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辽宁省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顶端 O 有一小球,从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 B的时间是 ,若给小球不同的水平初速度,落到斜面上的 A点,经过的时间是 ,落到斜面底端 B点,经过的时间是 ,落到水平面上的 C点,经过的时间是 ,则 A B C D t2 t3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 h gt2,因此下落高度大的时间长,所以有t4=t3 t2,故 CD错误;小球沿斜面下滑时: l at2,由于 a g, l h,所以沿斜面下滑时间是最长的,故 A错误,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
2、动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选对 1个给 2分,选对 2个给 3分,选对 3个给 4分;每选错 1个扣 2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 c 的半衰期是 5天, 12g 经过 15天后还有 1.5g未衰变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大 e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 答案: abc 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a正确; 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 , b正确; 的半衰期是 5天, 12g
3、经过 5天后还有 6g未衰变,经过 10天后还有3g未衰变,经过 15天后,还有 1.5g未衰变, C正确; 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所以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动能转为电势能),因为吸收了光子,总能量变大,故 d错误; 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 e错误。 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固 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 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 v,其 F-v2图象如乙图所示 .则 A小球的质量为 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 v2 =c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 D 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
4、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答案: AD 试题分析:在最高点,若 v=0,则 N=mg=a;若 N=0,则 mg=m ,解得 g= , m= 故 A正确, B错误;由图可知:当 v2 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 v2 b 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 v2=c 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故 C错误;若 c=2b则 N+mg=m ,解得 N=a=mg,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来源。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
5、、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 B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 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 ,电容 ,加速度 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非常小时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答案: BD 试题分析: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等是理想化模型,但位移不是理想化模型, A错误;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正确;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 ,电容 ,加速度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6、不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C错误;根据速度定义 式 ,当 非常小时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研究方法。 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 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 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 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 2m的小球乙现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A下滑过程中甲球的机械能变化量大小总是等于乙球的机械能变化量大小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答案: AD 试题分
7、析:甲与乙两个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故甲减小的机械能一定等于乙增加的机械能,故 A正确;甲与乙两个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甲球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乙的势能和动能以及甲的动能,故 B错误;将甲与乙当作一个整体,机械能也守恒,找出重心,在甲与乙的连线上,如果甲到圆弧的最低点,则系统重心升高了,机械能增加了,矛盾,故甲球不可能到圆弧最低点,故 C 错误;由于机械能守恒,故动能减为零时,势能应该不变,故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故 D正确; 考 点:本题考查系统机械能守恒。 如图所示,在 O 点处固定一正电荷,在过 O 点的竖直平面内的 A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 m、
8、电荷量为 q,小球下落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 O 为圆心、 R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所示)相交于 B、 C两点, O、 C在同一水平线上, BOC=30, A距离 OC的竖直高度为 h,若小球通过 B点的速度为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 C点的速度大小是 B小球通过 C点的速度大小是 C小球由 A到 C电场力做功是 mv2-mgh D小球由 A到 C机械能的损失是 答案: BD 试题分析:小球从 A点到 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总体上做的是负功,重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 mgh-W 电 = 则: W 电 =可以知道电荷在 C点的速度小于 , AC 错误;小球从 B点到 C点,电场力
