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3312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 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藏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贮存 ”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答案: D 可逆反应 2A(g)+3B(g) 2C(g)+D(g)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A) 0.5 mol (L min) -1 (B) 0.6 mol (L min) -1 (C)=0.35 mol (L min) -1 (D) 0.4 mol (L min) -1 该反应在不同条件

2、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答案: A 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 ,在铜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答案: A 右图是电解 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 c、 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为负极、 b为正极 B a为阳极、 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 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答案: C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 L-1降到 0.8 mol L-1需要 20s,那么反应物浓度再由 0.8 mol L-1降到 0.2 mol L-1所需要的时

3、间为 A 10s B大于 10s C小于 10s D无法判断 答案: B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Ag2O+ Zn+H2O = 2Ag Zn(OH)2. 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Ag B Zn C Ag2O D Zn(OH)2 答案: B 已知在 25oC, 101kPa下, 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 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 l) + O2( g) = 8CO2( g) +9H2O( g); H = -48.40kJ/mol B C8H18( l) + O2( g)

4、 = 8CO2( g) +9H2O( l); H = -5518kJ/mol C C8H18( l) + O2( g) = 8CO2( g) +9H2O( l); H = +5518kJ/mol D C8H18( l) + O2( g) = 8CO2( g) +9H2O( l); H = -48.40kJ/mol 答案: B 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N2和 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 N2将完全转化为 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 N2、 H2和 NH3的物质的量

5、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D达到化学平衡时, N2、 H2和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 D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 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 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答案: B 有 A、 B、 C、 D四种金属,将 A与 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 .将 A、 D在稀盐酸中构成原电池,电流由 A通过导线流向 D。将铜浸入 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 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 C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DCAB B DABC

6、 C DBAC D BADC 答案: B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答案: C 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m,核内中子数为 n,则 Wg X2+ 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A (m+n+2)w/m mol B (m-n+2)w/m mol C (m+n-2)w/m mol D (m-n-2)w/m mol 答案: D 某主族元素 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4,由此可以判断 A R一定

7、是第四周期元素 B R一定是 A族元素 C 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 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H2R 答案: D 科学家预测:人类将在 21世纪大量使用氢气作燃料。其中最理想获得氢气的途径是 A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B用铁、锌等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由火力发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D利用高效催化剂和太阳能使海水分解产生氢气 答案: D 有 5种微粒,它们分别是 X、 Z、 Q+、 R2+、 M,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 B 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3XO4,则它对应的气 态氢化物为 A H

8、X B H2X C XH4 D XH3 答案: D AB是离子化合物,其中 A离子和 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A、 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A比 B少 4个,而次外层电子数则 A是比 B多 6个,则该离子化合物可以是 A MgO B CaO C KF D MgS 答案: A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溴化钠的电子式: 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水分子的结构式: 答案: D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加热 NaCl使之融化 D碘化氢气体受热分解 答案: D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H2O 和 D2O BO2和O3 C乙醇 CH

9、3CH2OH和二甲醚 CH3-O-CH3 D 和 答案: C X、 Y、 Z、 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应位置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 Z的强 B原子半径: WZYX C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 Z的强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 Z的熔、沸点最高 答案: B 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熔点由高到低 SiO2 CsCl CBr4 B热稳定性: HF H2S H2O CF4 C离子半径: O2- Na+ Mg2+ D酸性: HClO4 H2SO4 H3PO4 答案: B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 A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B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共价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A 填空题 ( 4分)某温度时,在 2L容器中 X、 Y、 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 2min、 5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 3) 5min后 Z的生成速率比 5min末 Z的生成速率 (大、小、相等)。答案:( 1) 3X+Y 2Z ( 2) 0.05 mol (L min)-1; 0.04 mol (L min)-1 ( 3)相等。

11、 (每空各 1分 ) ( 8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 a, a是饱和 NaCl溶液, X、 Y都是惰性电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极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 1)电解过程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 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答案:( 1) 2NaCl + 2H2O 2NaOH + Cl2+ H2;酚酞变红,有气泡产生。 ( 2) 2Cl- - 2e- = Cl2,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 Y极附近观察现象 (每空各2分 ) ( 10分) A、 B、 C、 D

12、 4种元素,其中 A、 B、 C为短周期元素, 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 数、原子序数均相等; 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BO3;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 2个; C的阴离子与 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D2C。 ( 1) B元素的名称 ; 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周期,第 族; ( 2) A、 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 3) C的元素符号 ,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 ( 4)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 答案:( 1)氮;二;第 A 族( 2) (2 分 ) ( 3) S; SO3

13、(2 分 ) ( 4)KOH(2分 ) (其余每空各 1分 ) ( 6分)有 X、 Y、 Z三种主族元素形成的 3种离子 X(n+1)+, Y m-, Z m+,已知m n, X(n+1)+比 Z m+多一个电子层, Z与 Y同周期,则进行下列推断: ( 1) X、 Y、 Z三种原子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2) X(n+1)+、 Y m-、 Z m+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3)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的顺序 是 (填 X、 Y、 Z)。 答案: ( 1) XZY ( 2) Ym- X(n+1)+Zm+ ( 3) X、 Z、 Y ( 1

14、0分)下列物质 a铁 b干冰 c金刚石 d水晶 e氯化钠 f碘g氢氧化钠 属于离子晶体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原子晶体 ; (填编号 ) 已知微粒间作用力包括化学键及分子间作用力。上述物质中,所含的微粒间作用力中,仅有共价键的是 ,仅有离子键的是 ,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 ;(填编号 ) 写出电子式 : b , g 。 答案: eg; bf ; cd cd; e ; g (每空各 1分 ) (每空各 2分 ) 计算题 ( 4分)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 C4H10)。已知 1mol液态水汽化 时需要吸收 44 KJ热量。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 ( 1)当 58 Kg丁

15、烷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3106 KJ,则丁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 2) 1mol丁烷完全燃烧产生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KJ? 答案:( 1) 2C4H10(g)+13O2(g)=8CO2(g)+10H2O(l) H -6000kJ mol-1( 2分,写出方程式得 1分) ( 2) 2780 kJ ( 2分) ( 6分)若定义某物质的转化率为消耗掉的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占起始时该物质的原物质的量的百分比。已知合成氨反应为 N2(g) + 3H2(g) 2NH3(g).在一体积为 10L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1mol N2和 3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经 4min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容器中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0.6mol.。求: ( 1)氮气的转化率 ( 2)用氢气表示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 3)平衡状态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 1) 30% ( 2) 0.0225 mol (L min)-1 ( 3) 0.21 mol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