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2882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B在任何条件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L C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 A 某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 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 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湿润 ); 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

2、的水溶液解毒; 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 的口罩 (湿润 ); 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 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 是否被污染; 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 B C D 答案: B 正确答案: B 解: 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是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尽最大程度的保护群众,故 正确; 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浓氢氧化钠处理过的口罩,则会受到浓氢氧化钠的腐蚀,做法不合理,故 错误;应用 Na2CO3溶液。 因氯气能溶于碱性物质的溶液,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有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减少空中氯气的含量,故 正确; 因氯气能溶于碱

3、性物质的溶液,且 Na2CO3溶液显弱碱性,则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 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可减少氯气中毒,故 正确;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地势较低的地方氯气 含量大,中毒的可能性大,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是不合理的,故 错误; 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及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减少污染源,做法合理,故 正确; 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但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则只向空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的做法不合理,故 错误; 故选 B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 2H+ + CO32- CO2+ H2O B氢氧化钡溶液与浓盐酸反应: OH- H H2O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

4、入铁粉: Fe3+ Fe= 2Fe2+ D钠投入水中: Na +H2O Na+ + OH- + H2 答案: B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Cl2+2KI I2+2KCl 2FeCl3+2HI I2+2FeCl2+2HCl 2FeCl2+Cl2 2FeCl3 I2+SO2+2H2O 2HI+H2SO4 A Cl2 I2 Fe3+ SO2 B Cl2 Fe3+ I2 SO2 C Fe3+ Cl2 I2 SO2 D Cl2 Fe3+ SO2 I2 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氧化性顺序由 Cl2 I2 Fe3+ I2 Cl2 Fe3+ I2 SO2,纵上所述 B正确。

5、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H Na CO32- Cl- B Ba2 Na Cl- SO42- C Ag Al3 NO3-H D K H SO42-OH- 答案: C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了高分子膜材料 “ETFE”,该材料是四氟乙烯( CF2=CF2)与乙烯( CH2=CH2)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 “ CF2CH 2CF 2CH 2” 的连接方法 B合成 “ETFE”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C CF2=CF2和 CH2=CH2均是平面型分子 D该材料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可以与氢气发生加

6、成反应 答案: A 答案: A A、不正确, “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 “CF 2 CF 2CH 2CH 2” 的连接方法 B、正确,双键的性质 C、正确,碳为 sp2杂化,键角为 120,平面结构; D、正确,形成高聚物后,没有不饱和键,不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 2 mL 1 mol L-1的硫酸铜溶液和 4 mL 0.4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一个试管内混合后,加入 0.5 mL 40%乙醛溶液加热至沸,无砖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氢氧化钠不够量 B硫酸铜不够量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答案: A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

7、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羟基 B分子中含有羧基 C分子中含有氨基 D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C3H6O3 答案: C 化学式为 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硝基 (NO 2是一种官能团 )取代物只有一种,该芳香烃的名称是 A乙苯 B邻二甲苯 C间二甲苯 D对二甲苯 答案: D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不相同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苯不能使 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答案: C 答案: C A正确,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不相同,乙

8、烯为加成反应,苯为萃取。 B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C不正确,苯不能使 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中没有单独的碳双键,但苯能发生氧化反应,如与氧气反应; D正确,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都是取代反应。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 于水 答案: B 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先加足量

9、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利用焰色反应,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D加入四氯化碳,萃取,观察是否分层 答案: 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做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答案: A 下列溶液中的 Cl-浓度与 50mL 1mol/L MgCl2溶液中的 Cl-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 NaCl溶液 B 75 mL 2 mol/L CaCl2溶液 C 150 mL 2 mol

10、/L KCl溶液 D 75 mL 1 mol/LAlCl3溶液 答案: C 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个氧气分子和 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 16 1 B标准状况下, 22.4LH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C 11.2L氯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NA个 D 2L 1mol/L Na2SO4溶液中 Na+离子数为 2NA个 答案: A 实验题 ( 10分)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铁架台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 1)写出试管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试管 a中忘记加入碎瓷片就加热进行实验,为防止暴沸,下一步的操作是: 。

11、 ( 3)实验中加热试管 a的目的是: : : ( 4)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 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0分 )( 1)略( 2分) ( 2)停止加热,待试管 a冷却后,加入碎瓷片,重新实验( 2分) ( 3) :加快反应速率;( 2分) :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2分) ( 4) 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2分) ( 12分)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 (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 )。 图中: A为无水乙醇 (沸点为 78 ), 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 C为无水 CuSO4粉末, D为碱石

12、灰, F为新制的碱性 Cu(OH)2悬浊液。 (1) 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2)为使 A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 _ _。 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_ _。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产物的实验现象是 。 (4)本实验中若不加热 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 C处无明显变化,而 F处现象与 (3)相同。推断 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答案:( 12分) (1)2KMnO4 K2MnO4+MnO2+O2( 2分) (2)水浴加热试管 A,( 2分)防止 F试管中的水蒸汽进入到 C,干扰生成物水的检验。( 2分) (3)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有水

13、生成,( 2分) 加热煮沸 F试管,产生砖红色的沉淀,说明有乙醛生成。( 2分) (4) CH3CH2OH CH3CHO+H2 ( 2分) 填空题 ( 12分)已知: 某一元氯代烃 A分子式为 C6H11Cl,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结构分析表明 F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G的分子式为 _。 ( 2)写结构简式: A_, E_。 ( 3) AB 的反应方程式是 _。 DF的反应方程式是 _。 ( 4) F 和 G_(是或否)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12分)(每空 2分) ( 1) C10H18O4 ( 2)略( 3)略( 4)是 ( 11分)电子工业常用 30

14、的 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 1)写出 FeCl3溶液与铜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反应过程中有 2 mol电子发生转移,会有 g Cu溶解。 ( 2)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不含 FeCl3)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纯净的 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请写出上述试验过程中 的化学式: , 。 请写出 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答案:( 11分) ( 1) 2FeCl3+Cu=2FeCl2+CuCl2 ( 2分), 64( 1分) ( 2) FeCl2( 2分), FeCl2( 2分) Fe+Cu2+=Cu+Fe2+( 2分) 2Fe2+Cl2=2Fe3+2Cl ( 2分) ( 9分)淡黄色固体 X和气体 A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固体 X的名称 A的化学式 。 ( 2)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 , 。 ( 3)写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 。 反应 。 答案:( 9分) ( 1)过氧化钠( 1分) CO2( 1分) ( 2) 2Na2O2 + 2CO2=2Na2CO3 + O2 ( 2分) Na2O2 ( 1分) ( 3) Ca2+CO32- CaCO3( 2分) CaCO3 + 2H+ Ca2+ + H2O + CO2(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