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1941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3分) “古有刘敬亭,今有袁阔成 ”,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 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 “动于衷 ”,才能 ,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 “形之于外 ”。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 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 读春秋,宝相庄严, 。 A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绘声绘

2、色 D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分析可知, “绘声绘色 ”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说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 “惟妙惟肖 ”指 “描写 ”“模仿 ”得美妙逼真 ; “栩栩如生 ”强调描述对象不 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

3、 “四大 ”,而是 “五大 ”。此 “五大 ”者何 即 “四大 ”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 。 。 。 。 。 。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 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 这是很 “唯物 ”的真理,没有任何玄虚与偶然可言 这样说,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 ,不能接受,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表示反对 如果没有毛笔,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 他们忘了,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 这就又决定了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

4、,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 总括论点, 从汉字本身及以汉字为中心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具体分层论述, 从哲学层面肯定自己论断的正确性。利用指代语言可判断 在一起; 中心话题都是 “汉字 ”可判断其在一起;由 句中的“这 ”“又决定了 ”脉络语可初步判断 在一起, 中汉字的 “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 ”和 中 “书卷、 本册、

5、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 ”有决定关系,可判定 在一起;又 有明显的总括意味,并且主语是 “这 ”,所以只能放最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 6级,安徽和 浙江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B今年 “双十一 ”,淘宝 24小时便创造出 350多亿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 “双十一 ”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C嫦娥三号探测器 12月 14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

6、陆,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 组成,其中 80以上的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全新研发。 D有人批评 “汉字听写大会 ”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 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 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分析可知, A项 “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有歧义; 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 “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节 ”; 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 “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

7、分 ”或 “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审美 “关系在先 ”及其自由性 朱立元 审美 “关系在先 ”的思想,在理论上是有根据的。根据之一是,依照马克思 “人就是人的世界 ”的存在论命题,人与世界源初是一体的,而不是现成的主体、现成的客体二分的。因此,在逻辑上,审美关系(活动)之外或者之前,不存在任何现成的审美主体,也不存在任何现成的审美客体。如果离开了一定的审美关系(活动),即使是最富于创意的艺术家和最富有经验的鉴赏家,也算不得审美主体;即使是最伟大的艺术作

8、品和最优雅的田园山水,也不是什么审美客体。人能否成为审美主体,世界能否成为审美客体,都取决于审美关系是否生成。审美主客体是在审美关系(活动 )的状态中生成和存在的。根据之二是,审美主体是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审美客体是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审美关系是审美主客体的逻辑确定者。例如我们只能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审美关系和审美状态中,才能把陶渊明确定为审美主体,把南山确定为审美客体。可见,人之所以被称为审美主体,世界之所以被称为审美客体,其根本前提在于二者已经处在审美关系中了。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永远是审美关系发生的独一无二的根基。 但是,人并非每时每刻都处在审美状态,世界并非每时每刻都成为

9、审美对象(客体),人与世界的关系并非每时每刻都呈现为审美 关系。世间不存在绝对的、无条件的审美关系,只存在特定条件、情境、机缘下当下生成显现的审美关系。根据 “关系在先 ”的原则,任何从生生不息的生成之流中截取出来的静止的固定的审美关系,都是抽象的、无根的,也不是真正的审美关系;同样,任何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也都是随着审美关系的生成而生成,而不可能是先在的、固定的、现成的。林黛玉听到女子们歌唱牡丹亭中的唱词,最初还处于非审美状态,还不是审美主体,因为它并没有成为她的审美对象;之后,才逐步形成了审美关系而不能自已,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精 神性的自由关系。审美主体不追

10、求对象的功利的满足,在外不受他物的束缚,在内不受欲望的限制,完全由自己做主。自由又表现在审美主体始终关注对象的感性意义形象,并且环绕这一感性意义形象而展开自由想象和联想,自由地展开自己的心灵形式。自由还表现在审美是人与世界之间的精神情感交流。 (选自论审美关系及其生成性,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于 “审美关系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审美,关系在先,即审美活动之外或者之前,既没有任何现成的审美主体的存在,也不 会有任何现成的审美客体的存在。 B人与世界的 关系并非呈现为静止的固定的审美状态,而是在特定的条件、情境、机缘当下才会生成 显现出一种审美关系。 C任何审美关系,

