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真题汇编—实验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3181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高考真题汇编—实验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9高考真题汇编—实验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9高考真题汇编—实验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9高考真题汇编—实验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9高考真题汇编—实验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9高考真题汇编 实验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 选择题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 D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 答案: D 实验题 两个学习小组用题 27图装置探究乙二酸( HOOCCOOH )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 1)甲组: 按接口顺序: abcdefgh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B 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 ;装置 C的作用是 ; E中溶液变浑浊, D中的现象是 ,

2、证明分解产物有 。 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乙组: 将接口 a 与 j 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 F 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 F中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从 A F中选用装置进行实验,证明甲组通入 D的气体能否与 Na2O2反应。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 ;实验后用 F中的固体进行验证的方法是 (可另选试剂)。 答案: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测定过氧化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 1) 移取 10.00 mL

3、密度为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 250mL _(填仪器名称 )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 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 2)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 _(填 “酸式 ”或“碱式 ”)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 _。 ( 4) 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 c mol/L KMnO4标准溶液 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_。 ( 5)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

4、果 _(填 “偏高 ”或 “偏低 ”或 “不变 ”)。 .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该化学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 入下表: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方 法 实 验 现 象 验证氧化性 验证不稳定性 答案: ( 1)容量瓶 ( 2) 2 5 6 2 8 502 ( 3)酸式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 30秒内不褪色 ( 4) ( 5)偏高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氧化性 取适量饱和硫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5、过氧化氢溶液。 (取适量碘化钾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蓝色。) 验证不稳定性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用导气管将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有饱和硫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溶液变浑浊或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 1) A中加入的物质是 _ 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 ( 2) B中加入的物质是 _ _,其作用是_ _: ( 3)实验时在 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

6、_ 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 (4) 实验时在 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 _ _, 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 _ 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 _. 答案: 填空题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 PH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 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 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 控制 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 298K或 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

7、mol L-1 H2O2 Fe2+ 为以下实验作参考 298 3 6.0 0.30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10 6.0 0.30 数据处理 实验测得 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 ( 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 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 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 p-CP) = mol L-1 s-1 解释与结论 ( 3)实验 、 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 Fenton法所用试剂 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 ( 4)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 PH等于 10时, 。 思考与交流 (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

8、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答案: 判断题 (本题 14分)铅是一种重金属,相对原子量为 207。铅和铅的化合物有很多用途,如蓄电池等,但铅类化合物大多有毒,燃煤厂、金属冶炼厂等都有主要的铅污染源。铅一旦进入人 体会累积,对人脑、肾脏和造血功能有损害。为了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小红他同学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小题 1】在走访调查中,小红观察到某乡镇颜料厂排出的废水带有颜色,经鉴定含有铅。为了测定废水中铅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 1)步骤中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和玻璃棒。 ( 2)步骤中 a操作称为 ,缺少此操作,测得结果 (填 “偏高 ”、 “偏低 ”、或 “无影响 ”)。 【小题 2】通过研究,小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铅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是 A使用无铅汽油 B开发新的无铅燃料 C倡导使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 D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的废气经除尘后排放。 答案: 【小题 1】( 1)烧杯;漏斗 ( 2)烘干;偏高 【小题 2】 C 【小题 1】溶液要盛放在烧杯中,过滤要使用分液漏斗。洗涤以后,要烘干后,才能称量,否则有水,会使测得结果偏高。 【小题 2】适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不会降低铅对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