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3024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pH相同的 CH3COONa、 NaHCO3、 三份溶液中的 c(Na ): B 0.1mol 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 NaHA溶液中: c(Na+)=2c(A2-) c(HA-) c(H2A) C图中 pH 7时: c(Na ) c(CH3COO-) c(OH-) c(H ) D图中 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OH-) c(H ) c(CH3COO-)2c(CH3COO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越弱越水 解的规律,酸性由强到弱的顺

2、序为:CH3COOHH2CO3C6H5OH,则水解程度由强到弱为:C6H5ONaNaHCO3CH3COONa,若 pH相同,三份溶液的 c(Na+)为: ,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0.1mol 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 NaHA溶液中: c(Na+)=c(A2-)c(HA-) c(H2A),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 pH=7时: c(Na )=c(CH3COO-) c(OH-)c(H ),错误; D、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OH )+c(CH3COO )=c(Na+)+c(H+),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c(Na+)=2c(CH3COO )+2c(CH3COOH)带入电荷守恒关系式,可得:c(O

3、H-) c(H ) c(CH3COO-) 2c(CH3COOH),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盐类水解规律、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应用。 常温下,将甲酸与 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 pH=7,则此溶液中( ) A c( HCOO-) c( Na+) B c( HCOO-) c( Na+) C c( HCOO-) = c( Na+) D无法确定 c( HCOO-)与 c( Na+)的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Na+、 HCOO、 H+、 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HCOO )+c(OH ),因为 pH=7,所以 c(H+)=c(OH ),带入电荷守恒

4、关系式可得: c(Na+)=c(HCOO ),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考查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关系。 在 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平衡: CH3COOH CH3COO-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中和此溶液所需的 0.1mol/LNaOH溶液的体积增大 B加入固体碳酸钠,平衡正向移动, c(CH3COOH)减小 C加入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 c(H+)、 c(CH3COO-)均减小 D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由 CH3COOH电离出来的 n(H+)增大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加水稀释, CH3COOH的物质的量不变,中和此溶液所需的0.1mol/LNa

5、OH溶液的体积不变,错误; B、加入固体碳酸钠,消耗 H+,使平衡向右移动, c(CH3COOH)减小,正确; C、加入固体醋酸钠, c(CH3COO-)增大,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 CH3COOH的电离,由 CH3COOH电离出来的 n(H+)增大,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往含 I-和 Cl-的稀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 c(I-)/c(Cl-)的比值为 ( ) A (V2-V1)/V1 B V1/V2 C V1/(V2-V1) D V2/V1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AgI的 Ksp小于 AgC

6、l的 Ksp,所以首先 I与 Ag+反应生成 AgI, I+Ag+=AgI,n(I )=c(AgNO3)V1,然后与 Cl反应, Cl +Ag+=AgCl, n(Cl )=c(AgNO3) (V2- V1),所以原溶液中 c(I )/c(Cl )的比值为 V1/(V2-V1),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及其计算。 已知 25 、 101kPa下,如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 393 5kJ/mol,金刚石的燃烧热为 395 0kJ/mol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C( s、石墨) C( s、金刚石) H 1 5kJ/mol C H1 H2 D如果使用催化剂

7、, H1和 H2都变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图中曲线可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所以 H=395 0kJ mol 1-393 5kJ mol 1= 1 5kJ mol 1,正确; C、根据图中曲线可知 H1的绝对值 H2,错误; D、使用催化剂不影响 H,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稳定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判断。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c( )最大的是( ) A NH4HCO3 B NH4NO3 C (NH4)2CO3 D NH4H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 1mol (NH4)2

8、CO3含 2mol NH4+,其它选项中 1mol铵盐只含 1mol NH4+,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中, c(NH4+)最大的是 (NH4)2CO3,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浓度比较。 温度压强一定,在催化剂铁触媒作用下,向一密闭容器充入 N2、 H2和 NH3 。若起始时 n(N2)=x mol、 n(H2)=y mol、 n(NH3)=z mol (x、 y、 z均不为 0 ),平衡时n(N2)=0.1mol、 n(H2)=0.3mol、 n(NH3)=0.08mol。下列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 N2、 H2的转化率不相等 B平衡时, H2与 NH3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3:2