11、只存在于当下生成显现的审美关系中。审美关系发生的唯一根基永远是人生活在世上, 人的生存的实践。 D审美关系生成,人才成为审美主体,世界才成为审美客体,即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只有在审美关 系中才能生成和存在。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是精神性自由关系,始终关注对象的感性意义形象,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联想,在外不会受到他物的束 缚。 B审美 “关系在先 ”并有自由,任何截取出来的静止的固定的审美关系都抽象无根,不是真正的审美关系。 C由牡丹亭中的几句唱词引发了林黛玉复杂而细微的情感过程,是因为她形成了审美关系并获得了 独特的审美体验。

12、 D世界并非每时每刻都成为审美对象,世间上任何审美关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既然离开了一定的审美关系,艺术家和鉴赏家,算不得审美主体,那么其艺术作品和田园山水,也 就不会是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是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审美客体是 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可见,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和审美 客体的逻辑确定者。 C只有在那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审美关系中,我们才能把陶渊明确定为审美主体,把南山确 定为审美客体。 D任何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不可能是先在的、固定的、现成的。可见,审美关系,也就是审美活动是 很难建立和发生的。 答案:【小题

13、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概念 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 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 文中重要概念 ,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 B理解错误,该项表述中心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强调 “人与世界不一定产生审美关系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

14、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筛选并整合信息 ”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 、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答表述。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从答题语言来说要求语句通顺)。分析可知, A与原文不符。根据文意,缺少 “环绕这一感性意义形象 ”这个 “自由想象和联想 ”的前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15、试题分析: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 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即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 “概括 ”是指在读懂所给材料后能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 “分析 ”是指能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本题可以运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把原文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分析可知, D根据原文, “任何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不可能是先在的、固定的、现成的 ”强调的审美关系生成的条件或前提,和 “审美活动很难建立和发生 ”没有必然的联系。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 析综合 C。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郑哲敏院士: “给力 ”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孙自法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两院 ”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 “给力 ”祖国,祖国给予他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殊荣。 1943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 1946年,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回到北京清华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 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

17、大兴趣。 1947年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多年后,郑哲敏回忆,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自己影响很大,使他确定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年 4月,在钱伟长等人推荐下,郑哲敏获准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年后成为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敏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着眼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 1955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 哲敏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1956年 1月,钱学森回国后,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成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任弹性力学

18、组组长。在钱学森指导下,郑哲敏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 1984年 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郑哲敏最早期科研生涯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曾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郑哲敏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拉开 爆炸力学研究的序幕。 郑哲敏在爆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一是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二是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三是开辟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发展

19、水下爆炸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 郑哲敏还通过对 “瓦斯突出 ”的机理研究,认为 “瓦斯突出 ”的动力来源于煤层瓦斯中含有的机械能。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郑哲敏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引用,还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 C-C方法。引领中国力学发展的郑哲敏为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

20、界的交融、提升中国力学国际地位等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郑哲敏认为,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 “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 些人都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成果。有的人急于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 ” 在郑哲敏眼里,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 “自由探索 ”的精神。纵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自由探索 ”精神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要真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 “自由探索 ”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

21、也应成为一种人生目标。 郑哲敏指出,中国当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压力很大,各种评奖评审、项目申请等,“把人搞得很浮躁,东迎西迎,像 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年轻人急功近利,必然影响到他们从事科研的决心。他呼吁尽快给青年科研人员减压,把他们从浮躁的 “包围圈 ”中解放出来。 已 89岁高龄的郑哲敏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近年来,他将研究重心转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安全性等方面,带领相关研究团队为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作贡献,并指导有关课题组继续进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研究。 (选自中国新闻网 2013年 1月 18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22、( )( ) A师从钱伟长、钱学森,郑哲敏与力学结 缘,国家的需要以及个人主观的觉悟和努力,使郑哲敏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力学研究中。 B 1955年,钱学森与郑哲敏师生俩冲破美国的阻挠相继回国,并且郑哲敏回国源于钱学森的鼓励,他们同国后都投入到祖国力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中。 C郑哲敏早期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才开始爆炸力学研究。 D郑哲敏认为制约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在于学术界浮躁的风气,主张科研需要耐心,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要急于求成。 E本文通过描写郑哲敏的语言、动作,勾勒 了一位成果颇丰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

23、位科学家的风范,给人以启迪。 【小题 2】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请简要概括郑哲敏院士的主要成就。( 6分) 【小题 4】郑哲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有人认为是始终 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 “自由探索 ”的精神,你的看法呢?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案:【小题 1】 A( 3分) C( 2分) D( 1分) 【小题 2】 第一段概括了郑哲敏院士的主要成就和获得的荣誉,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誉和敬佩之情; 总领下文,重点突出郑哲敏在爆炸力学奠基和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方面的贡献; 照应标题,点出题目的双关意义,郑哲敏在力学研

