。于是他赤脚行走于海边,脚指磨出了血,在苦痛至极时,他升华了超出了常人成就了琴艺的神话。经过乌台诗案,放逐天涯海 角,谪居黄州赤壁,他终于顿悟了这人便是苏东坡。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代大家流芳千古。是精神的升华激发了人的潜能,激发出人的真正灵性。 我们积蓄力量,等待高考到来,我们充满信心,坚信破茧终有时。我们知道,人生需要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要突破超越,展现人生华彩。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理解, “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头向后屈度越大,虎头愈贴近地面,它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很容易得出: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用中国古话来说便是: “韬光 养晦。 ”这样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才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做任何事之前要先蓄势。以此立意最佳。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