9、C x : y =1:3 D x的 取值范围为 0 x 0.14 答案: A 试题分析:平衡时 N2、 H2物质的量之比为 1:3,根据化学方程式: N2+3H2 2NH3,转化的 N2、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所以起始时 N2、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 1:3, C项正确;转化率等于转化的量除以起始量,则 N2、 H2的转化率相等, A项错误;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N2与 NH3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3:2, B项正确;起始时,只加入 NH3, N2的量为 0,若只加入 N2、 H2, N2为 0.14mol,实际加入了 N2、H2和 NH3 ,所以 x的取值范围为 0

10、x 0.14,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转化率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可逆反应的相关计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O2、 SO2、 B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 8e-稳定结构 B P4和 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 109o28 C NaCl晶体中与每个 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 Na+共有 12个 D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NO2、 SO2、 BF3分子中 N、 S、 B最外层电子都不满足 8e稳定结构,错误; B、 P4的键角为 60o,错误; C、根据 NaCl晶体的结构可知与每个 Na+距离相等且最近

11、的 Na+共有 12个,正确; D、石墨为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其硬度很小,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子的稳定结构、键角、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1911年前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极簿的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下列图中,黑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 cd和 ef表示经过 金原子核附近的 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果 粒子正撞原子核会反弹,如果 粒子撞到原子核的边缘会转向,如果 粒子没有撞到原子核会直接通过,符合这些现象的为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卢瑟福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25 时,将稀氨水逐

12、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 pH 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 NH-4+) =c( SO42-) B c( NH-4+) c( SO42-) C c( NH-4+) c( SO42-) D c( NH-4+) c( SO42-) c( H-+) =c( NH4 ) 答案: B 试题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NH4+、 SO42、 H+、 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C(H+)=2c(SO42 )+c(OH ),因为 pH=7,所以 c(H+)=c(OH ),带入电荷守恒关系式可得: c(NH4+)=2c(SO42 ),故 c(NH4+)c(SO42 ), B项正确。 考点

13、:本题考查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关系。 经检验, “毒豆芽 ”中含有一种动物用药恩诺沙星,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恩诺沙星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可溶于酸和碱 B分子式为 C19H22FN3O3 C该物质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硝化、缩聚反应 D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 9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于分子内含有羧基,故可与碱反应后溶解,同时分子内含有叔胺结构,故可与酸反应后溶解,有机物含 C原子越多,溶解性越差,所以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正确 ; B、根据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 C19H22FN3O3,正确; C、该分子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及硝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4、错误; D、左侧含氮杂环可形成 2种一氯代物,其左侧支链可形成 2种一氯代物;右侧含氮杂环中的碳碳双键上可形成 1种一氯代物,其下的三元环可形成 2种一种一氯代物;中间的苯环上可得上、下各一种一氯代物,所以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 (2+2+1+2+2)=9 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分子式、同分异构体。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氢氧化钡 中和: H+ + OH- = H2O B碳酸氢钠的水解: HCO3-+ H2O H3O+ CO32- C碳酸钠的水解: CO32-+2H2O H2O+ CO2+2OH-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15、 + 3NH3 H2O = Al(OH)3+ 3 NH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错误; B、碳酸氢钠水解生成 H2CO3和 OH,错误; C、 CO32分步水解,错误; D、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离子方程式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 5个吸收峰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的数目等于氢原子位置的种类, A项分子含有 2种位置的 H原子,错误; B 项分子 5种位置的 H原子,正确; C项分子中含有四种位置的 H原子,错误; D项分子含有四

16、种位置的 H原子,错误 。 考点:本题考查核磁共振氢谱的含义、有机物的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有机物含有 C、 H、 O、 N四种元素,其球棍模型为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为 3-甲基 -2-乙基己烷 C七叶内酯( )和东莨菪 内酯( )都是某些中草药中的成分,它们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D S-诱抗素的结构简式为:,则 1 mol S-诱抗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3 mol NaOH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 C原子形成 4个共价键, H原子形成 1个共价键, O原子形成 2个共价键, N原子形成 3个共价键可得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7、,正确; B、按系统命名法,该化合物的名称为: 3,4-二甲基庚烷,错误; C、七叶内酯的分子式为 C9H6O4,东莨菪内酯的分子式为C10H8O4,二者不互为同系物,错误; D、 S-诱抗素分子含有 2个羧基,所以 1 mol S-诱抗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 2 mol NaOH,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命名、同系物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下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明不正确的为 A和乙酸共热时,断裂 键 B和金属钠反应时,键 断裂 C和 P2O5共热时,键 断裂 D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 断裂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和乙酸共