9、不做功,由动能定理: mgRsin30 ,解得: 故B正确;小球由 A点到 C点机械能的损失就是除了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即电场力做的功 由动能定理得 mgh+W 电 = ,解得 -W 电 mg(h- R)- mv2,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如图所示,物体 A叠放在物体 B上, 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A, B质量分别为 mA=6kg, mB=2kg, A,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开始时 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 45N 的过程中,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拉力 F 12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 12N 时,开始相
10、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隔离对 B分析,当 AB间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 A、 B发生相对滑动,则 aB= =6m/s2 再对整体分析 F=( mA+mB) a=86N=48N知当拉力达到 48N 时, A、 B才发生相对滑动故 ABC 错误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 A、 B、 C三点, AB=BC,物体在 AB段的加速度为 a1,在 BC 段的加速度为 a2,且物体在 B点的速度为 VB=( VA+VC)/2,则 A a1 a2 B. a1 = a2 C. a1 a
11、2 D.不能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果物体从 A至 C的过程中是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速度图线如图 1所示, B点是 AC 的中点,很显然可以看出图线下所对应的面积s1s2,要满足 s1=s2的条件,时间 t1必须要 向右移至图 2所示的位置,又 vB=( vA+vC),这是从 A至 B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t1= t2时刻的瞬时速度,但 t1时刻所对应的位置又不是 AC 的中点( s1s2),要同时满足 s1=s2和 vB= ( vA+vB)的条件,将图 1中的时刻 t1沿 t轴向右移至满足s1=s2位置处,如图 2所示,再过 vB= ( vA+vB)点作平行于
12、时间轴 t的平行线交于 B点,连接 AB得到以加速度 a1运动的图线,连接 BC 得到以加速度 a2运动的图线,比较连线 AB和 BC 的斜率大小,不难看出 a2 a1, 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如图所示,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半球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右侧面是光滑的,左侧面粗糙, O 点为球心, A、 B是两个相同的小物块 (可视为质点 ),物块A静止在左侧面上,物块 B在图示水平力 F作用下静止在右侧面上, A、 B处在同一高度, AO、 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q,则 A、 B分别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A sin2q:1 B sinq:1 C cos2q:1 D
13、cosq:1 答案: C 太空被称为是 21世纪技术革命的摇篮摆脱地球引力,在更 “纯净 ”的环境中探求物质的本质,拨开大气层的遮 盖,更直接地探索宇宙的奥秘,一直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机会 “神州号 ” 两次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给我国航天界带来足够的信心,我国提出了载人飞船 太空实验室 空间站的三部曲构想某宇航员要与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 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 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 C只能从空间站同一高度的轨道上加速 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都行 答案: A 试题分析:飞船在轨道上加速,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会做离心运动,所以要想与空间站对接,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
14、速若在较高轨道和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做离心运动,不可能实现对接故 B、 C、 D错, A对 考点:本题考查飞船的追及相遇问题。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 时,乙车在甲车前处,它们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 B在第 20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在第 30s末,甲、乙两车相距 100m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但是速度图象一直在时间轴的上方,没有反向,故 A错误;在第 20s末,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甲 1m/s2,
15、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乙 = m/s2,不相等,故 B错误;在第 30s末,甲的位移为 2010+ 2020m=400m,乙的位移为3020m=300m,所以甲乙两车相距 400-300-50m=50m,故 C错误;刚开始乙在甲的前面 50m处,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甲可以追上乙 ,然后甲在乙的前面,到 30s末,甲停止运动,甲在乙的前面 50m处,此时乙以2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所以再经过 2.5s 乙追上甲,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追及相遇问题。 实验题 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到数码相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一
16、些旧电池以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等电子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 R0(约为 2 k),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 (电动势 E标称值为 3.7 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 100 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 V(量程 4 V,电阻 RV约为 4.0 k) B电流表 A1(量程 100 mA,内阻不计 ) C电流表 A2(量程 2 mA,内阻不计 ) D滑动变阻器 R1(0 2 k,额定电流 0.1 A) E电阻箱 R2(0 999.9 ) F开关 S一只,导线若干 (1) 为了测定电阻 R0 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