24、究上的确 “给力 ”。(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3】 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爆炸筑堤、水下爆炸、 “瓦斯突出 ”的机理等爆炸力学应用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在材料 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来硬度表征标度理论;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每点 3分,要有概括及适当具体的分析;只分析不概括最多 4分) 【小题 4】观点一:郑哲敏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 留学美国,学成归国,跟随导师钱学森大力发展中国力学,为中国力学的发展做出巨

25、大贡献。 根据国家需要,曾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又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拉开爆炸力学研究序幕。 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 的建立与发展。 观点二:他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 “自由探索 ”的精神。 他把 “自由探索 ”的精神看作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也作为一种人生目标,在力学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的经历就是实践了这种精神。 科学需要耐心,要力戒浮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才在力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耄耋之年的郑哲敏还活跃在科研一线。 (评分

26、标准:任选一个方面作答。观点鲜明得 2分;理由充分得 6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错在回国时间顺序, “郑哲敏与钱学森 师生俩相继回国 ”,郑先回国,钱后回国。郑回国不完全是钱学森的鼓励,还有个人意愿。另外, “冲破美国的阻挠 ”文中无据。 D“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是唯一原因。 E没有动作描写。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学作品首段的作用一般有: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 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照应、对比; 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点明

27、主旨, 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分析可知,第一段概括了郑哲敏院士的主要成就和获得的荣誉,表达了作者对 他的赞誉和敬佩之情;也总领下文,照应标题,点出题目的双关意义。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 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 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客观题,要将选项与归纳的要点做认真的比对。分析可知,郑哲敏院士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他是我国

28、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 开拓者,他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本题既要有具体的概括,还要有适当具体的分析才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重在考察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对语文学习的较高要求。此题为探究题,答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只要符合内容,观点鲜明,结合具体事例,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

29、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 虞 ,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 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 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 。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 徇 ,因收陶、 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 郡 ,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 “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 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 ”不报。谏官

30、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 “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 典 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题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 “请老而去者,类以 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 省阅 。 ”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各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

31、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 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 赵概传,有删节) 注: 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觖:因不满意而怨恨。 抗章:向皇上上奏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 虞 虞:忧虑,忧患 B斩之以 徇 徇:谋求 C绛以论张茂实不宜 典 宿卫罢典:主持,主管 D当置于坐右,时用 省阅 省阅:审视阅览 【小题 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造飞语曰 /卒得廪米陈恶 /有怨言 /不

32、更给善米 /且生变。 B 造飞语曰 /卒得廪米陈 /恶有怨言不更 /给善米 /且生变。 C 造飞语曰 /卒得廪米陈恶 /有怨言不更 /给善米 /且生变。 D 造飞语曰 /卒得廪米陈 /恶有怨言 /不更给善米 /且生变。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洪州属官郑陶、饶 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 陶、 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赵概借此趁机查办了陶、二人。 B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 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C官员因年老辞

33、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 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 D赵概秉性平各,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 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句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5分) ( 2)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5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A 【小题 4】( 1)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

34、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面从 ”1分, “黜 ”1分, “何以示天下 ”宾语前置句 1分) ( 2)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 “狱 ”1分, “明 ”1分, “为 ”表被动 1分, “可以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

35、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B徇:巡行示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较翻译句子要容易一些。解答本题,首先要通晓文意,然后再沿波探源抓标志。一是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意思,二是要凭借自己的文言语感,三是对古代文化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以上几点综合思考去做。本题以语言内 部相对完善的独立单位为主,考查对文意的把握。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

36、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 解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分析可知, A “陶、 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 ”概括不正确,应是 “赵概 借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趁机查办了陶、 二人 ”。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

37、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两句关键字句的翻译,( 1) “面从 ”“黜 ”, “何以示天下 ”宾语前置句。( 2) “狱 ”“明 ”, “为 ”表被动, “可以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 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属官郑陶、饶 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

38、制住他们。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饶 编造流言说: “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 ”赵概没有搭理。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卒,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 ,并趁机抓捕了陶、 二人进行抵罪,(这样以)整个红州府都为之惊惧。升任直集贤院。(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 朝廷召赵概编修起居注。欧阳修是后(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使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为章阁待制,欧阳修于是任知制诰。一年多,赵概才取代欧阳修。苏舜钦等人聚众宴饮被罢逐,赵概

