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3236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云、烟、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将金属 a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将负极接到废铁上,可防止金属 a被腐蚀 A B C D 答案: B 常温下,将 NaHY晶体加入水中溶解,得到 0.1mol/L NaHY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 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 c(Na+)c(OH-) c(H+) c(HY-) B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 c(H+)+c(

2、H-2Y)= c(OH-)+ c(Y2-),则 NaHY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将 NaHY晶体加入水中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 D若 NaHY溶液的 pH=4,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 c(Na+)c(HY-) c(H+) c(Y2-)c(H2Y) 答案: D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 B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甲醛和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 HCHO+2Ag(NH3) +2HO HCOO +NH +2Ag+H2O B向含有硫酸钙的水垢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沉淀的转化可表示为: C酸性条件下 KIO3溶液与 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 I2: IO +5I +3H2O=3I2+6OH-

3、D溴乙烷中滴入 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 Br +Ag =AgBr 答案: B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硝酸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溶液润洗,锥形瓶不用所盛溶液润洗 D用 37 ( : 1.19 g )的浓盐酸配制 100 mL 1 mol 的盐酸溶液,用到的量器为 100 mL的量筒和 100 mL的容量瓶 答案: C 短周期元素 X、 Y、 Z和 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在同一周期,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 X和 Y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比 6: 7, X的最高正价是 W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 2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单质可以通过铝热法获得 B Y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 Z的氢化物比 W的氢化物更稳定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和 Z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时, pH=6的纯水,含 10-66.021023个 OH- B标准状况下, 22.4LNO和 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1.06.021023 C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 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 0.56.021023 D V L a 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若 Fe3+的数目为 6.021023,则 Cl-的数目大于36.021

5、023 答案: D 实验题 ( 15分)氧化二氯是棕黄色刺激性气体,熔点: 116 ,沸点 3.8 。氧化二氯不稳定,接触一般有机物易爆炸;它易溶于水( 1: 100),同时反应生成次氯酸溶液;制备出之后要冷却成固态以便操作和贮存。制备少量 Cl2O,是用干燥的氯气和 HgO反应(还生成 HgO HgCl2)。装置示意如图(铁架台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 1) A中盛有的深色固体试剂 a是 ,分液漏斗中试剂 b是 ( 2) B中盛有液体 c是 , C中的液体 d是 ( 3) 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E中的保温瓶中盛有致冷剂,它应是 (在干冰、冰水、液态空气中选择),在 E的内管

6、得到的氧化二氯中可能含有杂质是 ( 5) 装置 A、 B、 C间的连接方式与 D、 E间的连接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这区别是 ,用这些不同的连接方式的主要理由是 。 答案: ( 1)高锰酸钾 (1分 ) 浓盐酸 (1分 ) ( 2)饱和食盐水 (1分 ) 浓硫酸 (1分 ) ( 3) 2HgO+2Cl2 Cl2O+HgO HgCl2 (3分 ) ( 4)液态空气 (2分 ) 液态 Cl2( 2分) ( 5) A、 B、 C间用乳胶管连接, D、 E间不用( 2分) Cl2O遇有机物易爆炸( 2分) 填空题 (12分 )A、 B、 C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 D为无色液体, E是一种常见的

7、温室气体。其转化关系如图 (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去 )。试回答: ( 1) E的电子式是 。 ( 2)单质 X和 B或 D均能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Y, Y的化学式是 。 ( 3)物质 Z常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净化和水果保鲜等。 Z和 B的组成元素相同, Z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 Z和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 B和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4)取 0.3 mol F与足量 D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再通入 0.2 mol E充分反应,最后得到的水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不考虑 H+) 。 ( 5) E的大量排 放会引发很多环境问题。有科学家提出,用 E和 H2

8、合成CH3OH和 H2O,对 E进行综合利用。 25 , 101 kPa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已知甲醇的燃烧热 ,氢气的燃烧热 ) 答案:( 1) ( 2) ( 3) ( 4) ( 5) ( 15分)工业上可以利用氟硅酸、碳酸氢铵制备冰晶石( Na3AlF6),其工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反应 中生成的无色气体 A是 ,滤液 的溶质是 。 ( 2)经测定 NH4HCO3溶液呈中性,请分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表述说明理由) 。 ( 3)经反应 后,过滤得到的冰晶( Na3AlF6)固体,该固体上附着有杂质,需要洗涤,请简述如何证明冰晶石固体已经洗涤干净 。 ( 4)温

9、度和 NH4HCO3浓度会影响反应 的速率。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和 NH4HCO3浓度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适当的反应条件。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c( NH4HCO3) I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60 c1 II 探究浓度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 c2 III 探究温度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 80 ( 5)下图是滤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www.ks5u.co 请分析 t1到 t2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 答案:( 1) CO2 NH4F(各 2分) ( 2) NH +H2O NH3 H2O+H+ HCO +H2O H2CO3+OH NH 和 HCO 的水解程度基本相

10、同( 3分) ( 3)取洗涤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 BaCl2溶液,无现象,说明已经洗涤干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没有洗涤干净。(其他方法合理给分)( 2分) ( 4) 60 c1(各 2分) ( 5)温度升高 NH4F会分解(或答出 NH4HCO3会分解也给分)( 2分) ( 18分)已知: RCH2COOH Br2 RCH( Br) COOH HBr( R为烃基) 有一常用于香料工业的芳香族化合物名叫桂酸叶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 1) I的结构简式是 ; E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 (写名称); ( 2) BgC的反应条件是 ; FgG反应类型 (填编号); a. 还原反应 b. 氧化反应 c. 取代反应 d. 消去反应 ( 3) A的结构简式是 ; (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EgF ; D发生的加聚反应 ; ( 5)写出桂酸叶酯的结构简式: 。 ( 6) E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类且分子中含有 3个甲基的结构有 _种。 答案: ( 1) ( 2分) 羟基和碳碳双键 ( 2分) ( 2) NaOH醇溶液加热 ; 反应类型 b ;(各 1分,合计 2分) ( 3) A的结构简式是: ; ( 2分) ( 4)( 6分) + CuO +H2O+ Cu。 D的加聚反应: n ( 5) ( 2分) (6) 3(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