17、图,所选取的相应器材 (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 )均标在图上,其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 (2) 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 R1、电压表 V已损坏,请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 E和内阻 r 请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标注所用器材符号 ); 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取得多组数据,然后通过作出如图所示的线性图象处理数据,则电源电动势为 V,内阻为 答案: (1) 用 A2替换 A1 (2) 如下图所示 3.5 7 试题分析:( 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当滑动变阻器短路时,电流为: I= 1.8510 3A 1.85mA,故用电流表 A1 量程太大,读数不准
18、确;故答案: 为:用 A2替换 A1 ( 2) 如图所示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的表达式为: I 即 ,结合图象可以得到: r=7, E=3.5v 考点:本题考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 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木块的加速度为 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_ (3)如图所示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0、 1、2、 3、 4、 5、 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19、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 s1 3.20 cm, s2 4.52 cm, s5 8.42 cm, s6 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 a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答案: (1)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答 “细线水平 ”同样给分 ) (2) (3)1.3 试题分析:( 1)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 2) 对木块、砝码盘和砝码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木块: F-Mg=Ma 对砝码盘和砝码: mg-F=ma 由上式得: = ( 3)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个打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x=a
20、t2, =1.3m/s2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计算。 计算题 在一次宇宙探险活动中,发现一行星,经观测其半径为 R,当飞船在接近行星表面的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为 T飞船着陆后,宇航员用绳子拉着质量为 m的仪器箱在平坦的 “地面 ”上运动,已知拉力大小为 F,拉 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力常量为 G)求: ( 1)行星的质量 M; ( 2)箱子与 “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 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块相互平行的金属板 AB、 CD长都为 L,两板间距为 d,其间为匀强电场,当两极板电压 U0为时,有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的质子紧靠 AB板上
21、的上表面以初速度 V0射入电场中,设质子运动过程中不会和 CD相碰,求: (1)当 t= L/2V0时,质子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是多大 (2)当 t= L/2V0时,突然改变两金属板带电性质,且两板间电压为 U1,质子恰能沿 B端飞出电场,求电压 U1、 U0的比值是多大 答案: 3 试题分析:( 1)质子进入电场的加速度为 a 当 t= 时,质子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y at2= ( 2)当 t= 时,质子在竖直方向的速度: vy=at= 改变两极板的极性后,质子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 a 在竖直方向上,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 y vyt a t2 带入以上各数据,解得 考点:本题考查带电粒子
22、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如图所示,质量为 m=1kg的小滑块,从光滑、固定的 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由静止滑下,经最低点 B后滑到位于水平面的木板上已知木板质量 M=2kg,其上表面与圆弧轨道相切于 B点,且长度足够长整个过程中木板的 图像如图所示, g=l0m s2 求: (1)滑块经过 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滑块在木板上滑过的距离 答案:( 1) 30 N,竖直向下( 2) 0.5 ( 3) 3m 试题分析:( 1)滑块下滑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 mv2 由向心力公式得 N-mg=m 解得 N=mg+m =3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
23、轨道的压力是 30 N,方向竖直向下 ( 2)由 v-t图象得:木板的加速度是 a1=1m/s2 滑块与木板共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a2=1m/s2 设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1 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2 在 1-2s内,对滑块和木板: 1( M+m) g=( M+m) a2 在 0-1s内,对木板: 2mg-1( M+m) g=Ma1 解得: 1=0.1, 2=0.5 ( 3)滑块在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 v1是它们的共同速度, t1是它们达到共同速度所用的时间 对滑块: 2mg=ma v1=v-at1 木板的位移 x1= 滑块的位移 x2= 滑块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 x=x2-x1=
24、3m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如图所示,三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分别为 mA=m, mB=2m, mC=3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三滑块均在同一直线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 B 上,另一端与滑块 C接触但未连接, B、 C均静止现滑块 A以速度 v0= 与滑块 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粘在一起,并压缩弹簧推动滑块 C 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滑块 C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求: 被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滑块 C脱离弹簧后 A、 B、 C三者 的速度 答案: 试题分析: A与 B碰撞后的速度为 V1,由动量守恒 1分 得: 1分 AB与 C一起压缩弹簧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弹性势能最大时,三滑块共速 V2 1分 得: 1分 1分 得: 1分 弹簧再次恢复自然长度时,滑块 C脱离弹簧。 AB速度为 V3, C速度为 V4,由动量定恒和机械能守恒 1分 1分 得: V3=0 V4 考点: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