39、说: “参加宴饮的都是馆、阁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们罢免,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生怨恨,这非国家之福。 ”(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 报朝廷。谏官郭申锡因议论有关事情违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于他,赵概说: “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皇上因此没有对郭申锡治罪。任职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任御史中丞。韩绛因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没能任宿卫一职。赵概被提拔为枢密使、参知政事。几次借年老要求辞职。 熙宁初年,赵概任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任吏部尚书,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书,从没

40、有(先例)。(后赵概)以太子少师这一身份(或:职务)辞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集古今谏争之事,编写谏林一百二十卷呈给皇上。神宗赐诏说: “因年老辞官回家的官员,一般都是以不让自己的说辞、议论等传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即使退处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我当把这本书放在座右(指拿起方便),不时地用审视阅览。 ”元丰六年去世,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赵概秉性和平,与人没有怨仇。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们把他比作刘宽、娄师德。(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对他的家 人照顾非常周到。欧阳修对待赵概一向冷淡

41、,(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他无罪,说欧阳修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欧阳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开始叹服赵概是一个长者。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小题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 “芭蕉雨声 ”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5分) 【小题 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 “问我归期未 ”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案:【小题 1】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芭蕉雨声 ”烘托出作者思

42、念家乡,辗转反侧的愁思。 【小题 2】后三句并未从正面回答 “归期 ”是否已定,而是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长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把 “有家归未得 ”的矛盾心情和 “家乡何处是,忘了除却醉 ”的深沉乡思作了出色表达。而秋雨打蕉,惊醒了神游故国的美梦。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高度统一。 【小题 1】 试题分析:作者从自 然景物入手,通过视觉,如西风、红叶、黄花、芭蕉和听觉,如雁啼、雨声的描写,细腻而形象地渲染出作者思乡情切。 “西风 ”“红叶 ”“芭蕉 ”“雨声 ”这些都富有季节特征的常见意象,秋意尽显,颜色鲜明,一组景物构成意境,萧瑟中带着热烈,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

43、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思乡情,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全诗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芭蕉雨声 ”烘托出作者因无法回乡而心生焦虑,但焦急之情却无从排遣。此时的芭蕉雨声就越发显得恼人心绪。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问我归期未 ”是词的中心句,悲伤、惆怅的氛围由此展开。词尾以梦结束。 “问归期 ”却以景作答,融情于景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借北雁飞翔于如醉的霜林和在长空地哀啼;诗人在黄花满地的疏篱边醉饮;秋雨打蕉叶惊醒思乡梦的形象画面,写出了作者因不能回乡,力求排解郁结心中的的思乡怀远之情而不得的苦

44、闷。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下面的文字是从哪五方面说明 “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 6个字, 5分)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 是集 3G与 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系统能够以 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 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 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 4G可

45、以在没有 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 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答案:传输质量高 速度极快 价格合理 计费方式灵活 易于覆盖(覆盖面广)( 1点 1分,共 5分) 试题分析:此题为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很紧密。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分析可知,说明 “4G”优越性应抓住材料中关键句去概括,即 “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 ”“能够以 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 20Mbps”“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 ”“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 ”

46、“4G可以在没有 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 个地区 ”等。 考点:考查压缩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这个构 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 6 分) 75字 答案:本次暑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为期五天,( 2 分)需备好行装、日用品,了解并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办法;( 2分)其间有军训、攀岩、感言交流、会操表演等活动,全部结束后,返校。( 2分)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是近几年考查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解题时应先认真阅读图片及说明,对考题有 一个整体的

47、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再根据图片的相关信息,分析概括其内涵。用概括性的语言,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要注意学会由 “实 ”及“虚 ”,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分析可知,本题只可按照 “构思框架示意图 ”内容先总说,再 “准备 ”,而后 “实 施 ”来表述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费孝通老先生在 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 16字箴言: “各美

48、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 共,天下大同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参考例文 题目:互相欣赏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相欣赏。 当然,欣赏远方的人容易,欣赏和自己没有 “利害冲突 ”的人不难,欣赏自 己身边的人不容易。比如说,我们欣赏李娜,欣赏姚明,欣赏刘翔,欣赏温家宝;我们也可以欣赏远方的同行,比如欣赏程红兵,欣赏魏书生,欣赏窦桂梅,欣赏朱永新;但我们能够欣赏自己办公室的某个同事吗?能够欣赏和自己一个年级的同学科教师吗?实话实说,不容易。 不容易不等于做不到。欣赏别人,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通过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这不就提升了自己吗?同时,你欣赏别人,被欣赏的人感到了自信,心中充满阳光,对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