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山东省淄博市高三 3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属于理想化 “物理模型 ”的是 A电场 B电阻 C元电荷 D点电荷 答案: D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中只有点电荷是 “物理模型 ” 即物理学上把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之间的距离小得多的带电体叫做 点电荷,选项 D 正确。 考点: “物理模型 ”的概念。 ( 4分)一列简谐横波,在 t 4.0 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这列波中质点 P的振动图象。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波速 v 0.25 m s,向左传播 B波速 v 0.50 m s,向右传播 C 0到 4.0 s时间内,质点 P通过的路程是
2、1.0m D 0到 4.0 s时间内,质点 P通过的路程是 0.32m 答案: AD 试题分析:图像中读出: =50cm, T=2s,则波速: ,因为 t=4s时, P点向上振动,故波向左传播;选项 A 正确; B错误; 0到 4.0 s时间内,质点 P振动 2个周期,通过的路程是 8A=84cm=32cm=0.32m,选项D 正确, C错误; 考点;波的图像和振动图线的关系。 ( 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 “原子核式结构 ”学说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重核裂变 C质子、中子、 粒子的质量分别是 m1、 m2、 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
3、,释放的能量是 D U衰变为 Rn要经过 4次 衰变和 2次 衰变 答案: ACD 试题分析: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 “原子核式结构 ”学说,选项 A 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轻核聚变,选项 B 错误;质子、中子结合成一个 粒子的反应是: ,所以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 粒子,的质量亏损是 ,根据 释放的能量是,选项 C 正确; U衰变为 Rn要经过 衰变的次数( 238-222) 4=4次, 衰变的次数 86-( 92-42) =2次,选项 D 正确;故选 ACD . 考点 : 粒子散射实验;轻核聚变;质能方程;放射性衰变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
4、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 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 m,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 O点缓慢拉至 A点,拉力做的功为 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 O点到达 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重力加速度为 g。则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物块在 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B物块在 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 C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D经 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如果没有摩擦力,则 O点应该在 AB中间,由于有摩擦力,物体从 A到 B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故无法到达没有摩擦力情况下的 B点,也即 O点靠近 B点
5、故 ,此过程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大于 mga,根据能量守恒得,物块在 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 W- mga故 A错误 B、由 A分析得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在 B点,路程大于 a+ ,故整个过程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大于 mga,故物块在 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 mga故 B正确 C、如果没有摩擦力,动能最大时,弹簧形变量为零,弹性势能为零,而水平面间有摩擦力,知动能最大时,弹力与摩擦力平衡,则弹性势能不为零故 C错误 D、从 O点开始到再次到达 O点,物体路程大于 a,故由动能定理得,物块的动能小于 W-mga,故 D正确 考点;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 如图所示,在坐标系 xOy中,有边长为
6、 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 abcd,其一条对角线 ac和 y轴重合,顶点 a位于坐标原点 O处。在 y轴右侧的 象限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与线框的 ab边刚好完全重合,下边界与 x轴重合 ,右边界与 y轴平行。 t 0时刻,线圈以恒定的速度 v沿垂直于磁场上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取 abcda 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 i、 ab间的电势差 Uab随时间 t变化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在 d点运动到 O点过程中, ab边切割磁感线,根据右手定则可以确定线框中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即正方向,电动势均匀减小到 0,则电流
7、均匀减小到 0;然后 cd边开始切割 ,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即负方向,电动势均匀减小到 0,则电流均匀减小到 0,故 A正确 B、当 cd边开始切割,感应电流由最大逐渐减小,故 B错误 C、线框由 d点运动到 O点过程中, ab边切割磁感线, ab相当于电源,电流由a到 b, b点的电势高于 a点, ab间的电势差 Uab为负值,大小等于电流乘以bcda三条边的电阻,并逐渐减小 ab边出磁场后后, cd边开始切割, cd边相当于电源,电流由 b到 a, ab间的电势差 Uab为负值,大小等于电流乘以 ab边得电阻,最大值为 ab切割时的三分之一,并逐渐减小,故 C错误 D、根 据 C项
8、论述可知, D正确 故选: AD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原线圈接入的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6220 V B通过 R1的电流的频率为 100 Hz C若减小 R2,则原线圈中电流 I1增大 D若增大 R2,则 R3消耗的电功率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 U1 220V,由 得:U2=20220=4400V,电压表的示数为 4400 V,故 A错误; B、根据 ,故 B错误; C、若减小 R2,则副线圈总电阻减小,则副线圈电流增大, 可知原线圈电流也增大,故 C正确; D、若增大 R2,则副线圈总
9、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所以 R1两端电压变小,则R3两端电压变大,根据 可知, R3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故 D错误 考点:变压器;动态电路问题。 如图所示 ,有四个等量异种的点电荷,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 a、 b、c、 d分别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 O为正方形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B b、 d两点的电势一定相同 C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 b点沿直线移动到 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 a点沿直线移动到 c点,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答案: ABD 试题分析:设正方向边长为 L,每个电荷电量为 Q,对 a点研究,两个正电荷