18、热时,乙醇失去羟基中的 H原子,断裂 键,正确; B、和金属钠反应时,羟基失去 H,键 断裂,正确; C、乙醇和 P2O5共热时,发生消去反应,键 断裂,生成乙烯,正确; D、乙醇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键 断裂,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乙醇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时化学键的变化。 下 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B石油蒸馏 C实验室制硝基苯 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CO2中含有 HCl,无法证明碳酸酸性大于苯酚,错误; B、石油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处,错误; C、苯与硝酸制取硝基苯的温 度为 55 至 60

19、 ,采用水浴加热,正确; D、乙酸与乙醇制取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反应基本装置、石油蒸馏装置。 有 A、 B两种烃,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 A和 B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不可能是同系物 B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二者最简式相同 D各 1mol的 A和 B分别燃烧生成 CO2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烃只含 C、 H两种元素,如果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所以二者最简式相同,故 C项正确;如果二者的结构相似,可能为同系物,故 A项错误; 这两种烃的碳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所以 B项、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烃组成的判断、同

20、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某地高速公路上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 15 t苯泄入路边 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苯有毒,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有人提出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 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污染空气,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苯难溶于水,错误; B、苯的沸点较低易挥发,易燃烧

21、,如果有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正确; C、苯的密度小于水,在上层,所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清除泄漏物的目的,正确; D、苯含碳量高,燃烧时产生大量的黑烟,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苯的性质及其应用。 结构为的有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四种物质: , 生成这四种有机物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A取代、消去、酯化、加成 B酯化、消去、缩聚、取代 C酯化、取代、缩聚、取代 D取代、消去、加聚、取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有机物中的羧基和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物质 ,发生消去反应,可得碳碳双键,生成物质 ,原有机物发生缩聚反应可得物质 ,羟基被 Br原子取代可得物质 ,故 B项正确。 考点:

22、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乙醇、 浓 H2SO4、溴化钠和少量水的混合物来制备溴乙烷,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 (一)溴乙烷的制备及产物的检验:设计了如上图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 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 Br2的生成 c减少 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 3)加热片刻后, A中的混合物出现橙红色,该橙 红色物质可能是 _ ( 4)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还可能有:乙醚(

23、CH3CH2-O-CH2CH3)、乙烯、溴化氢等 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溴化氢: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 B、 C装置检验。 B、 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 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乙醚: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含有 “-CH2CH3”基团,来确定副产物中存在乙醚。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 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 NaI b NaOH c NaHSO3 d KCl (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 用如图实验装置 (铁架台、酒精灯略 ) 验证溴乙烷的性质: :在试管中加入 10 mL6mo

24、l/L NaOH溶液和 2 mL 溴乙烷,振荡。 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观察到 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 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2)为证明溴乙烷在 NaOH乙醇溶液 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 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 ,若无 A试管, 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 。 答案:(一) ( 1)三颈烧瓶( 2分)( 2) abc( 2分) ( 3) Br2( 2分) ( 4) 苯(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分) 、 硝酸银或石蕊试液(答出一种即可)( 1分) 不正确( 1分) 溴乙烷中也含乙基( 1分) ( 5) c( 2分) (二) (1)液体不分层( 2分)。

25、 (2) 吸收乙醇 ( 1分), 溴水 ( 1分) 试题分析:( 1)仪器 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故答案:为:三颈烧瓶; ( 2)反应中加入少量的 水,防止反应进行时发生大量的泡沫,减少副产物乙醚的生成和避免 HBr的挥发,故 abc正确。 ( 3)加热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部分溴化氢氧化成溴单质,故答案:为:Br2; ( 4) 、检验溴化氢,可用硝酸银溶液或石蕊溶液检验,但先要除去混有的有机物,所以,将混合物通过有机溶剂,再通入硝酸银溶液或石蕊溶液,故答案:为:苯(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硝酸银或石蕊试液(答出一种即可); 、由于溴乙烷中也含乙基,故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故答案:为:不正

26、确,溴乙烷中也含乙基; ( 5) a、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 Br2,加 NaI会引入碘单质杂质,错误; b、加氢氧化钠会引起溴乙烷水解,错误; c、加亚硫酸氢钠只与溴反应不与溴乙烷反应,正确; d、加氯化钾都不反应,错误; (二)( 1)因为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相溶,会出现分层,故液体不分层时,说明溴乙烷反应较完全,故答案:为:液体不分层; ( 2)溴乙烷在 NaOH乙醇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混有乙醇蒸汽,所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水可除去乙醇;若无 A试管, B试管中装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气体中的乙醇也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故高锰酸钾要改为溴水,乙醇不与溴水反应,故答案:为:吸收乙醇;溴水 考点:

