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3265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历史专题 选择题 图 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 “中立 ”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答案: D 二战时,罗斯福表示: “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答案: B 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 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

2、做出了杰出贡献。与其统一派别的人物是 A伯恩施坦 B季米特洛夫 C考茨基 D罗沙 卢森堡 答案: D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 的日子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兄弟般地平起平坐,共叙兄 弟情谊。 ”这种诉求主要反映了 20世纪 60年代的美国 A种族歧视严重 B阶级矛盾尖锐 C贫富差距加大 D社会暴力泛滥 答案: A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 答案: C 第二次

3、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 图 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 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 “石油武器 ”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答案: B 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众议院 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 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

4、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 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 ,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 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7分) ( 2)根据上述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 “

5、三权 ”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9分)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10分) 答案:( 1)论法的精神。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或:三权制约与平衡)。 ( 2)立法权: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 “违宪 ”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 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 3)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

6、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图 4是英国 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答案: D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来自中国。而在 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答案:

7、 C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答案: A 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答案: D 基于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 ”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答案: D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夫关中土沃物丰 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

8、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 交替的 “胡化 ”和 “汉化 ” 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9、6分) (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的认识。( 9分) 答案:( 1)主张:灾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 统一的基础。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涟;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简答题 (15分 )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 该以受降签字国的

10、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 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 ,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 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 ,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 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 (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 ) 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 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 庭长更远了。 1946年 5月 2日正武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 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 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

11、、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 居中。中国法官表示: “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 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 何在,殊属费解。 ”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 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 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8分 )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7分 ) 答案: ( 1)背景:日本法西

12、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 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 ( 2)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 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 材料一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 鸠:论法的精神( 17484年) 材料二 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

13、威被授予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 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 但我并不热爱民主 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835年)等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 点。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答案:( 1)孟德斯鸠:政治自由式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14、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利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 2)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德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0分)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 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 俄罗斯人 !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

15、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 1856年 3月 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 19世纪 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 ,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 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5分) (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 “关键弱点 ”,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5分) 答案:(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

16、机。 结果:战败。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 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0分)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 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 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 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 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

17、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 若归天朝 ,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 分兵驻守, 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 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4分) (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6 分) 答案:( 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 ( 2)措施:设置地方

18、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 10分) 图 16为 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导致 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B 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 2)中美关系在 A、 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4分) 答案: (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原因: 20世纪 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 ;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 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 (若有 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

19、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 1)材料认为 “民 ”与 “君 ”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6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4分) 答案:( 1)关系: “君 ”由 “民 ”选举产生; “民 ”可废除 “君 ” (若概括答出 “主权灾民 ”也可得分) 思想家:卢梭 ( 2) 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 “三名主义 ”或 “民权主义 ”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0分)阅读材料

20、,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4分) (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 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6分) 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 “破除旧制 ”和 “采用新法 ”两个角度回

21、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探索历史的奥秘】( 10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 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 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 1955年)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 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 ( 5分) ( 2)

2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 2分) (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 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 ( 3分) 答案:( 1)困境:文字记载少;遗存片段而零散。 条件: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传说材料与考古实物相印证,借用西方现代科学方法)。 ( 2)特点:文化遗存丰富(遗迹、遗物和墓葬等);有一定经济、政治管理水平。 ( 3)定论: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 争论: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时期、范围是否完全吻合等。 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23、【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O 分)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 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 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 “宝顶 ”,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

24、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 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 “近代百戏之祖 ”。 吴新雷为 “百戏之祖 ”立典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 3分) (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 3分) ( 3)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 ( 4分) 答案:( 1)前朝后寝;地面建筑严格安置于中轴线。 地位:规范明清两朝的帝陵风格。 ( 2)价

25、值:昆曲再现古典戏曲原貌,百戏源于昆曲。 原因:昆曲创作脱离舞台实际;新戏曲(花部)贴近百姓生活冲击昆曲。 ( 3)类别:明孝陵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属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文化遗产是创新文明、吸取借鉴的宝贵资源;还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 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

26、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 “要到那里 ”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6分) (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9分) 答案:( 1)梁启超认为提高回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 “新民 ”,珥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 2)不对立。 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

27、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 我设 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 “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28、。 ” 摘自马克 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 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 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摘自 意 詹尼 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 1)据材料一,根据甘地的经济思想。( 6分) (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 9分) 答案:( 1)提倡土布经济;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魄;保持印度的乡村经济;鼓励人们互相帮助与合作。 ( 2)进步性:甘地的经济思想址其非暴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朽利于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强

29、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后来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对西方工业 文明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建设印度社会的构想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夷。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尤为耳。曹操自是赋,即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打;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 史

30、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任务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任务,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答案: (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朱熹: 曹操窃国, 名分不正;有违 “三纲五常 ”。 ( 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