10、在 a点的合场强为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两个负电荷在 A点的合场强,方向水平向右 对 C点研究,两个负电荷在 C点的合场强为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两个正电荷在 c点的合场强 ,方向水平向右故 A正确; b、 d两点关于 ac连线对称,故 b、 d 两点的电势一定相同,故 B 正确;据对称性, b、 d 等电势,所以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匀速从 b点沿直线 移动到 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故 C错误;根据矢量合成法则,从 a点沿直线到 c点,各个位置的场强方向向右,所以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匀速从 a点沿直线移动到 c点,电场力方向向右,所以电场力一直做正功,所以电荷的电势能一直减小,故 D正确;故选
11、:ABD 考点 :场强的叠加;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如图所示,在地球轨道外侧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行星带中的小行星都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大于一年 B与太阳距离相等的每一颗小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小都相等 C小行星带内侧行星的加速度小于外侧行星的加速度 D小行星带内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均小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答案: AD 试题分析:根据 ,可得 ,可知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因为地球的周期为一年,而小行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则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大于一年,选项 A 正确;由于每颗小行星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与太阳距
12、离相等的每一颗小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小都不一定相等,选项 B错误;小行星带内侧行星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于外侧行星的万有引力,所以小行星带内侧行星的加速度大于外侧行星的加速度,选项 C 错误; ,可得 可知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所以小行星带内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均小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选项 D 正确。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的运动 . 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水平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 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 m、直径为 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 。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
13、情况,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 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由几何知识得: ,则 根据平衡条件得: 2Ncos=mg 解得: N= 则得篮球对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N=N= 故选: C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紧密 答案: AC 试题分析:根据 可知,如果外界对物体做功时,但气体放热,并且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所以气体的内能就会减少, 选项 A 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
14、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 B 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当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 C正确;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选项 D 错误 .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布朗运动;分只势能及表面张力 . 实验题 ( 10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 20 。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有 a和 b两个接线柱,把电阻丝拉直后固定在接线柱 a和 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带有接线柱 c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 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
15、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 E(电动势为 3.0 V,内阻约 1 ); 电流表 A1(量程 0 100 mA,内阻约 5 ); 电流表 A2(量程 0 0.6 A,内阻约 0.2 ); 电阻箱 R( 0 999.9 );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B将选用的实验器材,按照图甲连接实验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 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然后断开开关。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 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 L;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闭合
16、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 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 L; F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某次测量电阻丝直径 d 时,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d _mm; 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 _(填 “A1”或 “A2”); 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阻值 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 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 RL关系图线,图线在 R轴的截距为 R0,在 L轴的截距为L0,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 d,写出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 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 _影响(填 “有 ”或“无 ”)。 答案: 0.