27、本题考查溴乙烷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仪器、试剂的选择、实验方案的分析。 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 0.55mol/L的 NaOH溶液 50mL与 0.25mol/L的硫酸 50mL置于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_ _,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 。 (2)为保证该实验成功该同学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图的碎纸条的作用在于 _ _。 (3)若改用 60mL 0.25mol L-1 H2SO4和 50mL 0.55mol 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 “相等 ”、 “不相等 ”)

28、,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 填 “相等 ”“不相等 ”) (4)倒 入 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_。 (从下列选出 )。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5)使硫酸与 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_。 (从下列选出 )。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 (6)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7.0 27.4 27.

29、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近似认为 0.55 mol/L NaOH溶液和 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 4.18 J/(g )。则中和热 H _ _ ( 取小数点后一位 )。 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 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_ _。 a实验装置保温 、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 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溶液的温度 c分多次把 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 1分) ; 小烧杯口

30、未用硬纸板盖住(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未将小烧杯垫的足够高)( 1分) ( 2)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 1分)( 3)不相等( 1分);相等( 1分) ( 4) C( 1分)( 5) D( 1分) ( 6) 3.4 ( 1分) -56.8kJ/mol ( 2分) a b c( 3分) 试题分析:( 1)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搅拌,所以还缺少环形不论搅拌棒。由于 在反应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存在的错误是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未将小烧杯垫的足够高)。 ( 2)实验中的碎纸条可以起到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的作用。 ( 3)当改变酸或碱的用量时,反应中放

31、出的热量会发生变化,但中和热是不变的。因为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 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而与酸或碱的用量无关系。 ( 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越慢,热量损失的越多,所以为减少热量损失,应该是一次迅速倒入,答案:选 C。 ( 5)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 A不正确; B和 C的操作会引起热量的损失,所以应该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答案:选 D。 ( 6) 根据标准数据可知,四次温度差分别是( ) 3.4、 5.1、 3.3、 3.5,所以第二次的实验误差太大,舍去。因此温度差的平均值是( 3.4 3.3 3.5) 3 3.4 。 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 0.02

32、75mol,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 60 50) g4.18 J/(g )3.4 156.332J,因此中和热 H -0.156332kJ0.0275mol -56.8kJ/mol。 实验数值结果与 57.3 kJ/mol相比偏小,这说明反应中有热量的损失, a和 c正确。用温度计测定 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溶液的温度,会使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所以温度差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所以答案:选 abc。 考点: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仪器的选择、计算及误差分析等。 填空题 150 时,只含 C、 H、 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 A 8.8 g 在一定量的 O2中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缓慢通过

33、盛有足量无水 CuSO4的干燥管,干燥管中的固体增重 10.8g,剩余的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试剂瓶中的物质增重 8.8g,最后的气 体缓慢通过盛有灼热 CuO的硬质试管,硬质试管中的物质质量减少 4.8g。请通过计算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写有机物的分子式 本题中, A和 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 A的结构满足下列条件:能和 Na反应但不能和 NaOH反应;能进行催化氧化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 A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C5H12O C5H11OH 6O22CO2 3CO 6H2O 试题分析:( 1)无水 CuSO4吸收燃烧生成的 H2O,为 10.8g,则 H为:10.

34、8g18g/mol2=1.2mol,澄清石灰水吸收燃烧生成的 CO2,为 8.8g,则 C为:8.8g44g/mol=0.2mol,与 CuO反应的为燃烧生成的 CO, CO+CuO Cu+CO2, 4.8g为 CuO重 O元素的质量,则 CO为: 4.8g16g/mol=0.3mol, 8.8gA中共含 C 0.5mol,则含 O为: (8.8g-1.2mol1g/mol-0.5mol12g/mol)16g/mol=0.1mol,所以有机物 A中 C、H、 O物质的量之比为 5:12:1,则分子式为: C5H12O。 ( 2)生成的 CO2为 0.2mol, CO为 0.3mol,则化学方程