17、730; A1; 无; 试题分析: 螺旋测微器示数 d 0.5mm+0.240mm=0.730mm; 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为: ,故电流表选择 A1即可;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整理可得: ,由已知条件可知: 解得:; 由上述表达式可知,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无影响。 考点;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 答案: 0.84m/s; ; 平衡摩擦力过度。 试题分析: 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 重物的质量 m与小车的质量 M间满足关系时,细线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重物的重力; 由动能定理,即 可知 v2m 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若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开始当 m=0时小车就有
18、速度,说明木板平衡摩擦力过度。 考点: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 验。 计算题 如图所示,半径为 r的圆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圆心O1在 x轴上,且 OO1等于圆的半径。虚线 MN平行于 x轴且与圆相切,在 MN的上方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0,方向沿 x轴的负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两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正粒子 a、 b,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从原点 O射入磁场,速度的方向与 x轴夹角均为 30 。两个粒子射出圆形磁场后,垂直 MN进入 MN上方场区中恰好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 1)粒子初速度 v的大小。
19、 ( 2)圆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 ( 3)只撤去虚线 MN上方的磁场 B0, a、 b两个粒子到达 y轴的时间差 t 。 答案: (1) (2) (3) 试题分析:( 1)粒子进入 MN上方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qvB0=qE0 粒子的初速度大小 (2)如图,由几何关系得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半径 R=r 由动力学知识可得: ,得 (3)粒子在圆形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 ab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差 由几何关系: ; ; ; ; Ab两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时间差 由几何知识得,两粒子离开圆形磁场区域到进入水平匀强磁场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 各式联立可
20、得: 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及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 如图所示,质量 且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 。现有一质量 的小铁块以 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求: ( 1)铁块刚滑上木板时,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多大? ( 2)木板的最大速度多大? ( 3)从木板开始运动至停止的整个过程中,木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答案:( 1) 2m/s2; 1m/s2.( 2) 1m/s;( 3) 3J 试题分析:( 1)铁块刚滑上木板时,对铁块和木板,有: ; ; 代入数据可得: a1=2m/s2; a2=1m/s2. ( 2)
21、两者速度相同时,木块的速度为 v,则 v=v0-a1t1; v=a2t1; 解得: v=1m/s; t1=1s; ( 3)设木板从速度最大,到停止的时间为 t2,则 ,解得: a3=1m/s2, v=a3t2,则 t2=1s; 木板在地面上发生的总位移: , 从铁块滑上木板到停止的过程中木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 Q=3J;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及摩擦生热 . ( 8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 U形玻璃管两边粗细不同,粗管横截面积是细管的 2倍。管中装入水银,两管中水银面与管口距离均为 ,大气压强为 。现将粗管管口封闭,然后将细管管口用一活塞封闭并将活塞缓慢推入管
22、中,直到两管中水银面高度差达到 为止。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求: 左端液面下降多少? 活塞下移的距离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答案:( 1) 4cm;( 2) 6.6cm。 试题分析: 设细管的液面下降了 x,则粗管的液面上升了 ,依题意,得 x=4cm ; 设活塞下移的距离为 hcm,由玻意耳定律;对右管封闭气体 ;对左管封闭气体;其中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h=6.6cm。 考点: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应用 . ( 8分)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 ABC置于空气中,棱镜的折射率为 n=, A= 60。一细光束从 AC的中点 D垂直 AC面入射, AD =a,求: 光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
23、气时的折射角。 光从进入棱镜到它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所经历的时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答案: 450 试题分析: 如图所示 i1=600,设玻璃对空气的临界角为 C,则: , C=450,i1 450,发生全反射, 由折射定律有 ,所以 r=450 棱镜中的光速 ,所求时间 解得: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 . ( 8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的小车和木箱紧挨着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质量为 2m的小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木箱相对于冰面运动的速度为 v,木箱运动到右侧墙壁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反弹后能被小孩接住,求: 小孩接住箱子后共同速度的大小。 若小孩接住箱子后再次以相对于冰面的速度 v将木箱向右推出,木箱仍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判断小孩能否再次 接住木箱。 答案: 不能接住木箱。 试题分析: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推出木箱的过程:接住木箱的过程 若小孩第二次将木箱推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故无法再次接住木箱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