35、式中 CO2与 CO的系数之比为 2:3,配平可得化学方程式: C5H11OH 6O22CO2 3CO 6H2O。 ( 3)能和 Na反应但不能和 NaOH反应,说明 A中含羟基,能进行催化氧化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说明 A分子中与 OH相连的 C原子上与 H原子相连,但是邻位 C原子上不与 H原子相连,应含有 2个支链,可得结构简式。 考点:本题考查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水体中重金属 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 Pb2 、 Pb(OH) 、 Pb(OH)2、 Pb(OH)3-、 Pb(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 随溶液 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6、 (1)Pb(NO3)2溶液中, _2(填 “”“ ”或 “ Pb2 与 Cl-反应, Pb2 浓度减少 (2)Pb2 、 Pb(OH) 、 H Pb(OH) OH- Pb(OH)2 (3)Fe3 (4)B 试题分析:( 1)因为 Pb(NO3)2是一种强酸弱碱盐 ,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 :2H2O+Pb2+ Pb(OH)2+2H+,使 c(Pb2+)减小 ,所以 ;滴入氯化铵溶液后,Pb2+与 Cl反应生成难溶的 PbCl2,所以 Pb2+浓度减少。 ( 2) pH=8时 ,曲线上 1、 2、 3表示的物质共存 ,所以此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Na+除外 )有 Pb2+、 Pb(OH)

37、+和 H+。 pH=9时 ,曲线 2、 3表示的物质共存 ,由图可知 Pb(OH)2的浓度分数比 Pb(OH)+的大 ,所以主要反应是生成 Pb(OH)2,离子方程式为: Pb(OH) OH- Pb(OH)2。 ( 3)分析比较表中所给数据可知 Cu2 、 Mn2 、 Cl-的浓度都降低不到原浓度的 1/2,而 Fe3 却降低为原浓度的 1/3,故对 Fe3 的去除效果最好。 ( 4)由所给平衡可知,要使脱铅效果好,铅应以 Pb2 的形式存在, pH7,而 c(H )增大时 2EH(s) Pb2+ E2Pb(s) 2H+又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H+)不宜过大,所以脱铅最适宜的 pH为 6

38、7。 考点: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离子及其浓度的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试剂的选择。 已知 A、 B、 C、 D、 E、 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 20号元素, A与 B;C、 D与 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 A原子 L层上有 2对成对电子, B、 C、 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 C3DB6型离子晶体 X,, CE、 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 1)写出 A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 F离子电子排布式 。 ( 2)写出 X的化学式 ( 3)试解释工业冶炼 D不以 DE3而是以 D2A3为原料的原因: 。 ( 4) CE、 FA的晶格能分别为 786 KJ/mol

39、 l、 3401KJ/mo,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5) F与 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F与 B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 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只要求列出算式 )。 答案:( 1) 2s22p4( 2分) 1s22s22p63s23p6( 2分) ( 2) Na3AlF6 ( 2分) ( 3) Al2O3为离子晶体(或者;离子化合物)而 AlCl3为分子晶体(或共价化合物)( 3分) ( 4) CaO晶体中 Ca2+、 O2-的带电荷大于 NaCl晶体中 Na+、 Cl-的带电荷。( 2分) ( 5) CaF2

40、( 1分) ( 3分) 试题分析:由题干知道 A、 B是第二周期元素, C、 D、 E是第三周期元素, F是第四周期元素,同时 A原子 L层上有 2对成对电子,则 A为 O,则 B为 F, B、 C、 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说明 C、 D的阳离子也是两层,再根据 CE、 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D2A3制取 D,则 C为 Na、 D为 Al、 E为 Cl、 F为 Ca。 ( 1) O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 2s22p4; Ca2+的含 18电子,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 ( 2) B为 F、 C为 Na、 D为 Al可知 X为 Na3AlF6。 ( 3)工业制取铝一般不用三氯化铝而用三氧化二铝主要是 Al2O3为离子晶体(或者;离子化合物)而 AlCl3为分子晶体(或共价化合物); ( 4) CaO晶体大于 NaCl晶体的晶格能的主要原因是 CaO晶体中 Ca2+、 O2-的带电荷大于 NaCl晶体中 Na+、 Cl-的带电荷;次要原因是离子半径。 ( 5)根据 Ca2+、 F-的所带电荷数可以看出以 1:2结合,化学式为 CaF2;根据晶胞计算出含有 4个 Ca2+、 8个 F-,则 。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推断、物质结构、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晶胞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